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明第一奸臣-第19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碧玉没想到,自己好心的孝敬钱,竟然招来一场横祸,断送了公公和婆婆的性命。现在想来,自己也是太惯纵他们了。

    几十岁的人,居然不懂得收敛,而且柳勤寿这人,德性不好。要不是看在婆婆还好的份上,碧玉早就不管他们了。

    郁雅婧安慰了碧玉一阵,徐茂先站起来:“碧玉,柳城縣的事,我会帮你安排好的,你不要太担心。我还有事,雅婧,你就留下来,陪陪她们母女。”

    碧玉幽暗地点点头:“放心,我没事的。”

    碧玉姐弟俩回了柳城縣,去处理柳家夫妇的身后事,小乖乖留在江州城准备读私塾。

    郁雅婧这几天就留下来,帮她照看着孩子。

    面对这场飞来横祸,碧玉只能是无奈,她已经尽力了,对得起死去的相公。尽管他们柳家对自己不怎么样?但是碧玉这么多年,一直对他们尽心尽力。

    柳城縣的人都说,柳勤寿夫妇能有一个这么好的媳妇,那是他们上辈子积的德。因为这辈子,柳勤寿几乎没做过什么好事,在柳城縣的口碑也不咋的。

    尤其是他对碧玉做的那些事,简直无法启齿。

    碧玉本来希望他们过得好一些,没想到这一千两,反而导致了他们的杀身之祸。

    可这又能怪谁?

    碧玉唯一幸庆的是,乖乖没有放在柳城縣,否则谁知道那些丧心病狂的贼子,会不会对小孩下毒手。

    徐茂先的关照,使碧玉省心不少。她在家里发笺条过来,问乖乖的情况。

    今天郁雅婧带乖乖去私塾,小乖乖的个子不高,又是个女娃娃,私塾先生将她放在最后面,反而那些个子高高壮壮的孩子,有些被放在了前排。

    这家私塾据说是江州最好的,所以很多人想着法子将小孩送到这里来。郁雅婧看到这个情况,便去跟先生沟通,能不能将小乖乖调到稍微前面一些。
………………………………

第796章 师德沦丧(上)

    一位私塾先生带四十几个学生,小乖乖坐后面根本看不到,也听不到什么,还谈什么用心?

    郁雅婧看到私塾先生在安排位置的时候,拿着一个本子,喊着名字一个个给安排好了。她上前去说的时候,私塾先生是一个四十多岁的中年妇人,她用一种异样的眼神盯着郁雅婧。

    “这位夫人,我们私塾有私塾的规矩,不是你想把自己的小孩放哪里就放哪里。如果这样,那你来当这私塾先生?有什么问题,你去找馆主反应!”估计这妇人更年期到了,再加上大姨妈闹事,心态很不正常。

    郁雅婧也没跟她计较,站在门外那里观望。

    看了老半天,她就是看不懂这私塾先生安排位置的奥妙。旁边一位知情人告诉她:“你是不是没有送孝敬钱?”

    郁雅婧不解了:“什么孝敬钱?”

    那人笑了起来。“看来你是真不知道。”对方指着坐在第三排的一个小男孩。“这个就是我家的孩子,他坐这个位置,我送了这个数。”对方伸伸三个指头。

    “三百?”

    “切!”对方当郁雅婧外地人。“三千!三千两买了第三排的位置。”

    “什么?”郁雅婧晕死了,一个娃娃坐的位置,居然要三千两?她们怎么不去杀人?

    对方笑了笑,颇有些无奈地道:“你真是外行,我看你还是早点给她送点什么,否则这小孩子坐在最后面,跟坐在外面没区别。”

    “到底是怎么回事?这位姐姐,你能不能详细说说,我还真不懂。”郁雅婧热情地拉着对方的手。“我们去喝个茶,多谢你指点一二。这中间的窍门,我们哪里知道?”

    那大姐见郁雅婧如此上道,便笑着跟她透露着内幕。

    两个人在私塾附近,找了间茶楼。边喝着茶边谈,也许是郁雅婧比较平易近人,具有很好的亲和力,对方便一脑古透了出来。

    “其实我是在这里做生意的,江州城有两套宅子,这也是为了小孩方便,所以便在私塾附近多买了一套。”

    大姐喝了口茶:“嗯,这茶不错。”

    她打量了郁雅婧一眼,应该不像个没钱的主!打扮得这么漂亮,高雅大方,应该是所谓的商行的账房。

    不过,账房能有几个钱?二三百两一个月不得了了,难怪舍不得送钱。想到自己做生意,月入万八千两,有时上万,心里便有一种小小的优越感。

    她对郁雅婧道:“我也没想到江州城的文风如此差劲,私塾乱要钱,黑心得很。那私塾先生手里的本子,写着每个人的名字,名字下面写了多少多少银子。那都是各家送的,他们会根据各家送孝敬钱的多少,来安排学生的位置。据说,前两排的位置,至少要卖到这个数。”

    她伸伸手:“五到八千两,乃至一万雪花银!”

    杀人啊!一个坐位,卖到一万两。郁雅婧怀疑她有些神经,在她的记忆中,私塾先生的德行没有这么坏?

    大姐似乎看出了她的怀疑,便认真地道:“你别不信,可以打听一下,以后你就知道了。这还只是乙班,甲班的比乙班的好,学生人数也少,一个班也就顶多三十来个。那里面都是一些有背景家庭的孩子,钱财已经是不能衡量了。”

    “像我们这种做生意的,就算是有银子也进不去。除非是大掌柜,像华龙商行一样的身价过亿的人家,才可能把子女送到甲班。”

    郁雅婧不解地问:“难道私塾馆主不过问?”

    “唉!管啥?私塾先生拿到的银子,同样要孝敬馆主的,否则他这个私塾先生就当不下去,随时给你换掉。这家私塾虽然教书不错,但是私塾先生也是靠竞争的,馆主也不傻,谁给钱多谁就当私塾先生。”

    “像你这样说,私塾先生反倒没什么油水了?”

    “嗯,也不是的,同样有,只是少许多。”大姐喝着茶水,拿了块点心咬在嘴里:“私塾先生有自己捞钱的方法。他们规定学生每个人交多少银子,交了银子的,他们就用心一些,不交的,放在一边死活不搭理,教书也不让你提问,不给你单独授业的机会。课堂上讲过的,之后便不再重复,而且你小孩的功课学得好坏,全看他们的心情。如果不交钱,他们就爱理不理的,视你小孩为另类,连握笔都不教。”

    “我是开成衣店的,我家大孩子也在这里上私塾,她们班上的先生,经常隔三差五到我店里来做生意。有时还带亲戚过来买衣服,第一次我不知道,收了他的钱,后来我女儿回家说,先生狠狠罚了她。”

    “我这才回味过来,先生的钱不能收啊!于是我第二天,赶紧将衣服的钱退回去,还免费送了半匹花布。”

    郁雅婧无语了,跟这位大姐聊了一下上午,听到的竟然是这样的事情,简直触目惊心啊!

    看来这件事情,得跟徐茂先好好说说,这世道也太黑暗了点!

    郁雅婧回到家里,碧玉发笺条过来,她没有跟碧玉说。只是约了徐茂先,看看他晚上有没有空,她有重要事情跟相公说说。

    徐茂先刚刚散了堂议,听到郁雅婧这么说,便听出了个大概,便连连应道:“晚上,我们找个地方吃饭。”

    晚上,徐茂先推掉了其他的应酬,和郁雅婧一起找了僻静的地方。

    他刚刚坐下,郁雅婧就带着小乖乖推门进来,两个人点好菜,徐茂先就问起她关于私塾的事情。

    私塾到底是怎么回事?没有王法了吗?他们如此无法无天!

    郁雅婧将自己上午的所见所闻,一五一十地说了。徐茂先气得直拍桌子,还差点把乖乖吓哭了。

    真是岂有此理!伤风败俗!师德沦丧!

    简直是玷污了为人师表的名节,这样的先生又能教出来什么样的学子?如此下去,连小娃娃都知道,要给先生送礼行贿,否则会被私塾先生鄙视和责骂。

    看到徐茂先发这么大火,郁雅婧就劝了句:“你轻点,吓坏小孩子了。”

    徐茂先摸出笺条,就要给滕海发笺条,后来想了想,这事情还不能这样算了。如果直接一个笺条发给滕海,他在上面吼几声,下面浑然不知是什么回事。

    要根治这种不正之风,得有一种有效的方法和途径。还是明天到后堂里,好好跟滕海说说,如何展开对文风一系这块的整顿。

    太过份了,简直是痛心疾首。
………………………………

第797章 师德沦丧(下)

    徐茂先想起自己童年时候的先生,徐茂先就有些怀念,现在这些都是什么人啊?为什么现在人人都想当官,人人都想发财,一切向银子看,让太多的人扭曲了自己的人生目标。

    贪腐之风,屡禁不止。

    晚上这顿饭,吃得他一点胃口都没有。为了求证郁雅婧话里的事实,徐茂先决定明天去私塾看看。

    第二天,徐茂先在后堂里向王麟了解新规划地界的事,现在第一批和第二批分别动工,很多项目正在启动。

    王麟虽然不主管这一块,但是徐茂先赋予他监管的权力,他随时可以了解新城规划的进度,以及工地上项目情况。

    谈得正认真的时候,王麟的笺条就来了。他拿起来一看,有些无奈地摇头道:“这人真烦,一天也能发几个笺条,哆哩哆嗦的。”

    然后他把笺条收了,继续跟徐大人谈正事。没想到对方很固执,一个又一个笺条发进来,惹得王麟实在火了。

    对徐茂先歉意地笑笑:“对不住大人,我去看一下。”

    本来想不接的,但是怕徐茂先怀疑,王麟只得把笺条接了。

    没一会之后,王麟再次进来,向徐大人解释道:“一个私塾的先生,很烦。天天发笺条过来,要我帮他侄女找个衙门里的差事。”

    “哪家私塾的先生?”徐茂先听到这句话,心里就很反感。因为昨天晚上听了郁雅婧的讲述,一直对这件事情耿耿于怀。

    私塾先生向学生索贿,道德败坏,他们是站在教育一线的文人,居然以这种心态去教育大明的一下代,情何以堪?

    昨天是听到德斋私塾向学生家长索贿,书堂的位置居然还能明码标价,古之怪事,见所未见,闻所未闻。

    现在又听到王麟说有先生要他帮自己侄女找差事,徐茂先怒火难耐,沉着脸问道:“怎么回事?”

    王麟很奇怪,徐大人为什么发这么大火?于是他原原本本,将这事情给说了一遍。

    原来王麟的小孩自去年就在德斋读了,刚开始去报名的时候,被分在乙班。王麟当时也不知道甲班与乙班有什么区别。

    后来瑛瑶去过私塾,听人家说起一些事情,便回来跟王麟反映,决定把孩子的情况告诉私塾,也要分到甲班去。

    王麟想了想还是阻止了,那时徐茂先初开江州城,王麟也是根基不稳,王麟要瑛瑶万事忍忍。于是瑛瑶便准备了一个红包送给私塾先生,这才将小孩调到了中间的位置。

    没过多久,家里小孩拿回来一张请柬,说是私塾先生过寿,在酒楼里摆酒,要学生家人去赴晏。

    这事瑛瑶也忍了,那天去喝酒回来这后,瑛瑶便一个劲地发牢骚,说什么狗屁酒席,吃得跟猪食似的,也枉她送了五百两。

    王麟是男人,对这些东西也不计较,而且自己又不缺这几个钱,为了孩子给更好的接受教育,他觉得无所谓。

    可是后来,不是这个私塾先生,就是那个私塾先生过寿,去年读了小半年,吃了三席酒。这还不算,然后私塾先生还要家访,来一次,瑛瑶又是烟又是酒的,甚至还夹着一个红包。

    谁知道这次家访过后,麻烦更多了,私塾先生知道王麟在知州衙上堂,可能经过多方打听,得知王麟就是知州衙大学士,便隔三差五过来串门。

    要王麟帮他女儿找个公务,王麟也笑着同意了,就在今年年初,王麟将他刚刚结业的女儿,弄进了官家驿站。

    谁知道,这次他又找上门来了,提了两只老母鸡,几瓶酒,求王麟给他侄女找个衙门差事。王麟就火了,前段时间还发了顿脾气。

    这个私塾先生停了一段时间没来找王麟,这不从昨天开始,又来窜门了。还拿了五千两红包,一定要王麟给他侄女弄个差事。

    王麟身为知州衙大学士,弄一二个人进衙门自然没问题,但是他很反感这位私塾先生。可人家偏偏死皮赖脸缠着他,搞得王麟很恼火。

    听完王麟的话,徐茂先便开口骂了粗话:“你他娘的有病,这种事情也纵容,为什么不早说?”

    王麟当然想提,但是江州城一直内斗不断,外患不休,为了不影响徐茂先的布局,他便将事情瞒了下来。而且文风属于州令衙那边一个左州卿分管的事,王麟也不好插手。

    如果自己提出来,别人会以为他是挑毛病,故意找麻烦。说他们知州衙的人越权,去插手州令衙那边的事。

    换了现在就不同了,知州衙这边,除了宁不凡这只纸老虎,其他的都被徐茂先收拾得差不多了。只有抓紧了知州衙这块,才好腾出手来监管州令衙那边的事情。

    更重要的是,滕海现在分管文风这块,如果他提出要整顿,就变得名正言顺多了。德斋私塾的事只是冰山一角,其他的地方估计也好不到哪里去。

    私塾如此进行公开的乱要钱,礼部文教司会不知道?

    縣府乱收银子,加重百姓负担,文风一系乱收银子,又加重百姓的负担,加重学子的心理负担,更重要的是,带坏了风气,给世间造成不好的影响。

    从来就只是听说过,私塾里学子之间的攀比之风盛行,一个比一个俏,比家里有钱,比背景,比女伴娇媚,还从来没有听说过,现在的私塾先生,也是一个比一个混蛋!

    不行,如此下去,老百姓就没法活了。学子就算是有才华,思想上肯定也有问题。

    徐茂先拍着桌子道:“王麟,这件事情我要批评你。你是知州衙的大学士,堂堂的江州内参,也是一方地域的命官,怎么可以纵容他们?纵容也是一种罪过。你给我马上去发个笺条,把那个德斋私塾先生的女儿从官家驿站除名!你们这些知州衙州令衙的官吏,居然成了给他们跑腿的筒子,岂有此理!”

    徐大人生气了,指着王麟骂了起来。

    不过,他骂了王麟,王麟反而心里舒坦。要是徐大人沉默不语,他就觉得问题来了。骂,说明两人之间没有隔阂,骂有时也代表着一种亲切。

    徐茂先骂完了,又问了一句:“你确定没收他的钱财?”这句只有跟自己最亲信的人才会说出来,换了另一个人,徐茂先问都不问。

    王麟发誓保证:“绝对没有!”

    “好!那你马上去办!”

    王麟点点头:“卑职这就去!”
………………………………

第798章 深挖内幕(上)

    王麟出了后堂,给官家驿站的员外郎发了个笺条。

    那员外郎半天没有想明白,王大人这是什么意思,刚刚搞进来的人,居然又要我想办法搞掉?他也想搭上王麟这条线,这可是最好的机会。

    事情的转变,让他摸不着头脑了。

    王麟一走,徐茂先就让方俊给滕海发个笺条,如今这件事情在他心里不吐不快。自己最敬重的人,最崇拜的私塾先生,居然变成现在这个样子,徐茂先痛心疾首啊!

    滕海刚到江州城,正愁着怎么开展自己手上的公务。江州城这摊子事,可不是随便可以搞好的。每一个衙门,每一个人背后都有一定的背景。在没有摸清楚背景之前,绝对不要乱动,这是滕海为官多年的经验。

    被徐茂先叫过来之后,滕海听说了这事,心里倒吸一口凉气。以前从来就没有听说过这种事情,私塾虽然有乱要钱现象,还不至于向学生明目张胆地索贿。

    太可恶了!

    听过之后,滕海就道:“文教司的方郎中跟宁大人走得很近,这事我去调查看看。”

    徐茂先道:“不能只是调查看看,一定要杀杀这股亚歪风邪气,抓一二个典型,该怎么处理就怎么处理。”

    “好的!这件事情,我亲自去办。”滕海走的时候,他一直在心里琢磨,徐大人为什么对这件事情如此上心?看来是有人在他耳边说过什么话,滕海琢磨着,便立刻去安排调查事宜去了。

    晚上的时候,官家驿站的卢员外郎提了些东西,来到大学士家里串门。

    瑛瑶看到这张陌生的脸,有些疑惑。好在卢员外郎机灵,开门就自我介绍道:“王大学士在家吗?我是官家驿站的卢有成。”

    王麟从卧室里出来,听到声音,马上就应道:“卢员外郎,快进来,快进来!”

    王麟这人跟徐茂先时间长了,倒不像别的大人那样摆架子,出风头,他是一个很内敛的人。卢有成见大学士如此客气,心里有些感激。

    瑛瑶倒了茶过来,卢员外郎立刻站起:“夫人不要客气,不要客气。”

    王麟递过一烟丝后,他看看卢有成提来的东西,不由皱皱眉头:“卢员外郎你这是见外了,到我这里随时都欢迎,不要搞这一套。”

    卢有成长得白白胖胖的,脸上堆着笑:“哪里哪里,就几罐茶叶。”

    王麟当然明白他此行的目的,还不是为了德斋那私塾先生女儿的事?

    今天接到王麟的笺条,他就在心里忐忑不安,也不知道自己到底犯了什么错?大学士居然要他将自己介绍进来的人给开除,这事他一直想不透。

    于是晚上提了点东西,来探探大学士的口气。

    能为大人办事,卢有成当然愿意,而且王麟在知州衙的地位,他看得很清楚。据说只要跟徐大人走得近的人,都一路高升,卢有成自然不愿意放过这机会。

    谁知道那女人在驿站才干了几个月,王麟突然说要把她踢出来,这就令卢有成费尽了心思而不得其解。

    卢有成甚至在心里想,是不是那女人干得不顺心,在大人这里打自己小报告了?由于误会了王麟的意思,害得他还差点就要将对方提一级。

    但是王麟在笺条里说得很坚决,卢有成左思右想不明白,于是晚上来串门了。

    官家驿站是多好的衙门啊,很多人削尖了脑袋想进来,王麟只得转着弯子,把事情隐晦一说了几句,让卢有成心里有个底。

    第二天,卢有成果然找了个借口,将德斋那私塾先生的女儿给除名。德斋的私塾先生就想不明白了,自己托王大人的关系,官家驿站居然敢不给面子?

    就在这个时候,有两个人来到了江州城。

    她们的到来,彻底揭开了江州城委州令衙,对江州私塾全面的整顿。

    马蓉莲和薛莹莹联袂而来,让徐茂先很快找到了契机。

    马蓉莲一直在荆州太常府当司乐,她通过关系,千方百计,调进了行都司太常院。现在和薛莹莹是同僚,这次出来到江州城,纯属巧合。

    马蓉莲的活跃,反而比秦汉生这个实实在在的汉子爬得快,这让秦汉生郁闷不已。

    原以为马蓉莲就此跟他交往了,可是两人一夜风情之后,马蓉莲对他的态度变得很暧昧。再加上段文远的到来,让马蓉莲平静的心思又死灰复燃,很快就和段文远混在一起。

    有了左州卿撑腰,马蓉莲的日子也不难过,在太常府依然顺风顺水,逍遥自在。

    现在她机灵地四处蹦跶,扛着徐茂先的大旗,居然混进了行都太常院。

    徐茂先当然不知道自己被她利用了,看到马蓉莲和薛莹莹联袂而来,晚上便请了她们俩一顿。

    当然,这饭不能白请,徐茂先交给了两人一个任务。在某些时候,司乐的敏锐,往往比当官的要强。让她们去挖掘内幕,绝对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薛莹莹在沙洲的事情上,出了大力,徐茂先相信这次她们也能做得很好。徐茂先不想自己在内参堂议上,大大方方将问题提出来。

    徐茂先交待的事情,对于马蓉莲和薛莹莹这两个资深的司乐来说,几乎没有任何难度。两个人很爽快地答应了,并且立马开始走访调查。

    第二天,滕海来到徐大人后堂,对此事做了呈报,说自己已经着手调查此事,不日将有结果。

    徐茂先却是神秘地笑笑:“如果此事被你摆平了,你就是大功一件。”

    滕海刚来不久,还没有任何建树,要是将私塾索贿一案,给彻查出来,肯定轰动全江州乃至全湖广。

    更有可能,在全大明引起一阵强烈的反响,因为这是一种很隐晦现象,他的意义将波及整个大明传统观念。这样的事情,最容易引起百姓的共鸣。

    滕海初来江州城,查出这么大的案子,非但没过,反而有功。他在江州城的声誉也将深入人心。

    徐茂先让司乐暴猛料,只是点燃此事的导火线。

    马蓉莲和薛莹莹对此事展开的秘密调查,由于有徐大人的暗中指示,她们调查得自然十分顺利。
………………………………

第799章 深挖内幕(下)

    首先,马蓉莲二人,弄到了一份学子家的住址,然后逐个进行走访调查。

    一些学生父母听说行都司来的司乐,要对江州城私塾索贿进行调查,他们当然再高兴不过了。于是一个个纷纷将他们遇到的事情,全部诉苦似的倾诉出来。

    三天时间,两人走访了近百户人家,这些都是普通百姓家的子女,遇到的情况基本与郁雅婧那天了解到的一般无二,有的甚至更加恶劣。

    至于私塾里还有没有其他的内幕,这个对她们来说并不重要,只凭着手里的证据,足足可以掀起一场轰然大波。

    而且这事情,严重的一点,可以送到京城的通。但是两人当然不能这么做,要做的话,也得等徐茂先吩咐之后,再有下一步的行动。

    回到知州衙交差,两个喝着徐大人亲手倒的茶,心一阵激动。

    掌握了第一手资料,徐茂先笑看着两人:“你们辛苦了。晚我要请客,好好款待你们两位功臣。”

    两人居然有些羞涩地笑笑,薛莹莹道:“能为徐大人办事,我们绝无怨言。”

    那表情,挺有韵味的,好像是不论徐茂先提出任何条件,两人都会毫不犹豫地答应,包括暖床这样的要求。

    薛莹莹能有今天,徐茂先功不可没。而马蓉莲,要不是徐茂先当初让常婉儿调她进荆州太常府,现在想进入行都也是一场空梦。

    所以两人对徐茂先吩咐的事情,一向不折不扣地执行。

    知恩图报这种美德,在这两个女人家身,体现得男人还要有诚意。

    次日下午有个公示堂议,徐茂先像往常一样,正点到达堂议室,几个正在交头接耳的官吏,纷纷停止了说话。

    邓义杰和宁不凡两人也是面带微笑,因为最近官府那边的公务,开展得十分顺利。尤其是招禄商贾这块,新城规划的建设,都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

    江州城全力打造湖广第二大城的目标,在他们这代人手里,慢慢付诸于实现,这对谁来说都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

    尽管这个计划的发动者是徐茂先,如果这个计划实施成功,他邓义杰也是功劳不少,毕竟他掌管着州令衙这摊子事。

    堂议的时候,分管教的左州卿滕海,突然提出德斋私塾先生索贿案一事,引起了所人的强烈的关注。

    滕海拿出了马蓉莲和薛莹莹这几天走访的调查结果,将证据拓印数份,发放到每位内参和旁听官吏的面前。

    江州德斋私塾索贿案,突然如一块石子击在平静的湖水起,泛起阵阵波澜。而马蓉莲她们的调查走访结果,更是令人目瞪口呆。不论是谁,听到这种现象,都会感到震惊。

    邓义杰也不例外,他拿着这些材料看了看,脸色有些不好。

    徐茂先自然借题发挥,在堂议大发雷霆。

    一个为人师表的私塾先生况且如此,他们教出来的学子会是什么样子?简直是败坏风气,误人子弟。他们的行径与那些贪官污吏有什么不同?

    只能用更加恶劣来形容!

    徐茂先是摔着杯子在堂议表态,这样的事情,坚决制止,情节严重者追究其刑责。徐茂先二话不说,当场下掉了这个教司郎。

    连自己下面的人都管不好,留着这个郎估计也没什么用。宁不凡的脸色霎时变了,徐茂先绕来绕去,又绕到自己头了。

    这个方家伟正是宁不凡的人,两人是多年至交,关系匪浅。

    因此,宁不凡黑着脸说了一句:“徐大人,我不赞成这么做,光凭这些证据下掉一个郎,难免让人心寒,是不是研究研究再做决定,毕竟我朝的用人方针里有功过相抵一说,如此做法是不是太武断了点?”

    教司方家伟跟宁不凡关系不错,这事徐茂先早听人说了,他看着宁不凡淡淡地道:“那么宁大人认为该如何处理?是通过内参们表决,还是让督察府的人介入?”

    徐茂先这句话,让宁不凡的脸的表情很精彩,青一阵红一阵白一阵。

    现在徐茂先掌管着知州衙,他是一把手,不管是由内参表决,还是督察介入调查,后果没什么两样。

    只不过后者恐怕更严重,方家伟是什么人他宁不凡不知道?现在的官吏有几个干净的,不查则已,一查准有事。而且查下去,恐怕死得更惨!

    宁不凡打了个寒颤,看来徐茂先早有准备,手里应该是有了不少证据,于是他不说话了。只能咬咬牙,眼睁睁地看着自己多年的朋友被革职查办。

    其实,对于德斋那些私塾先生索贿的事情,宁不凡不是不知道,但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再说,又谁敢向他堂堂一个左州卿索贿?活腻歪了?

    没想到这样的事情落到徐茂先手里,又是另一种截然不同的效果。

    而对于方家伟来说,徐茂先摔了一盏茶杯,对他简直是一场飞来横祸,本来顺利的仕途,突然背了个大罪名,被革职查办了。

    人人都说,当官的人到年有三大喜事,可他到头来换了一场悲剧。

    滕海根据这些证据,迅速展开了调查,很快在江州所在各类私塾,针对私塾先生索贿一案,进行细致的筛查。

    一旦发现有向学生索贿情况的私塾先生,轻则革去功名,重则移交刑部处理充军。

    在江州城针对私塾先生索贿案调查的同时,礼部多次请示知州衙,然后在州太常府,仪制府,行都司太常院都大篇幅地发此事。

    其实,这只是一种极为平常的现象,在大明大大小小的地界,可能普遍存在,但是一直没能引起重视。而某些人或者学子,都从心里有一种意识,觉得给私塾先生送点孝敬钱,以感谢对自己的栽培。

    也许他们当初没有意识到,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