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明第一奸臣-第11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于是,她也发了条回复过来:“徐大人贵安,关于平价善堂仪制司官宣的文案,想跟您请示一下。既然您忙,那下次有空再说。”
………………………………

第448章 逃婚始末

    常婉儿看到窗外飞来信鸽,立刻很机警地抓起笺条看,当她看到蒋碧菡回的那些内容,常婉儿就有些失望了。

    徐茂先从浴房里出来:“刚才有人发笺条吗?”

    常婉儿点头道:“嗯,不过我可没看吗。”

    她指了指刚刚放回茶几上的笺条,徐茂先拿起一看,才知道是蒋碧菡发来的。估计蒋碧菡还留在荆州城内,今天晚上是不想回去了。

    徐茂先看了眼,很随意地将笺条扔在原处,来到床边坐下。这个时候,他面临着鱼与熊掌不可兼得的严峻考验,不过以今天晚上的情况来看,只好委屈四房蒋碧菡了。

    他就点了锅烟袋躺在床上,常婉儿立刻乖巧地依偎过来,将徐茂先的手搭在自己肩上,两人靠紧了。

    徐茂先吸了口烟:“上次你说的那事,后来怎么样了?”

    常婉儿当然知道,他还掂记着徐常两家联姻的事,于是她就把常家老爷子,改变主意的事情说了一遍。原来徐茂炎带着胡梦琪她们在荆州义演过后,他真的撒丫子跑到高丽国,美其名曰逃婚寻逍遥,到现在还没有回来呢。

    自家老爷子发火的事,徐茂先并不知道。

    常婉儿却在京城,对整个事情了如指掌,然后她就嗦使常家大少爷,常鹤扬去向徐家提亲。

    常鹤扬喜欢徐茂先表妹冯可倩的事情,常婉儿早就心知肚明,但是冯可倩并不待见常鹤扬。因为常鹤扬本来就是一个吊儿郎当的花花公子,京城有名的四大恶少之一。

    但是世间上的事情说不清楚、道不明,可谓卤水点豆腐,一物降一物,常鹤扬虽然在外面无恶不作,但是他真心喜欢冯可倩。

    常婉儿就利用这个机会,拼命地游说常鹤扬,要他拼命地去追冯可倩,大刀阔斧的去提亲。

    现在正是常家与徐家准备联姻的时期,千载难逢的良机,常鹤扬果断听取了常婉儿的话,甚至都没和家里招呼,自己跑到冯可倩家里去提亲,聘礼足足装了十几辆牛车。

    初阵,常鹤扬自然碰了一鼻子灰,但是这事被老爷子知道了,刚好徐茂炎公开逃婚,不可能与常婉儿成亲,而常婉儿也持反对态度。

    两个人都相互不喜欢对方,这事强拧到一起以后也是麻烦,因此常家与徐家的老爷子一起商量了下,既然常鹤扬如此喜欢冯可倩,那就由徐家这边压压冯可倩这丫头,这事说不定就成了。

    冯可倩毕竟是老姑娘,年纪也不小了,冯鹿岷和徐茂先姑姑都不反对这门亲事,在几个人联手打压之下,冯可倩无奈地选择了屈从婚事。

    徐家和常家联姻的事,基本上有了定论,常婉儿侥幸地金蝉脱壳,躲过了这次为难,徐茂先听完常婉儿的话,心里就在思量一个棘手的问题。

    常婉儿这次是逃过了这一劫,那么下次呢?

    要是哪一天,常家准备和其他的家族联姻的时候,她还能成功的摆脱家族的摆布吗?

    两人如此下去,毕竟不是长久之计,看来还得想一个更稳妥的法子。徐茂先狠狠地抽着烟,这次的事,还得要感谢堂弟徐茂炎仗义,否则这事没这么容易平息。

    而且,他也觉得对不起自己的大表妹,虽然这丫头不小了,但是

    常婉儿看出了他的心思,安慰道:“先不要管这么多,对得起对不起,以后还有补偿的机会。而我这里,大不了学你堂弟跑到域外去。你要是想我了,我们就在异国他乡见面,再生一大堆娃娃。”

    徐茂先苦笑了下,他知道常婉儿说的是安慰自己的话,真正是不可能实现。他把烟袋扣灭,抱着常婉儿进了被窝。

    徐茂先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常婉儿,最近与沙州方面闹得挺僵的,能不能从通文上想想法子,通过揭露一些黑幕,来达到整治沙州秦邯的目的。

    常婉儿从被窝里探出头来:“这事我已经听说了,你们之间不是已经将事情,捅到行都司去了吗?”

    沙州率先出面,以荆州的招禄司的名义,将裴氏船行的贵客给抢走,从而引起荆州这边疯狂的报复,一连挖走了沙州地界多名商贾。

    沙州方面吃了暗亏,秦邯跑到行都司告状,常婉儿自然早有耳闻,她也想跟徐茂先商量一下,怎么打压一下他们这些居心不良的贼人。

    徐茂先就想到,让常婉儿派几名司乐,到沙州去探索挖掘一些黑幕。然后将他们那些见不得光的事情,通通在通文上昭告天下。

    这样一来,看他秦邯还能不能坐得住。

    前段时间,荆州治安突然出现了一些混乱,府典狱抓到了好几批不法之徒,他们发现这些人大都是外地的,并不是荆州那些本地地痞。

    船坞那边经调查之后,发现百姓闹事的原因,是一些不怀好意的人在煸风点火,故意制造一种矛盾,而那些百姓,大都是没有什么主见,喜欢以讹传讹的人,所以才出了这样的乱子。

    常婉儿在行都司太常院,有一定的权利,她自然就遵照徐茂先的吩咐,准备大肆宣扬和挖掘沙州地界一些见不得人的黑幕。

    在滕海的努力下,谷阳府船坞终于顺利地进行,府里两衙,派了大量的杂役,下去做百姓的安抚,终于平息了闹事百姓的情绪。

    船坞的建设,是一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事,而且在荆州城下发的文案中,总之旨在为老百姓牟福利,其次才是保护商人利益。

    平价善堂的也正式开工,估计在一年之后,部分可以投入开设。在徐茂先的计划中,先建医馆和住宿两处,首先解决疾苦患者看病难的问题。

    平价善堂的宗旨,旨在为百姓牟福、添寿,扼杀黑心医馆。

    荆州首个平价善堂的试典,经湖广各地通文不断的宣扬,引起了举国上下的关注。很多地方不断有百姓反应,也想当地官府解决看病难的问题。

    这件事同样也传到了徐家老爷子耳中,徐茂先老爹虽然在京城任职,却一直在关注小儿子的动静。

    这次掀起的这场风波,虽然得到广大百姓的拥护,徐麟却在心里担忧,只怕这件事情,不能真正延续下去。
………………………………

第449章 湖广名士

    毕竟平价善堂太过新颖,并且损害了一大批人的利益,大明朝疆域辽阔,子民众多,他能解决得了整个大明现状下,老百姓所有的衣食住行吗?

    徐麟觉得儿子有些急功近利,即便荆州的平价善堂搞得好,那让其他的州域怎么办?你湖广行都司有了,更富庶的岭南,淮扬,江南等地倒也好说,而那些贫瘠之地,没法子也要打肿脸充胖子?

    而且一座平价善堂的运行,需要庞大的资金链来维持,平价善堂真正能维持多久?到以后会不会也演变成一座变相坑人去所?

    徐麟毕竟老成,他想到了儿子没有想到的诸多弊病,以及负面的连带关系。

    平价善堂的出发点当然是好的,但是真正要维持下去,就有一定的困难。也许徐茂先在荆州一天,别人不敢坏了他定下的规矩,可他终究是要离开的

    平价善堂目前很多的款项,都来自一些商行的资助,徐麟担心的是,一个靠资助的超大屯所,能正常运行多久?

    不过,老爷子却不这么认为,他觉得只要孙子能造出这种声势,就是件好事。

    徐茂先在荆州掀起的反贪清腐,官吏问责,大肆兴建官道,发展民生,兴建大型船坞,设立平价善堂,这一系列的事情,都可以为他的前途带来一片光明和坦途。

    其实,为政者,有的时候不需要太务实,只要造出这种声势,就是他政绩的体现。当然,能落到实处自然更好,更加经起得考验。

    不管怎么说,老爷子对这个小孙子在下面的表现,还是很欣赏的。他也觉得,徐茂先越发不错了。

    以前,他觉得徐茂先下地方的起点太低,跑到縣里去当个知縣有些哗众取宠,现在看来,他这一步走得对,走得妙!

    平价善堂的事情,在大明朝引起的强烈反响,果然不久也有人立刻提出质疑,大肆公开抨击这件事情背后的动机。尤其是湖广行都司,还专门为此进行了几天的堂议,正反双方进行了激励的唇枪舌战。

    支持方自然持支持太态,反对自然提出各种质疑,说荆州的做法,无疑是哗众取宠,博取老百姓喝彩,吸引朝廷上的注意,这种作风根本上就不可取。

    而且它的大部分款项,都是通过商行资助,质疑方认为,一个长期通过资助的善堂,对它的存活感到很担忧。

    说不定到最后,很快就会演变成坑蒙拐骗的场所,因为人的本性如此,任何一个人都摆脱不了对物质和利益的追求。

    而支持方也进行了激励的反驳,平价善堂不是白吃白喝的,它有合理的收取,只是它的费用,比现在那些黑心医馆看病的费用低,这就足以证明其存在的价值。

    支持方还提出,大明朝疆域庞大,人口众多,如能节省医病钱,按每一个州每年算下来,都将是一笔庞大的数字,

    将这些节省下来的款项,用于民生发展,用于旧城改造,甚至用于军营供需,如此我泱泱大明朝,还有什么理由不能强大起来?

    人对物质享受的追求,固然没有错,如果人没有了追求,就不会进步的动力,但是过份的奢华,就是一种无耻的浪费。

    现在荆州将这些节约下来的浪费,从黑心医馆拿回来,重新换给老百姓用于生活,这是否刺痛了某些人的神经?

    支持方的观点和言辞比较犀利,说得反方都有些措手不及,连连败退。

    支持方还指出,我们可以对任何一件事情持怀疑态度,但是我们不能去挫折别人的善念和公正,你自己可以不去做善事,不去考虑老百姓的死活,但是你不能阻止别人去做。

    平价善堂能维持多久,那不仅是荆州官府关心的事,也是大家应该共同关心的事。如果整个湖广行都司,乃至整个大明朝,都为消除这种黑心暴利,而掀起一股资助的行善狂潮,百姓岂能不安居乐业?大明岂能不繁荣昌盛?

    支持方的观点,得到了大部分人的支持与赞同,质疑方连连败退,最后居然没有声音了,等堂议结束之后,为首的几名封疆大吏,很羞愧地悻悻而去。

    荆州最近成了瞩目的焦点,各地通文纷纷宣扬这种敢为天下先的做风。徐茂先身为荆州代州令,无疑又一次被推上了风口浪尖,他的事迹也因此频频被各地传示。

    尤其是这次湖广堂议结束后,徐茂先彻底成名了。

    而这次荆州的影响被无限的扩大,却是常婉儿和蒋碧菡两人联手的结果。一个在行都司仪制院,靠着一张巧嘴口口相传于官场,一个在行都司太常院,用笔杆子洗脑民间百姓。

    以至徐茂先在私人场合下,他都要做一番伪装,尽量避免自己被人认出。

    而徐茂先自己也没有想到,因为平价善堂和卡卡罗夫船坞的实施,居然让自己成为了与名角胡梦琪,这位明朝第一花旦齐名的人物。

    并且俩人还被世人传颂为当世的金童玉女。

    年底,荆州终于迎来了官场调配,徐茂先在这次调配中,去掉头上的代字,正式成为荆州州令,官阶连跳两级,由原来的从四品,一跃成为从三品。

    二个月后,徐茂先提名王麟为内务府学士,黄丙辰为荆州翰林阁学士,兼任参谋府侍卿,官阶不变。

    其他的人,徐茂先暂时没有动,黄丙辰似乎早就知道有这么一天。但徐茂先并没有落井下石,而是将他调到一些边缘化的衙门。

    这对他来说,已经是天大的恩赐了。如果徐茂先将他调到那些清苦衙门,黄丙辰就只有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了。

    荆州翰林阁学士,掌管荆州境内的学堂学子,实权不小。参谋府侍卿这个位置,对他来说,如果能提出一些好点子供荆州大人开展公务,捞取大把的政绩,同样有不错的发展前途。

    黄丙辰身兼两职,他反倒觉得自己赚了,所以并没有记恨徐茂先,相反还很感激。
………………………………

第450章 女主簿

    正式成为州令之后,徐茂先依然保持着雷厉风行的手段,大肆发展民生,兴建官道。以致荆州在近二年里,排名迅连上了几个台阶,大有后来居上,要追上湖广行都司以内,第一富裕地界江州之势。

    平价善堂初期兴建快要完成之际,徐茂先接到了老爹从京城发来的书信,徐麟语气很平静,让徐茂先捉摸不透他心里的真实想法。

    徐麟平静地写道:你爷爷对平价善堂这个事持肯定态度,但是有很多人抱有一种幸灾乐祸的心理。

    我听说初期兴建马上就要峻工了,这就意味着,你必须兑现以前的承诺,让荆州的老百姓都能看得起病,如果哪个环节出了纰漏,就会有很多的矛毛指向你,你自己要小心注意。

    老爹平时很少这样提醒自己,难道不成他听到了什么风声?徐茂先也知道,在这个时候,最容易掉以轻心,以致漏洞百出。因为荆州的平价善堂,目前还只是试典范例,到底心中的理想图蓝,能不能达成,徐茂先自己并没有底。

    很多事情,只有到发生了之后,才知道会碰上什么样的问题。但是经过自己精心策划,想必医馆方面应该比较完善。

    是时候考验这个新的构思,是否能成立的时候到了!

    平价善堂的大夫,都是通过筛选任命的,医馆的制度里重新规定,任何人不得以任何理由,任何借口向患者家眷索要红包。

    医馆的宗旨只有五个字:医者父母心!

    医馆里所有的药童,都是从各学堂新招来的,而且医馆对药童的要求更为严格,药童在上堂的时候,必须微笑着面对患者,否则就是违反医馆的规定。

    这一点是徐茂先后来加上去的,也可以说是灵光一现,并且说了些,让大家都听着新鲜的词语,微笑竭诚服务。

    五月中旬,荆州平价善堂终于正式开设,仪制司和太常府又开始走访发文,看看荆州官府,是不是能兑现当初的承诺,让老百姓看得起病,不花一分冤枉钱。

    平价善堂,第一次实现了汤药平价,只在进价的基础上,加一成的利润和运营款项。因此,同一款药材的价格,在这里立刻就体现出低廉来。

    以前不论是正规医馆,还是走街窜巷的野郎中,他们的药材至少在进价的五倍左右,甚至十几二十倍高价出售,而这些利润,与搜刮民脂民膏无异。

    因此,平价善堂正式开门的第一天,医馆的门前简直就被挤爆了。而一些存心不良的野郎中,干脆直接到平价善堂去进货。

    平价善堂的正常运营,并没有出现什么异常,徐茂先渐渐也有些放心了。因为医馆由官府出面出款兴建,除了大厅里的守卫,在医馆门口,还有捕快昼夜巡逻。

    王麟被提名为内务府学士,徐茂先身边就少了个贴身主簿。这次他提出要面向在野的青年才俊,招收一名州令主簿,学识当然是越高越好,徐茂先还特意在告示上注明了性别。

    荆州太常府连发时日通文,前来应招的人很多。州令主簿可是一个十分吃香的职务,很多人想托关系挤进来,但是他们都不敢造次,因为徐茂先太特殊了。

    州令主簿,也可以说是安插在州令身边的眼线,而徐茂先这次破例,要向在野才俊招这个职位。当然,想当州令主簿,先得过吏部这一关,然后再经过内务府筛查考评,最后由州令亲自拍板。

    哪怕你打点得再好,如果徐大人看不上眼,你在脸上画朵花也是枉然。

    这几日,官职调配没有彻底结束,王麟和黄丙辰还没有就任新职,一切还按照以往职务进行。但徐茂先没有想到的是,黄丙辰竟然给他领了一个如花似玉的姑娘过来。

    两人进来的时候,黄丙辰敲了门,喊了声徐大人。刚才两人通了笺条,说州令主簿有人选了。徐茂先就叫他先把履历带过来,没想到黄丙辰直接将人带来了。

    徐茂先本来想责备两句,可看到这个姑娘时,他只好挥挥手:“你先出去吧!”

    黄丙辰就退下了,徐茂先朝佟凤茹看了眼,淡淡地道:“坐吧。”

    佟凤茹很听话,立刻就在他对面坐下,把双手放在膝盖上,脸上带着娇羞。

    如果不是佟凤茹,徐茂先估计要骂人了,自己明明要求要个男的,他偏偏请来了个姑娘。这不用说,黄丙辰肯定是经不起佟凤茹的折腾,才将她领来了。

    大明律法中,可没有规定女官不可以当主簿,因此,佟凤茹只要满足其他的条件,也应该是许可的。

    “凤茹,你怎么来了?”徐茂先在正堂里比较严肃,令佟凤茹也变得很拘谨。

    “我来应招主簿。”佟凤茹本份地回答,生怕徐茂先不给她机会似的,佟凤茹又道:“我满足应招令上的所有条件,你不会重男轻女吧?”

    官职任命绝对不是开玩笑,而黄丙辰之所以同意佟凤茹来,主要是因为佟扇屏和徐茂先本来就是一路的,如果佟凤茹真当了主簿,州令也不用担心她的人品,至少佟凤茹老爹与州令的关系,大家有目共睹。

    徐茂先看着佟凤茹理直气壮地回答,就知道她是有备而来,但徐茂先还是很严肃地道:“但你不是男的,我招的是男主簿。”

    “徐大人,大明律例上,可没有规定女人不可以当主簿,为什么我就不行?”佟凤茹虽然有些拘谨,但并不害怕。

    “你爹知道这事吗?”徐茂先问道。

    “这事与我爹有关系吗?我有选择自己人生的自由。”佟凤茹鼓起勇气,看着徐茂先的眼睛。佟凤茹心道:“徐茂先,难道我连做个主簿的资格都没有吗?哼!”

    徐茂先严肃地道:“佟凤茹,你先回去吧。”

    佟凤茹站起来,倔强地挺了挺胸脯:“你倒是给个明确的答复,我行,还是不行啊?”

    徐茂先拿起一叠公文正视着佟凤茹,他只说了一句,听候佳音吧!

    佟凤茹厥起了嘴,有些不甘心地离开了州令衙门。

    徐茂先拿起纸笔,给宜阳府佟扇屏发了笺条过去,佟扇屏正在后堂里看公文,顺手拿起笺条,看到居然是徐茂先的,他心想徐茂先找自己什么事?

    一个自己曾经的主簿,居然在短短几年的时间里,爬到了自己的头上。真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徐茂先的背景和前途,真让人望尘莫及。
………………………………

第451章 女儿心(上)

    前段时间,唐柯派人打听佟扇屏的口气,问他愿不愿意去别的地方任州令,但是佟扇屏还是决定继续留在宜阳府。

    宜阳府的民生刚刚起步,虽然这几年大有好转,很多的地方逐渐富庶,但他不想半途而废。

    佟扇屏是一个有始有终的人,自己的好友金谦仲早就调到丰州地界去了,他还留在宜阳府。今天接到徐茂先的笺条,倒是有些感到意外。

    他在回复中,开口就叫了句:“徐大人,今天有何贵干?”

    徐茂先看着笺条,微笑写道:“老恩师,您这样称呼可是折杀我。我说过,不管我坐在什么样的位置,您始终是我心里的恩师!”

    佟扇屏笑了,写道:“唉,怎么说你。不用这么给我面子吧!说吧,今日有何指示?”

    徐茂先正色地写道:“你有没有确定,将凤茹放在哪个位置?”

    在自己人面前,佟扇屏也不隐瞒,他想了想写道:“这个事情,我真的还没考虑好,要不就留到宜阳府,找个礼部好点的差事得了。姑娘家,能有什么大作为?”

    佟扇屏做为宜阳府的一把手,想给佟凤茹找个好差事,那是一句话的事。而且佟凤茹是正规秀园学子,身怀功名,堂堂正正的女秀才,不管放哪里都不过份。

    徐茂先也不跟他拐弯抹角,直接道:“我想将她留在荆州内务府,恩师觉得如何?”

    佟扇屏立刻就反应过来,急忙写道:“这丫头,是不是去找你了?”

    “那倒没有,只是我突然想起,她已结业,应该去个施展才华的去处。荆州内务府正缺优秀女官,不如将她放我这里,总比在宜阳府好一些。”

    “不妥吧?”佟扇屏有些不好意思,这样的事情,也用得着为难徐茂先?自己将她安排在宜阳府也不错,只是宜阳府毕竟不如荆州城仕途光明。

    徐茂先也知道他的心思,佟扇屏是个不会为自己考虑的人,做为他曾经的主簿,徐茂先当然会帮这个忙。“这事就这么定了,先到荆州内务府做个杂役吧,慢慢来!”

    佟扇屏也不再推来推去,于是就同意了,行!随你怎么安排,凤茹有你这个哥哥照顾,不会差事。

    州令主簿人选终于定了下来,张晟,二十有七,行都司翰林院出身,秀才功名。

    徐茂先特意挑了个年轻人,以前是名司乐,徐茂先看到此人文笔还不错,口才也还可以,站在那里干净利落的,看上去比较舒服。

    主要的是人比较实在,没有那种浮燥的气息。徐茂先选主簿的条件,就是要看人品,其实才是他的才能。

    张晟当初也没想到,在几百号人中,居然选中了自己。第一次看到州令,不禁有些拘谨。王麟跟他交待了主簿每天必须做的事务,然后对张晟说,自己机灵点做事,要懂得察言观色,审时度势。

    张晟突然从一名普通的司乐,应聘上了州令贴身的主簿,心里自然兴奋不己。但最终能不能达到州令的要求,还得看几个月之内的磨合期,并不是你被点了名,就能保证稳坐这个位置。

    因此,张晟来到正堂后,一直小心翼翼,十分谨慎把事情做好。张晟与王麟不同,王麟以前本来就呆在内务府多年,磨练成了一种波澜不惊的心态。

    而且当时的情况下,韩平的案子处于非常时期,徐茂先看中他的时候,王麟并没有这么兴奋。

    今天是张晟第一天上堂,到下堂的时候,他就不知道该做什么了。老老实实坐在正堂门口边,等待着州令的吩咐。

    可是州令并不像那些普通的杂役,下堂时间还没有到,人早已经到了衙门外几里路。徐茂先一般都有推迟的习惯,有些时候还忙到次日天明。

    时间到了,他今天故意不走,坐在那里看文书。

    一炷香过去了,外面的张晟依然没动静,半个时辰过去了,张晟还是坐在外面,拿了一份公文在看。

    徐茂先一直拖到了一个时辰,直到卢本旺发来笺条,他才起身准备下堂。

    张晟见州令出来,立刻上前伺候着,等州令出门之后,他锁了正堂的门,紧紧跟在州令身后。出衙门的时候,徐茂先对他说了句:“今晚你就不用送我回去了。”

    看到州令要上马车了,张晟立刻小跑过去开门,恭恭敬敬看着州令上了马车,他才挥了挥手。徐茂先在车里对碧锋道:“到镜花楼吧,卢本旺请吃饭。”

    碧锋也不说话,直接将车子开到镜花楼。

    下马车的时候,徐茂先说了句:“给王麟招呼一声,让他一起过来。”碧锋将马车停好,立刻发了个笺条给王麟,“王大人,州令叫你过来吃饭,在镜花楼。”

    王麟高升了,从州令主簿变成了内务府学士,碧锋也升了职,现在是员外郎的级别,只是他坚持自己给州令驾车,因为他必须保证州令的人身安全。

    徐茂先到了镜花楼的时候,没想到包厢里除了卢本旺和倩儿,还有另外两个姑娘。竟然是佟凤茹和华秀妍。华秀妍是礼部的一个女官,佟凤茹是新来的内务府女官,没想到才几天,两个姑娘就打得火热。

    只不过,今天徐茂先发现了个天大的秘密,倩儿的身材好像走样了,他就笑呵呵地问道:“本旺,你们什么时候成亲?”

    倩儿的脸立刻就红了,没想到徐茂先的眼睛这么贼,才不到两个月的身孕,居然被他看出来了。更要命的是,当时自己告诉卢本旺的时候,那混蛋还不信。

    卢本旺倒是死不要脸,摸着倩儿的肚子:“嘎嘎,我们说好了,等小孩生下来,咱们一起去拍个洋画片,那个时候才能成亲。”

    华秀妍和佟凤茹的脸一下就红了,姑娘听到这事,难免有些尴尬。

    没多久,王麟匆匆赶来,他看到这么多人,立刻就给大家赔罪:“对不住各位,我来得迟了!”

    卢本旺拿出一坛酒:“来晚了没关系,自己知点趣,该怎么办就怎么办?”

    看到卢本旺手里的那坛酒,王麟就吓懵了。
………………………………

第452章 女儿心(下)

    “不用这么折腾人吧?我喝一半,一半怎么样?”这酒还是卢本旺自带的,度数不高,但是后劲十足。

    卢本旺最近可发达了,搞地契,搞客栈,每天哗啦啦的银票往口袋里落,这小子成了名副其实的暴发户,土财主。

    大家坐下后,徐茂先就端起杯子,朝佟凤茹道:“凤茹,今天这杯酒,祝你仕途顺利,好好干,争取两三年内提个员外郎。”

    这是佟凤茹步入仕途,第一次跟徐茂先在这种场合下吃饭。由于都是自己人,徐茂先就很随和。佟扇屏以前很关照徐茂先,徐茂先当然不可能亏待了他的女儿。

    佟凤茹听徐茂先这么说,她心里就打起了鼓,二三年提个员外郎,只怕有些困难吧。

    当然,佟凤茹的意思是,如果凭自己的能力,没有人帮忙的话,一个姑娘想在二三里年,混个员外郎那简直就是异想天开的事。

    但她还是很感激地端起杯子:“多谢茂先哥!我一定会好好努力的。”

    刚刚从秀园出来的佟凤茹,还带着浓烈的书卷气。徐茂先之所以将她放在荆州城,也是希望她能有个好的起步。

    毕竟姑娘不同男人,也别指望她们能在仕途上有多大作为,只要去一个好点的衙门,混过这辈子就算了。

    这边,华秀妍不待徐茂先举杯,她早端起了杯子。“徐大人,我们还是第一次喝酒,这杯酒小女敬你。”

    华秀妍在州令大人面前,似乎有些紧张,说完这话,她就一口将酒干了,好像生怕人家抢她的杯子似的。

    徐茂先虽然来荆州城有些时日,但是华秀妍却从没与他打过交道。以前碰到的时候,她远远看到徐茂先,立刻就躲开了。

    而徐茂先却很早就知道,卢本旺有个表妹在礼部,因此他留意过华秀妍这个人。

    徐茂先喝了酒后,才发现今天没有叫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