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带着红楼闯三国-第3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杨彪看了韩融一眼,微微摇头。韩融忠于皇帝,但是心胸未免不够开阔。

    “权势不重,何以震服天下?”

    杨彪是对韩融说道。

    “像你我,手中若是没有权力,能够办成事么?能够让天下人都听你我的?”

    “现在天下多难,就得有一个手中有权,能镇得住的人压场。镇国公有此威权,也是他一步一步打出来的。元长又何必忧虑。”

    杨彪对韩融,隐隐间有一种驳斥。

    两人同朝为官,交情还算不错,但韩融此时思想不正,杨彪自然也不会对他随便附和。

    韩融听到杨彪如此说,脸色有些微红,不过他又说道:“可是秦真一个人威权过重,很容易重蹈董卓覆辙,杨公不得不小心。”

    杨彪道:“秦真为人,又怎可与董卓同日而语?董卓当日一进京,就把持天子,篡乱朝政,飞扬跋扈,专权独断。镇国公长久以来,可有如此迹象?”

    “秦真对朝中事,并无一分干预的举动,甚至他还撒手不管,到京郊去种地。如此完全还大权于皇帝,元长还认为秦真是祸患么?”

    杨彪是一连串的发问。韩融的忧虑,有些不合时宜,甚至让人以为他别有用心。

    是啊,秦真对皇帝已经足够尊重了,难道还要秦真辞官为民,这样秦真才算完全彻底的没有威胁?

    可是一个为国家为皇室做出如此贡献的人物,朝廷却是要他辞官归隐,这事传扬出去,可是会冷了天下多少人的心?

    “杨公如何只看表象,秦真若是真的什么也不管,为何手里牢牢抓着兵权?此不是他心里还怀有某种不可告人的野心吗?杨公还需谨慎啊!”

    韩融还是对杨彪说道。

    “镇国公手中没有兵权,如何震慑天下群豪?当初天下十三州大军,联合讨伐董卓,结果如何?是董卓强盛吗?”

    “是大家不齐心,各自为战,严重内耗,导致最后功败垂成。”

    “如今天下衰弱,乱象丛生,我们还需要有一个统一的强力领导,统领三军。如此,方能镇住天下群雄。”

    “元长难道没有看到吕布在时,双方争权夺利,陛下几经磨难?元长对此,怎么就看不清呢?”

    “……”

    韩融对此,无话可说。

    他本来是想来杨彪这里,说服杨彪给秦真分权。但现在杨彪对秦真很是满意,根本不想做出什么改变。韩融的想法,怕是要失败了。

    “杨公,秦真势大,已经有了一些不好的苗头。听说最近秦真在各处圈地,京兆附近的好地,都是被他圈夺了去,如此已经引起了很多人的不满了。防微就需杜渐。杨公对此,难道没有耳闻?还是要对此听之任之?”

    韩融见一说不成,他是又对秦真攻击道。不给秦真上点眼药,韩融是很不甘心。

    这一番话,听得杨彪是斜乜了韩融一眼,然后他道:“元长家,怕是土地也不少吧!镇国公乃是万户侯,圈占土地之说,从何而来?”

    “再者京兆土地,很多都已荒弃,镇国公将之再利用起来,有何不对?元长多虑了。”

    土地的事情,这时候难说的很。这里面有很多的潜规则,这些内幕,韩融不知道吗?

    然而为了攻击秦真的需要,韩融这个也拿出来说,这可真是有点欲加之罪,何患无辞的意思了。

    杨彪对此,很不认同。

    这时候说起土地的问题,谁家没有几条黑点?

    他的立场,已经表达得很清楚了。

    韩融看杨彪如此,他是只能长叹……

    秦真这个时候,正在池阳。

    京兆尹的地,贾探春圈得的确是够多的了。但是没办法,她们现在人多啊!

    各地扒拉扒拉收过来的军队,这个时候,已经有十几万人,这些人,要养活,不得有地?

    现在贾探春就是把她们这些军队,组织起来,开始屯田。

    收集起来的流民,贾探春也是给他们编户,编成民户,隶属于军队。

    这个时候,秦真可不管什么军呀民呀的,都给组织起来。要想有饭吃,大家就得使劲拧成一股绳干。

    先用这种集中制,把生产恢复起来。用一种类似于现代生产兵团的形式,先度过这场难关再说。

    数万的强壮劳力,就这样投入到了大汉朝的生产建设之中。大片的荒地被开垦了出来。

    一些附近的流民,有不愿意依附于他们的,秦真也不强迫。

    其实秦真也不愿意让他的这个生产建设兵团,规模太过庞大。因为这样以后有可能尾大不掉。

    这个时候,很多人加入秦真的生产建设兵团,目的只不过就是为了寻求保障。这样他们才能保住自己的劳动果实。

    但是当然也有些人,认为自己足够强壮,不需要寻求保护。

    这样的人还不少。

    因此,秦真这京兆尹附近,也是很聚集了一些流民。

    农事就这样开展起来了。

    小麦的播种季节,这个时候也正差不多,虽然好像是晚了一点点,但是影像不大。

    其实耕种的方法,从古到今,变化不大。但是粮食的产量,变化却是很大。如果这个时代,能够开发出化肥,加入到他们的农业生产之中,那一定是非常震撼的一件事情吧!

    秦真忽然想到了这个时候的炼丹士。

    他么的这些人就是古代的化学家啊!不行,得让他们这些人行动起来,为祖国的繁荣昌盛,添砖加瓦。

    “三姑娘,小麦的播种面积,收缩一点吧!油菜的播种面积,适当扩大一些。”

    秦真在地里巡视的时候。对贾探春说道。

    这个时候,野地里各处都是热火朝天,军士流民们干活干得很起劲。军中的一些小职官,在各处做监工。

    秦真不爱劳动,所以他只是看,连一点下地做示范的兴趣都没有。

    现代人,有爱下地劳动的才见了鬼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手机版阅读网址:m。


………………………………

第一百五十八章 秦真要修仙

    “三姑娘,小麦的播种面积,收缩一点吧!油菜的播种面积,适当扩大一些。”

    秦真在地里巡视的时候。对贾探春说道。

    这个时候,野地里各处都是热火朝天,军士流民们干活干得很起劲。而军中的一些小职官,则在各处做监工。

    秦真不爱劳动,所以他只是看,连一点下地做示范的觉悟都没有。

    现代人,有爱下地劳动的才见了鬼呢!

    而油料作物,在宋以前,可是很少用于食用的。东汉时期,植物油更是多只用于点灯照明。用于食用的很少。

    真是浪费。

    秦真想改变一下人们的日常饮食结构。

    动物性油脂,这个时候,是民生食用的主流。但是完全不能满足人们的日常生活所需。

    如果他们这里的这些人,油脂摄入量比别人多,那身体就会比别人更强壮。

    如果派这样的人冲上战场,在经过同样训练强度的情况下,战斗能力,一定是赛过其他军队的。

    秦真对此可说有自己的想法。

    “这个我早想到了。”

    贾探春对秦真说道。她是后世来的,见识可也并不比秦真差多少。一些日常生活上的事情,她也是想得很周到。

    “你的那些土豆,我根据你的法子,让人培护,也是发了芽了。你说这东西,真的能够当粮食吗?”

    贾探春又是有些疑惑地问秦真。

    土豆的一个果实,秦真说让她们切成好几片,然后让它在土里发芽。这样,土豆苗就出来了。

    贾探春这么做了,也派人仔细去看护着。现在苗也已经出来,一切都是很正常。

    但是贾探春心里却还是没什么底。毕竟这东西在她们那时候,可也还没有人怎么吃过。

    土里刨出来的东西,真的能够当平时的主粮?

    人参她倒是知道,可是,人参能当饭吃?

    “你就放心吧!我在一本书上,是看到过这种记载的。可能你们大家族里的女孩子,没机会看到而已。”

    秦真是对贾探春说道。他这是我当然也还要为自己打掩护,不想说自己还来自一个更往后的时代。

    虽然这样说了,贾探春她们也许也能够理解。毕竟,她们也同样是穿越者嘛!

    可是,这样一来的话,也许她们又会把他当另一类人看了。

    现在他们双方的关系,之所以能够这么紧密,很大的一部分原因,是因为薛宝钗贾探春她们,认为她们和秦真是来自同一个地方,同一个时代。

    这样,她们对他的认同感,会比对其他人强大太多。

    如果她们知道他不是她们的同类,那么,隔阂就要在他们之间出现了。

    所以秦真一定要隐瞒自己真实的身份。

    想要让自己和大观园里的这一众奇女子们,发生亲密的关系,他就必须隐瞒自己。

    咳咳,这有点卑鄙了,猥琐!

    但是,人不就是应该有个人生目标吗?这就是秦真的人生目标。为了自己的目标,他努力隐藏吧!

    “等我们有了油,又有了粮,我们这里就成了鱼米之乡了,大家都安居乐业,不用打仗,我们就安稳了。”

    秦真是踌躇满志地对贾探春说道。

    贾探春的神色,瞬间有一丝的黯然。战争仍然是她们心头挥之不去的梦魇。

    她们知道这个时代有多混乱,现在皇帝这里,并还没有多么强大。外州的那些军阀,可还都不听中央掌控!

    只要天下还没有平定,她们就逃不出战争的漩涡。

    而谁知道,她们有没有能力平定天下,度过这个艰难的时代。

    未来还是有很多的不确定性呢!

    而秦真说有了油,又有了粮,就会没有战争,这可能吗?

    “宝姑娘和史大姑娘怎么又没有来,你以后常把她们拉了来,晒晒太阳,会更健康。”

    秦真跟贾探春说了这句话,就要走。

    贾探春道:“哎……你这是要上哪儿啊?”

    她正惆怅呢,没想到秦真这个时候会走。

    秦真说道:“我去找太尉杨彪去,有事。你记得下次来,把宝姑娘她们也拉来,别让她们在家里待傻了。”

    说完匆匆忙忙就走了。

    贾探春说道:“那林妹妹呢,你怎么没提到她?……”

    但秦真这个时候已经走远了。

    ……

    杨彪没想到这个时候,秦真会来找他。秦真基本上平时都和他们这些重臣,没有什么来往的。他似乎不喜欢结交圈子。他有自己固定的圈子。

    但这时秦真却是来找他,让他有点疑惑。

    接到门子的通报,杨彪是赶紧把秦真请了进来。

    “镇国公不知是有何事登门?”

    对于秦真,杨彪其实是很欣赏和放心的。就算韩融在他面前,说秦真的坏话,也不能动摇杨彪的心意。

    为什么?

    因为秦真不结交任何的圈子。

    秦真现在的权力,实在是太大了,皇帝身边几乎所有的兵权,都在他一人的手上。

    这放在任何一个人身上,都不是好事。如果这个时候,秦真再四处去拉拢势力,那就更让人不能放心了。

    可是很奇怪的是,秦真竟然只在意自己和荣国府两府的关系,其他的他都不管。这就让杨彪很是放心。

    权力再大,没有盟友,这简直就像是自废武功。杨彪对一个这样的人,还有什么不放心的?

    秦真如果有野心,他会只是这样的作为吗?

    因为对秦真没有什么成见,所以杨彪对秦真,还是很热情的。询问秦真这次登门,到底是有何贵干。

    秦真听他问起,他是说道:“太尉对于炼丹,服食五石散,应该是很有研究吧!”

    他倒是真直接。

    “……”

    杨彪听了秦真这话,几乎愣住了。五石散,老哥,你贵庚啊?

    秦真这个时候,才十四五岁,怎么就对五石散感兴趣了?

    这种东西,应该是老年人想延年益寿,返老孩童才服用的啊!难道秦真小小年纪,就想长生不老?

    难怪他对权力,好像并不怎样热衷,原来是有这个原因。

    看来,任何事情,都是有原有果的。

    杨彪自己就在服食寒食散,对于这个,自然有些研究。这时候听到秦真问起,他便说道:

    “这个,我倒是没有什么研究。不过认得几人,对于炼制五石散,还是有些心得的。镇国公可是需要老夫引见?”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手机版阅读网址:m。


………………………………

第一百五十九章 袁忠

    “这个,我倒是没有什么研究。不过,我认得几人,对于炼制五石散,还是有些心得的。镇国公可是需要老夫引见?”

    对于秦真的问话,杨彪是道。

    秦真如果能沉迷于炼丹,这个倒是对于这个帝国是有益的。

    沉迷炼丹,就会减少他对于其他事情的兴趣。这样,秦真就不会对权力有太多的迷恋。

    而秦真要支持他自己炼丹的开支,他则必须要有一个高贵的身份。

    五石散,或曰寒食散,那可不是什么人都能够服食得起的。得有一定的社会地位支持。

    这样,秦真就只会努力建功,来维持他的地位。

    这样,这事对皇帝,不是很好吗?

    杨彪真是乐于看到这样的情况出现!

    “不需要太尉为我引见,只要太尉为我找一批优秀的炼丹师来,就可以了。这对我,用处可是很大呢!”

    秦真是对杨彪说道。

    找一批?看来这位镇国公,对长寿的渴望,很强烈啊!

    杨彪心里想。

    那就让秦真安心钻研长寿吧!其他的,他也就会少操心很多了。

    杨彪是笑眯眯地对秦真说道:“镇国公,这事很容易,我很快就会为镇国公找好这批人的。”

    “多谢!”

    秦真是对杨彪诚挚说道。

    镇国公真是实在人啊,无欲无求!

    送秦真走的时候,杨彪心里面还在感叹。

    现在像秦真这样的实在孩子,已经不多了。他得抓紧帮助秦真。

    秦真解决了炼丹师的问题,回到府里,正要进门,忽然又有一个宫里的黄门走过来,对他说道:“镇国公,皇帝陛下有请。”

    “是只召了我一个吗?”

    秦真不知道皇帝这个时候召他有何事,因此是问。

    这黄门说道:“连荣国公也一并召了。”

    那就是有正经事了,秦真心里想。

    随黄门进了宫,进了偏殿,杨彪、董承、薛宝钗这些人都在,看来他们比他来得更早。

    秦真给皇帝见过礼,问道:“不知皇帝把臣等召来,是为了何事?”

    皇帝听到秦真这么问,他是并没有先答话,只是往旁边一招手,对一个人说道:“袁忠,你来说说情况吧!”

    秦真并不知道这个袁忠是什么人,也不知道他是有什么事,因此,他是安静地等待,看这人有什么话说。

    就见这人走上前来,忽然对着秦真,他是噗通一声跪下,然后哀泣道:“罪人袁忠,见过镇国公。”

    他这么一个忽然的动作,让秦真是很诧异,但是他倒也没有动。

    这个人这么做,自然是有原因的。不然人家凭什么无缘无故地跪他?

    皇帝面前,要跪也跪皇帝呀!

    秦真是缓缓开口,问这人道:“你是何人?”

    这人伏在地下道:“罪人乃袁绍从兄袁忠!”

    原来是袁绍袁术的堂兄弟,怪不得要跪他了。

    袁绍袁术两人,都是要对秦真不利的人。这个时候,袁绍袁术已死,袁家势力大减,他们在冀州,只怕是处境也会有些艰难吧!

    但是袁忠这难道是特地来向他请罪的吗?秦真并没有要出京,征伐冀州的打算呀!

    秦真心里,是有些疑惑。

    “起来吧!袁绍袁术,奸佞小人耳。但袁家毕竟也有忠臣,我也不会把你们一概都认为是国贼的。”

    秦真是轻描淡写地对袁忠说道。

    事实上不是为了留着袁家在冀州,牵制其他势力,秦真是真想挥兵冀州,铲平袁家的。

    莫名其妙,他们来针对他,完全不是因为有宿仇,而是,只是为了立威。

    袁绍以为他是软柿子么?可以任人揉捏?

    但是他有自己的战略目标在,因此,绝不会乱动。

    而且,这个时候,他们的实力,还是不强,那么,还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吧!

    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对付袁家,也不必急在这一时。

    袁忠听到秦真说出这话,他好像是松了一口气,但是,并没有立即起来。而是,他继续俯首低眉说道:

    “镇国公胸襟,实非一般人所能及,袁绍袁术,蚍蜉撼大树,死有余辜。”

    “但现在曹操率青州兵,进犯冀州,袁家危急,祈求镇国公发兵救援。曹操狼子野心,一旦占据冀州,逐渐坐大,那时只怕又是一方之患。”

    原来是这样!

    秦真明白了。

    这袁忠,是要来搬求救兵的!

    曹操进击冀州,袁家抵挡不住,因此想来求皇帝居中调停。

    但是皇帝身边,现在可用的势力,又只有秦真这一支。而袁术袁绍两兄弟,以前得罪秦真,得罪得太狠。

    因此袁忠这个时候,怕秦真不肯帮忙,所以先请罪。他倒是还知道些分寸。

    秦真看着皇帝,说道:“这件事情,还要听皇帝的裁处。”

    其实秦真看皇帝和袁忠的气色,大概已经猜到,他们之间,有可能已经达成了某种协议了。

    但是他这个时候,当然不能大手一挥,说,好,我这就出兵。

    出兵这样的大事,是要皇帝的批准的。不然没有皇帝的批准,你一个下属,随便在全国范围内调兵,那不是找死么?

    所以说程序还是要的。

    而刘协这个时候,京师逐渐稳定,肯定也是想要将触角,逐渐伸向外州的。

    他毕竟是皇帝,收拾天下的野心,刘协可从来也没有断过。

    这个时候,有一个申明自己威风的机会,皇帝自然也不想放过。

    让秦真出兵,联合袁家,制止曹操,就是一次表明皇帝威严的机会。

    这个帝国,皇帝还在,你们这些手底下的各州诸侯,乱吵吵什么?

    皇帝现在,肯定是这个意思。秦真不用想,也知道。

    果然,听到秦真那么说,皇帝说道:“袁家四世三公,世代忠良,虽偶有不肖子弟,不碍忠良之名。镇国公秦真,朕命你即刻发兵,入冀州调停。令曹操就此退兵,不得再进。”

    这天下是刘家的天下,手下各州整天介打来打去,这算怎么回事?

    现在皇帝好不容易有了一点儿力量了,他当然要展示展示。各路英豪,也应该听听皇家发出来的声音。

    听到皇帝这么说,秦真是道:“臣领命!”


………………………………

第一百六十章 薛宝钗的第一次

    听到皇帝这么说,秦真是道:“臣领命!”

    对于袁家,秦真当然没多少心思想救。可是冀州沃饶,要是这么快,让曹操占了冀州,那么,天下可不是大半就入了曹操的手中了么?

    曹操那可是一方豪杰,有了这么一块地盘,今后发展,必然迅猛。

    秦真现在的策略,就是要羁糜天下各州,不能让一家独大。

    所以制止曹操,是刻不容缓的事。

    皇帝大约也知道冀州不可落入曹操手中,所以袁忠一求,他就答应让秦真出兵。

    不然,皇帝怕也不会这么容易就答应袁忠的请求。

    因为秦真说过,京师这个时候,应该用心发展,外方的事情,尽量少管。

    这些话,多少还是有一些道理的。

    那皇帝又怎么会在这个时候,让他去救袁家?

    让一窝猪占据着一片雄峻之地,这是对皇家更好的事。

    皇帝也不会让这种情况,随便发生改变的。

    而秦真要发兵,带多少人去合适呢,又各要带谁去?

    外边的大将,徐晃纪灵,这些是必须要带去的,这些大将,战斗力凶悍,对曹操会有一定的震慑力。

    可是只带他们也不行,秦真自己还要带私密的力量。

    毕竟,这些大将,都是才刚收服不久,此时就对他们完全信任,秦真还做不到。

    他得有更多的时间,对手下的这些人,进行考察,看他们是否对他,完全忠心。

    带薛宝钗去吧,战场上不用她再去,只要留在他身边保护他就好。这个可是一个贴身的美女保镖呢!

    但是和薛宝钗她们商议的结果,却是史湘云贾探春,似乎也想跟去。

    秦真对此是摇了摇头。

    他道:“你们去没必要。宝姑娘一个人去已经足够。我们这次去,需要你们动手的地方不多。

    “现在我们已有不少兵士,大将也有,对付曹操,绰绰有余,还要你们再去干什么?你们就只要留在京城,打理那些土地就好。”

    贾探春史湘云也不知道为什么想去,好像觉得不去就是缺失了什么。

    但是秦真不让她们去,她们又说不出秦真必须要带她们去的理由,因此只能是无奈沉默。

    而事情就这么定了,说服了史湘云贾探春,让她们留下来,秦真和薛宝钗,领着四万大军,由徐晃纪灵带领,兵进冀州。

    张济作为秦真的近卫营,一同前往。

    张郃留在京城,和贾探春一起垦荒。秦真现在对这一块,也很重视。

    张郃虽然似乎对秦真这一次的安排,有些不满。但是,对这个安排,他最后也没说什么。

    大兵渡过黄河,袁忠一路之上,有些焦急。

    曹操大军来袭,他们冀州现在兵力虚弱,且没有镇得住一方的首脑人物在。

    厉害的人,都在前几次对秦真的军事行动中,损失殆尽。

    在这样的情况下,曹操很可能一次性的,就把他们袁家,在冀州一锅给端了。

    冀州,可是他们的根基,没了这个地方,他们袁家能到哪里去落脚?

    而且,他们袁家,现在可没什么人物镇场,这次若是在和曹操的争霸之中失败,曹操会怎么样对待他这个家族,也还是不好说。

    所以袁忠现在可以说是忧心如焚。

    “镇国公,你能不能加快行军速度,曹操都快打到邺城了。”

    路上,袁忠几次都对秦真督促。希望秦真急行,但是秦真没有理他。

    大军行军,自有它的法度,难道是可以随便更改的吗?除非是另外再派一支小分队急行前进。

    但是秦真可不会对袁家这么上心,能出兵已经是对袁家特别照顾了。

    袁忠看到秦真对他的话,没有做出任何反应,大军行军,没有任何变动,他虽然心里不满,也不敢抱怨什么。只能再多次去向秦真申诉,但也没什么作用。

    就这么一路前行。

    大军过新乡的时候,有袁家人来报,说邺城危急,原来曹操手下大将许褚,李典,已经带兵包围邺城,邺城眼看要破。

    原来许褚李典这一波人马,乃是先遣军,由曹丕统领,直插邺城。

    现在冀州虽然还有一些袁家的力量,但是,对付曹操这样的精兵,那却还是差得远。

    而且许褚李典这样的先遣军,更是精锐,一路直到邺城,竟是没有遇到什么抵挡。

    因为他们行动实在太快,冀州兵马,很多都是反应不过来。

    大兵调度,可都是需要时间准备的。没有准备好,谁敢螳臂当车,来堵许褚李典这支大军的去路?

    袁忠听到这样的消息,赶紧又来面见秦真。

    “镇国公,曹操部下许褚、李典,已经兵围邺城。邺城之内,兵少将稀,恐难以支持。还望镇国公加紧脚力,赶往救急。”

    邺城要破吗?其实无所谓的。不过,秦真还是说道:“命三军,加快行军速度,火速赶往邺城。”

    不能冷了袁忠的心,得让他看到,他秦真其实是对袁家这次的事情,还是很上心的。

    大军总算是加快了一些速度了。

    快到邺城之时,又有袁家的家人来报,邺城已经陷落,袁忠一听,放声大哭。袁家已经没落至此,袁家大小,大概已经成了曹操的阶下囚了。

    只是不知道,许褚李典,对袁家人,又是怎么对待的,但愿不要加害。

    袁忠又来见秦真。

    听到邺城已经陷落,秦真微微有些诧异,袁家势力,已经如此衰微了吗,一个能打的都没有。

    邺城那可是袁家的根基,就这么样就被人轻松拿下了?

    但这要说也不奇怪,曹操出兵,袁家上下,肯定早已经人心惶惶,不可终日了。无心接战,也让他们没有战斗力。

    一个势力,没有一个强悍的人物镇场,那是不行的。还有几十万大军,被几万人打崩盘的呢!

    这种事,哪有什么好奇怪的?

    “袁公你也不必心焦,谅那曹兵,也不敢对你袁家之人怎样。待我们兵到邺城,我们让他们退兵便是。”

    袁忠一片默然。事已如此,他还能怎么办?

    隔日下午,秦真大兵,已到了邺城,再看邺城城头,已经换了旗帜。

    “派人,去让曹兵退出邺城。”

    秦真是对纪灵说道。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手机版阅读网址:m。


………………………………

第一百六十一章 一场乱战

    “派人,去让曹兵退出邺城。”

    秦真是对纪灵说道。

    许褚李典的先遣军,只有三千,他们虽然是精锐,但是秦真手里,这时有四万人马,对曹军,还是有话语权的。

    纪灵派了陈纪,去城下喊话,陈纪是袁术的手下,这时也是跟纪灵降了。

    但是对于陈纪的通话,城中并不回应,过了很久,才有人出面质对。

    看来,城中曹兵,并没有把他们当回事。

    纪灵也去城下了,过了一会儿,纪灵回来,对秦真说道:“国公,城上曹丕说有话要跟国公说。”

    秦真横了纪灵一眼,对他说道:“无论什么人要和我说话,都让他出城来见。难道他敢对我无礼么?”

    秦真有皇命在身,又是国公,曹丕却是让他到城下去说话,那不是还要仰头对城上质答?曹丕什么身份?

    秦真现在端起架子,理由充分。

    “若是曹兵不出城,攻城。”

    秦真是又对纪灵说道。曹丕说有话跟他说,竟然想在城楼跟他谈话,岂有此理!不把他恭请进去,已经是有罪了。

    纪灵心想,这镇国公还真有威风,一言不合,就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