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带着红楼闯三国-第3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她们那边,显然比秦真这边,得到警讯要早。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秦真问。
这个时候,史湘云,贾探春等这些人,都在外面。现场的气氛不对,很紧张。
这个,秦真是可以感觉得到的。
只是到底是出了什么事,这个秦真可是猜不到,因此,他是只能发问。
这个时候,薛宝钗的脸色,还没有缓和过来。史湘云她们之前,还不知道薛宝钗,脸色为什么会那么差。
这个时候看到秦真从房里出来,身边还跟着一个钗横鬓乱的小丫头,她们大致也能猜到是怎么回事了。
这事的确尴尬,难怪薛宝钗脸色那样。
不过她们对此,也只是以为薛宝钗这是面皮薄,因为看到了不可描述的事情,所以神情才那样,也没有往深里想。
史湘云这个时候就道:“吕布挟持了皇帝,这个时候,说是要请皇帝诛灭镇国公,以拨乱反正,使天子脚下,都听皇帝号令,再没有乱臣贼子,祸乱朝廷。”
乱臣贼子,祸乱朝廷,难道吕布这说的是他?秦真暗自冷笑。这指的是他自己还差不多。
但是,皇帝怎么又被人挟持了呢?这事情真是糟糕。
其实这事也怪秦真,他没有派重兵保护皇帝,。原想着,他这样,算是给皇家更多的自由。也不会惹人闲话。
但是没想到,而今却是又给了有心人以可趁之机。
“吕布和皇帝,现在在哪儿?”
秦真问。
薛宝钗冷着脸道:“在外面,吕布的大军,已经包围了我们荣、镇两国公府,眼看就要杀进来了,你倒是还清闲。”
她显然还对自己看到的事情,耿耿于怀。
秦真对此,也无话可说,但是,眼前明显不是对此多做纠缠的时候啊!薛宝钗能不能成熟一点?
秦真问:“皇帝现在无恙吗,吕布来了多少人马?”
贾探春说道:“吕布这次尽起其兵,我们荣、镇两国公府,已经被围得水泄不通了。”
秦真心里吃了一惊,而就在这时,外面也是传来了一个人的大喝声。
“秦真,你这乱臣贼子,祸乱天下,还不出来受死。”
这说话的是谁?
众人眼看外面有了动静,如果他们不冒头,吕布的大军,很可能就要攻进来了,因此,他们是爬上墙头,去看外面的情形。
就见国公府之外,灯光火把,一片明亮。府四周空地上,甲胄鲜明,已经有无数的士兵,将他们这国公府,围了一重又一重。
而在这大阵之前,却是有一员武将,耀武扬威,在那里高声叫骂。
是杨奉。
“吕布,你意欲何为?”
秦真对杨奉视而不见,只是呼叫吕布。
灯光下一面大旗之后,走出来了一员大将,正是吕布。吕布看着秦真,呵呵冷笑不止。
“秦真,皇帝已看透了你这奸贼的狼子野心,密下诏书,让我擒拿于你,你今还不束手就擒?”
秦真听到吕布这么说,他道:“皇帝真是这么说么?皇帝还对你说了什么?”
吕布说道:“皇帝还怒斥你拥兵自重,意图谋反,密令我解除你的兵权,从此以后,你就是阶下囚,自缚双手,出来受死吧!”
想要他的兵权,这就难怪了,恐怕这才是吕布的真实意图吧!
“吕布,你以为,我会这么束手就擒吗?”
秦真是冷冷地问吕布。
吕布说道:“难道皇帝的旨意,你也敢不听?”
秦真说道:“皇帝的旨意,是你站在这里,两嘴一张,就算的吗?你以为我会相信?”
吕布道:“皇帝现在就在这里,你要不要我请皇帝出来,亲自来面对于你,对你下口谕?”
秦真说道:“我倒是很想。”
吕布冷笑道:“哼,不见棺材不落泪,我就让你看看皇帝,看你还有什么话可说。”
说着话,吕布手一挥,灯火之下,又一面大旗闪开,旗下走出了一个人来。正是皇帝刘协。
吕布道:“肯请皇帝下旨,让秦真这个奸贼,出来受死。”
皇帝这个时候,显然是又受了惊吓,要说史上遭受兵祸最多的皇帝,非他莫属了。这才几个月?平均每半个月,他就要被大兵挟持一次。这几率,可是够高的呀!
只是,如今皇室势微,情况就是这么一个样子,他有什么办法?
被吕布胁迫,皇帝只有走步向前,对着镇国公府里的秦真,他大声说道:“秦卿,你行差踏错,朕希望你交出兵权,归于吕布。如此,朕念你过去之功,还能给你一个赦免,否则,万劫不复。”
皇帝说话,还算客气。并没有对秦真疾言厉色,细数他的罪状,可见皇帝心里,还是有愧的。
毕竟,在这些武夫之中,可只有秦真,是没有对他动过兵的呀!这些动不动就兴兵挟持他的将领,如今却要他去训斥一个对他一向忠心耿耿的臣下,刘协能够昧着良心,对秦真如此吗?
悔不该不听秦真之言,当初不听一些身边的混蛋之言,不接纳吕布,现在就不会出现这样的事情了。
明明秦真都是对的,他为什么要为了势力的平衡,引进吕布呢?
如今引狼入室,悔之晚矣。
依靠秦真,秦真还能给皇室足够重视。今后如果吕布专权,他这个皇帝,又会面临何种的景况呢?
刘协是心中悔恨万分。
然而此时,他却也没有别的选择,只能屈从于吕布。
秦真看着皇帝,一时是没有说话。
但是这时,却是谁不知在哪里大喊了一声,道:“不好了。张济勾结袁绍,大开城门,如今,来取皇帝的性命来了。”
场中登时大乱!
………………………………
第一百二十五章 混乱
秦真在府里看到皇帝时,就知道事情难办。皇帝这个时候,被吕布胁迫,吕布无论叫皇帝做什么,皇帝都只能听从。
而皇帝如果命令他投降,他能怎么办?他能够违抗皇帝的命令吗?
如果是这样,他在这个时候,可就站不住脚了。秦真现在最大的依仗,就是皇帝!
有皇帝,才有名分,他才有继续壮大下去的机会。
否则,他也只是一个乱臣贼子,流民草寇。
秦真现在还不能失去皇帝这杆大旗。这是全天下人都想争取的,他怎么能放弃?
可是不听皇帝的号令,就意味着,他已经自己反抗了皇帝了,以后,他如何还能用皇帝这杆大旗?
而听了皇帝的命令,他眼下就有危险,还谈什么以后。
秦真这时真是左右为难。
为了解决这个难题,秦真是只能转移视线了。
“我们的兵马,何时能到?”
在皇帝向秦真说话的时候,秦真问贾探春。
吕布调动兵力,不可能他们的人,没有一点探测的。张济那些人,肯定已经是有所反应了。
贾探春说道:“应该很快就会到来,可是皇帝还在吕布手中……”
他们的人来了,就可以和吕布对抗了。可是他们的基础是皇帝,如今皇帝还在吕布手中,他们不顾皇帝,直接和吕布开仗,这样,不是会被人骂他们是乱臣贼子吗?
就算这次能够从吕布手中,把皇帝抢回来。那以后。皇帝也未必会待见他们。
秦真说道:“张济勾结袁绍,私放袁绍入城,我们起兵,只是为了保护皇帝,皇帝是不会怪我们的。”
这一句话,完全是莫名其妙,非常的突兀,简直不像是在回答贾探春的话,而只是在自言自语。
但是贾探春她们听了,瞬间就明白了,她们只是需要一个借口,一个让现场混乱起来的借口。
吕布,轻易是不会伤害皇帝的。就算现场这时乱兵蜂起,吕布这个时候,也只能好好的保护皇帝,而不会让皇帝出现一点儿意外。
而他们,则可以趁这场混乱,寻机想办法,抢出皇帝。
秦真和她们这个时候,不听皇帝的命令,是不行的,但是如果现场出现了其他意外呢?那又当如何?
而现场这时,当然不会这么巧,就会出现这种她们期待的意外。
所以,他们就要主动让这种意外出现。
有意外,才可以让现场混乱。没有意外,制造意外,也要让现场混乱。这就是秦真的意思。
领会了秦真的意思,贾探春她们,当然就开始等待自己的援兵到来了。
现在她们虽然被困在这镇国公府里,但是,要调动自己的人马到来,还是很容易的。
贾探春早已布置好了暗号,只要他们这里,出现了什么意外,她们施放暗号,张济那里,就会领兵来迎。
这种事情,乃是军令,断不会出现什么差错的。
张济上次受降,早已死心塌地。这仓促之间,就是吕布,只怕起事也是不周密的,他又岂敢惊动秦真这边,暗中去策反张济呢?
如果打草惊蛇,他所有的计策,都会泡汤。吕布是断不会如此的。
而只要张济没问题,她们就不会有问题。
果然,在秦真和皇帝周旋之时,张济领兵来到了。
看到自己的人马到来,贾探春故意让人散布谣言,说是张济通敌,她们要保护皇帝,随后,领着国公府里的护兵,强行冲了出去。
两个国公府里的护兵,少说也有五六百人,这些人,对比吕布的大军,按说也不算多么强大的力量。
可是他们外面有援兵呢!
而且他们事先释放的谣言,也有作用,袁绍已经进城了吗?这可如何是好?
吕布之前一直和袁绍公孙瓒开仗。从来少有胜果,这时听到这个谣言,军心首先就不稳。
士兵们都去寻找袁绍的敌兵,对镇、荣两国公府里冲出来的这些人,他们倒是没怎么在意。
但是贾探春这些人,又岂是让人小瞧得了的?
此时她们披挂整齐,冲杀出去,那就如蛟龙出海,谁挡在她们前面,就是个悲剧。
而且吕布的这些兵丁,这时候的重点,还不是在防备她们这些人身上,他们还在寻找袁绍公孙瓒的兵马。
恰在这时,张济的人马,又是从外向内冲来,慌乱中,吕布的人马,以为这就是袁绍公孙瓒的联军,一时间,双方是展开了混战。
这样,情况就更悲剧了。
吕布这个时候,也管不得再来对付秦真了,外面的这一帮子人,也不知道是不是袁绍公孙瓒的人马,反正人家就是这么说的。
乱军之中,谁跟你分辩?大家拿起家伙,冲杀就是了。
吕布这个时候,虽有疑心,但是乱战一起来,他就是想喝止,也根本喝止不了。人家对方根本不听他的,只顾着拿着刀枪,向他的人突突。
这一下子。吕布就没招了,他只能拼死保护着皇帝,同时对抗着从外杀进来的敌人。
这时候,再想用皇帝要挟秦真,就显然不可能了。
而这个时候,贾探春史湘云薛宝钗她们,就直冲吕布大旗,前去抢夺皇帝。
吕布明明看到她们向自己冲来,却再也调动不出兵力,向她们这里抵挡。
他哪里还有多余兵力,任他调度?本来他的兵力,就比秦真他们要少,眼前这场混乱,又完全出乎他的意料之外。
秦真这完全就是要乱拳打死老师傅的套路,根本不会给他反应时间的。
大家就看临场发挥了,谁猛,谁就赢了。
而秦真这里,有三员战将,外面还有无数小兵。这个时候,志在必得,冲击力,完全就在吕布这里,吕布一时也是抵挡不住。
而且这时,外面的张济大军,也是冲杀进来,和薛宝钗她们联合了。
张济当然知道,他们的首要目的,到底是什么。他们的目的。不是保护皇帝,也不是冲杀吕布的军马。他们是要保护镇国公府和荣国公府的安全。
只有这两府安全了,他的荣华富贵,才算是保住了,否则,后事难料。
因此,张济带兵冲杀是冲杀,但是他的首要目的,还是杀进来保护秦真薛宝钗她们。
此时两边回合,兵势大盛,薛宝钗是喝道:“冲向吕布,抢夺皇帝,大功告成!”
………………………………
第一百二十六章 以乱制乱
说话间,薛宝钗是跃马舞刀,直奔吕布。
吕布恍惚之间,就看到一道紫影,直冲他而来,他知道这又是前次和他打成平手的那个家伙来了,可惜他到现在,都还不能确切地知道这个人到底是谁。
外面的传言,都说这个人就是薛宝钗,但是吕布总不能相信。
那个十多岁的娇娇弱弱的小姑娘,看起来简直漂亮的不像话,能够和他战成平手,甚至,还能略占上风吗?
吕布哪里能够接受这个现实?
这时看到这紫铠将又是冲杀过来,吕布心下谨慎,不敢大意。
而随后,史湘云又是冲了上来,贾探春也是冲了上来。
她们三个人的衣甲,都是非常鲜明,非常好辨认。吕布之前在薛宝钗和史湘云手下,是吃过亏的,这个时候看到她们出现,知道自己这回肯定又讨不了好去。
何况还加上了一个贾探春。
而且对方兵力还多,这个时候,本来吕布的依仗,也只是皇帝,现在皇帝这个点,对秦真没有压制作用,他对秦真,就没有胜算。
吕布此时是感觉心理压力大增。
而薛宝钗史湘云她们,这个时候,马如旋风,已经杀到吕布身前了。
呼呼呼……
锯齿鬼头刀,大刀,长剑,都是向吕布攻杀了过去。
你要挟持皇帝,就看你能保有得皇帝了吗?现在皇帝就要易手,看你如何挟天子以令诸侯。
嗬嗬嗬……
张济带过来的秦真的那些士兵,也是齐声呐喊,向着吕布的大军,发起了攻击。
反正对外的说法,这些是张济和袁绍的乱军,秦真也是节制不住。
现在吕布只能和这些人对抗了。三员女将,是牵制住了吕布,张济就去抢夺皇帝。
皇帝谁敢轻动?乱军之中,大家还要好好保护的。
所以,秦真和吕布两边,混战一时不休,皇帝却是一点儿事都没有。
吕布终于不敌,就薛宝钗和史湘云两个人,也能对他形成有效牵制,贾探春后来也是退出战团,去夺皇帝。
吕布终于知道自己败局已定。
这个时候,乱战中却忽然又有人来报:“军侯,杨奉混乱中带人出西门,逃命去了。”
看来,秦真大军攻势甚急,杨奉抵挡不住,私自逃命去了。
杨奉本来就不是吕布的嫡系,这个时候,怎肯与吕布休戚与共?能保住自己的实力就不错了。
他的实力,可本来就不强啊!要是丢在这里,可就太划不来了。
吕布听到杨奉逃了,心情更坏,知道自己这次只怕真是要大败亏输。
秦真实力本来就比他强,这下他又没了制肘秦真的筹码,那还能和秦真血战到底吗?
既然明知不敌,皇帝眼看也要不回来了,吕布是只能撤退。
一声令下,吕布不敢恋战,带着他的部下,也是逃出东门,逃命去了。
秦真这个时候的目的,只是皇帝,眼看皇帝抢夺了下来,吕布率兵逃窜,他这个时候,也不敢让薛宝钗紧紧追赶。
因此,他是让她们休兵,保护皇帝,退进皇宫,留张济在外面清扫战场。
本来是一场危机,被秦真这样以乱制乱,就这样化解开了,皇帝回到宫中,宛如再生,不胜嘘吁。
伏寿半夜之中,被吕布挟持了皇帝而去,心里正七上八下,不知事情会如何结局,不想倏忽之间,皇帝又是回宫,两人是相拥而泣,不胜庆幸。
秦真他们也没时间在宫里,看皇帝和他的妃子,上演这一场煽情大戏,外面还很乱,不知有多少居民人家,受了这一场兵祸之害。秦真他们还要出去收拾残局,安抚百姓呢!
因此,留了史湘云带领一队人马,守卫皇宫,秦真带着薛宝钗和贾探春,又到外面去清理吕布的残兵去了。
杨奉带了自己的人马,逃出城去,慌忙间,就见前面火把亮起,一哨人马,挡住了他们的去路。正是袁绍的部下。
原来袁绍公孙瓒连日围困京城,他们的心态并不急,皇帝现在势弱,早晚会向他们屈服的。
吕布这次受了他们的教训,皇帝以后就不敢轻易再对他们用什么心思了。
等到以后他们实力强盛,那时候天下逐鹿,谁能得而烹之,那就各看手段。
皇帝现在这样小小年纪,就想教训他们,简直痴心妄想。
今夜他们像往常一样,对京城只是围而不攻,一只蚂蚁,他们都不能让它进出京城。
不想夜半之时,城里忽然灯火通明,人声鼎沸,袁绍他们不知道城里出了何事,正自惊疑,不敢轻下判断。
却忽然,从城里是冲出来了一哨人马,袁绍他们不知道城里发生了何事,正要寻人打听一下,自然不肯放这些人出去,于是将这批人拦下。
这些人正是杨奉。
杨奉看到拦路的是袁绍的人马,如今他们是失魂落魄,无处容身,后有追兵,前有猛虎,杨奉无法,只得高声叫道:“袁公祖别来无恙,杨奉愿降。”
他这个时候无路可逃了,只能如此。
但是袁绍对于杨奉,可不会这么轻易相信。半夜里率兵跑出来,就说要投降他们,阵前起义,也要有个约定啊!就算不敢留下书信,口头协议总要有吧!
杨奉连这个都没有,他从来就没有和袁绍的手下接洽过,袁绍怎么能杨奉说投降,他就受降呢?
人群之中闪出一员大将,乃是张郃。张郃这个时候,才二十来岁,是挺英俊的一个小伙儿。剑眉星目。
看着杨奉,张郃说道:“城中现在发生何事?”
杨奉看到张郃并没有对他要投降的事多说什么,反而对城里的事情甚为关心。他也知道自己这么莫名其妙的投降,人家肯定不信的。这也没这种先例呀!
要想取信于人,必先建功立业,杨奉对于这一点,还是知道的。
而眼下岂不是正好有一个这样的时机?
杨奉遂是说道:“张将军,此时城中正发生剧变,吕布发动兵变,挟持了皇帝,在与秦真火并,秦真不服,两相打将起来了。此时城中混乱,将军若是攻而取之,甚易也。将军不可错过良机。吾愿为前驱……”
………………………………
第一百二十七章 袁绍的使者来了
这个,绝对是大功啊!杨奉这时候还想着。
袁绍公孙瓒这次率兵前来,就是要攻破吕布,而今夜,这可绝对是一个大好机会。
城里内乱,防守空虚,袁绍公孙瓒这个时候合力攻城,京城必应声而破。这样的机会,到哪里去寻找?
杨奉这样想着的时候,都觉得自己这回,功劳不小。他几乎要兴奋起来了。
但是,听了他的话,张郃却并没有什么太兴奋的表现。他还是很冷静。
起初,他也认为这是一个良机。但是,看看杨奉,他又犹豫了。
事情会是这个样子的吗?
张郃是回身来回袁绍道:“主公,此事如何可行?”
他是拿不定主意。
旁边颜良文丑可也听到了杨奉的话语了,他们说道:“此事还要如何商议?趁他们城内内斗,咱们领兵冲杀进去,都城一鼓而破。”
旁边审配却是摇头说道:“此事蹊跷,主公不可轻动。吕布日间都是与我们大战,败回城去,此时就有这样的事情发什么。这也太凑巧了。主公不得不防,要小心其中有诈。”
“额……”
袁绍是迟疑不决。
杨奉看到他们这些人对自己的话,并不怎么相信,他是急道:“袁将军切勿生疑。吕布和镇国公秦真,素来不和。这次秦真又要逼迫吕布向将军认错,吕布心中对秦真,恨不能让其身死。”
“今夜吕布挟持皇帝,就是要逼迫秦真就范。此两人积怨甚深,互相之间,可谓是不死不休。如今发生这样的事情,并不奇怪。袁将军不可心中迟疑,贻误战机。”
他为了自己的荣华富贵,对袁绍是倾尽所知,无所不告。
但是袁绍这个时候,对他甚是怀疑,无论他说多少话,说的又是如何的事实,袁绍不信,他也是一点办法都没有。
这种事,换旁人,也不一定就会对杨奉有多相信的。若是这是一个计谋呢!那他们岂不是请君入瓮?袁绍可不会拿自己的大军去冒险。
杨奉是空自着急,也是说不动袁绍,却在这个时候,城里又是冲出了一哨人马,为首一人,衣甲鲜明,手执方天画戟。
本来是一个不世出的人物,这个时候,却是垂头丧气,忙忙如丧家之犬,狼狈不堪。
众人看时,这人不是吕布是谁?袁绍心中大惊,忙令人上前,截住吕布去路。
吕布从城内逃出,心惊胆战,看到前边又是一直强军出现,吕布知道这肯定是袁绍和公孙瓒的人马。
他们本来就是围住了京城的。
此时自己,兵力损失大半,每个人都已是人困马乏,哪里还有斗志?
因此,一看到袁绍兵马出现,吕布立即是高声叫道:“袁公祖,吕布愿降,望袁公祖不要动手。”
袁绍原来做过讨董联军的盟主,因此有了这个称呼。听到吕布这么叫,袁绍心下怀疑,引军到近前,细问缘由,才知道原来城中真是出了剧变,深自悔恨。
他们这回不是错过了最佳的进攻机会了么?待到再要引军攻城,城里已经戒备森严,他们哪里还有机会?
袁绍是跌足不已。
不说袁绍这里和吕布等人,还有一番纠葛,再说城里秦真诸人。奋力杀退吕布乱军之后,收拾残局,整编吕布的手下,发现有一万多人。
黑暗之中,吕布慌忙间退走,手下哪里能够一起退出?被秦真的军队堵住,杀的杀,降的降,一败涂地。
到日间一整编人马,发现收降了吕布一万多人。
这么多人马,虽然是个问题,但是,也不错。这也是一股力量啊!
而经此一战,皇帝身边,可就只有秦真这么一个重臣了,其他人都是文官,手中无兵权,几乎不能与秦真争锋。
不过,秦真倒是也没有因为自己手里有兵权,就飞扬跋扈。对于以前亲近吕布的一些朝中大臣,他也没有怎么秋后算账。
文官们该做的事,他就让他们去做,自己只做自己的镇国公,啥事也不管。
但是兵权他要自己拿着,这个谁来也抢不走。
皇帝对于秦真这回的将他救下,也是感激不尽,吕布将他挟持,如果这一回兵变,结果是吕布胜了,后果会怎么样?
刘协觉得,自己只怕又是落得一个董卓掌权时候的下场。
现在秦真掌权,他对国事,只是起一个监督的作用,很多事情,秦真都不参与,就让皇帝和臣下们自己去商议,这比吕布掌权,无疑要好很多。
而且吕布要胜了,只怕对秦真这边的力量,就会进行一番清洗,那时候城里,又少不得会有一番腥风血雨。
但是秦真平定了吕布的暴乱之后,却是什么都没有做,朝中一切还是照旧。这就让朝廷上下,都是松了一口气。
秦真算得上是一个仁人君子了。
虽然因此,朝中就会有多少人对秦真多么的有好感,全心归附于他,这个还有疑问。
但是秦真此举,毕竟改变了一部分人对他的看法,这个是肯定的。
这对秦真来说,也是有好处的。
“镇国公,吕布狼子野心,现在虽然已经被平定。但是京中之围,却仍是未解,此事该如何处理?”
皇帝重新坐上金殿的宝座,开始议事。对于秦真,他是恭敬问道。
现在皇帝担心的,也就只有这个了。京城重围不解,皇帝也是吃不下饭,睡不着觉,寝食难安呀!
对此,秦真倒是已有计较,他对皇帝说道:“陛下,此事无需忧心。这事可叫杨太尉去和袁绍说和。袁绍原来只是气愤吕布的行径,并不是真的要针对陛下。”
“如今吕布已经败逃,皇帝可派杨太尉去到袁绍那里,说清其中误会,把一切责任,都推到吕布身上。则袁绍也必将引兵退去。
袁家和杨家,都是显赫的门第,以前一定有些交情的。杨彪身份又高,此时让他去对袁绍说情,袁绍面子也有了,他自会退兵。
这是秦真对此事的处理,他以为没问题的。因为袁绍这个时候,绝不可能就对皇帝用兵。
但是事情在这个时候,却是又出现了一点意外了。皇帝这边还没有派人出使到袁绍那里去,袁绍那边,却是有使臣过来了。
https: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手机版阅读网址:m。
………………………………
第一百二十八章 杀沮授
“陛下,袁将军听闻镇国公秦真,独断朝纲,祸乱宫廷,甚至还鼓动皇帝,对外州用兵。袁将军甚为不满,如今将军陈兵都门之外,希望陛下能够对镇国公秦真,严加申饬,削其兵权,夺其官位,将其下狱。此所以是袁将军派我来的目的,望陛下明鉴。”
来的使者,是袁绍手下的谋士沮授。这番话,明显就是要皇帝处置秦真!
这是怎么回事?皇帝是大为惊讶。
“此事,是不是有什么误会?袁将军,可能是误信了什么人的谣言……”
刘协是想为秦真辩护几声。
“这事是断不会错的,陛下不要被奸人所蒙蔽。袁将军一心为国,秦真这个小人,却是嫉贤妒能,挑拨是非,致使皇帝陛下,对袁将军用兵。袁将军也是为陛下考虑,这才是要诛此奸贼,以廓清天下。望陛下能仔细考虑。”
沮授虽然说话之时,一口一个陛下,但是言谈语气之中,哪里有对皇帝的敬重?只是催促皇帝,要对秦真降罪。
秦真听了,脸色漠然。
这里面,事有蹊跷啊!
“袁本初兵困都城,就以为他一定胜么?竟然敢如此咄咄逼人。”
秦真是对沮授说道。
说话的这个人,就是镇国公秦真了。看到秦真站出来说话,沮授也是暗暗称奇。
如此年幼的一个少年郎,看样子绝不会超过十四五岁,而竟然能够连败董卓吕布,真是让人意想不到。
不过董卓骄横,吕布鲁莽,只怕都是中了这小儿的诡计。如今主公陈重兵于都城外,就算这小儿有再多的阴谋诡计,在绝对的实力面前,他又能有什么作为?
嘿嘿,这回,他们定是要叫这镇国公好看。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