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带着红楼闯三国-第2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们不知道自己这么一直战斗下去,出路在哪里?

    他们能获得什么,他们能获得胜利吗?

    他们大不了能冲杀出去,然后,流窜各地,做一股流寇散匪。

    这就是他们想要的结果吗?

    一些人开始放下武器,向秦真他们投降了。

    秦真这边,本来就有他们的同袍兄弟,跟着镇国公,保护陛下,他们还是正规军队,他们还是能吃皇粮,他们为什么要跟着郭汜走绝路?

    他们之前跟郭汜,是因为他们以为跟着郭汜有希望。但是这个时候,希望明显破灭了。

    那他们还跟着他干什么?郭汜又不是董卓。

    有一小部分人投降,就会有一大部分人跟着投降,这是羊群效应。

    越来越多的人,向秦真的人马,放下了手中的武器,他们不想再无谓的牺牲下去了。

    郭汜看到情况如此,他是仰天长叹。

    忽然,他是抽出自己身上的佩刀,对着投降的士兵,一阵乱砍。

    有好几个人,死在了他的刀下。

    薛宝钗在远处,看到郭汜如此作为,她是忽然摘下自己的弓箭,一箭向郭汜射去。

    郭汜正在发疯般的乱砍手下,冷不防薛宝钗一箭射来,正中面门,郭汜一跤跌倒。

    薛宝钗打马冲过去,一刀斩下了郭汜的人头。

    郭汜这个人,秦真是没打算再留了。

    以前,他还想着靠他们,压制一下董卓的那些兵马。

    但现在看,他们自己,也能把董卓的兵马镇住,那他们还需要郭汜这些人干什么呢?

    还是一刀杀了干净,免得他们时不时的,就率兵哗变。

    郭汜这么一死,皇宫里面的这些暴兵,投降的速度更快。不大一会儿,这些人就跪了一地,纷纷投降。

    秦真看到他们如此,他当然也没有叫手下的人大开杀戒。既然暴兵降了,他们就受降吧!开始把他们整编起来。

    有人又押了一员大将过来,这就是张济。

    张济已经近五十多岁了,须发有些花白,神情苍老。

    他本来是个将军,身体还行。但是这一次兵败的打击,对他来说,可是很大。

    神情一下苍老,可以理解。

    “张将军,如果你愿意归降,我们还可以对你加以重任。不知道张将军可是愿降?”

    秦真是想收服张济。他们这边,可是没有几个将军。薛宝钗她们虽然能打,但是,领兵治军,她们可是不行,而且,也不方便经常抛头露面。

    如果能够收服到一些像张济这样的将才,这对他们,当然也是有好处的。
………………………………

第八十三章 统一的国家出现了

    张济本来以为自己这次必死,但是没想到,秦真见了他,却是这句话。

    他一愣,赶紧道:“镇国公英武,小将愿降。”

    他五十多岁了,秦真才十多岁。但是面对秦真,他却只能自称小将,这场面有点滑稽。

    但是以两人的身份来说,他这话,倒也没说错。

    秦真是镇国公,他是败军之将,就算他岁数大,但是在秦真面前,他还是小。

    “张将军愿降,是本国公的荣幸,也是皇帝陛下的荣幸。张将军威名赫赫,是不可多得的人才。皇家得张将军辅佐,以后一定能大展宏图,天下太平。”

    秦真是对张济说道。

    张济老脸通红。他都已经败了,还有什么威名赫赫?

    秦真这么吹捧他,真的合适吗?

    镇国公这不是在借着吹捧他,然后吹捧他自己吧!

    张济忽然想。

    毕竟,把他吹捧起来了,然后秦真又是打败了他。这样,不是显得秦真更加厉害吗?

    秦真这不就是借着吹捧他,达到了变相吹捧自己的目的?

    张济一下觉得,很有这个可能呀!

    这小小的镇国公,心机真深。

    张济赶紧跪倒,对秦真俯首说道:“镇国公神勇,小将以后愿效犬马。”

    “好!”

    秦真装作豪爽的一拍张济的肩头。

    摸头顶有点太藐视张济了,这样不好。

    收了张济,郭汜的这些败兵,就让他们去收编吧!秦真收了张济,可不是不想让他掌实权的,要不然,他还收他干啥?

    贾探春对这个也很在行的,让贾探春管着张济吧!

    一开始,秦真当然也不会对张济完全放权的。他得给他适当的监督。

    把这里安排妥当了,秦真又是赶紧赶回了荣国公府。

    这里,可还有着一个重量级的人物,需要他来安抚,禀报好消息呢!

    伏寿还在荣国公府里!

    “镇国公,贼兵真的完全剿灭了么?”

    看到秦真平安回来,伏寿是惊喜交集。

    半夜里听闻到兵变,伏寿是吓得胆战心惊。这年头真是多事之秋,这才几天,兵变就一场接一场,她受得了吗?

    这日子没法过了!

    皇家可不能只这么毫无安全感地活下去!她们需要有尊严地活着。

    但是暴乱却是随时而起,她们真是连个安稳觉也睡不成了。

    这时候听到秦真说把暴乱完全平息了下来,伏寿还是感觉有些难以相信呢!

    毕竟城里只有那么多人马,人家郭汜的贼兵,又是杀进了城来。

    有着内鬼做接应,这又是晚间的突袭,郭汜怎么可能会败?

    但是郭汜却就是已经败了,如今秦真还平平安安地站在那里,薛宝钗,史湘云也是满脸轻松地站在一边。

    如果不是事情已经完全平定,她们也不可能神色如此泰然。

    “镇国公真是辛苦了,等以后皇帝回宫,我定要叫皇帝好好地赏赐于你。”

    伏寿又道。

    秦真道:“这都是臣应该做的,乃是臣下的本分,何敢要皇帝的赏赐!”

    伏寿说道:“镇国公忠肝义胆,匡扶社稷,为人所不能为。这等勇气谋略,当世无人能及。这样的本领,功劳,皇帝不赏,岂不是要寒了天下人的心?镇国公休要谦虚。”

    他们这里说了一阵,秦真说道:“臣送伏贵人回宫。”

    皇宫那边,这个时候,大概也已经清扫干净了,荣国公这府里,可住不下伏寿,而且,皇宫也需要有一个镇得住场子的主人。

    这个人,现在只能是伏寿。

    伏寿道:“那就一切有劳镇国公了!”

    把伏寿送回皇宫里面去,秦真回来,薛宝钗史湘云她们几个,感觉疲乏了,她们就告退休息去了。

    要不是伏寿面前,她们必须要服侍,她们早就回去了,哪里还等得到现在?

    前面的那一场大战,早把她们累坏了。

    但是皇宫惊变,伏寿受了惊吓。她们这些做臣子的,总不能不管伏寿,自己一回来,就回房休息去吧!

    这最基本的君臣礼仪,到哪里去了?

    这时把一切基本处理完,她们才好回去。

    秦真知道她们经过了那一场大战,身体的消耗,肯定是要很大的。

    这个时候,忙着要去休息,那当然是没什么好说的。他就让她们回去休息去了。

    而拿下了郭汜樊稠这些反贼,京城里,暂时应该是安全了。皇帝无论跑到哪里去,都是可以找回来的。

    那时候迎回了皇帝,他这个镇国公,就应该可以安心地做他的国公爷了。

    秦真想着这样的美事,心里爽歪歪。为皇帝打下了这个江山,怎么说,他也是有功的吧!做一个逍遥国公,也不过分呀!

    而国公做稳了之后,他是不是就要想着,做别的事情了呢?荣国公府,如果能和镇国公府,两府合成一府就好了。

    这可是秦真的愿望呀!

    但是,要怎么样才能实现这个目标呢?

    秦真是觉得这件事情,仿佛比平定董卓的这些暴兵更难搞。

    平定暴兵,他有很多的帮手。把荣国公府变成镇国公府的一部分,这可是只能他一个人去完成的事业呀!

    薛宝钗她们,怎么可能帮他?

    他要怎么做,才能把薛宝钗那一大帮子的妇女搞定呢?

    秦真是觉得头疼了。

    但是眼前的事情,也没有这么容易搞定。郭汜樊稠都已经正法,张济是被秦真收服了。整个京城长安的秩序,是被他们渐渐地稳定了下来,老百姓又能安居乐业了……

    额,说安居乐业是有点夸张了,安居是可以的,房屋虽然大多数在战火中被摧毁,但是,有一个安定的环境,人们在睡梦中不需要害怕忽然会被猝死,这就勉强可以说是安居了。

    至于乐业,那当然是完全没有的。现在整个京城,还有周边地区,都是百废待兴,哪里有什么乐业可说?

    老百姓只能自己辛苦的寻找着活路,看能不能让他们自己活得下去!

    但是大环境总算是安定下来了,假以时日,天下还是可以兴盛起来的。

    政治环境安定,国家天下太平,一切就都能够再兴盛起来。

    这一切,在秦真的脑海中,以为是如此。没有董卓,李傕郭汜的接连祸害,汉末就不会分裂成魏蜀吴三国。

    东汉仍然是一个统一国家,政治环境清平,那么,国家重新繁荣昌盛,应该是不成什么问题的。

    历史规律就是如此。

    但问题……却还是来了。
………………………………

第八十四章 吕布的野望

    秦真以为,平定了董卓以及他的残余部下的叛乱,汉末的统一局面,就不会被破坏。

    假以时日,这个破烂的帝国,还是可以繁荣昌盛起来的。

    稳定的政治环境,是一个国家可以起飞的根本。这可是历史揭示出来的真理。

    但是他还是想得太好了,事情又是脱出了他的掌控之外去了。

    吕布董承保护着献帝,逃到河东去了,然后,京城这里把一切都安定好,派人去接皇帝回京时,吕布那边,不愿放人。

    长安已经是一片清平之境,皇帝回到长安,君临天下,这不是万民称颂的好事吗?吕布这一招,是何意思?

    秦真伏寿薛宝钗她们这些人,听到这个消息,都是错愕不明。这样的情况,可真是出乎了他的意料之外。

    吕布怎么也会来这一手?此事大异常情啊!

    “镇国公,这事该如何处理?”

    伏寿得到出使到河东去的使者的回报,心态有点崩溃。

    明明事情都是没有一点差错,所有事情都在往好的方向发展。但是没想到,皇帝那边,又是出了这样的状况。这可如何是好?

    怎么皇帝的命运,这时候这么多舛起来。

    “贵人娘娘……”

    秦真也是语塞。事情真是出乎了他的意料之外,他也没想到,吕布会做出这种事来。

    “我们慢慢想办法,一定会有很好的法子,把这事妥善解决的。吕布虽是董卓旧部,但是对皇帝一向都很忠诚,也许,这其中,一定还有其他什么误会,我们再派人去好好和他磋商,冯翊侯,我想,他还是不会难为皇帝陛下的。”

    秦真也一时弄不明白吕布这时到底想干什么,因此,他只有跟伏寿泛泛而谈。

    语句,也是有些不通顺。

    伏寿听秦真这么罗里吧嗦,说了一大堆,但是,却是什么实质性的事情,都是没有说明,她也不笨,知道这事肯定又是麻烦。

    而且,竟然连秦真,这回也是无法解决。

    但是,麻烦又怎么样呢?伏寿也知道,她这个时候,乱了方寸,也是没用。对这件事情,她是毫无帮助。

    因此,她是对秦真说道:“镇国公,此事,还是请镇国公多多想法,替皇家着想,一定要把皇帝迎回京城。”

    她这个时候,只能把一切的希望,都寄托在秦真身上了。

    秦真以前做成了那么多事,希望这回,他也能把这事妥善解决吧!

    长安是一国的都城,然而,皇帝却不在都城里。现在,这国家到底算是怎么一回事呀!

    伏寿真是觉得,这次的事情,有点超出了她的想象之外了。

    朝里的大臣,都跟着皇帝去了河东,美其名曰保驾。

    现在京城里,只有她们这一群后宫。

    而她们这一群后宫,偏偏还把京城给平定下来了。

    然后,皇帝,却是回不来京城。

    那这个国家,这时算是怎么回事?大家现在是要以京城为主,还是要以皇帝为主?

    皇帝本来是应该回京的呀!

    事情真的是乱了套了。

    秦真回了镇国公府,心里也是乱成了一团麻,不住的长吁短叹。

    这事情他要怎么办?本来以为董卓才是引导汉末三国天下大乱的根源,但是没想到董卓一死,其他的人,也是各人有各人的想法。

    他想着把董卓余部平定了,天下自然就太平了,然后他自己就能做一个逍遥的镇国公,坐拥娇妻美妾,平淡过此一生,事情就这样圆满结局。

    这人生,不是很圆满吗?

    但是,所有的事情,都是不如他的所愿!他终究还是做不成一个逍遥的镇国公。

    “国公爷,三姑娘和宝姑娘来了,要求见国公爷。”

    下女小昭这个时候,进来跟秦真通报。

    秦真这国公府里,这个时候,还没有一个贴心的使唤人,他所有的丫头仆役,都是皇家给的。

    秦真自己中意的使唤人,像貂蝉,平儿,不是被薛宝钗她们夺了去,就是本来就是别人的使唤人,他根本没办法弄到手。

    所以啊,他这时候就只能暂时用着皇帝赐给他的这些丫头仆役。真是世上最命苦的一个镇国公。

    当然,这倒不是说皇帝赐给他的这些人,就不好使唤。事实上,这些人都还是挺不错的。对秦真也算忠心。

    他(她)们身为奴仆,只知道忠于主人,这乃是天经地义的,哪里还会有其他的什么想法?

    但他们虽然也算好,可是不是秦真自己心仪的对象,那感觉上,自然就会差了一些,秦真自然就会觉得,他们没有貂蝉,平儿,晴雯袭人那些人好。

    这个时候小昭跟他这么说,秦真忙道:“快请她们进来吧!”

    薛宝钗和贾探春,现在也跟他是很熟了,虽然说男女有别,其实他们也没有经常见面。但是,这次的事情,这么重大,她们两个这个时候来,也不算意外。

    别人也不能对她们有什么话说。

    “吕布这个时候这么做,难道他也生出来了什么私心。”

    贾探春一进来,就对秦真说道。

    历史上,吕布似乎没有做过这样的事,他按理没有这样的高瞻远瞩。难道,这回,他开窍了?

    贾探春是觉得这事有些奇怪。

    秦真看她一眼,对她说道:“这还用说?”

    没有私心,扣住皇帝做什么?京城现在已经平定了,送皇帝回来,大家安心过日子,国泰民安,歌舞升平,有什么不好。他为什么要扣住皇帝?

    “但按道理,吕布不会这么做啊!”

    贾探春对秦真说道。

    薛宝钗在旁边说道:“这个却也不一定。吕布也不是完全的一个莽夫,历史上他没有这么做,只是没有机会,不代表他就没有这个想法。挟持住皇帝,利益巨大。而这个时候,他要送皇帝回来,平定京城的功劳,他没有一点,这次京城的大乱,还是因为他们的胡乱作为,而引发出来的。以后回了京城,他们能得到皇帝的信任?”

    “这样的话,以其以后被皇帝边缘化,倒不如这个时候,挟天子以令诸侯,这样,他手里的权利,还大些。”

    “而他有皇帝在手,天下各路兵马,都要听他的。他只要对皇家格外尊敬,别人也没有找他麻烦的理由,这事情,不是很熨畅吗?他为什么不这样做?”
………………………………

第八十五章 身不由己

    “那这样的话,我们此次,要怎么办?”

    贾探春问秦真。

    这个才是问题的关键所在。

    “皇帝现在在吕布手里,我们虽然平定了京城,但是,却一点儿用处都没有。只要皇帝一句话,我们就都得要听吕布的。就算伏贵人在我们手里,我们也一点办法都没有,也没有一点儿话语权。”

    贾探春又道。

    这里面的利害关系,可大了。

    秦真看了贾探春一眼,然后说道:“我们平定京城,可不是为了要和谁争权夺利,甚至都不是为了拯救天下,我们只是为了自己,只是为了让自己有一个好的生存环境。因此就算此时把伏贵人她们,送到皇帝那里,以后一切事情,都听吕布的,也没有什么关系。”

    贾探春冷笑道:“事情如果真是这么简单,那这事,我也就不说什么了。但是吕布这次行事,初心明显不正,我们又有大功于皇家。以后一切都得听吕布的,他对我们,难道不会有什么算计吗?

    “他这次之所以不愿让皇帝回来,就是因为我们。如果我们放弃了自己的权利,那以后,只怕……”

    贾探春并没有继续深说下去,但是,秦真,薛宝钗两人,又怎么会听不懂她话里的意思呢?

    他们功劳比吕布大,可是最后的好处,却全被吕布得了去了。那为了防止别人说自己的闲话,吕布会对他们做什么?

    肯定是会想尽一切办法,来抹黑他们,甚至是除去他们。

    只有把他们抹黑了,套上一些莫须有的罪名,然后打倒他们,使他们在人们的眼中,成为罪人。

    这样,吕布的恶名,才能够解除。

    因为如果秦真他们是有罪的,名声不好,那么,他们之前所做的,就可能被人们解读成非正义的。

    既然他们是非正义的,那吕布有什么好受别人非议的呢?他还是有大功于国家的呀!

    这样,吕布不就是为自己洗白了吗?

    而人们以后说起秦真他们这些人来时,反而有可能认为他们是乱臣贼子,狼子野心。

    这正是匹夫无罪,怀璧其祸。他们这次最不该的地方,就是功劳太大。而吕布又不想失去权力,还有皇帝的恩宠。

    所以,他最后终于还是又变成了董卓那样的人,他也要挟天子以令诸侯。

    就算秦真没什么见识,但这个时候,他也不得不承认,贾探春的这个担心,并不是完全没有道理。

    这可是历史上常见的事情。有多少人因为朝堂上的权力斗争失败,而最终被人抹了一身泥,从此是洗也洗不清。

    他们是后世的人,自然知道这些龌龊的事,也知道这些事情的起因。那这个时候,他们怎么不会担心自己以后的遭遇呢?

    历史上的青史留名,这些且不去说,就说以后当吕布掌权,随时有可能发生的对他们的攻击、抹黑,他们又要怎么对付?

    有皇帝的名义在吕布的手上,他们两府这边,可是会处在非常不利的地位上啊!

    秦真是觉得,这回的事情,他们真的是要头疼一阵子了。

    谁也不想自己成天被人算计呀!而且那人的实力,还在自己之上,有可能会对他们造成实质的威胁。

    他们一直以来所做的一切事情,就是为了让自己远离各种威胁,获得平安的生活。

    但是吕布这回的所作所为,却是有可能又把他们置于危险之中,那吕布,这时就成了他们的一个潜在威胁。他们是不得不又要想办法,去对吕布进行抵御和钳制了。

    看来回到古代,真是每一步都是危险重重,他们松懈大意不得。

    “为今之计,我们不若先下手为强,通传天下,就说吕布乃是董卓余孽,他们内部争权夺利,酝酿暴乱,吕布挟持皇帝而走。现在我们代表正义之师,通令吕布,让他赶紧护送皇帝回来,这样,他兴许还能获得皇帝的赦免。否则,我们就要兴大兵,进逼河东,让他把皇帝交出来。这样,我们才能够自保。并且,以后也不会有麻烦。同时,吕布这次的阴谋,也算是被我们给破了。”

    贾探春是对秦真说道。

    先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把吕布谴责一顿,说他狼子野心,妄图挟天子以作乱。

    这样,他们在道义上,就站在了正义的一方。

    然后,京城也确实算是国家的根基,皇帝在京城已经平定的情况下,确实也应该回到京城。

    河东,那只是小地方,皇帝怎么能久居在那里呢?难道皇帝不应该圣驾回京城吗?

    这样一来,秦真他们就有了主动权。吕布送皇帝回来,他也只能够把皇帝交给秦真他们。

    吕布,最多只是一个护驾之功,而秦真他们,却是定国。

    这两者功劳,孰大孰小,很容易分辨吧!

    要是吕布不答应,那他们就要陈兵河东,直接用武力去向吕布要人。

    他们手上,这时已经有了好几万人马。论武装力量,他们比吕布,可是要强大太多。凭武力,一定可以强迫吕布就范。

    事情似乎只能这样做,但是,秦真却还是有些犹豫。

    “我们必须要这么做吗?这事还有没有其他的什么途径,可以解决?”

    秦真是道。

    薛宝钗和贾探春都是看着他,没有说话。

    其实他们几个都知道,这事,是没有什么其它更好的办法,能够不伤和气的解决的。

    这就是一场争权夺利的斗争。

    吕布不放人,就是因为他想要权力。

    他知道,他这次送皇帝回来,以后皇帝信任的,就是镇国公,是秦真,和他吕布,就没有什么关系了。

    所以他不甘心,他要把皇帝扣留下来。只要皇帝在他手里,他就可以像董卓一样。为所欲为,大权在握。

    而在这次的事件过后,秦真的镇国公府,还有贾家的荣国公府,以后就会成为吕布的目标,吕布是非要抹黑除掉他们两家不可的。

    因为吕布也会为自己的名誉考虑。

    而且,他们两府,也是吕布的一个威胁。

    这是没办法的事,除非秦真他们不想要镇国公的身份,隐居山林。

    但现在就算秦真他们想这样,恐怕也不可得了。
………………………………

第八十六章 骑虎难下

    但现在就算秦真他们想这样,恐怕也不可得了。

    何况,他们为什么要这么憋屈?

    人在名利场,身不由己。

    这也是一场战争,而秦真却这么优柔寡断,怎么行?

    “但是我们发布的通令,还是要伏贵人同意,我们现在也只有她的名义,可以借用一下了。否则,我们师出无名,通令就算发出去,又有什么作用呢?别人也不过当作是笑谈,谁也不会理会我们。”

    “而伏贵人,现在会同意我们这么做吗?”

    秦真是问。

    这也是一个问题,他们这么做,会不会对皇帝的安全,有威胁。这事,伏寿会怎么考量?

    这些事情,都还很难说呢!

    “无论伏贵人现在怎么看待这件事,我们都必须这么做。镇国公和我们,现在就应该去见伏贵人,面呈这件事。”

    贾探春是对秦真说道。

    也只有这么样了。秦真心想。

    一行人又动身去往皇宫。

    “这事,真的要这么做吗?”

    听完秦真他们的陈述,伏寿是盯着秦真问道。

    秦真看伏寿这个样子,就知道她有太多的顾虑。

    因此他是说道:“贵人,不是臣危言耸听。贵人心下一定以为,这次的事情,只不过是臣镇国公府和荣国公府两府对于吕布的争斗吧!但是,其实不然。”

    “吕布既然这么做了,那么,以后他排除异己的步伐,就不会停止。这是想也不用想的事。他这次的事情,功劳并没有这么大,德不配位,要想服人,必须得让大权,握在自己手上。”

    “这样,以后他会怎么对待皇家,参照董卓,可想而知。”

    “就算他不会如董卓那样,肆行无忌。但是,以后皇家又会形同傀儡,这岂非是可以想见的事?贵人何以看不到这一点?难道贵人以为这事的结果,还会有第二个吗?”

    秦真的一番话,让伏寿是沉思良久。

    是啊,这事的结果,当然是最后又会变成秦真所说的这样。她怎么一时没想到呢?

    这是秦真和吕布两方的争斗,这一点,伏寿倒是一眼就看出来了。

    而他们两方的争斗,秦真却想拿皇家去给他当枪使,这事,伏寿自然是不乐意的。

    但秦真现在这么一给她说明,她就一下看穿了,这事,其实还不只是镇国公和冯翊侯的争端,皇家在这里面,也落不到好果子吃。

    那为了自身利益,伏寿当然只得和秦真他们站在一起。

    她可不想董卓时候的事情,又重演。

    “这么做,皇帝的身家性命,会不会受到威胁?”

    伏寿问。

    虽然知道自己应该怎么做,但是,她却还是担心这个。

    她不得不担心。皇帝现在可还在吕布手里呢!

    秦真说道:“在事情没有最后定论之前,吕布是不会对皇帝做出什么过激的事情来的,贵人可以放心。吕布只是要利用皇帝,对皇帝不利的事,他现在还不敢做。董卓都还没到这个地步,何论吕布?”

    伏寿长叹一口气,秦真又是对的。想对皇帝下手,那得自身有强大的力量。吕布这个时候无疑还不具备这一点。他现在小心的侍奉皇帝还来不及呢!

    “一切就按你们说的办吧!下旨通令天下各州,命吕布送回皇帝!”

    伏寿最后下定了决心。

    她们——她和皇帝——不想再做傀儡了。

    而这时候皇帝不在宫中,大印也不在,他们现在发出的旨意,不能叫圣旨,只能叫懿旨。

    甚至,懿旨都还不算。贵人是没有权力下旨的。后宫只有皇后可以下旨。否则,每个娘娘都可以下旨,那事情岂不是乱套了?

    但现在非常时期,这一切也就顾不得了,伏寿只能是代皇后发了这么一份通令。

    现在皇家情况,各州都知道。就算伏寿有点越权,但是,通令还是会有效力的。

    而且皇帝被吕布掳掠,这是头等大事。京城现在平安,皇帝为什么不能回宫?

    只要一看到这个,大家就知道到底谁是狼子野心了。情况还不是明摆着的吗?

    吕布,这回是千夫所指,看他如何化解这个难题。

    通告乃是贾探春所拟,她们这些人,个个都是才女,骂人的话,哪个都会,而且引经据典,非常的犀利。秦真也看不懂。

    若是要秦真自己来写,秦真怕是要敬谢不敏了,还好有贾探春她们,这些事,秦真真是不必费心。

    通令一下,天下骚动。国家纷乱这么多年,臣民百姓早盼着皇帝能够重登大宝。

    但是现在董卓已除,吕布又来这一手,这不是和天下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