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带着红楼闯三国-第1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其实,还不是向他屈服?
“准,皇帝很快就到,你们安心等待。现在天下大乱,皇家正需要像你们这样的人辅佐。归顺了皇帝,今后荣华富贵,少不了你们的。”
董卓狮子大开口,把一切都给潇湘宫这边的人交了底。
他招揽人才就喜欢来这些实际的,荣华富贵,金钱美女,这些东西,他是不吝于给予的。而这,也一直以来,是他最为有力的武器。
凭此,在他身边,他也招徕来了一帮勇士,为他效命!
他有今天,就是他用这样的方法换来的,他对自己的这个方法,非常的信赖。
谁能抵御高官厚禄,荣华富贵的诱惑?
很少有人抵抗得了吧!
潇湘宫这边,是秦真特意要求让皇帝到这里来的。
他们之前就一直想办法要去寻找小皇帝,可是一直没找到。这下有机会,他为什么不把皇帝叫到身边来?
这里面,有秦真的特别用意在。
这很重要。
而董卓一听到秦真他们提出这样的条件,他立即就答应了。秦真知道,他们接下来,所要做的事情,可就有很多了。
而他们的行事,能不能成功,秦真这时其实也没有多少把握。
但是,有着系统在,有着皇帝在,他们还不能成功,那他这个穿越者,也就活该扑街了。
他们一定会赢!
皇帝刘协,很快的就到潇湘宫这里来了。董卓有了命令,皇帝不来,那可能吗?
“太师叫吾来,有什么事情?”
刘协见到董卓,向他问道。
皇帝本来对下面的臣民,应该自称朕的,或者是“寡人”。
但是,小皇帝在董卓面前,只能称吾。
吾,有时也是一个皇帝为了表示自己平易近人,或者是礼贤下士时候的自称,这个称呼,是有一定的特殊意义的。
但是刘协这个时候,对董卓自称吾,当然不是因为他平易近人,也不是他礼贤下士。而是因为畏惧。
董卓让他畏惧。
不畏惧,为何董卓鸠占鹊巢,他不发一声?
此次被董卓叫来,皇帝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所以他向董卓询问。
董卓看到小皇帝到了,他便躬身说道:“恭喜陛下,贺喜陛下!天降人才于陛下皇宫,且今又愿意宣誓效忠皇帝陛下!微臣听说有这等事,喜不自胜,特恳请皇帝陛下到此,收服这一干人等,为陛下的江山社稷所用,岂不是是好?”
这番话,好像还说得很有道理呀!小皇帝刘协听了,好像也很感动。
“太师日理万机,为国为民,平时还要为我大汉朝的人才搜取担心,真是一片忠心,天地可鉴。可钦可佩,朕谢过太师。”
小皇帝是一脸真诚的对董卓说道。
………………………………
第四十六章 请君入瓮
这么真诚,而且又尊敬臣子的皇帝,看得秦真是不寒而栗。
董卓这是造了什么孽?要作这样一个大死。
这样的皇帝,绝对不能给他一个机会,否则,这个他真诚、尊敬对待的对象,最后肯定是不得好死。
皇帝尊敬臣子,并不是坏事。但是尊敬到战战兢兢,如履薄冰,这可绝对不是一件好事。
如此,在皇帝心里,造成的怨气,会有多大。以后,一旦有机会宣泄出来,又会造成多大的危害,这个,有人想过吗?
秦真无法想象,但是他知道,如果自己此时和皇帝结盟,皇帝是一定不会拒绝的。
“草民秦真,见过皇帝!”
远远地,秦真就向小皇帝见礼,这是他要吸引皇帝的注意。
把皇帝叫来,是他的主意,皇帝到了这里,他可不是让皇帝来和董卓叙君臣之情的。秦真是要让皇帝到他这里来。
小皇帝刘协正和董卓说话,听到秦真在潇湘宫的墙头,对他行礼,他是奇怪,望向秦真这边,小皇帝说道:“太师,那边,是什么人在叩见朕?”
董卓看到秦真已经在对刘协发话了,他便说道:“陛下,这就是我刚才和陛下说过的人才!这几个人,连我干儿子吕布,都是被他们给削了,可见武艺非凡。”
“如今,他们有这样的能力,而又愿意效忠陛下,可见这真是陛下的洪福齐天,大汉的国祚绵长。也是先帝保佑皇帝,所以才有这样的喜事。”
“我将皇帝请来,就是为了收服他们。这些人,他们说只有等皇帝来,才肯归顺,所以,我才是将陛下请来,还望陛下不要怪罪。”
董卓这么一说,刘协就明白了,董卓这是又要招揽人才呀!
而听说秦真这些人,竟是连吕布,都是击破了,这让刘协是十分惊异。
世上还有如此勇猛的将士?真是难得。
只不过,这些人是董卓招募过来的,那么,虽然他们说是要见到自己,才肯归顺,但是,说到底,他们以后效命的,还是董卓。
这样,董卓的力量,不是又增大了吗?这对他来说,可不算是好事啊!
小皇帝的心里,忧虑又深了一重。
可是这个时候,他要说自己不愿去见秦真,那是不行的。董卓可是对那秦真,很是心仪呢!
董卓听了秦真的话,就将他请来,那现在他敢违逆董卓的意思,董卓能轻易地放他走吗?
就是叫手下的人用强,董卓也必定会将他带到秦真面前的。为了保持自己仅剩的那点尊严,刘协还是只能屈从董卓的话!
刘协看了秦真那边一眼,对董卓说道:“太师有心了,国事全靠太师。”
董卓看到现在皇帝也来了,秦真也见过了皇帝了,他便对秦真那边说道:“勇士,现在陛下人也到了,你们也是见过了陛下了,那么,是不是就可以归顺陛下,为大汉出力了!”
他秦真的条件也满足了,皇帝也请过来了,那么,秦真对他说过的话,是不是也应该兑现了?
秦真听到董卓如此说,他便说道:“太师,效忠皇帝这么大的事,岂是我们墙上墙下,这么随便的几句话,就能够决定的呢?草民斗胆,想请皇帝和太师,进宫为草民颁下一个旨意,赦免之前所有不敬之罪。这样,草民以及草民身边的所有人,这才能感到安心,也能体察皇帝对草民的拳拳圣意。”
他这一番话,小心翼翼,董卓听了,心里暗道,这些人,倒是谨慎。不过,这要求也算正常。
秦真他们之前的罪,乃是在宫廷里使用武力。虽然他们不知道是从哪里来的一股力量,但是,这样做,肯定是有罪的。
而秦真此刻这么说,那就是要为自己永绝后患!这小子,倒也算是心思细密。
秦真如果不说这些话,董卓还只会把他当做一般的猛士来看待。
这时看到秦真又在为自己的后路,加上一道保险,他不由得对秦真,又是多了一层赞许。
这秦真还真是有勇有谋,竟然似乎是比吕布还要更优秀啊!
董卓心里,更觉喜悦。
至于秦真说请他们到潇湘宫里面去,赦免他们的罪,董卓倒是没怎么往心里去。
潇湘宫并非是龙潭虎穴,外面,是他的五千大军。里面,只是秦真的一小撮力量。
就算秦真是有什么阴谋,在眼前这种情况下。他要害怕秦真什么?秦真又能玩出什么花样来?
董卓是并不怀疑秦真有什么其他的目的。
“好吧!本太师就答应你!让皇帝亲自给你免罪!”
董卓说道。
只要能够得到秦真这几员猛将,就是秦真他们这时条件多一点,又有什么呢?
条件多,正好说明他们是会为自己的事情,多多考虑的人。这样的人,只要给他们足够优厚的条件,是一定能够笼络到身边的。
“如果太师和皇帝真能如此,我们愿听从调遣,甘心效命!”
秦真信誓旦旦的说道。
甚至,他还命手下人,从宫墙上扔下几件武器,以示诚意。
只扔下几件武器,这当然是象征性的。实质意义并不大。
但是董卓并不认为秦真这个时候,能做成什么?
秦真这边,力量并不是很强,潇湘宫,也只有这么大。
就算他和皇帝进入到了里面,又如何,秦真能将他们怎样?
他们两个又不是赤身进去,也是会带有卫兵的。到时候宫里就算发生一点什么,宫外有他的五千精兵,身边是他的一帮死士。宫里稍有异动,他外面的人一发威,潇湘宫就破了。
董卓可不相信,自己这么多人在这里,秦真还能算计得了他。他自己是武人,这点胆色,还没有吗?
当然,更重要的是,董卓这个时候,并不相信秦真这些人,会对他使什么阴谋。
对他不满的人,不外乎保护皇权的人。这时候他和皇帝一起进去,就算到时候有什么异变,他还可以抓住皇帝,作为人质。
秦真这些人,如果是保皇党,皇帝在他手里,这些人能不有所顾虑吗?
董卓手里,也是有自己的底牌的,他可也不是毫无胜算,就盲目的答应秦真的一切条件的。
………………………………
第四十七章 董卓下跪
董卓因为自己手里,也有着一些底牌,而且,他自己本身,又是行伍出身,胆色也不是一般人可比。
因此,对秦真的条件,他是一一答应。
在自认为可以掌控一切局面的情况下,董卓有什么好害怕的?
但是,如果他知道秦真这潇湘宫里,有很多古怪,他是一定不会这样做的。
可惜,他不知道。
秦真不禁又为自己当初当机立断,杀了李傕、李儒而暗暗得意。
杀了这几个人,潇湘宫的秘密,就没有人知道了,以后别人,依然会对潇湘宫轻视。
这样,他们行事,自然就会有很多的便利。
这还不是因为他当初英明的决定?
潇湘宫的宫门大开,秦真带着大观园贾家的几个仆役,出宫跪迎皇帝和董卓入宫。
董卓带着三百亲兵,簇拥着皇帝,走进了潇湘宫。
潇湘宫里,李儒的那五百勇士,已经是全部放下了武器,蹲在院子里,等着董卓的收编!
这当然是秦真表现出的诚意,他们的人,已经全部做好了投诚的准备。
但是这件事,当然现在还不行,一切还得等皇帝和秦真他们,把归降的价码谈好,这才能万事大吉。
否则,他们还是不会真的放下武器的。
秦真他们,不就是为了这个吗?在事情没有真正谈拢之前,秦真也不会完全放弃自己的武力。
董卓对秦真这做法,也能理解。
而为了表示诚意,秦真在董卓和皇帝进了潇湘宫之后,潇湘宫的宫门,也没有关。
这样,即使里面有什么变化,外面的人,也很容易冲进去。
董卓看到秦真这些人,事情做得到位,心里当然更加放心。
秦真已经表示出了足够的诚意,他还有什么好担心的?
“请皇帝和太师里面说话!”
秦真将董卓和皇帝迎进潇湘宫之后,又将他们往宫里的正殿内延请。
董卓也不迟疑,带着自己的三百亲兵,一拥而入。
他们进了潇湘宫,总不能就在宫院里面谈事情吧!投诚的事,也是一件大事,场面当然要正式一点。
潇湘宫的正殿,正合适谈正事。
身边没有人,董卓自然不会随便进殿,但是身边有自己的几百禁卫,而秦真这边的人,却只有几个,其余的全部在外面。他还怕什么?
“请皇帝陛下上座!”
进入到内殿,秦真是跪着,对刘协说道。
这也很正常,秦真本来就是说,请皇帝来,他要向皇帝投降的。
现在请皇帝上座,这不正是他本来的意思吗?
董卓对此,也没有什么怀疑。
“董卓,现在请你给皇帝陛下跪下,向皇帝请罪。”
刘协在上位坐好之后,秦真又道。
董卓一愣,他缓缓的转头,目光看向了旁边的一个宫女。
他前面一直以为,所有的话,都是秦真一个人说出来的,不过随后,他就感觉,似乎不对。
这最后一句话,乃是从旁边传过来的。
而且音色似乎也不对,这一句,是个女声。
董卓转过头,就看到旁边,站着一个穿紫色衣服的宫女,眉如描画,杏眼粉腮,身材微腴,说不出的娇艳。
好一个沉鱼落雁,粉雕玉琢的女娃!
只是,她这句话,是怎么说的?
刚刚说话的人,可不就是她?
“贱婢,你刚刚说什么,你好大胆!”
董卓是目光森然地说道。
但是,他目露凶光,这女郎却仍是仍然目光直视着他,然后说道:“我说让你跪下,向皇帝陛下请罪!”
她竟然毫不示弱。
“你……”
董卓暴怒,血往头上涌,他似乎就想向这个女郎冲去,让她好看。
董卓自己也是武将,一身蛮力,他就算徒手,也能把这个女娃儿撕成碎片。
可是,他才迈了一步,就感觉,这女娃儿的这句话,似乎有一股不可抗拒的力量,让他不得不屈服。
这句话,不是商量,而是命令!
我说让你跪下,向皇帝陛下请罪。
这几个字,哪里有商量的意思?分明就是吩咐董卓去做这件事嘛!
这个人,是薛宝钗。
进了潇湘宫,就是贾家的奴才。在大观园里,奴才们就得听薛宝钗这些主子们的话!
董卓莫名奇妙的转身,向刘协的座位这边,扑通一声,屈膝跪下了!
“臣董卓,向皇帝陛下认罪,臣万死!”
董卓是磕头向刘协说道。
“什么?”
刘协是惊得站了起来。
这事情,让他是有点看不懂啊!
董卓,这老贼,竟然是跪下,向他认错了吗?
这是唱的哪一出?
“太师,您德高望重,为朕操劳,何罪之有?”
久在董卓淫威之下,刘协一时不敢相信,他还以为这又是董卓的什么奸计,因此,他是不敢暴露出自己真实的想法。
秦真这个时候,却是走了上来,对刘协说道:“陛下,董卓这个老贼,坏事做尽,今天是他恶贯满盈的时候。皇帝陛下现在就是想要将他处死,也可以!”
说着话,秦真竟然一伸手,抽出董卓身上的配剑,交到了刘协的手里。
“皇帝可以用此剑,就在此间,杀了董卓这恶贼。”
秦真是说道。
董卓依然长跪不起。
董卓的那三百亲卫,看到秦真去拔董卓的配剑,他们俱是大惊,冲上来想要去阻止。
但是这时候,旁边却又是出现了两个女郎,她们出声向这些亲卫呵斥道:“尔等退下,不得擅动!”
她二人的话,像是命令,董卓的这三百卫士,听了她们的话,乖乖地向后退了几步,从此没有异动。
这二人,一个是贾探春,一个是史湘云。
董卓的这些人,从外面进入到了潇湘宫,就是贾家的奴仆,这样,贾探春和史湘云的话,就是命令。他们岂敢不听,岂能不从?
看到秦真还有这几个美丽的少女,不动声色,就让董卓还有他的亲卫,俯首听命,不敢再有一丝的违逆,刘协是惊讶万分。
而董卓一向在他面前作威作福,让他深深痛恨,一直以来,都是让他恨不得食其肉,寝其皮,梦想有朝一日,能够手刃此贼。
没想到,这一天,竟真的到来。而且,就是现在。
而董卓这个老贼,剑履上殿,见到皇帝,也可以不拜,并且,还能佩戴武器,这真是,不像话。
只是如今,他就要死在自己平日佩戴的这把利剑之下吗?
剑履上殿,一直是董卓的荣耀,如今,他可是要死在自己的这一份荣耀上了。
刘协是拿着这把剑,微微的颤抖。
………………………………
第四十八章 董卓凉了
“臣死罪,罪该万死,望陛下饶命!”
董卓是声泪俱下,给刘协叩头。
他虽然不敢反抗,但是,却可以求饶。
听到秦真向刘协建议杀了他,而且,他的佩剑,也到了刘协的手里,秦真要是再在旁边怂恿几句,刘协非一剑杀了他不可。
因此,董卓是涕泗横流,叩头不止。
不求饶,刘协是真有可能杀了他的呀!他现在不低头,还能怎么办?
刘协看到董卓那肥硕的身体,跪在自己面前,面容扭曲,泪花流淌,感觉他又是可恶,又是可恨。
这个人,可是在他心里,埋下了几年仇恨的种子,他梦想里杀董卓,可也不知道杀了有几多回了。
此时利剑在手,仇人就跪在自己的面前,刘协是怒从心头起,恶向胆边生。他是拿着剑,一步步迈向董卓。
“陛下,请记得老臣从龙之功!”
董卓是大惊,大声的求饶,不惜摆出自己的功劳。
汉献帝刘协,以前哪里是皇帝?他不过是一个王爷,陈留王。
因为董卓要找一个代言人,所以找到了他头上。否则,他哪里有机会登上这九五之尊?
如今刘协要杀他,董卓慌乱之下,自然就把自己以前的功劳,都翻了出来。
虽然说,董卓的罪,罪该万死,但是刘协的帝位,却确实是董卓给的。因此,董卓是拼命的表白这一点,妄图给自己续命!
刘协听了董卓这句话,神情微微一滞,手中的剑,剑尖不由得向下低垂了几分。
董卓以为刘协心软,他便抓住这个机会,继续向刘协进言道:“陛下,臣纵有万般不是,但是,就这一条功劳,也可以抵消诸般罪孽。还望陛下看在以往恩情上面,饶老臣这一命,老臣从此退躬到户圃之下,再不问朝堂之事。望陛下恩典!”
他这一番话,听得刘协怒道:“老贼,你当日有什么功劳,你拥立朕做皇帝,不过是因为朕好控制,可以满足你的私欲。”
“可自你进宫之后,擅杀勋臣,欺蒙主上。独断专行,扰乱朝纲。蛮横欺主,罪无可恕。我今天不杀你,如何能消我心头之恨?”
刘协是怒气冲冲,细数着董卓的罪状。其势,非要置董卓于必死之地不可。
董卓的罪状,其实数也数不完,岂只是在这里说几句话,就能够全部说清楚的呢?
但刘协却也不得不说,说了,等于他是代表了正义,师出有名。
这时候说了董卓罪行的大概,然后,他一伸手,一剑就向董卓的胸口刺去。
这一剑,正中董卓前胸,但是,董卓肉厚,这一剑,竟没有将董卓刺穿。
董卓吃痛,扑倒在地,胸前血流如注。脸色狰狞,相当痛苦。
“陛下,老臣……”
董卓伤势很重,说话断断续续,胸前的伤口,鲜血还在流出来。
“你……”
刘协愤怒,想要再发一剑,向董卓胸口刺去,但是,这一剑挥起,不知何故,刘协竟是刺不出。
看着董卓那垂死的目光,还有眼前这刺鼻的鲜血,刘协手中剑,竟是微微颤抖。
怜悯,软弱?
秦真看着刘协,真是惊异。对于这样的一个反臣,刘协竟然不能一鼓作气,将他杀了,这真是奇怪。
为人帝王者,怎么能够没有这种气概。对于罪在必死之人,竟然不能一下将对方杀了。
这帝王,也太缺乏王霸之气了。
因为,面对一个垂死的反臣,皇帝竟然无法挥剑将之击杀。这在群臣看来,是一个软弱的象征,他以后如何镇得住臣下?
秦真看着刘协,对他说道:“陛下宜速作决断,不可犹豫姑息。”
他这是催促刘协快点痛下杀手。当今皇帝手刃反臣,以后群臣听到这个消息,这才有震慑力。
如果大家对皇帝心生敬畏之心,那么,皇帝以后亲政,也会增加很多威望。
“我……”
刘协听到秦真的催促,手中剑又举了一举,似要向董卓猛刺。
但是,宝剑刺出一半,却仍是不能刺下。
他的霸气,竟然不能支持他杀完这个乱臣。
秦真几乎要跌倒,这皇帝,果然也并没有多少气魄。
相传董卓被刺后,李儒论罪当诛,因为少帝的命,就是死在他的手里的。
但是,李儒说自己是受董卓逼迫,罪不至死,献帝竟然真的无法下令将李儒定罪!
杀一个反贼,而且是一个弑君的反贼,刘协竟然也无法果断做出决断。这皇帝,有多少气魄,也可想而知。
秦真握着献帝的手,一剑向董卓心脏深处,刺了下去。
人都已经开杀了,哪里有杀了一半,就此停手的道理?秦真知道,他们此刻,是非杀了董卓不可的。
不杀董卓,放董卓出宫,以后,他们就再也无法控制得住董卓了。
那时,等待他们的,将是灭顶之灾。
所以,只有这个时候,他们先下手为强,这才是道理。
杀了董卓,其他的事,慢慢再说。反正,从献帝刘协刺出那一剑的时候开始,他们已经没有回头路了。
董卓必须死!
噗!
董卓的身上,鲜血不断的涌出来,这一剑,已经将董卓的胸膛刺穿了。
董卓的那三百亲卫,这个时候,被秦真身上的系统压制,就算看到秦真和献帝在杀董卓,他们也没有什么反应,只能眼睁睁看着董卓断气!
秦真的刺杀董卓之计,原来也就是这样的。他原本想让献帝杀了董卓。
但是没想到事到临头,献帝竟然无法下手,表现出了他性格软弱的一面。
看来这皇帝说话,是头头是道,应对得宜。
但是这要让他动手,流血五步的时候,他却是做不到这一点!
这种皇帝,注定只能做一个守成之君,但是,却做不了乱世中的雄主。
乱世的雄主,身上必须是要有些杀伐之气。这才能够震慑群雄。
可惜,刘协身上没有。
但是,这些和他似乎是没有什么关系。他现在只是在救自己的命,不是在救刘协的国。
杀了董卓,看似好像他们解决了一个大难题。
但是,实际上,真正危险混乱的时刻,才刚刚开始。
所以,秦真可还有的事情要忙呢!
………………………………
第四十九章 第一步
杀了董卓,看似好像他们解决了一个大难题。
但是,实际上,真正危险混乱的时刻,才刚刚开始。
首先,杀了董卓,董卓手下的那些人,能答应吗?
董卓手下,可是有一伙凶狠蛮暴之徒,他们这些人,是一股强大的力量。
董卓在时,给过他们不少的恩惠。董卓一死,他们就会树倒猢狲散吗?
这个不一定吧!他们或许会为董卓报仇。
秦真现在首要面临的,就是这样的一个问题。
“宝姑娘,史大姑娘,三姑娘,你们将这三百董卓大兵,带出去,和外面那五百大兵一道,让他们宣誓效忠皇帝陛下!”
秦真是对史湘云薛宝钗贾探春她们吩咐道。他们现在的行动,要快速开展起来了。
薛宝钗她们点头应是,带着董卓的这三百亲卫,退了出去。
秦真又寻来了斧钺,将董卓的头颅,生生的斩了下来。然后,秦真对刘协说道:“陛下,请提着这董卓的这颗人头,到外面,去巡视贼党。”
董卓的头颅,这时已经具有很大的利用价值。他们可以用这个,去震慑董卓的部下。
不过,董卓的这些部下,素来凶悍,用董卓的人头,是否能够震慑住他们,这个可还是未知之数。
也许,恰恰相反,董卓的人头,反倒是刺激了他们的凶性呢!
这个谁知道?
但是,秦真此时,他们这边,可也并不是毫无准备,毫无底牌。
他们手中,也有一千人马!
董卓的大兵,已经有八百人,前面李儒的那五百人,后面刚刚董卓带进来的三百人,加上他们大观园自己这里的数十近百人,他们人数,差不多一千。
这样一股力量,也不可忽视。
秦真心里有过谋划。
在董卓已经授首,而他的那些手下,又没有一个强有力的统一约束之下,他们这一千人,依仗着潇湘宫,也未必不能抵挡住董卓手下的那些人的暴动。
虽然董卓的死,有可能刺激到他们这些人的凶性。但是,只要他们顶住了董卓暴兵的第一次冲击,而将事件拖入持久战,那么,董卓的暴兵,最后将不战自溃!
因为董卓已死,他的那些部下,群龙无首,必将成为一盘散沙。
这样的话,久战无功,他们锐气耗尽,最后必将一哄而散。
这是可以想见的事情。
因为董卓的部下,如果他们暴动,这个时候,他们的目的,只不过是想为董卓报仇。
但是如果久攻不下,他们就会失去耐心。
而且,外面各处人马,在知道皇帝这里出了事情之后,他们也会纷纷过来给皇帝助力!
毕竟,忠心于皇帝的人,在这京城里,可也不是绝对没有。
而且,董卓已经伏诛,这个消息传出去,会更加刺激倾向于皇帝这边的人的士气。他们会更加积极地向皇帝这里增援。
毕竟,这可是一个机会啊!明眼人都可以看出,这时如果对董卓和他的残余势力进行清算,极容易取得成功。
这种情况下,谁还不会墙倒众人推?
这样,皇帝这里攻不破,各路勤王的兵马,又在不断地向皇宫这里汇合。
董卓的大兵,真的会一直在这里死耗吗?
秦真认为,这可不一定。
他们会忍耐不住,从而自行溃散,这是大概率事件。
当然,是情最后也并不一定会演变得这么糟,还有一种可能是,秦真他们应对得宜,董卓的这些残兵,甚至有可能,最后不会成为祸乱的根苗。
他们也可能会被秦真和皇帝安抚下来,从而,成为一支新的保皇力量。这个也不一定的。
但是秦真作为这次事情的主谋,他必须把最坏的情况也预想到。
然后,他们再来慢慢地做好一切应对之策。
只有最糟糕的事情都想到了,他们在面对混乱局面时,才会有更多的办法,从而不会惊慌失措。
刘协脸色苍白,提着董卓的人头,往殿外走去。
他一个九五之尊,这个时候却要像是一个山贼一样,手里提着一个丑陋血腥的人头。刘协是感觉自己真是失了体面。
但是想想每个开国皇帝,哪一个手里不是尸山血海,白骨累累。
手里提一个人头,又怎么了?
“他们这些人,已经组织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