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唐可以更强-第3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大概建安城是不会投降了,他们准备死守到底了,这是很多人心里,不约而同的想到的结果。
这样的结果,即在他们意料之中,也在他们意料之外,不过大家也都能接受,毕竟建安城抵抗了这么久,又岂会这么容易就投降了,而且还是不战而降。
建安城真的在这个时候,选择了向大唐投降,反倒是会让人奇怪了,没有开门投降,大家似乎觉得还挺正常一样。
喜欢大唐可以更强请大家收藏:()大唐可以更强更新速度最快。
………………………………
第148章 太子的差事
当攻城鼓声即将擂起时,建安城的城门正徐徐打开。
建安城城主崔景浩,带领城内的大小官员,以及军中的将领,慢慢的走出了建安城的大门。
太子李恪早就已经摆好了阵势,见城门大开,城中的大小官员,都一一的从城内走出,心里终于松了一口气。
初战告捷,而且是不战而屈人之兵,令他雄心万丈,心情也格外的高兴。
来到了太子的銮驾之前,崔景浩率先跪伏在地,随后众人也一一跪伏在地。
“罪臣建安城城主崔景浩,率领建安城大小官员,恭迎大唐太子殿下,前往建安城内,训示建安城的城民。”
“崔景浩,你能够体恤城内百姓的生命,开城恭迎大唐王师,避免了两兵交战,生灵涂炭,本太子心中甚慰……。”
太子李恪说了一些场面上的话,便命崔景浩带队,让唐军进城接收建安城。
太子李恪安抚了城内的百姓,并没有要将百姓带到长安的意思,而且当场任命了崔景浩为建安刺史,让大家安心的继续在建安城生活,做大唐的子民。
至于其它的官员,以及军中将领,当然不可能什么改变都不会有,官员改任其它州县为官,军中的士兵和将领,也将会打乱编制,混编入辽东道的守军之中,分散在各城之中。
牛进达和李海岸,乘战船抵达高句丽后,一路扫荡,战斗上百次,攻下了几十座城池,可以说是战无不胜,所向披靡,让高句丽王高藏,权臣大莫支离渊盖苏文,也不禁瑟瑟发抖,对大唐畏惧如虎,那里还有心思,派兵援助辽东的城池。
因为带的兵马有限,所以打下的城池,也是无法派兵守住的,渊盖苏文把整个高句丽的兵马,全部调到了平壤一带。
对于高句丽来说,平壤乃是高句丽的王城,也是高句丽最大的城池,人口也是最多的城池,所以平壤是绝对不容有失的。
如果连平壤城都丢了,那高句丽也就没有存在的价值了。
事不可为,恐吓和威慑的目的己经达到了,高句丽的国力,进一步的被削弱了,牛进达和李海岸,满载着战利品,乘战船班师回朝了。
拿下了建安城之后,辽东一些剩余的小山城,也纷纷的归降了大唐。
辽东平定之后,英国公李勣和太子李恪,也不打算继续跨过鸭绿江,去攻打平壤城了,因为时机还没有到,所以朝廷并没有打算,一举将高句丽全部灭亡。
此次来辽东,太子李洛还有一个私下的任务,想办法将晋阳公主李明达,带回宫去。
辽州城内的一所书院中,晋阳公主李明达,一身很普通的少女打扮,长发披肩,正手持一卷书,在认真的给学生们上课。
“同学们,大家知道苹果树上的苹果,为什么会自己掉下来吗?”
晋阳公主问完之后,便有几个同学举起了手。
“这位女同学,你举手是不是知道啊?那就由你告诉大家,苹果树上的苹果为什么会掉下来?”晋阳公主微笑着,点了一个举手的女孩子问道。
“因为苹果熟了,所以苹果才会自己掉下来的,老师,我说的对不对?”小女孩并不畏惧,而是很大方的回答着说道。
“举手的同学中,还有谁有不同的答案吗?”晋阳公主并没有先告诉小女孩,她的答案到底是对的,还是错误的?而是继续问其他的同学,还有没有别的不一样的答案。
刚刚举过手的同学摇了摇头,把手放了下去。
显然,他们的答案都是一样的,无论是苹果还是其他的水果,熟透了之后,不是就会掉地上了吗?
在所有的同学们看来,这样的答案是天经地义的,应该是不会有错的。
“苹果熟了,所以才会掉在地上,这个答案是对的,却又不是全对。
同学们有没有想过,苹果熟了为什么一定要往下掉?它为什么不往上飞?
小鸟为什么可以飞在空中,而我们人爬在树上,都要小心摔下去。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讲的课,引力。
什么叫做引力?我们脚下的这块土地对万物都有引力,无论我们把什么东西往天上抛,最终它仍然会掉落在地上,这就是因为引力的作用。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我们拿一大一小的两块石头,同时从某一个高度松手,大家觉得,会是哪一块石头先落在地上呢?”
“老师!肯定是小的石头先落地。”
“不对!应该是两块石头同时落地。”
“小的石头轻,包的石头重,肯定是轻的石头先落地。”
……
“大家不用争论下去了,下了课之后,大家可以做一个实验,不就知道结果了吗?”晋阳公主仍然是微笑着,制止了大家的争论。
下课的铃声响了之后,学生们在说完老师再见之后,便纷纷来到了书院的操场上,开始兴致勃勃的做起了实验。
实验的结果,让同学们都感到非常的惊讶!原来是大了许多的那块石头,最先落到了地面上,虽然差距很小,但几次试验下来,每一次都是大的石头先落地。
就在这个时候,太子李恪出现在了晋阳公主李明达的面前。
“皇妹见过太子皇兄!”晋阳公主见到突然出现的太子李恪,忙行臣礼道。
“皇妹!你真的变了好多,如果不是在辽州城里,皇兄都不敢和你相认了。”
太子李恪虽然和晋阳公主,不是一母所生,但对于这个妹妹,也是非常关心和宠爱的,而且两人一起去的康定城,又在唐定城内朝夕相处过。比起和其他的公主之间,感情又更深了一些。
“太子皇兄的变化也很大呀!变得比以前更加的自信,也更加的像父皇的气质了。”
晋阳公主倒是说的是实话,并非是在奉承太子李恪。
太子李恪也看出了这一点,一个人的眼神,是不会骗人的,所以他听了之后,心里还是挺高兴的。
那说明父皇选自己做储君,是非常明智的选择,只有他才能够继承父皇的心愿,将大唐打造的更强盛起来。
“你这个当年的小皇妹,现在真的是已经长大了,说话都知道挑好话说了,不过这次来辽东之前,父皇和母后可是交给皇兄,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皇妹应该猜出来了,皇兄所说的这个任务是什么吧?”太子李恪微微笑着,看着晋阳公主说道。
“父皇和母后他们,就这么等不及的想要皇妹回宫去吗?”晋阳公主垮下脸来不高兴的说道。
“谁让皇妹你是父皇和母后心中的宝贝兕子呢?所以你还是乖乖的认命,跟着皇兄回宫去吧!免得皇兄回去之后,没有办法向父皇和母后交差。”
喜欢大唐可以更强请大家收藏:()大唐可以更强更新速度最快。
………………………………
第149章 陪公主看海
太子李恪面对晋阳公主李明达这个妹妹,实在是有些无可奈何,实在是李世民和长孙皇后,太宠爱晋阳公主这个女儿了。
即便他身为太子,也不敢用强硬的语气,硬逼着晋阳公主,马上随他一起回宫,所以只能用软话求她了。
晋阳公主李明达其实也知道,自己硬是不回宫,会让太子皇兄很为难,可是她是真的不想,这么快就回宫,也还有很多的事情,都没有来的及做。
李中华的脑子里,装着很多的秘密,就像是一座宝库一样,晋阳公主想要慢慢的打开,李中华脑子里的那座宝库,把他们挖掘出来,贡献给大唐,她总有一种感觉,那些宝贝将会成为大唐的一笔巨大财富。
李中华曾经告诉过他,用钢铁造的大船,也一样可以在大海中航行,人类有一天,可以自由的在天空中飞行,甚至可以去月宫中,探索无穷的宇宙秘密。
神器只是最落后的热武器,最厉害的神器,一颗就可以毁灭一座城市。
为了挖掘出李中华身上更多的秘密,所以晋阳公主觉得自己还不能回宫,只能对不起太子皇兄了。
“父皇曾经答应过皇妹,允许皇妹十八岁之后再回宫,皇妹还没有去看过大海,也不清楚海上的船,出现在海平面上的时候,到底是整条船一下子就突然出现在视线中,还是真的只能先看到船帆。
所以太子皇兄,还请你不要逼皇妹回宫。”
太子李恪心里不由的一阵苦笑,我们两个这到底是谁在逼谁呀?看来自己是没有办法,完成这个艰巨的任务了。
好在父皇也早就已经料到了,会是这样的一个结果,所以既便无法带着晋阳公主回宫,应该也不会受到太大的指责,父皇不也说过吗?叫自己尽力而为就可以了。
最后的结果不用多说,晋阳公主李明达,依然赖在辽东没有走,太子李恪和英王李勣,在等到了圣旨之后,带着兵马回去了。
虽说太子李恪,封了崔景浩为建安刺史,但还是需要向朝廷请示之后,由皇帝御准之后,下旨之后才行,并且建安的管理,官方的印章,不是需要统一更换的,总不能拿着高句丽的王印,来管理己经属于大唐治下的建安城吧!
农时己过,李中华便打算去金州视察一下了。
在他的规划之中,金州会成为辽东的制造业基地,贸易港中心。
金州靠海,有着优良的港口,具备了这样的天然优势,和山东半岛流民,到金州来工作和生活,都很便利。
另外,和辽州相比,金州的气候,也要温暖湿润了许多。
李中华赶到金州时,金州的建设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中,海边的造船厂,己经初具规模了,从各地高薪聘请的老船工,正在加紧造船。
码头也正在修建之中,另外一边,工业园区也正加紧修建之中。
视察过后,李中华感到十分的满意,但也有点着急,不知道那些从各地搜集的怪才们,能不能研究出蒸汽机来。
虽然蒸汽机的原理,并不是很复杂,放在后世,李中华相信,在自己的指点之下,研制出蒸汽机,是绝对没有问题的。
可是现在是在大唐,基本上什么基础都没有,没有车床,没有电悍,各种工具和设备都没有,那就实在是有点强人所难了。
说句不好听的话,想要一颗螺丝都很困难,所以李中华基本上都没有抱什么希望。
不过李中华还是让那些人在折腾着,并不时的指点一下,虽然自己的动手能力不行,但是见识广呀!简单的车床应该是什么样子,还是知道的,没有吃过猪肉,难道还没见过猪跑吗?
听说要去海边,晋阳公主当然不会留在辽州了,虽然她很喜欢老师这份职业,但能和李中华一起去海边看海,晋阳公主肯定是选择后者了。
此时己是五月中旬,金州的气温非常的令人舒适,既不会令人感觉冷,也不会有闷热的感觉。
站在海边,吹拂着略带着咸味的海风,远眺一望无际的大海,是一件多么令人惬意的事情。
尤其是和自己喜欢的人,一起看海时,一种幸福的滋味便会由然而生。
此时的晋阳公主,就是这样的感受。
“好想就这样子过上一辈子啊!”晋阳公主的心中,有一个声音在呐喊着。
可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很残酷,这样的想法也只能在脑海中,在梦中,现实中几乎是不可能的了。
晋阳公主尽管越来越渴望,以后永远和李中华生活的一起,但是,她也知道这是不可能的事情,所有一直都保持的十分理智,并没有冲动到不顾一切的地步。
此时的海面上,什么东西都没有,更不要说船了,只有成群的海鸥,在海边飞翔着。
“海上都不知道什么时候,才会有船出现,我们还是先回去吧,天色晚了,小心会着凉。”李中华开口劝说道。
“好吧!那我们明天再来!”晋阳公主高兴的说道。
“还来呀?”李中华苦着脸说道。
“那当然了,当初你可是答应过我的,要陪本公主一起看海的。”
“这不是已经陪着你看了三天的海了吗?你总不能在这里看一辈子的海吧?风景再美,也会有看厌倦的时候啊!”李中华十分郁闷的说道。
“那你就耐心的等着,本公主看厌倦了海的时候,自然就放过你了。”晋阳公主调皮的笑着说道。
“你还能不能讲一点道理呀!陛下把辽东交给臣来管理,整天陪着公主殿下看海,臣还怎么管理整个辽东啊!”
“那就不关本公主的事了,你和本公主讲什么道理,你自己都说过了,女人是最不讲道理的动物,本公主也是个女孩子,当然有权利不讲道理了。
父皇是把辽东交给了你管理,难道父皇就没有叫你,照顾好本公主吗?所以赔本公主看海,也是你的工作之一哦!对不对?本公主没有说错吧?”
面对晋阳公主的强行夺理,李中华只能无语了。
喜欢大唐可以更强请大家收藏:()大唐可以更强更新速度最快。
………………………………
第150章 天才少女
天天陪着晋阳公主去海边看海,实在也不是个办法呀!李中华便让人一大早,就开了一条大船出海,等到下午再返航。
趁早让晋阳公主看到,大船从海平面上出现时,到底先看到船帆,还是同时看到了整条船,这样她也就没有理由,天天缠着自己陪她去海边看海了。
辽东地广人稀,土地肥沃,金州虽然靠近海边,但靠出海捕鱼为生的渔民,其实并不是很多,而且以小渔船为主,就在海边附近捕鱼,并不会跑很远。
这个时代,海边附近的鱼就已经很多了,何必舍近而求远呢?
况且这个时代,渔民用的都是小木船,进入深海中,可是经不起大海中的风浪,随便一个大一点的风浪,就能把小木船给掀翻了。
而且一小木船,哪里有什么船帆,也就看不清楚,是先看到了船帆,还是整条船了。
为了早日达成晋阳公主的心愿,李中华也只能让人开条大的战船出海,转一圈再回来了。
第二天的天气非常的好,万里无云,海面上也很平静,没有什么太大的风浪,适合远航,而且视线也非常的不错。
站在海边,极目远眺,可以很清楚的看到远处的海平线,当海平线上突然冒出来一道黑影时,晋阳公主兴奋的像个孩子一样,跳了起来指着远处的海平面上,冒出来的黑影大声的说道:“快看,远处的海面上,有条船开过来了。”
“仔细的观察清楚一点,你是先看到了船帆,还是看到了整条船。”李中华并没有什么惊讶的提醒道。
这出戏本就是他自导自演的,又有什么好惊讶的,只要晋阳公主高兴了,以后不用再缠着自己,来陪她一起看海了,达到了这个目的就够了。
“果然是先看到了船帆出现,然后才看到了整条的船,或许你的猜想才是对的,我们生活的这个土地是圆的。”晋阳公主很肯定的说道。
“臣的猜想本来就是对的,什么叫做或许是对的。”李中华佯装不满的样子说道。
“这也就能够解释的清楚,之所以会有白天和黑夜,也是因为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就是一个球形一样的物体。”晋阳公主无视李中华的不满,继续说道。
“这个球状的物体,每天都在转动着,而且是绕着太阳在转动,所以才会有早上太阳出来,中午太阳直照,晚上的时候太阳又下山,难后又是夜晚。
本公主在猜想,如果我们生活的这个地方,真的是一个球形一样的物体,并且每天都在不停的转动,那么我们这里是夜晚的时候,生活在另外半边球体上的地方,肯定就是太阳能够照射到的地方。
而我们这里现在是自天,那半个球体上的地方,应该就是夜晚了,你说本公主猜想的有没有道理?”晋阳公主非常得意的笑着说道。
李中华心里非常的惊讶,晋阳公主能够从地球是圆的这件事情上,推测到那么多的事情,而且推测的都非常的对,实在是令人难以相信,这是一个生活在大唐的少女,而且还是一位公主。
用天才少女来形容晋阳公主,实在是一点也不为过啊!
如果是在后世,得遇名师,细心的调教,说不定会成为一名很优秀的天文学家,甚至是物理学家。
“你的推测,非常的有道理,而且应该是对的。”李中华充分的肯定的说道。
“如果有一天,我们能够走到这个世界的另外一半,那我们就可以肯定这个猜想,到底是对还是错的,在大海的另一边,又会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界呢?”
晋阳公主看着大海的尽头,突然安静了下来,似乎在静静的遐想,大海的另一边,应该会是个什么样子?
“如果这个世界是一个球状的物体,让你来取一个名字,你会叫它什么名字。”李中华突然心中一动,忍不住的问道。
“既然是球状的物体,那就应该叫它地球,以后我们就叫它地球了,这个名字怎么样?”晋阳公主不加思索的脱口而出的说道。
“好!你是大唐的公主,既然你给他取名叫地球,那以后我们就叫它地球了。”李中华微微一笑,有些宠溺的说道。
在李中华的心里,晋阳公主就像是他的一个妹妹一样,和男女情爱无关的那一种。
在后世,他的父母只有他一个儿子,并没有兄弟姐妹,一直以来,他都希望有一个乖巧懂事的小妹妹,而晋阳公主完全符合,李中华心中的那个妹妹的形象。
“地球的另一面,其实也没什么特别的,一样的有山有水,一样的日出日落,一样的经历春夏秋冬,白天和黑夜。
不同的是生活在那里的人,他们基本上都是金发碧眼,白色的皮肤,不过也有黑色的人种,比如昆仑奴,就是一些西域的商人,从地球的另一面,贩运过来的。
有一个叫做大食的帝国,正在疯狂的扩张,他们的国土面积,便从地球的这一边,跨到了另一边。
地球上还有很多的地方,都只有极少数的原始部落土族,生活在原始森林之中,过着狩猎的生活,他们没有文字,只有很土的语言,今天我们去碰到了,也无法正常的交流。
他们不知道金银的贵重,所以他们没有金钱的观念,他们只在乎食物,如果你带着他们需要的食物,便可以从他们手中换取到大量的金银,不过那也要他们手中有才行。
他们不穿衣服,最多用大的树叶或兽皮,绑在身上遮挡一下……。”李中华一时来了兴趣,便讲起了欧洲和美洲,这个时候的大概现状。
虽然不敢说,了解欧洲人的生活,是一种什么样的情况?但非常乱是肯定的。
英国经常受到丹麦人的入侵,村庄和城镇的人口,被大量的屠杀和奴役。
德国和法兰西刚刚分家,实力都还很弱小,鼠疫等人疾病横行,这一时期,被欧洲人称之为最黑暗的时期。
阿拉伯击败了波斯帝国,并占领了他的全部土地,建立了一个横跨亚,非,欧的强大帝国,未来将会直接威胁到大唐的安全
还有东罗马帝国依然强势,西罗马灭亡之后,进入混战的黑暗时代。
美洲的原始众林中,印第安人的现状,应该还是类似于原始时代吧!
“这些地方真够乱的,生活在这里的人,一定十分的可怜吧!他们怎么就不能像我们大唐一样,有一个统一的皇朝,那样岂不是很好吗?”晋阳公主悲天悯人的说道。
喜欢大唐可以更强请大家收藏:()大唐可以更强更新速度最快。
………………………………
第151章 武则天的短处
“其实,在我们中原王朝的历史上,又何尝不是一样,曾经的春秋战国时期,不也是分割成了许多个国家,彼此之间征战不休,直到秦始皇时,才实现了真正的中华大一统。
之后虽然也有分分合合,但心里都有一个共同的想法,那就是整个中原都是一家,遭遇外敌入侵时,应该同仇敌忾,共同御故,守护自己的家国。
大唐继承了隋朝的江山,陛下之所以征讨高句丽,不也是因为隋炀帝三征高句丽时,吃了很大的亏,几十万中原勇士,死在了高句丽手中,陛下想要为他们报仇雪恨吗?
所以无论是隋朝的人,还是大唐的人,他们都是中国人。无论皇朝怎么更替,是分还是合,只要记住了这一点,也就足够了。”李中华有感而发的说道。
“你在三国演义中曾说过,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现在父皇己经一统天下,以后是不是最终还是会分裂成几个国家。”晋阳公主的脸上,呈现出几分担忧之色。
“将来的事情,谁又能够说得清楚,为了避免这样的事情发生,所有我们才必须努力,只有这样,或许大唐可以更强,那样才能更好的避免分裂。”
终于不用陪着晋阳公主去看海了,李中华也有时间忙自己的事情了。
金州到辽州有八百里路远,天气好的时候,倒也不难走,但也要走上八到十天,碰上天气不好,道路泥泞,至少要走半个月,要是运送物资,走的就更慢了。
辽州到长安就更不用说了,接近四千里路,就算是骑兵也要走上三个月以上。
李中华今后的主要线路,就是辽州到金州,这一条路也将成为辽东至关重要的发展之路,所以这条路的路况,便十分的重要。
另外,辽州通往鸭绿水的道路,也十分的重要,毕竟鸭绿水的对岸,可是高句丽的管辖范围,随时有可能会渡江入侵辽东。
辽东虽然己经归属大唐,但旁边可不太平,西有契丹,柔然,突厥,北有靺鞨,高句丽,扶余,强敌环伺,表面上都是大唐的属国,内附于大唐,但随时都有扑上来咬上一口的可能。
历史上,大唐最终灭亡了高句丽之后,将高句丽的境内,设置为安东都护府,但在受到吐蕃的困绕之后,无暇东顾,靺鞨的大祚荣,趁机侵占了安东都护府,建立了渤海国。
唐朝末年,契丹趁乱而起,侵占了整个辽东,又逼着后晋的儿皇帝石敬塘,割让了燕云十六州,至此,中原皇朝长期受到了,北方民族的威胁。
李中华打算修建辽州到金州的水泥路。
这个水泥路可不是后世的那种水泥路,不需要用到钢筋混凝土,只需要修好路基,再铺上一层薄薄的水泥就可以了,主要是硬化道路,避免下雨天时的道路泥泞,天晴时的黄土飞扬。
水泥的制造工艺也并不复杂,在李中华的指点下,试着做了几次,效果便很不错了。
尽管如此,修建一条辽州到金州的道路,也是一件十分浩大的工程。
正在这个时候,武则天带着一帮娘子军,到达了金州,以后的中华企业集团的重心,将会放在金州。
虽然说到了金州之后,大家也算是终于一家团聚了,可是武则天对于将家族发展的重心,转移到金州来,仍然是感到无法理解。
相比于帝都长安来说,金州地理位置偏僻,人口不及长安的十分之一,虽然说是酒香不怕巷子深,可这里真的是实在太远了,也太偏僻了。
李中华只好向她解释道:“重心转移并不是说要放弃长安那边的产业,长安那边的生意,仍然还是在正常的运转,只是像你这样的高层管理团队,移到金州来坐镇而己。
你在长安发展了这么多年,已经有了足够的人才储备,一些不是非你不可,必须亲力亲为的事情,完全可以放权给分部的负责人处理,不用把什么事情都抓在自己手中。
那样不仅自己会感到非常的累,对企业的长远发展,也是十分不利的事情。”
“老爷说的元华都懂,但人家就是不放心嘛!虽然说有很多人看起来都觉得不错,处理事情的能力也有。
可财帛动人心,知人知面不知心,谁又知道那些平时表现不错的人,会不会暗地里贪小便宜,损害我们家企业的利益呢?”武则天一副小财迷的样子说道。
“你的担心虽然没有错,但企业一旦做大了,这种事情是无法避免的了。
就像是任何一个朝代,任何一个皇帝,也没有办法做到,让任何一个官员都是好官,清官,但他总不能因为,害怕有贪官的出现,就不让人做官吧!整个国家都让他一个人来管理,那不是累死也忙不过来。你说是不是这个道理。
当然,我的意思也并不是说,我们就不用去管那些,而是应该学会怎么样去管理他们,要创造一种制度,来控制他们,要制定一些激励的制度,比如优厚的奖金,与其能力相匹配的工薪待遇,还有适当的休假,要让人劳逸结合,才能创造出更大的价值,而不是一味的去压榨他们,这样并不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
尤其是那些签订了卖身契约的人,更需要给他们制定一种制度,激励他们,比如说做到什么样的程度,就可以让他们自己赎身,或者干脆把卖身契约,无偿的退还给他们,让他们恢复自由之身。
只有给它们足够的恩惠,才能让他们怀着一颗感恩的心,为你卖力的工作。
每一个人的辛勤劳动,都希望得到合理的回报,就像朝廷的官员一样,他们之所以努力的读书,是为了考取功名,考取功名之后,当然是为了做官了,做官了之后,他们努力的治理地方,当然也是为了做更大的官,做官就是他们的动力,做更大的官,就是他们更大的动力。
而为我们工作的工人,赚更多的钱,让自己和家人过上更好的生活,就是他们的动力。
如果他们努力的工作,却没有得到合理的回报,当然就不会再卖力的为你工作了,而有职权的员工领班,掌柜,当然是就会想方设法的贪污公款了。”李中华耐心的开导着武则天。
武则天的能力是有的,只是她家道中落,吃过不少的苦,挨过饿,受过冻,又过了几年寄人篱下的生活。
这导致她的性格有些缺陷,非常的爱财,对下人不够大方,虽然人是不错,但是一遇到钱的问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