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唐可以更强-第2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和亲不成,可以说不能怪到他的头上,但文成公主在他的眼皮子底下,竟然和人私定终身,还把肚子给搞大了,要说你江夏郡王李道宗,文成公主的亲生父亲,一点都不知情,完全没有责任。
这话说出来,李道宗觉得自己都说服不了自己。
事实上,关于两人的关系,江夏郡王李道宗,的确是早就有感觉到了,只是他觉得,只是两个年轻人之间,相互有好感,比较聊得来而己。
女儿对李中华的诗词歌赋,一直很喜欢,甚至有些痴迷,这个事情,作为父亲的李道宗早就知道。
女儿有机会和李中华同行,一起谈诗作赋,这不是很正常的事情吗?女儿也绝对会主动的接近李中华。
可是李道宗以为,女儿和李中华之间的交往,一定会止步于正常的交往,却没有料到,两人会如此的大胆,做出自己逾越理智的事情。
但是现在说什么都迟了,自己这个做父亲的,为了女儿一生的幸福,还是必须要尽力的帮助他们。
刚才其实李道宗说的那些,不管他们的话,那都是气话,这件事情还由不得他不管。
现在李中华给他送了这么大的聘礼,李道宗的心里似乎也好受了一些,他相信李中华既然许诺了,就肯定不会赖他的帐。
而他也却实需要时间,来帮李中华和他的女儿,求得皇帝李世民的谅解。
话说回来,如果李中华不是早己经娶妻生子,女儿也没有被封为公主,说句实在话,女儿能嫁给李中华,李道宗对这个女婿,绝对是一百个的满意。
只是现在的情况,就要麻烦的多了,毕竟是帝心难测,谁也不如道,陛下会对此事持什么样的态度。
“虽然雁儿是老夫的亲生女儿,但毕竟现在的身份是文成公主,名义上她还是陛下的女儿,所以你如果真的想要下聘礼,应该是向陛下下聘礼,你们的婚事,也只有陛下和皇后才有权作主。
不过,老夫必竟是她的亲生父亲,所以你向老夫下份聘聘礼,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这件事情如果处理的好,也未必不能坏事变好事,不过陛下如今正在积累财力,准备对周边不安定的西突厥动武,还要解决不听话的薛延陀部,所以说陛下现在是很需要钱的。
如果有时间和足够的财力,陛下甚至想亲征高句丽,大隋几次征伐高句丽都失败了,几十万的将士,死后被高句丽人斩下了头颅,筑成了京观,像山一样的高,陛下心里一直都想灭掉高句丽,洗刷前朝的耻辱。
如果你能够送给陛下一份,让陛下无法拒绝的聘礼,又能想到什么计策,献给陛下,可以帮助陛下更容易打败高句丽,那么你想要娶老夫的女儿文成公主,就会有很大的把握了。”
“岳父大人,你这是在帮你女婿吗?陛下再怎么缺钱,也不能指望着你女婿的这一份聘礼吧?你们是不是都以为我李中华很有钱,中华银行是很有钱,可那些钱不代表就是我的,那是大唐老百姓的积蓄。
就算我把中华银行上交给朝廷,那些钱可是也不能随便使用的,否则是会出大乱子的。”李中华有些不高兴的说道。
“你有多少钱,老夫又不清楚,恐怕你小子自己都不清楚,老夫只是帮你出个主意,又没有说让你把中华银行送给陛下。
老夫只是告诉你,陛下现在很缺钱,所以你可以在这方面动脑子。”
李道宗上次便是因为贪墨了一点钱财,便惹得李世民大怒,削去了他的官职。
只是念其立过不少战功,又是同一个曾祖父的关系,保留了他江夏郡王的封号,俸禄照领,给他留了不少的面子。
送聘礼当然要给钱,只是该给多少,怎么个给法,就需要仔细的考虑了。
给的太多了不好,李中华虽然有钱,可那些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而是那么多的人要他养,他的开销实在是很大。
李世民再没有钱,他还能收税,可李中华不仅没有地方收税,每年还要向朝廷,交一大笔的税。
养兵要钱,养战马也要钱,建设康定城,就花了他很多的钱。
到处都需要花钱,李中华也要精打细算的过日子,可不敢再大手大脚的花钱了。
聘礼给的太少了也不行,毕竟大家都看着你赚钱,又是向皇帝求娶公主,给的太少了,李世民肯定会不高兴,不高兴了,肯定就会想办法刁难你。
李中华没有马上告诉李道宗,自己准备给陛下送什么样的聘礼?只是告诉他,自己要好好的考虑一下。
送走了李道宗之后,李中华便沉思了起来。
按照历史上的发展,李世民亲征高句丽,虽然打了胜仗,但终究还是没有把高句丽消灭掉,被堵在了安市城下,最后不得不退兵回朝。
事后,李世民曾说过,此战虽胜,但耗费了太多的人力物力,虽胜犹败,并且没有达到开战的目的。
如果当时的唐军手中,有炸药出现的话,小小的安市城,恐怕就阻挡不住,李世民灭亡高句丽的脚步吧!也不会让李世民,到死的时候都深深的感到遗憾。
炸药的配方,李中华是知道的,也绝对可以做出来,只是李中华一直拿不定主意。
热武器就是一头猛兽,一旦放出去了,可就没有办法收回了。
如果用炸药做为聘礼,李中华有绝对的信心,可以打动李世民,让他把文成公主嫁给自己。
喜欢大唐可以更强请大家收藏:()大唐可以更强更新速度最快。
………………………………
第106章 深夜刺杀
晋阳公主李明达,晋王李治两人同去康定城,虽然有苏定方的两千左卫军护送,但两人毕竟年幼。
虽说晋王李治也有十五岁,到了可以大婚的年龄,不过晋王李治从未出过远门,李世民对他并不放心。
而且也不好对外公开,晋阳公主是去康定治病。最后把刚从封地回到长安的李恪召来,让他陪着两位弟弟妹妹,前往康定城,代朕巡视天下。
兄妹三人在苏定方的二千兵马护送下,出了长安城,便一路向西,进了剑南道,往康定城的方向而行。
却说赵国公长孙无忌,多次奉劝李世民,立晋王李治为太子,可李世民每次都以晋王李治尚且年幼,性格又懦弱,恐怕守不住国家为由,拒绝了他的好言相劝。
又时常说吴王李恪,性格英武果敢很像他,想要立吴王李恪为太子。
赵国公长孙无忌当然是坚决的不同意了,不过皇帝李世民似乎并没有下定决心,这让长孙无忌对吴王李恪,在心里非常的憎恨。
现在陛下又下旨,让吴王李恪代朕巡视天下,虽然长孙无忌知道,陛下是让吴王李恪打着代朕巡视天下的旗号,陪着晋阳公主和晋王,去康定城求医。
但长孙无忌却在想,陛下李世民这么安排的真正目的,恐怕就是现在让吴王李恪代朕巡视天下,回到长安之后,就会向天下宣布,让吴王李恪来当太子之位了。
吴王李恪不是长孙无忌的亲外甥,长孙无忌当然是支持他的亲外甥晋王李治做太子,以后自己外甥做了皇帝,长孙家族才能继续的享受现在的一切。
换了不是自己外甥的皇子当太子,将来做了皇帝之后,自己长孙家族的地位,可就难以保住了。
尤其是现在,所有人都知道了,自己坚决反对吴王李恪当太子,如果真的让吴王李恪当了太子,日后等他登基当了皇帝之后,还能放过他吗?
而且现在,长孙无忌也很不放心,吴王李恪和晋王李治走在一起,万一李恪不怀好意,为了顺理成章的成为太子,谋害了晋王李治,那可就麻烦了。
赵国公长孙无忌回到府中,找来了心腹幕僚,商量怎么应对太子之争。
幕僚久随长孙无忌,自然知道长孙无忌的心里是怎么想的,而是对他说道:“主公不如先下手为强,派武功高强的死士,混进左武卫军中,一来是保护晋王殿下的安全,二来找个机会,趁机除掉……。”
幕僚把手放在自己的脖子上,做了一个杀的手势说道:“以绝后患。”
赵国公府中供奉着一些江湖中人,个个都是武功高强的好手,找几个死士也很简单,就算是他们失手了,也绝对牵连不到赵国公身上。
至于混入左武卫的军中,长孙无忌虽然自己有办法,但他不会这么去做,因为吴王李恪一旦出事,会很有可能查到自己的身上,这种低级的错误,长孙无忌是肯定不会犯的。
至于这些死士,自己怎么想办法,混进左武卫军中,那是他们自己的事情,和他长孙无忌没有关系,长孙无忌也不想知道,他们具体是怎么行动的,他只需要等待结果就可以了。
有些事情知道的越多,便越容易出问题,长孙无忌老奸巨滑,可不会随便让人抓到自己的把炳。
长孙无忌并没有完全听从幕僚的意见,他只是给死士们看过了吴王李恪的画像,让他们深深的记在脑子里之后,便将画像的烧了,并没有交代他们,要暗中保护晋王李治。
因为晋王李治是秘密前往康定城的,长孙无忌觉得没有必要交代死士,保护晋王的安全,有二千人的左武卫保护,晋王又是秘密的前往,安全应该没有问题。
特意交代死士,反而容易节外生枝,倒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还可以让死士们办事时不用分心。
死士只有一人,要杀吴王李恪,当然是只能暗杀了,人多了反而容易露出破绽,人少才方便行事。
这一天,己经是进入了剑南道的益州都督府,管辖下的雅州了,距离康定城已经不远了。
雅州山高林密,人烟稀少,再往前行,便进入了李中华的管辖范围了。
李中华早己接到了朝廷发给他的通报,当然要前往进入辖境的路上迎接,二位皇子和一位公主了。
想着第二天就会有人来迎接,左武卫军人人心里都松了一口气,进入康定的管辖范围后,他们的任务就算是完成了,以后二位皇子和一位公主的安全,就由康定这边负责了。
这天晚上,一名黑衣蒙面人,摸到了吴王李恪的帐篷外,只见帐篷中,吴王李恪正与晋王李治,两人尚未安睡,还在一起聊天喝酒。
黑衣蒙面人不由的有些犹豫了一下,毕竟他只打算杀一个吴王李恪而己,现在多了一个和他喝酒之人,并且两人一直都称呼对方三哥和九弟,可见这个人也是一位皇子。
黑衣蒙面人虽然是死士,但并不是傻子,如果自己可以不死的话,谁又会想死呢?
杀一个皇子,便己经是惊动天下了,连杀两个皇子,恐怕天下之大,都找不到自己的藏身之地了。
不过一想到自己来这里的目的,黑衣蒙面人便又下定了决心,想着杀了目标人物后,便抽身逃走就是。
房间内,两人喝的兴起,谈兴正浓,完全不知道,危险己经来临了。
当黑衣蒙面人一剑刺向吴王李恪时,吴王李恪正背向着剑光刺来的方向,根本就没有发现什么异常。
晋王李治正喝下了一杯酒,放下了酒杯,看向吴王李恪,准备和他说话,便发现了突然而来的剑光,正在刺向吴王李恪,不由的大喊道:“三哥小心。”
吴王李恪也本能的感到了危险,慌忙的往旁边一倒,长剑从他边上刺了过去。
吴王李恪险之又险的躲过了这一必杀之剑,浑身都出了一身冷汗。
可坐在他对面的晋王李治,却没有想过要躲开这一剑,这一剑眼看着就要刺向他的胸前了。
喜欢大唐可以更强请大家收藏:()大唐可以更强更新速度最快。
………………………………
第107章 一定要抓活的
说时迟,那时快,吴王李恪此时己经来不及多想,只知道对面的人是他的九弟,忘了这个九弟是和他竞争太子的对手。
出于一种本能,李恪奋力的撞了过去,将对方的剑撞偏了一下,救下了晋王李治。
然而,这还并没有完,刺客一剑失手,反手又是一剑,刺向了一边的吴王李恪。
此时,已经有下人在大叫着抓刺客。
吴王李恪的身手可不弱,加上勤加练习过,李中华传授给他的吐纳练气之术,以及擒拿格斗术。武功己经可以算是小有成就了,徒手便和对方打斗了起来。
黑衣蒙面人一时耐何不了吴王李恪,知道不能再拖下去了,便想抽身逃走,可吴王李恪又岂会让他逃走,有人行刺他,或者是皇九弟晋王李治,都是一件了不起的大事,必须揪出幕后的主使之人。
否则,在这个东宫之位空缺的敏感时候,很难保证没有人,会把这盘脏水泼在他的身上,到时候自己可就百口莫辩了。
关系太子之争,吴王李恪要说不动心,那肯定是假的。
不过他也很清楚,自己就算是争,估计也争不过皇后所生的晋王李治。
而且有魏王的前车之鉴,吴王李恪也不敢有争太子的行动,以免让赵国公长孙无忌,抓到他不安份的把柄。
赵国公长孙无忌总是对他没有什么好脸色,反对父皇将他列入太子的人选之中,这个事情早就传到了吴王李恪的耳中了,只不过吴王李恪也知道,现在自己根本耐何不了对方。
既然什么都做不了,他干脆也就什么都不做,装作不知道这回事。
生在帝王家,稍不留神,自己怎么死了都不知道,在自己没有实力之前,唯一的选择便是隐忍。
为了撇清自己和这一桩刺伤案的关系,必须把这刺客给抓住,而且还必须留活口。
苏定方本来己经睡下了,突然听到军营中出现了刺客,惊得他马上从床上跳了起来,只穿着一件单薄的睡衣,光着脚丫子拿着一把长枪就跑了出去。
这次自己护送的是吴王李恪,晋王李治,还有晋阳公主,三个人之中,无论哪一个出了事情,他苏定方都是有死无生的结局,甚至还有可能连累了家人。
吴王李恪到底不是江湖中人,打斗的经验几乎没有多少,平日里就算与人对练,因为他吴王的身份,也没有人真的敢和他用全部的实力,多半也会让着他。
幸好他有过凤凰山下的遭遇,也算是经历过真正的战斗,在生死面前徘徊过,很快便从一开始时毫无章法的慌乱,变得稳扎稳打,步步为赢了起来。
吴王李恪不求能战胜对方,只求不被对方所杀,在对方想要退走时,缠住对方,拖延时间。
吴王李恪很清楚,苏定方很快就会带着很多人赶到这里,并且把这里包围住。
那个时候就成了瓮中捉鳖,黑衣蒙面人插翅也难逃走。
黑衣蒙面人心里当然也清楚这一点,因此他更加无心应战,只想要逃离这里。
死士虽然不怕死,但死士也是人,如果有机会活着逃出去的话,没有人会愿意死,而且还是没有完成任务的死。
苏定方很快就带着人赶到了帐帐篷外面,并且派人把帐篷围的死死的。
然后又带着一队弓弩手,进了吴王李恪的行营内,团团围住了打斗中的吴王李恪,和那个黑衣蒙面刺客。
“吴王殿下,晋王殿下,末将来迟了一步,让两位殿下受惊了。”苏定方对己经吓的脸色苍的的晋王李治,以及尚未停止打斗的吴王李恪,抱拳作揖的拱手说道。
“苏将军,快点上来帮忙呀!本王快撑不住了,你可千万不要让刺客给逃了。”
吴王李恪见苏定方在这个时候,还在讲究这些礼数,连忙说道。
“是,吴王殿下。”
只是两人在互相的打斗中,又不能下令让弓弩手放箭,怕误伤了吴王李恪,那可就麻烦大了。
“大胆刺客,见了本将还不束手就擒。”苏定方手持长枪,大声的喝道。
黑衣蒙面人知道,今天自己是死定了,因此也就不再想逃走的事情了,而且越打越勇,一个连死都不用怕的人,所能激发出来的潜力是非常巨大的。
苏定方一看,这样下去不行啊!别把吴王殿下给伤了。
“吴王殿下,你先退下来,末将来会会这个贼人。”苏定方连忙喊道。
“苏将军,快让大家一起上啊!你和一个刺客讲什么规矩?还有,大家一定要抓活的。”吴王李恪险之又险的避过了对方一剑,对苏定方大声的说道。
苏定方一想,吴王李恪说的也对呀!这又不是在战场上,两军摆开阵势,兵对兵,将对将的单挑,自己居然无聊到了,要和一个刺客讲什么规矩的地步。
可能自己真的是,太久没有上过战场厮杀过了。
苏定方一抖手中的长枪,也加入了打斗之中,到是没有下令,让手下的弓弩手放箭。
在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刺客当然要活抓了才好,要不能你把刺客杀了,怎么查得到,对方是什么人派来的?又为了什么要刺杀两位皇子。
苏定方手中的长枪,可比黑衣蒙面人手中的剑要长的多了,一加入进来,黑衣蒙面人便压力大增,很快就落了下风,顿时方寸大乱了起来。
苏定方趁对方去攻吴王李恪时,一枪挑飞了对方手中的长剑,紧接着又刺中了对方的大腿,令黑衣蒙面人一个站不稳,摔倒在地上。
马上就有士兵上前要绑黑衣蒙面人,吴王李恪急忙上前,一拳砸在对方的嘴上,又扯掉了对方蒙在脸上的黑巾。
黑衣人被吴王李恪一拳之下,把满嘴的牙都打掉了,吐了一地的牙齿。
“吴王殿下,你这是何意?为什么要把对方的牙齿都打掉?”在苏定方看来,要打要杀对方都可以,但把对方满嘴的牙齿都打掉了,未免就有些羞辱人的意思了。
男子汉大丈夫,可杀不可辱,即便对方是你的敌人,也应该对敌人有起码的尊重。
就好像当年打败了突厥,并且活捉了突厥的颉利可汗,带到了长安城里,陛下不是也没有对他赶尽杀绝,反而还封了对方为右卫大将军,虽然没有什么实权,仅仅只是一个虚职,但最起码衣食无忧,住的房子也不错。
“这种刺客很大的可能是死士,一是被抓之后,往往会咬碎藏在牙齿内的剧毒,以免经受不住酷刑,把身后的指使者招了出来。
所以抓到了这种刺客的时候,一定要先把对方的牙齿给敲掉,让他们想死也死不了,咬舌自尽都办不到。”吴王李恪笑着解释道。
苏定方仔细的查验了一下,对方掉在地上的牙齿,果然发现了颗中空的牙齿内,藏有一颗用蜡封住的药丸,不用想也知道,这肯定是一种很毒的毒药。
刺客被带下去之后,马上就进行了严审,并且是苏定方亲自审问的。
在左武卫的军营中,发生了刺杀两位皇子的事情,苏定方必须要弄清楚,到底是谁派来的刺客,为什么要刺杀皇子,背后的指使人又是什么身份?
苏定方做为保护两位皇子安全的将军,必须要给两位皇子一个交代,也要给京城的陛下一个交代。
喜欢大唐可以更强请大家收藏:()大唐可以更强更新速度最快。
………………………………
第108章 无法淡定的结果
一个人可能会不怕死,但如果是生不如死的话,恐怕就很难找到几个不怕的人了。
比如凌迟这种死刑,就没有几个人会不害怕。
不过苏定方当然不会对刺客用这种刑罚了,但他却让人对刺客烤起了鸟蛋,烤的当然不是什么真正的鸟蛋,而是刺客身上的鸟蛋,那滋味可就相当的酸爽了。
让人把刺客的衣服给脱了,刚点着了蜡烛,让人用手拿着,蹲在刺客的面前,烧的鸟毛发出一股怪味,那刺客就崩溃了,连忙说什么都愿意招了。
那拿着蜡烛的家伙,佯装没听到,仍然没有把火移开,继续烤着他的鸟蛋,烤得滋滋作响,都烤出油来了,这才作罢的说道:“你特么的迟点再招不行啊!老子都很久没有烤过鸟蛋了,也不知道这烤鸟蛋手艺生疏了没有,告诉你,老子的手艺可是很好的,说了烤鸟蛋,就绝对不会把鸟也烤熟了,要不,你再试一试,看看老子说的是不是真的。”
那家伙说着,真的又蹲了下去,作势再烤鸟蛋。
“苏将军,在下真的愿意招了,你快叫他住手吧!”刺客己经欲哭无泪了,这种烤鸟蛋的刑罚,恐怕是个男人都会受不了,当真是生不如死啊!
“说吧!是谁派你来刺杀吴王和晋王的?”苏定方看了一眼刺客,很是淡定的说道。
“在下是赵国公长孙无忌,秘密供奉的死士,奉了赵国公长孙无忌的命令,前来刺杀吴王李恪,至于为什么,在下是真的不知道。
不过再下知道,赵国公最近为了皇帝立谁为太子的事情,心情很不高兴,其它的在下就真的不知道了。”
刺客一下子就把自己知道的,全部到像是竹筒倒豆子一样,全部的招了。
这一下苏定方可就有些不淡定了,赵国公长孙无忌啊!那可是权倾朝野的大人物,当今文德皇后长孙氏的兄长,又是开国功臣。
苏定方担心,这个结果上奏给陛下,陛下恐怕不一定会相信,弄不好自己可就遭殃了。
他怎么也没有想到,这件事牵连到了太子之位的争夺中,一旦自己站错了队伍,可是怎么死的都不知道,并且还会连累自己的家人,也跟着枉死。
不过现在的情形,似乎在逼着苏定方站队了,要么告诉陛下实情,将来吴王李恪当了太子,必定不会忘了他的好处。
可万一还是晋王当了太子,那自己就危险了,反过来也是一样的,苏定方心里真的是非常的矛盾,在站在那一边中纠结不定。
两人可以说是各有优势,也各有短处。
晋王李治的优势就是,他是长孙皇后所生的嫡皇子,自古都是家业由嫡生子继承,庶生子是没有继承权的。
晋王李治的弱点就是性格有些懦弱,体质也不行,不能上马征战。
而吴王李恪的优点就是长的太像陛下了,而是性格也都差不多,又能文能武,很受陛下的喜爱。
缺点就是非滴生子,又是杨妃所生,身上流着隋炀帝的血脉,朝中支持立他为太子的人不多。
权衡再三,苏定方终于做出了决定,命刺客在供词上画了押。派了自己最亲近的人,将刺客秘密的押送回长安,并在奏折中,详细的说了一遍,两位皇子遇刺的经过,并向皇帝请罪。
第二天中午,李中华在进入康定城的路上,迎接两位皇子和一位公主的到来。
在知道晋阳公主和晋王李治,都要来康定时,李中华便感觉到,连老天都在帮他。
他安排江夏郡王,带着他的送亲团队回长安去了,并写了一道折子,呈送给李世民。
奏折中的前半部分,交代了一下吐蕃灭亡的经过,也说了苏毗国女王汤滂氏,和自己的关系,说白了,李中华就是苏毗国的太上皇,苏毗国也绝对不会给大唐添乱,并且苏毗国愿意向大唐称臣纳贡。
后面部分则说的是,自己和文成公主一见如故,文成公主也愿意留在自己身边,肯请陛下成人之美,并且送上了一份丰厚的聘礼。
至于文成公主带过来的嫁礼,李中华也毫不客气的照单全收了。
聘礼都送了,嫁礼当然也要收了,把嫁礼退回长安,岂不是让皇帝很没有面子,李中华觉得自己,还是很会照顾陛下的面子。
李中华和吴王李恪,那已经是非常熟悉的关系了,但晋王李治和晋阳公主,李中华其实也不莫生。
因为帮长孙皇后治过病,进宫也有好几次,晋王李治和晋阳公主,又一直是在长孙皇后的身边长大的,每次进宫给长孙皇后诊断病情,几乎都能见到这二位。
不过那个时候,晋阳公主李明达只有六岁,晋王李治也不过是个十岁不到的小男孩。
李中华见晋王李治,和晋阳公主的气色都很差,不由的皱起了眉头说道:“晋王殿下身体那里不舒服了,怎么气色这么差?”
“没什么事!可能是因为昨晚没有睡好的原因,等进了城之后休息一下就好了。”晋王李治心绪不佳的说道。
“昨晚本王和九弟,被人行刺了,九弟可能是受了一点惊吓,昨晚肯定没有怎么睡好。”吴王李恪解释道。
“什么?居然有人敢行刺你们两位皇子,什么人如此大胆,刺客抓到了没有。”李中华大为惊讶的说道。
“已经抓到了,幸亏你当初传授了本王一些武功,本王一直都在苦练,否则的话,昨晚就有可能真的被刺客所杀了。”吴王李恪忙高兴的说道。
“刺客抓到了就好,知不知道是什么人要杀你们,为的又是什么?”李中华松了一口气说道。
要知道,两位皇子在这里被人刺杀的话,自己可是也难脱干系的。
“己经交给苏将军处理去了,对了,苏将军呢?”吴王李恪想起来,过了这么久,也不知道那刺客现在审的怎么样了?
“吴王殿下,不知道找末将有何事?”苏定方从后面走了过来说道。
喜欢大唐可以更强请大家收藏:()大唐可以更强更新速度最快。
………………………………
第109章 站队的问题
“苏将军,昨晚抓到的刺客呢?他交代出了什么没有?”吴王李恪对苏定方问道。
“正要告诉吴王和晋王两位殿下,那刺客实在是太硬气了,坚持要面见陛下,才肯交代是谁指使他来行刺的,还说对方来头太大,权倾朝野,即便是告诉我们,我们也没有办法处理,只有陛下才有权力处理对方。
末将考虑再三,还是派人把刺客押回长安,让陛下亲自处理为好,此事关系甚大,末将未及请示两位殿下,还请两位殿下恕罪。”
苏定方没有隐瞒,实话实说的说了出来,唯一没有告诉大家的是,刺客已经全部都招认了,只是事关两位皇子争储的事,不告诉两位皇子,的确是为两位考虑,也是为了两位皇子的好。
如果告诉了两位皇子,审问出了刺客的结果,吴王李恪和晋王李治,恐怕在也难以坦然面对了。
李中华看了一眼苏定方,暗道这苏定方可真是个圆滑之人,刺客估计是早己经什么都招了,只是交代的问题,恐怕让这位生不逢时的老将,有些淡定不了,左右为难了吧。
想想苏定方这些年都经历了什么,也就不难明白他为什么,这样处理这件事情了。
苏定方的父亲是隋末唐初的地方豪强,名叫苏邕。苏邕率领几千个乡勇保境安民,苏定方虚岁十五周岁,十四岁就追随父亲上了战场。
苏邕死后,苏定方继承了家族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