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唐可以更强-第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

第5章 逃离长安

    徐小兰也己经收到消息,赶到了杨府,她把李中华拉到了一旁,将事情的前因后果都说了一遍。

    原来此人名叫郑三,是郑全的侄子,而郑全则是宫中的一名东宫内侍,说白了就是一名太监。

    只是因为郑全很会来事,懂得讨好主子,很是受太子李承乾的欢心。

    郑三是郑全唯一的侄子,而郑全又是一名太监,不可能有自己的儿子,所以对郑三视若己出。

    郑三仗着自己的叔叔是太子的人,一向横行霸道惯了。在一次街上偶遇了杨雪之后,把他给惊艳到了。

    事后他派下人打听了一下,便知道了杨家的情况,心中大喜,便再也按捺不住了。

    杨家虽然有点钱财,到底也只是一个商人家,士农工商,商在最末,是最没有社会地位的人,郑三就是看准了这一点,所以便想来一个人财两得。

    至于杨雪所说的什么非入赘不嫁,郑三根本就没有放在心上,一个小商户人家,还不是自己想怎么捏就怎么捏吗?

    大唐以仁孝治国,虽然郑三早己急不可耐,却也不敢在杨雪守孝期间强娶,所以只等杨雪守孝一满,便要下手强娶了。

    长安毕竟是帝都所在,郑三虽然跋扈,倒也知道行事不能太张扬,所以他向官媒行贿,这才有了杨雪守孝未满,便有官媒上门催嫁一事。

    “那现在你家小姐有什么打算?”听完了之后,李中华皱眉问道。

    “这不是幸好己经和你订下了婚约了吗?相信那个郑三就算再怎么跋扈,也不能强人所难吧?”

    这话说出来,其实徐小兰心里都没有什么底气?如果那个郑三是个是讲道理的人,今天也不会派人强行上门下聘礼了。

    早在几天之前,有官媒上门来催婚的时候,杨雪就已经说明了情况,表示了自己已经有了婚约,也言明了守孝期满后,便会马上拜堂成亲。

    郑三不可能不知道这件事情,可他今天还是派人来下聘礼了,这件事恐怕是没有办法善罢甘休了。

    以现在杨家的情况,如果要与郑家对抗,那无异于是以卵击石,必定会落一个家破人亡的悲惨结局。

    至于和李中华的婚约,郑三不会在意,李中华又不是有什么身份的人,最多也就是一个外地进京的读书人,如果李中华真的是一个有来头的人,也不可能上门做人家的赘婿,这样的人实在是没什么好担心的。

    “李公子,我们小姐找你有事商谈。”杨雪的贴身丫环琴儿走了过来说道。

    “兰姨,小姐让你也一起过去。”

    该来的迟早都要来,现在需要商量的是,应该怎么解决这件事情。

    二人随着琴儿一起去到了后院,这里是杨雪和她的两位姨娘,以及两个妹妹居住的地方,自从杨雪的父亲过世之后,李中华可是第一个进入后院的男人。

    “兰姨应该把事情都告诉你了吧,虽然我们还没有成亲,但己经是有了婚约的,也算是入了杨家的门了,是我们杨家唯一的男人,我想知道你心里有什么想法和打算。”

    三人落座之后,杨雪看着李中华说道。

    “我只是一个赘婿的身份,你才是杨家的一家之主,这件事情要怎么解决,我想先听一听你的想法。”李中华并不清楚杨雪有什么打算,所以也不好多说什么。

    “这件事情你是无辜被卷进来的,如果你害怕的话,我可以和你解除婚约。”杨雪紧盯着李中华说道。

    虽然她对李中华也并没有什么感情,甚至都没有太多的好感,但相比那个纨绔子弟郑三,她宁愿和李中华生活在一起,更何况李中华是以入赘的身份,和她成亲的。

    而且通过这几天的接触,每日一起吃饭,又是有了婚约的关系,而且李中华和两位妹妹,以及两位姨娘之间相处融洽,杨雪的心里其实己经开始接受李中华了,并且渐渐的有了些许的好感。

    现在就看李中华在这关键时候的表现了,如果李中华表现得很坚决,愿意和杨家共同面对,不离不弃的话,杨雪也就敢下定决心,绝不屈服在郑三的淫威之下了。

    “我有什么好害怕的,只是我担心你,是否有这个勇气面对一切,你可要想清楚,如果破釜沉舟的话,杨家可是有家破人亡的危险。”

    李中华非常慎重的说道。

    “你以为妥协了,杨家就还能存在吗?郑三的恶行人尽皆知,妥协的结果,也是一个样子,与其苟且偷生,倒不如放手一搏。”

    此时的杨雪,表现出了一股不同寻常的气势,完全看不出她是一个弱女子。

    自从她的父亲去世后,她便从一个柔弱的13岁少女,迅速的成长,成为杨家的一家之主,用柔弱的肩膀,扛起了一个家的重担。

    尽管徐小兰帮了她很多,两位姨娘也出了些力,但她肩上承担的担子,依然很重。

    “自古以来都是民不与官争,穷不与富斗,现在的杨家,如果与郑家发生正面对抗,是非常不明智的事情。”李中华斟酌着说道。

    杨雪听了李中华的话之后,心里只感觉到十分的失望,尽管李中华说的都是事实。

    “那你是决定要娶消婚约,离开我们杨家了吗?”

    “我没有想过要离开杨家,更没有想过要毁婚。”李中华摇了摇头说道。

    “杨家马上就要被郑家霸占了,你的未婚妻也马上要被郑三强行纳为妾室了,你说你不想离开杨家,不想毁婚,那你想怎么样?”杨雪冷冷的说道。

    “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只要我们暂时避开郑三的纠缠,终有一日,我一定会为你出了这口恶气,将郑三打入万劫不复的深渊。”

    “避开郑三的纠缠,怎么避?”杨雪心中一动,急忙问道。

    “如今之计,只有暂时离开长安,找个地方先把家安下来再说了。”

    思来想去,杨雪也觉得,如果不想真的想给郑三做妾,这是唯一的办法。

    贞观十年,天下刚刚平定不久,人口尚且没有恢复,大量的土地被闲置,离开长安附近,可以用很低廉的价格,买到大片的土地。

    隋唐之乱,造成了大量的人口损失,大量的土地成为无主之地,朝廷也因此掌握着大量的土地资源。

    唐初实行的是土地国有化,对百姓实行均田制,每一个新生儿,都能够分到多少不等的土地,而分到个人手中的土地,又分为两种,一种叫永业田,是可以传给子孙后代的土地。另一种是朝廷租借给你的,每年需要向朝廷交纳一定的赋税的土地,而去世的时候,这部分土地是需要交回朝廷的。

    国有土地是可以出售给个人的,而且价格还不贵。

    虽然价格很低,但愿意出钱买地的人并不多,因为购置了的土地,是不能荒废的,否则会被朝廷征收重税,这也是朝廷防止大户人家,无休止的大肆圈地,造成了土地兼并的恶果,所制定的惩罚措施。

    第二天一早,李中华便去雇了一队人马,拉着十几口箱子,出了长安城。

    郑三早就派了人,监视着杨府的一举一动,李中华从杨家当铺中拉走了十几口大箱子,当然瞒不过对方的耳目了。

    不过李中华早就想好了应对之法,让人故意传出李中华和杨雪有婚约,因为害怕郑家的原因,己经取消了婚约,拉着自己变卖了传家宝所得的钱财,离开了长安的消息。

    郑三听了消息之后,心里很是高兴,更加认定了杨雪逃不出自己的手掌心,一心只想着一个月之后,便可以抱得美人归了,而且还能发一笔横财。

    听说杨雪还有两个妹妹,虽然年龄还小,却也是个美人坯子,郑三心里忍不住的又想道。

    三天之后,杨雪一家人,包括徐小兰在内,也顺利的逃出了长安城,和李中华在距离长安城六十里的小镇会合,一路向南而去,进入了剑南道境内,等到郑三的人发现不对时,早已为时已晚了。
………………………………

第6章 天花肆虐

    益州。

    从长安一路辗转,李中华终于决定在益州定居了下来,购置了上百亩的良田,又建了新宅,从人市上买下了二十多名家奴和婢女,又聘请了十几名护院家丁。

    一个新的杨府总算是齐全了,看着这个新家,杨雪的心里非常的满意,只是杨家的积蓄,也花销的差不多了,杨雪想到这里,心里又有些犯难了。

    一个弱女子想要撑起一个家多难啊!幸好……。

    杨雪的心里感叹了一句,脑海中马上就出现了一个男人的身影。

    这段时间为了杨家,李中华付出了很多的辛苦,如果没有李中华的意外出现,杨雪不敢想象自己现在会过的怎么样。

    “小姐,一个家没有一个男人,还真的是不行,这段时间多亏了有李公子在,现在诸事都已经安顿好了,你跟李公子的成亲的事情,是不是也该抓紧办了?”

    守孝三年已满,并且早已超出了二个多月的时间,如今所有的事情都已经告一个段落了,是该把成亲的事情提上议程了。

    想到马上就要和那个男人成亲了,杨雪不由害羞的低下了头。

    李公子为什么会突然答应入赘杨家的事情,杨雪也己经知道了原因,她看了看徐小兰,犹豫了一下,终是开口说道。

    “兰姨,你心里是不是也很喜欢李公子。”

    “小姐,你怎么会这样说,我是什么身份,怎敢妄想喜欢李公子,况且我都己经这个年纪的人了,我之所以对李公子用了一点心计,甚至有点不顾廉耻,一切都是为了小姐好,毕竟想找一个愿意入赘的年轻公子很难,想找一个小姐喜欢的更难了,虽然小姐也不是很喜欢李公子,但至少并不怎么讨厌,况且李公子长得也是一表人才的样子。”

    “兰姨不必激动,你我虽然名为主仆,但在雪儿的心里,一直把你当母亲一样的看待。”杨雪微笑着说道。

    “你能够这样想就最好了,以后千万不要在胡思乱想了,经过这么久的时间,李公子的为人,你也该心里有数了,我只盼着你和李公子早日成亲,早点为杨家添丁就很高兴了。”付小兰释怀的说道。

    “只是你毕竟己经被李公子看见了你的身子,又在同一张床上过了一夜,而且当初你对李公子又有承诺在先。”杨雪迟疑着说道。

    “小姐不用担心李公子,他是对小姐一见钟情,才会心甘情愿的被我要挟的,只要成亲之后,小姐能对他好一点,就没有什么事了。”

    “李公子是个有才之人,真的让他以入赘的身份和我成亲,会不会太委屈他了?”毕竟杨雪也知道,赘婿不是一个好身份,对李中华将来的前途,会有很大的影响。

    “小姐不仅长的漂亮,也很有才,又怎么能说是委屈他了呢?若不是他愿意入赘的话,他也没有机会和小姐在一起,所以他心里只有高兴,哪里来的委屈?”

    徐小兰毕竟心向杨雪,当然要为杨雪说话了,至于自己内心的那点情素,就更加不用考虑了。

    话虽如此,但杨雪的心里却总感觉到不是滋味一样。

    放在刚开始时,二人刚认识便拜堂成亲,杨雪不会有任何的犹豫,也会觉得李中华入赘杨家,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但经过了这三四个月的时间里来,杨雪的心里开始松动了,对李中华己经产生了一定的感情,很自然的会站在李中华的角度上,看待入赘这件事情。

    况且经过了郑三逼婚,举家逃离长安后,杨雪又不知不觉的成熟了许多,也更学会了应该怎么样看待问题了。

    杨家只是一个小商户人家,既便现在购置了土地,也只是一个有点家财的小地主,万一再碰到一个向郑三一样的纨绔子弟,难道又准备再逃离一次吗?

    这一次逃亡的很顺利,那下一次谁又能保证,还可以再胜利的逃离,如果逃不掉呢?

    杨家要想万无一失,唯有让李中华读书,考取功名,若是能混个一官半职的,那就更好了。

    如果做实了李中华赘婿的身份,那一切都成了空谈,若是等到自己有了儿子以后,想要等到儿子长大以后,再参加科举,搏取功名,还不知道要等多少年。

    杨雪将自己的担忧对徐小兰吐露了出来。

    “小姐所说的有道理,其实只要李公子不反对,将来小姐所生的儿子都姓杨,入不入赘都一样。”徐小兰说道。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李公子不反对以后让我们的孩子姓杨,做为妻子,也当为他考虑,将来肯定是要为他纳妾,生下姓李的孩子,延续他们李家的香火。”

    “小姐能够这样想,李公子到时候必定会感激你,对你也只会更好。”徐小兰欣慰的笑着说道。

    夫妻之间相互理解,相互珍重,只有这样,夫妻之间的感情才会越来,家庭也会和睦。

    “小姐终于长大了,总算是对她的母亲有个交代了。”徐小兰心里不由的想着。

    “早晚都是要让他纳妾的,兰姨你真的不考虑一下,和他在一起吗?”

    杨雪再次的说起了徐小兰和李中华的事情,看的出杨雪是真心实意的,想要帮助她完成终身大事。

    “我是你兰姨。”徐小兰的语气听起来有些无力,可见他拒绝的并不坚决。

    “你既和我没有血缘关系,又没有跟我父亲亲近过,只是要让你受些委屈,改称雪儿为大姐了。”

    尽管徐小兰己经快三十了,但身为妾室,是必须尊称正室为大姐,或称夫人的。

    李中华此时并不知道,自己就要喜从天降了,三四个月的时间里,李中华无数次想要梦回二十一世纪,却一次都没有成功过。

    他一次又一次的安慰自己,自己只不过是做了一个梦,只是这一次做的梦长了一点,自己肯定还能回去的。

    原本想着梦回去后,要准备一些唐朝所没有的蔬菜种子,还有玉米和地瓜之类的高产粮食作物的种子,带到大唐来。

    现在看来是不能等了,上百亩的土地,必须马上把栗米种下去了,否则的话,几十个人守着上百亩良田,却一直靠买粮吃来度日,那就真的是让人耻笑了。

    新的杨家农庄,离益州城只有三十里地,坐马车一天时间,便足够来回了。

    不过难得来一次益州城,采买的东西又有点多,而且很杂,李中华便打算在益州城住一晚,毕竟成亲用的东西,必须精挑细选才行。

    李中华人生中第一次拜堂成亲,而且还是在大唐,他可不想办砸了。

    和他同来的人中,有一个很有经验的喜娘,又聘请了当地的一个媒婆,拜堂成亲毕竟是人生中的一件大事,各种礼节都是必须做足的,那怕是入赘的成亲礼,也是丝毫马虎不得的。

    其实李中华对于唐朝的成亲礼节,那是半点也不懂的,他只是跟着来付钱的,顺便采购粮食和种子的,还有考察一下,看看在益州城内做点什么营生,一大家子的人,一年的开销可不少,光靠种那百十亩地,肯定是不行的。

    益州城是个大城,经过了十几年的休养生息,己经开始初显繁华了,店铺林立,人流如织,很是热闹。

    李中华一进益州城,便找了一家客栈落脚,毕竟这么多人,又有马车,是没有办法上街买东西的。

    在客栈门口,有很多人在围观着什么,并且议论纷纷的,热闹非凡。

    在店小二带着他们入住的时候,李中华随口的问道:“刚才那么多人围在那里议论什么?”

    “客观大概是刚到益州,还有所不知,如今益州城内己经爆发了上百起天花病患,而且还在迅速的蔓延开来,益州大都督下令重金悬赏,遍请名医来治。”店小二连忙说道。

    “其实大都督也是死马当做活马医,天花这种病,都已经多少年了,从来没有听说过,有神医能够治好这种病的,就是药王孙神医,对于天花也是束手无策。”店小二摇着头说道。
………………………………

第7章 受阻

    天花这种传染性很强的病,在后世几乎已经绝迹,但在这1000多年前的大唐,可是会要人命的病,而且还是没有任何办法医治的绝症。

    唯一的办法就是将那些染上了天花病毒的人,彻底的隔离起来,任由其自生自灭。

    运气好的人,或许可以闯过这一关,那这一辈子就再也不用担心染上天花了,但脸上会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记,满脸的麻花。

    这也是古人生养的子女虽多,却大都早夭的罪魁祸首之一。

    天花这种病虽然很可怕,也很难治愈,但对于从后世而来的李中华而言,这是一个很容易解决的难题。

    李中华对于贞观时期的大唐,还是有些了解的,如果所料不错的话,此时的益州大都督,应该是蜀王李恪,当今皇帝李世民的第三子。

    不过让李中华感到困惑的是,历史上所记载的李恪,虽然被封为益州大都督,但其却并没有赴任封地,而是留在了都城长安。

    李中华询问起了店小二,店小二倒也是知无不言。

    原来益州爆发天花疫情的事情,己经传到了京城长安,陛下因此下旨,命蜀王带着一班以太医令为首的太医,赶到益州安抚民众,并控制疫情的蔓延。

    可太医虽然医术高超,但面对天花疫情,也是束手无策。可既然陛令他们来到益州,控制天花疫情,他们总不能什么事都不做吧。

    而且自古高手在民间,或许民间真有像孙思邈一样的神医,可以治愈好天花病人呢!所以这才有了这道征医令。

    至于为什么没有孙神医前来,那是因为孙思邈这个人,向来都是神龙见首不见尾,想要找到他可就太难了。

    而且拒传孙神医正在想办法,寻找救治长孙皇后的良药,陛下就更加不可能让人去打扰孙神医了。

    天下所有人都有自私的一面,李世民虽然贵为皇帝,也不会另外,在数百没有办法治愈的天花病人,和自己深爱的皇后之间,当然是自己的皇后更重要了。

    既然来到了大唐,自己又知道控制天花疫情的办法,总不能眼睁睁的看着这些大唐的百姓受苦吧!

    救人如救火,李中华安顿好了之后,便走出了客栈,雇了一乘骄子,来到了益州大都督府外,拿出了从客栈门外撕下来的征医令,说明了来意。

    “你是前来应征的太夫?”大都督府外守卫的将士打量着李中华,用怀疑的语气说道。

    经验丰富,有名望的神医,哪一个不是年纪一大把,胡子还挺长的老翁,李中华怎么看也只是弱冠之龄,就算从娘胎里就开始学习医术,又能有多大的成就。

    “在下虽然不是神医,只能说是越懂医术,但在下却有控制天花疫情的办法。”李中华一副很自信的样子说道。

    天花疫情,事关重大。尽管这位将士很怀疑李中华,是不是有这个能力?但也不敢怠慢了他,自己亲自把他带进了大都督府。

    此时的大都督府大堂里,年轻帅气的蜀王李恪,正在大发脾气的摔杯子,原来刚刚又收到了消息,绵州和雅州也相继暴发了天发疫情。

    “太医令,孤王命令你们,必须马上想出,控制天花疫情蔓延的办法,否则孤定要向父皇上奏,告你们一个无所作为,坐视天花疫情漫延的罪名。”李恪气得用手指着面前的一群太医,恼怒的说道。

    “蜀王殿下,非是臣等不尽心尽力,实乃是天花这种病,自古以来就没有治愈的办法,除了将病人隔离起来,任其自生自灭之外,臣等再也想不出更好的办法,来控制疫情了。”太医令神情很尴尬的说道。

    身为大唐的太医令,却对疫情束手无策,他也感到很无奈,如果有人能够想出控制天花疫情的办法,就算自己把这个太医令,让贤给他,他也是毫无怨言的。

    “殿下,孙神医己经到了。”蜀王李恪的身边,长史权万纪低头在他耳边说道。

    “真的!快快有请,不,孤当亲自相迎。”

    一个连父皇都十分看重的神医,李恪当然要大礼相迎了。

    当时有人传说,老神仙孙神医出现在雅州时,李恪便欣喜若狂,若能得老神医相助,控制住天花疫情,必定是要立下大功,在父皇的心里加分的。

    虽然李承乾己经是太子了,但不到最后,谁又敢肯定,事情就不会发生变化呢?

    生在帝王家,自己的身上还流着前朝皇室的血脉,李恪的心里,时时都有一种危感,特别是长孙无忌看他的眼神中,让他总感觉到有一种不适感。

    不一会儿一个鹤发童颜的老者,被蜀王李恪带着走进了大堂之中,太医令等人也纷纷上前打招呼。

    孙思邈曾经不止一次进过宫,太医令等人对他自然不陌生,也被他的医术所深深的折服。

    好在对方不愿意留在宫中受到约束,否则的话,他这位太医令,早就已经拱手让贤了。

    “孙神医既然来了,这次的天花疫情,必定能够很快就得到控制。”太医令喜笑颜开的说道。

    “是啊是啊!有老神仙在,我等也总算可以松口气了。”众太医也都表现得很高兴,而且也是发自内心的高兴,谁也没有对老神仙不服气的意思。

    “诸位同道都不必这么客气,这次蜀地的疫情来势汹汹,对于天花这种病,老夫虽然一直都在潜心的研究,但到目前为止,仍然没有找到很好的办法,希望大家一起集思广议,找到解决疫情蔓延的方法。”孙思邈很是诚恳的说道。

    孙思邈正好在雅州寻找一味药材,听闻当地的天花疫情爆发,就算李李恪没有派人去找,他也会出现在益州,身为医者,他又怎么可能对天花疫情视而不见呢?

    有了孙思邈的引导,大家各抒己见,却又愁眉不展,始终找不到解决天花疫情蔓延的办法。

    正在这个时候,李中华走进了大都督府。

    权万纪一看李中华这么年轻的样子,很是不高兴的对那个把李中华带进来的将士说道:“把这人带出去,孙老神医和一帮太医,都想不出对付天花疫情的办法,这么一个少年,又怎么可能会有办法。”

    权万纪的心里正烦闷着,语气不是很好的样子。

    “是,长史大人,属下该死,属下这就让他离开。”那壮士连忙低头的说道,脸上很是不安的神色。

    冲动是魔鬼,自己真不该信了他的话,把他给带进大都督府来了。

    “慢!听闻陛下让蜀王殿下奉长史大人为师,让你教导蜀王殿下的一言一行,可见陛下对先生有多看重,没有想到先生竟是如此做派,实在是令人好生失望。”李中华慷慨激昂的说道。

    “看样子你也不是一个没有见识的人,好,既然你说自己有控制天花疫情的办法,那你倒是说一说,应该怎么控制天花疫情,如果按你所说的办法,的确控制住了天花疫情,本长史不仅会向你道歉,还会上奏陛下为你请功。”
………………………………

第8章 种牛痘

    “种痘即可。”李中华毫无惧色的说道。

    “种痘即可。”权万纪沉吟了一下,对于医术方面的学问,他并不懂,一时倒也判断不出,李中华所言到底是何意,不过李中华毫无惧色的样子,倒是让他不敢轻视。

    如今正好有一帮太医,还有孙神医也在,这个年轻人说的到底对不对?把他带进去一问便知,说不定这还真的是一个机会。

    若是对方只是满口胡言,再教训他也不迟。

    这样一想,权万纪便暂时收敛了脾气,让那位将士退了下去,把李中华带进了大堂。

    “殿下,此人是见了征医令而来的,他说他能够控制疫情的蔓延。”权万纪将李中华带到了蜀王李恪的身边说道。

    在座的太医们,都是至少四五十岁的人,有着丰富的从业经历,此时听到李中华这个弱冠少年,居然也是一名医者,而且找到了投制天花疫情蔓延的方法,一个个的睁大了眼睛,怎么都难以相信。

    “狂傲,一个乳臭味干的黄口小儿,也敢说出能够控制天花疫情的蔓延。”太医令羞怒的大声说道。

    笑话,自己的医术比不过孙神医这样的人也就算了,若是连这么一个少年都不如,那自己还不如买块豆腐撞死算了。太医令心里很生气的想道。

    “就是,你才多大年纪啊!想当官发财想疯了吧?”

    各太医都不认为李中华真的有办法,可以拉制天花疫情,一个个的出言讽刺着。

    这也难怪,大家的心里都在想,除非他是个医学天才,就算是天才也不行,孙神医不就是个医学天才吗?不是照样拿天花疫情没有办法。

    “不试一下,你们又怎么知道不行的,总比你们什么办法都想不出来,要强吧!”

    李中华也有些生气了,自己好心要为唐朝的百姓造福一下,怎么就这么难呢?

    “大家稍安勿燥,这位小郎君既然敢来大都督府献策,想要报效朝廷,救万民于水火之中的举动,还是非常不错的嘛。

    至于他的方法可不可行,各位都是经验丰富的太医,相信一试就知吧!

    现在他都还没有说出,控制天花疫情的办法,大家就急于否认,一点机会都不给年轻人,传出去岂不是让人笑掉大牙了。”

    蜀王李恪可不管各太医心里怎么想,好不容易有人想出了控制疫情的办法,至少也应该听一听对方所说的办法,试一试才行吧!

    虽然以对方的年龄来看,李恪也不太相信对方,真的能够想出什么有用的办法,但好歹也是一次机会啊。

    现在如何控制疫情是头等大事,只要有一丁点的机会,他都不想放过。

    “蜀王殿下所言极是,救万民于水火是刻不容缓的事情,还请这位小郎君说一说,你准备用什么办法控制疫情?”孙思邈点了点头,微笑着说道。

    蜀王和孙神医都这样说了,各大医只好闭口不言了。

    “天花病人想要治愈,基本上没有什么很好的办法,能不能活下来,完全看天意。

    但是,我们可以预防,只要用了我的办法,疫情便很快能够控制下来。

    大家都知道天花这种病,只要得过一次,侥幸能够活下来,以后就不用担心再发病了,所以我的方法就是种痘,给所有还没有感染天花这种病的人种痘。”

    “种痘,你也知道种痘之法?只是种痘之法太过了危险,虽然也有成功的例子,但因为种痘而染上天花的人更多,得不偿失啊!”孙思邈叹了口气说道。

    “这位老神医,莫非你己经临床试验过,通过种痘来控制天花疫情,莫非你就是被人称为老神仙的孙思邈孙神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