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唐可以更强-第1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谜底一出,奴隶贩子顿时脸色难看的像是死了亲爹一样,不过想到己经收了差不多三万贯钱,自己并没有吃亏,心情也就舒服得多了。

    “老板,这个灯谜可猜对了?”武则天放下手中的笔来,对奴隶贩子说道。

    “小娘子真是聪明绝顶,这道灯谜的谜底完全正确,现在这一对新罗婢是小娘子的了。

    恭喜小娘子,这是她们两个人的卖身契,还有这是小娘子刚才给的一百贯钱。”

    奴隶贩子虽然是个奸商,但还是很信守承诺,痛快的将一对新罗婢,交给了武则天,甚至连那一百贯钱也退还给了她。

    太子李承乾偷鸡不成,反蚀了一把米,心里甭提多郁闷了,可是奴隶贩子都己经认可了,他想赖帐都找不到借口。

    魏王李泰也没有想到,自己身边这么多的幕僚,都没有猜出来的灯谜,居然被一个小娘子给猜中了。

    要说他心里没一点郁闷的话,那又怎么可能?他刚才砸出去的钱,可也不比太子李承乾少。

    不过一想到太子李承乾,还和对方打赌,输掉了五万贯钱,魏王李泰又觉得心情畅快了不少,连带着对武则天,也是有些刮目相看了。

    就这么输掉五万贯钱,太子李承乾当然不甘心了,便说道:“你们和那个奴隶贩子不会是一伙的吧?要不能怎么你们会知道答案,而且还是一猜就准。”

    “你这是输不起,还是想要耍无赖呀!”武则天小脸一绷,很不高兴的说道。

    “某些人的确是输不起,五万贯呀!加上刚才还输了一万多贯,这么多的钱,真替某人担心啊!”魏王李泰冷笑着说道。

    “谁输不起了,要想证明你们之间没有猫腻,也很简单,我们从今日上元夜为题,各作一首诗或词,谁的诗词更好,便是谁赢了,怎么样?敢不敢赌?”

    太子李承乾现在根本就拿不出五万贯钱,要知道,就算是东宫太子府,每个月的用度也是有定律的,可不是你想花多少钱,就有多少钱花。

    不过今天的元宵晚宴上,有一位幕僚却是写了一首好诗,写的就是上元夜的情景。

    料想对方毫无准备,仓促之间肯定是,想不出比自己幕僚所写的那首诗,更好的描写上元节的诗词。

    “怎么不敢赌?关键是你己经赌输了,还没有兑现你的赌注,就开始赌下一场,你觉得合适吗?”武则天毫不示弱的说道。

    “好!只要你肯赌就好说,如果你还能够赢的话,赌注加倍,十万贯,若是你输了的话,这一对新罗婢,还有你,全部都是本公子的了。”太子李承乾己经是孤注一掷了。

    “空口无凭,等下你输了,肯定是又要再赌一场,继续赖账,你当别人都是傻的吗?”

    “哼!孤乃是堂堂的大唐太子,整个大唐的江山,将来都是本太子的,岂会少你十万贯钱。”

    太子李承乾被逼的急了,不顾幕僚的劝阻,索性亮出了自己太子的身份。

    围观的人一听对方乃是太子殿下,顿时一个个的拜伏在地,向太子李承乾行礼。

    李中华也没有想到,太子李承乾会亮出自己的身份,不得己,只好和大家一起行礼。

    这个时候的等级制度森严,自己一介平民,见到太子殿下不行礼,实在是说不过去,对方分分钟都可以治你的罪。

    魏王李泰自然不怕太子李承乾,更不会向他行礼,甚至很看不起他,动不动就抬出太子的身份。

    对方把太子的身份都拿出来了,这个赌不论输赢,你都必须接着赌下去。

    杨雪等人的脸上都写满了担心,面前的人可是太子殿下,由不得她们不害怕。

    其实李中华又何曾想过,要和太子作对,只是太子李承乾吃饱了撑的,偏偏总是喜欢欺到自己头上来,让自己不得不和他作对。

    李中华悄悄的在武则天的耳边,说了一首元宵节的诗。

    唐诗虽然千古流传,不过现在这个时候,却并没有多少可以流传千古的名诗,就算是唐初四杰,如今要么刚生下来,要么也还没有成名。

    贞观时期的唐朝诗人并不多,经典流传的诗作更少,想必太子李承乾也拿不出多好的诗词,李中华基本上不担心,会输给对方。

    “太子殿下,那民女便先献丑了。”武则天说道。

    “你先来就你先来,本太子倒要看看,你能做出多好的诗词。”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

    游伎皆秾李,行歌尽落梅。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

    此诗一出,太子李承乾的幕僚们尽皆变色,心情灰暗。

    作为太子的幕僚,他们心里很清楚,太子李承乾又输了。

    “我们回去吧!”李中华对身边的女人轻声的说道。

    至于太子李承乾赌输的十万贯钱,李中华也只能在心里呵呵一笑了,对方连太子的身份都亮了出来,你还想着要对方给你钱,那也未免太天真了。

    就算是对方要给,他也未必拿的出来。

    中华慈善基金会的十万贯善款,朝廷尚且不愿意放过,估计朝廷也不会太富裕。

    武则天虽然嘟着一张小嘴,心里很不甘心,却也知道,他们惹不起太子殿下。

    过过穷日子,甚至挨过饿的武则天,十万贯钱对她来说,可是一笔非常大的巨款,就这么没了,又怎么高兴得起来?

    年后,李中华除了上午会去,各下的各个产业转转,处理一些需要处理的事情,下午一般都会在家里,陪着自己的女人们,日子过得快活似神仙。

    李中华有时在想,这样的日子,能够过完一生也知足了。

    眼看着三国演义己经连载了一多半,最近却有人跑到大唐日报社,想要购买从创刊号开始的所有报纸。

    不过大唐日报除了存档的报纸,根本就没有多余的。

    如果只是那么一两个人,想要购买全部的报纸,那似乎也没有什么奇怪的。

    可最近却是时不时的就有人,想要购买全部的大唐日报,这就有些令人奇怪了。

    李中华似乎想到了什么?他派人到各大茶楼中,找那些说书的艺人调查,发现有一些神秘人,像那些说书艺人打听,有没有完整的三国演义书稿,要你出高价收购。

    李中华若有所思,却又没有什么办法,不由的有些后悔,不应该把三国演义放出来。

    毕竟,这部三国演义落在有心人的手里,可是可以当兵书用的。

    太极殿中,太子李承乾和李中华的小妾对赌,欠下了李中华十万贯钱的事情,传到了李世民的的耳中,令李世民十分的震怒,易储之心再次的由然而生。

    他召集了长孙无忌,房玄龄,魏征相谈国事,将自己的心事说了出来。

    “陛下!太子虽然犯了错,但并非不可饶恕的大错,罪不致于令陛下生出易储之心。”

    “太子尚且年少,再过几年就会成熟稳重起来,陛下万万不可轻言而决断了。”

    “易储可是大事,稍有不慎就会引起朝政不稳,还请陛下三思。”
………………………………

第63章 居安思危

    面对大臣们的劝谏,李世民心里再一次的犹豫不决了起来。

    李世民的心里一直有一道梗,自己当上这个皇帝,本来就用了不光彩的手段,他是不希望在自己的儿子身上,再一次的上演。

    自古以来都是长幼有序,在他的心里,太子李承乾是他的嫡长子,理应在将来继承自己的皇位。

    所以自自己登基称帝之后,他毫不犹豫的马上立自己的滴长子为太子。

    他请最好的老师,教育太子,培养太子,尽管太子有诸多的不适,自己心里对太子并不是很满意,但从来没有动过易储之心。

    但这一次太子的所作所为,实在是令他震怒。为了区区一对奴隶,十万贯都敢砸下去,大唐的江山交到他的手上,实在是令他不放心。

    还有魏王李泰的所作所为,也令他十分的失望。

    魏王李泰才学过人,天资聪慧,令李世民十分的喜爱,因此对魏王李泰表现的宠爱有加。

    但是,李世明却十分不愿意看到,魏王李泰因为他对他的宠爱,而生出非分之想。

    这是一条红线,越过了这条红线,李世民就会绝对不允许。

    但是显然魏王李泰已经越过红线了,所以李世民十分的震怒。

    李世民不由得又想起自己的另一个儿子蜀王李恪,当初他之所以给他取名李恪,意思是让他恪守本分。

    可是李世民总觉得自己,能够在他的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

    所有的儿子当中,这个儿子是最像他的,也是最令他满意的儿子。

    可惜的是,他是杨妃所生,他的身上有着一半的前朝皇室血统,没有哪个大臣会支持他。

    有时候李世民在想,如果他是长孙皇后所生的,那该多好啊!或许是那样的话,他真的会破例的立他为太子。

    “什么?父皇真的想要废了我这个太子,不,不可能的,父皇不会这么做的。”东宫太子府内,太子李承乾惊慌失措的样子。

    “太子殿下,这话是赵国公口中传出来的,这还能有假吗?赵国公可是你的亲娘舅啊!”

    “孤该怎么办?孤该怎么办啊!不行,孤马上进宫,去向父皇请罪,去向父皇求情,来人……。”

    “太子殿下,你不能够进宫去,陛下如今正在气头上,你此时进宫对你根本就没有好处,只会更加激怒陛下,让他下定决心废储。”

    “那孤该怎么办?你们说孤该怎么办?”

    “太子殿下该早下决定,当断不断必受其乱,为今之计只有请太子妃的父亲,过来一起商量办法,只有太子妃的父亲,才能帮你闯过这道难关。”

    李中华并不知道,因为他的出现,一场宫廷政变正在悄然的酝酿之中。

    无聊的李中华,正在效外的一处山林中,身边还有他的一帮侍妾,站在他们面前的还有最近招募的三百名护卫。

    李中华正在教这些人站队排。

    “立正!”

    “稍息!”

    “向左看齐!”

    “报数!”

    报数完成后,李中华又叫道:“向左转,齐步向前走。”

    前面是一条溪流,足有二三米宽,此时春寒陡峭,溪水冰凉刺骨。

    走在前面的人,停住了脚步。

    “前面的人为什么停下来?”李中华大声的说道。

    “报告前面有条溪流,挡住了去路。”

    “我刚才怎么说的,勇往直前,哪怕前面是悬崖峭壁,你们也要勇敢的走过去,你们的职责就是服从命令,无条件的服从上官的命令,哪怕是上官让你们去死,你们也必须马上去死,听明白了没有。”

    现场一片沉默,这份工作的薪酬很高,但他们没有想到,训练这么艰苦,现在更是要随时赴死。

    “如果做不到的,可以退出,我这里不想收留一些,遇到困难就要退缩的人,如果贪生怕死,要你们有什么用。”李中华大声的说道。

    很快,退出的人占了一多半,坚持留下来的只有100多人。

    不过,李中华并没有不高兴,他继续发号施令,让剩下的人继续训练。

    前面的人,义无反顾的踏进了溪流中,溪流中的水最深的已经到了胳膊腿那里,冰凉刺骨。

    李中华没有任何的犹豫,也跟着踏过了溪流,在溪流的对面,他命令大家站好队形,依然是大声的叫着口令。

    “立正!”

    “稍息!”

    “向右看齐!”

    “报数!”

    “一!”

    “二!”

    “三!”

    ……

    护卫们看到了李中华也和他们一样,裤脚和鞋袜都是湿的,站在寒风中像标杆一样,心里所有的怨言,都己经烟消云散了,剩下的只是脸上一脸的坚毅表情。

    回到营地中,李中华早就吩咐人准备好了姜汤,让训练的护卫们喝下去,还准备了热水让护卫们泡脚。

    “老爷!你怎么也和他们一样,有没有冻伤脚了。”一群女人们一脸担心的说道。

    “我虽然是他们的上官,但如果我不能和他们一样的同甘共苦,他们最多是看在钱的份上会怕你,但是心里却绝对不会服你。

    所以我必须这样做,他们才会对我心服口服,这比用金钱收买他们,效果要好的多了。”李中华笑呵呵的说道。

    “那些淘汰下来的人怎么办?让他们回家吗?”

    “人各有志,淘汰下来的人,可以安排他们做普通的护卫,看看大门之类的,还是可以的。

    明天继续招收一批护卫,我们要挑选一批精英出来,严格接照我给出的训练内容,来训练他们,要让他们绝对的服从命令。

    其它的什么搏击训练,就按你们自己制定的办法训练。”

    李中华的目的很简单,挑选出一批精英,按照后世特种兵的训练方法,对他们加以训练。

    想要赚取财富,自己有的是办法,但光有财富,没有保护自己的实力,那是绝对不行的。

    毕竟自己现在的情况,并不是很好,主要是担心太子李承乾,会伺机报复自己。

    虽然知道太子李承乾,最后做不了皇帝,但是历史上,唐太宗李世民亲征高句丽的时候,可是由太子李承乾坐镇长安监国的。

    监国太子手中的权力,可是和皇帝差不多的,想要公报私仇对付他,那可是太容易了。

    所以李中华必须做好居安思危的准备,不求什么,只求保护自己和家人的安危。

    如果有可能,李中华甚至做好了,随时离开长安的打算。

    不过李中华也知道,至少这几年,李世民不会御驾亲征,只要李世民不御驾亲征,他就不会离开长安,只要太子没有监国的权利,自己就是安全的。
………………………………

第64章 松州节度使

    护卫们的训练特别的辛苦,在山林中摸爬滚打,在极限条件下生存,很多时候不是靠意志就可以的。

    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残酷生存法则,有人受伤,甚至会有人死亡。

    伤者退下,死者厚恤。

    李中华没有要求他们有多高的武功,训练他们的目的只是为了杀人。

    以杀人为目标,一击必杀,为达目的,不择手段。

    对于特种兵的训练方法,李中华并不懂很多,只是从后世的一些书上,影视剧中,知道那么一点。

    但李中华相信,只凭这一点,就已经可以超越这个时代很多了。

    李中华的身体状态,因为一直都在练习,神医孙思邈教给他的调息吐纳功法,以及一套拳脚招式。

    现在对付三五个普通大汉,已经是游刃有余了。

    招收了超过二千人的护卫,最终只选出了一百人,尽管李中华对这一百人的训练效果,仍然不是很满意,但这一百人的战力,李中华相信,哪怕是遇到1000人的队伍,也绝对可以完胜对方。

    不仅可以上马杀敌,下马搏击也必须精通,十八般武器,不说必须十分精通,至少也可以熟练的应用。

    这一百人的薪酬,也是恐怖如厮,每月三十贯钱,是普通人一年的收入还多。

    这个时代,普通老百姓,很多一个月只有几百文钱的收入,工匠的收入,也不过是一,二贯钱一个月,但养活一家人,却也足可以让一家人,都过上不错的生活。

    不敢说吃香的,喝辣的,至少不会饿肚子,有衣服穿,隔上几天可以割点肉吃。

    对于普通的老百姓来说,能够过上这种安稳的日子,就已经是很幸福的了。

    这也是为什么,特种护卫的训练那么辛苦,甚至会有死亡的危险,仍然有人愿意坚持下来。

    对于太子李承乾的处罚,最终的结果是罚他闭门思过,三个月不得踏出东宫半步。

    虽然太子的位子暂时保住了,但太子李承乾的心里,却并没有平静下来,在有心人的挑唆下,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

    风暴还在酝酿之中,李中华组建的中华护卫队,人人在不停的操练之中。

    将来的中华银行,中华大酒楼。中华酿酒坊,以及以后还将会出现的,属于李中华的产业,护卫工作都将会由中华护卫队接手。

    而李中华以及家人的安全,将由特种训练的一百名特别护卫队负责。

    太极宫中,李世民召集了长孙无忌,侯君集,房玄龄,李靖,程咬金,尉迟敬德原秦王府老臣,在一起商议国事。

    “这是刚刚收到的吐蕃密谍传来的情报,吐蕃的军队,正在向吐谷浑方向集结,目标是吞并吐谷浑。”李世民沉着脸说道。

    “吐蕃人的味口越来越大了,他们若是真的要攻击吐谷浑的话,吐谷浑恐怕坚持不了多久?

    陛下不可不防,他们会顺势拿下党项,白兰等地,威胁我大唐的剑南道。”房玄岭沉思着说道。

    “吐谷浑已经归顺我大唐,吐蕃若是进攻吐谷浑,那就等于是在挑衅我大唐,陛下,是不是准备出兵。

    俺老程正闲着无事,不如就让俺领兵前去,敲打一下吐蕃。”程咬金大声的说道。

    “出兵,朝廷的兵力,都部署在漠南和漠北,还有辽东,哪里还有什么兵可派的。

    最近,西突厥一直不安份,不断的挑衅我大唐,薛延陀的珍珠可汗夷男,虽然表面上臣服我大唐,那是因为我们大唐,随时都对他保持着压制的状态,一旦朝廷的兵力出现空虚,夷男必定不会安分。

    辽东的高句丽,渊盖苏文也是阳奉阴为,更是不敢不防。”兵部尚书侯君集说道。

    “君集说的没错,陛下!现在出兵并不是时候啊!”房玄龄也劝道。

    “没有兵就去征兵,我大唐男儿千千万,难道还要屈服于吐蕃不成。”李世民很是气愤的说道。

    “征兵到是不难,但朝廷连年对外用兵,府库早已空虚,历经隋末之乱,人口大量锐减,如今尚未恢复元气。

    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粮草从何而来,这些可都需要大量的钱,现如今朝廷最缺的就是钱。”

    李世民沉默不语,朝廷的状况他比谁都清楚,如果有钱的话,他又岂会坐视高句丽的威胁,又岂会扶持薛延陀部的珍珠可汗夷男。

    有钱有粮的话,早就把突厥这个大的隐患给彻底的清除掉了,腾出手来一心对付高句丽了。

    一文钱逼死英雄汉,皇帝也不能差饿兵啊!

    至于加征赋税,李世民是不敢去想的,前隋炀帝的前车之鉴,历历在目,一昧的竭泽而渔,又岂是明君所为。

    当然,各大门阀士族的手中,孝有大量的财富和粮草,只是李世民却深感无力,尽管一直在打压这些门阀势力,但公然和这些大门阀翻脸,最后的结果,很可能就是改朝换代了。

    隋炀帝就是因为失去了各大门阀的支持,最后才会落得如此下场。

    “陛下!臣到是有个建议。”兵部尚书侯君集说道。

    “什么建议,君集请讲。”李世民说道。

    “朝廷虽然缺钱缺粮,但有人却是钱多粮也多,朝廷可以向私人借钱借粮,许诺以后慢慢还就是了,想必对方是不会不答应的。”

    “你这是何意?这不是让朕抢夺民财吗?那朕和隋炀帝又有什么区别?”

    “陛下!臣所说的这个人,就是李中华,相信陛下应该很清楚,此人赚钱的能力,还有他和各大门阀士族之间的关系,而且为了酿酒,它还囤积了很多的粮食。”

    “陛下!吐谷浑我们暂时是顾不上了,但就怕吐蕃人心不足蛇吞象,会试图染指我大唐的剑南道。

    那样一来,白兰和党项各部族,肯定会依附于吐蕃,进一步壮大了吐蕃的实力,对我大唐极为不利。

    所以我大唐必须有所表示,才能稳定他们的心思。

    党项白兰各部族的属地,虽然名义上归属大唐的松州府管辖,但实际上是怎么样,这下应该知道。臣建议大力的发展当地的经济民生,封李中华为松州府节度使,上管军,下管民。

    不过朝廷在松州府只有不到一万人马,陛下可以给他招兵买马的权力,把他的家眷留在长安。

    并且告诉他,吐蕃有可能会进攻党项,白兰诸部,甚至是松州府,命他必须保住这些地方不失。

    到时候,如果吐蕃真的染指党项和白兰诸部,就不怕他不卖命了,长安可是有着他大量的产业,还有家眷。”

    “你他娘的也太卑鄙无耻了,陛下,万万不可如此。”如国公程咬金马上大声的说道。

    “节度使!松州乃是都督府的管辖地,再加一个节度使,那松州都督可不乐意了吧?”

    李世民倒是没有觉得卑鄙不卑鄙的,只是对节度使这个官职名字有些不解。

    “陛下!这节度使只是一个虚职松州府仍然由松州都督府负责管理,节度使主要是节制白兰和党项诸部的二十五个羇糜州。

    那些地方虽然名义上归属我朝,但吐蕃一旦威逼,他们马上就会倒向吐蕃,有如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给李中华一个节度使的名份,能守住固然好,守不住也无所谓,至少显得陛下对他们非常重视,表明了朝廷的态度,也给朝廷和吐蕃之间,多了一个缓冲之地。

    到时候,我大唐进可攻,退可守,实在是一举数得啊!”
………………………………

第65章 招兵买马

    进可攻,退可守,一举数得,这句话说到李世民的心坎里去了。

    “话虽没错,可是李中华虽然挣钱是把好手,带兵打仗他能行吗?”李世民虽然心动,但仍是不太放心的说道。

    “白兰,党项诸羌部族之中,善战之人众多,只要他够聪明,懂得笼络人心,舍得花钱,还怕找不到冲锋陷阵的将才吗?难道陛下以为,李中华此人会不够聪明。”侯君集继续说道。

    打仗是要死人的,也是需要花费巨资粮草的,尽管贞观八年,大唐对吐谷浑用兵获得了大胜,但也损失十几万的军队,代价不可谓不大。

    虽然掠夺了大量的牛羊马匹,但仔细算下来,实在是没有占到什么便宜。

    再要大举用兵的话,李世民还真的是不太愿意,大唐的军事实力虽然强大,但经济上的实力,就有些跟不上了。

    可是面对吐蕃的相逼,又不能够不理不睬,就算是要答应对方的要求,下嫁一个公主到吐蕃去,也绝不应该是在这个时候。

    李中华还在效外继续操练的时候,家中的杨雪派了下人过来,催他回府接旨。

    李中华不知道李世民又抽什么疯,突然给他下什么圣旨?

    但有圣旨下来了,又不能不接,只得快马加鞭的赶回长安城里。

    洗漱了一番之后,这才开始接旨。

    可直到宣旨大监刘公公,念完了圣旨之后,李中华都难以相信,李世民这一次抽风会抽的这么厉害,封他为松州节度使。

    节度使啊!这个官职的名字,李中华实在是太熟悉了,什么叫藩镇割据?不就是因为各地的节度使,不奉朝廷的号令吗?

    只是松州节度使是什么意思,不应该是剑南道节度使吗?至少也应该是川西节度使才对吧,松州节度使,历史上有出现过吗?

    “恭喜李县男,不仅又恢复了双流县男的爵位,又加封为松州节度使,陛下口喻,命李节度使进宫见驾。”宣旨太监刘公公说道。

    “刘公公,这个松州节度使是个几品官职?”李中华从身上掏出一张十贯的纸币,塞到了刘公公的手中,很好奇的问道。

    “这个杂家可就说不清楚了,朝廷以前可是没有过这个官职,不过松州都督府乃是下都督府,松州都督乃是正五品的官职。

    你这个松州节度使,应该比他只高不低,巨体是几品,不如你进宫时,当面向陛下问清楚为好。”刘公公很为难的说道。

    好在又恢复了双流县男的爵位,李中华心想,当初购买这双流县男府的五万贯钱,是不是应该向李世民讨要回来。

    不过想一想,也只能苦笑了,进了朝廷的腰包,钱还可能要回来吗?

    进了宫以后,李世民向他交待了,松州节度使的具体事务,那就是安抚松州都督府下面的白兰和党项诸部,懿、嵯、阔、麟、雅、丛、可、远、奉、严、诺、峨、彭、轨、盖、直、肆、位、玉、璋、祐台、桥、序等二十五个羁縻州。

    要对他们恩威并施,帮助他们发展经济,改善他们的生活条件,把他们彻底的融入大唐。

    至于兵马钱粮这些,李世民以朝廷府库空虚为由,需要李中华这个新任的节度使,自行解决。

    不过李世民给他的权力倒是挺大的,直接向皇帝负责,剑南道,益州府,都没有权限管辖松州节度使。

    不过,他这个松州节度使,也没有办法向剑南道,益州府求援。

    朝廷能给他的支持,就是松州府的六千驻军,松州都督韩咸,受其节制。

    李中华一脸苦涩,李世民这明显就是,又想马儿跑,又不给马儿吃草嘛!

    而且不出意外,还有一年的时间,吐蕃就会兵临松州府城下了,这不是想要他的命吗?

    李中华再三推辞,压根就不想做这个什么松州节度使,此时的川西,实在是很荒凉,松州城里的军民,都不超过10万。

    白兰党项诸羌部族,说是什么二十五个羁縻州,其实也就那么回事,地方看起来是挺大的,一个州管着几个县,加起来也不过几万人口,二十五个羁縻州,男女老少加起来,估计也不会超过一百人口。

    有的一个羁縻州,甚至都不超过一万人口,几千人一个羁縻州,朝廷照样给封一个刺史,听着挺高大上的,其时也就和后世的一个大村子的村长差不多。

    “陛下是不是已经收到消息,吐蕃准备吞并吐谷浑了,想要保住白兰,党项诸羌部族的领地。

    朝廷又不给兵马,又不给粮草钱银,光给臣这么一个松州节度使的官职,难不成陛下以为,臣一个人就可以阻挡,吐蕃几十万的兵马进攻不成。”

    “正因为很困难,朕才会派你前去,并封你为节度使,至于兵马,诸羌部族人人善战,松州管辖之地也不缺马,而且旁边的吐谷浑,可是盛产良马之地,只要有钱不怕买不到好马。”李世民笑着说道。

    “陛下!现在关键是没钱啊,朝廷不给钱怎么买马?”李中华非常委屈的说道。

    “你小子不是很能折腾的吗?没钱想办法赚就是了,要不是看中你很会赚钱,朕凭什么让你去松州任节度使。”

    李中华彻底的被李世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