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唐古武系统-第9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如果说现在谁想要造反,肯定还未起兵,就会被手下士卒拿了人头。

    前所未有,百姓不在服劳役,这不但是百姓高兴,朝廷上上下下也大唱赞歌。

    远超秦皇汉武的功绩,李世民简直心花怒放,这也是他为何同意司徒长风远征万里之外的天竺。

    因为司徒长风介绍那里就是肯吃苦耐劳,温顺勤劳的昆仑奴发源地,想到能有数百万昆仑奴,李世民不由有些迫不及待。

    “根据收到的信息,现在这片土地上,统治者叫后笈多王朝,但是笈多王室更本对外面没有一点管控,可以说比春秋战国,更加混乱不堪。”一座大厅之中,司徒长风拿出一副地图介绍道。

    “这么说来,岂不是很容易就能打下来?”孙小虎兴奋的问道。

    听司徒长风一说,其他人都差不多同样的想法,只是与司徒长风没有孙小虎那么熟悉,所以没问,但也是用期待的眼光看着。

    “大致上没错,就像这座县城一样,他们的防御非常薄弱,也就一些城堡,用的石头修建,难以攻打。不过要注意一点,北方有一个新建的戒日王国,不容小觑,如果对上了,不要掉以轻心,引起损兵折将。”司徒长风点点头叮嘱道。

    “怎么打,翼虎兄你说吧?”孙小虎迫不及待的问道。

    “天竺人分四等,地位由高到低分为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

    婆罗门享有至高地位,主要是僧侣和皇室,大贵族,刹帝利为小贵族,将领等,吠舍主要以商人,匠人为主、首陀罗就是俘虏,罪犯,贫苦百姓…………。”司徒长风把天竺的情况给他们仔细的讲解一遍。

    “我去!他们这么搞,居然没有百姓造反!”听到婆罗门的那些特权,比如初夜权这些,孙小虎等人不由惊奇的说道。

    要知道在中原,千年前,就没人敢这么搞了,就连李世民这样弄,分分钟都有人找他拼命。

    “所以,婆罗门,刹帝利,一律打为奴隶,永世不得翻身,我们要竖起解放吠舍、首陀罗的旗帜,并且在普通百姓中宣传大唐的好处。”司徒长风一边说,一边拿出一份阉割版大唐百姓制度,递给孙小虎,冯智戴。

    天竺人口,本来就是用来种地的,当然不可能让他们马上享受大唐原本百姓待遇。

    这样也能体现出优厚之分,让先一步加入大唐的人,产生一种认同感,优越感,加强归属之心。

    至于其他人能不能体会,司徒长风并不去管,他也没有那个精力和义务去给每一个人解释,除非是身边亲近的人,反正按照他的计划去做就好了。

    “明白!一定按照大将军指示去办。”看完之后,冯智戴拱手说道。

    “匠人要优待,一定要叮嘱那些部落士兵,不得滥杀无辜,所有收获统一上交,然后朝廷三成,战士们分三成,将领拿两成,剩下两成作为优秀者奖励。”司徒长风再次强调。

    “喏!”对于司徒长风的安排,众人没有一点意见,现在有一点点眼光的人都知道,最重要的东西就是人力,矿藏,百姓,贵族那些收藏,反而不算什么。

    “呵呵,你们别小看天竺,那些僧侣修建的寺庙,黄金宝石简直不要太多。”司徒长风笑着说道。

    “嗯嗯,南诏过去,骠国等小国也是如此,上次给陛下拉回去纯金佛像,就有几十座。”孙小虎把头点得像小鸡吃米赞同道。

    喜欢大唐古武系统请大家收藏:()大唐古武系统。


………………………………

第403章遍地开花

    “天竺地大人多,所以这次出征,徐徐而进,不得大意,我们没有配合训练,所以分三路进攻,记得每日一次汇报。”司徒长风最后下令道。

    “喏!”

    合情合理,也没偏袒,没有让人做炮灰,当然也就没有意见。

    一切皆如预料,三路大军徐徐推进,沿途天竺人都是一击而溃。至于百姓,本身就是奴隶为主,而且世道艰辛,谁当官不是一样吗?反正已经不能更坏了。

    当人做好最坏的打算时候,事情说不定会向着好的一面去发展,对于天竺普通人来说就是如此。所有有一技之长的人,都受到重用,拥有优厚的待遇,比如每月固定例钱,加奖金,拥有新的房屋,技术精湛的还有佣人,仆从。

    至于其他普通百姓,分地,分房,集中安置,出现在天竺大地上,拥有属于自己的土地,这是所有奴隶无法想象的事情,因此对于大唐的治理,他们爆发出前所未有的拥护。

    而在推进过程中,因为天竺低下的战斗力,富有的财富,撩人,南洋土族等爆发出强大的战斗力,让大唐精锐连出手的机会都没有。

    前面还稳步前进,到了九月,大唐入侵的消息,在天竺已经完全传开,包括他们的待遇。一时之间,整个天竺人心惶惶,暗潮涌动。

    有的贵族僧侣直接抛下底盘,带人逃向北方,有的地方还来不及逃跑,就被百姓造反,杀光了那些婆罗门,刹帝利。

    以前天竺百姓老老实实,那是因为祖祖辈辈已经习惯,而且那里都一样,现在大唐的出现,就是一个引子,这一爆发出来,就形成了席卷之势,整个天竺烽烟四起,战火不断。有的还不等大唐到来,就迫不及待的送来降表,而有的人是尝到甜头,想要拥有更多,于是向其他地方进攻。

    因为起义的都是一些百姓,最高身份也不过是匠人,商人,那里有多大的眼光,只是感觉自己大权在握,根本就没有考虑过大唐来了又怎么办。

    对于这些事情,司徒长风得知以后,立即定下方案,主动投降的,待遇加倍,根据情况加重赏赐,拒不投降,或是掌权之后,反而作恶的,严惩不贷。

    经过一系列强硬手段,才把一些歪风邪气杀下去,让他们知道大唐不仅有宽容,还有雷霆手段。

    整治几批以后,给义军降降温度,终于好多了,一直到年底,司徒长风才下令停止进攻。

    不是不想一口气干掉天竺,实在是人口,地盘太大了,看管不过来。

    大半年时间,拿下天竺四分之一地界,获得俘虏五十多万,普通百姓三百万出头,简直不能太多。

    就算有几百个世家子弟,武院学子,单是管理,就捉襟见肘。

    李世民那里,因为南征北战,打下地盘同样不少,一时也抽不出人手过来。

    迫不得已,司徒长风就把手下玄水甲兵,打散分出去管理。虽然他们之中,许多人大字不识一个,但是以玄水甲兵的忠诚度,司徒长风的命令他们都会不打折扣的去执行。

    岭南,南洋的船只,不停前来运送,已经拉走了几十万,算是减轻了一些负担,只是遗憾的是他们也只能提供一两百个小官,小吏。

    这些完全就是幸福的烦恼,不过这一切也没有难住司徒长风。

    官员不够,士卒来凑,还是不够,汉人百姓来凑。找了不少村老,里正,全家搬过来,不但能管理,还能指导耕种。

    所以村老,悍卒(玄水甲兵)形成一文一武,分管十里八乡的,好在司徒长风提倡乱世用重典,把不听话,或者闹事的,抓了一批当永久苦力,这才稳定不少。

    …………

    贞观十六年,元宵节前夕,整个大唐又被李世民一道圣旨,惊呆了所有人,同时也让许多人惊喜万分。

    李世民下令修改大唐律,允许商人,匠人子弟做官。要知道以前商人和匠人,算是贱籍,连丝绸都不能穿在外面,更别说还没有做官的希望,现在是给了他们一个与所有人平等的身份,日后再也没有人能够看不起他们。

    其实李世民这也是被逼想出来的办法,一来是因为商人,工匠的作用,在这些年表现越来越大;二来是因为商人子弟,绝大部分,都是读过书识过字的人,而且穷文富武,练武之人,也是出现了不少在他们之间,以前都是作为商队护卫,或者从普通士卒作起。

    随着这一纸诏书,所有人都能光明正大的出仕,加入武院等,也能大大方方的娶小妾,穿丝绸。

    也辛好出了这个政策,历经大半年挑选考核,才又给司徒长风补充了两百多个实习官员。

    这一年大唐捷报频传,八方战事都取得大胜。

    牛进达父子横扫吐蕃,俘虏近百万人口。全都搬迁到青海郡,为大唐挖矿放牧。

    对于高原地区,目前只是占领,作为牧场存在。

    打下吐蕃之后,带着二万大唐士兵,五万吐蕃军队,牛秀从高原杀进了天竺,呼应司徒长风。

    东突厥投降的投降,被抓的被抓,颉利可汗被押到长安,供李世民开心。其他的和匈奴人一样,逃向更北边去了。

    西突厥因为大唐的各种计谋,在西域乱打一气,灭国无数,然后被大唐出兵,一举击溃,除部分逃向西方,其余都投降大唐了。

    不过李靖在征服西域以后,遇到了劲敌,来自贵霜帝国的大军。

    双方几乎相同二十万大军,简单交手之后,以大唐小胜而结束。

    贵霜退回国内,而大唐也止步不前,消化所占领的地盘。

    要说最辛苦,现在还是大唐汉族百姓,李世民下了死命令,每一个成年男子,必须取一个异族小妾,并且最少要生一个孩子。为此李世民带头收了倭国大和皇室一个公主,新罗女王金胜曼,以及两个西域小国的公主。

    当然普通百姓就别想太好了,至于是吐蕃人,还是突厥人,还是倭岛人,这就要看朝廷分配了。

    《大唐古武系统》无错章节将持续在手打吧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手打吧!

    喜欢大唐古武系统请大家收藏:()大唐古武系统。


………………………………

第404章尾声

    现在的大唐李世民一统东方,算是如日中天。

    不过受人口和交通制约,短时间没有精力继续扩张了,就连司徒长风在天竺的战事,也是以少数民族战士为主。

    二万契丹铁骑,契科比力带领五万突厥人,从吐蕃郡高原杀下来,三万苗族,一万侗族人,也来到天竺,这些都是大唐本土的少数民族。

    随着越来越多的人杀入天竺,加快了征服过程,贞观十七年,除戒日王带领六十万人口逃入贵霜,整个天竺落入大唐版图,大唐地界扩大五成。

    占领大唐之后,李世民把天竺定为天竺州,分十郡,任命李泰为天竺州牧,同时加封司徒长风为开国伊州郡公,上柱国,一品征西大将军,天竺大都督,全权负责天竺开发。

    当然,李世民不可能让司徒长风一家独大,赵王李元霸,听说有战争可打,加上国内没了威胁,也来到天竺,负责带领二十万大军,镇守边关。

    同时李靖被任命为西域州大都督,对贵霜形成两面夹击,只是近两年不会主动出兵。

    因为匈奴远遁,秦王府也被解放出来,东北一带,辽东四郡,都是他们人手在看管。

    山东,关中世家,进驻倭岛,江南世家南下,与孙家划分东南亚。

    当然,李世民不会犯以前的错误,世家划分地盘,但是没有军事力量。

    唯有孙家,秦王府力量依旧,不过为表示忠心,两家都选择了送子入京,而且不是送一个,就连手下大将的,都送了几个。

    因为李世民给百姓,战士们分小妾,分老婆,加上优惠待遇,可以说对李世民无比忠心,这也是李世民的底气。

    同时,按照司徒长风建议,大唐查处,取缔了绝大部分道观,寺庙,只有一些名山保留下来。

    部分道士和尚被强硬凡俗,其他人到各地推行爱国教育。

    人尽其用,李世民从未想到人还能这样使用,由御医与民间医术精湛之人,加上精通岐黄之术的道士和尚,成立医学院,并且分出内科外科,妇科儿科,各地建立医院,又朝廷把控,这样就避免了各地一些品性不良之人,胡乱收费。不但如此,各地药材基地,也在建立之中。

    所有行业,规范化,并且定制标准,行业要求,这是朝廷新的动向,为此还邀请了各行业顶尖人士参与。

    司徒长风关上门仔细的回想后世一些好的方针,想要尽力帮助大唐更进一步,因为以目前的国力,已经做到了极限。

    继续征服其他地方,已经意义不大,一来是太远了,二来是剩下的人,和汉族百姓,外貌相差太大,想要他们彻底融入,太难了,除非大唐具有碾压的实力,让他们主动融入。就像后世的祖国,无数小国都恨不能生在红旗之下。

    所以司徒长风才迫切的建议李世民,把各行业精英聚在一起,不但能让该行业做大做强,更能加快行业发展,推陈出新。

    为此无论是天竺人,还是西域各国的人,甚至是南洋土族,只要有一技之长,都受到重用。

    最新的工部,建立在长安城外,占地数百亩,犹如一座小城,工部之中的工匠,大匠以及他们家属,达到了两万多人。就这还是技艺高超,或是有特殊技巧的人才,其他差的进不了工部。

    三省六部,早就面目全非,商务,律法,参谋,医疗,交通,海洋,农业,行政,监督,工业,矿产,数十个部门全部设计在长安城外的龙首原。

    龙首原新的皇宫也在修建之中,实在是大唐扩张太快,原本感觉很大的长安城,已经不够用了。

    贞观十八年,远洋大秦的船队回到大唐,带来了远方的消息,同时还有海图。

    同年更大的战船下海,新的战船长达五百米,采用合金为外壳,更加轻便,更加坚固,船分四层,高达十五米,一艘船满载万人。

    分层的船只,能够保证在最下面两层进水之后,还能继续航行。

    第二年耐不住寂寞的司徒长风,带着大老婆郑丽婉,豫章公主以及公孙飞燕,请令出海,只留下樊梨花在家带孩子。

    这些年大唐二代完全成长了起来,苏定方,坐镇西域;程处默,尉迟宝林,秦怀玉,李孝逸坐镇倭岛;天竺也有李泰,李崇晦,罗通,罗焕;吐蕃高原则是薛仁贵镇守。

    大唐中枢,席君买成了新的长安令,而狄仁杰则出任刑部侍郎。

    贞观二十年二月,洛阳屈突通病逝;同年九月左仆射箫瑀病故。

    贞观二十一年六月,右仆射杜如晦病故,九月秦琼无疾而终。

    接连不断失去老臣,李世民悲痛万分,好在司徒长风远洋而回,带来天大喜讯。

    这次远洋司徒长风用了两年半,远渡美洲,带回了红薯,玉米的种子。

    当从船上搬下来刚刚成熟的玉米,筷子长的粮食惊呆了朝廷上上下下,更不用说还有拳头大的红薯。

    这些粮食虽然没有经过粮种培育,但是比小麦产量可高了许许多多。

    现在所有人都对司徒长风非常有信心,所以李世民毫不犹豫的下令推广。他似乎已经预料大唐在无饥荒的场景。

    贞观二十二年,兵部尚书李靖告老,李世民没有选择资格更老的侯君集等人,反而是任命司徒长风为新的兵部尚书。

    随着老一辈年龄增大,死的死,告老回乡的也有不少。目前左仆射房玄龄,又仆射长孙无忌,兵部尚书司徒长风,户部尚书李绩,工部尚书侯君集等人算是中枢身份最高的一群人了。

    贞观二十三年,红薯,玉米大丰收,原本应该是普天同庆的日子,皇后长孙氏病故,谥号文德皇后,葬于昭陵。

    仔细算来,其实许多人比司徒长风那一个世界,死的时间都有所推辞,应该是与这方天地武力更高有关。

    贞观二十四年,因为粮食连年大丰收,李世民按耐不住,留下太子李承乾监国,带着朝中老将,御驾亲征贵霜。

    喜欢大唐古武系统请大家收藏:()大唐古武系统。


………………………………

第405章大结局

    李世民带兵百万,从天竺攻入贵霜,同时李绩带领精兵五十万,翻越葱岭,同时攻入。

    大唐经过近十年发展,比起第一次交锋,实力大增,一百多万全副武装的精锐,对贵霜横推而过。

    日落西山的贵霜没有形成太大的阻力,因此一年时间,就被大唐占领全境。

    因为广开教学,大唐对于基成人才储备丰厚,因此李世民并未停下脚步,他拿着司徒长风提供的世界地图,打算一路征服下去。

    在打下贵霜之后,复又征召了十万契丹铁骑,二十万突厥,五万匈奴,五万吐蕃铁骑,继续西进。

    贞观二十五年,大唐同时大战萨珊王朝,阿拉伯帝国。

    贞观二十六年,刚打下萨珊王朝的李世民,在萨珊王宫大笑三声,随后倒地不起。

    年纪大了,加上连年出征,李世民一病不起,刚刚回到中原,上岸之后,就咽下了最后一口气。

    李世民病逝,入葬昭陵,谥号文帝,庙号太宗。

    赵王李元霸拿出李世民遗诏,宣布太子李承乾继位,赵王李元霸;天下第一将,上柱国,征西大将军,兵部尚书,韩国公司徒长风;赵国公,尚书左仆射长孙无忌;尚书右仆射李绩。四人为辅政大臣。

    李承乾登基为帝,改元承平!

    承平二年,出任交河道大总管的潞国公侯君集,起兵谋反。被司徒长风徒弟项痴,单人独骑,用霸王枪挑于马下。

    贞观三年,苏定方,薛仁贵,张望,马战,带领二十八员天级武将,继续西征。

    同年海军大都督刘仁轨,出兵美洲;副都督刘仁愿,出兵澳洲。

    承平六年,大唐兵临新西兰,因为战线太远,本国人口不足,被司徒长风下令停止征服。

    承平十年,大唐已经移民百万到澳洲,太子李象为澳洲都督。

    大唐陛下李承乾,采用司徒长风建议,正式修改大唐律法,以后大唐皇帝择优而不取嫡,以治理地方,军事能力等作为评判标准。

    且需要通过大唐五省二十一部主官,大半同意,才能任职。

    承平十六年,长孙无忌病逝,同年李绩告老还乡,天下第一将司徒长风也辞去所有职务。

    司徒长风带着全家人远渡澳洲,选择了一个小岛,隐居不出。而大唐皇帝并未忘记他,李承乾下旨,特封司徒长风为武王,是大唐当今唯二的异姓王,另外一个异姓王,则是早已隐退的恨天无把罗士信。

    “爹!我们什么时候去长安啊!”

    年纪六十,容貌才三十多样子的司徒长风,牵着十三岁的小女儿,行走在沙滩上。

    “呵呵!下个月,下个月我们全家都回去!”

    “真的吗爹爹!”

    “当然是真的。”

    “哦!去长安哦……”

    沙滩上留下父女两人的一串串脚印,而远处郑丽婉,豫章公主李慧,公孙飞燕,樊梨花带着其余十六个子女,正在晒太阳!…………

    (全书完)

    感谢大家一直以来的支持,谢谢一路有你们的陪伴。老书完结,新的征程已经启航,新书《辅助之赏善罚恶令》请大家给个收藏,,同时欢迎大家前来试毒,。

    再次感谢无名氏,梦神shisan,武继强,婉若惊鸿,大副,聪,岁月如刀,星辰,半个老书生,烟熏妆遮不住情伤,猫爷,伟光,子吟,断桥烟雨,风情,明月清风,黑色星期八,阿木木,迷梦,往昔,浮生若梦,往事随风,易水寒,华语。等还有其他众多大哥们一直投票支持,谢谢你们。

    《大唐古武系统》无错章节将持续在手打吧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手打吧!

    喜欢大唐古武系统请大家收藏:()大唐古武系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