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唐古武系统-第8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忙了几天,司徒长风就没有时间了,不但是因为婚期将近,而且正牌大夫人,郑丽婉带着即将娶进门的小妾公孙飞燕,加上一群徒弟都到了长安。

    “见过师尊!”

    “师傅!”

    “师傅!”

    见到司徒长风,一群徒弟高兴的围了上来,七嘴八舌的喊着。

    “好,好。”看看这个,看看那个,见所有徒弟都有所精进,司徒长风满意的点点头。

    “夫人!”见到大腹便便的郑丽婉,司徒长风不由感到非常抱歉。

    “夫君!”郑丽婉没有一丝不满,只有见到司徒长风的高兴,笑容如鲜花般绽放。

    “慢一点,慢一点!”司徒长风小心翼翼的扶着,不停的叮嘱。

    见到郑丽婉活动不便,干脆伸手抱起来,放进一边的软轿之中。

    “夫君!”大半年不见,又怀着孩子,郑丽婉的思念之情,可谓非常浓郁,这会见到丈夫一如既往的疼爱她,大眼睛水汪汪的,感动得无以复加。

    当然,十多年不见的司徒长风,更加思念家人,再见老婆,还有怀着的孩子,激动得身体都有一些发抖。

    “哼!”一边公孙飞燕,不满的冷很一声,嘟着嘴一脚踢飞地上一颗石子。

    “飞燕!”司徒长风看看这个一直死心塌地跟着的姑娘,心中一阵触动,也不顾大庭广众,伸手就把她揽在怀中。

    “啊!”闻着司徒长风身上浓郁的男人气息,公孙飞燕只惊呼一声,就彻底的迷失了自己,只感觉心头狂跳,脑袋一片空白。

    “过几天就娶你过门!”司徒长风低声在她耳边述说。

    “嗯!”幸福来得太突然了,公孙飞燕感觉脖子都在发烫,那里还记得生气,满心欢喜的点点头。

    “我们回家!”静静的拥抱一会,司徒长风轻轻拍拍她后背,温柔的说道。

    司徒长风松开手,公孙飞燕才回过神来,看看四周的人群,顿时羞得不行,差点变成鸵鸟,把头埋起来,好在所有人都懂事的背过身去,要不然都要找个地洞钻进去。

    现在的公孙飞燕那里还有一点刁蛮的样子,活脱脱一个刚过们的小媳妇,羞怯,胆小。。

    “走吧!回家。”郑丽婉笑吟吟的看着两人,出言招呼道。

    “哎呀!”公孙飞燕被看得不好意思,连忙躲到轿子后面。


………………………………

第386章训练

    “实在抱歉,当初练功,有点走火入魔,碰巧豫章闯入,被我……”回到家中,司徒长风如实解释道。

    “夫君不必愧疚,豫章与我们也是熟悉的,不是那种无法相处的人。又救过夫君,再说妾身能与公主并列,没有什么不满的。”郑丽婉反过来安慰他。

    “慧儿姐姐嫁给夫君,算是在丽婉姐姐之后,姐姐总算报了当年之仇。”公孙飞燕笑嘻嘻的说道。回到家中,没有外人,那个活波开朗,调皮捣蛋的丫头又回来了。

    “胡说八道!”郑丽婉没好气的白了她一眼。

    “嘿嘿!”知道那是郑丽婉一段不开心的回忆,公孙飞燕吐吐舌头,没有在继续说。

    “夫君不要太在意,妾身不是孩子,能照顾自己,再说还有樊家妹妹与飞燕在呢,你还是好好准备一下,别委屈了豫章公主。”郑丽婉劝说道。

    “好的夫人,为夫遵命,我尽力不委屈你们每一个人。”司徒长风含笑说道。

    “嗯!夫君你忙吧,可惜妾身帮不上什么忙。”郑丽婉真诚的说道。

    “夫人你好好养胎,就是最大的帮忙了。”司徒长风握着郑丽婉肉嘟嘟的小手道。

    “夫君!”郑丽婉看着丈夫,空着的手摸着小腹,感觉幸福满满的。

    一夜无话,陪着郑丽婉安安静静的待了一天一夜,第二天,带着一群徒弟,司徒长风开始装修新房。

    长安伊州侯府,重新装修一个大院,就是即将嫁过来的豫章公主新房。

    豫章的新房,司徒长风完全采用系统兑换的钢化玻璃来搭建。

    全玻璃房屋,加上玻璃走廊,凉亭,配上合金架子,整个院落犹如水晶宫殿一般。

    尤其是夜晚,人造水晶灯里面点燃烛火,整个院落,房屋,都迎战成五彩斑斓,漂亮至极。

    当院落落成那天,所有人都被惊呆了,几个女徒弟,在公孙飞燕的带领下疯狂的尖叫,最后都两眼放光的盯着司徒长风。

    最后司徒长风不得不答应,等婚礼之后,一人给她们一间同样的房间,这才罢休。

    至于公孙飞燕,一个镜面房间,配合着金色包边,显得富丽堂皇,安抚下来。

    忙碌下来的司徒长风,感觉自己已经成了设计大师,后世一些经典的设计与现在进行了融合。

    尤其是婚礼当天,所有人都被豫章公主的院子惊呆了。

    从外面看,银白色镜面玻璃贴在墙上,映照出人影,进入园中洁白的地砖,墙砖,合金架着钢化玻璃,除了没有电,完全就是一个现代高级豪宅。

    许多人都在嫉妒羡慕,尤其是一些贵妇,简直嫉妒得快要发狂,一整天,司徒长风收获了无数男人幽怨的眼神,以及无数贵妇,少女抛出的媚眼,胆大一些更是快要贴到他的身上,扑进他的怀中。

    这就是开放的大唐,追求着自由,敢爱敢恨,不太在意别人的看法,甚至以此为荣,证明自己的魅力。

    李世民一家子也都是红着眼看着司徒长风,尤其是李世民,前有小兕子李明达,现在又是一个豫章公主李慧,对比司徒长风给她们修建的住所,他的皇宫都有点像乞丐住的。

    因为是豫章出嫁,又是嫁给一个已经成亲,夫人健在的人为平妻,这是历来就非常罕见的事情,所以整个长安,有点身份的都来了。

    好在侯府够大,身份高的都在府中招待,身份底一些的进来恭贺一下,就被安排在外面。把正在训练中的一群年轻人拉过来帮忙,正好合适。

    至少这一百多个年轻人大部分都是出生勋贵世家,礼仪修养没有问题,加上身世清白,正是最佳劳动力。

    因为这次婚礼引起的轰动太大,成亲后每日都有无数人前来拜访,就是为了参观豫章公主的新房,豫章的几个姐妹更是住进了府中。

    有了豫章公主的前车之鉴,担心司徒长风监守自盗,李世民又让李恪,李泰住了进来,监视他。

    烦不胜烦,司徒长风不得不抛下即将生产的妻子,再次住进了军营。

    经过大半个月的训练,基本走上正轨,司徒长风更多的时间是指点他们军阵知识,如何指挥小规模作战,如何协同友军,如何快速突击,扰乱敌阵,寻找敌军薄弱之处。

    为了训练他们,还向李世民借了三千精锐,让他们指挥着少量士兵以多击少,在不用个人武力的情况下作战。

    这也是为了增加他们的作战经验,以及战场存活机会,毕竟都是大唐精英一代,在这种小战上,牺牲一个,都是重大损失。

    值得一说的是,在李世民见识了司徒长风的训练之后,太子李承乾也被丢进了军营之中。

    作为一个马上皇帝,李世民深知战友的重要性,一同作战留下深厚友谊,往往是非常坚固的情谊。

    除了训练他们,司徒长风更多精力是训练徒弟。

    项痴的单手十八挑已经用得非常熟练,加上霸王枪,已经可以断时间抗衡天级初期的程处默,尉迟宝林等人。

    席君买马上功夫不错,现在学的是司徒长风双枪功夫,游龙枪,梅花枪已经有一定造诣,真气也进入地级。

    狄仁杰喜欢用涧,最喜欢的还是飞刀暗器以及拳脚,把铁线拳,穿花绕蝶手,形意拳练得炉火纯青,金雁功也没有落下,加上地级真气,三十招内,公孙飞燕不动杀心,都无法取胜。

    二徒弟武元华,六徒弟纪鸾英,得传紫电,流星剑,学的是公孙大娘的剑舞,身法,以及司徒长风的形意拳,真气心法。

    至于徐慧,沉迷在司徒长风的医术,琴棋书画当中。

    小徒弟上官婉儿,一如既往的陪着大徒弟兕子,整日在军营疯玩,做弄着所有人。。

    对于小兕子与上官婉儿,拳脚兵器,司徒长风并不强求她俩学习,除了养生的铁线拳,五禽戏,那是雷打不动,每日必须练习。

    好在小兕子非常懂事,不用监督,每日自觉的就练了。


………………………………

第387章兵发半岛

    锻体丹材料并不算太难寻找,所以司徒长风炼了不少,不过对于十八岁以上的人,没有多少效果,因为他们身体已经差不多定型。

    所以这些都便宜了几个徒弟,在加上培元丹,大量丹药加上各种功法,几个小徒弟本事是疯狂的增加着,就连记名弟子朱晨与张轩,都进步不小。

    两人虽然说是记名弟子,司徒长风也没有区别对待,只不过他俩天资有限,学的是刀法。

    月棍年刀,刀法可以很简单,但是威力不小,最适合战场杀敌,所以司徒长风为他们量身打造了一套刀法,因为脱胎与沙场百战而来,所以叫百战刀法。

    白天训练手下弟兄,教导徒弟,晚上回家陪老婆孩子,日子过得别提有多滋润。

    因为时间长了,司徒长风避而不见,其她人也没怎么来守着了,所以侯府也就平静下来,除了几个住在家里的女徒弟。

    新年之时,大年三十晚上,郑丽婉终于顺利生下一个儿子,胖嘟嘟的,接近八斤,眉眼间非常像郑丽婉。

    大儿子已经两个多月,老二才出生,对外还是宣布是双生子,老大司徒浩然,老二司徒安。

    整整几个月,司徒长风府上喜事不断,娶公主,娶小妾,生了两个儿子。

    司徒长风成为了人生赢家,引得无数人羡慕不已,毕竟能把公主收拾得服服贴贴,让大名鼎鼎的飞凤双刀安心呆在家里,那是一般人做不到的,君不见豫章公主府已经几个月没有主人去住一天了。

    想想其她公主,她们与驸马,完全就是住在公主府中,平时生活,都是小心翼翼,生怕得罪皇家。

    在长安又住了三个月,司徒长风迫不得已,带着训练中的人和徒弟们回了岳州,大小老婆与儿子,全都留在了长安,一直跟着司徒长风的樊梨花,也终于如愿以偿的怀上了孩子。

    作为岳州,朗州的两州郡守,虽然常年不在,但既然有空,一年之春就必须要去安排一下。毕竟那是他的心血。

    两州已经发展了一年多,算是上了正规,不过司徒长风在三国治理地方多年,又有了许多先进的理念与见解,所以要适当的做出调整。

    这些就需要召集所有下属来进行指导,并且监督执行。

    所以带来的一群年轻人在完成自身训练的同时,又多了一项任务,对种植,施肥,田间管理,水果鱼肉的后期加工,改进造纸技术,加强茶叶,甘蔗的种植,白糖深加工等等技术学习。

    军事方面,当年的吴国可是有最先进的造船技术和最多的人才储备,是目前两州甚至江南不能具备的。

    尤其是海船,他们大力开发了十多年,在司徒长风离开之时,已经远航到天竺一带,而且正在图谋天竺。

    这些知识也需要与墨家探索,对现有技术进行融合改造。

    忙碌!非常的忙碌,司徒长风整日不停的召见下属进行开会指导,画图研究,有点时间就要巡视田间,工厂。

    岳州郡守府每天都有几百人进进出出,偶尔的争吵声墙外都能听到。

    两个月时间,只是画出的图纸,写的各种资料,就堆满了一间屋子。

    不但是他们忙碌,整个岳州,朗州都在忙碌,选种,育种,然后移栽,翻地,除草,施肥,这是农业种植。

    新的品种果树,种植,嫁接,陶瓷水果罐头即将在今年上市,岳州又将多出一份经济收入。

    当然鱼肉也是同样如此,鱼肉罐头也将畅销各地。

    四月底,司徒长风不得不抛下两州政务,踏上了出征的道路,好在两州如何发展,已经安排好了,至于过程中会遇到的困难,就只有靠留下的官员自行解决了。

    前次大战,还有两方受益者,一处是南洋孙家,李世民大方的赏赐了一个南洋王名义,加上新占领地方,五成纯利润三十年收益时间。

    另外一处就是东北秦王府,因为秦王府一直以来安分守己,镇守边关的原因,加上这次牵制了匈奴,所以李世民决意每年为东北增加武器,粮食等物资的补给。

    这完全是从司徒长风身上得来的灵感,虽然表面上是增加了粮食武器,但是他不但收获了人心,而且因为朝廷供给,粮食商人自然就减少了,这样一来,日后就算秦王府有异动,也相当于控制了他们部分命脉。

    最主要一点是现在李世民有钱,腰杆硬。去年一年,长孙的棉衣,羊毛衣服就为他赚了百万贯的钱币,还有许多物资。而东北羊毛衣与棉衣,无疑是最受欢迎的东西。

    一万套羽绒服,就让秦王府上下心生不少感激,这次主动出兵封锁了边界,阻挡了半岛三国出逃道路和援军。

    这次大唐出兵,并不是走陆地,而是海上,至于陆地上只是封锁和阻挡,秦王府出兵五万,加上李孝恭带的十万大军坐镇,完全确保了他们出逃道路。

    抢滩登陆是不存在的,漫长的海岸线,犹如不设防一般,半个月时间,千条大船从幽州运送了二十万人马登录百济。

    这次出征,以征西将军司徒长风为主,太子李承乾,魏王李泰,吴王李恪为监军,出动青年天级高手十八人,地级高手百人,以报复半岛三国侵略大唐为名义,要求三国举国投降。

    而选择百济作为第一个攻击对象,只是因为百济最弱。

    弱小就是万恶之源,这一点在国与国之间,表现得非常明显。

    前番虽然大唐与突厥,匈奴,吐蕃谈好了二十年互不攻打协议,不说协议对四国的约束如何,至少周边小国是没有保证的,这一点所有人都心知肚明。

    在说现在大唐强大,死道友不死贫道,他们才不会去为小国强制出头,前方突厥人出头被打成猪头,正是前车之鉴。

    从大唐开始登录,百济就慌了,整个高层乱做一团,有主站的,有想投降的,也有想逃跑的,不一而足,至于百济王,虽然他也想战,但是自家事自家知道,那里可能是大唐的对手。

    《大唐古武系统》无错章节将持续在手打吧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手打吧!

    喜欢大唐古武系统请大家收藏:()大唐古武系统。


………………………………

第388章半岛战事

    二十万大军,有一半是弓弩手,还有百张三弓八牛弩这个大杀器,利用钢材组合的投石车,不但投送距离更远,而且小巧许多。

    上岸修整两天,人到齐后,司徒长风开始分派任务,对于拥有半岛地形图和前期做了大量信息收集的他来说,这就是一场实力不对等,信息不对等的战斗。

    三万骑兵,分别由秦怀玉,赵光仁,薛仁贵带领前去包围,拦截,而剩下的步兵才是攻城的主力。

    司徒长风决意利用弓弩,重现大秦箭阵,加上投石车,尽力做到以极少的伤亡,拿下所有城池。

    用来改变大唐年轻一代的作战观念,用强大的军事实力来取胜,而不是利用战士的性命去取得胜利。

    除了提倡远程作战,还有小规模配合,精锐作战,利用高手带新手的方式,协同配合,分割消灭敌人。

    以天级高手统领万人,下面分十个地级高手,一百个玄级,加上一千黄级,最后剩下八千八百九十个装备精良的战士,这样无论是面对几万敌人,还是几百敌人,都能轻松,从容的应对。

    这次出征,虽然只有二十万,但是配备给他们的装备,在以前足够武装百万大军。就连弓弩手都有一身皮甲,攻坚的全是重甲士卒,或者应该说是钢甲士卒。

    所有人都带着一个钢做的头盔,不但是一件强力的防御装备,而且能在野外当作锅碗。

    百济只有四座大城,而最繁华的就是泗沘与都城熊津。大唐军队登录以后,修整好就立即赶到并包围了泗沘。

    三万骑兵则切断了道路,准备打击援军。

    百济气候温和,得益于两季稻种植,百济人口不少,尤其是这平原地带,整个泗沘居然有四十多万人口,仅次于熊津的六十多万。

    不过面对大唐围城,他们那低矮的城墙没有带来一点安全感,更别提那简陋的武器装备。

    没有过多交流,招降一遍,没人理会,司徒长风直接下令攻城。

    四面合围,投石车,床弩就开始发威。

    几轮之后,城头上就一个冒出来的人头都看不见了。

    等到百济守卫感觉没有石头落下,抬起头来防守的时候,弩兵已经到了城外,正抬起弓弩看着他们。

    “刷刷刷!”漫天箭雨,宛如六月暴雨,从天倾斜而下。

    “嗡嗡嗡!”刺耳的弓弦声响起,同时城头上传出许多惨叫。

    “杀!”发一声喊,原本掩护弓箭手的刀盾兵,抬着攻城梯就开始向前冲。

    有守卫听到声音,站起来想要反击,就被特意训练的神射手点名。

    一个冲锋,就上了城头,后续部队跟进,轻易的站稳脚跟,随后弓弩手也上去。

    城头,城墙,城门,步步为营,一步一步推进,犹如水银泻地,犹如一场安排好的演习,漂亮,完美。

    还未等大军完全进城,城里守卫就开始投降。

    面对大唐军队,碾压式进攻,他们已经丧失了反抗勇气。

    整个泗沘十万守卫,阵亡一万,负伤一万五,五万投降,剩下的人脱下盔甲,丢下武器,变成了百姓。

    有别于此,泗沘城还有二十多万百姓,也成了大唐的俘虏。

    不能让俘虏闲下来,这是司徒长风的经验,一条通往海边的道路,一座码头,这就是他们需要做的事情,包括城中青壮,抽调了近十五万人手。

    太子李承乾统领一万士卒,带领李崇晦,李崇义,李孝逸,李景恒坐镇泗沘,老成持重的苏定方带领来恒,來济,尉迟宝庆,程处弼四人带领一万骑兵,一万弓箭手,五千刀盾兵看管俘虏。

    又分出魏王泰带领薛仁贵,张望,单英为一组;狄仁杰,席君买,项痴加上杜荷做军师的一组,各带一万人清缴附近小县城,村庄;司徒长风则带人继续向着熊津前进。

    打蛇打七寸,当然要直捣黄龙,以免百济召集全国人马抵抗。

    虽然说那样司徒长风一样有信心取胜,不过完全没有必要给自己增加麻烦。

    半岛很小,百济更小,前方战事发生,后面都知道了,一路上的村庄已经空无一人,从凌乱的现场来看,百姓都走得非常匆忙。

    司徒长风还没有到,熊津已经快要打起来了,现在基本没有了主战派,大臣们大多数主张投降,而百济义慈王则想要逃跑,带人逃到高句丽,联合起来对抗大唐。

    “大王!大唐来势汹汹,就算联合高句丽,又能胜利吗?他们可不比几十年前的隋朝啊!”一名大臣苦苦劝说道。

    “是啊大王,突厥加上匈奴都不是对手,我们如何能够抵抗,现在投诚,还能落下一个富贵平安。”立即有其他人赞同道。

    “这……”大臣话,让义慈王心态动摇,这些利弊他也清楚,只是立场不定。

    “大王,您想想,如果联合高句丽,就算打败大唐,我们还剩下什么呢?高句丽可是早就恨不得吞了我们。

    还有新罗,他们一向与大唐交好,现在又是女人当家,恐怕早就准备好投降了。”又是一个大臣下了一剂猛药。

    他们并不是一心为国家着想,而更担心的是自身安全,义慈王到那里都差不多,但是他们的根基就在百济,离开这里就啥都不是了,所以一力主降,在他们映像中这里是偏远之地,大唐看不上的,就算占领了,也只是名义上的,最多每年上供就是了,反正也不是自家出钱。

    义慈王多少也知道手下臣子的心思,不过他也别无选择,拼死一搏,机会寥寥无几,下场只有灭亡。投降还有一半机会继续坐王位,只是头上多了一个大唐而已,想想强大的大唐,似乎也不是不能接受。

    “大王,大唐军队已经到了百里之外,早做决策啊!”一名大臣上前一步劝说道,说完与其他人眼神一阵交流,眼中露出一丝凶光,他们可不想为义慈王陪葬。

    “降了吧。让太子扶余隆出城献降书。”义慈王无力的挥挥手道,说完似乎耗尽了全身精气神,瘫坐在王位上,整个人一下苍老许多。

    “大王英明!”众大臣露出一丝笑容,齐声恭维。

    《大唐古武系统》无错章节将持续在手打吧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手打吧!

    喜欢大唐古武系统请大家收藏:()大唐古武系统。


………………………………

第389章百济降

    司徒长风在半路,就见到了跪在道路中间的百济群臣。

    “小国寡民,扶余漳参见上官,今奉百济义慈王之命,特来乞降,家父身犯恶疾,不变远行,还请上官见谅。”扶余漳把降表高举过头,恭敬的大声说道。

    “原来是百济小王子,快快请起,本将大唐征西将军司徒长风,这是吴王殿下。”司徒长风早已接到斥候汇报,当然知道他们是来投降的,于是跳下牛背,笑眯眯的扶起扶余漳。

    “玉面飞虎!”扶余漳一听司徒长风的话,顿时吓得身子一抖,瘦弱的身体差点摔倒。

    “呵呵,想不到小王子也听过本将的外号。”司徒长风笑容不变,继续说道。

    “嘿,嘿嘿,将军威,威名!如雷贯耳。”扶余漳看了一眼司徒长风,见他并不是凶神恶煞的样子,略微放心,挤出笑容道。

    “来来,小王子,这是我们大唐吴王殿下。”司徒长风伸手一引介绍道。

    “扶余漳参见吴……啊!”扶余漳连忙跟着司徒长风手势行礼,刚弯着腰,无意中见到白玉犀牛巨大的脑袋就在面前,一下子被吓得脸色大变,惊叫起来。

    他这一叫,可把李恪郁闷坏了,知道是被牛吓到了,不知道的还以为被他吓到了,没看见百济那群埋着头跪着的大臣,都在偷偷打量他。

    可惜这个时候又不能生气发火,只得咬牙挤出两个字:“免礼!”

    司徒长风也没想到,这货如此胆小,不过也懒得安慰他,打开降表看了一下没有问题,属于无条件投降,心下舒服了,满意的说道:“这乞降是一事,还得后方太子殿下做主,本将这就派人前去请示,不过大军未曾得到命令,还是要继续前进。”

    “是,是!请将军手下留情,不要伤害百姓,家父已经让人为大军准备好粮草,犒劳大军。”扶余漳听到司徒长风施压,还以为他的意思是没有命令,要继续攻打,吓得额头冷汗直流,连忙劝说。

    笑眯眯的看着扶余漳等人,司徒长风就像见到无数廉价劳动力,那里舍得杀他们。

    “不会,不会,我们大唐士兵,绝对不会滥杀无辜。”司徒长风拍拍扶余漳的肩膀,义正言辞的说道。

    “多谢将军!多谢吴王。”扶余漳连忙道谢。

    当然说是请示李承乾,这完全是假话,从开战之初,就定下了十多种作战计划,每一个细节又有几种不同情况的应对,这是司徒长风召集二百多个将领集体思考,商议做出的决策。

    尽量考虑方方面面,让每一个人都做到如同机械般配合协调,做出‘傻瓜式操作’,这样能很大部分可能避免出现一将无能,累死三军的情况。

    大唐日后作战,都会参考这种案例,朝廷上那一批经验丰富的老将将组成强大的军事指挥部,配合九十九名智囊团成员。制定作战计划。

    当前方军队站稳脚跟,大唐后续普通府兵,年轻文士,就开始登陆了。

    这一批多达上千人的士子,十五万府兵,就是为长期占领半岛做准备的。

    至于李承乾,在他收到百济投降的消息之后,又会向朝廷请求援助,无论是人员,还是钱粮。

    当然这是整个大唐上上下下,最喜闻乐见的事情。

    首先是各大世家,士子,因为要治理地方,就离不开文人;其次是底成官员,大量有一点能力的底成官员,甚至是小吏被提拔起来,虽然说这官做得有点远,但权力不小啊。

    商人也很高兴,除了外贸产品,其他的国家大量需要,虽然说利润不高,但是不愁销路,无论是粮食布匹,还是陶瓷瓦罐,甚至是竹子编的背篓,都能换钱。

    商人到处收购,统一运到指点地点,换回钱财,又继续找百姓收购,或者请工人制作,这又拉动了地方经济,让百姓多了收入。

    当然,最高兴的那只能是李世民,国外开疆拓土,国内一片繁华,原来无数无法安置的士子,全都离开了长安,偶尔他还会感觉到怎么就连最底层的小吏都不够用。

    看不顺眼的人,也都被驱使出去,小官那是发配,明升暗降,高级官员就是巡查全国。

    安排几个巡查组,轮流,交叉巡视,既稳定了地方,查处了一些贪官污吏,收获了好名声。

    而且还统计了全国一些以前未曾注意的细节,比如山川矿石,果树蔬菜,地方特产,这些又将为下一步全国大开发做出准备。

    这些很大一部分都是司徒长风的建议,如今效果显著,让原本想到司徒长风就不待见的李世民,如今也顺眼多了,深感这波不亏,于是乎伊州侯府就得到大量赏赐。

    熊津城义慈王病倒了,而且是那种卧床不起的大病,司徒长风探望过一次,以他的医术,一眼就知道这是病入膏肓,无救了。

    义慈王也明白自己的情况,很快就做出决定,传位扶余漳,让他全权负责百济一切,并妥善处理投降一事。

    又过了一天,司徒长风拿出一份圣旨,加封扶余漳为大唐百济王,改百济百济州,分熊津,顺天两郡,吴王李恪任州牧。

    虽然李恪是州牧,不过那都知道是虚职,所以李恪也并未干涉司徒长风的安排,老老实实的去安抚百济的贵族世家。

    分出人手,拿着两代百济王的命令,大唐全盘接收了百济地盘,并且发布了许多安民政策。

    比如所有百济百姓,享受大唐百姓一样待遇,并且大方的免了他们三年除劳役外的其它税收。

    至于劳役,那是不能少的,毕竟要大力开发,没有人手可不行,不过就算如此,所有百姓都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