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唐古武系统-第6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对于眼前的场景他早有推演,目前采用的是一个最好的办法。

    把上游源头,昆仑山流下的水,从旁边引开,绕一段距离,然后在回到原来的河道。

    这样就能一段,一段的开采河道中的玉石,而不用担心别人分享。

    这里日后将会是属于大唐的玉石矿区,等河道采得差不多了,才慢慢开采山里的。

    在都西城开设互市之后,这些玉石就能夹杂在普通货物之中,毫不起眼的运回中原。

    而且以目前完全人力的开采条件,几百年都不用担心开采完了。

    如此巨大的一块蛋糕,朝廷或者中原贵族绝对不会放过,可以想象,西域会因此而变成中原的囊中之物。

    最重要一点,日后无论是谁,坐上龙椅,都不会对西域熟视无睹。

    大军出动,很快就顺着山谷把水流引开,水一断流,慢慢的就露出河床。

    等到午时过后,终于干了上百米长的一段。

    在司徒长风命令下,把河床里面一些像样的石头搬了上来。

    有些石头已经能够明显的看到玉肉,这让所有人都兴奋起来。

    “喝!”司徒长风走上前去,大喝一声,对着其他乱石,挥刀猛劈。

    以龙雀刀的锋利,很快就劈开,十多块大的石头。

    “别!别劈了!”尉迟宝林激动的拉住司徒长风说道。

    众人围上来一看,不由大吃一惊,原本非常普通的石头,十块居然有三块里面有玉石。

    “啊呀!可惜了!可惜了!这么大的玉石,就成了两半!”尉迟宝林一脸肉疼的说道。

    “好小子!还真是惊喜啊!如果这河里的石头都是如此,那真是富可敌国啊!”红拂看着宽敞的河道,惊讶的说道。

    “前辈说得是,但这些财富想要全部开采,短时间还是办不到的,而且这是上游源头,所以玉石多一些,下游就会慢慢变少!”司徒长风解释道。

    “言之有理!不过就这些已经不虚此行了,数年之内,还是开采不完的。”红拂满意的点头说道。

    “呵呵!别说几年,这里的玉石,足够开采数百年的!”司徒长风笑着说道。

    “你是说这山?”红拂顺着司徒长风的眼光看过去道,惊讶的说道。

    “当然!要不然河道中的石头那里来的,都是大山的石头被暴雨冲刷下来的,所以山中玉石更多,只是河道中的玉石经过千万年河水冲刷,品质更好一些。”司徒长风笑着解释道。

    众人听了司徒长风的话,抬头看看前方连绵不绝,巍峨的大山,不由感到口干舌燥,实在不敢想像这是一笔多大的财富。

    “他爷爷的!谁敢阻拦爷发财,爷杀他全家!”程处默兴奋不已,红着眼恶狠狠的说道。

    对于他的话,其他人显然深以为然,不约而同的点点头。

    “这一笔财富,大家吃不下的,还需要分出一部分来。”司徒长风摇摇头说道。

    “确实吃不下!”红拂点点头赞同道。

    对于司徒长风面对如此巨大财富,还能保持冷静,她不由感到非常佩服。

    一般人遇到这种情况,不说高兴得发疯,至少也不会如此冷静,没看到程处默等人眼珠都是红的,就算自己等人,都是喜笑颜开。

    “姐姐是说陛下!嗯,确实不能避过!”新月娥点点头赞同道。

    “前辈,嫂夫人说得不错,没有陛下支持,这边困难重重,所以吾以为,这里所有财富,陛下拿三成,在坐的家里分五成,剩下一成分润给其他人,一成给士卒。不知诸位以为如何?”司徒长风分析道。

    “甚好!”

    “很好!”红拂等人对视一眼,满意的点点头说道。

    “哈哈!大家满意就好!不过现在还是让大家先发一笔横财!”司徒长风笑着说道。

    一面说,司徒长风一面又把消息通传了下去!

    士卒们没有想到还有自己一份,顿时干劲十足。

    这河道的玉石千百万年来从没有人开采过,所以存货相当多,大部分已经被冲刷到能看见玉肉。

    看不见玉肉的,也被兴奋的程处默等人砸开,一探究竟。

    上万人干活,自然非常快速,到天黑的时候,玉石已经堆积如山!

    “宝林!机智稳重,处默面粗心细,所以我想留你们镇守都西城,开设互市,在隐秘开采玉石,你们意下如何!”司徒长风询问道。

    “没有问题,只是担心有负众望!”两人对视一眼,尉迟宝林开口说道。

    “这边给你们留五千精锐骑兵,遗爱会留下来看守矿山,伊州那边也会经常给你们送来补给,你们安心学着伊州建设城防,开设互市就行了。

    遇事不对,及时撤退,日后在打回来就是。”司徒长风安排道。

    “嘿嘿!这么简单,当然没有问题,伊州城我们一直都在,如何筑城,还是记得的。”程处默嘿嘿一笑道。

    听了司徒长风的安排,原本有些担心的黑白夫人,裴翠翠也放下心来。

    “突厥人被我们打得伤筋动骨,至少段时间不敢来招惹大唐,所以这次回去,吾会请陛下移民伊州,同时大家回去之后,尽快安排人前来采玉!”司徒长风继续说道。

    “你不说也会尽快安排!这晚一天,损失也是大了去。”裴翠翠点点头说道。

    “那好,准备一下,在等一天就直接出发,以免时间长了,被人发现!”司徒长风最后总结道。


………………………………

第265章 镇西将军

    第二天又采了一天的矿,第三天才收拾好回伊州。

    好在这次抢了不少马匹,这才把所有开采出来的玉石一起带走,而河道已经被重新引回去了,必须等到众人回去组织人手过来,再重新开采。

    伊州现在已经完全上了正轨,而司徒长风的任期也到了,所以这次就跟着一起回长安。

    伊州由赵光仁,牛秀共同镇守,至于主事之人只有等朝廷新的任命了。

    其他人都是司徒长风请来,或者主动帮忙的,当然也各自回家。

    樊洪一来不愿意回长安,二来伊州羊毛生意是司徒长风为讨好他,划到樊梨花名下的,所以他更有理由不走了。同时采玉一事,也会由樊家寨出人。

    对于他的坚持,司徒长风也不勉强,有他在这边,说实在的也要放心不少。

    这次回京,只有众人的亲卫,不过一千人,带着一百多两马车,浩浩荡荡的走在回长安的路上。

    早在他们回来之前,长安就接到了伊州大胜的捷报,整个长安为此欢庆了三日。

    而作为此事有关的所有家庭,在松一口气的时候,也受到了李世民的嘉奖。

    虽然伊州一战无法统计具体杀敌人数,不过司徒长风做了详细报告,最差也有三十万以上的杀敌数量。

    这简直让李世民喜出望外,如此大胜,已经很久没有过了,至少是他登基以来,最大的一次胜利,何况还是死敌突厥。

    大喜之下,司徒长风还未回京,就已经被封为开国伊州侯,下三品镇西将军。

    这既有司徒长风一直以来的功劳,也因为司徒长风是根正苗红的学院派,没有家族拖累的缘故,同时也是以示恩宠,避免被其他人拉拢。

    伊州胜利惊动全大唐,以及大唐周边的部落,国家,通通安分起来。

    让长安,洛阳更吃惊的事,就是几位国公夫人寄回来的书信,信中提到长安耳熟能详的一批年轻人,全都晋级天级,地级巅峰。

    就连杜家那个不学无术的杜荷,听说都到地级了,房家老实孩子更是达到地级巅峰。

    据一个国公家的管家无意中说漏嘴,这一切都是因为新晋侯爷,司徒长风,有一种仙丹的原因。

    一时之间,本来就是长安,洛阳名人的司徒长风,再次激起波澜。

    同时与他有换的罗家,郑家,房杜两家,都有人上门打探消息。试探口风。

    尤其是郑家,关系最好,身份又不算太高,无论是同僚,还是世家,都找上门去了,明面上是恭喜他家出了一个天级武将郑丽婉,这对诗书传家的郑家来说,完全就是一个非常意外的惊喜。

    当然,这一切都与司徒长风无关,在洛阳武院停留一个时辰,又继续启程去长安述职。

    …………

    “哈哈!长安!你杜二爷回来了!”杜荷站在城门外猖狂的大笑道。

    “嘎!”笑声还未落,就嘎然而止,只见城门口正走出一个满脸阴沉的儒雅中年男子,正是他老子杜如晦。

    杜如晦是有名的儒士,原本奉命来宣旨,那里知道刚到就听见他儿子在大放厥词,没有一点教养的样子,当然心情不好。

    “陛下有旨:伊州郡守司徒长风接旨!”杜如晦瞪了杜荷一眼,从身后内侍手中接过一卷圣旨,高声喝道。

    “臣!司徒长风接旨!”司徒长风连忙抱拳躬身,弯腰聆听。

    “门下!制曰:伊州郡守司徒长风忠君爱国…………”

    一大段花团锦簇的词语,狠狠的夸奖了伊州众人,然后才是对司徒长风的嘉奖,其他人同样嘉奖丰厚,不过更多的是虚职,金银赏赐。

    包括数位国公夫人,更是赐下大批绫罗绸缎,珍珠宝石。

    司徒长风谢恩结果圣旨,笑着对杜如晦道谢:“居然劳您大驾,实在让晚辈感到荣幸!”

    “好!好样的!你们做出的成绩,让老夫牵马都愿意。”杜如晦对司徒长风可是和颜悦色的。

    “那可不敢,不是折晚辈的寿嘛!”司徒长风连忙说道。

    “哈哈!走吧!陛下还在宫里等你!”杜如晦见司徒长风一如既往的谦逊,高兴的大笑道。

    “劳您稍等!晚辈整理一下,马上进宫!”司徒长风拱手说道。

    说完让早已分好的马车,分出五车去了自己家,十五车去了郑家,然后带着给李世民的四十车进宫去了。

    剩下那百多车,都是分好了的,一人十车,不多不少。

    各家都有人来迎接,只是刚才杜如晦在宣旨,所以都站在一边,这会连忙上前,一时之间,城门处就像集市一般,热闹非凡。

    众人出来也时间也不短了,归心似箭,各自回家不提,就连张望马战,白三几人,都已经各自回老家去了。

    “这……怎么还一人拉几车东西回来。”杜如晦意外的看着大家分赃一般,各自挑选自家马车,就连杜荷都让人赶着马车回家去了。

    “呵呵!伯父回家就知道了!”司徒长风见杜荷溜了,也不说穿,呵呵一笑道。

    “好吧!走,别让陛下等久了!”杜如晦也不追问,微笑一下道。

    太极宫还是那么一派金碧辉煌的景象,镂空金漆御座设在三层台阶高台上,周围数根蟠龙漆金柱,殿廷的四角伫立魁梧的司卫甲士。

    左侧珠帘微响,四名妙龄侍婢在前开路,撩开帘子,李世民阔步走入殿中,在御座上坐定。

    李世民轻轻托手示意,让行礼的两人起身,旁边房玄龄等人已经等候多时。

    “爱卿一路辛苦!”李世民微笑道。

    “多谢陛下关心,幸不辱命,没有让突厥得逞。”司徒长风淡淡的笑着道。

    “听说爱卿给朕带了礼物!”李世民破感兴趣的问道。

    “是的,突厥赔偿都西城给大唐开,臣就带了一点特色回来献给陛下。”司徒长风也不细说,他相信李世民应该已经知道了,所以配合着装神秘。

    “带上来吧!”李世民对侍卫吩咐道。

    不一会侍卫就抬着许多箱子进入大殿,满满当当的摆放了大半殿。


………………………………

第266章 见徒弟

    随着李世民走下来,二十多个大唐高官也围了过来。

    “哧!”随着箱子打开,一大群牙棒子疼吸气的声音传来。

    只见满满一箱一箱的白玉,出现在所有人面前,在光线下发出柔和的光辉,就连侍卫都小心翼翼的放轻了手脚。

    一两箱珠宝玉石,众人都见过,数十箱同时摆在前面,而且如此大,如此好,就连大唐宝库,也没有过。

    “这是最好的一批,都挑给陛下了,因为没有时间,所以都只是开了一个口子,还需要打磨。”司徒长风解释道。

    “西域小国,居然如此富有?”长孙无忌还以为这是占领都西城收刮的,所以吃惊的问道。

    “这是下官无意寻找到的一个玉石矿!”司徒长风微笑着说道。

    “哧!”许多人一听,感觉牙更疼了。

    “这……这么一点时间,就开采如此之多,那一年又是多少!”左仆射箫瑀问出了所有人的心声,就连李世民都炯炯有神的盯着他。

    “陛下!诸公!这一批玉石,乃是千万年来,被洪水冲下山来的,所以不用开采,只需要挑选就是。

    日后需要探查矿脉走向,开采,运输,这就非常慢了,而且地处西域,运回来也不是一时半会的事情。”司徒长风解释道。

    “如此也好,既然是矿脉,当然应该慢慢开采,细水长流,才能显得珍贵!”房玄龄点点头说道。

    “玄龄府上的十车货物,应该也是玉石吧!”杜如晦隐约感到司徒长风如此大张旗鼓,是别有用心,所以干脆配合着说道。

    “我府上也有?”房玄龄意外的说道。

    “不错,这次出征的所有人皆有,包括士卒,也以陛下的名义赐下。遗爱不但杀敌无数,立下大功,而且这次留下镇守都西,所以就由二弟杜荷带回他的一份。”司徒长风解说道。

    “镇守都西?”房玄龄并未在意玉石,反而略微担忧儿子。

    “房公勿忧!都西不但有遗爱,而且还有尉迟宝林,程处默照应,况且遗爱现在也是地级巅峰的高手,自保能力还是有的。”司徒长风连忙安慰道。

    “遗爱能担大任了!多谢贤侄!”房玄龄也知道司徒长风不会陷害他儿子,转念一想就想通了,感叹一句,对司徒长风拱手施礼!

    “伯父折煞小侄,遗爱有能力为国出力,这是好事,也是他自身努力!”司徒长风连忙避开道。

    房玄龄也没有在说话,只是对司徒长风感激的点点头。

    “伊州侯!你们私自瓜分玉石矿,是否不妥!这应该全都上交朝廷,由陛下赏赐才对吧!”王珪不轻不重的上了一个眼药。

    “这位是?”司徒长风故作不认识的问道。

    “这是永宁郡公,侍中王珪,王老。”所有人都在看着司徒长风如何回答,这也是对他政治头脑的一种测试,于是房玄龄微笑着帮他介绍。

    “永宁郡公是吧!这事有两个原因!第一玉石并不是都西城的,也不算围剿突厥的收获;第二玉石矿区目前不输于大唐领土。

    不过因为我们都是陛下的臣子,所以所有人商议决定,玉石矿出产会有三成献给皇后,一成用来抚恤通往西域与镇守都西的士卒,不知郡公以为如何。”司徒长风淡淡的说道。

    “好了!这事就这么办吧!诸位爱卿退下吧!司徒爱卿留下!”李世民对于不用出一分力,就能得到三成,已经非常满意。

    毕竟这不是大唐内的地方,而且其他世家地盘开采矿石,也只有一两成上交。

    “爱卿信中说有重要的事情面奏?”李世民问道。

    “陛下!突厥小可汗阿史那泥孰为请合,曾经拿出一个重要消息交换,杨家与东突厥早已勾结,意图不轨!”司徒长风见侍卫离得远,就压低声音说道。

    “嗯!此事朕已经知晓!兕子今年已经六岁,既然你回来了,就好好教她。”李世民愣了一下,随即脸色毫无变化的说道。

    “臣一定尽心尽力!”司徒长风想到那个体弱瘦小,但是非常可爱的小孩,就不由会心的微笑着说道。

    “甚好!兕子多次念叨,让朕都有些羡慕,走吧,顺便去看一下!”李世民招手道。

    两人慢慢走向丽政殿,一路上李世民仔细倾听了伊州大战的细节。虽然战报中有提起,但还是听人说更为详细。

    李世民自身就非常知兵,听完之后,对司徒长风非常赞赏,表示自己来,也做不到这一步,毕竟手下能用之兵太少。

    如果不用计,迟早会被突厥拖死,只有突围一条路,而他是想不出火攻这一条的。

    对于西突厥的请合,司徒长风直接答应,李世民也非常赞同,一来大唐没有余力进攻,二来实实在在的好处已经拿到了。

    大唐如今是文武分家,颇有军政分离的意味在,尤其是长安之外,完全是军不管政,政不管军,地方事务,皆由郡守,县令处理,而战事,则是各地将领一言而决。

    像是武院,完全就是武将派系拥有话语权,而文官自然也有相对的太学院,国子监。

    只有朝堂之上,无论是军事,还是政治,双方大佬都能发言,不过双方也很有默契。

    除非李世民询问,否则不会去主动开口,说非本派系的事情。

    …………

    “父皇!”兕子看到李世民,就一下扑进了他怀里。

    “师傅!”正当李世民高兴得乐呵呵,小兕子又发现了跟来的司徒长风。

    “呵呵!兕子结实了!嗯!更漂亮了!”司徒长风笑呵呵的夸奖道。

    “师傅,您没给兕子带礼物吗?”兕子见司徒长风空着手来,不由偏着脑袋问道。

    “额!当然给兕子带了礼物!”司徒长风连忙说道。

    “真的吗?快给兕子看看礼物!”小兕子兴奋的问道。

    “这是师傅特意为你找的,名叫九转金丹,兕子吃了以后,就能身体完全健康,冬天也可以出门玩耍。”司徒长风拿出最后一颗金丹说道。


………………………………

第267章 盐

    “这就是让人变成地级巅峰的九转金丹?”李世民好奇的问道。

    “陛下听谁说的?这金丹怎么可能让所有人直接变成地级巅峰?伊州的时候他们成为地级巅峰,是因为他们几乎都是地级的人。像杜荷还不是只能玄级巅峰,给兕子,是为她洗经伐髓,打下基础,这样修炼天蚕心经就容易许多。”司徒长风解释道。

    “原来如此!这话总是越传越离谱!”李世民略微不好意思的说道。

    “确实如此,兕子身子骨弱,内脏也弱,这样数管齐下,让她不但能很快恢复常人,而且基础牢固,习武也快。”司徒长风点点头说道。

    “兕子吃了九转金丹,是否就不用在习武了,毕竟这孩子从小就吃了太多苦,能像常人一般,哀家就知足了。”长孙关心的问道。

    “您说得不错,不过兕子先天受损,如果不修炼天蚕心经,就算现在无事,也无法长寿!”司徒长风摇摇头道。

    “那还是让她修炼吧。”长孙一听,连忙轻轻的摸着兕子头道。

    “这丹药吃下,会昏睡九个时辰,您让她躺着就好!”司徒长风看着就像吃糖豆一般的兕子,微笑着说道。

    长孙闻言,抱起兕子,进入内间。

    “杨家的一些小动作,朕早已知道,这一切也在预料之中,这次西突厥出动,不但吐谷浑,吐蕃有出兵迹象,东突厥,匈奴,同样屯兵边境,所以才无兵马支援伊州。

    好在你们取得一场漂亮的大战,要不然一但兵临玉门关,恐怕四周大战,在所难免。”李世民感激的说道。

    “有陛下运筹帷幄,朝堂诸公坐镇四方,宵小之辈,岂敢动弹,陛下只需要分而破之极是!”司徒长风恭维道。

    “分而破之!这是朝廷一贯方针,只是说来容易,做起困难,毕竟敌国位于大唐四周,没有多大的冲突,想要让他们自相残杀,难!难!难!”李世民感叹道。

    “这只是因为他们没有利益冲突,只有永远的利益,没有永远的朋友!”司徒长风想起一句话,也就随口回道。

    “只有永远的利益,没有永远的朋友!爱卿说得太好了,不知你可有良策教我!”李世民眼睛一亮,期待的望着司徒长风说道。

    “臣说一点浅见!还请陛下斧正!如有不对,陛下勿怪。”司徒长风拱手说道。

    “爱卿但说无妨!”李世民摆摆手说道。

    “臣以为!想要对付突厥,匈奴,简单总结就是拉拢一批,打击一批,分化一批……”司徒长风借鉴后世经验说道。

    “爱卿等等!”李世民说完招来起居郎,这才正襟危坐的坐着倾听司徒长风说话。

    司徒长风一见有人执笔记录,知道这是专门记录皇帝与皇后妃子的起居郎,这些都是提供给写正史史官的素材,所以不敢怠慢,认真端坐的开始対奏。

    “臣以为,可多番下手,拉拢亲近大唐的和弱小的部落,收购他们的羊毛,卖给他们一些盐茶;分化强大的部落,比如汉时推恩令,或者派人离间,收买,刺杀,或者多卖一些奢侈品给他们,比如精美的瓷器,丝绸,让他们高层贪图享乐;打击当然就是那些不大不小的部落,他们实力不强,正好拿来削弱实力,还能有一些意外的收获。”司徒长风解释道。

    “妙!妙!爱卿所言甚是精妙,只是这其中还有一些问题。盐茶目前并不算太多,如何大量售卖,还有攻打他们中等部落,难道不怕他们联合起来反咬一口。”李世民击掌赞叹,随即兴奋的提出新的问题。

    “回陛下,臣有一法,能大量产盐,至于茶,只需要鼓励百姓大量种植就是,而且种植在山地,荒地,既不耽误粮食种植,还能有一份额外收入。”司徒长风解释道。

    “爱卿此言当真!真有办法大量增加食盐!”李世民起身一把抓住司徒长风胳膊,瞪大眼睛问道。

    “臣岂敢欺君!”司徒长风连忙保证道。

    “爱卿快快道来!”李世民兴奋的追问道。

    早在两人谈话之初,殿中就没有其他人了,现在也不过是多了一个奋笔疾书的起居郎,所以两人谈话并不怕外泄。

    “臣在伊州之时,草原上有一盐湖,其水非常咸,但人畜不可食,食用时间稍长,就会全身浮肿,眼睛失明等各种问题,或者死亡,牧民称之为毒盐湖。

    臣有一次,在大雨之后,前去查看,见湖边有许多白色颗粒,与盐相似,只是看上去还有许多其它杂质。

    臣思量之后,才明白这是湖水被太阳晒干,留下的物质,于是臣让人平整一块地,挑上湖水,让太阳暴晒。果然在数日之后,满地都是白色颗粒,尝过以后,确实是食盐。

    而且表面一层与精盐一般无二,那些杂色颗粒,全在下面。

    于是臣收集上面的盐,让突厥人吃了数月,一点问题都没有。”司徒长风这是发现盐碱湖的时候,才想起来的一种办法,多次实验,终于成功了。

    “这产量如何?”李世民关心的问道。

    “一千百姓,能比之蜀中十口盐井,尤其是夏天!冬日就没有办法了。

    不过臣听闻海水也是咸的,陇右道与吐谷浑之间,也有一个大毒盐湖。

    而且臣在想,既然湖中之盐晒过之后,能分离有毒之物,那么山中之盐矿,能否先融入水中,或用日晒,或用锅煮,得出精盐。”司徒长风继续说道。

    “好!好!果如爱卿所言,日后天下百姓,再也不愁没有盐食!”李世民激动得双手颤抖,用力拉着司徒长风手腕,晃了又晃的说道。

    “这些办法也是臣一时之想,具体如何,还得派人实验,不过这些技术尚未成熟,不可被外人知晓,要不然别人走在我们前面,那就成了一个笑话。

    伊州盐田,臣已经销毁,只有臣与亲卫知道,其他地方还请陛下斟酌。”司徒长风认真的劝说道。


………………………………

第268章 怕老婆的罗成

    “嗯!爱卿言之有理!且等朕秘密探查一番,在做决定。”李世民深吸一口气,用力搓搓脸,冷静下来说道。

    “陛下英明!”司徒长风及时送上马屁。

    “爱卿真是朕之福将,每次总能带给朕惊喜。”李世民开心的说道。

    “陛下严重了,这都是您领导有方,臣等才能一展手脚。”司徒长风当然不会去在意那点虚名,连忙恭敬的说道。

    “爱卿在说说看,这茶如何鼓励百姓种植为好。”李世民非常满意司徒长风这种不居功的态度,放松一下问道。

    “这事简单,陛下让人组建一个商队,新种茶树的百姓,在百姓未有销路之时,皆由他们统一收购,如此一来百姓受益,自然乐意种植,而收购茶叶优良的国内售卖,差点卖到草原就是。”司徒长风回答。

    “哈哈,哈哈,是极是极!一举数得,真是妙计!”李世民忍不住开怀大笑道。

    “陛下过奖了!只是一点小计策而已!”司徒长风连忙谦虚的说道。

    “爱卿尚未及冠吧?真是难得的人才啊,可惜被郑仁基抢先了。”李世民羡慕的说道。

    这话司徒长风可真不好接,只得说道:“臣对礼仪不熟,这次回来,就是请师兄主持冠礼的。”

    “罗松,罗成!他俩不行,他们都是武人,懂得太少,朕请箫瑀,箫老给你主持。”李世民眉头一皱说道。

    李世民金口一开,司徒长风当然不好拒绝,他也知道李世民这是一种示好,也就顺势答应。

    李世民又提出许多各地发生的一些难题,司徒长风也用自己的一些见解,一一回答。

    许多新颖的观点,让李世民大为赞叹,因为司徒长风对许多地方都提出了一些新的发展观念,比如植物套种,家禽规模化养殖,即能用帮助农田增肥,又能增加收入。

    农田养鱼,鱼塘种莲藕,棉花的推广,水果规模化种植,尤其是南方的水果,利用淘气罐头装起来,至少保存几个月;还有海鱼,虽然难以捕捞,但是利用麻绳结网,近海养殖,还是有不错的效益。

    对于李世民来说,今日就像挖到宝藏一般,简直恨不得把司徒长风的脑袋打开,看看里面还有多少宝贝。

    今日司徒长风说的这些,不但能上不少地方百姓有了财路,而且对于李世民来说,同样多了不少财路。

    这让李世民兴奋的一直找话题提问,完全是把司徒长风当着百科全书。

    司徒长风见到李世民一副秉烛夜谈的模样,立即很明智的闭上嘴,就算李世民询问也是大众化的回答。

    李世民见司徒长风一脸疲倦的样子,只得遗憾的咂咂嘴,放过了司徒长风,毕竟今日收获已经够多了,需要回去好好消化一下。

    司徒长风出宫以后,又去了郑府,郑仁基对于女儿,准女婿回来,非常高兴,当然最高兴的是这次脸面挣大了。

    常说君子如玉,郑仁基认为自己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