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汉帝国梦-第7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是,父皇,儿臣定当诚听刘将军的意见。儿臣告退!”太子表态着。
“末将遵旨,定将认真听取太子的意见!末将告退!”刘俊也跟着表态。
南归时在青鹿于坪峡谷,刘俊被匈奴太子乌维抹了乌草毒的大弯刀所伤,命在顷刻之间时,是龙全的解药救了他的性命。
在刘俊的情感之中,对年纪比他小了一半的龙全和王琛两位小将,早已识作生死相交的弟兄了。
因此,当刘俊随太子刘荣从皇上的寝室告退出来,已经好几天没见着龙全和王琛了刘俊,顿时兴奋地一臂兜着一个开心得不得了。
尽管此时的龙全和王琛,已经被刘启封为左右翼相,论官职早已高过刘俊许多了。
但龙全和王琛跟刘俊一样,也视刘俊为生死相交的弟兄,自然对刘俊的臂膀兜着他们的肩膀不以为意了。
同行的六个太子宫侍卫见了,禁不住窃窃私语,都以为刘俊没大没小,都认为左右翼相龙全王琛没威没风。
反而是身为太子的刘荣,见刘俊和龙全王琛如此亲热,心里异常高兴,脸上都漾开了笑波了。
一跑上,刘俊乐了个够,这才笑嘻嘻地对刘荣说:“太子,小的想方便的时候,跟龙全和王琛一起,上田胜将军府上看看他们的老婆小妹妹去。可以么?”
刘荣一听老婆小妹妹,就想起田胜被龙全和王琛追着叫岳父时的窘相,“呵呵”一笑,说:“行啊,当然行了!到时,本太子也去凑个热闹,唠叨田胜将军一顿好吃的!
只是不知田胜将军家里的两位小姑娘,是长得如花似玉呢,还是象两个母夜叉似的令人生怕呢!”
刘俊心知太子在故意吓龙全和王琛,便跟着凑热闹起来:“是哦,要是母夜叉似,我们可不敢在田胜将军府上吃饭。到时,龙全和王琛只能自己跟母夜叉一起吃饭了!”
龙全和王琛听,异口同声嚷嚷了起来:“不行!我们跑得比太子和刘将军都快。
到时,就剩下太子和刘将军跟两个母夜叉一起吃饭,吓死你们!”
。。。
………………………………
第二百九十八章耿雷精解释疑窦 上
本想借着推荐刘俊担任郎中令的机会,好好地结交太子刘荣。
没想到反被皇上将了一军,要自己担任什么有责无权的大婚典礼安全主事这个鸟虚职,吴王刘濞心里郁闷极了。
回到自己的行馆,吴王闷闷不乐地独坐喝着茶。
总管耿雷心知吴王有事,小声地问:“王爷,何事不顺心呢?”
吴王刘濞叹了口气,说:“本想讨个巧,反而弄出拙来了。
刚才进宫推荐刘俊担任专职护卫皇宫的郎中令时,皇上下旨让我与刘俊一起,负责二月初九太子和公主们大婚典礼的安全主事。
你说说,这都是啥事呀!”
耿雷自十七岁上被吴王挑中,便一直跟随在吴王身边。
从底层做起,慢慢地升为吴王行馆的总管,是吴王刘濞在长安都城里最信任的心腹。
吴王刘濞大大小小的事情,若非不可为第二人所知道的,耿雷自然都知道。
耿雷不仅人机灵有主见,看事比较远,能很好地帮吴王解决一些棘手的问题。
而且耿雷的武功相当高,是吴王身边武功最高的高手,连吴王行馆的侍卫总管韩冰也得敬佩三分。
见吴王为此事而烦恼,耿雷眼睛一转,低声说:“王爷,我觉得皇上如此安排,似是另有深意。”
吴王一向对耿雷的见解很重视,听了紧追着问:“讲下去!”
“王爷,小的想啊,若王爷和皇上换一下位置,王爷会象皇上那样,让对方担任太子公主大婚典礼的安全主事么?”耿雷躬身站在吴王身边,轻声问。
“自然不会了。
以本王与皇上在削藩策上立场上的对立,以本王盘踞江东大片土地的声势,以本王的财力、兵力,皇上当视本王为眼中钉才对。
怎么会轻易让本王握有皇宫侍卫的指挥权呢?
尽管这指挥权仅仅是暂时的,若是本王,也绝不会容许对方有任何的机会,掌握这种随时可威胁到自己安危的权利。”
吴王语气非常坚决地说。
“是呀,小人也作王爷这般想的。
既然这是人之常情之想法,皇上聪明绝顶,为何不似常人那般想法,反而授予王爷这一极可能对皇上的安危产生威胁的权利呢?”耿雷步步引着吴王。
“讲下去!”吴王指着身旁的椅子,让耿雷坐下来讲。
“皇上如此大违常人的念想,依小的忖度,必然有必须如此安排的必要。
这三个必字,王爷试想想,都是些什么内容呢?”耿雷边欠身挨着椅子半坐着屁股,边问吴王。
“依本王推想,那匈奴公主阿莫瑶的武功,据太子说来,是非常的了得。
太子宫的侍卫总管荆杰,也不是她的对手。
整个皇宫里,只有刘珓公主或能与阿莫瑶相较高低,也许还有龙全王琛可与阿莫瑶一比高下。
当然,据太子讲,九位国婿爷要是组成什么阵的话,或许可以合力捉住阿莫瑶公主。
但当日,若匈奴公主阿莫瑶潜进皇宫行刺的话,刘珓公主和九位国婿爷都是新人,自然不便出手与阿莫瑶动武。
那么,有谁可以抵挡匈奴公主阿莫瑶呢?
因此,本王觉得皇上此举,意在延用本王行馆的力量,以抵挡匈奴公主阿莫瑶可能的行刺。”吴王说着他的见解。
“王爷此想,自是合乎常理。
但常理只适用于常人,而不适用于非常人。
皇上既已安排王爷为当日大婚典礼的安全主事,便是已作非常人之念想,自然属于非常人之列了。
因此,小人斗胆以为,王爷此想只是王爷一厢情愿而已。”耿雷说着他的见解,并不因言语令吴王脸上无光而不言。
“你的意思,皇上如此安排本王为当日安全之主事,另有深意了?”吴王不解地问。
“是的,王爷。
小的窃以为,长安城内各王爷行馆、王府之中,较王爷身边之人而言,武功居上的大有人在。
皇上为何不延请他们,偏偏下旨由王爷担任主事呢?”耿雷慢慢地引导着吴王刘濞。
“是啊。
以武功而论,楚王行馆的何真总管,赵王行馆的总管官郎,武功不说高于你,也绝不会低你很多。
是哦,你这么一说,连本王也觉得事情有蹊跷了。
那皇上是如何个想法的呢?”吴王紧拧着眉头,似是自问地说。
“小的是觉得,王爷还得从那三个必字入手来考虑。”耿雷轻声说。
“好!耿雷,你给本王讲讲,这三个必字都有哪些窍门?”吴王依赖地望着耿雷说。
“这必然有必须如此安排的必要。
这三个必字,得由第三个必字开始分析,方能洞悉皇上作出如此安排的深意。
解开了这必要的必字,前面的两个必字便迎刃而解了。
王爷,小的想,皇上如此安排的必要性在哪里呢?
如果从武功上来考量,皇上如此安排并非上上之策。
非上上之策,如此聪明的一个皇上,怎么肯采用呢?”
耿雷略作停顿,好引吴王深思。
“是啊,从武功上来讲是不通的。”吴王略点着头说。
“既然从武功上来讲不是上上之策,而聪明的皇上却采用了,便说明这聪明的皇上任用王爷的想法,并不是想借用王爷身边的武功高强之人。
那么,皇上要借用王爷的哪一点呢?”耿雷问。
“是的啊,皇上要借用本王什么呢?”吴王的眉头拧得更紧了。
“依小的忖度,皇上要借用的是王爷与那匈奴公主阿莫瑶的关系!”耿雷猛然点到吴王最**之处。
听得吴王圆睁双目,大喝一声:“耿雷,你大胆!”
“是,小人不该如此直言!小人该死!”耿雷举手便欲自扇嘴巴。
“慢!你讲的有些道理,容本王好好想想。”吴王制止着耿雷说。
“谢王爷宽宥,小的是该死!”耿雷仍然不温不火地低声说完,垂下双眼望着地面,一动不动地等候吴王刘濞说话。
过了好一阵,吴王顾虑重重地重重“嗯”了一声,抬眼望着耿雷说:“你所说的话,的确很有道理,本王不该责骂于你,你也不要记挂于心。”
“谢王爷。”耿雷抬起目光,望向吴王,问:“王爷想到什么了呢?”
。。。
………………………………
第二百九十九章耿雷精解释疑窦 下
“皇上好计啊,真是妙计!耿雷,依你之见,皇上已经知晓本王与匈奴公主阿莫瑶有来往了?”吴王不答反问。
“依小人愚见,皇上应该已经知晓。
不然,皇上作出如此安排,便不是一个聪明的皇上了。
王爷亦知,皇上是极其聪明的。
所以,王爷当可得出,皇上定然知晓王爷跟匈奴公主有来往,至少已然知道王爷跟匈奴人有来往。
小的做个不妥当的比喻,皇上此举有用此贼拒彼贼的用意。”耿雷作出了结论。
显然,耿雷作出的结论,令吴王刘濞心中极其不安。
吴王腾然站起身来,眼望着耿雷说:“这,这,这怎么会呢?”
“王爷的意思,是皇上怎么会知晓王爷这么隐密的事情?
还是皇上既然知道王爷此事,为何还会容忍王爷呆在身边?
抑或是皇上既然得晓王爷此事,为何不对王爷动手呢?
或者三者皆有呢?”耿雷轻声问。
吴王显然对耿雷的说话方式已经习惯了,并不认为耿雷的说话方式有何不妥。
听了耿雷的话,吴王刘濞轻似是自言自语地说:“是又怎么样呢?”
经过十多年的磨合,耿雷也已经习惯了吴王说话的方式。
是以并不以吴王的反问来转移自己说话的话题,也不修正自己说话的条理。
“王爷,皇上知晓王爷与匈奴人来往的事实,这已经是不争的事实。
现在摆在王爷面前的问题是,皇上何以会装着不知晓呢?
据小的想来,这其中可能有二。
一是皇上手中并无王爷与匈奴人来往的铁证,而无法坐实王爷与匈奴人私自相通的罪名;二是皇上仍然忌惮王爷的财力与兵力所构筑起来的势力,若无必胜的把握,皇上绝不敢轻易动王爷一根汗毛。
因此,纵然皇上手握王爷与匈奴人私下来往的铁证,亦不会断然与王爷撕破脸,对王爷动起手来。
皇上心中十分忌惮王爷手里的七十万雄兵啊!”
耿雷加重语气说着。
“依你之见,本王当如何应对皇上此举?”
吴王刘濞心中对聪明绝顶的皇上,也是十分的忌惮,深怕一步不慎,落得身败名裂。
不仅十几年来的呕心沥血成徒然,还将血溅东市,一家老少上百口也未必能保全。
“王爷,话得分两头讲。
一头是王爷手中的财权、兵权绝对不能丢,一丢便什么都丢了,连王爷的身家性命也得丢;另一头的话,虽然双方心知肚明,王爷还得和皇上和和气气的,至少保持表面上的和气。
就眼下来说,王爷还真得替皇上守住太子公主们大婚典礼的安全。
否则,皇上就这一项来说事,王爷便无话可说了。”耿雷分析着说道。
“这样,不坐实皇上心中对本王与匈奴人私下有不往的判断了么?”吴王刘濞疑惑地问。
“不这样,便能证明王爷与匈奴人没有私下来往了么?皇上信么?”耿雷反问。
吴王刘濞疑虑地说:“这可真是一个令本王万分头疼的差事呀!耿雷,以你看来,本王该如何处置此事,方可称为上策?”
耿雷斟酌着说:“以目前王爷和皇上双方尚未具备全面摊牌的实力来推算,皇上让王爷来负责太子和公主们的大婚典礼,意不在试探王爷与匈奴人来往之真伪,其目的在于确保大婚典礼的安全进行。
王爷,以小的看来,此事无过即可维持王爷与皇上双方的相安无事。”
“如何才能做到无过呢?
你不会让本王与匈奴人说项去,叫他们别捣乱太子和公主们的大婚典礼吧?”吴王斜着目光瞅着耿雷问。
“怎样确保匈奴人不来捣乱大婚典礼现场,那就是王爷个人的事情了。王爷,不是吗?”耿雷微笑着反问刘濞。
“嗯!耿雷,你让韩冰进来。”吴王刘濞经耿雷解说,心里显然有了主意。
待耿雷出去后,吴王刘濞从案上抽出一方绢纸,从笔架上选了一管小楷笔,在砚池上边蘸着墨水边打着腹稿,不一会,便写了一封简短的书信,卷好塞进信筒里封好。
这时,韩冰刚好进来,吴王刘濞在韩冰的耳畔轻声叮嘱几句,便将信筒交给韩冰。
望着韩冰走出去的背影,吴王刘濞苦笑着摇了摇头,自言自语地说:“这算什么差事呀?简直是自讨苦吃!”
匈奴公主阿莫瑶为保护同在长安的哥哥乌维,带四名手下高手,潜进大汉皇宫刺杀唯一见过军臣的侍卫周重。
不意钻进了刘荣设下的圈套,致达泰达荣兄弟身亡,苍坚苍柏兄弟被擒。
心有不甘的阿莫瑶,凭着大智慧与大勇气,回马枪单刀杀回太子宫,却被误打误撞的荆杰给破坏了。
再袭刘荣等人,却被恰巧回来的王琛给撞破后。
凭着大智大勇,全然出乎所有人的意料,阿莫瑶趁着晨雾突袭大汉皇帝刘启,又被恰好遇到的刘珓公主给坏了事。
如此四连击,皆因意外人到,令袭击全然无果,阿莫瑶心里也只能徒叹时运捉弄自己。
回到歇脚之处,乌维见阿莫瑶意气甚是索然,加之未见达家兄弟和苍家兄弟同回,便知妹妹袭无果,还损了手下。
轻轻拥着妹妹的肩膀,乌维安慰说:“没事的,妹妹别再替哥哥担忧了。”
阿莫瑶忧心地说:“哥哥肩系匈奴重任,出不得一丝半毫的差错。今日袭击未果,哥哥还是尽早回匈奴去,免得再出意外。”
索厚康打听明白公主此次行动的经过,不由得对刘荣连续三日假戏真演的设套方式,心生敬佩。
得知达泰达荣兄弟在此次行动中牺牲,苍坚苍柏被俘,索厚康朝禹伦和点点头,说:“我同意公主的意见,太子应尽早离开大汉境内回草原去。”
“大汉太子和九位公主的婚礼,二月初九就要举行了,这可是我们突袭的好机会。
要是突袭成功,大汉朝廷将立即陷入混乱之中,极可能引发朝廷与诸侯王之间的混战。
如此,待他们自相残杀后,我们便可挥军南下,轻取大汉全境。”乌维对这样的好机会仍然不肯放过。
索厚康和禹伦和等人正劝说着军臣,门口来报,吴王刘濞的使者求见乌维王子。
阿莫瑶举手往下一按,转动着双眼想了会儿,小声对索厚康说:“你出去告诉吴王的使者,就说太子已经回草原去了。”
乌维不解地问:“要是吴王真有要事,那不是耽误事么?”
阿莫瑶嘴角微翘,说:“吴王是来请求我们,别在二月初九日进大汉皇宫,去搅和太子和公主们的大婚典礼来的。”
“妹妹不会算得这么准吧?索厚康,你随本公主出去,就说本太子回草原,要十多天后才能再来长安。看看吴王的使者会讲什么话来!”乌维命令着索厚康道。
。。。
………………………………
第三百章 吴王暗阻阿莫瑶
乌维太子在长安的居处是三进式的大院。
首进是接待来客之处。
隔着一个天井穿过回廊是中进,是自家人等生活聚会之处。
再一个天井和回廊才是众人的的卧室房舍。
此时他们正在中进聚会用的厅上。
自从太子哥哥乌带着索厚康和禹伦和秘密来到长安,阿莫瑶公主就派身边最得力的武士麻元龙和麻元虎去保护哥哥。
只有长期跟随阿莫瑶公主的麻家兄弟,心里才清楚阿莫瑶公主带达泰、达荣、苍坚、苍柏进大汉太子宫刺杀周重的真正用心。
达家兄弟如公主所愿战死在了大汉皇宫里,苍坚苍柏兄弟俩受伤被擒,麻元龙和麻元虎知道这都是他们痴缠阿莫瑶公主的后果。
借着大汉皇宫侍卫的手,阿莫瑶不着痕迹地解除了达家兄弟和苍家兄弟对她的痴心妄想。
得知达家兄弟战死,苍家兄弟被擒,麻元龙暗中对麻元虎说:“公主将我们安排到太子身边,这是不让我们落得达家兄弟和苍家兄弟的下场呀!”
麻元虎叹了口气,心想起共事了许多年的达家和苍家两对兄弟,落得两死两被擒的地步,不由感叹阿莫瑶公主心狠手辣。
麻家兄弟暗中讨论过,阿莫瑶公主肯定还会去大汉皇宫“救”苍家兄弟,再借大汉皇宫侍卫之手,彻底根除苍家兄弟。
阿莫瑶听说吴王的使者来了,立即对乌维说:“哥哥暂避一下,待我看看这吴王要说的,到底是不是让我们不要去搅乱汉太子大婚典礼。”
乌维因身份特殊实在不便见吴王的使者,便穿过天井到第三进他住的屋里去了,麻元龙和麻元虎也随着禹伦和一起进去。
阿莫瑶朝索厚康摆下头,带着侍女乐倩率先天井,到总管韩的会客室见吴王的使者去。
韩冰奉吴王之命,身藏吴王秘信来见阿莫瑶。
索厚康接过信筒拔出信来一看,原来还真是吴王要求阿莫瑶公主,在汉太子和九位公主的大婚典礼上,不可到大汉皇宫去添乱。
索厚康心里对阿莫瑶公主的料事如神钦佩到了极品。
韩冰不慌不忙地面带着微笑说:“我家王爷以为,太子和九位公主的大婚典礼,非但不是阿莫瑶公主的好机会,简直是引阿莫瑶公主入瓮的阴谋所在。”
阿莫瑶截断韩冰的话,大喝道:“此乃胡说八道!”
韩冰不急不恼地望着阿莫瑶说:“且请公主听小的细说分明。
我家王爷奉皇上旨意,与刘俊将军一同主事大婚典礼的安全事宜。
且不论我家王爷肩担重责,必然全力以赴保证典礼安全。
单一个刘俊将军,便是公主的头号劲敌。
且问公主,刘俊将军在场,公主可有胜算几何?”
阿莫瑶满不在乎地说:“一个刘俊岂能挡得住我众勇士?”
韩冰摇摇头说:“若单一个刘俊将军,公主自然不会太在意的。且问公主,面对龙全和王琛,公主有胜算否?”
面对龙全和王琛,阿莫瑶公主自知还真没有必胜的把握,便犟着劲说:“本公主自然有办法对付这两个小孩!”
韩冰微微一笑,也不去跟阿莫瑶公主争论,继续说:“若是贺兰九雄设下什么阵来,公主难脱困出阵么?”
阿莫瑶公主从太子哥哥乌维口中得知,在青鹿坪峡谷伏击大汉纳降使团时,就是贺兰九雄等人组成什么鸟阵,坏了太子哥哥的伏击好事。
阿莫瑶直视着韩冰,反问:“岂有新郎持剑与本公主缠斗之理?”
韩冰听阿莫瑶如此说词,显然对贺兰九雄组阵的威力十分忌惮,便说:“若有贺兰九雄的师父在场,公主的胜算又有几何?
若有龙门十四杰、王家十二将在场,公主的胜算又有几何?”
阿莫瑶闻言,不解地望着韩冰疑惑地问:“什么贺兰九雄的师父?什么乱七八糟的龙门十四杰,王家十二将?”
韩冰微笑着说:“这就是公主不知情所在了。公主,那天在太子宫前阻止公主袭击太子的那王琛,你知道是何人么?”
阿莫瑶直勾勾地盯着韩冰问:“何人?不就是你们太子的一个侍卫么?”
韩冰点点头,说:“不错,龙全和王琛的确是太子刘荣的侍卫,却也是大汉朝廷的两名翼相。
可王琛的武功,相信公主不会轻视吧?
王琛就是先秦大将军王贲的后人,是太子刘荣背上纳降时,在将军收编的将军山寨主王峻的侄子。
龙全是西楚霸王手下名将龙且的后人,他家十四人带着十几万寨兵归顺太子刘荣了。
龙全和王琛这般年小,武功便如此了得,两家近三十人合起来的力量,公主可胜之?
公主,小的还没说全呢,什么天鹰五龙、天龙三英、卧龙三雄等等,共有十七个山寨的近百名高手。
他们每一个都可独挡一面,如何布置之下,公主可有胜算?
请问公主,面对如此众多的高手,公主连半成的胜算也不会有吧?
我家王爷正因如此,才好意提醒公主,切勿去扰乱太子和九位公主的大婚典礼现场。
韩冰奉我家王爷之命,特将此情陈述于公主座前,去与不去,皆由公主自断。告辞!”
朝公主阿莫瑶点下头,索厚康对韩冰说:“我们公主知道吴王的意思了,使者先回吧。”
韩冰朝阿莫瑶公主颌首为礼后,反身离开回吴王行馆复命去了。
等韩冰走后,乌维等人出来。
索厚康边将吴王的信递给阿莫瑶公主,边乐呵呵地说:“公主真是料事如神!”
看完信,阿莫瑶气恼地将吴王的信揉成一团扔在地上,愤愤地说:“此于我匈奴乃一大好机会,吴王竟然如此要求于我,真是岂有此理!”
索厚康望着禹伦和说:“我觉得吴王刘濞的人说的是真话,你说呢?”
禹伦和拧眉思索着说:“韩冰所说的这些人,不是在雁门关守着么?又是从哪里冒出来的呢?”
正说着,麻元龙进来报告,接到单于的飞鸽传书。
阿莫瑶接过书信,展开一看,轻轻声地“哦”了一声。
。。。
………………………………
第三百〇一章 麻元龙细说天下归一上
乌维望着妹妹阿莫瑶问:“阿莫瑶,父汗信上怎么说的?”
“去大羌国的使者回来了,说是赵如烟已经嫁给了大羌大首领澹台友利。
据调查,那赵如烟曾说自己是2000多年后的人,外出游玩途中,因遇大震而来到我们这个时候。
看来,刘荣还真跟赵如烟一样,也是来自2000多年以后世界的人。”阿莫瑶皱眉说着。
乌维惊异地睁大眼睛,怀疑地问:“这怎么可能呢?2000多年后的人来到了我们这个时候?”
阿莫瑶一边回想着广汉郡林中遇到刘荣时的情景,一边说着:“在广汉时,刘荣曾跟我说过,他是杭州人。
我追问了许久,他才说他们那时候的杭州,就是这时候的钱唐。
从这一点上来判断,我倒觉得他们果真是来自2000多年后的人。”
璩楠本是大汉人,自幼父母便教他熟读汉人书籍。
闻言,璩楠惊骇地对阿莫瑶说:“公主,若刘荣等人果真是来自2000多年以后的世界,那他们岂不是对我们与大汉将要发生什么事情,会很明白的么?”
乌维不解地反问璩楠:“你怎么会产生这样的想法的呢?”
璩楠解释说:“太子,公主,就象我们现在的人,只要熟读史书,便对过去所发生的大事会很明白一样。
我们匈奴与大汉将要发生的事情,在刘荣眼中,也跟史书上记载的史上事件一样。”
阿莫瑶轻轻地点着头,想起刘荣所说的天下归一的话来。
心中生出一种畏惧感,阿莫瑶说:“倒确是这般道理的。这么说来,我们每做一件事,都在刘荣等人的意料之中了,这可如何是好呢?”
禹伦和对此,同样心生戒惧,说:“太子,公主,我们不若先回去跟单于请示一下,再决定如何行动吧。”
索厚康也赞同禹伦和的意见,心情凝重地望着乌维说:“在刘荣极可能知道我们将有什么行动的情况下,太子和公主决不能身犯险境。
我也认为,我们应该先回去讨论一下,最好听听中行说公公的看法。”
阿莫瑶心里既有对刘荣的仇恨,又有着说不清道不明的一种情愫,让她很想再看到刘荣。
就如此返回草原,阿莫瑶似乎心有不甘,正想说什么,麻元龙却先开口对她说:“公主,很多事情是双方的,不可以强拧的。”
索厚康和禹伦和听了麻元龙这话,似乎感觉到阿莫瑶对刘荣存有一种儿女情长的情愫,便朝麻元龙点下头。
禹伦和转头望着乌维,轻声说:“太子,目前这种状况,我们还是先行回草原,大汉的事情以后再说吧。”
乌维听了麻元龙的话,已然了解妹妹为何死死缠着刘荣追打的原因了。
乌维点点头,对阿莫瑶说:“妹妹,我们立即回草原。说不定,刘荣连我们在这里落脚的事情,也从他那时候的史书上读得明明白白的呢!”
阿莫瑶公主的目光犹豫着转向后窗外的天空,那是一片湛蓝的天空,几朵洁白如棉絮的云安静地浮飘着。
刘荣那灿烂的笑脸,又浮现在阿莫瑶公主的眼帘。
特别是刘荣初次骑马,被树枝刮倒落地时的那狼狈相,阿莫瑶公主每每回想起来就禁不住想笑。
不经意间,阿莫瑶的嘴角流出一抹浅笑。
对于刘荣,阿莫瑶公主知道的,麻元龙和麻元虎兄弟俩基本上都知道。
连阿莫瑶公主已经爱上刘荣这件事,阿莫瑶自己还不大明白,但麻家兄弟从她望向刘荣的目光中也猜想出来了。
此时见阿莫瑶公主嘴角又浮起甜蜜的浅笑,麻元龙见状,目光瞟向麻元虎,悄然呶起双眉,眨了下眼睛。
阿莫瑶公主背对着索厚康和禹伦和,两人没有看到公主嘴角那抹甜蜜的浅笑,见麻元龙朝他弟弟麻元虎呶双眉,两人都在心里打着问号。
可当着太子和公主的面,两人都不好向麻家兄弟问个明白,便将这个问号暗藏在心里,寻思着找个机会向麻家兄弟问个明白。
虽然想不明白原因何在,但对刘荣是来自2000多年后的人这一点,索厚康心里老是忐忑不安。
听太子乌维这般讲来,索厚康心里更是替太子和公主的安全担着忧。
望向同样忧心忡忡的禹伦和,两人相互点个头,很默契地下了送太子和公主立即回草原的决定。
索厚康心里还记挂着向麻家兄弟问明白的事,便向太子乌维说:“太子,属下跟麻元龙兄弟一起先出去侦看一番,若是安全的话,我们这就先回草原向大汗禀报去。”
太子乌维心里老担心这落脚的窝点,刘荣也从他的史书上读到了,一心想着赶紧回草原去,便朝麻元龙说:“你跟索将军出去看看是否安全。”
麻元龙答应一声,立即随索厚康向首进走去。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