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从士兵突击开始的特种兵-第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我们几个人,头几天先教你基本的东西。然后合计合计,把一些经验总结一下,跟你仔细说说。至于你的身体素质,这简单,工作日正好五天,我们五个每人一天带你练体能。只要你能撑得住,两个月以后绝对让你脱胎换骨。”
萧辰和五人一拍即合,抽支烟的功夫,原本睡眼惺忪的五人也打起了精神,随着小高一声低沉的集合,训练正式开始。
不得不说,经历过一次大学军训的萧辰,真正用这幅身体重新来过,体能的不足确实严重影响了他的发挥。
所有动作,只要小高五人讲述一遍动作要领,再示范一遍,萧辰就能够做的跟他们一样标准。唯独在分解动作的时候,很难将一个动作保持五分钟以上。
当时间来到八点钟,小高他们要正式上班的时候,萧辰的后背已经被汗水打湿。
“老弟,你这身体素质确实差点。不过也可以理解,读了这么多年书,大部分精力都在学习上。人的精力和时间都有限,你读书已经读的够好了,总不能要求你德智体美劳全都优秀吧。”
李淳掀起萧辰的裤腿,从兜里掏出一瓶红花油倒在手上,按了按想要挣扎的萧辰,随即在他腿上边揉搓边安慰道。
“等我们上班了,你先出去走走。嗯,从这儿走到一中门口,再走回来,这样基本上就能消耗一部分乳酸了。我看你动作都挺标准的,白天再自己体会一下就行,晚上我带你练体能。”
五人在教授萧辰队列动作的时候就已经商量好了各自的排班,第一天就是李淳。
萧辰感受着腿上那种时而轻缓时而用力的按摩,心里顿觉暖呼呼的。见李淳这么认真的嘱咐,当即点点头:
“李哥,这俩月可就麻烦你们了。”
“谁让你小子是个怪胎呢。你看其他报名参军的,这段时间哪个不是好吃好喝,爹娘老子都把他们当爷爷供着。前几天我去大湖乡啊,有家的孩子地里都不让去,生怕磕着碰着。”
“就你,前前后后在武装部帮咱们办了不少事,现在还主动要求训练。你说你图个啥?”
不对比不知道,一对比李淳这些人是当真打心眼里喜欢萧辰。如果他们跟萧辰同年当兵,那他们真的希望跟萧辰分到一个连队一个班。从萧辰身上,他们看到了一丝强者的特质。虽然目前看来,萧辰的实力到了部队不能算最差,最多只是个中等。
“我说为了中国陆军的未来你信不信?”
萧辰咧着嘴,乐呵呵地回答。
然后,他便感觉到腿上揉捏的力道一重:
“老子信你个鬼。说你小子假大空吧,到底还是落在地上脚踏实地的。偏偏有时候说出的这话啊,让人热血澎湃的,回头一想却感觉被你小子忽悠了。”
李淳没好气地白了萧辰一眼,而他身边正帮萧辰捏另一条腿的年轻干事则接着李淳的话继续评价道:
“要不怎么说是读书人呢。这小子啊,我看到了部队,将来肯定跟咱们的教导员一样的思想水平,那说起人来一套一套的。”
“我觉得他要比你那教导员牛掰,反正我从我们教导员嘴里,都没有听到过他这么有水平的吹牛比。”
………………………………
第10章 指点
陈光林从来没有主动询问过萧辰训练的进展。
但从萧辰日渐有力的步伐和不断更换的衣服,他能非常直观地感受到,这个让他视为子侄的孩子在短短两个月内,身体素质出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体检如期而至。
一群男生在同一间屋子里,带着几分羞涩被体检的医生观察着。当这份羞涩还未从心里散尽,体检的所有项目便已经结束,留给所有人的,是一句等候通知。
然后,就等到了定兵会。
参军报名的数百人,一场定兵会开过之后,因为体检和政审,能够走到下一个程序的人只剩下四分之一不到。萧辰的名字赫然在列,而且还因为他大学生的身份,在所有人前面。
武装部专门召开了一场会议,让符合条件的青年填报自己的志愿。在那道四选一的选择题上,萧辰在T师702团后边打了勾,又颇为无奈地按照通知,在服从调剂那一栏同样打了勾。
接下来就是接兵单位和武装部接洽的时间了,萧辰为了避嫌,只能跟随其他青年回到自己家里。
而在家中,翘首以盼的夏玉芳在很多坐在墙根晒太阳的村民观望的眼神中,焦急地等待着。当萧辰的身影出现在她的视线中时,夏玉芳顾不得跟身边的邻里闲扯,一双布鞋有如添风了似的冲到萧辰面前。
“娃儿,会开完了?”
夏玉芳昨晚就听萧辰解释过这个会到底是干什么的,同样的也听说了萧辰自己想要去的地方。
见萧辰点了点头,她便知道一切到现在为止,都跟萧辰的计划一样,没有一点差错。一时间还有些提心吊胆的她忽然就安下心来:
“走,娘给你做吃的去。这几天不去给人家帮忙了,咱就在家里好好养养。我专门找刘家的大小子打听过,他说刚到部队的时候,可要遭大罪了。你这身胚子本来就瘦,要是被练出个好歹来,娘可怎么办。”
刘家大小子前年刚复员回来,没安排什么工作,但靠着那笔安置费,倒是开了家小卖部,日子过得很是红火。
夏玉芳就冲着刘家的改变才勉强说服自己让萧辰去当兵,但一听人家这么说,心里又开始了新一轮的不舍得。
说着说着,竟是又要流眼泪。
萧辰再度慌了起来。
“娘,这人都看着呢,别哭啊。到了部队,就是要吃苦的嘛。不然国家养你干嘛。”
“他刘家老大你遭这个罪,回来能有那么多安置费让他开店?你说是不是这道理。你不也总说吗,这世界上就没有白占的便宜。”
夏玉芳抽噎了两下子,到底还是忍住了。
她倒不是顾忌自己的脸面,主要是怕给萧辰丢人。她身边这个太过于出色的儿子,让她想要尽力去维护那层她看不到的荣光。即便此时哭泣算不上什么,但她依旧觉得,要听自己儿子的话。
狠狠吸了吸鼻子,把一鼻子的酸楚连同眼泪都吸了回去,夏玉芳这才点点头:
“你爹说的对,娃儿到底长大了,会想事情了。行,娘都听你的。走,咱们回家,给你做吃的。”
果然是亲娘,三句半到底还是离不了吃穿。回到家看萧辰穿上那个满是汗臭味的叫做负重背心的东西,夏玉芳知道,萧辰这是又要出门跑步去了。
本来一开始萧辰回到家穿着这个跑到满头大汗回来,她还有些心疼。
但萧有名的话却让她彻底放心了下来:
“到了部队都是一群二愣子,娃儿体格要是不好,少不了挨人家欺负。就让他练吧,几个月要是能练出一把子力气,到了部队就不会吃亏。咱们眼睛里看着的受罪,出了门咱们看不见的时候,他就能享福了。”
经年外出跟人家打工,这方面萧有名倒是看得很透彻。
龙入浅滩的时候,如果还秉持着他一贯的高高在上,那被烂鱼臭虾戏弄是避免不了的。
以前萧辰因为学习成绩赢得别人的尊重,那是他处于一个对学习保持着八分崇尚的地方。部队崇尚知识,但更加崇尚武力,现在萧辰缺的就是武力。
与此同时,县武装部内,四个接兵单位的同志,和陈光林一道,正在会议室内传看着各单位的兵员报名情况。
上百号人的资料,传来传去,也不过十多分钟。
看所有人都不说话,陈光林轻咳一声,随即说道:
“各位同志,资料呢,大家都看过了。回去先合计合计,然后明天咱们汇总一下情况,再讨论兵员的具体去向如何?”
陈光林的建议赢得了所有人的赞同,看着四名尉官各自保持着神秘的笑容相互打着招呼离开,陈光林顿时觉得一阵头疼。现在这些人在他面前斗智斗勇,呆会儿估计少不了有人来找他走后门了解兵员的具体情况。这一天,反正是轻松不了。
只是让陈光林没想到的是,第一个找上门的,就是来自702团的洪兴国。
上尉指导员对这位转业的老前辈带着十分的恭敬:
“首长,这会儿来找您啊,就是想求您帮帮忙,私底下指点指点,看看能把哪几个好兵苗子抓到手里。”
别看洪兴国一脸宽厚,征兵这事儿关乎未来一两年连队的战斗力,他就算是个老实人,也不得不耍点小心眼。
陈光林看的很透彻,对这些上门来讨教的人,他没打算透底儿。因为一旦说出口,对四个单位都会产生不公平。唯独洪兴国这里,陈光林准备有保留地透点口风:
“那个萧辰,你们带走,其他人,凭自己的眼光。”
“您亲戚?”
洪兴国还以为陈光林想要在自己这里走个后门,但耿直的他还是准备问个清楚。现在在名单上的兵员,基本都是合格的,如果能卖陈光林一个面子,洪兴国觉得也不是不可以。
“详细情况,你去找105的小高。我这里不能说多了,免得其他人误会。好了,你先回去吧。”
临走的时候,陈光林有意高声说了一句:
“洪指导员啊,现在留在名单上的,都是好兵苗子。具体情况,你们通过资料看吧,别来找我了,对其他人也不公平。”
………………………………
第11章 洪兴国的私话
很是机智地提点了洪兴国之后,陈光林总算是得了几分清净。
至于其他的工作人员是否会被这几支部队的军官攻破,那就不是他能管得到的事情了。
洪兴国回到招待所,便将史今叫到了自己的房间。
砖混结构的三层小楼的招待所,洪兴国和702团的几名士官住在最里边的几间屋子里,倒也不用担心房间隔音效果不好被人偷听了去。
“三班长,这些想要到咱们团的兵,你看好哪些?”
对于史今看兵的眼光,洪兴国是非常肯定的。虽然手头的材料仅仅是这些兵员的基本材料,加上一张二寸免冠红底照片。
史今下意识地挠了挠头。
这问题还真是不好回答。
定兵会上他只是草草扫了一眼前来的小伙子们,这会儿凭借印象,加上这些资料来判断,虽然心里已经有了几个目标,但要将团里需要的新兵员额填满,差距不是一个两个。
“指导员,这个问题还真不好说。我先给你几个确定的名字吧。郑春有,卢波,杨浩……”
眨眼的功夫史今便念出了至少二十个名字,洪兴国眉眼里透露着笑意,手却一刻也不闲着,将史今念出的名字一个个全都记在了自己的本子上。
“三班长,这次带你来太对啦。有这二十几个人打底,咱们接下来选人底气也足了。不过,我这里还有一个人,你得给我参谋参谋。”
洪兴国在这个时候表现出了他作为一名政工人员非常达标的谦逊,将史今往前拉了拉,看了看门口,虽然不能透过那道三合板的门扇看到门外是否有人偷听,洪兴国却像是已然确认了一般,深吸一口气,这才低声跟史今说道:
“我发现了个人才。”
“人才?”
史今不得不确认一番,来判断洪兴国是不是刻意夸张。当他看到洪兴国那眉眼里泛起的笑容的时候,便知道自家指导员很可能在武装部得到了什么小道消息:
“指导员,您说的是哪个?”
见史今主动问起,洪兴国得意地笑着:“萧辰。”
“萧辰?那个重点大学的大学生?”在洪兴国去武装部打探消息的时候,史今也反复审核了资料。看到萧辰的那一张,他下意识的将其列为不确定的兵员。史今很清楚,这种学历的新兵,其他三支部队同样会抢着要。
他们702团在这场竞争中,并没有占据绝对的优势。
见洪兴国点点头,史今有些纳闷地问道:“他的问题我正想跟您汇报呢,这种高学历的人才,怎么可能心甘情愿到咱们这边来。说不定这会儿那群炮兵都上门拉人去了。”
史今担心之前填报志愿是萧辰不了解,现在其他三支部队一旦得到风声,肯定会主动前去接洽,到时候扯起皮来,只怕会没完没了。
洪兴国顿时大笑了起来。
“三班长啊,你就是太谨慎了一些。”
“今天武装部的陈部长谁都没给透露消息,唯独在我这里,支使我去私底下问了他们一个工作人员。你猜怎么着,这个萧辰可当真了不得啊。”
此时的指导员心里可谓极度舒畅,将他从小高那里打听到的消息一个字不落给史今讲了一遍,临了颔首赞叹:
“这种矢志报国的事例,都能够当做典型了。难能可贵的是他还主动要求提前接受了训练,有着这样的品格,到了部队肯定能迅速冒出尖来。只怕到了那个时候,师里甚至集团军都会派人来专门报道。这样的苗子,咱们一定要留下。”
这会儿轮到史今惊讶了。
“您是说,他是指名道姓要到咱们团来?”
“没错,不仅是咱们团,按那个小高话里的意思,他的目标很有可能就是咱们连。”
洪兴国这会儿是怎么想怎么舒畅,晌午他请小高吃了顿饭,桌上小高讲述的那叫一个仔细。萧辰曾经说过的很多让小高印象深刻的话,都被当做材料一样讲给了洪兴国。
作为一名连指导员,洪兴国如何不清楚萧辰的思想境界绝对是这批兵员里最拔尖的。甚至说他们七连的很多思想骨干,论及水平都不一定有萧辰高。因为那些人的境界里,还差了一分广阔的见识和胸襟。
史今闻言,说话有些犹犹豫豫:
“指导员,这个,咱们这么干,会不会对其他新兵有些不公平。”
史今不是坏人,他只是更希望其他新兵也能够得到更多的机会。萧辰相较于其他新兵,步子迈的实在有些太大了,大到他这个接兵人员都感觉有些招架不住。
洪兴国闻言顿时大笑了起来。
他忽然觉得今天中午听到的很多话,第一时间就派上了用场。
“有什么不公平的。三班长,你一再希望公平,就没想过造成这种不公平的背后,是什么吗?”
“今天听到了一句话,我觉得很有道理。所谓的优秀,就是在别人吃喝玩乐的时候,默默地付出汗水,然后比别人提前一步得到了需要的东西。就冲这句话,我觉得连长都会喜欢这个兵。”
“好啦,我把萧辰的名字也记上,你来帮我再挑几个出来,争取咱们把这批新兵里的好苗子一网打尽。”
面对指导员的劝诫,史今思考了一下,随即点点头,将精力全都集中在那些未曾被确定的兵员资料上。
时间一点一滴过去,转眼便来到了四个单位正式提交确定人员名单,同时也在武装部的斡旋下,对各单位不予录取的兵员重新组织分配的时候。
陈光林看着洪兴国上报的名单,第一个名字便是萧辰,不由得咧嘴笑了笑。
“各位同志,我希望兵员去向的划分在今天会议结束之后,能够正式确定。按照运兵计划,三天后家访工作就要正式启动。我们将会在两天时间内通知各新兵家庭准备好接待家访。”
“工作规定你们都很明确,我不再重申。我只有一个要求,不要轻易放弃任何一名矢志报国的好青年,他们都是好孩子。”
………………………………
第12章 临走
萧辰没想到前来家访的居然是洪兴国——这位钢七连的指导员。
说起来萧辰对于这位指导员也算是非常了解了。
他的性情几位内敛,但骨子里同样不乏深情。被高城这位强势的脸上掩盖了所有锋芒,却依旧任劳任怨,将七连的日常工作处理得井井有条。就算是七连改编前他被第一个调离,却仍旧在战士们面前装出若无其事的样子,避免让战士们提前感受到慌乱。
感受到洪兴国从一进门就有些反常的热络,萧辰有些好奇,但还是平心静气,等待洪兴国发问。
反倒是萧有名和夏玉芳两人,家里忽然来了个军官,一时间端茶倒水不算,硬是将提前准备好的糖果果干之类的堆了一碟子端上来,这才很是紧张地坐在萧辰两旁,眨巴着眼睛盯着洪兴国看。
从萧辰家门口停了辆车开始,就一直有借口串门的邻里走进来,不过短短几分钟功夫,屋子里头便坐满了人。如果抛开新兵家访这一茬,肯定有人会觉得这是双拥的典型范例。
在一群人好奇的目光中,洪兴国整理了一下自己的思绪,翻开本子,问出了自己的第一个问题:
“萧辰同志,请问,你为什么想当兵?”
这已经是不知道多少次被问起这个问题,萧辰的回答当然中规中矩,洪兴国只是不停地在本子上记录着,并没有发表什么意见。
“两位家长,关于萧辰同志报名参军的事情,你们有什么意见吗?”
这可算是问到点子上了。
因为这个问题不仅洪兴国关心,这四邻八舍同样支棱着耳朵想要听听萧有名夫妻俩心里的苦。自打萧辰折腾着要当兵,碍于两人的情绪,谁都没有多问过,今天正好赶上趟,可以听个清楚。
倒也没有什么恶意,纯粹就是想听来当作茶余饭后的谈资罢了。那些闲谈,甚至连风言风语都算不上。
萧家一直秉承着男主外女主内的原则,面对洪兴国的询问,萧有名便扯开了话腔:
“没啥意见。娃儿大了,有些主意就需要他自己拿。他读的书多,主意肯定比我正。我听他仔细说过,觉得到部队虽然苦,但确实比地方有更大的发展。”
洪兴国到现在已经家访了七家,从来没有像萧辰家这样的。
萧有名这幅完全听自家儿子的模样,洪兴国居然不知道该怎么回应了。
“那么,夏玉芳同志,你的意见呢?”
夏玉芳现在已经完全接受了萧辰要去当兵的事实,虽然还是有些舍不得,但生怕自己说错了话影响萧辰的前程,以是按照自己的理解,将萧有名的话复述了一遍。
两口人如同统一了口径一般,洪兴国自然不再重复记录,而坐了整整一屋子的邻居们也颇有些失望。
洪兴国又将目光转向了萧辰:
“萧辰同志,对于那你在部队的未来,你又什么计划吗?”
这倒确实是个问题,萧辰并没有想过,洪兴国提起之后,萧辰到底还是进行了一番思考。
“报告首长,我现在对军队的了解仅仅流于表面,所以并没有确切的打算。或许当我成为一名表里如一的兵,我的心里就有了答案。”
洪兴国从萧辰的话语里听到了老成。
几个严肃的问题问过,洪兴国已经确定陈光林给他推荐的这个确实是难得一见的好兵。心满意足之下,倒也不再过多追问,只是迫切地想要将这个兵带到部队,让他到钢七连,成为一名响当当的尖兵。
一连走了十多家,这个乡的家访工作正式宣告结束。洪兴国拖着疲惫的身体跟史今汇合,回到招待所,将一天的工作认真做过总结之后,便沉沉睡去。
家访工作结束,兵员名单也正式张贴,萧辰的训练并没有因为这些中断,直到一觉醒来,迎着村里乍然响起的锣鼓喧天,萧有名冲进房间催促他穿好前几天村委领来的军装。
说是军装,其实并没有任何和军队有关的标志和文字。
只是一身军绿色的外套,以及短袖短裤和那件大名鼎鼎的八一大裤衩。穿在身上并没有多出三头六臂来,但人们对军装的固有印象的加持之下,确实比平常要精神许多。
看着萧辰穿戴完毕走出房间,萧有名和正在忙着往萧辰那配发的提包里塞东西的夏玉芳同时愣了一下。
这是萧辰第一次将军装传出来给他们看,两口气看着精气神都大有改变的萧辰,萧有名的手颤抖了一下,随即转身将放在茶几上的大红花拿起来,便要往萧辰的胸口带。而夏玉芳,这个时候终于忍不住,在一家三口的时候,蹲在地上痛苦起来。
夏玉芳很清楚,戴上这多大红花,当锣鼓声走进自家的院子,随着村长亲手点燃那挂两百响的鞭炮,自己的儿子就要离开。
往后想要再见,可能就是两年以后了。
两年,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
比起其他家庭,夏玉芳过早地适应了自家孩子不在眼皮子底下的生活。但以前她能适应的最长期限,是半年。现在,两年,甚至更长。
对于一位心思全都在自家孩子上的家庭妇女,没有比失去心头肉更让她觉得痛苦的了。虽然,这种失去只是在距离的角度上,而非生死。
萧有名想要戴红花的手悬在半空,到底还是没有喜滋滋地往上抬。红纱编织的大红花捏在手里,到底伴随着一声叹息,将高度落到了几十厘米以下,最终重新回到了茶几上它原来的位置。
“媳妇儿,别哭了啊。娃儿去当兵,这是个好事。你看咱们村那几个大小子,想当兵人家都还不要呢。就咱们萧辰,一路又是体检又是审核的,咱们连心思都没花过……”
“娃儿打小不让咱们操心,我都知道,可是我就是舍不得啊。人家的娃儿都在眼睛里活着,咱们的明明比人家好那么多,非要当兵。这一走几年不见个人,长高了长胖了我都不知道,你说我咋能不哭。”
一时间,房间里似乎只剩下哭泣,连热闹的锣鼓声都飘不进来。
………………………………
第13章 送兵送到火车站
当夏玉芳不舍的泪光和萧有名的轻叹碍于人多收敛之后,萧辰到底还是戴上了那多大红花,在村民们可劲的锣鼓声中,于村里那所小学组织的学生欢送队整齐地敬礼中,拎着提包跳上了村里送兵的拖拉机车队。
萧有名和夏玉芳也紧随其后,跳上了新兵家属欢送车队。
村里所有的拖拉机都出动了,大功率的柴油机层次不齐地冲天冒着烟。村民们望着那渐渐远去的烟尘,似乎有些羡慕地议论:
“这就是冒青烟啊,这些娃儿们算是走出去了。”
这样的封建迷信说法在科学文化普及度不高的农村里到底还是占据着市场,一人发话,顿时周围的所有人都颇为赞同地点点头。那看向滚滚沙尘的目光里,赫然夹杂着几分羡慕和期待。
县城虽小,但正应了那句“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一条铁路横贯全县,虽然县城的经济给要致富先修路的口号蒙了羞,但到底在接兵的这个时候,就显得县城别具一格起来——那些铁路不停靠的县城,新兵都是提前到市里坐的车。
接兵的军官和武装部的所有人都等在火车站前的小广场上,等着十里八乡的所有新兵都被陆陆续续送来之后,陈光林示意接兵军官们开始点名。
这是一个颇为混乱的过程,因为期间夹杂着不少家长声嘶力竭的呐喊和叮嘱,甚至还有震天响的嚎啕大哭。以是在部队十分钟就能够完成的事情,硬生生被拖延了又一个十分钟,新兵们才按照去向,在小广场上站成了四个方队。
混乱不堪,参差不齐,这是萧辰的第一感觉。
好在他的心思也并不在这些地方上,在人群中找到了垫着脚往这边看的萧有名,顺着萧有名的身影,萧辰看到了浑身只冒出头顶上戴着的半个粉色围巾的夏玉芳。
“娃他娘,你到我前头来,娃儿看见咱们了。”
萧有名跟萧辰两人的目光交汇,虽然隔空没有任何思想的交流,但萧有名却分外欣喜。那是一种在人潮人海中发现自己要找的那个人的喜悦和成就感,此时的他非常希望能够和自己的内人一起分享这种感觉。
夏玉芳即使挤到了萧有名正前方,萧辰看到的也不过是半张脸罢了。但相互之间能够看到,夏玉芳忽然就迅速适应了这种情况。她心里清楚的很,当萧辰随着他身边所有的同龄人一起踏进火车站的大门,从此就算是这样的见面,也是一种奢侈。
一时间不知道从心头还是鼻头涌上来的酸楚,瞬间刺激到饱受摧残的泪腺,夏玉芳的眼角又渗出了豆子大的泪珠。
没有人笑话她,因为周围不仅是妇女,哪怕有些心肠软的大老爷们,此时同样垫着脚冲新兵方队寻找着自家的儿郎,眼睛里也强忍着泪水。
陈光林代表县里的致辞在这种复杂的情绪保卫中步入尾声,接兵的军官们并没有这么多头头道道,当陈光林将指挥权交给他们的时候,四支方队没有任何犹豫,直接涌进了敞开大门的火车站。
新兵这么一走,送兵的家长们紧随其后跟了进去。
从前大部分时间都冷冷清清的火车站一下子居然变得热闹而重要了起来,四支方队到达各自划分的车厢前的站台上之后,军官们便短暂地解散了队伍,让新兵们跟家属进行最后的道别。
萧有名和夏玉芳的目标一直很明确,所以队伍解散的第一时间,他们就拉着萧辰的手来到一处早就相中的僻静处。
“娃儿,到了部队,打电话的时间可就少了。你可以一定要给家里多写信啊。”
夏玉芳对新兵连的了解似乎超脱了所有人,而且依仗自己曾经读过初中的文化水平,她的嘱咐就是那么直接明了。
比起打电话,她更希望萧辰能够多给家里写信。最好是每周都来那么一封信,这样她的生活也就比别人多了一些念想。
面对这样的要求,萧辰自然没有不答应的道理:“娘,您就放心吧,我到了部队,只要条件允许,第一时间给您写信。”
萧辰的回答让夏玉芳非常满意,所以她将嘱咐的权利交到了萧有名手上。
萧有名并没有多说些什么。跟中国千千万万个父亲一样,他对感情是含蓄的,也是不善于表达的。这会儿的嘱咐跟他此前几个月,甚至此前几年对萧辰的嘱咐一模一样:
“娃儿,爹吃苦受累,就是为了你能过得比我好。到了部队好好干,争取啥都按照你的计划,一步步稳稳妥妥走下去。你身胚子弱,前头有不少苦吃。莫要被这些吓怂了,你老子当年刚干砖瓦匠,也是这么一步一步走出来的……”
萧有名的感情爆发了,但是他的表达依然是那么的笨拙。
他没有更多的要求萧辰做什么,只是一个劲地念叨着自己当初从农民到砖瓦匠的改变,希望萧辰能够从中得到某些启示,或者某些精神。
直到不远的地方,几个二流子咋呼的声音响起,萧有名难得的絮叨才被打断。
有些不高兴的萧有名回头一看,脸上露出了几分鄙夷,但被他很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