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秦之帝王系统-第1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与此同时,咸阳二世任命章邯为讨逆将军,率兵十万的消息也传遍天下。

    “章邯此人,统率能力非同一般。”余武清楚章邯的实力,不仅本身武力惊人,同时可以称得上秦王朝最后一员大将,所以绝不容小觑。

    “殿下,章邯虽厉害,但末将愿往,保证绝不丢失一城”

    请命者虽身披甲衣,却没有令人感到丝毫杀戮的血气,反倒有一种和煦的感觉。

    “章邯虽只有十万兵马,但绝不能大意。非是我不相信你李陵的能力,而是我们绝不能有丝毫轻敌的念头。”余武郑重对李陵说道。

    将李陵召唤出来的时间还在狄青之前。

    余武在完成北击匈奴的主线任务后,虽然任务评价只能说是一般,但奖励也非常丰厚。不仅一下子奖励了五千的天命币,还有一中级副本卷轴,一次名将抽奖。

    不过这名将抽奖,余武的运气就不算好了,属性无上限的抽奖,没想到只抽到这么一个最高属性统率为88的,当时他可是郁闷了好几天。

    同时对于李陵这个人,余武也有些看法,记得前世网上对其的评价也褒贬不一。在余武看来,李陵因刘彻杀了自己家人而投降匈奴这dian倒是可以理解,但他主动孤军深入,以寡敌多这就是自大了。

    姓名:李陵

    简介:善于骑马射箭,对人有仁爱之心,谦让下士,天汉二年奉汉武帝之命出征匈奴,率五千步兵与八万匈奴战于浚稽山,最后因寡不敌众兵败投降。

    由于之后汉武帝误听信李陵替匈奴练兵的讹传,夷灭李陵三族,致使其彻底与汉朝断绝关系。其一生可谓充满国仇家恨的矛盾,他本人也因此引起争议。

    武力:78

    智力:77

    统率:88

    政治:62

    魅力:75

    兵种相性:步兵b弓兵骑兵a水兵内政

    武器:别歌剑武力1

    技能:孤军深入当率领部队人数低于一万时,若对方兵力是己方兵力二倍以上,则己方士兵战力增加20,其本人武力临时2

    说实话,李陵属性相较于其余几将并不出众,也正是余武知道他的实力比之章邯差了太多,才不能答应让他单独领兵对抗章邯。

    余武沉思了片刻,对众将说道:“此次以狄青为主将,李陵、秦良玉为副将,至于随行军师,就有劳长源和一心你们二位了。

    希望你们五人齐心协力,成功败退章邯。”

    “至于兵马”

    思及此处,余武沉默了很长时间。

    随后才缓缓问狄青道:“七万可够”

    只听狄青郑重的回答:“足矣”

    即使是这七万兵马,也是余武咬牙才决定的,守城虽比攻城容易,但考虑到对手是章邯,余武不敢保证狄青对上章邯能获得胜利,所以绝不能大意。

    “好,那你们就准备准备,随时出发吧”余武松了一口气,说道。

    “遵命”

    商量完军务,余武按照日常来到扶苏所在的房间。

    扶苏今日情况已经好了许多,不过与余武之间的关系却再不能恢复从前。

    “这次来是给大哥说一件不好的消息。”余武开口言道。

    “是胡亥派人来攻打你了吗”

    “这件事确实有,不过我想要对大哥说的,却与这件事无关。”余武顿了顿,接着说道:“就在今天,我得到消息,不久前,你、我的六位兄弟,惨死于胡亥之手。而他们被杀害的地dian,正是当年白起自杀的地方。”

    “什么你说的是真的”扶苏猛然站起,双眼狠狠盯着余武。

    余武diandian头,说道:“我自是不会拿这样的事情来骗大哥,而我也相信,这只是一个开始。当然,我和大哥你才是真正的开始。”

    “胡亥他怎敢”

    陇西郡。

    这里有曾与余武有过一段缘分的李信。

    这名战国时期的老将得知如此消息后,也不知自己究竟是何样的心情。

    是该敬佩一下这个胆大的皇子,还是感叹一声果然是年少冲动呢

    不过他也不得不感叹余武的手段,竟然能说服蒙恬,虽不是效忠于他,但至少不必再担忧北方的狼族,同时他还听说近几个月来这位殿下麾下又多出了几名大将,皆乃良材。这难道遇事着乱世即将再度到来吗不然为何这等良材会如同这雨后春笋般涌现而出。

    “楚虽三户,亡秦必楚”

    “如今秦国内乱,这是预示着我们的机会来了吗”

    “时机尚未成熟,苦苦隐忍多年,不能毁于一时。”

    ps:秦朝时期“城池”地图谁有,有的加群发一下,我在网上找不到详细的,而且特别昏看不清楚,拜谢

    。。。
………………………………

第八章背叛

    行军营帐内,狄青正在读着一本左氏春秋。

    此时天色已晚,明日还要继续赶路。

    副将秦良玉巡视完后,恰巧见到狄青营帐内亮着烛火,有身影在烛光下读书。于是她走上前,小声问两名帐外守卫的人道:“狄将军还没有睡吗”

    侍卫回答说道:“狄将军几乎每晚都要读书到很晚。”

    秦良玉diandian头,并没有进帐。

    次日,行军途中。

    秦良玉提及此事。

    狄青笑着说道:“其实我原来并不喜欢读书,但脑海中记得,曾经不知何人对我说过这么一句话:将帅不知古今历史,就只有匹夫之勇。也正是这番话改变了我。”

    “将帅不知古今历史,就只有匹夫之勇”身边的一众人听到狄青的这番话,都仔细思考起来。

    秦良玉低声喃喃:“不知何人才能说出这样一番话”

    从此以后,就连狄青麾下的一些普通士兵,在闲余之时也会探讨一些兵法相关,虽然在这个时代,兵书不是普通人能够拥有的。

    又过了几日,无论是章邯的十万大军还是狄青的七万兵马都已经越来越接近对方。

    几日前,李陵曾向狄青请命,愿为先锋。

    狄青知晓李陵的统兵能力,同样知晓他自大的缺dian,不允。

    但李陵不甘,立下军令状,若有冒进,任凭责罚。

    于是,以李陵为先锋主将,率步兵八千,先行赶往目的城池方向。

    “章将军,得到消息,叛军先锋部队大将名叫李陵,是叛贼余武的直系手下,听说其带兵的能力还不错。”章邯拥有影密卫这样的情报组织,探得消息的速度往往都要比余武一方快上许多。

    “八千人先锋李陵”

    章邯坐下来,低头思考如何来对付对方的这支先头部队,若是能以极少的代价击溃对方先锋,那对接下来的战事会非常有利。

    想到这里,章邯不禁叹了一口气。

    “若是我有三十万兵马,怎么也不会像现在这般。”

    这句话他当然不会开口对他人所言,他已经看出中车府令赵高对自己的敌意,而如今的皇帝陛下对赵高的信任无人能及,这些话若是传到别人的耳朵里,说不定下一刻就被传到了咸阳,添油加醋般传入了皇帝陛下的耳中,到时自己怎么也要受到责罚。

    “既然对方派出了先锋部队,那我就来试探一下吧。”

    几日之后。

    李陵先锋军在前,已经快要接近此次行军的目的地。

    “将军,前方有一个山谷,过了山谷不远我们就要到了。”李陵身旁一人对他禀报,说道:“是否要派人查探一下,以免敌军出其不意。”

    李陵稍微思索了一下,本来想着不必如此麻烦,但又想到自己此次可是立下了军令状的,不能有丝毫马虎大意,就对身旁亲兵说道:“去派几个人探查一下。”

    “是”

    不消片刻,负责探查的几骑回来,禀报说道:“将军,已经探查过了,前方没有埋伏。”

    李陵diandian头,然后示意队伍继续前进。

    随即,八千步兵开拔,从山谷而过。

    忽然,李陵听到头ding似乎有什么声响,正准备下令全军戒备停止前进的时候,才发现原来不过一些动物造成的声响。

    松了一口气,便放心继续前行。

    一路行军,终于在日落之前赶到了关卡。

    只听关卡上有人喊道:“是什么人”

    李陵让人回答。

    回答的同时拿出一面令牌:“我们是狄将军麾下的先锋部队,这是令牌。”

    “原来是狄将军的部队,开城门”上面有人喊道。

    随即,城门大开。

    李陵在前,部队紧随其后入了关。

    入关以后,李陵问道:“章邯的部队离此关不远了吧”

    守将回答:“确实不远了。”

    见到守关的将士们,李陵感觉有些不太对劲,问道:“不是只有五千人吗怎么感觉这不止五千呢”

    随即,似是想到了什么,李陵忽然大叫:“不好,你们竟然敢弃关投降,背叛殿下”

    而随着李陵这一声叫喊,周围竟源源不绝的冒出本不该出现在这里的秦兵。

    李陵当即拔出腰间宝剑,一剑刺向身旁城门守将。

    不过那城门守将早有准备,轻松躲过李陵的这一剑,然后哈哈大笑说道:“看你这副表情,就知道你根本猜想不到我早在前两天已经投降了章邯将军,你是余武逆贼手下的李陵是吧还不速速下马受降,否则难逃一死”

    李陵闻言大怒,呸了一声说道:“你竟敢背叛公子殿下,我是绝对不会放过你的。”

    “哼,识时务者为俊杰。再者说,我本就是大秦的将士,如今归于章将军手下又有什么错,反倒是余武,身为皇子,竟敢造反,才是真正的大逆不道。”守将不屑的说道。

    不等李陵开口,他就又接着说道:“既然你不识时务,那就不要怪本将不给你机会了给我杀”

    而李陵随后同样喊道:“众将士可愿随我死战”

    “誓死一战”

    “誓死一战”

    “杀呀”

    两支数量相差数千的军队在关内混战在了一起,厮杀声不断,叫喊声在关外都能听到。

    一处毫不显眼却能一览战局的地方。

    章邯站在这里望着关内交战的双方,脸色平静的说道:“我却是没想到此关守将如此轻松便降了,倒是省了不少力气。

    不过这名叛将,倒是感觉还不错,他叫什么名字”

    “此将名叫李陵,称得上余武的心腹将领。”

    章邯diandian头,继续观看战局。

    远在上郡腹地的余武,此刻却是有些心神不安。

    就在刚才,他接到了系统的通知,说是李陵陷入绝境之中,九死一生。

    这让他赶忙让人把最近的情报拿来,仔细查看却并未发现疏漏之处。

    “这可如何是好”

    ps:没有地图,写的有dian吃力

    。。。
………………………………

第九章

    夜晚,火光照耀四方。

    章邯看着眼前成为自己俘虏的李陵,开口道:“你可愿降”

    本低着头的李陵抬起头来,望着章邯,嘴角微扬,笑着回答说:“你就是章邯是吧我知道你,你一生最忠于始皇帝陛下,忠于大秦,如今二世胡亥、中车府令赵高与左丞相李斯伪造先皇遗诏,余武殿下才应是正统,怎么,你可愿降”

    章邯看出李陵决心不可轻易动摇,摇了摇头,转身离开,离开前对他说道:“你再好好想想,余武是没有机会的。”

    此关守将紧随章邯左右,不解问道:“章将军,既然那家伙不肯投降,为何不杀了。”

    章邯却是没有回答他的这个问题,反而问他道:“叛军大将狄青还有多久到达”

    “应该还要两日左右。”守将见章邯不回答自己的疑问,也不继续追问,回答说。

    “好,我知道了,你去忙吧。”章邯diandian头,示意对方可以离开。

    “是”

    “狄将军,有紧急军情”狄青正在帐内秉烛夜读,忽然有人闯进来,喊道。

    狄青听到“紧急军情”四字,心中产生不好预感,连忙问道:“发生了什么事情”

    来人喘着粗气,回答说:“刚才营外突然有一骑策马狂奔而来,本来还以为是敌袭,但我旁边的兄弟认出了来人是先锋军负责和我们联络的兄弟。

    他刚到营地,就摔落下马,只听他说了句关﹍将﹍降﹍﹍什么的,然后便没有了动静,我用手指一探,他已经没有了气息。我想着定是先锋军出了什么大事,他才这么急急回报,甚至于劳累而死。”

    狄青眉头紧皱,思索片刻,口中喃喃:“难道是前方守关大将投降章邯了吗”

    思及此处,狄青越想越觉得是这样,于是问道:“只有他一人来报吗”

    “是的,未见有其他人”

    “我知道了,将那名兄弟先好生安葬,至于其他的,等这场战争胜利后再说。放心好了,战死的兄弟家中若还有人一定会得到补偿,立下军功的也一定会有奖赏。”

    “那要不要通知其他将军”

    “不必了,等明天天亮以后,我自会与他们商谈,你也下去吧。切记,晚上巡防时万不可马虎。”狄青说道。

    “请将军放心”

    次日,清早。

    今日大军并未早早开拔,反而诸位将军军师齐聚大帐之内,不知在商谈些什么。

    了解大概情况的那些士兵,却也都没有对身边兄弟说起,个个忧心忡忡。

    大帐内。

    狄青对众将说道:“昨晚接到消息,前方守关将领可能已经叛变,投降了章邯,而先锋大将李陵,以及整个先锋军,或许已经全军覆没,或许同样投降了敌方,所以,我们需要商议一下接下来的战略。”

    秦良玉说道:“若这个消息属实,那就对我军大大不利了,章邯有十万兵马,我军有七万,凭借天险之关的优势,和对方抗衡还是不难的,甚至打败对方也不是没有可能。但现在,看来我们要做最坏的打算了。”

    狄青diandian头,表示同意秦良玉的观dian。

    “不知两位军师有何看法”狄青问道。

    李泌在沉思了一会儿后回答:“事发突然,一时半刻难有良策,不知狄将军可派人前去查探”

    狄青dian头回答:“已经派人前去查探,同时也派人回禀殿下。”

    “既然如此,那我们应当稳健行事。此外,既然有人率先不战而降,或许就会有第二个,所以我们接下来必须谨慎。”

    “不错,殿下托付我们如此重任,我们决不可辜负殿下期望,同时也不能白白让将士们牺牲。”

    余武不停在房间内走来走去,内心焦躁不安。

    “唉,也不知道李陵现在如何”

    虽说那日之后并未继续接到系统提示李陵死亡的消息,但他还是放心不下来,茶不思饭不想,夜不能安然入睡,几天下来,整个人都消瘦了许多。

    “殿下,狄将军传来紧急军情。”

    忽有人来报。

    余武赶忙接过狄青派人送来的消息,打开来看,其中提到陵古关守将很有可能已经叛变,先锋军李陵生死未卜。

    见到信报所言,余武大怒,咬牙切齿说道:“竟然敢不战而降,真是该死”

    陵古关守将余武是知道的,此人称得上蒙恬心腹,不然余武也不会放心让大军前往,没想到这就出了情况。

    “可恨我现在实力如此弱小。”余武叹息,暗自责备自己的无能。

    “既然陵古关守将不战而降于章邯,那么其他关卡守将或是其他城池其他将领也有可能做出如此行径,希望狄青他们能够小心。”

    “我们为什么要不战而退呀”

    狄青军中,有许多人都对近几天的行为表示不解。

    “可能敌军人数太多,狄将军怕我们打不过吧”

    “唉,可怜了先锋部队的那些兄弟们,陵古关守将太过可恶。”

    “是啊,我原来还听说过陵古关的那个守将,曾经发誓要誓死效忠蒙将军呢”

    狄青在部队的最前列,没有丝毫表情。

    忽然问道:“前面就是洛水关了吧”

    “回禀将军,还有不到半天的路程。”身旁有人回答。

    此刻这支部队中,不知为何,少了些人。

    几日后,洛水关下。

    章邯部队已经兵临城下,这数万大军,规模庞大,气势无双。

    狄青立于城墙之上,望着下方的章邯军,面色凝重。

    这时,章邯单人单骑缓缓向前,接近城门口停下,抬头对狄青说道:“狄青,你可愿降”

    “章邯,你可愿降”狄青制止了那些想要射箭的士兵们,同样喊道。

    “数日前,我军不损一兵一卒拿下了陵古关,后又轻松击败你的八千先锋部队,而李陵也已经投降,如今大势在我,你可要想好了”

    ps:陵古关、洛水关都是我自己编的。。

    。。。
………………………………

第十章

    章邯率领军队兵临城下后,并没有当即攻城。在与狄青进行了一番劝降后,便令全军后退,于数里外安营扎寨。

    虽说章邯军兵力近乎狄青军一倍,但一般情况下往往是守城容易攻城难,所以他是绝对不会如此随意就进行攻城,而他的军队经过了数天的行军,也实在需要好好休整一番。

    洛水关内。

    狄青也是有些无奈,主动出击绝对讨不了好处,所以他在等待秦良玉的消息,只是坚守此关,绝不出关。

    “想想时间,应该差不多了。”

    秦良玉率领近万骑,避开章邯军,突袭陵古关。

    “王硕,若你肯投降,我可以答应给你一个痛快,放过你的家人”秦良玉立于城门下,身后万骑威风凌凌。她口中的王硕,自然就是陵古关的守城大将,当日不战而降于章邯,以至于李陵深重陷阱而被俘。

    王硕听到秦良玉的话后,十分不屑,哈哈大笑说道:“你就是秦良玉吧,我听说过去,蒙恬将军很欣赏你。不过就是你再有本事,想凭借你那dian骑兵就攻破我这天险之关,简直痴心妄想”

    他“哼”了一声,然后接着说道:“我知道你们对我不战而降很不解,我确实忠心于蒙恬大将军,但现在蒙将军竟然甘心臣服于那个乳臭未干的皇子,这完全就是让自己手底下的兄弟们送死”

    秦良玉听到对方这么一说,算是明白了王硕这人为何干脆投降章邯了,虽然这个理由确实不错

    “既然你执迷不悟,就不要怪我不客气了”秦良玉娇声大喝,英姿勃发。

    “哈哈,尽管来吧”王硕大笑一声,然后下令全军准备。

    陵古关本来因为靠近内史,所以城内兵士并不多,只有两千,但由于余武和秦二世的决裂,又从附近城池向这里临时增派了两千甲士。前些日子投降于章邯,俘获了李陵的八千步兵,其中又有近两千名士卒当即投降。所以但以兵力来算,秦良玉并不占什么优势,就是不知为何她有如此自信了。

    只见秦良玉拔出佩剑,高高举起,似是准备下达“全军出击”的命令。

    却没想到,她喊出的是“动手”二字

    随着秦良玉一声莫名其妙的命令,王硕忽然有一种强烈的危机感,而这危机感的来源正是他的身旁。而就在这时,他感觉到胸口一阵刺痛。

    就在王硕扭头看向身旁的瞬间,身后一股巨大的力量将其推下城墙。

    “你,你,竟啊”

    竟然是一柄利剑刺穿了他的胸口,出手之人竟然是他一手提拔上来的副将,同样对他发过誓,要誓死效忠于他,却没想到,真是没想到啊。

    王硕从城墙上跌落下来,惨死

    随后他的副将程贾在城门楼上大声喊道:“王硕背主求荣,投降章邯,如今已被我击杀,你们只是受他蒙蔽,还不放下兵器投降”

    接着,程贾的一些心腹士兵当即放下武器表示投降,而其他人见到有人开头,从众心理,也相继放下了手中的武器。

    陵古关城门打开,秦良玉率军进关。

    “秦将军”程贾迎了上来,脸上带着笑容。

    之所以会发生之前一幕,皆是因为在数天前狄青收到了程贾派遣心腹送来的密信,表示愿意配合大军弃官投降。

    对于这样的事情,狄青自然不会轻易相信。

    也就在此事,军师李沁有了一计,需要拿下陵古关,所以决定趁此机会一试,若是不成,自会率兵强攻,务必拿下陵古关。

    程贾说道:“大家都说我是王硕一手提拔上来的,但其实,我是蒙大将军的心腹,当日王硕不战而降,出乎了我的意料,所以决定将计就计,也幸好秦将军信得过我。”

    秦良玉如实回答:“其实我并非完全相信于你,若是你的那封信乃是骗局,或许在我攻城之时,你会最先被我杀死”

    “”

    “李陵他们在这里吗”秦良玉问道。

    程贾diandian头,回答说:“章邯留了三千甲兵在这里,正是为了怕李陵将军他们那些人趁机逃跑。”

    “逃跑难道李陵没有被关押吗”秦良玉问道。

    “章邯很欣赏李陵将军,想要其投降,所以只是将其单独关在一个庭院里,还有下人伺候,过得相当不错。”程贾回答。

    “那带我去吧。”

    不消片刻,程贾带着秦良玉到了关着李陵的院落内。

    见到李陵,他正在专心致志研读兵书。

    “没想到这就要离开了,这里生活不错。”李陵开玩笑说道。

    但接着他又叹了一口气说道:“这次我立下军令状,领军八千,迎击章邯,没想到吃了个这么大亏,真是无脸啊”

    “放心吧,虽说你怎么都逃脱不了受罚,但也不会死的”

    “”

    接下来,秦良玉为李陵叙说了一下最近几日两军的基本情况,表明他们如今形式不容乐观。而后,秦良玉整顿兵马准备由陵古关南下,截击章邯粮草,至于李陵则是留守在了陵古关。

    “对方死守不出,一时之间难以拿下啊”

    章邯叹气,想要继续前进,洛水关是必经之路,而洛水关之后则是需要渡过洛水。

    说起来,洛水关虽是一座雄关,但也称不上太大,就连狄青的那几万兵马都无法全部容纳。

    “要强攻吗”

    章邯头痛万分,自己兵力还是太少,若是强攻,即使攻打下来自己也要大伤元气,可以说是得不偿失。

    “地道是否可行”他问身旁一人道。

    “有些困难,地下土石太多,难以挖掘。”那人回答。

    “地道的挖掘不能停止,多挖几条,明白了吗”章邯说道。说实话挖地道这样的战术十之不会成功,但也不能不挖,若是能够成功自然是好,若是不能,至少分散了对方注意力,也不算白费苦心。

    “是”

    “看来这会是一场持久战,希望后方攻城器械能够及时送达。”

    ps:作者新手,写的不好敬请见谅。

    。。。
………………………………

第十一章二世杀兄

    咸阳,宫城之内。

    内宫中,公子将闾等兄弟三人被二世胡亥禁困在这里,不得出去。

    “我们身为他的兄长,没有夺权谋位之心,却还要被如此对待。难道,这就是我们生下来以后注定的命运吗”将闾对其他两位兄弟说道,语气充满了悲凉。

    自从二世胡亥在杜县杀死了六位兄弟后,其余的皇子,日常行事都变得极为谨慎,特别是将闾他们三人,言行举止小心万分,胡亥根本找不到杀死他们的理由。

    可即使如此,在几日前,胡亥还是派人将他们从各自宫中捉拿,关在一座宫中。

    如此作为,三人已经明白,即使胡亥找不到借口或理由,他们也绝没有了生还的希望

    “我们的命运太过可悲,身为皇子,没有丝毫权力,想要与之抗衡,却什么也做不到。”

    “是啊,不过如果我们和扶苏、余武一样被发配上郡或者其他地方,那我们是会继而颓废,还是会产生其他念头”

    就在三人小声感叹命运不公的时候,房门被人推开。

    他们认出了来人,是二世胡亥身旁的近侍。

    近侍走上前来,对三名公子说道:“奉皇帝陛下诏令,三位公子不尽臣道,当处死罪。”

    将闾并未当即心灰意冷,而是对其说道:“宫廷的礼节,我从来不敢不听从;朝廷的位次,我从来不敢有失礼节;奉命对答,我从来不敢说错话。怎么能说不尽臣道呢希望能知道罪名再死。”

    近侍并未将这三位公子看在眼中,二世胡亥登基以后,在处理他的兄弟之前,首先将曾经服侍始皇帝的所有宦臣、近侍还有那些后宫妃嫔中没有子女的,下令让他们为始皇帝殉葬。而他原本就是胡亥宫中负责侍候的人,如今胡亥成了皇帝,他的地位身份自然也是水涨船高,对于几个即将死去的公子,当然不会放在眼里。

    所以他很不屑的回答说:“我只是奉命行事。”

    三位公子感到一阵悲凉,将闾内心绝望,仰天大喊:“天乎吾无罪”

    将闾三人皆泪流满面,悲痛万分,随后相继拔剑自杀。

    数日后。

    今日的咸阳格外热闹,特别是集市中心所在,在咸阳生活的百姓官员可以说是集聚于此。而原因,皆是因为登基不久的二世皇帝的诏令

    诏令的大概内容是,某某某等十二位公子因不臣之罪等各种罪过,将于今日午时僇死于咸阳市,同时还要求各家各户至少有一人要到此地见证。

    距离死刑处决的时间越来越近,负责监管的人望着正前方跪坐在地上的十二位公子,心中暗自为他们叹息,同时希望下辈子能投个好人家。

    丞相李斯不在现场,近些时日来,李斯日渐憔悴,胡亥的手段令他感到害怕,这明显是要对自己兄弟赶尽杀绝的节奏,那么,兄弟之后,就要轮到朝中大臣了吧

    胡亥同样没能亲眼见证自己一手造就的这一幕场面,他此刻在皇宫之中,赵高与他正在商议什么时候对付其他公子。

    二世胡亥身穿龙袍,杀死自己的兄弟,他并没有感到丝毫愧疚,反而觉得自己做的还不够,不把他的兄弟姐妹们全部处死他都不会放心。

    长公子扶苏的家人现在都还安然无恙,因为扶苏还没有死去,当然还是因为胡亥想要最后再杀死这些人,让这些人亲眼看看其余公子的下场,让他们无时无刻都感受不安,最后将他们杀死以后,他还要将这些人的首级全部送还给扶苏,让他的好大哥最后再看一看自己的家人。

    望了一眼身旁的赵高,胡亥心中不屑。

    “等我将余武和扶苏杀死以后,就不需要你了”

    赵高感受到胡亥的目光,与其对视了一眼,似乎看出来对方眼中不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