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宋枭途-第3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不仅让蔡鞗涨得满脸通红,赵福金都羞得满脸通红,暗怨蔡鞗太过小家子气。
而赵福金身侧的赵富金,看着蔡仍的双眼中,全都是小星星,被蔡仍深深的吸引住了!
蔡翛跟蔡鞗到底是兄弟,不能看着蔡鞗就这么被蔡仍架在火上烤,因此,他看向蔡仍道:“六弟,你这三首诗全都是长江为题,应该不是你近期所作吧?”
蔡仍笑道:“是我进京赶考时过长江所作。”
蔡翛听了,又道:“那六弟你最近可有佳作?”
说这话的同时,蔡翛给蔡仍递了一个眼色,示意蔡仍:“给我个面子,别跟老五一般见识。”
蔡仍冲蔡翛一笑,道:“最近一直忙着剿匪,哪有时间再创新作,而且最近我也没什么灵感,我想我可能已经江郎才尽了。”
没人相信,只过了一个长江就创出三篇佳作的蔡仍,最近会没有新作,会江郎才尽,他们全都明白,蔡仍这么说,只不过是给蔡鞗留一丝颜面罢了。
老七蔡脩虽然年幼,但他很有眼力见,他见气氛缓和下来,赶紧转移话题道:“要不然咱们玩投壶吧,六兄你武艺高强,想必投壶一定很厉害,咱们比试一下?”
蔡仍看向蔡脩,笑道:“七弟还真说错了,我从未玩过投壶。”
蔡脩一听,更来劲了,他道:“投壶很简单的,我教你。”
说话间,蔡脩就将蔡仍拖去玩投壶了。
如此一来,蔡鞗的尴尬终于化解了,他赶紧躲到角落里拿起一本书,开始阅读,不再看任何人。
然而——
没过一会,竟又起事端。
原来,蔡仍是没玩过投壶,可蔡仍眼明手稳,没几把就掌握了技巧,结果怎么投都中,让教蔡仍的蔡脩顿时就变成了苦瓜脸,再也不想跟蔡仍玩投壶了。
见此,蔡仍开始故意投偏。
可蔡脩很聪明,他直接道:“六兄,你就不用让我了,你什么水平我已经知道了。”
无奈,蔡仍只能道:“要不我教你玩别的游戏?”
蔡脩到底年轻,免不了爱玩的心性,他忙问:“什么游戏?”
蔡仍想了想,道:“你去找十一个人来,这个游戏需要十二个人。”
蔡脩一听,立即就去将蔡貌等十个年纪不大的人找来。
这时,蔡仍已经跟杨沂中要来了十二块木板。
蔡仍将木板交给蔡脩等人,同时对蔡脩等人讲解道:“这个游戏叫恶兽杀,共有三方阵营,平民方、神民方、恶兽方……”
没错。
蔡仍教蔡脩他们玩得正是后世的狼人杀,只不过他将狼人杀中的狼人改成了恶兽,将预言家改成了全知神,将女巫改成了奖善罚恶神,等等……
这狼人杀,原来是蔡仍为自己的一众侍妾准备的棋牌游戏。
这次蔡仍出去剿匪,一走就是近一年时间,别说刚跟蔡仍的赵元奴,就连原来就跟蔡仍的素娘、花想容都饱受劳燕飞分的煎熬,哪怕蔡仍一在大野泽安顿好了就将她们全都接了过来。
基于这种愧疚,蔡仍给自己的一众侍妾们准备了不少玩具,像麻将、纸牌、跳棋,当然也包括蔡仍最喜欢的狼人杀。
后来来京赴阙,蔡仍就让手下匠人们多准备一些,并制成礼盒,用来送礼。
今天正好派上了用场。
这狼人杀,是一款多人参与的、以语言描述推动的、较量口才和分析判断能力的策略类桌面游戏,在物欲横流的后世都极为受欢迎,就更别提在这个缺少精神享受的时代。
所以,蔡仍一给蔡脩等人介绍了这个新颖的游戏,立即就吸引了蔡脩等人,这其中又以最爱玩的蔡貌最入迷——后来,在蔡仍的建议和投资下,蔡貌干脆开了史上第一家娱乐城,天天爆满,日进斗金。
刚开始玩的时候,这帮人是笑话百出,在一旁观看的蔡翛、蔡绦等人,包括在远处偷看、偷听的赵福金、赵富金等女人,全都是笑得前仰后合。
可尽管如此,蔡脩、蔡貌等人也深陷其中不可自拔。
后来,蔡仍将裁判的位置交给学得非常快的蔡脩,亲自下场。
在蔡仍的引导下,大家玩得越来越开心,也越来越投入。
结果导致,饭菜好了,众人还全都围着蔡仍等人,不肯上桌。
直到蔡京来了,众人才停了下来。
蔡京问:“你们刚刚在玩什么?”
蔡绦立即靠过去仔细给蔡京讲解了一下狼人杀的规则。
蔡京听了,也是啧啧称奇:“这游戏倒是巧妙。”,然后看向蔡仍,问道:“你从哪得到的这个游戏?”
蔡仍大言不惭道:“这是小侄发明的。”
蔡京诧异道:“你发明的?”
蔡仍照实道:“小侄长年在外征战,小侄的侍妾们在家无聊度日,小侄便想找些游戏让她们打发无聊的时间,因此,便发明了这恶兽杀和一些其它游戏,像麻将、纸牌什么的,让她们在闲暇之余可以有些消遣。”
不想,蔡京听了之后,却是一皱眉,然后告诫蔡仍道:“你天性聪敏,若一心正事,必然能有一个很不错的前途,万不可不务正业……”
远处的赵富金觉得蔡京此言太过刺耳,他小声对赵福金说:“蔡太师说话太难听,对自己的侍妾好点,怎么就是不务正业了,我倒是觉得蔡仍公子是真正的大丈夫,在外面叱诧风云,回到家中亦是一个疼人的好相公,这才是真正的大英雄。”
赵福金也是这么认为的,但他还是违心道:“太师所言亦不算错,六郎文武双全,前途远大,是应该更多的将精力放在仕途上,只要六郎如此,将来必定会成为一代名臣。”
赵富金道:“我特别不能理解他们这些男子,又不缺吃穿,何必去苦苦追求名利?逍遥快活一生,不好吗?”
赵福金笑道:“这就是你不懂男子了,只要是有志气的男子,无不追求醒掌天下权醉卧美人膝。”
赵富金问:“你家驸马亦是如此吗?”
赵福金的笑容顿时就是一僵!
蔡鞗如果也是蔡仍这样有追求的男人,怎能去当注定了只能享受荣华富贵不能触碰真正权力的驸马?
赵福金挤出一个笑容,道:“我家驸马,好老庄之道,喜欢随遇而安,他没那么大的野心。”
不想,赵富金一听,直言不讳道:“无趣。”
赵富金随后又看向跟蔡京对答如流的蔡仍,道:“还是蔡仍公子这样的男子有……”
说到这,赵富金突然意识到她自己还是一个未出阁的大姑娘,不能这么评价一个男子,因此,她赶忙又将已经到嘴边的“魅力”两个字咽了回去。
可过了一会,看见蔡仍儒雅的跟蔡京等人谈笑风生,赵富金心中的小鹿又“砰砰”乱撞,以至于赵富金实在是忍不住问赵福金:“姐姐,蔡仍公子她聚亲了吗?”
一见赵富金的样子,赵福金就猜到,赵富金可能是看上了蔡仍。
不知为何,赵福金心里顿时就变得酸溜溜的,她甚至在想:“我若是晚两年招驸马……”
赵福金很快就将这个念头压下,然后说道:“六郎还未正式娶亲。”
赵富金一听,喜道:“真的?”
可赵福金随即就又给赵富金泼了一盆冷水道:“真的……不过,即便是这样,你也不用想招他为驸马了。”
“为什么?”赵富金急道。
赵福金悠悠地说道:“六郎不是我家驸马,六郎有远大的志向,这你从六郎刚刚作的那几首诗中难道听不出来吗?而驸马到底是什么样的人,你也知道,你觉得六郎会心甘情愿的给你当驸马吗?退一步说,就算你能求得父皇的恩典,逼六郎放弃他现在所拥有的一切给你当驸马,六郎也一定不会喜欢毁了他一切的你,甚至有可能会恨你一辈子。而且,成了驸马的六郎也会失去他原有的魅力。你确定你会喜欢那样的六郎吗?”
赵富金一听,不禁轻咬下唇,又看向远处与人谈笑风生的蔡仍。
这时,赵福金的声音突然又在赵富金耳边响起:“你千万别毁了六郎,否则……我不会原谅你的。”
赵富金心下一惊,连忙扭过头去看赵福金——她不明白,赵福金为什么会说出这样的话?
不想,有些心虚的赵福金,却不敢跟赵富金直视!
赵富金突然想到了一种可能,她暗道:“难道传言并非空穴来风……”
……
………………………………
第一百一十一章 疏通
…
不久前,金国派遣斯剌习鲁和大迪乌为正副回使,携带国书,渡海来到登州。
登州知州王师中在第一时间派人护送斯剌习鲁和大迪乌来到东京汴梁城。
赵佶命赵良嗣负责迎候与接待。
斯剌习鲁和大迪乌被繁华的汴梁城街景弄得眼花缭乱目不暇接——他们第一次见到这么漂亮的房屋,这么漂亮的商品,这么漂亮的女人,他们心里感到很震撼,他们被大宋的物质文明深深地吸引。
赵良嗣将他们领到显静寺设宴款待——这里比较僻静,不会引人注意。
用膳之后,赵良嗣安排斯剌习鲁和大迪乌以高丽国使臣的身份入住同文馆。
同文馆位于梁门外安州巷,是专门用来接待高丽国使臣的馆驿。
三天后,斯剌习鲁与大迪乌又以高丽国使臣的身份入宫朝见赵佶。
斯剌习鲁与大迪乌向赵佶转达了完颜阿骨打对赵佶的问候,并向大宋正式递交了金国的国书。
这份国书大体的意思是,前不久,赵良嗣奉御笔来访,要求将来收回燕京并所管之地,并将原来交给契丹的银绢转交给我们,对此,我们同意,但是举兵以后,其他地方跑到燕京去的人户不在所许范围之内,如果贵朝将来不出兵夹攻契丹,那么不能以我们所许为理由收回燕京。
王黼很聪明,他很快就发现,金国的国书中只有燕京并所管州城,并没有云地并所管州城,更别提平滦营一带了。
王黼赶紧跟赵佶解释说:“燕云十六州是山前(即燕地)七州加上山后(即云地)九州,另外,平州、营州和滦州一带,山峦起伏地势险要,可做为将来防御女真的战略屏障,也不能给女真人。”
至此,赵佶才知道他犯下大错,他赶紧道:“朕不知燕云十六州还有如此多的说法,朕一直以为燕云之地就是燕京并所管州城,所以朕的手札中只写了要燕京并所管州城。”
王黼马上安慰赵佶道:“陛下不必着急,咱们先将赵良嗣叫来问问是怎么回事。”
赵良嗣应召进宫之后,听明白了赵佶召他进宫的原因之后,立即解释道:“官家,关于西京等山后九州,金国皇帝也曾口头答应,不过,他说要等到他们抓获辽主之后再做交割,我还特别给他们指出,蔚、应、朔三州离大宋最近,不许金军到达,咱们大宋也可以先派大军占领此三州,然后再慢慢跟他们讨要山后另外六州。”
听赵良嗣这么一说,赵佶、王黼才暗松了一口气。
不过,王黼很快又问:“那平滦营三州呢?”
赵良嗣答道:“此三州我也曾跟他们讨要过,可他们说此三州在石敬瑭将燕云十六州割让给契丹之前就已经是契丹了,并不是咱们大宋的故地,因此不同意将此三州给咱们。”
王黼眉头一皱,责怪赵良嗣道:“你为何不跟他们争取?”
赵良嗣有苦说不出,只能偷偷看了一眼赵佶。
赵佶心知,必定是因为他没写清楚,赵良嗣才不能争取过来。
所以,赵佶开口道:“这不能怪赵良嗣,都怪朕一时胡涂,朕一直误以为燕云失地,就是燕京失地,这可如何是好?”
这时,童贯从外面走了进来,他道:“官家不必烦恼,再派使臣去女真走一趟,对他们详细说明就是了。”
于是乎,赵佶、王黼、童贯等人一商量,决定再派马政、马扩父子去一趟。
除了忙着跟金国商量明确收复的地区以外,赵佶等人也在忙着以换防为借口将河北禁军与西北禁军对调,同时又忙着聚集粮草物资,准备北上收复燕云。
正是在这样的大环境下,赵佶将蔡仍召到了京师,却没有时间召蔡仍入宫,毕竟,小小的蔡仍,与联金灭辽收复燕云十六州相比,不值一提。
蔡仍此次来东京,见赵佶只是目的之一,而且是最小的一个,蔡仍还有几件更重要的事要做,像运作吕川卞去知金吾军,像是运作王胜、高师旦、翟进等人调入兴德军,像将兴德军和金吾左军调防,等等……
所以,赵佶不着急召见蔡仍,蔡仍也就没有着急去见赵佶。
在这期间,蔡仍开始疏通关系。
首先,蔡仍疏通的关系,准确的说应该是巩固的关系便是蔡攸和高俅——前者,是目前唯一个能跟王黼比宠的赵佶的宠臣,往往他说一句话,等于别人说上百句、上千句、上万句。后者,则是蔡仍目前的直管最高领导,很多事,他虽然没有决定权,但却有发言权,至少他还可以提议。
其次,蔡仍开始疏通童贯、邓洵武、郑居中的关系——此时,童贯、邓洵武、郑居中掌管枢密院,邓洵武为知枢密使,郑居中为同知枢密使,而童贯因为要调动西军与河北禁军换防,目前在枢密院所拥有的权力比邓洵武和郑居中还要大上一些,蔡仍想要对兴德军下手,是跑不了童贯、邓洵武、郑居中的首肯的,至少也必须得到他们中一人的首肯。
除了疏通枢密院的关系以外,蔡仍还得疏通吏部和兵部的关系。
总而言之吧,因为要吞下兴德军,因为要为金吾军的将士升迁打通关系,最终获得一支能全心全意跟自己走的队伍,蔡仍开始了自己的疏通和贿赂之旅。
其实——
有些事,说着繁琐,真做起来以后,也并不是那么难,尤其是当你的地位达到一定的高度、背后又有庞大的势力支撑之后。
长话短说,在蔡仍不计成本的投入之下,枢密院很快就下达了金吾左军和兴德军调防的命令,吏部升了王胜、高师旦、翟进等人的官职,兵部则准许王胜、高师旦、翟进等人调入兴德军。
不过——
也不是事事都顺蔡仍的意,关于吕川卞调去知金吾军一事,就进展得不是那么顺利。
蔡仍也不知道,吕川卞怎么就得罪了王黼,王黼就是不肯放吕川卞去金吾军,似乎是打定了主意要将吕川卞送去潭州。
后来,蔡仍将吕川卞找来问了问,才大概知道了原因。
原来——
这事还是出在蔡京身上。
当初,张商英为宰相,因为能力不足,将北宋朝廷搞得一团糟糕,赵佶便动了让已经致仕的蔡京复相的心思,于是派使臣把玉环赏给在杭州的蔡京。
王黼侦知此事之后,逐条上奏赞扬蔡京所推行的政事,并攻击张商英。
蔡京再次任宰相,感激王黼帮助自己,就任命王黼为左谏议大夫、给事中、御史中丞,王黼从校书郎之职升到御史中丞,只用了短短两年的时间,这全凭蔡京的赏识。
自那以后,王黼就成了蔡京的得意门生之一。
初时,王黼为蔡京办事倒也尽力——他曾靠何执中得以进升,为了让蔡京专权,就上疏论奏何执中的二十条罪状。
可是后来,王黼的官越升越快,就有了不受蔡京控制的迹象。
最明显的就是,蔡京与郑居中不合,王黼却与郑居中交好。
蔡京因此很生气,就调王黼去任户部尚书。
当时,正值青黄不接,蔡京就想以国家财用不足作为王黼的罪状。
不久诸班禁军因没如期犒赏,到左藏库鼓噪闹事。
王黼听说后,就在诸军前贴上大榜,保证某月某日犒赏他们,众人读榜后都散去,蔡京的计划没实现。
可虽说那次蔡京没能一竿子将王黼打死,但也让王黼受到了不小的惊吓,以至于王黼很快就投到了梁师成名下,求得了梁师成的庇护,才免于被蔡京再次收拾,最终取蔡京而代之。
王黼对于蔡京对他的打压,始终铭记于心,立志要找机会跟蔡京算账。
可奈何,蔡京虽然已经致仕,但余威还在,关键是势力还在,以至于王黼根本就动不了蔡京。
在这个基础上,王黼只能找蔡京的爪牙算账了。
而当时帮蔡京对付王黼的人之一就有吕川卞,而且吕川卞还是打冲锋的那个。
也正是因为如此,王黼刚一上台,就将吕川卞贬去了三司,当了一个闲职,尤嫌不解恨,王黼最近又准备调吕川卞去苦寒的潭州。
得知是这种情况,蔡仍也有些头疼。
如果早知道吕川卞和王黼之间的恩怨这么深,蔡仍也不会大包大揽跟蔡京打包票运作吕川卞去金吾军了。
也是直到这时,蔡仍才明白,蔡京这个老狐狸哪是在帮自己,分明是想借自己的手解救吕川卞,挽救吕川卞的政治生命。
说实话,蔡仍很讨厌这种受人摆布的滋味。
可一来,蔡京手上的政治资源太丰富了,丰富到蔡仍很想很想继承蔡京手上的这些政治资源,哪怕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
二来,与吕川卞接触过后,蔡仍通过仔细观察和小心试探,发现这吕川卞还真适合去给自己当“领导”。
所以,最后蔡仍捏着鼻子认下了被蔡京算计,准备找个合适的机会去拜访一下目前王黼唯一惧怕、唯一言听计从的人——梁师成。
几日后,受蔡仍所托与梁师成的干儿子梁秉聪相约的蔡貌,给蔡仍带回来消息说:“六叔,梁衙内邀请你晚上去樊楼一聚。”
……
………………………………
第一百一十二章 再上樊楼
…
再上樊楼。
蔡仍心中不免有些愧疚——对花想容和赵元奴的愧疚。
当初,蔡仍将花想容和赵元奴带离樊楼时,是想让她们过上幸福快乐的生活的。
可刚将花想容和赵元奴纳了,蔡仍就出征打仗近一年时间。
刚一回来,刚跟花想容和赵元奴团聚,蔡仍就又来到东京汴梁城赴阙。
这样聚少离多,谈让花想容和赵元奴幸福,无异于说笑。
不过——
蔡仍很快就将这丝愧疚掐灭了。
这不是和平时代,儿女情长,只会误人误己,金人可不会因为自己重情重义就放过自己、放过自己的女人。
而唯一能保护自己、保护自己女人的办法就是拥有谁都不敢招惹自己的实力。
所以,儿女情长要不得。
与蔡貌刚进入樊楼,蔡仍就看见一个俊朗豪爽风度优美的人,他周围还围着十几个小姐伺候着他吃喝,他搂着一位漂亮的小姐并将手伸进小姐怀中揉搓、一边拿着一个美玉酒壶狂饮、一边与一众小姐大聊市井荤段子逗得一众小姐无不掩嘴嫣笑。
好一个纵意花丛!
见此,蔡仍啧啧称奇,不知道这是哪路神仙,敢在樊楼当中,尤其是在樊楼的大厅当中,如此性情。
见蔡仍似乎对那个狂人感兴趣,蔡貌便对蔡仍说道:“六叔不认识他?”
蔡仍道:“没见过。”
蔡貌道:“他是李浪子。”
“李浪子?”
蔡仍反应一下,愕然问:“尚书右丞李邦彦?”
也不怪蔡仍愕然!
要知道,尚书右丞与参知政事同为执政官,为宰相佐贰,说得通俗一点,尚书右丞已经相当于后世的国家副总理,妥妥的宰执大臣之一,大宋的最高决策人之一。
蔡仍真没想到,拥有这么高身份的李邦彦竟然能在青楼当中如此放浪形骸。
蔡貌小声跟蔡仍说:“李浪子的父亲李浦是个银匠,家资丰厚,李浪子年轻的时候,就喜欢跟进士交游,河东举人入京者,一定取道怀州拜访李浪子,如果要添置什么,李浦也会备办,而且又资助路费,从那以后,李浪子声誉鹊起,后来,李浪子被选入太学,名声更盛,甚至引起了官家的注意,因李浪子为人俊朗豪爽,风度优美,写文章敏捷而有功底,且在民间长大,熟习猥鄙之事,对答敏捷,擅长戏谑,能踢蹴鞠,常常把街市俗语编为词曲,人们争相传播,而被官家所喜爱,李浪子又会讨太监喜欢,太监们争相赞誉推荐,就连杨戬都向官家推荐过李浪子,以至于李浪子步步高升……”
听了蔡貌对李邦彦的介绍,蔡仍不禁暗暗摇头,心道:“任用这样的人为宰执,也难怪北宋会灭亡。”
蔡貌又道:“现如今最受官家信任的就是王黼和我大伯,其次就是这个李浪子,像童贯、梁师成、高俅、朱勔都得往后排。”
蔡貌所说的,熟知历史的蔡仍知道。
而且,蔡仍还知道,未来取王黼而代之的就是这位李浪子,他也是未来赵佶留给赵桓的宰相,就是因为他主张屈膝求和,才滋长了金人的气焰,换而言之,他也是导致靖康之耻的原因之一。
基于此,蔡仍对李邦彦半点好感都没有。
可蔡仍却丝毫没有表现出来自己对李邦彦厌恶,相反,蔡仍还正了正衣襟,然后向李邦彦走去。
来到李邦彦近前,蔡仍拜道:“下官蔡仍拜见右丞大人。”
李邦彦用稀疏的醉眼看了蔡仍一眼,道:“剿灭宋江的蔡仍?”
蔡仍答道:“正是下官。”
李邦彦道:“仗打得不错,可以跟我喝一杯。”
言毕,李邦彦就一拍他身旁一个小姐的屁股。
那小姐倒也聪明,直接就捧着酒壶盈盈的向蔡仍走来。
蔡仍顺手拿起桌上的一个空酒杯捧在手中,任小姐给自己倒满酒,然后敬李邦彦道:“谢右丞大人赐酒!”
言毕,蔡仍一饮而尽。
李邦彦出身寒门,人又放浪不羁,因此,最讨厌那些故作清高尤其是看不起他的权贵子弟。
所以,见蔡仍对他如此恭敬,李邦彦对蔡仍的感官大好,道:“坐下吧,跟我说说你剿灭宋江的细节。”
蔡仍也不推辞,直接就坐到了李邦彦的身边,然后一边给李邦彦和自己斟酒、一边道:“下官能剿灭宋江,运气的成分居多……”
聊了一会剿匪,在蔡仍的引导下,蔡仍和李邦彦越聊越下道,惹得周围的一众小姐面红耳赤,又神采奕奕。
越聊,李邦彦越发的觉得蔡仍是他的知己,最后甚至主动问起蔡仍跟赵元奴的往事。
蔡仍也不隐瞒,将自己与赵元奴的过往说给李邦彦听,听得李邦彦大赞蔡仍艳福不浅,惹得周围的一众小姐醋意横飞。
然后,李邦彦又跟蔡仍谈起诗词歌赋,蔡仍随口“作”了两首诗,让李邦彦大赞蔡仍的文学。
稍稍表现了一下自己勾住了李邦彦之后,蔡仍又开始恭维起李邦彦来。
将李邦彦拍舒服了,蔡仍才给李邦彦献了一策——一条鞭法。
李邦彦虽然狂浪,但他竟然是当上宰执甚至是宰相的人,也不可能一点眼光都没有。
因此,李邦彦很快就被蔡仍所说的吸引住了,他找了个空隙对身边的两个小姐一使眼色,那两个小姐见状立即就来到蔡仍身旁伺候蔡仍。
蔡仍也放得开,学着李邦彦的样子将一个小姐拥入怀中,让另一个小姐伺候自己喝酒,同时细跟李邦彦说一条鞭法……
梁秉聪听说蔡仍和蔡貌来了,却没上来见他,而是在大厅之中跟李邦彦大聊特聊起来,忍不住走下楼来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
一下楼,梁秉聪就看见在楼梯口站着的蔡貌。
梁秉聪直言不讳的问蔡貌:“怎么回事?你们叔侄怎么不上去?”
蔡貌用下巴一指蔡仍和李邦彦,道:“我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我六叔去跟李浪子打个招呼,就被李浪子给留下了,然后两个人就聊了起来。”
梁秉聪问:“他们聊的什么?”
蔡貌道:“刚开始聊我六叔剿宋江,没聊几句,就开始聊什么样的女人极品,又聊赵元奴,然后两人聊起诗词来,现在又聊什么田赋。”
梁秉聪道:“田赋有什么好聊的?”
蔡貌道:“是啊,而且他们还在青楼里聊田赋,也亏得他们想得出来。”
见梁秉聪下楼了,不想因此而得罪梁秉聪的蔡仍,戛然而止,然后跟李邦彦说:“下官朋友来了,况且这一条鞭法也不是一时三刻能说完的,如果右丞对这一条鞭法感兴趣,改日下官去右丞府上再跟石丞细说这一条鞭法。”
虽说李邦彦也清楚目前赵佶的心思全都放在了收复燕云也可以说放在了对外扩张上不可能有心思来实行这一条鞭法,可作为一个宰执,也不能一直靠着讨皇帝喜欢而立足,得有一个明确的政治主张,说得通俗一点,他得有一些干货,这样才能长久,而蔡仍提出来的一条鞭法就很附和当李邦彦的干货。
所以,李邦彦难得的收起放浪形骸,语带亲近道:“子恩尽管去,我明日在家等你,咱们继续把酒言欢。”
蔡仍道:“那明日不见不散。”
言毕,蔡仍便与李邦彦告辞,然后直奔梁秉聪而去。
李邦彦对蔡仍的态度,梁秉聪看在眼里。
加之,蔡仍如今的身份已今非昔比。
而且,蔡仍的能力也已经彰显出来了。
关键是,他一来,蔡仍就停止跟李邦彦这个宰执的对话,而来见他,给足了他面子。
所以,梁秉聪并未怪罪蔡仍耽误了些时间,而是很亲热的邀请蔡仍去他相好的房中,大家把酒言欢。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蔡仍才跟梁秉聪说了吕川卞和王黼的恩怨,并求梁秉聪带话给梁师成,就说自己和吕川卞想去拜访梁师成。
事情涉及到王黼这个他们梁家的第一政治盟友,梁秉聪也不敢冒然答应下来,只说愿意替蔡仍去跟梁师成说一说。
蔡仍一边感谢、一边抛出自己的筹码:“不知衙内可有心仕途?”
梁秉聪一听,便放下酒杯,道:“怎能不想?蔡贤弟有所不知,此正是我烦心之事,我父亲如今已经六十多,而我这里却还一事无成……哎,我是真不知,将来如何保住我梁家的家业!”
蔡仍笑道:“此事易也。”
梁秉聪问:“如何易也?我文不成武不就……”
蔡仍打断梁秉聪道:“衙内怎能如此谦虚,你分明练武多年,熟读兵书战策。”
梁秉聪一头雾水。
蔡貌解释道:“我六叔想让衙内去金吾军。”
“打仗?”
梁秉聪顿时就是一激灵。
蔡仍道:“我金吾军有一部分军官是不必去前线的,他们坐镇后方,一样可以获得军功。”
蔡貌小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