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宋枭途-第3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杨再兴手中钢枪一晃,突然变成五个枪头,分别扎向卢俊义的五处要害。

    卢俊义连挡再躲也才堪堪避开四个需枪,最后一个实枪还是直扎卢俊义的左肋。

    杨再兴手上的枪可是真正的钢枪——杯口粗细的钢枪。

    一旦被杨再兴手中钢枪扎中卢俊义的软肋,那卢俊义不死,也绝对得重伤。

    幸好!

    在最后关头,蔡仍大呵了一声:“留他性命!”

    杨再兴听见蔡仍的命令,匆忙变招!

    卢俊义也拼命扭身保命!

    这才导致杨再兴的这一必杀之枪擦着卢俊义的肋骨刺了过去,最终只给卢俊义造成了一个两寸多长的一个伤口,没有要了卢俊义的性命。

    战马交错而过,杨再兴横枪立马,问道:“还打吗?”

    卢俊义看着他自己左肋上的伤,一阵后怕,他心道:“要不是蔡将军勒令的及时,我此刻已然没命了吧?”

    卢俊义深吸了一口气,然后冲杨再兴抱拳道:“杨军使武艺高强,卢俊义不是对手。”

    言毕,卢俊义翻身下马,然后来到蔡仍身前,拜谢道:“谢将军救命之恩!”

    蔡仍道:“我是来招安的,不是来杀人的,况且,你如此英雄,死在这里,也未免太过可惜了。”

    从蔡仍的话中,不难看出,蔡仍对卢俊义起了爱才之心,甚至已经露出了招揽之意。

    不想,卢俊义却非常干脆道:“我家哥哥与我有大恩,我早年发过宏誓,此生,我家哥哥让我上东,我绝不去西,我家哥哥让我打狗,我绝不骂鸡。”

    蔡仍笑道:“如此更显得你英雄,知恩图报,忠心耿耿,大英雄!”

    卢俊义让蔡仍夸赞得有些不好意思,竟露出腼腆一笑,像极了后世的阳光大男孩。

    “‘白玉麒麟,见之可爱。风尘太行,皮毛终坏。’,这小子还真不是北京大名府那个被宋江和吴用逼上梁山的卢员外。”蔡仍心中如是想道。

    卢俊义道:“诸位请吧,我家哥哥在石堂中等你们。”

    五马山上有一座观音石堂,宋江一伙上了五马山之后,就将这座石堂当成了他们的聚义厅。

    卢俊义亲自引着蔡仍等人来到了这座观音石堂。

    卢俊义道:“诸位请稍等一会,我这就去请我家哥哥与诸位相见。”

    说罢,卢俊义就去了后堂,只留下柴进和花荣招待蔡仍等人。

    不多时,就有一个秀才打扮的人从后堂中走了出来。

    燕青见到此人,小声对蔡仍说:“他就是智多星吴学究。”

    蔡仍听言,冲吴学究一拱手,直言不讳的问道:“不知宋大头领为何没有出来相见?”

    吴学究轻摇羽扇,笑道:“我来亦是一样,蔡将军有什么想说的,对我说就行了。”

    让人没想到的是,蔡仍直接告辞道:“既然你们没有接受招安的诚意,那就恕我打扰了。”

    蔡仍随后对岳飞等人道:“咱们走。”

    蔡仍说走转身就走,一点都没有犹豫。

    岳飞等人见蔡仍转身离开,毫不犹豫的跟上。

    看着蔡仍等人离去的背影,吴学究的笑容始终没变,也没有挽留蔡仍等人。

    直到蔡仍等人快走出石堂,吴学究的声音才从蔡仍等人身后传来:“差不多就回来吧,蔡将军如果不想招安我等,又何必过三关来见我家哥哥?再者说,我们五马山也不是蔡将军想来就来想走就走的地方。”

    蔡仍听言,转过身来,笑道:“粮草见底,又有我三十万大军围山,你们如果不想接受我招安,又何必弄出这么多事来虚张声势,直接将我们射杀在山下不就好了。”

    吴学究听言,看了蔡仍身边正将头低下的燕青一眼,心知必然是燕青泄露了他们的真实粮草数量,才让蔡仍如此有恃无恐。

    吴学究轻轻摇了摇手中羽扇,然后避重就轻道:“我就说他们这些江湖手段吓不住也难不住蔡将军,蔡将军如果真能被这些不入流的小手段吓住、难住,也就不能折了我们半数兄弟,可他们不信,非要摆三关来杀一杀蔡将军的威风,结果自讨其辱。”

    蔡仍也没有咬着宋江义军最大的弱点不放,而是随着吴学究的话说道:“如果没有宋大头领和你吴学究点头同意,他们就是再想杀蔡仍的威风,又如何能摆出那三关来?”

    吴学究哈哈一笑,道:“蔡将军果然明察秋毫。”——这货竟然很光棍的直接承认了。

    见吴学究的脸皮如此之厚,蔡仍心知再说这些没营养的话已然无用,便道:“既然大家都明白彼此的意思,为何宋大头领不直接出来,咱们坐下好好商量一下看看这安怎么个招法?”

    吴学究看了一眼蔡仍腰间的佩刀以及岳飞等人手中的兵器,笑道:“诸位难道打算这么见我家哥哥?”,然后吴学究着重看了一眼蔡仍身侧的杨再兴,又道:“这位杨军使可是连我们的第一高手都击败了。”

    蔡仍听言,笑着将自己的配刀解下交给柴进,同时说道:“原来学究是要我等的兵器啊,为何不早说,又不是什么神兵利器,送于学究又有何妨?”

    见蔡仍交出了自己的兵器,岳飞等人也跟着交出了自己的兵器。

    柴进叫人进来将蔡仍等人的兵器拿了出去。

    蔡仍目送这些人出去,然后回过头来问吴学究:“这回可以请宋大头领出来谈谈了吗?”

    蔡仍话音一落,后堂就传来了一个声音:“蔡将军就这么着急见小可吗?还是蔡将军已经猜到小可要跟蔡将军算一算蔡将军毁小可上万兄弟这笔账,特来送死?”

    伴随着这说话的声音,从后堂走出来了十几人。

    而这些人中为首一人,眼如丹凤,眉似卧蚕,滴溜溜两耳悬珠,明皎皎双睛点漆,唇方口正,髭须地阁轻盈,额阔顶平,皮肉天仓饱满,年及四旬,有养济万人之度量,身躯六尺,怀扫除四海之心机,志气轩昂,胸襟秀丽,正是那“不称假王,而呼保义。岂若狂卓,专犯忌讳?”的宋江!

    ……

    ……

    祝大家在新的一年里,身体健康,事事如意,天天快乐!!!
………………………………

第一百章 不按套路出牌

    …

    “蔡将军就这么着急见小可吗?还是蔡将军已经猜到小可要跟蔡将军算一算蔡将军毁小可上万兄弟这笔账,特来送死?”

    见十几人鱼贯从后堂出来,又见这十几人中只有半数人配带着兵器,早已经将周围环境尽收眼底的蔡仍,不动声色的问燕青:“他们中有宋江吗?”

    燕青答道:“中间肤黑个矮者宋江。”

    得了燕青的肯定,蔡仍又从宋江义军的一众人等对这个宋江的态度上,以及其它一些细小的细节上,比如恭敬上,判断出来,来人九成是宋江。

    有了这个判断,蔡仍面带微笑把手举到自己头上,弯曲手肘,掌心盖住了自己的天灵盖,同时,一边向宋江走去、一边笑道:“千呼万唤始出来啊!”

    宋江眉头一皱,刚想问蔡仍这话是什么意思,一旁的吴学究突然心中一紧,随即大喊:“哥哥小心!”

    可也就在吴学究喊出这话的同时,蔡仍突然暴起,径直向宋江冲了过去!

    而就在蔡仍冲向宋江的同时,杨再兴、杨沂中、岳飞、张俊也突然暴起向宋江冲了过去——原来,刚刚蔡仍所打的手语是掩护我的意思,而这手语是原来蛙人部队专用的手语,在这个世界上只有蔡仍的亲卫知道它是什么意思,就连燕青都不清楚。

    所以,一见蔡仍打出的手语,岳飞等人虽然内心中不解和震惊,可拥有极好素质的他们还是在第一时间掩护起蔡仍来。

    奔跑之间,蔡仍随手抄起一张桌子径直向宋江掷去!

    那张桌子,一离开蔡仍的双手,就带着一股劲风呼啸着向宋江砸去!

    只可惜,卢俊义眼疾手快武艺高强,他在第一时间抽出腰间配刀向劈向桌子!

    “砰”

    虽然卢俊义挡下了蔡仍砸过去的桌子,可他也被桌子带一个踉跄,甚至差一点被桌子带了一个跟头!

    卢俊义心中大骇:“这是什么样的怪力?”

    因为扔了张桌子,蔡仍的速度一滞,结果蔡仍等人的攻击队形变了,变成杨再兴和杨沂中打头,蔡仍居中,岳飞和张俊殿后!

    卢俊义刚一稳住身体,就大喊:“拦住他们,保护哥哥!”

    不用卢俊义提醒,一个手拿大刀的汉子就径直向杨再兴和杨沂中冲来。

    虽说杨再兴有万夫不挡之勇,杨沂中也有力敌千军之能,但他二人此时手中都无寸铁,这样一来,他们十分的本事,此刻连一两分都使不出来。

    可杨再兴和杨沂中到底都不是等闲之辈,他们用眼神一交流,就由杨沂中迎向手拿大刀的汉子,随即以缠斗的方式缠住了手拿大刀的汉子,而杨再兴继续充当尖刀带着蔡仍等人往前冲。

    这时,卢俊义也恢复过来了,他提刀迎向了杨再兴。

    杨再兴也不犹豫,直扑卢俊义而去,然后与卢俊义斗到了一起。

    很快,又有四个汉子或拿兵器或拿板凳向蔡仍三人冲来!

    蔡仍也不废话,直接对身后的岳飞和张俊说:“交给你们了。”

    岳飞和张俊心领神会,越过蔡仍迎向了那四人。

    而蔡仍则身形一晃,借着岳飞和张俊的遮挡,直接就穿过了四人,接着径直向宋江冲去。

    这时,在蔡仍等人身后追赶的花荣,突然想起刚刚燕青跟他说得一句话“杨军使只是我们金吾军的第二高手……我们将军才是我们金吾军的第一高手。”

    想到这句话,花荣赶紧提醒挡在蔡仍前面的一个胖大和尚和一个行者道:“大师、二郎,蔡仍才是他们中最厉害的那个,不可轻敌!”

    胖大和尚似乎没有听见花荣这话一般,竟然直直的向蔡仍撞来!

    蔡仍也不躲,同样向胖大和尚撞去!

    “轰!”

    一声巨响之后,让所有人都傻眼的一幕出现,那近三百斤、素以力大无穷而闻名的胖大和尚竟然被也就一百二三十斤的蔡仍一下子就撞翻了,重重的砸在地上,然后他试了几次,都没能爬起来!

    在胖大和尚身后的行者,也没想到会有这么不可思议的一幕出现。

    不过,行者心智沉稳,很快就调整好他自己状态,然后一边护着宋江快速往后撤、一边准备迎战蔡仍。

    宋江此时还抱有幻想,以为他们人多,不少人手上还有兵器,关键是外面还有大量士卒,只要他们能坚持一会,便一定能将蔡仍等人擒杀,因此,宋江虽然配合行者往后撤,但却没有掉头就跑。

    也正是因为如此,宋江失去了最佳逃跑的机会。

    很快,蔡仍就追到了行者身前。

    行者见此,假意带着宋江逃跑,将蔡仍引诱到他身前,然后他先把拳头虚影一晃,便转身,随即先飞起左脚,踢中了蔡仍阻挡的双臂,便转过身来,再飞起右脚踢蔡仍的心口!

    这是行者平生的最真才实学玉环步鸳鸯脚,也就是行者的杀手锏。

    玉环步鸳鸯脚果然巧妙,而且打了蔡仍一个措手不及!

    只可惜,蔡仍耳聪目明身体敏捷,关键是打斗经验丰富!

    见完全躲避行者这一脚已然不可能,蔡仍果断弯腰侧身,然后用肩膀硬挨了行者这一脚,随即用蛮力将行者掀了出去,再用一记势大力沉的鳄鱼摆尾将行者扫倒!

    直到这时,宋江才确定事情不受他控制了,随即转身就跑!

    然而——

    只是粗通武艺的宋江,如何能跑得过身手敏捷的蔡仍?

    宋江只往前跑出不到两丈,就感到后脖子一紧,随即他就这么被人提到了半空之中!

    紧接着蔡仍的声音在宋江耳后响起:“都给我住手,否则我就捏断宋江的脖子!”

    随着蔡仍的话音一落,不论是跟杨再兴等人交手的卢俊义等人,还是准备来救宋江的花荣、行者等人,全都慢慢停下了手。

    岳飞等人也是机敏,他们立即趁这个空档来到蔡仍身边,然后将蔡仍和宋江围在中间,与宋江义军的人对峙起来。

    见场面已经初步控制住了,蔡仍又以命令的口味道:“将兵器全都扔过来,别耍花招,否则我就要了宋江的命。”

    吴学究、卢俊义等人有些迟疑,不知该不该按照蔡仍的命令行事?

    其实——

    这也不怪吴学究、卢俊义等人迟疑,他们真是万万没想到蔡仍竟然不按套路出牌敢在他们有这么多人在场还有不少人手上有兵器的情况下出手捉宋江,更万万没想到蔡仍会出手如此果决竟然刚一见面就出手一点心理准备都不给他们,最关键的是万万没想到最后竟然真就被蔡仍成功捉到了宋江。

    这一系列突发的事,吴学究、卢俊义等人不好好消化一下,如何能接受得了?

    蔡仍哪里会给吴学究、卢俊义等人慢慢消化和相对策的时间?

    见吴学究、卢俊义等人没有在第一时间按照自己的命令行事,蔡仍掐住宋江脖子的手,稍稍一用力。

    然后就见,宋江黑黝的脸顿时就变成了紫茄子色,紧接着就开始伸出舌头和翻白眼!

    虽然宋江也算硬气,没有大喊大叫,可任谁都看出来了宋江此时有多痛苦,更能想到只要蔡仍手上再用用劲宋江恐怕就得横死当场!

    蔡仍却看也不看宋江一眼,就道:“我只警告你们这一次,下次我再说什么,你们如果不在第一时间照做,我直接就将宋江的脖子捏断,然后与你们玉石俱焚。”

    吴学究仔细观察了一下蔡仍的神色,见蔡仍一丁点慌张都没有、捏着宋江脖子的手也没有一丁点抖动,便知再做无谓的反抗已然无用,他对宋江义军的众人说道:“都将兵器扔过去吧,否则他真会杀了哥哥。”

    见众人还有些犹豫,吴学究又道:“这五马山上有咱们上万人马,就是给他们几件兵器,他们还能杀光我等吗?”

    蔡仍知道,吴学究这话是对自己说的,可蔡仍却丝毫不为所动。

    那边,听了吴学究的话,卢俊义等人一想也是,这是五马山,别说只是给蔡仍他们几件兵器,就是让蔡仍他们全副武装起来,也不可能杀下山去。

    于是乎,在卢俊义的带领下,一众宋江义军的头领连同石堂中的守卫纷纷将他们手中的兵器扔到岳飞等人脚下。

    岳飞等人捡起卢俊义等人的兵器,然后牢牢的将蔡仍和宋江围在中间。

    吴学究沉声问道:“蔡将军,你不是来招安的吗?为何要捉我家哥哥?”

    蔡仍笑道:“我是来招安的,可你们毫无接受招安的诚意,一路设置难关刁难我等不说,你家哥哥还口口声声要找我报仇,这种情况下,怎么谈招安?”

    宋江心中这个委屈啊,他心道:“我要是不想接受招安,哪能让你们活着上山?我只不过就是想吓唬吓唬你们,好增加点条件罢了,我们五马山上都快断粮了,哪能不接受招安?”

    可蔡仍却绝口不提这茬,就是叼住了宋江义军刁难自己,没有接受招安的诚意。

    吴学究真没想到,蔡仍会这么无耻,刚刚还说他们有招安的意思,转眼之间就咬死了他们没有招安的诚意。

    吴学究心道:“此人无耻的样子,颇有我年轻时的风范啊!”

    吴学究平复了一下心情,道:“事已至此,不知蔡将军还准不准备招安我等了?”

    蔡仍道:“当然招安了,否则我为什么会来五马山?”

    不等吴学究再问,蔡仍就又道:“不过,鉴于你们之前毫无接受招安的诚意,咱们再谈招安一事,你们必须要拿出接受招安的诚意来。”

    吴学究问:“不知蔡将军想我们怎么拿出接受招安的诚意?”

    蔡仍笑道:“此事易也,请宋大头领同我一块下山去见黄招讨和梁都监,然后我们再派一人来与你们协商招安的具体事宜……”

    ……
………………………………

第一百零一章 相见恨晚

    …

    河北招讨司。

    黄潜善、梁方平等人焦急得等待着蔡仍的消息。

    实在是无法压抑他心中的烦躁,张焕忍不住在大帐中走来走去,并道:“你们说蔡仍能招安了这伙叛匪吗?”

    高公翰道:“机会指定是有的,伤敌一万,自损八千,毕竟咱们这么多人马围剿五马山,真要是强攻起来,咱们固然要死不少人,他们难道就不死人了嘛,如果他们不接受招安,咱们放开了打,就算攻不下五马山,也一定能拼光大半叛匪,而接受招安,他们不仅可以免于这种死伤,还立即就可以高官得坐骏马得骑,何乐而不为?”

    丁顺嗤之以鼻道:“如果真是这样,你高公翰为何不去招安,一旦你招安成功了,就可以连升数级了。”

    高公翰看了丁顺一眼,道:“我说完了吗?”,然后不再理会丁顺又对张焕说道:“不过,这伙叛匪如果真这么好招安,侯大人早就招安他们了,这伙叛匪骨子里就没想接受朝廷招安,这才是最难招安他们的地方。”

    王澈道:“今时不同于往日,那时这伙叛匪有地方跑、有地方逃,现在他们被咱们二三十万大军围困在五马山上,他们的态度多少应该会发生一些转变吧?”

    杨惟忠摇摇头,道:“咱们之前打得太差了,难免会让叛匪小觑咱们,这也许会促使他们选择顽抗到底。”

    田师中道:“非也非也,金吾军也是咱们中的一员,他们打下的战果,自然也属于咱们打下的战果,如果将金吾军打下的战果加入到咱们打下的总体战果当中,叛匪哪敢小觑咱们?”

    众人皆不语,暗叹田师中的脸皮真厚,竟然如此算账。

    田师中又提醒黄潜善、梁方平等人道:“此战,不管金吾军打下多大的战果,都是在黄招讨、梁都监等大人的率领下打下的,这是铁一般的事实。”

    黄潜善、梁方平等人一听,全都露出会心一笑。

    田师中这话算是说到了点子上,只要他们能顺利解决宋江义军,那他们的功劳就指定跑不了,别管这战果是金吾军打的,还是银吾军打的。

    不过——

    现在当务之急是,解决宋江义军,结果这场剿匪。

    否则,皇帝和朝廷怪罪下来,他们别说功劳,没准还得受到责罚。

    而这其中又以统兵的黄潜善和梁方平所受到的影响最大,夸张一点说,可以是,一步天王,一步死亡。

    因此,突然有人冲进中军大帐,说:“禀报招讨、都监,蔡统领回来了!”,黄潜善和梁方平不约而同站了起来,道:“回来了?这么快?”

    来人道:“小人也不知道具体情况,是蔡统领的亲卫小队长张俊说的。”

    梁方平急道:“快将张俊带进进来!”

    不多时,张俊便随门卫进来。

    张俊四平八稳的给黄潜善和梁方平行了一礼,道:“小人张俊,拜见招讨、都监、诸位大人、诸位将军!”

    黄潜善道:“不用虚礼,快说,蔡统领招安成功了吗?”

    张俊道:“应该算成功了吧。”

    黄潜善、梁方平等人听到“成功”两个字,顿时大喜!

    “成功了!”

    “太好了!终于可以离开这个鸟不拉屎的鬼地方了!”

    “恭喜!恭喜!这回大人恐怕要升三品了!”

    “……”

    众人欢呼雀跃,只有事事较真的傅察微微一皱眉,然后冲张俊问道:“成功就成功,没成功就没成功,你为何要用‘应该算’这三个字?”

    随着傅察这么一问,黄潜善、梁方平的兴奋也是一滞,他们心道:“对啊,这个军卒说的是应该算成功了,而不是成功了,莫不是这其中还有什么变数?”

    黄潜善立即呵问道:“到底是怎么回事,蔡统领到底招安成功了没有,你给我们说清楚。”

    张俊道:“小人认为成功了,不过,我家将军还未跟叛匪达成招安共识,所以小人才说应该算成功了。”

    黄潜善、梁方平等人一听,皆大怒!

    脾气不好的张焕甚至直接一拍桌子,道:“你一个小小的军卒,也敢胡乱判断招安大事成功与否?耽误我等大事,你有十个脑袋都不够砍的!”

    张俊原来是隶属于信德的禁军,时任信德知府的梁扬祖对张俊很有些印象,知道张俊并不是那种不知轻重之人,所以他抢在别人前面说道:“张俊,休要信口雌黄,快快说说蔡统领上五马山后的情形,还有你怎么回来了?”

    张俊也挺尊敬有能力、人又和善的梁扬祖,因此,他冲梁扬祖恭恭敬敬施了一礼,道:“小人随我家将军上了五马山之后,叛匪派出头领柴进接我等上山……”

    其实——

    蔡仍等人上山之初的事,张俊没必要说,因为这些无关紧要。

    可张俊为了彰显他自己,竟然真就按照梁扬祖所说的从一开始说起,还重点说了他与花荣比骑射那一段。

    直到黄潜善、梁方平等人全都露出不耐烦之色,张俊才长话短说:“……我家将军先示敌以弱,趁叛匪大意,突然冲向叛匪大头领宋江,然后带着我们一连打翻几十叛匪,生擒活捉了叛匪大头领宋江。”

    听张俊说,蔡仍生擒活捉了宋江,黄潜善、梁方平等人的下巴差点没惊掉下来!

    过了好半晌,增孝蕴才结结巴巴的确认道:“蔡仍捉住了……捉住了宋江?”

    张俊一脸骄傲道:“不错,现在我家将军正押解宋江下山,我家将军派小人先下山来通知诸位大人和诸位将军早做准备。”

    黄潜善三步并做两步来到张俊身前,道:“你是说,蔡仍已经将宋江带下山来了?”

    张俊与有荣焉道:“宋江在我家将军手上,他们谁敢拦我家将军下山?现在,我家将军应该已经带着宋江来到两军中界线了吧。”

    梁方平一听,立即下令道:“快去接应蔡统领!”

    随着梁方平一声令下,王宗濋等不少人立即冲出了中军大帐,然后就率领亲军去接应蔡仍。

    这边,张俊又对黄潜善、梁方平等人说道:“我家将军还让小人提醒诸位大人和诸位将军一句,诸位大人和诸位将军最好商量一下是继续招安这伙叛匪,还是借着叛匪群龙无首之机加大力度剿灭了这股叛匪?”

    “这……”

    黄潜善、梁方平突然意识到,伴随着蔡仍擒住了匪首宋江,他们完全掌握了主动权——现在,他们已经不仅仅可以招安宋江义军了,还有机会剿灭宋江义军。

    不过——

    很快,田师中就小声对梁方平说道:“擒住宋江,并没有伤到这伙叛匪的筋骨,他们完全可以再选一个大头领率领他们继续抵抗,所以……”

    后面的话,田师中没说出口,但梁方平也明白田师中想说的是:“所以还是利用捉到宋江这个千载难逢的良机招安这伙叛匪为好。”

    就在田师中小声给梁方平出谋划策的同时,黄潜善的幕僚也在为黄潜善分析利弊。

    最后,黄潜善和梁方平互看了一眼,彼此用眼神交流了一下,然后达成一致——还得招安。

    ……

    下五马山的山路上。

    蔡仍和宋江聊得好不投机,大有相见恨晚之意。

    如果蔡仍和宋江身边的岳飞等人不是手握刀枪全神戒备。

    如果蔡仍等人身后不是有数千宋江义军的人手拿各式武器紧紧“相送”。

    只看蔡仍和宋江聊得热火朝天的。

    一定会以为,蔡仍和宋江是一对多年未见的老朋友,此刻二人正准备找个酒店痛饮三百杯。

    “……你们这种起,嗯……民变,看似是很有力量,但实际上也有很多弊端和局限性,底层民众生活在分散、孤立、封闭的封建环境中,所以他们在维护自己利益时,很难实现普遍性的、大规模的合作,通常都是因为社会上有无数生存底线受到威胁的民众,才能导致民变……”

    “……陈胜已经算是一个很成功的民变了,但他和他所建立的政权却只持续了六个月。在这短短的六个月,是一个开端,敲响了秦王朝的丧钟、开创了民变的先河、喊出了“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呼声。但无奈,这似乎给历代的民变下了一个诅咒:王朝的失序,皆由民变所肇始。但民变却几乎都以失败告终……”

    “……每个乱世原因各不相同,但乱世以后,人们的期待却是一样的——秩序。普通民众在经历了乱世之后希望回归到一个正常的生活,各路英雄豪杰都指望能在乱世里分一杯羹,然后过太平舒坦的日子。大家在摈弃旧制度上的诉求其实是一样的,同时,在追求新世界的理想上也是共通的。可这些却是你们这些当初有野心、有魄力、一拍脑袋就发动民变的人根本无法给予的,因为你们当初发动民变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让你们自己过上好生活,并不是建立一个所有人都期待的新世界,这就使得你们所引导的民变有非常严重的局限性,是绝不可能长久的,你们这些发动民变的人中,运气好的,最终跟对了人的,也许也能谋个封妻荫子,但绝大多数,最终都会沦为别人的垫脚石……”

    聊着聊着,蔡仍就跟宋江说起了农民起义的弊端和局限性。

    宋江虽然有一定的能力,又有见识不错的吴学究辅佐,但他也包括吴学究毕竟因为身份和出身等原因见识有限,哪里听过对农民起义这么透彻的分析?

    再结合他自己这一年多的艰苦起义经历。

    宋江越发的觉得,蔡仍高深莫测,见识渊博。

    宋江忍不住去想:“此人才识远在吴学究之上,此人若是能为我所用……”

    想到这,宋江马上打消了这个不切实际的念头,他心道:“此人是什么身份,什么见识,什么能耐,哪能为我所用?”

    不过——

    宋江转念又一想:“此人懂得如此之多,那若是由此人来推翻这个腐朽无能的赵宋,是不是会有一些希望?”

    ……
………………………………

第一百零二章 班师还朝(上)

    …

    随着蔡仍越说越多、越说越深,宋江渐渐听出了一个问题——蔡仍只说农民起义的弊端和局限性,却绝口不提解决之法。

    宋江忍不住问道:“蔡将军如此了解民变的弊端和局限性,想必有解决之法吧?”

    蔡仍笑道:“宋大头领想问的是如何防止民变吗?这太简单了,民众只要能活得下去,只要没有人触犯他们的生存底线,他们是绝不会起来反叛的。”

    宋江哪里会关心如何防止农民起义,他想问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