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宋枭途-第2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亲卫营,从左面迂回,这一路由王德统带。
中营、右营和后营,从右面迂回,这一路由牛皋统带。
蔡仍的作战计划一出,不少人都冷汗直流,一共才三千人马,还要分兵,而且不是分成两路,而是分成三路,这开什么玩笑?
高师旦仗着资格老,劝了一句:“将军,这么分兵是不是有些太危险了?”
蔡仍道:“听我说完,我们的目的是迷惑敌人,让敌人作出错误判断,所以,分兵以后,你们全都升官了,张宪,你是乾宁军统制,王德,你是永静军统制,牛皋,你是保定军统制,而我是招讨使黄大人,都头一律升为统领,军名自己去想,什长一律升为指挥,军名也自己去想,遇上敌人,超过营规模的,都不许强攻,记住,不战则不已,一战必胜,绝对不许打败仗,沿途的岗哨要全部拔掉,所有俘虏要尽量放回去,但又不能让他们发现你们的真实编制,我说的,你们都明白?”
有反应快的,一下子就明白了蔡仍的意思,他们七嘴八舌道:“对啊,我们来张良山这里,并不是跟张良山上的叛匪硬碰硬的,而是来牵制张良山上的叛匪不让他们去救援堆粟山上的叛匪的,而我们只要按照将军所说的做,敌人必定会认为,来围剿张良山的是乾宁军、永静军、保定军的三万大军,而且是由黄招讨亲自统带,只不过因为我们纪律差,战线拉得有点长罢了,而面对我们这来势汹汹的三万大军,他们必然不敢轻举妄动,进而咱们轻易就可以完成牵制张良山上叛匪的任务。”
经这些人这么一分析,众人才意识到蔡仍的高明,甚至是意识到蔡仍的狡诈。
站在蔡仍身后的岳飞,眼睛一亮,暗道:“仗原来还可以这么打,可……这样是不是有些胜之不武?”
蔡仍好像脑后长眼睛看出了岳飞的想法一般,然后他像是在对众人说,又像是在单独在跟岳飞说:“兵无常势,水无常形,一旦上了战场,就不要去在乎手段,更不要去墨守成规,你要考虑得永远只有一样,那就是取胜,为了取胜,你可以不择手段,如果你做不到这一点,你一定会因为你的愚蠢,而断送胜机,而给你统领的军队带来巨大的伤亡,甚至还有可能会断送你自己的性命。”
岳飞听言,心中一凛,然后默默的将蔡仍的这番话记在心中。
“元帅初随帝,帝任其为亲卫,时刻带在身边,言传身教,授以带兵之道。”——《中纪》·岳飞传。
……
………………………………
第八十章 孺子可教
…
燕青抓着一只鸽子,将它脚下的一个竹筒拿了下来。
饲养信鸽,虽然由来已久,但因为信鸽的成建制发展,一来受限于技术,二来因为人们对它的重视程度不够,故而在历史的长河中,这种“即时通讯”手段的发展,仍显得断断续续,并没有大规模全面铺开过。
也是巧了,宋江义军打到平棘的时候,活阎罗阮小七遇到一对夫妇,因为阮小七多看了那家女子几眼,那家男人担心自己娘子被阮小七所掳,遂向阮小七献上了一对飞奴(“飞奴”一词源出于五代王仁裕笔记《开元天宝遗事,传书鸽》,书中记述唐相张九龄家养群鸽,用以与亲友通信,并称他的传信鸽为“飞奴”。)。
阮小七并不是真的好色,也因为没有见识,而没将那对飞奴当回事,甚至都没要那对飞奴,就将那对夫妇给放了。
后来,智多星吴学究听说了此事,连忙派阮小七又将那对夫妇给追了回来,然后亲自与之交谈。
吴学究通过反复旁敲侧击和恐吓,很快得知,那家男人叫曲三,是镇戎曲家的养鸽人,而那家女人则是镇戎曲家三公子的小妾,二人私通被人撞破,曲三为活命,不得已持刀杀人,然后带着镇戎曲家三公子的小妾和一笼鸽子逃了出来,后一路逃到了平棘。
吴学究立即将此事汇报给了宋江,并跟宋江说了飞奴的好处,宋江于是亲自接见了曲三。
不久,曲三便成了宋江义军的一个小头目,宋江义军自那时起也有了可以传递信件的飞奴。
燕青从竹筒中倒出一封信,展开与秦明、董平、穆横一块观之。
还没读完,董平就是眉头一皱,道:“张清他们那里也有四五万官军攻打他们?这怎么可能?”
穆横也道:“是啊,哥哥刚传来消息说,有五六万大军截断了五马山、瓦龙山、万花山和咱们之间的联系,这两伙人马加起来就已经有十万了,难道官军又增兵了?”
秦明眉头紧锁,道:“这河北一共才多少人马,再抽调三万大军,他们难道不怕辽人直接杀过来?”
燕青道:“只有一种可能。”
秦明、董平、穆横同时看向燕青。
燕青道:“这三路官军当中,有一路并没有那么多人马。”
秦明、董平、穆横异口同声问:“哪一路?”
燕青道:“咱们这一路。”
穆横问:“为什么是咱们这一路?”
燕青道:“张清他们那里已经跟官军接上战了,不可能判断不出来官军有多少人马,所以张清他们那里的官军人数应该是准的。”
秦明点点头,道:“张清他们几个一向精细,不可能在这种事上犯错,他那里的官军人数确实应该是准的。”
燕青又道:“要想截断五马山、瓦龙山、万花山与咱们张良山和张清他们堆粟山之间的联系,没有五六万大军根本做不到,别忘了,哥哥他们那里可是有一万大军,他们要是敢只用两三万拦截,那哥哥他们一定会冲过来,我们也能冲过去。”
董平道:“不错,白菇沟—竹林寨一带,两三万人马不足以封锁所有同道。”
燕青道:“最后再说咱们这里,咱们只是从那些逃回来的人那里听说,来得是乾宁军、永静军、保定军,可谁看到这些军队了?而且,他们都来快三天了,始终都没到咱们山下,就更别说来攻打咱们了,所以说,如果真有一方是假的,那假的一定是在咱们这里。”
秦明听了,一拳砸在桌子上,怒道:“让这帮奸徒给骗了,白白耽误了战机!”
燕青的脸色也不好看,因为这个消息是他打探的,他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可燕青还是很冷静的说道:“不过,这只是我的猜测,真实情况是不是如此,还不能完全确定。”
秦明的大眼珠子动了动,道:“这事好办,咱们试他一试,不就知道了。”
“怎么试?”穆横问。
秦明道:“我量他们也不知道,张清他们堆粟山那里只有三千人马,而咱们张良山有七千人马,所以,咱们可以如此这般……”
秦明的声音越来越小……
……
金吾军这边再次集结。
众将士聚集到一起,蔡仍的第一句话就是:“张良山上的叛匪怕是应该知道咱们虚张声势了。”
王胜问:“将军,那咱们下一步该怎么办?离任务规定的三天,可还差了半天。”
蔡仍没有回答王胜,而是看向其他人,并且还特意在岳飞和李宝身上停留了一下,然后问:“你们说,咱们该如何应对?”
高师旦抢先道:“叛匪知道咱们耍了他们,必定恼羞成怒,咱们就等他们下来,然后与之决战。”
张哮附和道:“张良山上最多也就五千人马,咱们金吾军虽然只有三千,但咱们全军上下皆不畏死,又有五百马军,应当可以与之一战。”
“决战?”
决战不是不能打,也不是没有胜机,可蔡仍却不想这么打。
原因嘛。
一来,金吾军现在八九成的新兵,这样的军队去打决战,必定会有很大的伤亡,甚至有可能会出现难以控制的局面。
二来,金吾军是蔡仍最大的本钱,是蔡仍未来百万大军的种子,是蔡仍将来打天下的资本,如非必要,蔡仍怎么可能舍得让其做无谓的牺牲?
所以,蔡仍虽然采纳了众将提出来的静观其变的建议,却根本没有想过要与张良山上的宋江义军决战。
不久之后,踏白许猛突然传回来消息说:“将军,张良山上的叛匪下山了。”
蔡仍问:“下来了多少人马?”
许猛回答说:“三千多左右。”
蔡仍又问:“你确定吗?”
许猛道:“属下拿脑袋担保,下山的叛匪只有三千。”
众将一听叛匪只有三千,纷纷道:“将军,咱们打吧,叛匪中虽然不乏悍勇之辈,但大多都是流民,不堪一击,咱们大军一出,必能战而胜之!”、“将军,诱叛匪下山不易,咱们不能放过这个战机啊!”、“将军,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可蔡仍不为所动,他继续问许猛:“你们探多大的范围?”
许猛道:“禀将军,老样子,十里。”
蔡仍沉吟了一会,命令道:“再探再报,将范围扩大一倍。”
对于蔡仍的这个命令,众将都很不解,探十里已经是很保守的了,而且,金吾军有望远镜,因此其真实打探范围绝不只十里,这应该已经足够了啊。
可蔡仍威望实在太高,如果蔡仍没下命令,也就罢了,一旦蔡仍下了命令,那他们谁也不敢质疑蔡仍的命令,只能静待事情的进一步发展。
过了大概两个时辰,许猛再次回来。
一进大帐,许猛“噗通”一下,就给蔡仍跪下了,然后道:“属下错了,属下请罚!”
蔡仍不置可否道:“叛匪下山了多少人马?”
许猛道:“六千,在先下山的三千人后面十几里远的地方,还有三千人马吊着,而且后面的三千人马中还有五百马军,我等打探不力,求将军责罚。”
蔡仍不去理会许猛,而是看向一众将校对他们说道:“三千人,说多不多,说少不少,咱们若是与之决战,必被其限制,待后面的三千人马上来一冲,以咱们金吾军八九成新军的情况,十有八九要吃一场大败仗,打仗不能只有勇,还要有智,你们难道就没想过,叛匪为什么要堂而皇之的派三千人下山来送死?”
众人全都羞愧的低下了头。
最后,还是高师旦仗着资格老,先开口道:“将军,那咱们下一步该如何应对?”
蔡仍不答反问:“你们觉得该如何应对?”
岳飞灵机一动,脱口而出道:“攻打张良山!”
蔡仍看向岳飞,笑道:“孺子可教也。”,然后看向众将道:“鹏举说得不错,六千叛匪离开张良山,张良山上还能有多少叛匪?所以我带你们去张良山上看看。”
众将一听,哈哈大笑。
……
就在秦明、董平、穆横施展“假张飞、真翼德智取严颜”之计缓慢向堆粟山进兵时,蔡仍亲率金吾军绕过秦明等人,直奔张良山而去。
一到张良山下,众将就要准备攻打张良山寨。
蔡仍见状,道:“你们要干什么?”
众将面面相觑,心道:“攻打山寨啊,这还用说吗?”
不想,蔡仍却道:“谁说要攻打山寨了?”
“不打?那咱们巴巴的跑到张良山干嘛?”众将全都傻了眼。
蔡仍似看出了众将所想,解释道:“打呢,是要打一下的,但并不是真打……这山寨虽然没有箕山寨修的坚固,可毕竟有工事所依,居高临下,现在又是白天,咱们要想打下,没个一两天时间,根本不可能做到,而以下山的那些叛匪的速度,急行军的话,最多五六个时辰就能回来,真打的话,咱们有可能被他们前后夹击。”
“咝~”
众人不禁有些后怕。
张哮问:“将军,那咱们该如何应对?”
这回,蔡仍没再卖关子,而是嘿嘿一笑,道:“当然是埋伏即将回援的叛匪了。”
……
………………………………
第八十一章 任鸟飞
…
面对金吾军大张旗鼓的攻寨,燕青大骇,他一边组织坚守张良山寨、一边一连派三波人从小道下山去追秦明等人回援。
燕青派出去的人,都是机灵得力之人,他们下山之后,找到他们事先藏好的战马,然后拼命打马去追秦明等人。
工夫不负有心人,就在秦明他们一行人走到半路之际,求援的人终于追上了走在后面的秦明和董平。
听了求援人所报,秦明和董平大惊!
就在不久前,也就是途经团城的时候,秦明的老婆和孩子被官军所杀。
秦明怒不可遏,当即就想率领本部人马去找那伙官军报仇。
宋江见状,好言相商,可秦明就是不听。
最后,宋江做主将花荣的妹妹花宝燕许配给秦明,秦明才息了怒火。
宋江说话也算数,很快就为二人举办了婚礼。
只可惜,才刚刚礼成,还没等二人入洞房,官军就又打了过来。
没办法,秦明只能拎起他的狼牙棒去与官军厮杀,而花宝燕则由她哥哥花荣保护先行一步。
在那之后,宋江义军是一路打、一路跑,连个落脚的地方都没有。
秦明和花宝燕别说圆房了,就连见都见不到。
就是到了五马山,宋江义军也一直面对官军的围剿。
直几天前,宋江才派人冒着被官军截杀的危险将花宝燕给秦明送过来,想让两人圆房。
然而,无巧不成书,就在花宝燕到张良山那天,蔡仍也率领金吾军杀到了,随时都有可能兵临城下。
而这段时间,有些风言风语传出来,众人都在说:秦明是一个薄情寡义的小人,妻子被杀,就因为可以娶更漂亮的花宝燕,就不去报仇,妄为人夫、妄为人父!
秦明为证明他自己不是因为贪图花宝燕漂亮而是因为要顾全大局才没去为自己的妻子报仇的,而没有着急去与花宝燕圆房,只说打退官军再圆房也不迟。
现在,如果真叫官军打下了张良山,那秦明那如花似玉还没有碰过的妻子,可就没了!
这种情况下,秦明这个色鬼如何能不心急?
董平的情况跟秦明差不多。
他的妻妾也全都在张良山上。
老妻也就算了,死就死吧,关键是,他前不久刚刚强纳的一个绝色小妾,那可是一个世间少有的绝色美人,他为了得到她,可是将她全家都杀光了。
如果张良山被官军攻下,他那美若天仙的小妾,可就不知是谁的了。
试问,董平怎么不心急如焚?
因此,秦明和董平当即就决定回援张良山,他们甚至都没考虑过继续去援救堆粟山。
人性自私的一面,在这个时候,展露得是淋漓尽致。
当然,你也可以说,堆粟山上此刻有四五万官军,就算只分出来一两万,也能让秦明、董平他们的救援无功而返,因此又何必徒劳呢?
而走在后面的秦明和董平都决定甚至都已经回援了,走在前面的穆横总不能孤军去救援吧?
总而言之,一接到燕青的求援,秦明、董平、穆横立即率大军往回赶。
因为太过着急回援,又因为军队之前就分为前后两部分,结果,好好的六千大军,被他们分成了三部分——秦明率领五百马军走在最前面,董平率领两千五百步军走在中间,穆横率领三千步军走在最后。
秦明、董平、穆横他们之前走得太远了,以至于他们赶回来时,天都已经大黑了。
可尽管如此,秦明还是拼命的抽打他胯下的战马率领马营往回赶,就仿佛,他只要慢一步,他的花宝燕就是别人的了。
早已在老鸦坡埋伏多时的蔡仍,见秦明率领宋江义军的马营进入包围圈,一声令下!
数十条绊马索突然从地上弹起!
跑在前面的战马立即被绊马索绊倒,跑在后面的战马又被跑在前面的战马绊倒。
顷刻间,人仰马翻,就仿佛连环大车祸现场!
还没等掉下战马的秦明,作出反应,铺天盖地的箭雨便射了过来!
箭雨结束,冲锋号声响起!
紧接着,王德亲率六百马军(还有蔡仍的一百亲卫)从老鸦坡上冲了下来!
紧跟着,蔡仍亲率后、左、右、中四营两千步军也跟着冲了下来!
一场单方面的屠杀开始上演……
一顿饭时间过后,老鸦坡下密密麻麻的躺满了三四百具宋江义军的尸体,宋江义军头领霹雳火秦明的头颅被王德亲手割下,然后拴在了他的马背上,只有骑术高明运气又好的一百多宋江义军的骑兵四散而去。
与之相比,金吾军只死伤了不到十人。
这是一场不折不扣的大胜仗。
主导这一胜的蔡仍,被部从视为神明。
不想,蔡仍却没有为眼前的大胜沾沾自喜,而是立即下令道:“迅速打扫战场,准备下一场战斗。”
……
前面的战斗一打响,跟在秦明他们身后的董平等人就隐隐约约听见了。
虽然书读得少不懂围点打援,但董平好歹也是经历了大大小小几十仗,怎么会想不到有人伏击了秦明和他率领的马营?
这时,董平面临一个艰难的选择——是去救援秦明?还是去与穆横汇合,然后再做计较?
踌躇了一会,董平暗道:“官军必定是在老鸦坡伏击的秦明,这么远的距离,等我带人赶到了,那里的战斗恐怕已经结束了。”
这么一想,董平当即作出决定——与后面的穆横合兵一处。
可以说,董平做的这个决定很对——金吾军刚击溃秦明所率领的宋江义军的马营,就准备了接战,如果董平只率领两千五百宋江义军的农民军与携大胜之威的金吾军交手,那完全就是给金吾军送一道饭后甜品。
很快,董平就和穆横合兵一处。
另外,董平还截到了十几骑从前面退下来的溃骑。
从这些溃骑口中,董平和穆横得知,秦明败了,而且,因为对方组织的进攻很有效,也有马军扩大战果,他们的马营算是彻底指望不上了,而对方虽然只有两千多人马,却有一支马营,并且对方的马营还极为奢侈的是一人双骑。
“怎么办?”
董平和穆横左右为难。
虽说,在兵力上,他们仍然占优,可战场上,账却不能这么算,在空旷之地,一骑轻骑的战力轻抵五个、甚至是抵十个普通士兵都一点问题没有。
别以为这是夸张,这一点都不夸张。
在现在这个冷兵器时代,骑兵是足以决定交战胜负的重要力量。
骑兵高速前进带来的冲击力,是对步兵的最大威胁。
其次则是骑兵的高机动性,打不过你我就跑,你又追不上我,等你松懈了我又过来骚扰你。
简而言之,一支缺乏训练的步兵在直接面对骑兵冲锋时,很容易因恐惧而一触即溃。
待步兵的阵型被冲散之后,骑兵便可以利用其机动性乘胜追击、斩杀那些来不及逃避的步兵。
而董平和穆横所率领的宋江义军就是这样一支缺乏训练的步兵。
所以,如果将金吾军的马营算上,宋江义军的兵力,并不占优。
其实,步兵对付骑兵,并不是没有办法,但这些办法全都得是在特定的情况下,远不如骑兵对骑兵来得容易。
这也是蔡仍为什么先打掉宋江义军的骑营的原因之一——其实,最早的时候蔡仍是准备打掉宋江义军的后军的,或者是趁敌人不备直接伏击整个宋江义军,总之是根据宋江义军的回援情况随机应变,后来宋江义军的马营将大部队远远的甩在后面,独自进入自己的伏击圈,蔡仍权衡了一下利弊,才决定先吃下宋江义军的马营。
面对兵力不占优势的情况,董平和穆横发生了分歧。
穆横道:“兵力不占优势,咱们不能与之决战。”
董平却道:“官军的战力你又不是不知道,咱们一个打他们十个都没问题,这一路打过来,咱们打了多少以少胜多的胜仗,你难道忘了?再说,咱们五千五,他们只有两千多,兵力怎么就不占优了?秦明战败身死,那是因为他们马虎大意中了敌人的伏击,如果是公平一战,可能马营自己就将那点官军击败了,官军,猪羊罢了。”
不待穆横说话,董平就又道:“退一步说,不与之一战,咱们何去何从?是去救援张清他们,还是突破官军的封锁与哥哥他们汇合?堆粟山上现在四五万官军,封锁线上五六万官军,而咱们前面只有两三千官军,哪多哪少?”
穆横道:“这只官军有点邪性,他们不直接与咱们决战,却绕道去攻打咱们山寨逼咱们回援,等咱们回援了,他们又设伏伏击咱们歼灭了秦明他们马营,这种表现,绝不是那些咱们一击就溃的官军的表现,所以,我觉得咱们不该与之决战,要不然,咱们选撤到赞皇,静观其变?”
董平一握他手中长枪,冷冷的说道:“你想背叛哥哥?”
见董平这个屠夫要暴起杀人,穆横忙道:“哥哥待我恩重如山,我又怎会做背叛他之事,实是这伙官军有些蹊跷,我才想小心行事。”
听了穆横的解释,董平才稍稍一缓,道:“如果咱们撤走,官军就可以集中力量攻打张清他们,等张清他们被官军击败,官军就可以对哥哥他们进行各个击破,等哥哥他们全都被击败了,你我逃到哪里,能独活?而咱们如果将前面那支官军击败,咱们就可以依托张良山不停的骚扰攻打张清他们的官军,那样官军必然就无法全力攻打张清他们,拖得久了,官军可能就会撤走了,到那时,咱们就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了。”
这个道理,穆横又怎么可能不知道?可穆横真的觉得,那支不按套路出牌的官军,非比寻常,不该与之硬碰硬。
就在穆横想再跟董平商量商量之际,被董平和穆横派出去的探马突然回来禀报:“两位头领,前面那支官军跑了!”
……
………………………………
第八十二章 一场辉煌的大胜
…
“跑了?”
董平和穆横皆是一怔!
反应了一下,董平忙问:“他们朝哪个方向跑了?”
探马道:“朝张良山方向。”
董平一拍大腿道:“坏了,他们一定是想跟攻打张良山的叛匪汇合,然后再与咱们决战,如果叫他们得逞了,这仗就更难打了!”
董平翻身上马,然后一挥手中长枪,道:“随我追!”
言毕,董平就带着自己的人马冲了出去!
见董平已经追了,董平的人马也跟上了,穆横就是想阻止,都已经来不及了。
没办法,穆横只能率领本部人马跟上。
一路狂奔,终于叫宋江义军快追上了金吾军。
穆横打马上前对董平说:“不……不行,咱们必须得休息……休息一会,要不然,这仗没法打。”
董平一看自己身后已经跑得东倒西歪都快乱成一锅粥的五千多人马,一想也是:“这种情况下,就是追上了官军,也打不了,不如歇一会再追。”
念及至此,董平开口道:“那就休……”
没等董平的话说完,不远处的一片小树林中突然响起数不清的马匹奔跑的声音响起!
自董平、穆横以下,无不大骇,他们不约而同想道:“完了!中敌人埋伏了!”
穆横的反应还算快,他立即强自镇定,大喊:“列阵!准备迎敌!快快快……”
让这些都已经快跑吐血了、已经乱成一锅粥了的士卒列阵,真是太难为他们了!
有些机灵的,直接撒腿就跑!
董平见状,二话不说,就带着自己的亲兵屠杀那些胆敢临阵脱逃之人!
一连砍死了几十个,乱烘供的局面才稳定下来。
可也就在这时,一千多匹战马载着五六百骑士,有条不絮的从那片小树林中鱼贯而出,宛如一群准备捕食的恶狼。
刚刚才稳定下来的宋江义军,立即又乱了起来,任董平、穆横如何约束,都没有用。
董平也真是凶狠,见再不鼓舞士气,这仗就没法打了,他一举手中长枪,道:“孩儿们,随我杀啊!”
言毕,董平就一夹马腹,他胯下的战马就载着他冲了出去!
董平的数十亲兵,见董平冲了出去,也呼啸着跟着冲了出去!
王德见状,不慌不忙的一挥手中钢枪,道:“杀!”
得了王德的命令,上千匹战马同时加速。
五百步。
三百步。
一百步。
五十步。
三十步。
十步。
五步。
短兵相接!
董平想靠他自己的悍勇先斩官军的一员将领,来鼓舞己方的士气,然后跟以前一样冲进官军中一顿横冲乱杀,再然后他们的军队冲上来一举战胜官军。
只不过,董平的剧本虽然写得很好,可仅一个照面,他就被金吾军冲在最前面的杨再兴一枪挑下了战马——为了确保万无一失,蔡仍将自己的亲卫也暂时编入了亲卫营。
接下来,对于这群跑不动也打不动的可怜农民军而言,就是一场恶梦。
王德将轻骑兵的优势发挥到了极致,分割,屠杀,再分割,再屠杀,如此反反复复……
等到蔡仍率领诱敌深入的两千步军杀过来时,胜负已分,他们这些步军能做的也就是帮王德他们马军抓一抓俘虏,追捕一下那些还有点力气逃跑的人,以及打扫一下战场。
有人可能会觉得,此战金吾军胜得是不是有些太过轻松了?宋江义军领兵的如果不是冲动的董平,是不是宋江义军就不会吃这场败仗了?
错。
事实上,自从秦明所率领的宋江义军的马营被歼灭的那一刻,这场战斗的胜负就已经定下了。
蔡仍命令金吾军往张良山方向退,其实就是想试试宋江义军会不会追上来。
那时,两军之间大约有十几里的距离,如果宋江义军追上来,必定要费不少力气。
反过来再看金吾军这边,首先金吾军的将士可以少走十几里路,其次金吾军的将士最善于奔走,不怕比走路,更不怕比耐力,因此,只要宋江义军追,金吾军就占优,宋江义军追得越快、追得越急,金吾军的优势就越大,最后取得的战果也就越大。
有人可能会抬杠:那宋江义军要是不追呢?
那也没关系,蔡仍可以派王德带着亲卫营咬住宋江义军,自己率领步军慢慢追宋江义军,然后一点一点消灭这支宋江义军,就算最终消灭不了这支宋江义军,最不济也能让这支宋江义军没有机会去救援堆粟山上的宋江义军,蔡仍一样可以达成他的战略目的,一样能立大功,然后升迁。
总之,将这支宋江义军的马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