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唐弄臣-第22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林邑国还以为是天朝再次打过来了,所以他们马上组织大军过来想要围剿。不过他们知道了只有一百多人之后,他们也不敢怎么样。而王玄策的那个手下倒也是精明。没有直接冲突。双方也就在那里耗着,都是投鼠忌器。虽然林邑国人多势众,可是他们却担心如果灭了这支部队,然后中原也就会再次派出大军过来进攻。而那个唐军的指挥官也都知道要小心。如果勉强进攻自己恐怕都要覆灭,所以双方也都不敢先动手。”

    “之后那个林邑国居然主动请求再次成为我大唐的藩属国,然后效忠大唐!”

    景文听了这个。马上露出了笑意。这个王玄策还算是有一些本事的,居然派人到了后世越南一带,这个也都不简单了。不过这里也曾经是中国的领土,可是也都属于边缘地带了。从他们能够经常复国来看,这里中原统治的力量已经是非常弱,根本不可能能够深刻控制,这才让他们能够经常复国。不过中原迟早还会再次打回去,所以这个不能够放弃。

    “王玄策也不敢擅自做出决定,也就是让他们自己派出人手,去长安朝贡好了。接下来王玄策也都没有管他们,而是到处绘制海图,准备研究出一条商路。”杜构接着说道。

    景文皱起了眉头,问:“长安没有接到过林邑国来朝贡的使者的消息啊!”

    “没有?他们可是答应得好好的,说要来长安朝贡啊!”房遗直问道。

    而景文肯定的说:“没有,长安没有接到过人家来朝贡的消息。他们也都没有来称臣想要成为藩属国,所以王玄策难道被人骗了!”

    “好啊!这帮家伙,居然敢耍我们!”房遗直怒道。

    房遗直感觉好像受到了侮辱,明明答应了王玄策大人来长安朝贡,可是另一边马上也就根本不派人过来,原来人家都是蒙人的呢!作为一个大国,居然也就被人家这么懵了,这个怎么能容忍呢?

    “不行,我要回去,亲自到占城去,好好跟他们算账!”房遗直一副热血青年的样子说道。

    “占城?”景文有些好奇,好像这个词语有些熟悉。

    “占城也就是林邑国的首都,他们的首都叫做占城!”房遗直说道。

    “占城?占城稻?”景文马上开始联想了当年中学的课本里面曾经提到过的一件事情。(未完待续。。)
………………………………

1009、占城稻

    景文听到了这个占城,也就自然而然的想到了占城稻。因为后世中学课本里面曾经提到过,北宋时期曾经引进了一种稻谷,因为来源于占城,所以也就是占城稻。而这种占城稻有很大好处,第一个也就耐旱,第二也就是不择地而生,绝大多数土地都能够种植。至于第三是因为生长周期短,从种下去到收获,完全可以不到六十天也就收获了。

    所以这种稻谷完全可以在合适的地方种植,而且一年可以种植几次。这个占城稻也许也就是最早的多季稻了,完全可以让粮食产量提升不少。而这个占城稻所在的后世越南地区,在后世也都是一个重要的粮食产地。在后世越南的大米可是很多地方都出名的,甚至抢夺了不少中国本地大米的市场。不过那里适合生产粮食,确实是一个非常不错的地方。所以,景文也都对那里动心了。

    “皇上,这个占城稻对于我们大唐有百利而无一害,所以我们可以引进这个占城稻。只要引进了占城稻,那我们南方完全可以以占城稻为主。而北方土地坚硬干旱,不适合种植这种水稻。所以将来我们北方可以以小麦为主,而南方水田很多,可以种植水稻。这样将来我们将会形成北方以小麦为主,南方以水稻为主的局面。不过这些都是粮食,吃什么也都无所谓。”景文说道。

    景文跟李世民所说的这个东西,也就是在按照不同的地方推广不同的粮食作物。北方相对干旱,可以种植小麦这种比较耐旱的作物。而南方种植水稻,这样也可以利用上南方的水网资源。毕竟水稻需要很多水分,而北方在古代还不适合种植水稻。

    而历史上北方人也都是以小麦为主,而南方人是以水稻为主,这个也就是北麦南稻的说法了,这个也是按照当地环境来进行的划分。不过后世也都无所谓了。后世北方也有不少种植水稻的。可是那个是在后世各种水利设施完备,各种农业设备都很有优秀了的情况下才能够如此,不然根本不可能在北方种植水稻,就算有产量也不会很高。

    而南方推广水稻种植,这个是古代的情况如此。如果勉强在南方种植小麦,那最终也不会有什么好的收成,反而耽误了事情。而南方的水稻产量,可以说是很大的影响了全国农业产量。江南的粮食产量在未来只能够逐步提高,而占全国的粮食产量的比例也只是会逐步的增大,所以江南在这种情况下当然肯定是要进一步的提高江南大粮食产量。只有能够尽快的开发江南。才能够让北方获得粮食的反哺。

    而北方未来肯定是离不开南方的粮食反哺了,这个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所以如果能够推广这个占城稻,那接下来南方能够尽快的开发。大唐目前开发江南,不就是为了能够未来获得足够的粮食反哺吗?甚至到时候可以迁移百姓过去,这样让北方的人口压力降低很多。而原先历史上的唐朝中后期都可以证明了,北方尤其是关中一带的人口压力非常巨大,都逼迫得唐高宗武则天被被迫事实上的迁都了。

    “这个占城稻真的种下去只要五十多天也就可以收获了吗?如果这样,那是不是一年也就可以种植几次?如果这样的话,那当然好了。”李世民问道。

    景文肯定的说:“是的。不但是五十多天就可以收获,而且不会选择地方才生长,并且能够耐旱,所以说这种占城稻是不可多得的好种类。如果我们能够使用占城稻。那我们江南一带一年可以种植两次到三次水稻,这样完全可以让江南的粮食自给自足,不会依赖北方输血了。而这么下去也只是能够越来越好,让南方能够尽快的反哺我们北方的百姓。而只要能够让他们粮食产量增加很多。那江南开发的速度也就快了很多。至于我们到时候也就不用靠着北方远距离的调运粮食过去,完全可以本土自己生产,让他们能够自己生存下来。”

    唐朝时期和后来的明清时期完全不一样。后世明清时期北方需要南方的稻米进行漕运输血。可是唐朝反而不一样,唐朝北方反而需要提供粮食来帮助开发南方。现在南方土地刚刚初步开发,产量还不算很高。而且这个时代的水稻产量也不高,生产周期也很长,并不能够让大量人口自给自足。所以引进占城稻,虽然不能够提升单次的亩产,可是完全可以让百姓多种一季稻,甚至是两季稻,这样粮食产量完全可以提升两到三倍。能够提升两到三倍,那完全是一个非常厉害的好处了,谁不会动心。

    没有人比古代人更知道无农不稳的道理,古代人比后世人更知道粮食的重要性,所以李世民听到了能够让稻米产量提升两到三倍,那这个让大唐稳定很有帮助。至于以后,那大唐稳定了那李家的富贵不就是能够享受更久了吗?所以粮食产量可以说是让无数古代帝王操碎了心,粮食产量太低生产力太低这个也都是让无数王朝灭亡的原因。

    而这个占城稻,更是关乎未来江南开发的进度。如果能让占城稻有了足够的种植地方,那江南开发将会加快很多。开发一块地盘,那最重要的也就是粮食问题。毕竟新开发的土地是很难提供大量收成的,反而需要北方调集粮食。所以尽可能的缩短收获的周期,那多种植几次也就可以做到让他们自己自足。而一旦他们能够自给自足,那节省的可不是一点半点啊!

    “好,马上也就去林邑国的占城,然后引进这个占城稻。只要把这个占城稻引进过来了,那我大唐的粮食可以提升产量,这样对于我大唐当然有非常巨大好处!”李世民说道。

    “皇上英明!”景文说道。

    “不过,皇上,我还有一个提议,那就是怎么处置这个林邑国的想法!”景文说道。

    “嗯?怎么处置?”(未完待续。。)
………………………………

1010、大唐殖民(上)

    “皇上,臣以为可以派出大量百姓去殖民这个林邑国,让林邑国的土地成为我们的获得收益的地方。然后我们可以掠夺那些当地的财富,然后可以不断的获得大量的收获,而付出的代价也都很少。”景文说道。

    “殖民?”李世民不知道什么意思。

    景文马上解释说:“皇上,所谓殖民,我们也就要说殖民地。我们中原一直以来对于国土,都是采取一视同仁的标准,让国土里面的百姓基本上地位都一样,除了少部分贵族和官员,那别的百姓地位都是一样的。而且那些土地都是当做自己的土地来发展,然后让他们走向富裕。可是也是因为这种情况,让我们需要消耗很大的资源,需要很多的精力,最终反而不讨好。”

    景文所说的也就是中国古代的所谓对于国土的思维,中国古代对于占领的土地都是按照国土的待遇来发展的。都是尽可能的要发展好,然后真正的吃掉这些土地。而中国人古代并没有什么殖民地的意识,所以他们根本不会想到要殖民地。

    而殖民地和自己的正式领土有很大区别的,自己的真正领土当然要爱惜,而不能够随便浪费破坏。而殖民地,他们主要也都是一些提供原材料,还有提供各种收益为主。而那些殖民地的中心思想也就是用来掠夺,反正这些土地都不是自己的,能够抢到多少就算是多少。反正殖民地上面的资源,对于殖民者来说也都是抢来的,不趁着短时间内尽快的掠夺走,那到时候恐怕也就是便宜别人了。

    而这个最核心的一点也就是是否把这些土地当做了自己的土地,殖民者并没有把殖民地当成了自己的领土,只是把他们当做了可以掠夺的东西。而正因为后来东西方对于领土的指导思想不一样,所以这才变得了双方走的方向不一样。

    中国打下一块土地,首要的是想要稳固的占领这块土地。而想要占领。首先也就是要编制军队驻守,然后修桥铺路,改善基础设施,最后让大量百姓迁移过去,这样才算是完成。而想要完成这一套流程,不花费少则数十年,多则数百年是完成不了的。而且这里面花费的经济成本也是数不胜数,所以中国想要吃掉一块土地也不容易。

    可是殖民地对于殖民者来说并不是自己的领土,他们只不过是想要尽快获得利益,中心指导思想并不是想要当做自己的东西。而这个时候他们就是要想着以最低的成本。来换取最高的收益。至于什么为了保护殖民地而编组大军,然后设立官府体系,这个成本太高,对于殖民者根本不可能的。至于修桥铺路,更是不可能,因为他们根本不把这些土地当做自己的,他们为什么要如此精心的修筑?到时候也只是修好一些方便把殖民地的物产运输回国的渠道也就行了,不用太过精细的修路。

    而一个是当做一家人,而另一个当做是自己的抢掠对象。所以这两种的指导思想造成了不同的行为。而中国这种方法,其实对于古代来说并不现实。他们打下来了都是千方百计的想着让他们不要反叛,可是最终结果却都是非常有限的。而如果把这些新打下来的土地当做了殖民地,那能够抢夺多少也就抢夺多少。这样反而更符合古代的现实条件。

    古代的交通和通信不方便,如果想要稳定的控制一块距离首都很远的土地,这个难度太大了。距离首都太远,根本不可能能够完美的控制。而中国古代曾经试验过分封制。可是后来分封制瓦解,这才采取了统一的中央集权。可是中央集权非常依赖于交通和通信手段,可是这个也都是古代所不具备的。想要改善。那必须要有足够的道路条件。可是一切都要绕回来,那就是经济实力无法提供道路。而修建道路,那科技水平也是一个考验,所以综合来说中国古代这种全国大一统的思想,还有这种把所有领土都当做自己的直属领土的思维,不太符合发展发展。到时候那些所谓国土,不但不能够给国家带来巨大的收益,反而会拖累国家的发展。

    至于景文也推测了,中国在后世之所以无法能够工业化,其实除了不重视科技以外,还有一个也就是资本原始积累不够。当年英国佬发展工业化,都是进行了数百年的原始积累,才能够把国家完成了工业化。而中国这种对于国土的指导思想,把所有土地都纳入直接管辖,最终的结果这下领土不但不能够给带来资源,给国家发展提供原始积累,反而会拖累国家的发展。而选择发展领土,投资可是无比巨大的,短时间也不见效果。到时候一旦中原有了什么问题,那些新征服的地方就会再次反叛,这样一切投入也都浪费了。而后来也都是实行了所谓的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方法才集中了所有资源,完成了工业化。可是那个时候已经晚了,已经落后太多了。

    所以综合来看,在通信手段还有交通手段没有达到一定实力的时候,根本不可能能够控制太多国土。当年亚历山大帝国不也就是这样解体了?所以前车之鉴,不可不慎。很多人都喜欢开疆拓土,可是按照中国的这种领土指导思想,那可是要人命的。而这样也就很多文官反对开疆拓土的原因,开疆拓土不但不能够带来利益,反而会拖慢别的地方的发展。

    “你的意思所以,想要我大唐在外面开拓,可是却不把那些土地当做是自己的,只是当做能让本土获得收益的一个工具。而我大唐在他们那里不会投入太多,也只是投入一些能方便把他们的资源运输回来的道路也就行了。而那里我们并不需要真正的当做自己的国土,反正我们一切都是以抢掠他们的资源为主,然后用来发展我们本国?是吗?”李世民问道。(未完待续。。)
………………………………

1011 大唐殖民(中)

    如果景这番话说出去,不知道要引起多大的议论。因为自古以来中国就有重视领土的传统,对于属于自己的领土,绝对不会轻易放弃。这个其实也就是农耕民族的特点,这种特点已经是深入骨髓了,哪怕是那些不事生产的官武将也都是还有这这种民族特质。如果景这个专门以掠夺为指导思想,而不是把他们真正收入自己的直属的做法,这个简直是在挑战大家的思维。

    而景深刻知道为什么古代很多官反对开疆拓土,毕竟开疆拓土并不是打下来就算了的事情,还有一大串后续工程要配套上去。所以开疆拓土需要耗费的资本很大,完全会拖累别的地方发展。这个也是官为什么反对开疆拓土的原因,因为距离政治中心越远,那控制力也就越小,这个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这个问题哪怕到了后世也都无法解决,因为就算是后世的美军,不也是要在全世界各地放置基地,然后才能够控制世界的吗?如果没有这些驻扎在全世界的军队,那也不可能尽快的把兵力投送到任何一个地方。

    至于一旦开疆拓土,那从驻军到各种事情,都是一阵麻烦的。所以开疆拓土很多时候并不能够给国家带来实力上的提升,反而会耽误自己的发展。甚至景知道,如果没有能够把国家逐渐向工业化国家发展,那就算是再庞大的农业化国家,也都不是一个工业化国家的对手。所以对于这个时期的人来说领土不是越大越好,反而合适也就行了。只要能够实现工业化,那接下来控制的领土将会大增。而在能够实现工业化之前,最好的办法也就是设立殖民地,然后使劲的掠夺。反正不要把这块地方当做自己的。只要赶紧掠夺也就好了。

    “皇上,殖民地的中心思想也就是掠夺,使劲的掠夺。只要我们能够尽可能的派出少部分人。然后去那些外国还有那些荒蛮可是资源众多的地方种植田产,还有各种矿产都给挖了出来。然后统统运回国内,这样国内也就有了更多的资源了。我们对于未来我们新占领的土地,也都可以采取这个办法来实行。”景说道。

    可是李世民却说:“这样做,那也是是不是只顾眼前了?毕竟以后我们还是要真正占领这些土地的啊!”

    而景只好说:“皇上,以现在我们大唐的实力,虽然名义上拥有北方直到很远的地方,可是我们能够控制多少呢?恐怕在安北都护府里面,就连都护也都不知道有多少领土了。所以我们最好的办法也就是直接想办法掠夺。然后随时可以把姓撤回来,这样才能够获得巨大的利益。如果按照过去那种,还要大修道,什么各种移民大量的姓,派出合适的官员,那我们花费的肯定很多了。”

    “如果是殖民地,那我们只是需要以官府的名义还有或者以商人的资本组织大量姓去外面,然后有组织的进行耕种土地,然后挖掘那些矿产。因为姓都是有组织的,这样我们只是需要很少的官员也就可以组织起来。甚至是可以让那些商人一定程上的协助当地官员。这样我们派去的姓都是有任务的,他们只是要把粮食还有各种矿藏生产出来,然后逐步运回国内也就行了。至于居住的地方。那也只是需要弄一些帐篷,并不需要像是正规城池那样修筑各种建筑,甚至连城墙都不用修建。这样我们只是需要从那里获得巨额的利益,那我们别的都不用进行额外的投资。我们可以吧投资的数量降低到了最低,把获得物产的可能提升到了最高。这样让他们反哺本土,最后我们本土可以获得大量的利益,然后逐步让本土的姓生活越来越好。”

    李世民算是明白了,这个其实也就是使劲掠夺的想法,然后不断地获得好处来让国内的姓日逐渐过得越来越好。而这种想法其实不过是坑了别人。来让自己过得更好。至于那些暂时无法直接控制的土地,那也就尽可能的以掠夺当地的利益为主。而根本不要想着实际占领。只要能够获得利益,那到时候这些地方随时可以舍弃。不用过可惜。

    “可是,这些没有先例啊!”李世民突然说道。

    而景意识到了这个李世民的毛病,也就是想要找一个先例。毕竟中国古代的执政者,很多都是想要从儒的经典里面找到所谓的先例,然后才能够放心的执政。反正也就是要看先例,如果没有先例他们也都不敢主动开一个先例,这个也就是古代的这些家伙的毛病。景也都是有些无语,不过既然李世民这么说了,那景自然也就要肠刮肚的开始给李世民找一个先例了。毕竟这种先例可不好找,这种摆明了是盘剥当地姓的,国内不少“君”都不会答应。

    不过,李世民也都已经动心,毕竟这种殖民地,也就是所谓的人之道了。天之道是损有余而补不足,可是这个殖民地确是在自己富裕的时候还去使劲的刮那些贫困的地方的资产,这样也就是损不足补有余的人之道。不过谁会嫌自己国内的姓富裕,而姓富裕了,意味着皇家也更富于了。既然要组建殖民地,那自然要派出商队和官员去盘剥,那到时候收回来的利益,那也完全可以大家分。皇族和官员占了至少一半的蛋糕,而商人占分之十以上,至于剩下分之二十,那也就是分润给姓的。这么雨露均沾的情况下,谁不喜欢啊!

    别看李世民这个老家伙一副君不言利的样,可是这个家伙内心非常知道所谓“阿堵之物”的重要作用。这个世界上谁不喜欢这种阿堵之物呢?只要有了这些东西,很多人也都可以(未完待续)

    。。。
………………………………

1012、大唐殖民(下)

    “皇上,其实我们把我们大唐的羁縻州制度改一下,也就是成了这个所谓的殖民制度。”景文说道。

    景文很快其实也就想到了怎么样让大唐的官员接受这个殖民制度,其实也就是把所谓的羁縻州制度改变一下,也就可以变成了一个殖民制度了。大唐其实有很多羁縻州,而按照一贯以来的管理方法,都是用当地小部落或者是小国的首领来担任所谓的州刺史,然后让他们世代继承。而这种制度其实并不等于是直接控制,只不过是名义上的控制这些领土而已。而很多人都说大唐能够有比后世中国还要巨大的领土,其实也就是这个羁縻州制度造成的。这种制度情况下这些羁縻州俨然都是一个个小型的**王国,甚至连内属国都算不上。这种名义上的领土,不但不会给大唐增加实力,反而还会有损大唐别的地方的经济实力,也就是拖后腿的。

    至于大唐对于这些羁縻州的要求,其实也就是提供兵员,还有必要的时候送上一些供奉而已。这些羁縻州主要都是设立在一些边远地区,这些地区不但资源少,没有多少油水,而且民族成分也太过于复杂。再加上中原王朝不适合移民过去,那结果也就是形成了所谓羁縻州,中原王朝只是能够获得一个名义上的领土,可是实际上并不一定真正的属于自己。

    而这些领土,中原王朝放弃的时候也都非常容易,只要是稍有不顺,那完全可以放弃这些领土了。所以就连中原王朝的官员也都没有真正的把这些羁縻州当做自己的领土,只是一种宣威手段而已。那景文也就借用这个羁縻州的制度,来改变一下成为殖民地制度。

    “皇上,我们可以在未来我们占领的新区域设立一些羁縻州,然后设立一名都护或者大都护,让他代替朝廷对于这些所谓的羁縻州进行赏功罚过。然后让都护府里面的官员使劲盘剥那些羁縻州,利用各种手段来盘剥这些羁縻州的土著。我们只要控制好那些土著的国王也就行了,让他们进一步的去盘剥百姓。然后我们一层盘剥一层,最后逐步的都进入我们的口袋里面。而且我们还可以派出不少勇敢之人去移民,让他们可以去和当地的人抢夺各种肥沃的土地,然后还有各种商人也可以去开采矿产,然后运输到我们中原。至于那些地方,我们也就不要考虑什么大的发展了,一切都是以掠夺作为指导。我们可以给那些都护府设定一个任务目标,必须要获得多少东西,然后才能够算是完成任务。”

    “而且我们可以设立一定的提成,如果那些官员成功的搜刮了多少好处,然后交给朝廷,我们可以给予他们一部分的提成。比如说拿出百分之一作为上下官员的提成,这样他们也都会吃得盆满钵满。到时候,恐怕这些地方都是富得流油之地,那些官员也就不会嫌弃偏远了,毕竟那里可以自己有的捞钱。而且只要有能力盘剥,那一切都是合理合法的捞钱,谁不喜欢啊!”

    “至于等到了一定年限之后,我们的运输能力还有人口都具备了条件,那也就是可以进一步的去真正的占领那些土地。不过在真正占领之前,我们还是要以利益为主,尽可能的盘剥那些地方的百姓,这样才能够让我们大唐百姓获得更大的收益。”

    而李世民听了这话,也都是以一阵豁然开朗。过去那些羁縻州不但不能够获得收益,其实那是中原王朝的死要面子的行为。中原王朝对于那些羁縻州,其实都是通过所谓的恩赐来换取那些羁縻州可以成为国土。而这些羁縻州所要承担的义务并不大,也就是一定的土特产进贡。而现在大唐如果改变一下这种羁縻州的制度,然后变成了不但要面子,还要实实在在的利益的行为,这样不就是可以获得大量的利益了吗?

    只要建立一个完善的盘剥体系,那完全可以掠夺那里的各种资源来反哺本国本土。反正那些羁縻州也都不太重要,只要把实实在在的利益抓到手就行了,而不要想着什么能够持续不断的占领这片土地。只要把思维换了一下,不要为了所谓面子才保留这些羁縻州,必须要使劲盘剥,让他们可以提供利益来让本国获得好处,那才是一个好的办法。

    反正这些羁縻州和自己也都不是一条心,那为什么还要帮助他们稳定国家。反正大唐也都是随时准备放弃这些羁縻州,只要本着能够获利一天算是一天的想法,那也就是行了。至于那些什么未来的时候可以把这些地方纳入直属范围,这个想法还是不要想了。因为未来的事情谁说得准,只要顾忌好自己生活的这个数十年也就行了。什么展望百年,什么百年大计,这些都是可以暂时抛到脑后。毕竟谁也无法预测到数百年之后自己这个社会会怎么发展,还是想好把目前的利益准备好就行了,不要弄什么数百年之后的规划。

    “皇上,这些去羁縻州任职的官员,必须要从本土调去,绝对不能够由当地选拔。并且这些官员任职五年之后,必须要召回国内。并且每个人一生中只能够去羁縻州任职一届,也就是五年。这样可以避免那些官员在羁縻州有了足够的权利,然后会对我大唐造成不好的影响。羁縻州不像是内地州府,不怕他们扎刺。一旦羁縻州出现了问题,那真的是鞭长莫及了。所以限定官员一生只能够去五年,那也算是一个不错的做法了。”景文说道。

    “嗯,而且只有五年,也能够逼迫他们的紧迫感,让他们使劲的搜刮,在加上提成,那他们应该会为我大唐尽心尽力的搜刮的。只搜刮越多,那获得的东西也就越多,那这个当然能够刺激他们的收获。”李世民说道。r1152

    。。。
………………………………

1013、安南大都护府(上)

    第二天,公开朝会。

    “皇上,臣接到了广州都督府长史王玄策的上奏,声称林邑国曾经想他承诺,说要来到我大唐进行朝贡。可是现在这个林邑国居然的朝贡使节过了那么久都没有来,看来是根本不会来了。所以,臣以为这个林邑国如此胆大包天,愚弄我大唐,那应该出兵予以惩戒!”景文说道。

    而大家也都互相看了一下,不知道这个景文在这个葫芦里面卖了什么药。不就是一个林邑国,人家招你惹你了,你居然要找他们的晦气?当然,这种所谓进贡的使臣,大家都知道是怎么回事。毕竟人家距离太远了,谁会脑子发抽了居然远赴千里派一个使节去朝贡,反而也不能够获得什么利益。人家既然不愿意来,那也就不来了,难道大唐还要勉强他们过来吗?所以大家也都能够理解滴,可是景文居然抓住人家的小辫子不放,来找别人晦气,这个是什么原因呢?

    “什么?既然答应了我大唐来朝贡,那怎么能够不来呢?”李世民一阵生气的说道。

    大家看到了李世民这个样子,心里面不由得无语,李世民这个生气也太假了,大家都看的出来是假装生气。不过大家也都想要看看,接下来李世民和景文有什么要演戏的,所以这个也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