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唐弄臣-第1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剑,随时都有可能掉下来。如果之前不知道,还可以安慰自己。可是现在知道了,那恐惧感就会油然而生。当年他们能够打过来,一千多年之后,难道还不行吗?现在,他们处于一个个小国林立的状态,可是一旦有一个雄主成功统一,那是不是还能够进攻中原呢?这些都让大家有一种危机感,即使李世民心里也都害怕了。

    李世民虽然英雄一世,自认为在这个世界没有什么东西事物能够让自己害怕。即使当年玄武门之变之前,他也都没有那么害怕。可是现在他对这个西方文明产生了巨大的敬畏的感觉,这一切都是来源于那个一千年前的亚历山大。固然这种雄主一千年都未必能够出一个,可是万一出了一个,那恐怕就是中原的灾难了。这个可不是亡国了,而是让整个中原文明都要毁灭的结果,所以历史都害怕了。

    接着,景文给大家介绍了一下西方的粗略概况。而因为景文在后世对于这个时期的欧洲不太了解,所以对于这个时期的欧洲也只是草草的介绍而已。而大家也都知道了,书籍里面的大秦,其实叫做罗马帝国。而现在有一定交往的大食国,也就是一群阿拉伯人建立的。

    “我在这里,说一下大食国的武力。大食国的普通士兵,战斗力未必低于我们原先的十二卫旧军,甚至略强一些!”景文说道。

    “什么?这怎么可能?”李世民惊呼。

    李世民可是知道自己的旧的十二卫的战斗力的,即使在东方也是数一数二的。可是现在居然被景文评价为不如那个大食国,甚至可能还要稍微弱一些,这个太令人吃惊了。可是景文却认为自己没有高估那些阿拉伯人,因为大唐在唐玄宗时期,曾经和阿拉伯人争夺中亚,结果和阿拉伯人进行了一次战斗,叫做恒罗斯之战。结果大唐惨惨败,成了大唐少有的大败之一。而那次双方的交战兵力差不多,再加上唐朝处于中期,士兵战斗力最强大。

    唐朝中期其实士兵已经实行了募兵制,募兵制的战斗力普遍比府兵制要强大,所以景文认为唐朝中期的战斗力略微比初期要高一些是正常的。而阿拉伯人居然能够在同等兵力下打败中期大唐,那他们比唐朝初期的士兵强大些也是可以理解的。虽然战争也许有很多种可能,可是战争结果是士兵战斗力最好体现。阿拉伯人赢了,那说明他们的综合战斗力比唐朝初期要强大那么一点。(未完待续。。)
………………………………

505 我们的世界(四)

    李世民听到了阿拉伯人的战斗力比大唐的旧军十二卫要强大一些,这个是在没有参谋体系,没有什么火器的情况下的。可是他们居然还是比十二卫要强大一些,这个不得不令李世民担心了。这个可是一大股力量,李世民终于重视了。从现在来看,西方人绝对不是什么好惹的,也不是什么软柿子。过去中原王朝把西域当成了蛮夷,这个显然是大大错误了,他们不但不是蛮夷,还有很多的文明。李世民也没有怀疑景文是瞎编的,因为这种事情只要认真打听,都能够打听到了。固然会有一些差别,可是差别绝对不会很大。所以,李世民也认识到了西方。

    “好了,西方的人也都先不说,我们说说别的。比如说,我们东北方向有什么?那里也就是传说中的苏武牧羊的地方,那里到底有什么?真的是一片荒芜吗?”李世民问道。

    景文也马上解释说:“我们的东北方,比高句丽还要北方的地方,那里的确是一片荒芜。不过,那里也有大片的黑土地,是非常肥沃的黑土地,能够种植粮食。不过唯一可惜的也就是一年只能够种植一季。”

    “一季还不够吗?”李世民不在意的说道。

    景文这才反应过来,这个时代的粮食也就是一季而已。中学课本里面大名鼎鼎的占城稻还没有被引进,一年一季已经是非常正常的,李世民没有感觉有什么不同。

    “不过,那里地域广袤,资源非常丰富,有很多珍惜的矿产。什么各种稀有矿石我就不说了,我就说说钢铁和铜矿。这里铁矿石足足有89亿吨。而我大唐目前钢铁大概每年能够生产一千多吨钢铁。”景文说道。

    景文说的这个说法,其实是后世看过俄罗斯西伯利亚的钢铁矿石储量俩说的。而大唐目前年产量一千多吨钢铁,这个也不是无的放矢。因为唐朝的钢铁产量并不高。古代需要钢铁的地方很少,古代钢铁主要都是战争需要。

    大家虽然不知道景文的“吨”这个单位哪里来的。可是后面听到大唐每年生产钢铁一千多吨,也就没有什么稀奇了。这下一对比,那就能够知道他们之间的数量关系。现在,这个地方的钢铁很多。

    “那么多钢铁?足够我大唐用数十万年了!我大唐国内的钢铁够多了,不用那么多。”李世民笑着说道。

    李世民显然没有真正的关注,因为这个钢铁太多了,并不需要那么多。不过,景文马上要纠正李世民这个想法。

    “皇上。你账不能这么算啊!我大唐目前虽然每年也只是生产一千多吨钢铁,可是臣不妨和皇上打赌,一百年之后,我大唐每年所需的钢铁,是现在的一万倍以上。到时候,皇上还会觉得我们国内的钢铁矿石够用吗?

    李世民有些惊讶,他不知道景文为什么会这么说,一百年之后居然要达到一千万吨采购?而李世民不知道,因为景文有自信自己能够带来的蝴蝶效应变化,一百年之后。进入一个工业化社会问题不大。所以,到了那个时候,中国本土的钢铁不但不显得多了。反而太少了。

    “一百年之后的事情,我们管不了了!”李世民叹了口气说道。

    景文发现李世民对于钢铁没有多大兴趣,因为钢铁并不是什么急需的资源,而景文马上想到了另一个。

    “皇上,那里也有铜矿。那里铜矿有两千多万吨,而我大唐现在每年铜产量不过数百吨,如果有了这些铜矿,那恐怕我们能够放开铜矿生产了。”景文说道。

    而李世民听到了这个,马上眼睛变成了铜绿色。唐朝目前不缺铁。可是严重缺铜。铜矿主要就是用来制作铜钱的,可是现在严重缺钱。中华自古以来都是缺铜的国家。而铜矿主要都是用来铸钱了。因为铜矿严重缺乏,所以有不少朝代都限制了使用铜器。甚至。其实古代铜器比黄金控制更严格。铜代表了财富,所以李世民眼睛都发绿了。而铜矿也是最能够感同身受,在古代财富感觉最直接的一种金属。

    “有了这些铜矿,大唐足以使用数千年啊!”李世民激动的说道。

    可是景文马上说:“皇上,以后需要铜的地方也会越来越多,所以这些根本不够啊!”

    “还有别的地方有铜矿吗?”李世民问道。

    中国自古以来对于铜矿的需求可以说是到了饥渴的地步,所以只要能够有铜矿,那都是万分关心的。铜矿这种东西,对于中国来说几乎永远不会缺乏市场。所以,李世民对于铜矿非常关心。

    景文接着说:“如果要说别的地方有,那就是南方了。在南方,这个岛上拥有的铜比北方那个地方还要多。”

    景文指了指这个菲律宾的地方,告诉了李世民。

    “更重要的是,这里的气候温暖,粮食可以一年三熟,只要有了这些岛屿,足够我大唐数十亿人的生活。有了这些粮食,那我大唐足以几乎永远安定祥和,不会为了粮食而爆发反叛!更重要的是,这些地方都没有主人,都是一片荒蛮。”景文说道。

    李世民听到了一年三熟,这个更是令李世民震惊。一年三熟的粮食产区,那大唐足以稳定很多年了。

    “哎,可惜太远了!”李世民说道。

    现在国内人口压力不大,所以李世民也没有什么开拓的想法。而景文也有些无奈,现在大唐各种压力不大,所以不会去有开拓的想法。接下来,那只能够慢慢引导,才能够让大唐有开拓的思想。

    “朕现在,总算是对我们这个世界有了认知了。”李世民说道。

    大家听到了景文给他们普及地理,也大概了解了这个世界是怎么样的。他们不知道,景文并没有把美洲列出来,不然他们恐怕更是惊讶了。景文只是把目前大概的世界纪录下来而已。(未完待续)
………………………………

506、大唐政研室?不,是发改委!(上)

    景文接下来给各位商人讲解了一下关于国际商贸大概能够有什么东西最赚钱,而且西域诸国也有些缺乏的。并且,还给他们讲解了关于拜占庭帝国,阿拉伯帝国的一些宗教、习俗、甚至各方面的禁忌,让他们去到了之后尽可能的不要触犯。虽然那些家伙也许会给大唐一些面子,可是这个却非常影响生意,到时候何苦来哉呢?而那些商人也都记下来了,算是对西方诸国有些了解了。之后,景文被李世民带回了皇宫,好像有事找他。

    “景文,你的脑子里面装着到底是什么呢?”李世民突然问道。

    景文听了之后,马上说:“皇上,臣的脑子里面装满了对大唐富强无尽的期盼,对大唐百姓深厚而赤诚的热爱,对我大唐穷苦人民无限的怜悯,对我大唐敌人万分的痛恨。对我大唐……”

    “别别别别,朕都差点吐了!”李世民连忙阻止了景文大吹法螺。

    “呵呵,皇上只要知道我对大唐好就行了。”景文说道。

    而李世民接着开始思考,说:“景文,朕知道你不适合做那种处理公务的事情,你更擅长做一些实事,你是属于实干型人才。而且,你的脑子里面有非常多的想法,而且对很多朝廷的政策都能够一针见血的分析出利弊。甚至,能够提出很多对国家有益处的想法,朕每次都眼前一亮。除了要花钱以外,别的朕都非常高兴。”

    “呵呵,皇上英明!”景文连忙说。

    景文也知道,自己弄出的这些“政策”,哪个不是要花钱啊!如果不是因为为了能够弄到钱,大唐还不至于要关心西域方面的事情,恐怕还要过几年才会琢磨西域。现在被自己逼着为了弄钱而走丝绸之路,这个不得不说是一个牛人了。景文这个可以说是动了动嘴。结果朝廷上下都为了钱而奔波了。

    “朕就想到,不如专门成立一个衙门,这个衙门由你来主持,专门给朕出主意的。在朕的想法里面,这个衙门可以在朕对某些政策疑惑的时候,找到你们进行咨询,询问这些政策的利弊。不过,这个衙门只有接受咨询的建议权,并没有决策权。而你也可以指定一人,来帮你处理这个衙门的各种内部事务。你专门做朕的高参。并且,如果你有什么好的想法,你也可以跟你的下属提议,让他们仔细分析一下,看看能不能够合理。”李世民说道。

    “政研室?”景文嘀咕道。

    景文听到了这个说法,也就想到了这个部门怎么好像是后世的政研室这个机构呢?后世的政研室也就是给领导出主意的智囊团,而景文没有想到自己居然要组建一个智囊团,给皇帝出主意。不过这个还真的比较符合景文的想法。如果让景文负责去处理那些文件工作,那恐怕景文真的要疯了。而在这种参谋机构挂一个领导的名义。然后具体工作都是属下负责,自己只要负责一些出主意的事情就行了。平常景文也不会干涉里面的管理,只要关键时候那些属下拿不定主意,就来找自己裁决就行了。这样就是明显的轻松很多。而且也能够靠近皇帝,维持地位啊!

    “可是,这个不是和中书省的权责有些重叠吗?”景文问道。

    中书省是负责给皇帝草拟诏书,并且有一定的决策权的。严格来说也是皇帝的参谋机构。而如果设立了这个政研室,可就是一定程度上和中书省的权利范围重叠了,那中书省的宰相会不会有意见呢?

    而李世民却无所谓的说:“中书省以后负责的是国家大政。而不会负责一些具体执行上遇到的困难。而你就是负责给政策具体执行的时候弄一些解决方案。”

    “哦,原来也就是中书省管宏观,我来管微观啊!”景文说道。

    “你这个词用的不错,宏观微观,你去哪学来的?”

    景文笑而不语,李世民也没有追问。

    “还有,以后尚书省的六部有什么疑难的问题,或者是地方官府有什么疑难的问题,也都可以向你这个衙门来咨询。如果你们认为地方政策如果有不符合朝廷利益,不符合百姓利益的,那你们可以及时通过尚书省叫停。还有,地方上要推行什么以前没有推行过的政策,必须要给你们进行分析,只有你们批准了并且通报尚书省才能够通过。”李世民说道。

    “我靠,这哪里是政研室,这是发改委啊!”景文心里面想到。

    按照李世民这个说法,这个简直不是政研室,这个已经具有后世发改委的职权了。如果按照李世民的这个规划,几乎可以说这个未来的政研室不但有中书省的一部分职权,甚至还有门下省的一部分职权。虽然都是建议权,可是权利范围也够大了。地方政府,还有中央部门,有什么新式的想法都要经过这个政研室的同意才能够执行,那这个简直就是后世的发改委。

    “皇上,我愿意接下来了!不过这个衙门叫什么?”景文问道。

    “刚才听你嘀咕什么政研室,这个政研室好像也有些贴切。政策研究,那就是叫做政研室也无妨。不过,这个政研室的长官应该称呼什么呢?”李世民也琢磨道。

    “皇上,那就叫主任吧!”景文说道。

    “未来还要牵头,那就随你好了。”李世民说道。

    现在的李世民还有景文都不知道,未来在大唐权势熏天的大唐发改委的前身大唐政研室就这么成立了,而未来的大唐发改委也是景文在李世民去世之后权倾天下的一个重要途径。

    “好了,你接下来就负责选出一些人来,具体想要什么人才,你可以自己选择。而且,你这个政研室可以自行授予七品以下的散官,如果是七品以上的散官,那就要由朕来批准了。”李世民说道。

    而景文更是惊讶,自己居然还能够授予别人散官?那这个权利可不小了。(未完待续。。)
………………………………

507、大唐政研室?不,是发改委!(下)

    “诏曰,大唐兵部郎中景文,公忠体国……特授予中书省右散骑常侍之职,负责搭建大唐政研室,并且亲自兼任主任一职。”

    景文听到了这个诏书,也就知道自己升官了。而且,直接升职到了这个散骑常侍的职位。不得不说,这个变化还是挺大的,本来刘仁轨推测自己可能要去殿中省兼任少监,可是现在因为李世民一时的想法,居然不是去殿中省,反而是去中书省了。而这个右散骑常侍,其实也就是皇帝的一个高级参谋官,负责给皇帝侍从和咨询的,并没有什么额外权利。而景文实际负责的就是那个大唐政研室,这个散骑常侍也只是加衔而已。不过大唐政研室也是负责参谋的机构,加衔散骑常侍也是可以的。

    景文连忙给那些宦官打赏,反正是自己升职了啊!而且这个官职级别不低,可是从三品的位置。这个从三品可不简单,因为即使是宰相也只是正三品,也就是说景文和正三品的宰相也差距不远了。虽然这一步也许要很久,甚至永远到不了,可是也算是近在眼前了。而从三品的机构也有不少,不过如果在后世至少都是省部级的机构,那当然爽了。景文做梦都没有货想到,自己穿越到了古代,居然能够在二十岁之前混到省部级,这个简直是前世一个diao丝所不能够想象的。

    “景文大人,你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来组建大唐政研室这个衙门?只要你跟我说,我一定帮您办得妥妥当当的,丝毫不用你操心!”那个宦官说道。

    而景文听了之后,马上说:“既然这样,还真的有事要麻烦你!我需要一些老吏,也就是在基层干了很多年的小吏,我需要他们来组建这个衙门。并且,还有从中枢各衙门里面抽调一些当了多年**品官的人。最好。有当了十年以上**品官员的经历。而基层的那些小吏,也要有十年以上基层处理事情的经历。”

    “景文大人,你要这些人干什么?如果是那些中枢各衙门的小官,我还能够理解。可是那些小吏,而且还是做了十年以上的小吏,那他们能够有什么前途呢?他们的前途也一辈子都是这样了,何必要他们过来呢?”宦官问道。

    这个时代的人,对于那些基层办事人员十分的看不起,他们的地位很低。除了少部分能够混成有品级的官员之外,别的几乎都没有什么前途。甚至。有部分政府的基层办事人员还是属于“贱民”,比如说衙役。有不少衙役在法律上都是属于“贱民”,可是景文居然想要他们来这个大唐政研室任职,这个很多人都不理解。这些人能够有什么用?要选择也是那些品级高的,至少要七品以上啊!

    可是景文却知道,这种小吏才是自己需要的。这些小吏,别看他们地位低,甚至有些都是贱人,可是他们在基层工作多年。基层经验工作很丰富。他们对于基层官府的资料,对于基层百姓的了解有着比高层官员要好很多。

    古代有一句话,叫做任你官清如水,奈何吏滑如油。这里的吏滑如油就是那些小吏干了很多年。在当地扎根很深了,如果官员想要放心执政,那还要这些小吏的配合。如果这些小吏给你下什么阴招,那你还真的没有办法。

    不得不说。现在大唐朝廷的选官制度是有问题的。唐朝要么是世卿世禄,高官可以通过门荫的制度来让自己后代为官。而就算是科举考试出身的官员,一直都是读书。对于官府运作没有什么了解。结果这些家伙一当官,往往就是“高屋建瓴”“不接地气”。这些家伙,很多政策都是拍脑袋想出来的,可是到了基层根本不行。

    而且,这些小吏对于基层百姓的了解,这个就是景文急需了解的东西。这些小吏对于基层百姓的生活,思想,还有各种需求都非常了解。他们上可知道官员的需求,下也可以知道百姓的需求,可以说他们是官府和百姓的润滑剂,也是国家政策的具体执行者。只有让他们到了景文身边,景文才知道哪些政策在古代是行得通的,哪些是是行不通的。而如果朝廷有什么政策,完全可以询问一下这些小吏,看看他们的意见。如果能够向他们咨询一下,就能够知道某项政策从中央到地方,再到基层会执行成为什么样子。

    景文当然知道,古代官府的政策从中央到地方,一道命令到了地方恐怕完全走样了。这个在后世都是一个老大难问题,何况是古代。古代的地方官和小吏都是狡猾无比,对自己有利的政策就是加倍执行,可是对自己不利的,他们总是有办法拖延,改变,曲解,这些都是头痛的。所以,景文必须要让这些小吏进入自己的政研室,这样不但可以验证自己的想法能否行得通,并且也能够推测那些地方官员会有什么办法规避。景文可不指望随着皇帝一声令下,下面不折不扣的执行政策,这个纯属放屁。而请这些小吏进来,那就是能够让他们参与到国家的管理之中,这样可以避免大唐好政策变成坑民的政策。当年王安石变法不也是这样,中枢变法非常热情,可是地方却故意执行错了,这下可就惨了。

    “好了,你就尽快把这些人招呼来!从南到北,从西到东,而且各地的抽取负责项目不同的小吏,让他们进入到我这个政研室。各种负责不同的小吏都要找来,这样才能够齐全啊!”景文说道。

    “好的!既然景文大人有要求,那就是这些小吏的福分,我也就一定找来!”那个宦官说道。

    而景文接下来也就是等着了,等着这个宦官把这些基层的小吏都找来,这样自己负责组建的这个大唐政研室也就可以新鲜出炉了。(未完待续。。)
………………………………

508、学员实习

    “嗖嗖嗖……”寒风吹过,现在眼看又要到了一年的冬天了。

    现在已经是十一月了,天上的雪花也都开始降落了。而现在,景文还在负责大唐军校。这段时间,大唐军校也都走入了正规,并没有带来什么新的变化。而未来大唐军校将会培养出更多的学员,最后逐步走入大唐新式的军队里面。而现在,大唐军校也就是剩下了八百名学员左右,而两百名都被淘汰了。接下来,学员将会进入一个阶段,也是淘汰率最高的阶段。他们将会面临一次性淘汰两百人的阶段,而这个阶段叫做实习。

    很多学校在濒临毕业的时候,都会让学员去进行实际工作,把自己所学的东西都尝试着运用到工作里面,而这个过程就是被称为实习。景文在后世的中职院校里面,也进行过实习。而实习虽然在后世已经流于形式,可是他的思想还是好的,所以景文也准备让这些学员去实习了。

    “祭酒,这些八百名军校学员,都将会准备安排到驻守长安的十支大军里面充任连排级军官。而这些是目前成绩比较好的,你看看!”赵东阳拿来了名单说道。

    景文看了一下名单,知道成绩好的也就是那几个了。而最好的也就是薛仁贵,而第二好的也就是高侃,第三是裴行俭。景文的便宜小舅子,独孤谋位列第四。至于后面其实还是有一匹黑马,那就是一个叫做柳先开的家伙。这个家伙从后面濒临淘汰的情况,一下子上升为到了位列第八,不得不说是一个**丝逆袭高富帅的情况。这是综合成绩,是根据各科成绩算得的平均分获得的排名。

    不过,这个成绩只是占了全部成绩的一半,而另一半就是实习。景文大概猜到了,接下来实习恐怕才是最重要的。如果实习不能够通过。那恐怕他们结果都要被淘汰。两百名,就要看谁的成绩落后了。

    “同学们,恭喜你们,你们能够通过了这次考核。大家都要进入实习这个环节,也就是进入军校里面担任见习军官,接受实际考核。而现在是冬天,虽然天气很寒冷,可是我相信你们都是未来的军人,应该不会畏惧这点寒冷。所以,你们实习计划不会有任何改变。你们进入军队里面。必须要服从那里的军官的命令,不要给我仗着天子门生的身份乱来。他们也都是多年从军的经验了,他们的惊讶比你们丰富很多。而你们的成绩,也将会由你们代理的那个职位的原来的军官给你们打分,所以你们的前途掌握在他们手里面啊!你们有什么问题,现在可以问。”景文说道。

    而独孤谋马上问:“祭酒,如果那些军官故意坑我们怎么办?也就是故意给我们不及格怎么办?”

    “这个问你自己啊!你们去实习,又不是抢了他们的位置,他们为什么要故意坑你呢?除非是你们得罪了他。或者是你们令他非常不满意。可是,不管是你得罪了他,还是各方面都不满意,那都是你们的责任。在军队。可不是在你们家里面了,可以随便怎么玩就怎么玩。军队里面要学会团结战友,处理好上级下级平级的关系。如果处理不好,你们不可能能够团结协作大胜仗的。所以。你们如果得罪了战友,那就是你们自己的事情了。你们这些普通的小官,还不至于要卷入什么争斗。你们想要争斗都没有资格!而且,他们的资格比你们老,你们自然要跟他们多学习。如果不能够学会,让他们不满意,那就是你们倒霉。”景文说道。

    而另一个人也问:“假如,假如真的是遇到了一个非常变态的家伙,专门给我们打零分呢?”

    “你说的这种情况,也许有。这种情况,你们可以向上级投诉他们,这样上级应该会给你们做主的。不过,你们如果敢诬告,那我就一定会看开除你们!”景文说道。

    而接下来,学员都进行了不同的询问,然后最终准备开始进一步的实习了。这次实习可以说是他们走向军官身份的最后一次考试,他们学好了起点也就更高了。因为他们第一步要参加排级军官的实习,而如果能够当好了排级军官,那就会担任连级军官。他们能够最终在那个位置上,他们将来进入军队的起点也就越高,所以这个实习也是非常重要的。起点越高,代表了前途也就越好,这个是谁都会知道的。如果起点低了一步,也许就要蹉跎好几年啊!人生能够有几个几年,多一步那就前途也就短一步。而且,有时候几年的年龄,就是选官的优势了。不管是古代还是现代,年轻对于一个官员来说可就是一个宝贝了。年轻,代表有朝气有前途,任何一个想要有所作为的上司都喜欢年轻人。尤其是景文提议建立的这个新军,反而越是年轻越有优势,所以晚几年恐怕就是耽误一生的前途啊!

    很快,外面就来了一些人,这些人是进行代表各自军队挑选实习学员的。他们将会根据学员的成绩进行挑选,学员也可以自荐进入某支军队实习。这个其实是景文根据后世的毕业生就业双选会的经验,让这些军方的人员进行自己选择,针对科目成绩来选择。不过,具体谁能够弄到好学员,那就要看各自的本事了。毕竟,好学员也是一个优质资源,谁不想要啊!

    而那些学员也都是一阵紧张,今天就要来“卖”自己了,他们当然也紧张了。他们也在担心,如果不能够选择一个合适的军队,那将来自己可能也就要倒霉。而那些成绩排名后面的家伙,也在猜测自己有没有军队想要呢?如果自己找不到愿意接受自己的军队,那恐怕不就是丢脸丢大发了吗?到时候,军校的教官也会对自己印象不好,到时候恐怕就惨了。(未完待续。。)
………………………………

509、程岳父撒泼

    那些各个军队的庶务部门的参谋都过来挑选军校准备毕业的参谋,而他们摆开了一张张桌子,然后等待那些优秀的学员过来。而他们也表明他们是哪支部队,并且目前的高级指挥官是谁,节度使是谁。而就这么负责“招聘”这些实习的学员,而学员正准备进行参加面试的时候,景文突然看到了一个人。

    “哎呀,岳父大人,你怎么来了?”景文连忙喊道。

    远处走来了一个膀大腰圆的家伙,就是景文未来的岳父大人程咬金。程咬金晃荡着那个膀大腰圆的身材,然后亦步亦趋的来到了军校的大营里面。而景文作为一个女婿,当然要首先问好了。如果不问好,那怎么能够当一个好女婿呢?

    而景文也感觉有些奇怪,程咬金怎么亲自来了?本来这种事情派来一个参谋就可以了,可是他居然还亲自来了,这个可是一个军队的节度使啊!所以,这个让景文非常惊讶。

    “乖女婿,我这不是来支持你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