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唐幻游-第8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小石头端上碗筷,舀了不少的果酿给各个碗中倒些果酿,又开始忙着一道道菜端了上来。
秀娘和家中小娃可不会上桌吃饭的,这也算是自古的一种规矩,也就只有在方静家中才不会如此,虽是长幼有分,但方静更独爱那种一家其乐融融的感觉,反而对于女子与小娃不上桌的规矩有些不习惯。
“各位,家中饭菜简陋,穷家农户的,没有好酒招待诸位,只能以这果酿代之了,还望见谅,请。”村正端起果酿向着所有人敬了起来,做为主家,自然要先开口说话。
“非常丰盛,无酒有果酿就成,村正莫要如此客气。”将军程司平算是头一次被请着吃宴席的,虽是来到方家村好些时日了,但也知道方家村的村民和蔼随意,此时到也不会客气,端着果酿回应着。
“是啊,是啊,如此的丰盛,闻着这香味实足的佳肴,今日定要多吃些。”于立几人也是端着果酿回应道。
“请。”村正向着在坐的所有人作了个手势。
“嗯,村正,这菜,这菜……”将军程司平拿起筷子,夹了块肉尝了尝,完全无法形容的味道,话都开始说不清了。
在坐的人都看着程司平的吃相,心中腹诽,难道这菜不好吃?可闻着这味道却是非常的美味的,更何况这菜的品相与他们之前的煮菜完全不同,想来必然是不好吃,心中想着农户人家怎么可能会有好吃的饭菜,一会少吃一些也是可以的,只要不失了脸面就行。
在坐的随既拿了筷子随意的夹了些菜放入口中,当菜进到口中后,这才明白程司平的话了,这根本不是自己所想的饭菜难以入口,而是……。
谁也不想落于谁之后,夹起大块的菜吃将起来,先吃再说,话可以吃完再说嘛,现在紧要的事情,就是吃几大口这美味的佳肴再说。
村正父子俩和方静看着这十二三人的吃相,心中都开始怀疑这群人是不是从未吃饱过,但想来不是的,只是饭菜好吃而已,村正父子俩向着方静瞄了瞄眼,示以我们懂的意思。
后厨的秀娘带着家中三个小娃,也同样如此。
“娘,静哥哥做的菜真好吃,以后我要去静哥哥家吃饭。”小丫方玉大口大口的吃着碗中的饭菜,想着以后定要去方静家趁饭吃不可。
“你个小没良心的,都开始嫌弃娘亲做的饭菜了。”秀娘心里非常明白自己的厨艺,以前去方静家吃饭时,也是如现在这样子的,更何况家中的小娃。
话说此时的金州城官驿中,青雀与丽质几人却是大为不爽,从年后第二日就从长安出发,行至今日才到达金州城,这一路从开始的路陆到达洛阳后,又往南下到的襄州,再改道水路,沿汉江往上到达的金州城。
一路的行进,使得时间花费了不少,人也是疲惫不堪,虽然此行相对隐秘,但也有不少的跟随,让人觉得这只是一些大户人家出行罢了。
“丽质,今日到了这金州城中,再过一日后,我们就可以到达方家村了,也不知道静哥哥见到我们后,会有什么样的想法。”青雀心中倒是期待着方静看到他们时,一脸惊呆的表情。
“青雀哥哥,静哥哥可不会因为我们去了方家村,会被吓住的,不过静哥哥家肯定有不少好吃的等着我们。”李丽质心中到是高兴,只需一日即可到达方家村了,不用再忍受这一天天的路程折磨了。
“青雀哥哥,丽质姐姐,那位静哥哥真的能做很多好吃的?”清河郡主李敬(德贤)看着两位兄长姐妹问道。
“德贤妹妹,明日到了方家村,你就知道静哥哥做的饭菜有多好吃了,还有更多好玩好吃的。”李丽质心中向往着明日到达方家村后,定要把方静家翻个底朝天不可,要是不把她的小肚皮填满,她可是会不高兴的。
瘫坐在榻上的另外一个小丫头,此时却是不说话,心里的怨气朝天,好好的待在长安不好吗?非得跑到这穷山沟里来干嘛,说好听一点是来读书,说不好听一点,那是被贬到方家村来的,从长安出发时,她就带着满身的怨气。
而这位满身怨气的小丫头,却是另外一位郡主了,临川郡主李孟姜,与之李德贤年龄同岁,只是稍小于李德贤一两个月而已。
“丽质,你们赶紧去洗洗,一会儿我们吃些东西,明日清晨早些时候起来赶路,早些时间赶到方家村。”青雀算是几人当中年龄最大的了,更何况也只有他一个男子,带着三个妹妹前来方家村,做为兄长,自然要替妹妹们着想。
三位小丫头随之进入各自的房间当中去了,李泰李青雀瘫坐在榻上,两眼无神,此次来方家村,本就是应了自己父亲的意思过来的,自己的本意是不想来的,而且除了自己,就只有李高明与方静认识了,其他人也只是见过面而已,除了自己也就没有其他们愿意来了,更何况还是远离长安如此之远的穷乡僻壤的地方。
李青雀心中有些怪自己的父亲了,虽然眼下已经快要到了方家村,但心中也是怨气渐涨,心里想着明天就要到达方家村了,却是不知道,以后的长安是否还有他的一席之地。
李青雀不知道将来应该要如何?但目前只能先在方家村待着吧,再怎么说,在方家村也是一个好玩的地方,只是往后要回到长安,估计有些难了,而且,自己的父亲在来之前就告诉了他,无论如何,都不能得罪方静,虽然不明所以,却是只能遵从。
“青雀哥哥,你在干嘛?”李丽质洗漱结束后,回到官驿的厅堂中,看着李青雀有些不高兴的神情,皱着眉头发着呆。
“哦,我没干嘛,在想些事情。”青雀看到丽质后,从发呆的状态中恢复过来,无精打采的回应了一句。
“青雀哥哥,一会儿我们吃些什么?”李丽质算是这一行人当中最为开心的一个了,虽然远离长安,远离父母,但心里一直抱着一种憧憬的心态来的,所以这一路行来,除了见识到了一路的风景,而心中却是一直想着方静做的饭菜,以及好玩的玩具,当然更是少不了熊二。
“一会儿我们随便吃些东西就行了,这驿馆中也没什么好吃的。”青雀兴致缺缺的回应道。
随后另外两位小郡主也洗漱好了回到厅堂,青雀通知了驿馆中的下人随便上了一些吃食,只能如此对付着了,丽质却是幻想着明天到了方家村,一定要大吃一顿,要不然可就对不住自己这一路行来所受的苦了。
一夜无话,一大清早,四人醒来洗漱过后,坐上马车,由着护卫随从带着往着方家村赶去,天气正好,无风无雨,想来到方家村时,必然不会太晚,各人心中所想不同,有期盼的,有怨气的,有无所谓的。
一行人一路前行,官道上的行人见到这样的车队,自然会让开在路边等候车队通行,虽然人数不多,但马车却是有五架,两架马车座人,两架马车驮运东西,护卫随从们却是只能步行。
李泰,字青雀,生于620年,唐太宗李世民之四子,长孙文德皇后所出,史书中记载其才华横溢,聪明绝伦,于永徽三年(652)死于郧乡,享年三十三岁。
李丽质,生于621年,唐太宗李世民之女,长孙文德皇后所出,史书中记载其书法横溢,于贞观十七(643)年,因病去世,享年二十三岁。
李敬,字德贤,生于624年,唐太宗李世民之第十一女,生母不详,史书中记载其贤惠淑良,于麟德元年(664)去世,享年四十一岁。
李孟姜,生于624年,唐太宗李世民之第十二女,母韦贵妃,史书中记载其擅长大篆和隶书,文才斐然,于永淳元年(682)病逝,享年五十八岁。
()
………………………………
第二百一十八章 客至
方家村,方家学堂,此时却甚为热闹,随着三位先生的到来,今日正式分班,大中小三个班级,背着书袋排着队走进各自的教室。
两日的学习,让这些小娃们尝到了辛苦,可没有刚来时的兴奋,更何况这三位新来的先生,听说是从长安来的,而且听说还非常的严厉,可不像村正和方静他们那么好说话的。
三位先生具体怎么教授学生,或者怎么教,村正他们只是需要先生们提供教材就行,这也是接下来三位先生需要自行编著教材,可不能像其他学堂那样去教授,这也是方静坚持不同意的。
方静此时却在学堂左侧的空地上,单手摸着下巴,思虑着如何把这片空地利用起来,往后学堂的学生,至少每周要保证有体育课才行,要不然,这身子可受不住的,虽然各家的饭菜也已经好太多了,小娃们也长了不少的肉了,但上课学习带来的是脑力损耗,还是需要一些体育项目锻炼身体才行。
“先生,您在这里干嘛?可有事需要我等做的?”程司平无事走过来瞧见方静摸着下巴,也不清楚方静在想些什么。
“哦,是程将军啊,我这正想着如何把这片空地利用起来,想建个小场地,以后给学堂里的学生玩耍用。”方静抬头见到程司平过来,回应道。
“先生,这场地想建成何种样式?”程司平不明白这片空地建个场地,给学生玩耍,难道方家村这么大的地方还不够给小娃们玩耍的吗?想来眼前的方静肯定有着不一样的想法。
“我还在想,具体如何,暂时没个头绪,多想想吧。”方静没什么大的想法,纯粹就是想弄个场地给小娃们踢踢球,跳跳绳而已,暂时还没有过多的想法,不过对于军事训练的事情,方静脑袋中暂时还从未有过。
“先生,您的想法是不是只给学生们建个场地玩耍?还是训练他们之用?”程司平问向方静。
“训练他们?程将军这个说法好,不能专门建个场地给他们玩耍,应该要训练他们才是。”方静猛然被程司平给点醒。
方静听完程司平的意思之后,这才想起要是给学生们来个正式的军训,或许能达到一定的效果,那这样想来的话,也可以增加小娃们的凝聚力,也可以增加小娃们的素养,还能让小娃们在学业上有所长进,这样说来,完全可行的。
“先生,这个,如果先生您要训练学生们的时候,我们能不能过来观摩啊?”程司平可是听钱侍说过,方静是一位高手,而且是无人能敌的高手,心里想着要是能从方静手上学到点什么,或许将来也可以升官升职的。
“程将军,你们想来看就来看,只要你们谁回长安述职时,给小娃们带些稀奇的东西过来就行。”方静听了程司平的话后,他心里怎么想的自己当然是知道的,不过也没限制什么,随便你们看吧。
“谢先生。”程司平向着方静行了一礼后感谢道。
“程将军,这事还早呢,而且我还要制定训练大纲,暂时还需要些时日,到时候再看看吧。”方静虽然听了程司平的话后才想着训练一下小娃们,但眼下可还早着,除了训练大纲,还有训练所用的器材,都是需要方静去准备的。
时至下午申时后,方静大老远就看到一队马车从方家村小路行了过来,方静心中也在猜测这一队马车所来何人,想来应该是认识方静的,要不然可不会随便来方家村的。
几架马车行至大榕树后,几十个护卫和随从停下,马车车厢里面探出几个小脑袋出来。
“静哥哥,静哥哥。”丽质的脑袋刚从车厢前面的车帘中探了出处,就寻视着四周,一打眼就看见远处的方静站在场那里看向她们这边,丽质挥舞着小手,向着方静大喊着。
方静瞧着马车上的几个小娃,依次从车厢中被随从抱着下到地上,心中想着原来是李世民的几个子女来方家村啊,看来是送到方家学堂入学的了,随既抬腿往着马车方向走去。
“青雀,丽质,你们怎么来了?你父亲和娘亲他们怎么没来?他们可还好?”方静走近他们,向着几个小娃问了起来。
“静哥哥好,静哥哥,父亲娘亲他们都挺好的,这次奉父亲之命,带着几位妹妹来方家学堂入学,以后还请静哥哥多多关照。”青雀见到方静后,带头向着方静问了句好,行了个礼之后说道,也没说自己父母为何没来,或许这根本就不需要解释。
“那就好,方家学堂也才开学几天,正好昨日从长安过来的先生也到了,今天正式分了班级,此时正在上课,你们今明两日先休息按排一下,后天再入学堂就学吧,我带你们过去你们住的地方。”方静瞧着这眼前的几个小娃,也不知道李世民咋想的,随便按排几个护卫亲随就送了过来,也不怕出个啥事。
方静带着一行人到了排屋,一间间的给他们分配好,这些排屋本就是给他们准备好的,要不然方静可不会建这些排屋,而且排屋就建在学堂的后面,离学堂也最近,排屋的后面不远处,是一间分男女之用的公用厕所,而排屋的前面两边,却是四间灶房,排屋的正前面只是块空地而已,类似于凹字型。
一人两间屋子,能不能住那是他们的事情,而且这些排屋可是依照正常的楼房建造的,与学堂建造的一样,地面铺设的是水泥地面,墙面是用白石灰抹的,干净整洁。
“静哥哥,这里是我们以后住的地方吗?我们能去静哥哥家里住吗?”丽质睁着她那双大眼,盯着方静问道。
“这可不行,你看青雀他们都得住这里,所以兄妹可是不能分开的,以后你们要是有空,可以去静哥哥家里坐坐,找小团子她们玩耍,不过她们现在学堂上课。”方静可不想家里多了这么多的小娃,本来家中就已经那么多的小娃了,虽然自己还未成年,但这三十好几年的人生阅历,可不希望这一辈子都跟着这些小娃在一块。
随从们搬着不少的东西放进排屋中,外间屋子是作为客厅的,而里间才是小娃的住所,两边都有着一扇门,方便出行,也为了防止火灾时可以逃生之用。
“护卫人员全部去那边的营地报道,随从每人只能留一人做饭洗衣打扫,其他人要么去那边营地,要么回长安去。”方静看着这么多人,想着这四个小娃来方家学堂可不是来享受的,可以说是来方家村接受再教育的。
护卫们倒是清楚自己责职,再说这方家村本来就有驻扎将士,自然要去营地报道,而这些随从们,却是不知所措了,难道她们来这里不是照顾皇子郡主们的吗?这才刚来就要离开吗?
“这位小哥,我们是圣上命令来侍奉皇子和郡主们,可不能随意离开的。”一位年岁稍大的女官听了方静的话后,直接向着方静说道。
“在方家村,无须那么多人,留下四人,其他人必须离开,以后青雀他们的起居生活,由着留下的人照顾。”方静可不希望这群随从留下来,除了浪费时间,还要浪费精力,而且这四个小娃也得不到改变,轰走这些随从最好。
“都听静哥哥的吧,留下四人,其他人都回长安去。”青雀明白在方家村最好还是听方静的,要不然,这后面的日子还不知道怎么过呢。
“留下来的最好会洗衣做饭什么的,要是不会,留下来只会成为负担。”方静最后还是提醒了一句,可别留下个太爷下来,那估计这四个小娃可就有得苦受了,甚至会连累到方静,每天还得给他们做饭,这可是方静最不想看到的。
按排好四个小娃后,学堂也放学了,各家小娃背着自己的书袋,从学堂里排着队走了出来,而后,还要排着队往家里走去,当然,也有不少的学生,提着放在学堂不远处的篮子去捡柴火,这也是方静早先时间与三位先生说过的,农家事,自然少不了小娃们的帮衬。
大初带着自家的小娃,排着队一步步的往着家走去,经过排屋右侧时,却是看到方静站在空地前,青雀几人也在,方园眼尖,已经看到了丽质她们。
“丽质妹妹,丽质妹妹,你们怎么来了?”方园离开队伍,满脸高兴的大声呼喊着跑了过来,抱着丽质,两人又蹦又跳的。
“园姐姐,你这些年可还好?熊二呢?怎么不见熊二啊?”两小娃高兴的蹦跳结束后,丽质这才与方园说起话来。
“丽质妹妹,我们都挺好的,我都上学堂读书了,哥哥现在都不让我带熊二来学堂的,留在家里了,丽质妹妹,你们怎么来咱们方家村了啊?”方园回应着丽质,像是在告状一样。
“好了,你们也莫要说什么话了,全部回家去,青雀,你们也一起来吧,晚上我下厨给你们做几个好菜。”方静止住两个小娃说话,这都放学了,也该回家做晚饭了。
“丽质妹妹,走,我们回家去。”方园不想理方静,牵着丽质跟着大初他们往家里走去。
青雀带着另外两位妹妹,跟随着方静往家中走去,四个随从却是被青雀安排着晚饭去营地那里,傍晚时再去方静家接他们回来就行了。
回到家中,张小霞好奇青雀他们怎么来了,听了方静的解释后,大为高兴欢迎。
随后方静接过张小霞手中的活,开始准备起晚饭来了,而小娃们却是在里屋说着些悄悄话,还把另外两位郡主也给带进去了,当然她们说的什么,方静却是不知的,此时的方静忙着处理手中的食材,可没时间去管里屋的小娃在说些什么。
“静哥哥,这几年我可是一直想念你做的饭菜,以后我带着妹妹们过来吃饭,静哥哥你可不能轰我们走。”青雀站在边上看着方静忙活着,一想起方静做的饭菜,自然而然的流着口水。
“行,不过等你们入学堂读书了,可就没有多少时间来我这里了,放假倒是可以来的,反正最近也不忙,等忙起来的话,到时可就没空了。”方静手中忙着活计,嘴里回应着青雀,方静口中的忙,那是农忙时节,差不多再过个半个月一个月时间,也该要到了农忙时间了。
“好的,静哥哥,今天晚上我可要好好享受一回,对了,还要果酿。”青雀倒是不客气。
“行,只要你们愿意喝,家里还是有一些的,到了秋天,到时候再去山里采些野果多酿上一些果酿,保管你喝不完的。”方静准备开始做饭了,大头在烧火,大初却是去帮着陈二林夫妇忙了。
()
………………………………
第二百一十九章 神奇世界的大门
方静花了近一个时辰才做好的饭,菜的样式多一些,至少今天算是接待青雀四人了,要不然的话,晚饭基本就是张小霞来做了。
“静哥哥,这个肉好吃,德贤妹妹,孟姜妹妹,你们快吃。”丽质一脸兴奋的向着方静说着,手拿筷子夹着一块红烧肉正往嘴里送。
“谢谢静哥哥。”李德贤与李孟姜抬头看着方静说道。
方静心里其实开始有些埋怨李世民了,这两个小娃才多大啊,五岁多一些就送到方家学堂来,这是什么人啊,把方家学堂当成是幼儿园了吗?这里是学堂啊,可真不是什么保育院幼儿园的啊。
“好吃就多吃一些。”张小霞看着这两个可爱的小娃娃,心里也是不得劲,心里估计也在想着,这做父母的咋就这么放心孩子送到方家学堂来呢,就算是有随从护卫什么的,她们也只是个幼儿啊。
“静哥哥的菜做的就是好吃,丽质,你不许抢我的红烧肉。”青雀却是跟丽质两人伸着筷子,抢着夹盘中的红烧肉,都快要打起来了。
“青雀哥哥,这是块肉是我看到的。”丽质可不怕青雀,顶着两只大眼盯着青雀,噘着个嘴向着青雀喊道。
张小霞一边给另外两个小娃夹菜,看着这一幕,会心的笑了笑,自家的小娃却是无须她来管的,最小的都八岁了,更何况以前都是分着吃饭的,当然这里得除了方园之外。
方静一直没有说话,自顾自个的夹着菜,吃着饭,不知道要说什么,更是不知道该如何处置这几个小娃,不过想来李世民敢把这两个小娃送到方家学堂来,自然做了充分的准备的。
晚饭后,休息的差不多后,钱侍带着几个随从来到方静家,领着四个小娃回到排屋那边去了。
第三日下午,属于方静的课了,暂时安排方静每五天的最后一天下午,由方静上课,所以今天下午就属于方静来上课了。
而青雀他们今天上午领了笔墨纸砚后,分派到三个班级中,青雀自然分到大班去了,而其他三个却是被分到了小班,因为人数问题,最终还是调整了几个人,这才使得整整一百人,分了三个班级。
方静提着一个箩筐,箩筐中放着一些讲课需要用到的东西,瓶瓶罐罐的,还有一些其他东西,当然,这些东西都是向着哑巴神仙要来的,要不然,方静这课上的可就没有任何意义了。
方静提着箩筐来到大教室的讲台台阶上,放下箩筐,抬头望向整个大教室,却是没想到后面还坐着三位先生,以及村正,小石头几人,这使得方静心里开始打鼓了。
方静自己没有做过教师,也不太懂如何授课,但有句话叫着‘没吃过猪肉,难道还没见过猪跑吗?’,方静定下心来,拿着根自备的竹条,准备开始今天的授课。
“同学们,下午好。”方静开口向着大教室中所有人喊了这么一句。
“先生,下午好。”学生们站起身来,向着方静行了一礼后喊道。
“都坐下吧,今天下午是我来给你们上课,所以,大家要好好听,好好看,好好感受,接下来,我将带着你们进入到一个神奇的世界。”方静挥着手,让学生们坐下。
方静说完后,从箩筐中拿了一个大大的透明烧杯,放于讲台上,讲台也只是一张课桌而已,普普通通的。
拿了个竹桶往烧杯中倒入半烧杯水,又准备着各样需要实验的东西,全部放在讲台上,因为稍等一会儿,方静就要通过这些东西,给学生们做个小实验,接着拿了根粉笔在黑板上写上一个字,水。
大教室中的学生也好,先生大人也罢,都不明所以,只是见到方静那个烧杯,却大为震惊,心中奇怪,这世上怎会有如此漂亮的琉璃,透明无物,恍若天成,真乃世上之奇宝啊。
“大家都知道,我们每天都需要喝水,要是人不喝水,就会渴,可有人知道,这江河之中的水大部分从何而来的吗?”方静开始讲课,讲的话,也是让学生们能听得懂的。
“方先生,这人自然离不开水,离开水必然会死去,这水从何而来,定然是由地下而形成的,从地底下冒出来后形成的水流,汇积成江河。”于立站起身来,回应着方静。
“于先生说的也对,这水是有一部分由地底下来的,但我们常见的江河之中的水,却是由雪山上的冰与雪融化而形成的水,汇流到各江各河,这才形成了这世上所见的大江大河。”方静再次开口说道。
“水,万物之源,人,动物,植物等所有的东西,都离不开水,而今天,我需要讲的也是跟水有关,下面我将把这颗母鸡刚下的鸡蛋放入水中,请问大家,这鸡蛋会沉下去还是浮上来?”方静从讲台上拿了一颗鸡蛋在手上,大声的问着教室中的学生们。
“先生,我知道,鸡蛋肯定会沉下去。”青雀站起后回答道。
“先生,我也知道,鸡蛋会沉。”丽质回答道。
“好,都坐下,没错,鸡蛋放入这杯中之后,自然会沉,如此,大家所看到的一样,会沉下去。”方静让两个小娃坐下,随后把鸡蛋放入烧杯中,鸡蛋也沉了下去。
“那么接下来,我往这水中倒一些食盐,大家会认为这鸡蛋会沉还是会浮?”方静从讲台上拿了一袋精盐,向着大家问道。
“方先生,这水中倒些盐,鸡蛋自然也不可能浮起来的。”秦书感觉方静的上课方式有些接受不了,到底是讲课,还是骗术,都开始有些不想听了。
“方先生,盐是精贵物品,哪怕你把盐全部倒进这水中,这鸡蛋也不可能会浮起来的。”于立也开始不耐烦了。
“那大家静待一会结果如何?我这就把这些盐倒进这杯水中融化开来,再看看鸡蛋是沉还是浮。”方静也不再说什么了,把盐倒入杯中,拿着竹枝搅拌,直至盐融化之后。
“怎么可能,怎么可能。”秦书已经看到烧杯中的鸡蛋浮了起来。
“不可能的,这鸡蛋如何能在这水中浮起来?”于立站了起来盯着讲台烧杯中的鸡蛋,一副惊慌失措的样子。
“先生,请问这鸡蛋刚才明显是沉在水中的,为何加了盐之后就能浮起来呢?”青雀看着这眼前刚发生的一幕,心中非常的好奇,非常的不解,难道方静会施妖法?
“大家都坐下吧,这鸡蛋浮起来,其实很简单,只是大家所不知而已,因为我往水中加了些盐,改变了水的状态,也就是说,把盐倒入水中后,把水的密度改变了,大家可懂吗?”方静不知道该如何解释这一过程。
“方先生,请问加了盐后就能改变水的状态吗?可我们看这水还是很清澈的,并未有所改变啊。”于立说道。
“先生,刚才您说的改变了水的状态,说是改变了水的密度?那这个密度是什么啊?”青雀非常好奇的问道。
“……”一大堆人起身问起了方静。
“好,终于有人问到了点子上了,刚才我说加了盐的水,就是改变了水的密度,而任何物体,都有密度,人也有,铁也有,石块也同样有,而水的密度如果是一的话,那加了盐的水的密度就有可能变成三了,那当鸡蛋的密度只有二的时候,那鸡蛋自然就要浮于盐水上面,而大于水密度的时候,自然要沉入水底。”
方静如此解释,想来所有人应该是听懂了,只是对于方静说的密度是什么,可能大家却是不知道的。
“先生,密度如何得知呢?”青雀问道。
“对啊,方先生,你说的密度又如何得知呢?”于立也开口问道,虽然他学的是四书,对于这些科学实验却是不知,但人总是会有好奇心的。
“好,那接下来,我将告诉你们,如何测出物体的密度。”方静本来是不知道密度的测量方法的,但好在方静在编写教材的时候,才记起前世好像是学过这些知识的,只是因为长时间没有去复习,自然而然的就忘却了。
方静拿了一根试管,倒入半管水后,又拿着一块被细丝绑着的铁块,面向着教室中的所有人。
“大家请看,我这根管中有半管水,此时的数值是三,而当我把这铁块放进到这管中后,此时的数值是五,而我这手中的铁块重量是二。”方静向着大家做着实验的同时说道,随后放下手中的东西后,拿着粉笔。
“那么,密度就应该如此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