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唐幻游-第8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小子,找死。”女子迫不急待地,拔剑快速欺身而近,剑尖刺向方静。
“砰”方静抬腿就是一脚踢出,管你是女人还是男人,胆敢在我面前拔剑喊打喊杀的,不死也得残。
“砰”女子撞在屋子的墙壁,跌落在地上,嘴角冒着不少的血迹,估计受了非常严重的内伤。
“没要你命,你就得烧高香了,叽叽歪歪的,也不知道谁借你的胆子?”方静看着此刻嘴角冒着血的女子说道。
门外门内站着的所有人,瞧见方静只是一脚,就把他们青门武力相对很高的门主侍卫打倒在地,震惊得嘴巴都要掉落了下来,这可是他们青门有数的高手之一啊,这怎么可能嘛,怎么就一脚就把人废了?
“呛”所有人拔出手中长剑,讯速把方静给包围了起来,静待着他们的主上一声令下,定要把方静砍成肉泥不可。
“你就是那方家小儿?”灰衣老者盯着方静瞧了许久,又看了看墙边的女子,这才开口说道。
方静每次都听到小儿这个词,心里很是不爽,小儿小儿的叫,难道就因为你们老吗?每次都能把方静气个半死。
“老棺材,你最好给我把嘴巴收一点,别让我发火,否则,呵呵,你可以向她一样。”方静可不会客气,直接来了一句老棺材。
“大胆。”站立于灰衣老者身边的一个年轻人,拿着剑指着方静喝止道,他可不希望方静如此说他们的主上。
“咋滴,难道他不是老棺材?都活不了几年的老家伙了,不是老棺材又是什么?你最好别拿着你的破剑指着我,如果你想像她一样,那可以再指指试试。”方静指了指还在地上躺着的女子说道,心中的不爽,此时却是一点点的增加,说多了,反而影响自己心情。
“阁下为何一来就伤我门人?这可说不过去吧?”灰衫老者盯着方静说道。
“老家伙,你们派人到我方家村找事,就不允许我来看看?派了好几十个人到我方家村来,我现在可是一个人,这点方家村可是吃亏的。”方静瞧着这一大票人说道。
“我等只是想请你帮我们一个忙,并未想要去方家村找事的,想来是你们搞错了吧。”灰衫老者辩解道。
“哈哈,你这嘴啊,真能说,几十号人带着刀剑,去到一农户村庄中,是去请人帮忙的?那我是不是可以把你们这一群人杀了之后,再告诉你们,我是来帮你们超渡的呢?”方静听着这老者的话,不想笑都要笑了。
所有人听着方静的话后,心里大惊,手中拿着剑都用力的握了握,横在胸前,都紧张的盯着方静,生怕方静突然拔剑要冲杀过来。
“阁下是不是太过蛮横了?难道如此不讲道理?”老者也是被气得不轻,喊打喊杀,也只有我们才行,怎么到了眼前的小儿口中,却是如此简单,心中也是担心着这眼前的小儿会不会真的要拔剑开杀,想来这金州城中的驻军必然知晓,想要逃过此劫,只能智取,却是不能硬干了。
“蛮横?不讲道理?你们这么多人到我方家村,就讲道理了?就不蛮横了?你不觉得你在吃屎的时候,却是在骂别人吃屎吗?”方静听着这老家伙的话,真是不知道是不是真的老得已经没有底线了。
“你……,无知小儿,怎可如此辱我等。”灰衫老者被方静一通话给气得不知该说什么是好了。
“我也不跟你们废话了,敢来我方家村找事的,只有一条路,那就去地府报道,记住,我叫方静,方家村的方静。”方静真心不想跟这老家伙,来个辨论赛,早点结束,早点回方家村,心中也怕方家村还有其他匪人来袭。
“阁下是准备杀了我等吗?不怕官府吗?”灰衫老者心中开始害怕了,这真要打了起来,可真不好脱身啊。
“杀你们,很快的。”方静话刚说完,右手拔剑,飞窜而进。
“咻咻咻”几息之下,除了那老者之外,在场的所有人全部倒地,脖子全部被方静一剑划开,鲜血直流。
“咳咳咳”其他所有被方静划了一剑的人,抱着脖子,眼中的恐惧无限放大,等待着死亡的笼罩。
“你,你,你。”灰衫老者已经不知道要说什么了,指着方静,在这老者心中,早已把方静当成鬼神了,几息之下,他的所有门人都一剑毕命,这哪是武力高强之人的手段,这只有鬼神的手段才能如此吧。
“你也别你你你了,一会儿你也要去地府报道,这世间本就不太平,你们这些人尽天天找事,你们也不是什么好鸟,上次死的那个太乙门的什么主上,也跟你一样,个个都装大头蒜,都以为老子是天下第一,没那本事最好待在家中等死,找个地方安静的埋了不好吗?非得全世界跑,这不是闲得无聊吗?”方静无奈的说道。
说来方静对于这些隐门宗派,心中没有什么好感不好感好的,只要不来惹自己,方静也懒得去找他们,除非想要喝孟婆汤的人,才急着要来找事。
“对了,忘了告诉你,那几本书和名册,是我拿的,名册我已经交给圣上了,书嘛,倒是在我手里。”方静还不忘告诉老者书和名册之事。
“原来是你。”灰衫老者这会才明白,可眼下,青门上下基本要全部灭了,名册之上没有名字的人,大部分都在这里了,名册上的人,想来朝廷也不可能会放过的。
心中除了恐惧就只剩下不甘了,青门上下千年的传承,就要断送到自己手中了,灰衫老者流下悔恨的眼泪。
“不该如此啊,不该啊。”灰衫老者大声喊叫着,心中无尽的不甘。
“咻”方静直接飞窜而进,一剑划过灰衫老者的脖子。
方静不再去管这老家伙了,缓步走近还在地上躺着的女子身边,方静不是心狠手辣之辈,但对于这些人,能杀的情况之下,绝不会手下留情,更不会放过任何一个胆敢上方家村找事的人,女子也不行。
“你也该去地府报道了。”方静轻声的对着地上的女子说道。
随后,一剑了结了她,算是给这件事情画上了一个句号。
风依旧吹着,细小的雪花飘散于天空,飘荡着来到大地,寒冷,冰凉,苍白,一切尽显示着这座院落从原本的生机,到此时的无尽死亡,没有人知道这里发生了什么,如果风雪有情,也许不再是这样,可风雪是无情的,或许再过几日,地上的尸体,将会被风雪覆盖,冷冻着这里的一切,至于有没有人管这里的事,这些都是不方静需要去考虑的,方静心中只担心着方家村。
方静此时早已离去,回到了方家村中,还好,方家村无事,钱侍却是有些担心方静的离去,见着方静后,忙跑了过来禀报昨夜发生的事情,把所有情况告知方静,方静听后也没说什么,直接让他把巡逻守卫的将士带回去,并让钱侍通知一下村里人,无事平安,已经过去了。
方静不知道这个世界上还有多少隐门宗派,也不知道他们这些人还会不会派人前来方家村,自己虽然不怕,但方静最怕就是他们这些人集结围攻,自己只是一个人,无法保证方家村所有人,但好在方家村的驻军将士也有好几百人,倒是可以抵挡一些时间。
往后的时间,方家村继续着每日之事,该如何的还是如何,俨然没有发生任何事情一样,方家村人本就不知道多少事,更是没有见着任何其他外人,同样也没见着什么尸体,所以绝大部分人却是不知道情况的。
尸体都由着将士们处理了,具体如何处理的,只有他们自己知道,就连方静也没过问,他们有着他们的办法,方静更无须去想这些事情。
“小妹,别闹,哥哥在给你们编书呢,上一边玩去。”此时的方静正拿着一支笔,在白纸上写着一些字。
“哥哥,这纸为什么这么白啊?”方园瞅着桌上的白纸,有些好奇,心中想着明年上学了,一定要向哥哥拿这种白纸给她写字用。
“这是上好的白纸,可不是草纸那种,以后你们上学了,到时候哥哥会给你们准备好纸笔的,你们别围着我了,都一边去玩吧,你们全围着我,编不出书来,你们以后可就没得书读了。”方静无奈道,家里的小娃们都好奇的很,围着方静不愿离开,尽是打扰方静的思绪。
“好吧,哥哥,你编书吧。”方园不高兴的说了一句,转身去到她们睡觉的屋子里去玩了,大初大头两人倒是没有跟着去,只是静静的坐在一边看着方静编书,陈二林夫妇到是一直好奇方静编的是什么书,虽然他们不识字,但谁都渴望着能识得一些字的。
()
………………………………
第二百一十三章 教材
方静无事编著教材,每天从早到晚的,反正雪天也不知道能干什么,家里的小娃也要么缩在灶房烤火,要么就在屋子里玩耍,屋中也弄了些炭火烤着,要不然可就冷死了。
陈二林夫妇每天依然忙着,家中的牲畜要喂食,家中的家禽要喂食,就连熊二都每天要吃很多的竹子或竹笋,虽然眼下是雪天,但也得给这家伙弄些吃食,要不然,家中可安静不了。
“静娃子,你每天写写画画的,这些都是画的什么啊?”张小霞拿着针线坐在方静不远处绣着衣服,抬着头望着方静问道。
“是啊,静娃子,你这画的是什么啊?我都看你画了好几天了,愁眉苦脸的,有什么事你可以说嘛。”陈二林倒是无事在烤着火,刚才陈二林刚从外面忙活了回来。
“小舅舅母,我这画的是一些以后要教小娃们的东西,有些东西我总是画不好,改来改去,总是不知道要如何画才好,这以后可是要教小娃们的,总不能画错了。”方静停下手中笔,向着陈二林夫妇回道。
“我们也不懂,不过是小娃们要学的,那得是好好想想,静娃子,你要是想不出来,可以歇一会再画嘛。”张小霞心中当然希望方静画好一些,以后这些可是要给小娃们学的,必然不能画错了。
“哥哥,读书是不是要用什么装书的啊?那以后有了书本后,都没有东西可以装的。”方园这会跑过来想跟方静卖一下萌,装一下乖了。
“是哦,我都把这事给忘了,那一会舅母帮着缝几个书袋吧,我画个简图给您看看,咱家这么多小娃要上学,这书袋可真不能少了,那得要缝七个书袋。”方静听着小丫头的话后,这才想起书袋这事来,要不然真要到了开学后,都能把所有事给忘了。
再者,方静的教材编著完后,还得找人抄写,上百本呢,这可不是个轻松活,不过到时候得去县城或金州找人代抄,几天时间应该可以搞定的,想来也不会太难的,如果有快速印刷的话,那倒是快了,可眼下唐朝时期只有还没有雕版印刷术,更没有活字印刷术,只有拓印,刊印等一些简单的印刷方式,还大多数只掌握在那些士族门阀手中。
“行,静娃子,你赶紧画个图给我看看,我去拿布来缝。”张小霞说完后去到存放东西的屋里去拿布匹去了,张小霞对于家中的小娃能上学识字读书,那是抱着很大的期待的,不管是读什么书,或者读多少书,只要能识字读书就好,何况方静平时有空也会教小娃们识一些简单的字,更是教会了小娃们前世的算术口诀。
张小霞拿着一块布匹裁剪起来,按照方静画的简图缝书袋,张小霞有些不懂,书袋为什么要一根很长的带子?
“静娃子,这么长的带子干用的啊?”张小霞向着方静问道。
“舅母,那根带子是用来背的,要不然提着不方便,单肩背包书袋,这样书本啊什么的可以装在书袋里,双手就不用再去拿什么东西了。”方静依照前世的老式单肩挎包画的简图,自然需要一根长长的带子了。
张小霞细想了想,确是应该如此,这才放下心来,开始剪裁带子起来,依照方静画的简图,一个个书袋缝了起来,小娃们站在张小霞的身边看着,那些书袋可是给他们缝的,以后可是得要天天背的,小娃们心里都满是期待。
方静继续编著教材,方静想着尽量加快些时间,这要到了开春后,基本就没多少时间了,到时候还要去刊印或者找人抄写,时间有些紧了。
好在方静编著的数学教材已经编著好了,而此时方静却是在编著自然学科的教材,这自然学科的教材可是包括地理,物理,化学,农学等一些简单的知识的,这也是最难编著的,特别是化学,这块也是方静的痛点了。
数学算是编得最简单的了,从最简单的加减开始,再到九九乘法口诀,再到除法,以及一元二元次方等,从个位到百位千位万位往上增加,虽然短时间不会教,教材倒是可以用好几年的,也可以说是最简单的一本教材了。
而对于自然这本教材,这才是方静头疼的事了,地理需要讲述一些简单的地理知识,还要画各种的图,以及简单的实验,包括跌落实验,包括气体实验等等,这些都城要各种知识,各种实验工具去操作,去验证。
为了编著这本教材,方静可是查阅了很多书去编著,还有各种小实验,这才是最麻烦的事情,没有任何工具,更是没有任何化学试剂,真要实验起来,这才使得方静头大的很。
一本简单的教材,或许对于很多人来说很简单,可是对于方静来说,那是可以说是要了命了,这些天里,基本活在最痛苦的时间当中了,除了查阅书本之外,方静还要想着各种实验的工具,还要想着往后教学时采用的东西。
方静最想让小娃们学的,其实是农学这一块,主要是农林渔牧四大类,当然主要还是以农为主,毕竟方家村的小娃都是农家小娃,学的东西自然与农业相关。
从光到水份,再到温度,再到营养程度等等,方静基本都要按照目前的情况来编著,所以这些也是使得方静想破了脑袋,这编著完成的。
一直到年之前,方静才完成了教材的编著,辛苦了两个月,这才算是大功告成,就等开春时,去找些人抄书了,方静也不知道抄一本书要多少钱,但想来价格不会太贵的,纸张自己提供,而且字体方静可是有要求的,可不是用大毛笔来抄写,而是很小的小毛笔来抄写,这也是为了节省纸张。
如果一个字写很大一个,那一本书那得几百张纸了,方静可不希望如此,最好压缩到一百张之内,正反两面,这样除了省纸张外,还能减轻一本书的重量,也好让小娃们可以背着上下学。
“哥哥,过两天是年了,咱家要做什么吗?”一大清早,方园就拉着方静问道。
“昨天舅母做了豆腐,今天咱家要杀猪,明天再做些年糕,也好给你们这些吃货们装着吃些,今年咱家多做一些,前些时日,咱家买了不少的糯米,多的就留着明年开春之后再酿些酒。”方静向着小丫头说着这几天的打算。
“哥哥,那今天咱家做红烧肉吗?”小丫头一听说今天家里要杀猪,那心里面最期待的红烧肉可是不能少的。
“做,做一大盆,让你从今天吃到明年,让你个小丫头吃肥为止,也好让别人喊你一声小胖妹,哈哈。”方静取笑着方园。
“哼,坏哥哥,我可不胖。”小丫头心里可不高兴,以前有人叫她小黑娘,心里就不爽,现在谁要敢叫自己是小胖妹,那非得跟那人打一架不可。
“行了,跟小草她们去玩吧,一会哥哥要杀猪了,你可别在这里待着,防碍哥哥做事,去吧。”方静把小丫头给轰走,省得在旁边多事。
方静去了灶房拿了刀,准备把破刀磨锋利一些,要不然一会可别是猪杀了一半却是跑了,那可就得满村子追了,这笑话可不好笑的。
磨好刀的方静,和陈二林去了牲畜棚,捉了头肥猪出来,张小霞早就烧好了水,一会儿可是需要用到的。
猪的嚎叫声,可以说是最难听的声音了,对于方静来说是没有之一的,猪嚎叫声难听之极,如果听过的人相信也同意方静的见解,要是没有听过的人,可以试着听一听,估计能把人的耳朵给崩溃掉。
猪血,是方静必留之物,这是方静家中每年必留下来的,是做猪血丸子的必备材料,同样也是方静以及家里所有人的喜爱之一,不管是陈二林夫妇也好,还是家中小娃娃们也好,都爱吃猪血丸子做的菜。
两百多的斤的肥猪,出肉率相对也就没有那么高了,最多也就七成左右,这算是好的了,至少也有一百五十斤左右的肉,做腊肉熏肉完全够一家人吃小半年的了,更何况家里还有两头大肥猪。
每年张小霞都要抓四头小猪仔来养,虽然有一头基本是送给她的娘家,方静基本也没有任何意见,这可以说是张小霞与大英两母女养大的了,虽然家里的几个小娃也会去打些猪草回来,但基本还是张小霞与大英两母女为主,要不然家里这四头猪可养不到这么大的。
方静也想过明年之后,家里养两头猪仔就行了,可却是遭到张小霞的反对,张小霞依然选择再养四头,哪怕累一些也愿意,就连大英都说了,每天放学后,也是可以去打些猪草回来喂食的,就连方园这小丫头都站在她们的这一边,方静只得投降。
早饭随意吃一些汤饼,晚饭却是做的红烧肉,方园基本除了红烧肉,其他的菜都不会去夹,方静一直在怀疑这小丫头上辈子必然是食肉动物,要不然为什么吃不腻红烧肉?
“哥哥,这个红烧肉真好吃,要是每天都能吃红烧肉就最好了。”方园摸着肚皮,睁着两只大眼望着方静说道。
“你别这样看着我,以后我可不会再给你做红烧肉吃,你要吃,只能求舅母,家里的事以后都由舅母做决定,我以后可没时间给你做饭。”方静对这小丫头头疼的很,真担心这丫头吃胖了,眼下都已经胖了不少了。
“哼,不做就不做,反正舅母也会做。”小丫头可不高兴方静的回答,还不忘向方静抛了个鄙视的眼神。
“好,以后我给小团子做红烧肉吃,你哥哥以后是没时间做饭了,你哥哥以后得要教你们识字读书呢。”张小霞听着方静的话,心中却是高兴的,谁不喜欢听着家里人说自己掌家当家的,这以后方静去了方家学堂教课了,可不就没时间做饭了嘛。
“还是舅母对我好,不像哥哥,每次都这么懒。”方园开始嫌弃方静了,这可不是原来的小丫头了,现在都八岁了,到了明年开春后不久,那就是九岁了。
方静想想这些年,小丫头跟着自己,以前吃了什么苦,方静不知道,至从方静来到这大唐后,小丫头就没吃过什么苦了,每天大鱼大肉的,瘦弱的身体到眼前的健壮,或许再过一两年,真的要成小胖妹了。
()
………………………………
第二百一十四章 大头三兄妹取大名
年后几日,方静跑了几趟金州城,把自己编著的教材交给一些文人抄写去了,抄写的数量两百本,所以相对来说,量还是挺大的,而且还是限时间完成,要不然,方静可是不会付钱的,好在这些文人倒也愿意,要不然方静可就得到处找人抄书了,刊印时间怕来不急,所以只能选择这样的途径了。
“静娃子,咱们方家学堂准备定在哪天开学堂啊?总得有个时间啊,这眼看年都过了好些天了,再不定下个时间,可不行的啊。”村正来到方静家找到方静,说起开学堂的事了。
“村正,您老暂时不要急嘛,这先生还要等着长安那边派人来呢,开学堂这么重要的事,没先生,也教不了这么多的小娃不是。”方静倒是不急了,这长安的人还未到,自然也就不急着要开学堂了。
“静娃子,这长安啥时候派先生来啊?要是晚了,可就担误时辰的啊。”村正心里确实着急,这年已经过了,也就开春了,方家学堂自然也就要开堂了,这时辰可真是担误不得的。
而且,村正与几位村老也商议好了日子,而且日子他们就定在二月初八,这也就是几天后的事了,可眼下这时间却是有些早了,可以说太早了,方静对于村正他们定下的时间本来是知道的,只是因为教材与长安那边派来的人还没到,所以这时间自认为是可以改一改的,但方静估错了村正与村老们的想法了。
“村正,这时间可以再晚一些,等长安那边的人来了再定吧,眼下定的时间真不适合了,没先生,难道您老来吗?”方静对于没有先生也是头大,李世民说好的要给方家学堂派几个先生来的,自己可是建好了学堂,可别到时候没先生可用的地步。
“静娃子,现在只能这样了,定下的初八就不能再变了,我可是告诉过祖宗们的,初八晨时方家学堂正式开堂,初七方家村全体村民在大榕树那里集合,到时我再向大家说道说道。”村正心中定下的时间,不想再去改变,更何况还告诉了祖宗,可不能再变的。
“村正,那行,那就初八开堂吧。”方静也是无奈,这开堂的时间是早了些,或许只能依着村正的方式来吧。
先生没有,村正亲自授课,方静没有教材与课本,暂时教不了,只能等到教材课本抄写回来后再开始上课吧,先让小娃们学识字,也是好的。
二月初七午时,全方家村不管大人还是小娃,全部聚集于大榕树下,静待着村正发话。
“今日召集大家过来,是想通告大家一件事,咱们方家村的方家学堂,将定于明日开堂,所以各家各户的小娃,明日晨时,将要前往学堂,正式录名进学,希望我方家村有招一日,也能出个文人,出个官身的人,望全村的小娃们以后一定要努力学习,莫要负我方家列祖列宗。”村正慷慨激昂的喊道。
“村正,明天方家学堂就要开堂了吗?那我家几个小娃是不是都可以入学堂识字读书了?”一村民向着村正大声的问道。
“村正,我家小娃也可以入学堂识字读书吗?”又一村民问道。
“……”
“我再说一次,上次静娃子说过了,咱们方家学堂建设起来后,全村的小娃都要入学堂识字读书,不管男娃还是女娃,所以大家明天把家里的小娃送到学堂来登录名字即可。”村正被村民们问得头大,只得再次解释。
“那就好,那就好。”村民们也都点头应道,心中欣喜不已。
“另外,现在从长安来的先生还未到我方家村,所以明日登录名字后,就由我代替先生教授些日子,等先生来了,再由先生教授,静娃子说只要大家明日带着小娃们来学堂后,每登录一个小娃,就给一套笔墨纸砚,没有登录的,或者登录后没有来学堂进学的,将要收回。”村正最后补充道。
“村正,我们没有什么想法的,能让娃娃们识字读书就好。”一村民大声的喊道。
“对啊,村正,明日晨时,我定会把我家三个小娃送过来的。”又一村民回应道。
“那好,此事就这么定下了,明日晨时,大家记得啊,那就散了回家去吧。”村正说完后走向方静。
“静娃子,你说的那些笔墨纸砚在哪?怎么还没准备好,明日就要开堂了,你心里得要有数啊。”村正向着方静说道。
“村正,你放心吧,笔墨纸砚早就准备好了,明日晨时定然会有的,好了,村正,我们也得回家去了。”方静说完打了个招呼,向村正以及村民们告别后,带着家里这一大群小娃回家去了。
“哥哥,明天早上我们就可以来上学了吗?那我要准备什么东西啊?”方园高兴的一蹦一跳的,显然是因为明天方家学堂要开堂的事而高兴。
“对啊,表哥,我们要准备什么东西吗?”大初抬头盯着方静问道。
方静知道这家里的小娃们,此时的心里肯定很高兴,或许心里面还幻想着上学是个什么样的,是不是跟方静讲的故事一样精彩,更或许对于明天的学堂之行抱着很大的期待。
“不需要准备什么东西,把舅母给你们缝好的书袋背上就行,其他的都不用你们管,明天早上一起去学堂那里登录名字就可以了。”方静到也知道流程,这也是村正告诉方静的,虽然方静不懂,除了登录名字后,还要祭拜天地,祭拜孔圣人等一系列流程。
“静哥哥,明天让小树小草去学堂吧,我就不去了,家里都没有人帮忙做事了。”大头望着着方静说道。
方静回转脑袋盯着大头看,却是看到大头眼睛的躲闪,方静知道大头的心思,兄妹三人,来方家村好几年了,一直吃住在方静家,自从懂事以来,谁都不曾对他们那样好过,大头心中当然想去读书了,可是自家三兄妹欠方静家太多了,想着自己留下来帮着家里干活,也能分担点事情。
“大头,我知道你心里想些什么,这书啊,你还是要去读的,不过你和大初估计也读不了几年了,所以呢,先读着吧,读到说婆娘成家后再说吧。”方静盯着大头说道,说来,大头三兄妹一直也没个大名,明天就要录名,没有大名可不方便,方静想着一会给这三兄妹取个大名吧,也省得以后大头大头的叫。
“你们心里面也别有什么负担,进了学堂,就好好读书,家里面有我和小舅舅母他们在呢。”方静阻止着大头再次说话。
回到家后,方静拿起纸笔来,准备给大头三兄妹取个大名,这也是方静一直忽视的一个问题,好在大初他们有大名,不过也只是庄户人家取的大名而已。
“大头,小树,小草,你们过来,我给你们取个大名,我记得你们的父亲姓李,所以问问你们,可有想取的名字?或者以前你们娘亲在的时候,可有交待过什么?”方静喊来大头三兄妹问了起来。
“静哥哥,我娘亲她也不识字,所以也没给我们取大名,父亲也不识字,本来是要请村里的村老取大名的,不过后来娘亲过世后,也没有人给我们取大名了,娘亲也没有交待过什么。”大头年岁最大,今年都快十四岁了,比大初小半岁左右。
“嗯,大头,你父亲姓李,这当今天下的圣上也姓李,以后你就叫李玖,如何?”方静想了想后,向着大头问道。
“静哥哥,可以的。”大头点头同意方静给他取名李玖。
“小树,我给你取名李琚。”
“小草,我给你取名李瑶。”
“静哥哥,可以的。”小树小草点头同意道。
“大头,小树,小草,我给你们取这名字是有来历的,以后如有人问起,你们也可以告诉他们你们的名字来历。”方静看着三个小娃说道。
“静哥哥,请问有什么来历?”大头好奇,取个名字还要什么来历吗?不就是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