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唐幻游-第2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村民们去采收野果时,方静一家可是在收割稻谷,可没那时间去采果子,四亩稻田,使得方静家收获了近一千八百斤的稻谷,这使得陈二林夫妇笑得都合不笼嘴了,这可是从没有的事,任他们谁也想不到,四亩地却是产了一千八百斤粮呀,这可是从未发生过的。
其实这四亩地能产这么多的粮食,这要怪方静向神仙要了些化肥,要不然这刚开荒出来的地,可产不了这么多,放前世来说,这四亩地合着也就两亩多田地的面积,怎么得也能产个两倍还多才算是合格的,当然这得算算起级稻才行。
无肥无良种的年代,能产出这么多的粮食,着实让陈二林一家相信方静传授的方法,只要田里有肥,管理得当,粮食也是能产出很多的。
方静一家收割了稻谷之后,就呆在家收村民们的野果子,当然,方静是不可能呆在家的,他还是需要进山里,随时防护大型动物,或者突发事情的,这十来天的时间,可是把方静累的够呛,收满了野果,告知村民收不下了,这才将将结束收野果的行动,开始在家酿起野果酿来,陶缸不够只得去借,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家里已经买了八口大陶缸了,不能再去买了,要不然,可就真心放不下了。
家里右屋,里屋,灶房,竹屋里全是果子,都快没地方下脚,这也使得方静加快速度做野果酿,让舅母,秀婶过来帮着做,这才把所有野果弄完,弄了十六缸的野果浆,密卦好后静待着发酵。
冬天,对于方家村来说,那是真的很冷,但对于方静一家来说,那就好过多了,方静向神仙讨要了一些棉花,全让舅母缝在衣裤里了,虽然穿着有些臃肿,但是保暖呀,只要暖和,还管他胖成什么球样呢。
第一场雪悄声无息的落在方家村,早上醒来的大家,看着院中的一片半尺来厚的雪,有点发傻,昨日还好好的,今天一早就全是雪了,大初抱着一些干草,放进小山羊的竹棚里,使得小山羊也能够吃上些干草,熊二那个竹棚可是开着的,也一直没关过,主要是熊二熟悉了这个家,赶都赶不走的,此时熊二正躲在竹棚的角落里睡觉,这么大的雪,这么冷的天,估计也只有长了毛的动物能够抵御这寒冷了。
“哥哥,好冷呀,这雪下得好大啊。”刚起床的方园走出屋门,站在院中,看到满地的冰雪,缩着脖子看向自己的哥哥。
“嗯,雪真大,要是冷就去灶房烧火烤着,或者进里屋去呆着,这天可不能乱跑了,你看熊二都知道种天气不出去玩了。”方静瞄了下方完,看着这小人儿的样子,觉得有点像小胖熊了,估计也只有自己的舅母,才会把小娃们的衣服穿得厚厚的了。
满世界的银装素裹,远处的山林到处挂着雪绒,把原本还有点绿色全给覆盖了,放眼看去,除了白就是白了,人类的眼睛不能长久的看一种颜色,否则就该伤了,而看久了雪的颜色之后,那可就不是小伤,而是大伤了,轻则雪盲,重则严重损伤。
方静想起前世的电影,在雪地中挥舞着一把长剑,脚扫一片雪,再往天空一窜,单手持剑飞舞,踏地飞翔的轻功,可以说是最美的画了,使得方静很想试试。
方静不知道轻功是不是真的存在,但自己相信是存在的,如果轻功都不存在,那如何说明自己是如何来到这大唐的?世间之事无法说清,也无法用科学去证明,鬼怪妖魔在哪里?总有它们藏身的地方,只是世人无法发现而已,或者说是世人见不着而已,方静想着天山之上是否有雪人,是否有雪虫,也许只有去看了才能知道,方静希望自己总有一天要去天山看看,但眼下却是想试试,展示着轻功在雪地上飞驰的感觉,真的能做到踏雪无痕吗?
“大初,大英,小妹,小芝,你们来,我烧点火烤一下,可别冻着了。”方静不再想着轻功,看着几个小娃缩着脖子站在一边,思忖着还是生点火再说。
方静在灶房生了火后,一堆人围坐在土灶前,也不说话,只是笑着,方静思量着今天的早饭得在灶房吃了,回到里屋把桌子搬进灶房,却是把灶房本就不大的地方,给占了三分之一了,椅子估计是没地方放了,吃饭的时候再搬来吧,眼下反正也不急的。
陈二林夫妇两人也都在忙些琐事,方静也不说什么,都随意吧,反正家中也没多少事可做,大雪天不就是在家里烤个火,等着做饭吃饭嘛。
早饭做了些汤饼吃,实在不想做什么了,主要还是因为雪天的缘故,大家都不怎么想动了,天冷,还不如吃完饭坐在火堆前烤火,但是方静确待不住,想去大棚看看,是不是可以采摘了,如果可以采摘的话,那雪天也就可以吃些青菜了。
方静提着篮子出了门,往大棚行去,大初也没事跟着,想去看看大棚里的蔬菜长势,心里也幻想着吃些青菜,雪天可不敢把大棚的草席掀开,要不然可就把里面的蔬菜给冻死了。
掀开大棚边缘留下的草席门,两人进到大棚里面,还好大棚有近两米半高,要不然非得猫着腰进去了,大棚里面有些黑,方静伸手拉了根边上的绳子,顶上的草席就开了个口子,雪沫子掉了下来,但光亮也进来了,这是方静设计的伸缩式拉绳,也无须在大棚外面掀草席,只要人在大棚里面,用些力拉绳子就能使得大棚的草席打开与合上。
方静两人看了下茄子,已经不小了,虽然还没长成,但也不影响吃了,随意摘了些大的,一会回去烤茄子吃,当烧烤好了,青菜完全可以采摘了,大菘菜也差不多了,豆角还小,不够长,但也不影响方静摘一些回去做烧烤,方静两人随意摘了半篮子,就合上草席回家去了。
“小舅舅母,刚才我和大初去大棚看了下,荠菜大菘菜青菜什么的都可以摘了,其它的就有些小,得等些时日,看看明后天这雪停不停,要是这雪停了的话,我们摘上一些去镇上卖。”回到家的方静对着陈二林夫妇喊道。
“那可以的,静娃子,你弄的这个大棚真是不错呢,这冬天吃上些青菜,还是挺好的,以前尽想着吃肉了,可一到冬天确想吃口青菜,这以后有了这大棚,咱们也能吃上口青菜了,哈哈。”陈二林笑着说了道,认为可以试着摘些卖,但也是夸赞着方静一下。
“听静娃子的准没错,这些天啊,我总去大棚,可是看着这些青菜长起来的,以前根本想都想不到的事,冬天还能种菜?这静娃子想的办法好啊,冬天也能吃口青菜了,还能摘了卖些钱,这可是从未有过的事呀。”张小霞虽是不清楚冬天的青菜价格,但也是觉得能卖上个好价钱,至少冬天也能有些收入不是。
第二天清早时分,陈二林,方静,大初三人分别挑着各一担青菜往镇上去,方静挑的是大菘菜,不多也不少,用草绳绑成个网状,里头装有五六十棵大菘菜,少不得有近三百斤重,陈二林也挑的大菘菜,不过也只有二十棵左右,大初挑着两个小篮子,篮子里装了些荠菜,主要是怕大初挑不动,荠菜最轻,也就三十来斤的样子,但这可是要去镇上,或是去县里的,这几个时辰的路,都能把他累得半死不活了。
三人一路走来,差不多午时一刻赶到的镇上,还好没有下雪,要不然时间还得花上不少,才能赶到镇上,就这样,都把陈二林和大初累得够呛。
三人挑着担子来到镇上,镇上人不多,但也是有些人的,看着三人挑着的是蔬菜,那可是把大家眼谗的呀,冬天里的蔬菜呀,那都是没见过的呀,这都近两个月没见着蔬菜了,镇上的人心里都想着,这蔬菜哪里的呀,咋冬天里还有蔬菜的呀。
“大兄弟,你这哪里来的蔬菜呀?这蔬菜是要卖的吗?多少钱呀?”一个镇上的居民向着陈二林问道。
“这是我一个朋友从南方运来的,叫我发卖的,这大菘菜二十文一斤,荠菜三十文一斤。”这是方静和陈二林大初事先商量好的,可不想透露出什么信息来。
“这么贵呀,两月前大菘菜卖一文一斤呢。”其中一个百姓也随口说了一下。
方静可不想理他们,直接挑着担,往着余家去,其实是想给余家送几棵大菘菜,感谢余家以前几次的留宿。
“余伯,这是朋友从南方运来的蔬菜,给余伯家尝个鲜。”方静敲开余家大门,直接递上五棵大大菘菜,也不再等余伯说话,挑着担子去镇街上了。
“老余,谁呀,咋这么多大菘菜呀,这大冬天的哪来的大菘菜呀。”余家妇人看着余全提着篮子进到里屋,篮子里放着五棵大大菘菜,很是惊呀的问着余全。
“方家村的那个叫方静的娃子送来的,说是南方运来这里发卖的,这不直接给了五棵就走了,都没进来喝碗热水,这大冬天的。”余全对着妇人说道,心里也是怪不好意思的。
“这大冬天的,也是难为方家小兄弟了,一会得请人家过来喝碗热水歇歇脚也好。”余家妇人补充道。
………………………………
第五十六章 年来了
“上好的大菘菜二十文一斤,脆绿的荠菜三十文一斤,要买的敢请了。”方静也学着以前小石头喊话模样大声的喊了起来。
“这这这,大菘菜,荠菜,你们从哪里弄来的呀?这大冬天的哪来的青菜呀,这可了不得呀。”一个中年人看着这么些蔬菜大呼大叫的。
“你这些青菜五文一斤我全要了,挑上跟我走吧。”一个掌柜的跑过来看了后直接说了个价,叫方静他们挑着跟他走。
“上好的大菘菜二十文一斤,脆绿的荠菜三十文一斤,要买的敢请了,不买的话,一会我们可要挑去县里卖了。”方静可不理他,五文一斤,你倒是想得美,你五文一斤卖给我好了。
“你这小兄弟,五文一斤已经很高了,你这卖二三十文,谁会要呀。”掌柜的听着方静的话,心里冒着火。
“这位客官,五文一斤我情愿给我家山羊吃,我也不会挑着来镇上卖,现在我只卖二十文,如果你不要,那么你请吧。”方静可不客气,你不要总有人要,就是给羊吃也不卖你。
“十文一斤,不能再多了,挑着跟我走吧。”掌柜的说十文价,心里也是一股火冒着。
“上好的大菘菜二十文一斤,脆绿的荠菜三十文一斤,要买的敢请了。”方静还是不想搭理他,继续喊着叫卖。
不一会儿,就有人买了些大菘菜离去,虽然不多,但也算是个开张不是,陈二林拿菜称量,方静收钱,大初就在边上看着。
方静也不再喊了,这会人越来越多,都喊着要买棵大菘菜回去吃,虽然一个有四五六斤重,但也架不住是冬天里的蔬菜呀,把刚才想要以五文钱,买蔬菜的掌柜的都挤一边去了。
陈二林一直咧着嘴笑着拿菜,称菜,方静收钱,大初也帮忙拿菜,不一会儿,挑来的大菘菜已经卖完了,还有一半的荠菜,没抢到大菘菜的只能把荠菜买了,谁叫他们来得晚呢,只得买三十文一斤的荠菜了。
蔬菜卖完了,人也走得差不多了,方静数着篮子里的铜钱,近九贯钱呢,这可是把方静高兴的,想着大棚里的菜,怎么着也能卖个八九趟吧,大菘菜卖完还有茄子豆角呢,陈二林和大初也在边上咧着嘴一个劲的笑。
“请问还有蔬菜吗?怎么这么快就没了呢,刚才听说有卖蔬菜的,我就晚到一会就没有了吗?”一位大娘跑来,看着只有散落的点点菜叶,可是没见着蔬菜了。
“大娘,这都卖完了,如果你想买的话,那得等几天了,再等几天南方那边会再运些来。”方静向着大娘解释道,可不想这潜在顾客跑了,那可是钱啊。
“你们别买他的蔬菜,那都是不能吃的。”没有买到蔬菜的掌柜可是气得不轻,这会跑过来说方静的菜有问题,但也不把话说满,就是想压着方静,让他下次把蔬菜低价卖给他。
“我的蔬菜有没有问题大家看在眼里呢,你看,我都吃了,那这菜有问题吗?”方静捡起地上的一些菜叶直接塞嘴里吃了,直接把那掌柜的气得走了。
方静看着那位掌柜的跑了,也不再说什么了,挑起装有铜钱的篮子往不远处卖胡饼的地方去,买了几个胡饼顺道往家走去,可不愿留在镇上,要不然可没地方住,更不想去余家借宿了。
方静他们三人回到家时已经天黑了,这可是好不容易到的家,下午时分又开始下起了雪,给方静他们三人增加了点麻烦,但是这点事又能影响什么呢,只是下点雪而已,方静没有问题,陈二林大初就更觉得不是问题了,主要是布鞋全部湿了,有些冻脚,这天要是更冷的话,估计能把脚指头给冻坏。
回到家后,三人赶紧脱了布鞋在灶房里烤火,可不想把脚给冻伤。
“夫君,静娃子,今天怎么样?可还好?”张小霞终于看到他们三人回来,还挑着这么多铜钱,心里算是放下心来,但还是问了问。
“今天真是不错,这么些蔬菜就卖了近九贯钱,看来镇上的人家都有些钱,大棚里的蔬菜可不愁卖了。”陈二林向着自己娘子诉说了一下情况。
“那就好,那就好,我还担心着没人要呢,要不然可就白跑一趟了,你们还没吃饭吧,那我这就做饭去。”张小霞安下心来。
吃完饭后,方静一家坐在灶前烤着火,各人都有自各想法,虽然大同小异,但都是朝着好的方向。
“小舅舅母,过两天再摘些菜去镇上卖,只在镇上卖一次,然后我们再去县城卖,镇上就这么些人家,也买不了多少,县城那么多人,我相信我们卖的会更快更多的。”方静说了一下自己的打算。
“行呢,听静娃子的。”陈二林听了方静的打算,也同意方静的说法。
时过五天的清早,方静他们三人再次挑着蔬菜前往镇上,同样的地方叫卖蔬菜。
“你这的蔬菜我要了,二十文一斤,挑着跟我走吧。”上次的那个掌柜,瞧见方静他们三人终于挑着蔬菜过来售卖了,忙跑过来喊道。
“客官,不好意思,这次的蔬菜涨价了,五十文一斤。”方静对于这个掌柜的可是不客气,你要就是五十文,你不要,那就是二十文一斤,这也算是一种报复吧,谁让他上次说自己的蔬菜有问题不能吃的,来而不往非礼也,方静可是不会客气的,谁要是对我好,那我就对你好,谁要是对我不好,那不好意思,那我也会对你不好,以彼之道还施彼身。
“什么,上次不是二十文一斤吗?现在就五十文一斤,你咋不去抢呢?”掌柜的听到方静报的这个价格,气急败坏的说道。
“是的,涨价了,五十文一斤。”方静还是一付爱要不要的态度,这可是使得掌柜的气得不行不行的。
“我不买了,你爱卖就卖。”掌柜的说完就走远了。
“上好的大菘菜二十文一斤,脆绿的荠菜三十文一斤,要买的敢请了。”方静看着掌柜的走远了,忙又开口喊道。
街坊们听到方静的喊声,赶忙跑过来开始买菜,你一棵我一棵的,你几斤我几斤的,好不热闹,上次的大娘终于是赶在卖完大菘菜之前买了棵大大菘菜回去,高兴的直说咱家小孙子终于可以吃上口青菜了。
远处的掌柜的看到方静的蔬菜这么快又卖完了,忙叫住一个买完大菘菜的街坊问了一下,才知道二十文的价格,着实把他气得已经不是火气上冒了,而是要吐血了,眼里冒着火,嘴里说着,这个崽子,下次有你好看的。
方静可不知道掌柜的如何,这会正挑着篮子往余家去呢,主要是把特意留下的五斤左右的荠菜给余家。
把菜给完余家之后,三人买了些吃食就往家赶了;同样是天黑到的家,一样的模式,一样的又冻又饿。
接下来的这段时间,大棚里的蔬菜没有再让陈二林大初跟着去卖了,而是由着方静去县城卖去了,方静的这个打算,可是把镇上那位掌柜有力无处打,等了好多天,也不见他心中的小崽子,只得无奈。
方静几次去县城卖蔬菜,几躺下来,大棚里的蔬菜基本快没了,只留些自己吃的,还有给村子里每家人留下些,当然方静去县城卖菜时,也会偶尔去花婶的客舍,送些蔬菜什么的,让花婶家尝个鲜而已,如果真想放开吃,那就得来方静家了。
随着天气的渐渐变的寒冷,年也近了,方静一家也开始准备着过年的东西,方静也是跑了躺县城买了些东西,方家村所有村民,也开始准备着过年需要的东西,虽然穷,但谁也阻止不了过年的热情,过年可是每个人的期待,至少有好吃的,有肉,能吃几顿干饭,能穿新衣,这可是小娃们最期盼的日子了。
其实在大唐过年可不是过春节,过的是立春,立春日既为年,直至宋元时期才把每年的正月初一定为春节,而现在大唐过的年是立春日,正月初一为岁首日,可不是后来的春节,而年字的由来已久,主要是庆祝谷物成熟,又一年的谷物成长,预示着下一年的到来,但是对于春节,过年,后世有多种论证,但是明清时代却是非常清楚的,春节既是正月初一,而对于宋以前却是有争论。
方静家随着年的日子到来,大家都高兴的找不着北了,虽然方静也不清楚他们高兴什么,但对于小娃们的期待,方静也认为是个喜庆的日子。
过年当日,一大早,全村人都是很喜庆的,大人们穿着也很干净,小娃们同样也是如此,虽然没有多少的新衣,但却阻止不了大家的欢喜,当日全村成年男丁还要去宗祠祭祀,晚辈要向长辈请安,同村人见面要恭祝一声,以示来年的庄稼收成好,风调雨顺什么的。
方静在祭祀回来后就开始准备弄年饭,肉,菜一大堆,就连熊二都期待着今天这顿大餐,这可是忙坏了一家人了,这么多好吃的摆上桌,眼睛死盯着桌子上竹盘中的菜,静静的端坐着,都等着方静最后的一道菜了。
“过年了,得给大家发个岁钱,来,大初,大英,小芝,小妹,这些是哥哥给你们的岁钱,可要好生收好,莫要丢了,哥哥希望你们来年身体康健,心情欢愉,多吃多喝长高长大。”方静把最后一道菜放在桌子上,开始给几个小娃发压岁钱,压岁钱可是用红纸包着,里头就放着十文铜钱,对于小舅舅母那是没有的,只得长辈给晚辈发才是。
压岁钱,在大唐已经开始流行了,虽不全面,但也是有些大户人家,或士族有官身的人家,才有发压岁钱的习俗了,压岁钱的说法主要是庆祝,也可以说成一种预示来年的美好。
“开吃,今天可是很丰盛的,大家可劲的吃,哈哈。”方静开口喊道。
“对,开吃,今年大家都要好好的。”陈二林夫妇也是高兴的顺口喊了一句。
大人小娃这会可不管什么规矩,其实在方静家也没多少规矩,大家拿着筷子伸向自己爱吃的菜夹去,小娃们那可是吃得满嘴是油,吃的那个欢,就连在地上吃着大盘子里饭菜的熊二,都开心的不得了,一个劲的直哼哼,同样享受着这个年给它带来最美好的一切。
………………………………
第五十七章 春天
年饭吃得那是非常高兴,非常开心的,至少熊二是高兴的,陈二林一家是高兴的,小妹是高兴的,方静当然也是高兴,这一大家子,最高兴的应该就属熊二了,今天的饭菜可不像以前一样限量,今天可是比往日多了三倍的量,可把这家伙吃的哼哼哼的,满身摇摆,圆滚滚的脑袋一个劲的点着,虽然大家听不懂熊二在说些什么,但却不影响大家的喜爱,而且小妹一边吃饭还一边看着熊二,就像是看着自己的小娃一样。
“表哥,肉,吃。”小芝夹着一块肉递到方静嘴边,小芝说话还没有小妹流利,这么个小人儿却是知道心疼人,使得方静很是喜爱这个小表妹。
“小芝自己吃,表哥自己夹,谢谢小芝,小芝真乖。”方静知道小芝想把好吃的肉给表哥吃,以往经常吃不饱,这会在方静家,基本天天吃肉,也知道有了方静这个表哥,才能吃饱,才有肉吃。
“哥哥,你吃。”小妹却是吃味了,也夹着一块肉递到方静嘴边。
“你们都吃,再不吃,一会哥哥可是全吃了。”方静无奈,毕竟小人儿们的心都是好意的,但也不能随意寒了谁的心。
“来,尝尝哥哥做的果酿,可好喝了。”方静昨天就已经开了一陶缸,试了一下味道,虽不能当酒喝,但也是有一点点的酒味,方静估计得放很久才能真的成为果酒,毕竟全是野果子酿的。
“哥哥,好喝,我还要,我还要。”喝完一竹碗的方园喊叫着方静还要来上一碗。
“嗯,好喝呢。”张小霞喝了几口之后,也是认为这个果酿不错。
“表哥,我喝。”小芝双手捧着一小竹碗看向方静,嘴里喝着果酿,这个果酿也许是她喝过最好喝的吧,比蜂蜜水都好喝的味道。
“大家都喝,果酿多着呢,喝完还有,都够今年一年喝的了,只要开了盖,就得早点喝完,要不然就会变酸了。”方静又给所有人舀了一碗。
“果酿多,除了给方大用家搬了两缸,村正一缸,村里人分了三缸之外,咱家还有十缸呢,都喝。”方静对着所有人说要多喝,多喝,但还是得吃饭不是,这么多菜做着呢。
吃完年饭后,大家都坐着休息,都吃撑了,方静也是如此,虽然对于这年来说,也不是特别陌生,但也觉得没什么意思,记得自己前世小时候,对于过年那是非常向往的,除了很多的零食之外,还有各种活动,还有向长辈亲戚们拜年,可是这大唐可是没有拜年这么一说,最多也只是向自己的长辈问个安,说些好话,或者送个礼,表示对长辈的尊敬。
随后几天的时间里,方静总一个人有事没事就不在家,家里人也不知道方静干嘛去了,外面天冷,雪大的,也不好跟着去。
方静可不是随便出去玩的,只是想着试试怎么样,才能来个踏血无痕,想尝试一下前世电视剧中的武功。
方静向神仙要了一把唐刀,类似于剑,只是剑尖不是尖的,是斜的,方静很喜欢唐刀,非常漂亮,所以方静喜欢称唐刀为剑,说来在大唐却是剑,而不是刀。
拿着唐刀一顿乱舞,也没舞出个花来,方静也不气馁,自己总归是没有基础的,于是又向神仙要了台手提电脑,还要了一堆武侠片的碟,躲在深山里的一个石头底下慢慢看着。
风雪不停,静寂的山林里只听得风吹雪落的声音,但在一座石头底下却是上演着叮叮当当的声音,方静目不转睛的看着电脑屏幕,学习着影片中的所有武侠招式,心里却在演示着,方静都已经看了快一个半时辰了。
方静忽然抬起头来,看向远方,然后把电脑碟片全部回收走了,这才拿起剑来,慢慢的一招一式的练习,随着时间的流逝,方静的招式也开始快了起来,虽然达不到所谓的剑随心走,但也能舞出个样子了。
方静几天下来,剑法开始熟练,得心应手,随手拔剑一划,一棵树就断了,这也就是方静的剑是好剑,毕竟是好钢打造的。
方静也练习着所谓的轻功,但依然没多大的进展,还是一蹦一窜的,方静最想的就是借力,可是一直不知道借力如何借,雪这么轻盈,也无法借哇,方静是一次次的尝试,一次次的失败。
方静在练习着武功轻功之时,村正偶尔也会来方静家,商量着如何启回方家汉字骸骨之事,草纸上写满了方家村战死的汉子信息,需要凭着这些信息去启回方家村汉子的骸骨,虽难,但方静坚信是可以的。
随着风雪罢停,天气慢慢回暖,被覆盖的植被树木,都从大雪中挣扎着要再展风姿,方静依然每天会出去,不带任何人,练习着武功轻功,经过这近半个月的时间,剑法算是自认为可以了,再加上自己的速度,自觉认为无人能敌了,就算大唐真有什以武功厉害的人,那自己的速度也完全可以跑路了。
大雪融化,带来的是更冷的天气,满眼尽是处处生机,莺飞草长,大雪也给水田带来很多的好处,冻死一切不抗冻的生物,融化后又给水田注入新的水源,方静一家此时正在自家的田地里拆除草席,静待开春时节种些青菜,去年的大棚,给方静一家带来了近百贯的铜钱,这也使得陈二林夫妇更殷切希望,田地里的产出和收成。
方静也希望自己在离开方家村前,多给家里多干点活,毕竟家里就小舅一家三人能干点活计,所以平时也会多进山弄点猎物,也不带大初,也会去县城买些东西,当然油盐酱醋啥的,更是由方静向着神仙要了很多,以备不时之需。
家里的粮食还够吃两年的了,所以方静也没再去买粮食回来,只要小舅舅母种好开荒的这五亩地,怎么着,都够家里吃穿用度的,等以后授田了再说其他的吧,目前也只能这样了。
“小舅,等我走后,大初狗娃他们要去下套子的话,您要跟着去,要不然碰到什么大型的野兽,他们两个可不行。”方静向着陈二林叮嘱着一些事情,虽然有些是小事,但对于打猎那可是大事,方静可不希望大初他们出什么事,怎么说也算是自己带出来的小徒弟不是。
“嗯,静娃子,小舅知道的。”陈二林知道方静要去寻回自己妹夫的骸骨,这是他赞同的,心里虽然有些不舍,但也得同意,毕竟这可是大事,这是有关祖宗有关孝道的大事,谁都不能乱说乱喊的。
几天时间,方静觉得家里没啥事了,基本都准备得差不多了,是时候准备出发了,方静也幻想着看看历史中的长安是个什么样,见识见识大唐的人,见识见识大唐的各种各样,心里总是怀着一种期盼的激动,随着和村正以及村老们商量好,定下日子的临近,方静心里更是渴望着。
三月初九,整个方家村的人都前往宗祠堂,村正引领全村人进行祭祀,也不管女人和小孩不能进的规矩了,整个方家村人进行祭祀,这是方家村的大事,是要寻回在外征战死去的方家村汉子骸骨的日子,祖宗只会高兴欣慰,绝不会怪罪的,这是大功德的,虽然一开始村正和村里人不同意方静的做法,但见识过方静的力气和能耐后,反而是赞同的,虽然在没见识之前,大家都希望方静好好呆在方家村,外面虽已然平定下来了,但谁也不可能阻止某些意外发生,让方德家断了香火,那可就是个罪人了。
随着村正的带领,全村人的祭拜结束后,方静站在最前面,焚香上前叩首,祭拜后站立于前。
“我,方宗明之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