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唐幻游-第15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二日天还未亮,方静背着一个包袱,手拿一把长剑,偷偷的离开了家,离开了方家村,家里人都还在沉睡,根本没有人知道,哪怕是方家村也是如此,除了营地门口的几名守卫看见背着包袱的方静之外,没有任何人知道,方静就这么偷偷的离开了方家村。
方静并不是想如此的,只是受不了家里的那两个妹妹罢了,真要送行的话,方静都不知道怎么去安慰这两个小丫头了,这才选择偷偷的离开,当然,离开前,还是写了一封信,放在自己的屋子竹床上,叮嘱家里人一些事情。
离开方家村的方静,并没有使用他的能力,这次,他想靠着双脚,来丈量这华夏的土地,最多,有可能会买一头叫驴来代步罢了。
方静此行,是没有目的地的,但还是习惯性的往着集镇方向走去,会路过集镇,县城,往着金州城方向而去,至于到了金州,再作打算吧。
从清晨,一直到傍晚,这才来到了县城,不过方静却是没有进县城,只是随便找了个山林,猫了一夜,第二天继续途经县城,往着金州城而去。
又是一天的赶路,傍晚时分,这才来到了金州城内,随意找了一家客舍休息后,也随意的吃了一碗汤饼。
第二日,来到汉江边上,可却是有些不知道该往哪个方向去了,想着以前,总是往着南去,这次,方静决定往西北行去。
随既,坐了艘客船,往着汉江的源头去,到时再转道,往着北面去,至时,也只能穿过秦岭山脉,往西北而行。
至于这一路如何,方静没有什么想法,自己只是想着游一游这大唐时期的华夏,更是想通过这样的方式,见识一下普通人的生活,以及这大好河山。
七日后,终于是到达了这汉江的尽头,没有了水路,也只能开始走陆路了,当然,汉江之上,还是有不少的行舟的,往着一些小支流行进着,但方静却是没有再去搭乘这些小舟,而是选择下了船,踏上这土地,准备接下来的路程。
有不少人,挺好奇方静,为何来这偏僻的小地方,虽然这里也有船只来往,但客商居多,就如方静这样的,说是一个游商,一点都不像,到是像个富家的郎君游玩,心中虽是奇怪,但也不会去打探什么的。
方静下了船后,开始选择往着一条官道行去,而这条官道,其实也挺小的,最多也只能通行一辆马车而已。
方静不知道此处是何地,但依稀记得,汉江的尽头,离着嘉陵江不远,而自己选择的方向,却是西北边,此次前往的方向,必然是兴州(陕西汉中略阳),而兴州,却是座落在嘉陵江边的,兴州最为出名的地方,就是兴城关了。
兴州治所位于顺政县,而兴城关,离县城也只有五里,位于顺政县南方,至于兴州,方静不知道怎么样,没有去过,更是没有了解过。
官道虽小,但却也是有些行人的,但大多数是一些普通的庄户人家,就近,有着不少的农田,要么抗着耕犁的,要么牵着牲畜的,看似一副欣欣向荣的场景,可要是看见那些庄户人家的脸色,以及衣着,穷困二字就足以概括了。
些许的庄户人,看着方静背着一个包袱,包袱里面插着一把长剑,虽是赶路,但看似像一个游逛的闲人一般。
好奇是好奇,但也没有什么庄户人过来问上一声,谁也不会跟不熟悉之人说话的,他们只是普通的庄户人家,可不是什么行商走贩。
傍晚时分,方静看了看天色,天气到是挺好,没有雨,也没有太阳的,赶路绝对是最好的时机,但却已是太阳落了山,方静只得往着前面的一处村庄走去,今晚也好找户人家落宿一晚。
“这位老丈,我从金州来,赶往兴州,途经此地,见这天色渐晚,想打扰一下老丈,能否借宿一晚?顺便弄点吃食,这是五十文钱,不知道老丈可否?”方静学着别人一样,拽着词文,来到一院门前,向着一位老汉问了起来。
“小哥从金州来的?老汉我到是听说过金州,却是没有去过,那你进来吧,家里屋子破落,饭食也没有那么的好,只要不嫌弃,到是可以的。”站在院门边的老汉,听了方静的话后,瞧了老半天,感觉这位小哥应该不是个匪人,这才请了方静进到院内。
“谢谢老丈,这五十文钱还请收下,这是借宿和吃食的钱。”方静进了院内,赶忙把钱递了过去,在方静的眼中,住人家的,吃人家的,必然要先给钱的,这也只是个习惯问题罢了。
“小哥,不需要这么多钱的,五文钱就够了,太多了。”老汉到是挺知晓行情的,虽然接过了方静递过去的五十文钱,嘴里说着话,但却是没有还回来,静等着方静是不是还有什么嘱咐的。
“老丈,那麻烦你顺便买两只鸡回来,煮上些米饭就可以了。”方静知道五十文钱肯定要高出不少的,这才看着静候着的老丈说了起来,一只鸡也就十文钱左右罢了,其他,就当饭钱和住宿钱了。
“好的,小哥,你稍等,我这就去帮你买两只鸡回来,我家中的儿子还有媳妇还未回来,等他们回来后再给你做饭。”老汉听了方静的话后,心里到是没再说什么了,这五十文钱肯定是多了,但也想着买两只鸡来就行了,多余的再退还给这位小哥了。
老汉拿着钱出了院门,估计是去买鸡了,而屋子里去是走出来两个一男一女的小娃,一大一小,大的是个六岁左右的女孩,小的是个四岁左右的男孩,脸上身上脏兮兮的,衣裳也是破旧的很,补丁多到把原本的衣裳都盖住了。
两个小娃静静的站在屋子门边,盯着方静看,不知道这个陌生人,为何来到自己家中,刚才听见祖父的声音,这才走出屋子来。
方静随意的站在院中,看了看这院子的布局,还往着屋子里看看了陈设,其实庄户人家,基本都没有多大的区别的,都是些穷苦人家,哪里还有什么陈设不陈设的。
屋子里,除了几张矮凳,一张破旧的矮桌子,好像也没啥了,当然,里屋的情况,方静可不好再进去瞧了。
半刻钟后,那位老汉手里拎着两只鸡小跑着回到院中,正巧见着方静站在院子中的一棵树下,抬着头,望着他家的树。
“小哥,鸡买回来了,我这就帮你收拾去,你稍待一会儿。”老汉拎着鸡进了屋子,随手拿着一张矮凳子过来,放在院子中,请方静坐下歇会儿,随后,又去了边上的灶房里,开始忙活着烧水杀鸡了。
而方静,却是没怎么说话,一直看着树上的果子,总觉得好像在哪里见过,可一直也没想起是什么东西来。
(//)
:。:
………………………………
第三百九十六章 陌生的一家人
方静瞧着眼前的这棵果树,树上面长着一些青色果实,本想伸手摘下一个来,可是没想到,院子中的两个小娃一直盯着他,使得他都有些不好意思有此行为了,感觉自己像个小偷一样。
其实,方静眼前的这棵树,是无花果树,原产于阿拉伯,西亚等地,西汉时期就已经引入到华夏了,但也只有北方才有一些,而南方也只是少有的零星数量,无花果在南方成熟的时间在七八月份,而在北方,成熟的时间是在十月份左右。
无花果果实,有着不一样的功效,有着降血脂,减脂肪之功,更有着健胃清肠,治疗肠炎,痢疾,便秘,痔疮,喉痛,痈疮疥癣,利咽喉,开胃驱虫的功效,在华夏的中医史上,有着不少关于无花果的医用典籍介绍。
方静不认识这棵无花果树也属正常,前世的方静,本就是南方人,对于这类的水果,确实是少见,但也是见过一些图片什么的,所以这才想不起这棵果树是什么玩意。
“爹,我们回来了。”正在此时,院门外传来一声呼喊声,这使得方静更是不会去伸手摘这树上的果实了。
一中年汉子,抗着一些农具,进到院中来,后面跟随着一位妇人,看年岁也就不到三十岁的模样。
进到院中的汉子和妇人,见到院中树底下站着的方静,心中大为好奇,自家好像是没有这样的亲戚,而且这人背上还背着个包袱,以及一把长剑,心中虽好奇,同也开始有些警惕,走近两个小娃身边护了起来。
“二位好,我是来借宿的,多有打扰,还望见谅。”方静看着这二人的行为,知道他们肯定把自己误认为是个坏人了,所以这才开口解释了起来。
“楞儿,露儿,你们回来了,这位小哥是来咱家借宿的,不要紧张。”从灶房里出来的老汉,手里拎着一只正在脱毛的鸡,向着他的儿子儿媳说了一声,随后,又进灶房里忙去了。
“这位小哥,不好意思,我们这里少有外人来。”那名被老汉称之为楞儿的汉子,有些不好意思的向着方静回了一句,放下了刚才的警惕,而那位妇人,也只是笑了笑后,去了灶房帮那老汉去了。
“是我途经此地,看这天色渐晚了,这才来你家借宿的,多有打扰。”方静拱手行了行礼,表示自己没有什么恶意。
“没事,没事。”汉子有些不知所措,在他的眼中,认为方静是个读书人,而且这行为举止,与着他们有着本质的区别,更何况,眼前的这个人,穿着可是比他们好太多了,心中有些不好意思起来,更是有着一些自卑。
方静也不再多说什么,回转头来,继续盯着这树上的果实,心里想着,是不是可以摘一颗下来尝一尝。
能种在家中的果树,方静认为,不可能是有毒的,要不然,谁家小娃要是好奇摘了一颗吃了,那不得要了命了。
所以,这才是方静想摘下一颗来尝一尝的想法,虽然心中怀疑,自己肯定见过这样的果树果实,但就是想不起来是个什么玩意,只有尝过后,说不定还能回忆起些什么来。
那名汉子,静静的站在一边,看着方静一直盯着树上的果实,心里估计这眼前的陌生人,肯定要摘自家的果子吃了,不过,对于他而言,到是无妨的,反正也只是一些果子罢了。
但在他身边的两个小娃,心中却是想着,自家的果实,自己都还没吃呢,这个刚到自己家的陌生人,为什么要摘自己的果子吃呢?
如果方静知道这两个小娃的想法的话,那必然有种想找个地缝钻进去的想法,这意思是我方静抢了你们的果子了,这面子可就丢大发了。
天色渐黑,灶房里的香味飘了出来,使得本就有些饥饿的方静,肚子开始响了起来。
而在院子中的两个小娃,更是被这股香味引诱得流出了口水,随之,也不在这院中盯着要偷摘他们的果子的方静了,去了灶房里,想看看自己的祖父和娘亲做什么好吃的,为什么这么香。
而在院中一边的汉子,手里忙活着他手中的木匠活,当闻到了这股香味之后,咽了咽口水,随既抬头看了看,还在树底下站着的陌生人,心中想着,这鸡,肯定是这位陌生人花钱买的吧,自家可是没有养鸡的,而且也没有什么钱来买鸡吃的。
当黑夜降临后,汉子停下手中的活计,开始点了几把火把出来,插在院中,给这院中增添了不少的光亮,而方静,早就不在树底下了,但却是没有进灶房去看看,只是静静的站在一边,看着那名汉子,做木匠活计。
对于有一门手艺的人,方静还是挺羡慕和尊重的,或许人家的手艺不是最精湛的,但绝对比自己厉害,就刚才那名汉子所打制的柜子,方静觉得挺漂亮的,而且看起来还挺结实的,虽然是松木制品,但绝对耐用,对于庄户人家而言,这也算是少有的家当了,那可是比自己家以前要好太多太多了。
没过一会儿,汉子把屋子里的那张矮桌子搬了出来,放在院中,又拿了好几张矮凳子过来,放在一边。
片刻钟后,妇人端着一个大陶锅,从灶房里出来,放在矮桌上,老汉手里端着两盘青菜也放在桌子一边。
“小哥,请吃饭吧,这锅中做了两只鸡,这米饭也只是家里的米饭,还请不要嫌弃。”老汉看着自己儿子打来了几碗饭,放在桌子上,这才出声向着方静喊着吃晚饭。
两个小娃,则站在他们的娘亲身边,静静的站在一边,盯着矮桌上陶锅里的鸡,狠狠的咽着口水。
方静到也不客气,直接走了过去,坐在矮凳上,端起一碗饭,拿着筷子,夹了些锅中的鸡肉,吃了起来。
老汉他们一家,看着方静坐下吃饭后,也随既坐了下来,端起自己的饭碗,夹着青菜吃了起来。
可当方静正准备再去夹锅中的鸡肉时,却是看到了他们一家人,只吃青菜,却是没有夹这锅中的鸡肉时,心中有些不好意思了。
虽然这样的做法,在庄户人家里,基本都是如此的,哪怕是请客吃饭,做了个好菜,也是紧着客人优先的概念,自家人,却是吃着其他的菜。
而这一家人的那两盘青菜,虽说是煮出来的青菜,少有油水,而且估计味道也不怎么样,可如果方静真的就这么只吃自己的,不管别人,那方静就真有些下不了口了。
这事,对于别人来说如何,方静管不着,也没理由去管,但在自己的眼皮子底下的话,方静真心做不到如此。
“老丈,大哥大嫂,你们也吃啊,这锅中鸡肉还是挺多的,不要只顾着我吃,你们也吃一些啊,我一个人可吃不完这两只鸡的。”方静停下筷子,向着老汉他们一家说了起来。
“小哥,这可使不得,这鸡本就是你花的钱买的,这本就是给你做着吃的,我们哪有这个福份吃这鸡啊,小哥,你自己吃就行了。”老汉听了方静的话后,心中虽是高兴,但对于他而言,这可是不敢的,这哪有别人花钱买来的东西,自己分着吃的道理。
“老丈,这鸡是做来吃的,虽是我花钱买来的,可要是没有你家的灶房,这鸡可就做不出来的,所以大家分着吃吧。”方静虽说是好心,但这事对于老汉一家来说,确实有些不应该的,但对于方静而言,这本就没有什么的。
方静说完后,直接伸着筷子夹了不少的鸡肉,递到两个小娃的碗中,这使得两个小娃大睁着眼睛,看着碗中的鸡肉,又望了望方静,随后又看了看自己的长辈们,都不知道该如何了。
“吃吧,多吃一些。”方静基本不会讲什么礼仪不礼仪的,用方静的话来说,现代人的思想,与这古代人的思想,本就容易发生碰撞,两种思想的交汇,也极易出问题,还不如来的直接一些,也能省去不少的麻烦。
可方静的这一动作,使得老汉一家有些不知所措了,在他们眼中,方静是个读书人,读书人对于他们来说,那只能是仰望的存在,他们也从没见过这样的一个读书人。
“谢谢小哥。”老丈不知道该说什么,心中感激,自己可以不吃,但他自己那对带着渴望眼神的孙儿孙女,却是谗的不行,只能谢过眼前这位小哥了。
“无事,都吃吧,我这人就是如此的,我其实也是个庄户人家,家中小娃也多,在家中基本是不讲什么规矩的,有吃的,就要分享,如今我来老丈你这里借宿,虽说是客,但我这个客跟别的客可不一样,所以,不要讲究这么多,有吃的就一起吃,吃好吃饱了,也好睡个觉,我明天还要赶路的。”方静只能把自己是个庄户人的身份说出来,也好拉近大家的关系,这才不显得这饭吃的有些尴尬。
“哦?小哥也是个庄户人?可老汉我怎么看怎么不像,到像是个读书人。”老汉听闻方静的话后,心中有些奇怪,有这么干净斯文的庄户人吗?至少他见到的读书人就如方静现在这般模样的。
“老丈,我还真是个庄户人,只是读了些书,做了个先生罢了,没什么了不起的,在家一样要下田种地干活的。”方静说完后,继续夹着鸡块吃了起来,顺便也夹了些老汉一家人吃的青菜尝了尝。
这一尝还觉得味道挺好的,随既,又夹了些青菜多吃了几口,确认这味道还是不错的,至少在没有多少油水的情况下,这盐还是放的挺合适的,心里奇怪,难道这盐现在降价了吗?
方静或许不知,在离这里不到百里之外,就有着不少的盐土,对于这里的人来说,盐,还真不是什么贵重物品,而且这里附近的人,谁家都会煮盐。
老汉一家,对于方静说的话,基本是半信半疑的,读书人还是个先生,为何还要去下田种地的,这不是糟踏了这读书人的身份嘛。
虽然不解,但也算是拉近了双方的距离,默不作声的吃着饭,方静也不再多说什么,你们不吃就不吃吧,但方静却是总会夹一些鸡肉给两个小娃碗中放去,锅中的鸡虽不大,便两只加在一起,少说也有五六斤了。
两个小娃被方静这一通的夹菜,着实高兴了好半天,一边吃着碗里的鸡肉,一边看着眼前的这个陌生人,越看眼前的这个陌生人,越是觉得亲切,哪怕现在方静去把他们以后要吃的果子全摘完了,都不会说方静一句的。
饭后,这锅中的鸡却是还留有一半,方静也只是多吃了几碗饭罢了,好在这菜中的盐够,要不然,方静可吃不了这么多,方静也只是想,留下这一半鸡肉他们一家吃吧,自己反正也吃饱了。
饭后,老汉把方静按排在一间屋子里,随着夜色渐深后,也就开始睡去了。
()
………………………………
第三百九十七章 见闻
老汉家的条件,确实不怎么好,就如方静此时睡觉的屋子,还是他那儿女腾出来的屋子,除了一张木架子搭的床之外,还有一个衣柜,其他的,也就没有任何东西了。
方静躺在木架子搭的木床上,想睡,却怎么也睡不着,习惯了家的安逸,这一趟出来,这么些天以来,每天晚上都是如此,非得到半夜才能睡去。
天亮后,方静爬了起来,背上包袱和剑,准备与这老丈家打声招呼就离开赶路。
“小哥,你醒了?”而老丈一家,早就在方静起床前,就已起来了,对于他们来说,早起一些时间干活,本就是常事。
“老丈,谢谢你们了,我得趁着此时太阳没有出现,赶紧赶路。”方静走出屋门,向着老丈一家谢过后,出了院门,往着官道上走去。
“小哥,多保重,路上注意野兽出没。”老丈一家送出院门,大声的向着方静喊了一声,至于方静听没听到,他们就不知道了。
“爹,这位小哥挺不错的,好像也没有那些读书人的毛病。”汉子看着方静离去的背影,向着自己老爹说了一声。
“读书人有什么毛病?读书人那是天上的文曲星君转世,咱家来了个文曲星君,你还如此说话,信不信我抽你。”老丈有些气不过自己儿子嘲讽读书人,大声的训斥着。
汉子缩了缩头,也知道自己说错了话,赶紧回转院子里去了,准备今天活计需要的农具,而他的娘子,却是从灶房里走了出来。
“爹,夫君,那锅鸡怎么办?”妇人一大清早就去了灶房,本来想着给那借宿的人做好早饭,吃上些再赶路,可却没想到,那人已经离去,这才从灶房出来,向着老汉以及她的夫君问了一句。
“那位小哥也是个心善之人,昨天留下些铜钱都没有要回去,还留了这大半锅的鸡下来,等早饭的时候,咱家再吃了吧。”老汉听闻后,向着妇人说了一句,随后,与着自己儿子,抗着农具,下地去了。
而此时的方静,早已踏上官道,慢悠悠的行进着,虽然早上没有什么太阳,到也不热,心情自然也就好上不少。
两只眼睛,盯着这官道的周边望去,虽然附近有些农田,不过远处,却是山林,想来这山林里的野兽,必然不少,刚才方静可是听见了那老汉说要小心野兽的,所以才有如此定论。
当方静步行了半个时辰后,官道边,基本就是山林了,荆棘密布还不足以说明这山林里的树木荆棘茅草的密,以及高,可以说是人基本难已进入了,除非放一把火烧了,才有可能。
不过,对于放火烧山的事情,在方静前世,那是绝对禁止的,而在这大唐,烧上一些,也是无关紧要的,当然,真要是引起了什么大火,那这可是要吃官司的,所以,一般的人,基本也不会去干这种傻事。
官道的两边,时而会窜出一些小动物,蛇可以说是最多了,当然,偶尔也会跑出一只四脚的小型动物,比如松鼠类的。
对于这些,方静早就见怪不怪了,在这大唐时代,人是活在动物的眼中的,可以想像,这动物多到什么程度了。
这一路走来,没有大型野兽从山林里面窜出来,要不然,方静必然要抓上一只,哪怕做个叫花鸡,叫花猪的都是可以的。
大白天的时间里,基本也少有大型野兽窜至官道,虽说这官道小,但也是条官道啊,总会有人行路的,而且这官道上,还有不少车辙的,想来估计是最近一段时间压出来的。
时至午时,方静才看到一个小村子,但方静却是没有往着村子方向走去,而是拎着在这路上抓到的一只野兔,就近捡了些柴火,挖了个坑。
去了不远处的一处溪水里,处理了野兔,撒上些调料,采了不少的叶子,包裹着野兔,扔进不少的石头进土坑里,随后扔了不少的柴火开始烧了起来。
今天,方静想吃一吃类似于叫花鸡一样的叫花兔,也不知道味道如何,反正也差不多要到了午饭的时候了,太阳又大,正好选着这个时间段来,给自己做个午饭,也是美事一件。
一个时辰后,方静坐在官道的一边,撕咬着兔肉,感觉味道不是一般的好,或许是因为调料的问题,或许是因为自己心情不错,至少吃在嘴中,那味道绝对是不差的。
夏季午时的太阳,真的能把人给烤熟了,吃完兔肉后的方静,一直坐在官道一边休息,看着远处的小村子出神。
又一时辰后,方静这才起身,继续赶路,但头上,却是带着一顶从哑巴神仙那儿要来的草帽。
还是那么的慢悠悠,路上也没行人,到是走近村子附近时,从村子里窜出一条大黑狗来,向着方静狂吠了起来。
“去,小心我给你一石头。”方静嘴里向着大黑狗喊了一声,继续他的行路,可这大黑狗,像是没听见一样,一边追着方静狂吠,一边还不时的盯着方静猛瞧,像是碰见了什么猎物一样。
远离了小村子,大黑狗也不见了,方静眼前开始又是山林,这些对于方静而言,早已成了常态,就像方家村一样,同样到处是山林,早就习惯的不能再习惯了。
一日后的上午,还是那条小官道,方静迎来了一个挑着担子的同路人,而这个路人,不是什以行商走贩,只是去走亲戚而已。
“小哥,你这一路行来,可就有些远了,金州到这里,少说也有七八百里地了。”挑着担子,走在方静旁边的一汉子,开口向着方静说了起来。
“也不是太远,金州一路坐船来的,相对也就不需要走很多的路,不过,你这走个亲戚家,也要花费两天的路程,有些不方便啊。”方静到是知道,这串亲戚,本就是有些难,就如张小霞的娘家,来回得好几天。
“这也不是没办法嘛,家里到是有头驴,可惜下仔了,要不然就骑头驴了。”汉子一边赶路,一边向着方静说道。
“是啊,路难行,又没有什么马车,时间上确实要费上一些。”方静很认同汉子的说法。
“我这妹子嫁过去之后,今年好不容易生了个儿子,我这做舅的,心中也是高兴,赶这么点路怕什么,哪怕再远,我也愿意的。”汉子兴奋的说着他那妹子生儿子的事。
在这个时代,儿子代表着香火,有了儿子,才能算是个正常的妇人,如果生不出儿子,婆家说不定会把那妇人赶出去,当然,和离到是挺正常的,可这里并不是大唐的腹地,可以说是边境的边民了,和离,可能性不太大。
“那感情好啊,这有了儿子,就能传接个香火,你这个做舅舅得大方一回了,要不然你这小外甥,长大后,非得骂你不可。”方静听后,心中到是晓得一些事情,笑着跟着这位汉子开玩笑。
“那是,你没看我这担子里,我可是捉了三只鸡过去的,也好给我那妹子补补身子。”方静开着的玩笑话,但听在他的耳中,感觉像是在贺喜一般,还不忘向着方静说他挑的担子里有三只鸡。
其实打那名汉子跟他同行时,方静就知道这担子里有些东西,看这挑在汉子的肩上,已经压着一些了,虽没有去动用神识,只是心里一个估计罢了,而且刚开始认识,自然不可能多说什么。
“女子生养之后,是得好好补补身子,如果家中宽裕一些的话,可以去找个大夫开个方子,抓些常用的药材煲鸡汤喝,对养身子大有益处的。”方静听后,也给了汉子一些建议。
“谢小哥提醒,等我到了我妹子那儿再看看吧。”汉子听着方静的话后,心里也在估算着什么,毕竟都不是富裕人家,这药材可不便宜。
两人一路走着,一路聊着,方静到也知晓了这附近的情况,虽然比不上方家村,但也比原来的方家村好太多了,至少这里的人,少有饿肚子的情况,而且这里的人,也少有被征召去打仗的,所以,汉子自然也就多些。
夜晚,二人又在官道附近的一个茅草棚里过的夜,吃的是方静去猎的野兔,这可是把那汉子高兴的。
而这茅草棚子,就是为了给附近的人赶路,晚上宿夜时使用的,汉子也跟方静说过,这一路上,有着不少这样的茅草棚子。
二人闲聊之中,夜色渐深,随之,二人倒在这茅草棚当中,睡去了,四周响着一些虫鸣蛙声,到也给这夜晚,带来一些安宁。
方静一直到半夜时分,才开始睡着,不过,在他睡着之前,早已探查了附近有没有危险,在这陌生之地,至少要保证自身的安全才行的。
第二日上午,二人同行了两个多时辰后,来到一处官道与小道的路口,停下了脚步。
“小哥,这里到兴州还有一天的路程,你这一路上,可得小心一些,这路上可还是有些土匪的,这条小道就是我要走的路了,我家妹子她们的村子,就是这条小道的尽头处。”来到官道边上的一处小道口,汉子向着方静告辞。
“谢谢大哥提醒,你这一路上也要多提防着一些。”方静站在官道上目送那位同行了一日一夜的汉子,心情挺复杂的。
对于方静而言,汉子是个老实人家,一个普通的庄户人,但附近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