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带着三国宝物闯水浒-第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先生千万不要客气。”
吴用听到这话虚荣心也是得到了极大的满足,手缕胡须微笑道:“既如此小生就献丑了,这里肯定是守不住了,我们马上带着所有财物和愿意同去的庄客一起赶赴石碣村,和三阮与公孙先生他们汇合,然后再在那里迎击官军好了,仗着那里的地势之利,可挡数千大军。”
众人都是连连点头,杨志却问道:“那若是击败官兵这次攻击,朝廷必不肯善罢甘休,一定还会再派人过来的,石碣村弹丸之地而已,无论补给还是兵员都十分缺乏,接下来又该如何是好?”
吴用知道这乃是杨志在对他进行考验,某种程度也可算是叶灵他们对他的考验,毕竟杨志本人也是优秀的将领,不会像是晁盖他们对他无条件的信任的。
但是吴用却也是不慌不忙,微微一笑道:“杨提辖所言非虚,这石碣村只是我们的第一道壁垒,确实无法面对强敌的持续猛攻,但是别忘了石碣村背后乃是八百里水泊,是巍巍梁山,别说几千上万人了,就算十万敌军又有何妨?
到时候我们击败官兵之后,只要上梁山就可以了,凭我们这十几条好汉,十万贯钱财,那山上肯定会收容我们,到时候再做理会便是。”
杨志也没想到吴用考虑的如此周全,不得不点头称赞,心里也在寻思,难怪之前自己被这群人劫了生辰纲呢,这个吴用确实有两把刷子,难怪有智多星之称。
就连叶灵也频频颔首,这吴用果然是个称职的军师,能够给自己很大帮助,当然了,前提是要彻底收服他才行。
晁盖挥臂道:“学究学生所言极是,事不宜迟,那咱们就赶快行动吧。”
随着晁盖一声令下,数十个庄客把收拾好的财物东西都打包放在各种牲口上,然后各执武器在几个头领带领下走出了东溪村,直奔石碣村方向而去。
话说宋江快马加鞭一路疾奔,马都快跑的吐血了更不要说他本人,好容易才赶回了茶馆,何涛茶都喝了五六壶了,眼看都坐不住了,宋江急忙陪笑着再三道歉,再加上他的厚脸皮和三寸不烂之舌总算把这件事情遮掩了过去。
然后两人一起去了县衙,知县时文彬一听消息不敢怠慢,马上派出县尉并两个都头——美髯公朱仝和插翅虎雷横,再加上两三百土兵和一百多公人,凑的五百余人浩浩荡荡往东溪村而去。
宋江看到大队人马出发后远远叹息道:“晁大哥,小弟只能帮你到这里了,希望你吉人自有天相吧,将来也好助我一臂之力,哼哼,不过那个叫叶灵的小子最好被官兵给杀了,哦不,最好能生擒活捉,到时候我一定让你屁股好好的尝尝竹笋炒肉的滋味,好知道得罪老子的下场!”
这边晁盖他们一行人刚出庄子不到十里,正好就被追兵赶上了,其实这原因还在于晁盖他们自己身上,家人子女,钱粮衣物,细软首饰,兵器家具,简直恨不得土地房屋都一起带走,毕竟这年代的人都讲究故土难离,这一出去还不知道能不能再回来了,所以当然啥都不舍得丢弃。
叶灵其实对此不以为然甚至是有点嗤之以鼻,在他看来要做大事的人,又怎么能总把这些瓶瓶罐罐,三瓜俩枣的放在心上呢,也难怪原剧情中他们被官兵堵上呢,幸亏朱仝网开一面才得以逃生。
不过他知道归知道,但是却没说话,老话都说吃一堑长一智,这乃是人性的弱点,所以不如让他们去碰碰钉子,吃点亏将来才更会听自己的指挥,反正郓城县这点人马他也没放在眼里,若是连他们都搞不定的话,那这支队伍的战斗力也未免太差了,自己又何必花费这么多心思来招揽呢?
此外叶灵也存了一个心思,就是暗中考察一下这些人的应变能力,须知“疾风知劲草,烈火见真金”,只有在危险和紧急的情况下才能看得出一个人或一支队伍的潜力,有些人平时吹起来牛气哄哄,咋咋呼呼的,似乎很有两把刷子的样子,但是真的遇到事马上就怂了,这样的情况实在是太常见了,所以他也要测试一下才行。
晁盖他们走着走着看到前方突然出现了一票人马,这支队伍顿时吃了一惊,几个庄客更是吓得跌倒在地。
“哎呀,官兵来了,怎么办啊?”
“这下不好了,待会儿厮杀起来可是要死人的,咱们还是赶快投降吧,好歹不用被砍头。”
“说的啥,咱们就是打打下手而已,犯不上冒这种危险啊。”
听到这些话,队伍中更是人心惶惶,就连晁盖吴用的脸色也有些变了。
………………………………
第二十章 恩威并施
这倒也不能怪晁盖和吴用,毕竟前者乃是东溪村里正,算得上半个朝廷编制了,所以遵纪守法的观念还是有一些习惯成自然的,他可以“智取”生辰纲,但是真的要撕破脸面对面和官兵放对还是要掂量掂量。
而吴用更是个秀才和教书先生,出谋划策没有问题,但是打打杀杀就非他所长了,所以也是变色。
倒是赤发鬼刘唐毕竟江湖中人,一咬牙操刀喊道:“直娘贼的恁地倒霉,这些官兵来的如此之快,老爷和他们拼了,杀一个够本,杀两个赚一个。”
听到这话众庄客的士气才多少恢复了一些。
叶灵在旁边看的清楚,心中也对这些人的能力有个大概认识了,就丢了个眼色给旁边的史进和杨志。
史进马上长笑一声,挥臂大声道:“不过是一群鸟男女罢了,有甚么好怕的?当年老爷面对华阴县几百人马还不是把他们杀的人仰马翻,片甲不留,让那厮们见影都怕,看看你们那副熊样儿,放心,待会儿跟着老爷冲杀就是。”
杨志也冷笑道:“这群土人连个阵势都不省得,完全就是胡乱凑成的队伍,而且有些人连个武器都没有,这也配叫队伍?洒家只要二十个精兵就能灭他们三回,哼!”
史进展现出来的无所畏惧的豪勇,再加上杨志从一个将领角度对官军表现的蔑视,顿时让这支队伍为之一震,前者大大的提高了队伍的士气,让那些庄客们都对自己之前的畏缩不前感到羞愧不已,而后者则让众人觉得对面的官兵们不过是一群乌合之众罢了,并没有想象中的可怕。
不过他们似乎忘了自己特么的也是一群乌合之众,而杨志所说的带二十个人就能冲翻对方指的乃是他亲手训练的“精兵”,绝不是他们这种。
但是这都不重要,起码他们有了决战的勇气,而不是之前那种畏畏缩缩甚至束手就擒的熊样儿。
晁盖,吴用和刘唐也被震撼到了,互看一眼都发现了彼此眼中的惊讶和羞愧,同时也对史进和杨志充满了敬佩,至于对叶灵就更不用说了,手下都如此,这首领就更不用说了。
一瞬间他们就对叶灵服气了,要说之前叶灵来告知他们情报的时候他们是充满了感激的话,如今则又加了一份敬服,毕竟要想坐稳一个首领的位置的话,这恩和威两者是缺一不可的。
而现在这两项都齐了,除了吴用还有一些心思以外,晁盖刘唐已经心甘情愿追随叶灵了,其余手下们更不用多说。
虽然还是同样的队伍同样的人,但此时这几十人都充满了斗志,个个杀气腾腾的,手握武器只等厮杀。
不过叶灵却是从容不迫道:“咱们今回最重要的是带着东西离开此地,要厮杀以后还有的是机会,我听其余方向也有声音,看来官兵还来了不少,晁大哥,吴先生,你们对本地情况最熟,可知这里有甚么人物么?”
其实叶灵也知道郓城县的两个都头是朱仝和雷横,其余人都不值一提,但是一来自己不能显得刚一来这里就啥都知道,这就不是人是妖怪了;二来也要给手下人机会表现,这才是上位者该有的态度。
吴用不假思索马上道:“这郓城县中只有两个人了得,分别是马军都头美髯公朱仝和步军都头插翅虎雷横,其余都不足为惧,那些个土兵们更是多年都没打过仗了,也就是欺负百姓们有两手罢了。”
晁盖也补充道:“朱仝为人很讲义气,无论白道黑道都很吃得开,而且仗义疏财,雷横为人有些偏执和小气,但是大面上还说得过去,不过他们武艺确实都很了得。”
刘唐撇嘴不屑道:“那雷横的武艺也算了不起?前番要不是学究先生阻拦的话俺早就把他砍翻了,今回正好让他见识见识我的手段。”
叶灵笑道:“刘唐兄弟果然是条好汉,不过咱们今天赶时间,就暂且放他们一码好了,我看那个县尉得意洋洋的样子很是不爽,谁去替我把他给斩了?”
史进和刘唐两人同时大喊着要去,叶灵笑道:“休要争论,坏了义气,两位兄弟一起上吧,看谁能抢的头功,公平竞争。”
两人大喜,各持朴刀分左右两边朝着那个县尉所在的那方向冲杀了过去,其余人都紧跟其后,如狼似虎狂奔冲去。
那县尉和朱仝,雷横兵分三路包抄晁盖他们,他自己挑了一半以上的人,还故意选了必经之路,好抢功劳,殊不知朱仝雷横本来就存了放晁盖的心思,自然是乐的顺水推舟做人情。
这时候那县尉看到晁盖他们不逃反而进攻,冷笑道:“这群蠢货,竟然自投罗网,来人啊,把他们给我拿下,本官大大有赏!”
两个雄壮的亲兵想要在上官面前炫耀,又要贪图赏银,再加上又看不起晁盖的人,飞奔出来分别拦住了史进和刘唐。
他们哪里知道遇到的是两头猛虎,而且还是请立功心切的那种,史进刘唐本来就在竞争头功呢,看到这两人过来阻拦都是火冒三丈,各舞朴刀向他们杀来。
那两个亲兵不过仗着身大力不亏罢了,根本就不晓得甚么武艺,被史进刘唐几刀下来就砍翻了,然后两人不耐烦的一脚踢开尸体,争先恐后的继续直扑那县尉而来。
看到史进刘唐如此凶残,那一般土兵们惊的冷汗直冒,他们本来也就是欺负欺负寻常百姓比较擅长而已,哪里真的和人如此厮杀过?顿时是人人后退,任凭那县尉如何许诺都不敢上前,毕竟命就一条,没命了再多钱也没处花去。
………………………………
第二十一章 首战告捷
那县尉看到史进刘唐两人狂奔而至,但自己身边的人反倒是四处奔逃,惊的魂都散了,他本就靠着家里花钱才买的这个官职,武艺根本就稀松平常,哪里敢上去放对?
此时他肠子都快悔青了,早知道晁盖这帮人如此凶悍的话,自己干嘛要抢这个烫手山芋啊,让给朱仝雷横他们岂不是好?
但是这时候后悔也没用了,毕竟职责所在,他只得硬着头皮手持长枪上去迎敌,嘴上还不停做着无力的威胁:“尔等贼寇好大的胆子,竟敢杀害官兵,还不赶快放下武器投降?本官还可以替你们美言几句。。。”
他话还没说完就被刘唐暴怒打断了:“狗官,闭上你的臭嘴,赶快拿头过来!”
而史进更是招呼都懒得打,已经跳过一刀砍下了,刘唐又惊又怒,急忙也从旁夹击,那县尉本来就不敌史进,被史进逼得是手忙脚乱,刘唐过来一刀正戳在他大腿上,顿时扑地倒了。
刘唐大喜,刚要上去取那县尉首级,不料史进动作更快一步,踏上一步先一刀砍翻了那厮,然后对刘唐咧嘴一笑:“承让承让,多谢刘兄!”
刘唐看到史进抢了头功不由得懊恼无比,但是此事又怪不得别人,谁让自己动作慢了半拍呢?他只得哼了一声,把无限怒火都发泄在那些土兵身上,一眨眼就搠翻了三五个倒霉蛋。
兵法有云,将为兵胆,兵为将威,领头的大将如果勇猛善战的话,手下的战士们也就格外强悍,否则就是一团散沙。
而反过来士兵也能最大程度的帮助将领扩大杀伤力和破坏力,否则将领一个人就算浑身是铁又能打几颗钉啊?
此时那二三十个庄客也赶过来了,各挥武器就是一顿乱冲乱打,那些土兵看到县尉被杀早已经士气全无了,只恨爹妈少生了两条腿,这时候被这些庄客们趁势一顿输出,起码又死伤了三五十个。
晁盖大喜,振臂一呼带领着余人一起趁势从这个方向冲了出去,此时这一路两百余名土兵已经死伤了近三成,剩下的只恨自己跑的不够快,哪里还敢阻拦?叶灵他们顺顺利利的就离开了郓城县,前往石碣村而去。
又过了足足半个时辰,朱仝和雷横才带着另外两路人马才慢吞吞的赶将过来,看到现场那县尉和几十具尸体众人都是吃了一惊,不过朱仝和雷横表面上又惊又怒,心中其实非常高兴,这县尉一向在他们头上作威作福的,如今死了他们的日子就好过多了,而且这晁盖一伙儿顺利逃走,大家不用动手,也省的伤了兄弟义气,毕竟以前大家关系处的都不错,他们也没少拿晁盖的“好看钱”。
朱仝故意道:“这些贼人恁地凶残,而且已经逃跑多时了,我们就算去追也追不到了,还是回去如实禀告知县相公为好。”
众土兵自然是高举双手赞成,大家不过是混口饭吃而已,看见这县尉和这一路人马的前车之鉴,谁还想要去拼命啊,于是他们就捉了几个东溪村的村民和晁盖庄上不愿同去的庄客回去交差了。
知县时文彬听到这情报也是呆若木鸡,他也没想到晁盖他们这么厉害,他虽然处理政事,民事,财政等方面都是一把好手,唯独军事方面一窍不通,尤其是这一县最高的军事长官县尉战死之后,他一时间更是手足无措。
宋江听到报告也是心中暗惊,同时暗自寻思,这晁盖一伙儿胆子没想到恁地大,竟然敢杀害官府的兵将,这和造反何异?看来以后要和他们保持距离才是,否则万一出事就连累与我了。
关键时刻那观察何涛倒是第一个冷静下来——其实从他内心的角度倒是希望这些贼人闹得越厉害越好,这样就能证明是敌人太狡猾而不是他无能,所以他拱手道:“知县相公休慌,下官来此之前知府相公已经安排了一位捕盗使和近千官兵随后赶来了,应该这一两日内就能到此,到时候那群贼人就算是再嚣张也只能束手就擒。”
时文彬连连点头道:“上差所见极明,宋押司,你把这里发生的情况细细的写一份文书,然后亲自送去济州府;朱仝,你派几个人去查访贼踪,一定要得到确切消息再来回报,此事事关重大,你二人休辞辛苦。”
老奸和朱仝乃是时文彬最为器重的左膀右臂,两人闻言心中虽然都各自有计较,但是表面上都是高声领命,然后下来各自行事。
。。。。。。
却说此时叶灵他们一路人已经走出几十里地了,大家首战告捷士气极为高涨,那些庄客们都挑着担子并唱着小曲,精气神都完全不同了。
而这一战也彻底奠定了叶灵在这一只队伍中的绝对核心地位,不光是他自己,就连史进和杨志也隐隐高过众人一头,原来的首领晁盖如今只能位居第四了。
但是晁盖对此倒也没什么异议,他其实也是个比较大大咧咧的人,更没有什么心计,要不然在原剧情之中也不会被宋江玩弄于股掌之间,最后还和曾头市的人联手把他做掉了。
而其他人心中更是这样,这行走江湖最重要的事情就是两样,第一,义气,第二,本事,叶灵三人和他们一伙儿素不相识却千里来报信,正体现了义气深重;而这一战中史进和杨志的表现也都超过了他们,所以这两点上他们都无话可说,除了吴用还有一些心思以外,晁盖刘唐等人已经心甘情愿奉叶灵为老大了。
………………………………
第二十二章 吾有大中小三愿
到了石碣村吴用就把昨天发生的事情和三阮以及公孙胜细细说了一回,几人也是又惊又喜,惊的是没想到官兵来的如此神速,晁盖他们险些被包围,喜的当然是有惊无险,还多了叶灵这个核心首领出来。
三阮都是实心汉子,看到叶灵又讲义气又有实力,自然是衷心拥护追随,而晁盖其实也是个实在人,要不然也不会被宋江随意玩弄于股掌之间,因此也没二话,至于刘唐就更不用说了。
叶灵对此也是心知肚明,他知道这支队伍他已经掌握的差不多了,唯一还没能彻底收服的就只有入云龙公孙胜和智多星吴用两人了。
这两人在原剧情中就分别是梁山的正副军师,位居第三第四的绝对核心位置,当然都是聪明人。
而这聪明人心眼多,心思活,自然不容易死心塌地的对人效忠而总是不停权衡比较,俗话说秀才造反,三年不成就是这个意思。
但是话又说回来了,这做大事精兵良将当然很重要,但是智囊团也绝不能缺,历史上早已经证明了这一点,刘邦没有张良萧何,曹操没有荀彧郭嘉,刘备没有诸葛孔明,孙权没有周瑜鲁肃,李世民没有房玄龄杜如晦长孙无忌的话,就算手下猛将再多又焉能成就霸业?
就连闯王李自成这种只当了几十天皇帝的草头王,也是在重用了读书人李岩之后才一改草莽本色,真正脱颖而出的,最后失败的原因同样也是因为他进了北京城之后志得意满,不听李岩的劝谏甚至逼他自杀,然后他很快就一败涂地。
因此你要是只想做个黑道大哥,带领几千甚至只是几百人小打小闹的话,只要有几个能打能杀的将领和一群忠心手下就够了,但若是想成大事,则必须要有聪明人辅助,而且越到后期需要的读书人就越多,马上可以得天下,但马上绝不能治天下。
所以叶灵明白当务之急就是要先把这两人彻底收服,以组成将来智囊团的班底。
不过这两人都是聪明人,不是单凭义气和银两就能搞定的,必须要有的放矢才行。
对此他也已经考虑过了,首先是吴用,他和绝大部分人都不同,对钱,对权其实都不是很看重,唯一在意的事情就是能够一展抱负,名垂青史。
只不过他屡试不中,眼看三十多了还一事无成,而且他又不屑和那些只会舞文弄墨死读书的酸儒们打交道,只能做个乡村老师混日子了,但是他心中那团火却从未熄灭过。
因此他平常不和文人打交道,反而都是和那些诸如晁盖三阮等江湖豪杰来往甚密,因为他不过是静待一个机会而已。
所以这次他才积极互动的筹划生辰纲的事件,而且后面虽然危机重重,他却不仅不惊慌害怕反而兴奋起来——他这种人就是喜欢乱世,太太平平反倒显不出他的本事来。
叶灵对此是心知肚明,他趁着众人忙碌着准备迎战的当儿找了个机会凑到吴用身边道:“学究先生,交浅言深,我若是话说错了还望先生勿怪,不知先生将来有何志向,可愿和小弟诉说一二?”
吴用心道,我的志向说出来恐怕吓死你,以我的才能就算做个州郡太守,三四品大员都有些屈才了,如今和晁盖他们一伙儿绿林豪杰折腾闯荡不过是没办法的办法,权宜之计罢了。
但是他如今确实也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东西,这个年代文人最重要的还是看“文凭”——也就是秀才举人进士然后一步步做官升上去这一条康庄大道,其余的什么权谋计策之类的都是“歪门邪道”罢了。
而他偏偏在康庄大道上只迈出了第一步——一个小小的秀才而已,但是在歪门邪道上却是越走越远,按照如今的世俗观念他也只不过是个有点鬼点子的没用文人罢了,其未来出身要么是去官府做个师爷之类的幕僚,要么是黑道势力做个军师,而这显然都无法满足吴用的“野望”。
所以他只是谦虚道:“有劳叶兄动问了,吴某只不过是个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而已,念在和晁大哥等人的兄弟义气上前来相助,哪里还有什么志向一说?倒是叶兄年纪轻轻就有此壮举,恐怕将来志向非小吧?”
叶灵淡淡一笑:“还好,小弟将来不过有大中小三个愿望而已。”
吴用笑道:“叶兄绝非池中之物,这愿望自然也小不了,小生愿闻其详。”
叶灵徐徐道:“在下的小愿望就是统一这整个江湖势力,中愿望是推翻腐朽的大宋朝,统一中原,而大愿望则是驱逐东西南北四处蛮夷,统一天下,不知先生有何见教之处么?”
只听“吧唧”一声,吴用手里的扇子已经跌落在地了,脸上也是充满了不敢置信的神色,他本以为叶灵最大的志向就是统一江湖势力——这其实已经很大很夸张了,更多只是年轻人的不知天高地厚罢了,但他万万没想到叶灵最小的愿望就已经是统一江湖了。
而后面的中等愿望就已经是插旗造反并推翻大宋朝了,换句话说就是要改朝换代,这乃是所有造反之人的最高梦想了,但竟然还不是叶灵的最大愿望。
他的最大愿望竟然是将中原四周的少数民族尽数扫平,打的他们俯首称臣,这已经是盛唐强汉才有的雄霸气象了,整个大宋朝从建国一开始就从未实现过。
所以吴用震惊了,彻底的震惊了,说实话他这种人生来就是做人幕僚,辅佐别人的,所以辅佐之人的成就高低也就决定了他的前途,辅佐的是黑道老大,他就是黑道军师;辅佐的是县太爷,他就是师爷;辅佐的是府郡太守,他就是幕僚虞候;辅佐的是封疆大吏或者诸侯王爷,他就是长史军师祭酒之类的二三品高官;而若是辅佐的是一代君主的话,那就是位极人臣的丞相尚书了——诸如姜子牙,张良,诸葛亮,羽扇纶巾,谈笑天下,入则为帝师,出则为大儒,这乃是所有读书人心中的终极梦想,吴用自然也不例外。
………………………………
第二十三章 收服智多星
这已经是吴用的终极梦想了,但却还不是叶灵的最大目标,他的目标竟然是要成为唐太宗汉武帝这样的一代雄主,成为飞机中的战斗机,帝王之中的霸王!
如果跟着这样的一代霸主,那自己岂不是也可创下奇迹,接近甚至达到诸葛亮这样自己的偶像人物的地位么?
一瞬间吴用激动的都快沸腾起来了,这对他来说可是从未有过的情况。
在原剧情之中宋江彻底架空晁盖,掌握梁山的话语权的中转点就是从吴用倒戈开始的,按道理吴用本来是晁盖的人,双方本来就是旧识,又有着一起智取生辰纲,石碣村杀官兵,上梁山火并王伦等革命友谊,为啥他要叛逃晁盖而追随宋江呢?
其实这倒并非吴用贪图钱财,而是晁盖和宋江的格局和境界相差太大了,晁盖的目标无非就是成为一个黑道老大,所以上了梁山之后他等于已经实现了梦想,再也没有前进的动力了。
而宋江则只是把梁山作为一个跳板,他的目标还是受朝廷招安,从而“曲线救国”进入朝廷,做个官员好封妻荫子,而这显然比晁盖强多了,因此吴用才做出了“弃晁随宋”的选择。
毕竟之前也谈过了,跟随晁盖吴用只能成为一个山头的军师,而跟着宋江则有望进入朝廷做官,甚至还有希望进入京城。
但是如今叶灵的“野望”实在是太大了,比起宋江那种又不知道高远了多少,因此吴用才被彻底震惊了。
他不由自主道:“这,哥哥竟然有此宏图大志,小可佩服至极,不过这绝非容易之事啊,而且一个不慎就可能粉身碎骨啊。”
叶灵傲然道:“当然不容易,但若是容易做了又有甚么意思?人生百年,不过白驹过隙一般,天地既然生我出来,当然要做一番惊天动地的事业出来,就算是不幸中途战死,总也好过碌碌无为过这一生吧?人若连这一点梦想和野心都没有,又和那咸鱼有何区别?”
吴用闻言又是激动又是惭愧,深深一揖道:“哥哥此言振聋发聩,小生受教了,其实不瞒哥哥,小生也有此想法,将来能够辅助一代雄主,创建不世功业,只是未逢良机,未遇明主而已,若蒙不弃,小生愿效犬马之劳。”
叶灵心中暗喜,知道这一番话已经彻底说动了吴用,点燃了心中的那团野火,今后就算无名无利他也会不离不弃了,因为只有自己的事业做得越大,他吴用的地位才会越高,人生才会越成功。
而收服吴用的作用也是极大,自己虽然从后世而来,有着许多的“先进”思想,但是说到对这个时代的熟悉肯定还是有许多欠缺的,而吴用则是一个最好的补充。
此外根据原剧情的了解,吴用更偏向于鬼谋和计策方面,甚至还有些毒辣阴狠,颇有点曹操麾下的郭嘉和贾诩这类型的“毒士”,必要的时候可以帮自己唱白脸和做一些自己不方便的事情,所以是个极大的助力。
因此叶灵急忙扶起吴用道:“先生言重了,能得到先生这样神机妙算的良才相助也是我之幸也,今后还望小生鼎力相助,有什么建议千万无须客气,直接当面指出即可,若将来我大事有成,必然不会薄待先生,三公九卿之位绝不在话下。”
吴用闻言心中更喜,两人相视而笑,都对未来充满了期待。
又说了几句之后吴用就下去忙碌了,此时他的干劲儿自然和以前是大不同。
彻底收服了吴用之后,叶灵又马不停蹄,继续开始考虑公孙胜的情况,为人主嘛,第一重要的就是要收拢和善用人才,要是事必躬亲那还不要累死啊。
这公孙胜和吴用既有相同之处,亦有不同之处,相同之处就是两人的志向都不在金钱甚至名望之上,所以用官职钱财来拉拢是没有用处的;而不同之处则是比起吴用来公孙胜更加的超然洒脱,而且宁直不弯,不愿同流合污,更不愿委曲求全。
这从原剧情之中就能明显看出,公孙胜最早出场就是来晁盖庄上劝说他来夺取生辰纲,他非是为了那十万贯巨资,而是为了先做一件轰轰烈烈的大事打出名声,然后再扶危济困,宣扬自己所在的罗真人那一派的名声。
要知宋朝的道教可是国教,就连宋朝的每个皇帝都自称是上天的某位大罗金仙下凡,比如当今的徽宗就是赤脚大仙投胎,因此道教的地位自然也是水涨船高,凌驾于佛教之上,但是道教的门派却有很多,此时地位最高的乃是龙虎山张天师那一脉,之前全国大旱皇帝第一时间就派宿太尉去拜见张天师并祈雨就可见一斑,当然了,雨是祈来了,但副作用就是放出了一百零八个魔星出来。
因此公孙胜此番下山的目的就是为了建功立业,传播名声,让全国百姓都知道他师父罗真人这一派才是道家正宗,而不是张天师他们。
有人也许问了,这都是世外高人还在乎这些么?
当然了,也许罗真人张天师本人未必在乎,但是别忘了他下面还有成千上万的徒子徒孙,再下面还有几十上百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