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唐神级驸马-第6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二气呼呼地说道:“岂有此理,真是岂有此理,韦挺,朕命你迅速查清此事,但凡牵连此事之人,一律处斩。李君羡,守卫银钱不力,罚半年俸禄,三十大板,杜荷追回银钱有功,功劳先记上,待以工代赈之事结束,一并奖赏,御史马周等不分青红皂白,公然侮辱杜荷名节,统统罚俸禄半年,马周回家反省半个月,半月之内不得上朝。”

    对此,众人都无话可说。

    尤其是一堆御史,简直成了笑话。

    等散朝之后,杜荷笑眯眯地往外走。

    马周走到他身前,面无表情地说道:“鄠邑县伯,好手段啊……你故意隐瞒三十万贯丢失又追回之事,却将炸了光化门的消息散布出去,让我等只得到此消息便到陛下面前参你……原来,一切都在你的算计之中,你……你小小年纪,真是太可怕了。”

    杜荷微微一笑,说道:“马大人,你怕了?”

    “怕?本官为何会怕,本官奉命监察以工代赈之事,还希望鄠邑县伯大公无私才是,若敢徇私,我一定会将你的罪行昭告天下的。”马周说完,一甩袖子离开了。

    杜荷看着马周离开的背影,却是露出了疑惑的神情。

    ……

    (一更,感谢【遗人玫瑰】兄弟的打赏,感谢兄弟们的推荐票和月票!)


………………………………

第二百七十二章 重建国子监

    杜荷急匆匆回到指挥部,见到张俭,第一时间便问道:“童大楼到底怎么死的?我不是让你带人先去控制住他吗?”

    张俭无奈地叹息一声,说道:“少爷,我们赶到的时候,童大楼就已经自杀了,我还带人去查过,他家中妻子儿女昨晚上连夜就不见了,跟消失了一般,看来,此次对方准备充分啊。”

    杜荷点点头,眼中展露出杀机:“没错,童大楼虽然只是一个小小的校尉,但好歹也是光化门的守城官,竟然先一步自杀,那只能说明,幕后黑手背景十分强大,他知道自己必死无疑,所以提前自杀,哼,这件事,越来越有意思了,如今看来,朝中之人,只怕势力极其庞大,而且做事隐蔽,心思歹毒,十分不易对付。”

    张俭皱着眉头思索了一会儿,问道:“会不会是司空府?”

    杜荷摇摇头:“不会是长孙无忌,那家伙虽然恨我入骨,但长孙家家大业大,他投鼠忌器,还不敢对我出手,否则吃亏的只有他。继续下去排查,有消息立马通知我,同时告诉正道,最近务必加强梦幻集团的守卫,在这个紧要关头,绝对不能出任何事,还有,继续给西门青送钱,让他多多帮忙打探消息,只要是狐狸,就一定会露出马脚的。”

    “是,少爷,毒牙的兄弟们已经全部派出,为了保护你的安全,我下午便把忆悦调集过来,由他和吕布保护你。”张俭点点头说道。

    “好。这场战争,只怕比我们想象的要复杂,稍微掉以轻心,就是丢性命。”杜荷诺诺自语道。

    ……

    七月十日。

    边境传来消息,吐蕃与大唐正式宣战。

    吐蕃的赞普松赞干布亲率十万骑兵,逼近大唐边关,牛进达、李世绩二位将军已率领军队迎击,只是双方都比较克制,没有爆发较大规模的战斗,只是小股部队的接触。

    消息传到皇宫,李二立即召集杜如晦、侯君集等人开始商议,第二日,足够十万大军消耗三个月的粮草,便由左领军大将军程咬金带着程处默亲自押送,往边关而去。

    已多年没有经历战乱的大唐,再一次开始因为战争运转起来。

    与此同时,国子监的重建工作,正式启动。

    杜荷亲自带着陆远等人,在长安城奔走几日,最后将选址定在青龙坊和曲池坊附近的曲江池。

    此地乃是一处天然的湖泊,位于长安城的西南角,此前未经任何的开发,中间一个大湖泊,周围都是茂密的丛林,在这个没有极端天气、自然未遭破坏的时代,这样一座天然湖泊,并不能引起人们的兴趣,寻常百姓,也没有周末休闲娱乐的概念,是以,这里就是一块灭有开发的处女地,而且土地归属权属于李二,便少了一笔买地的花费。

    有些工匠不解地说道:“少爷,要重建国子监,只需要向陛下申请,将长安城中那些闲置不用的府邸翻修一下,节省时间不说,还节约钱,何必要到这不毛之地来呢,就说曲江池,只怕想要将其填满就要花费一个月时间啊。”

    杜荷摇摇头:“这是咱们大唐建设公司修建的第一个项目,既然做,就要一炮打响,不然干完这一票,以后去哪儿接工程去?还有,这天然的湖泊那就是一道绝美的风景线啊,为何要填埋,好好利用便是了。”

    杜荷在决心重建国子监的时候,就已经决定,不只是简单地按照这个时代的风格修建一座简单的国子监,而是要打造一所完全与众不同的让世人瞩目的国子监,继而打响自己大唐建设公司的名声。

    在大唐建设公司的成立之时,杜荷的目标便不是为大家修建房屋之类,而是要做大项目,修建国子监,宫殿,道路,甚至有一天修建一座城市。

    现在,便是他大展拳脚的好机会。

    杜荷招招手,把陆远叫过来:“笙箫,今天傍晚之前,你去招募两千工人,所有人,都需要从灾民中雇佣,从明日起,开始围着湖边修建堤坝,记住,其他地方,不许动。”

    陆远虽然有些不解,却还是牢牢记住杜荷的吩咐。

    当日,重建国子监需要雇佣两千灾民的消息传遍长安城。

    之前还怀疑杜荷重建国子监雷声大雨点小的人们,这时候纷纷闭嘴了。

    两千灾民,那可不是一个小数目,每日消耗的粮食就十分惊人。

    等两千工匠全部到位之后,杜荷便拉着陆远,回到梦幻集团,到研发中心的图书楼中,开始设计国子监的图纸。

    三日之后,图纸设计完毕,杜荷亲自叫图纸交给陆远手上:“陆总工,万事俱备,现在,便看你的了。”

    陆远激动得满脸通红,点点头:“请少爷放心,我不会让你失望的。”

    这几日,陆远跟个小跟班似的,跟着杜荷设计这图纸,现在,只有他知道,这国子监建成之后,将会有多么震撼,而这么一个伟大的工程竟然交给他亲自来实施,搞不好,以后会载入史册的,此工程与当年的大运河不同,大运河劳民伤财,最终加速了大隋王朝的灭亡,而国子监是当今陛下亲自支持,连前期三十万贯钱都拿出来了,怕个鸟啊。

    第二日,曲江池的人工堤坝还未完工,大唐建设公司,一口气雇佣了五千灾民,国子监重建项目,正式启动。

    一时间,原本荒无人烟的曲江池,人声鼎沸,繁忙一片,周围搭建了一片工棚,工人们热情高涨,忙碌不停。

    原来的大赌棍陆远,穿着短裤,带着安全帽,吃住都与工人们在一起,每日忙得灰头土脸的,脸上却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而这时候,人们才突然发现在,这大唐建设公司,似乎已经成为一个庞然大物了。

    原本,像这样的大工程,都是朝廷工部牵头的,而现在,整个国子监重建之事,全部由大唐建设公司承包了。

    随后,便传出消息,这大唐建设公司的掌柜不是别人,正是鄠邑县伯杜荷。

    人们才恍然反应过来,当初杜荷成立梦幻集团时,没有人在意,现在看来,杜荷不知不觉间,手下已经有一万多人了,比司空府名下产业雇佣的人还要动,每日,源源不断的财富都进了梦幻集团。

    ……

    (二更,)


………………………………

 第二百七十三章 圈地赚钱 

    而御史马周当天就组建了一支团队,进驻国子监重建项目部,跟个疯狗一样地开始行使监察职权,就想通过这种方式,抓住杜荷的把柄,然后到李二面前参一本。

    陆远将事情告知杜荷,杜荷却是摆摆手,笑道:“随他去吧,咱们明人不做暗事,不贪污,不枉法,何须怕马周等人,该怎么做就怎么做,只要他别捣乱,爱咋咋的吧。”

    “好,还是少爷高明。”陆远拍马屁地说道。

    等国子监重建项目启动之后,杜荷也没有闲着。

    因为到现在,还有一万多灾民没事做呢。

    要解决这一万多灾民的就业问题,还需要下一番功夫才是。

    好在这个时代,所有的工作都由人力来完成,基本没有使用机械,所以只是一个国子监项目,所需要的工人数目便十分惊人。若是像后世那样,挖机、铲车大规模使用,那杜荷也没办法了。

    杜荷把自己关在房间中,几日之后,便拿出了两个项目设计方案,次日一早便进宫交给李二。

    太极宫御书房中,李二将两个项目设计方案看完之后,一脸懵逼地说道:“你竟然想给灾民修建房子?”

    杜荷点点头:“陛下,根据前期摸底排查的情况,这些灾民中,有一部分此次来到长安,便是举家搬迁而来,并非两手空空,这一部分人,手上是有余钱的,再说,这么多人,等以工代赈结束,肯定有一部分人是不会离开的,到时候,难道又让大家流落街头吗?是以,臣请陛下拨付银钱,启动灾民安置房建设项目,这安置房,有几个好处,一是结构不复杂,建造花费最小,二是选址在城外,尽可能降低地价成本,三是可以稳定民心,让天下百姓看到,陛下乃是大唐帝王,心怀天下,不但让灾民们吃上饭,还给大家提供住所,四是可以创造收入,可以通过售卖和租赁的方式创造收入。陛下你看如何?”

    李二听了,忍不住点点头:“如此说来,倒也是好事一桩,只是,这安置房修建,需要花费多少钱?”

    杜荷伸出右手,张开五个指头:“最少要五十万贯!”

    嘶!

    饶是堂堂的帝王李二,也倒吸了一口冷气。

    重建国子监,花费七十万贯已经让他割了一块肉了,而这安置房,还要五十万贯,李二心里的第一反应就是我拒绝。

    李二又拿起另一份项目设计方案,说道:“这人民大道就要花费三十万贯,加上安置房,至少需要八十万贯,杜荷啊杜荷,你真当朕的银钱是大风刮来的吗?那都是百姓的赋税,是百姓的血汗钱啊,前几日,卢国公才替朕押送价值三十万贯的粮草去西边,吐蕃与大唐的战争已经打响了,银钱势必要源源不断运出去,若是将银钱全部用于以工代赈,到时候边关告急又该如何?”

    李二十分无奈地揉了揉太阳穴。

    都说杜荷赚钱是一把好手,看杜荷花钱,那也是一个高手啊,大唐成立这么多年,若是像这般花费法,只怕早就被拖垮了。

    杜荷见李二的表现,却也没有气馁,反而嘿嘿一笑,说道:“陛下,臣倒是有一个想法,既可以替你省钱,还能把安置房给建了。”

    李二一听,顿时瞪大了眼睛,兴致盎然地说道:“快说说,到底有什么办法?”

    杜荷笑了笑,说道:“陛下,这笔钱,我替你出,如何?”

    李二先是一喜,随即狐疑地看着杜荷:“你替朕出钱?你会这么好心?别说你杜荷,就是朝中文武大臣说要出这笔钱,朕也断然不信,这可是八十万贯钱,不是几百文几千文,人人都说你杜荷见钱眼开,莫非传言有假?”

    杜荷坐在李二的对面,翘起二郎腿,认真地说道:“陛下,我对你的忠心,日月可鉴,天地可昭,别说是钱,就是我这条命,你需要的话,我随时都可以贡献出来。”

    李二:“……”

    类似的话,他从杜荷口中听到太多,现在都不怎么信了。

    只是,半晌李二也没能猜出杜荷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只好开口道:“好了好了,你到底在卖什么关子,赶紧说吧,若是你真能替办成此事,朕可以封你为一等公爵,如何?”

    杜荷站起身来,从袖子里拿出一幅长安城的地图,摆在李二面前的桌上,说道:“陛下,实不相瞒,我有心为君分忧,奈何没这么多钱啊,所以,此事只能徐徐图之,我有一个大胆的想法,那就是,陛下你出钱地,我出钱。”

    说着,杜荷拿起毛笔,在长安城西南角划了一个圈。

    李二仔细一看,只见长安城西南角的永和、常安、和平、永阳、昭行、归义六坊已经被划了进去。

    这一片,乃是长安城有名的贫民窟,居住人口稀少,环境十分恶劣,也是长安城最臭名昭著的地方。

    而这一次旱灾过后,大量的灾民便聚集在此地,其中,永和坊的灾民聚集最多。

    李二忍不住问道:“这是何意?”

    杜荷说道:“陛下,此地,我已经关注很久了,咱们长安城现在已经是国际化大都市了,却有这么一块脏乱差的地方,严重影响了长安城的形象,所以,请陛下将这块地给我,由我来进行改造,不久的将来,此地,将会有座座高楼拔地而起,我要把这里打造成长安城最繁华的地段,当然,作为交换,我将出钱出人出力,为陛下修建安置房,并将朱雀门到明德门这一段道路改造成人民大道,如何?”

    这种在后世鼎鼎有名的圈地运动,在这个时代,却是新鲜玩意儿,李二听了,都是一头雾水。

    好半天,李二才悠悠地说道:“也就是说,朕将这六坊之地给你,你便替朕修建灾民安置房和人民大道?”

    “没错!陛下,当然,若是陛下不愿意,那就算了,大不了,这安置房和人民大道不修了。”杜荷不以为意地说道,随时都可以起身就走。

    李二略微思考一下,便一拍桌子:“好,朕就答应你,永和、常安、和平、永阳、昭行、归义,六坊之地,便归于你,按说你的功劳,朕早就应该为你开府建牙了,只是克明一直推辞,才将此事搁置下来,现如今,你既然需要这块地,朕便给你。”

    ……

    (三更,)


………………………………

 第二百七十四章 长安首富 

    其实,这六坊听起来数量多,面积却不大,加起来,还没有平康坊一个坊子大呢,再加上此地脏乱无比,李二心想若是杜荷能进行一番改造倒也不错。

    杜荷以为自己着急,哪知道,李二比自己还着急。

    随即,便听李二说道:“来人,请王司徒,长孙司空,房相,杜相等人立即进宫商议要事。”

    不多时间,众人便来到了皇宫。

    等李二将与杜荷的交易一说,大家第一反应就是杜荷这小子是不是傻了?

    用一块地,竟然换八十万贯?

    在这个时代,人们的观念中,地皮都不是最值钱的,最值钱的是建筑。

    杜如晦想劝杜荷也来不及了。

    众人与李二略微一商议,便立马拟定了合约。

    片刻之后,合约签署完毕。

    合约的简短内容有三:第一,李二将永和、常安、和平、永阳、昭行、归义六坊给杜荷,并在半月之内将这六坊的居民清除干净,至于花费由朝廷自行解决;第二,杜荷保证在半年之内完成人民大道的修建,以及解决大批灾民的居住问题;第三,李二为了体现皇恩浩荡,同时拨付延兴门外以东约半里地去往梦幻集团官道两侧三百亩土地给杜荷,用于修建灾民安置房,安置房修建完成之后,杜荷有权自行处置,但必须首先解决灾民们的居住问题。

    房玄龄代表李二签署名字,杜荷也签了自己的名字,然后盖了李二的大印。

    解决了此事,李二心情大好。

    这是这位大唐帝王第一次尝到圈地的甜头。

    随即,李二开心地说道:“诸位爱卿,难得杜荷有心为朕分忧,今日,便让御膳房准备膳食,你等陪朕用膳吧。”

    杜荷也在其中,吃了一顿饭之后,才拿着自己的合约往外走。

    刚走出皇城,杜如晦便追了上来。

    “荷儿,”杜如晦语气严肃地说道,“此事,你应该先跟我商议才是,那永和六坊,土地不过百亩,而且没有任何价值,你要这么一块地,竟然要花费八十万贯钱,这不是吃亏了吗?”

    见杜如晦一脸焦急的样子,杜荷不由得笑了起来:“爹啊,你认为,你儿子是那种做吃亏之事的人吗?”

    杜如晦摇摇头:“此事,爹实在看不懂啊,就算是老妖精长孙无忌,也认定此事吃了大亏,莫非你还有其他打算?”

    杜荷安慰道:“爹,你放心吧,你儿子我还没那么傻,不会让自己吃亏的。”

    “那就好,只是,此事你千万要仔细斟酌,几十万贯,可不是小数目!”杜如晦离开之前,千叮咛万嘱咐地说道,生怕杜荷一冲动又做出什么啥事来。

    对此,杜荷只能无奈地摇摇头。

    “这是理念问题,现在大家还没看出土地的价值,等日后你们便知道了。”杜荷一边说着,一边回到了指挥部。

    ……

    没几日,这消息便传了出去。

    “听闻了吗?杜荷花了八十万贯,从陛下手中把永和六坊买下了。”

    “我的天哪,八十万贯,杜荷如何有这么多钱?”

    “杜荷这是疯了吧?”

    “邑县伯真是个厉害人啊!”

    众人议论纷纷,却都在讨论,杜荷为何会有这么多钱。

    然后,经过好心人的梳理,人们再一次重视起梦幻集团来。

    梦幻集团现如今无疑已经是一个庞然大物了,最赚钱的便是家具厂和大唐书斋,家具厂的旋转木椅和麻将,已经远销到其他州府,每日生产还供不上订单的需求呢,银钱就像雪花一样涌入梦幻集团的钱仓之中。

    而今,还有一个大唐建设公司,光雇佣的工人就有八千之多,那曲江池附近,一天一个模样,施工的速度,堪称变态。

    于是,杜荷成为长安首富的消息,就这样不胫而走起来。

    而以前这个名号是属于长孙家的。

    以前的长安第一大富,乃是长孙家。

    现如今,大家主动将名号转移到了杜荷身上。

    长安首富杜荷,就这样传遍开来。

    杜荷得知消息,哭笑不得:“什么狗屁的长安首富,现在我不但身无分文,还有一大笔亏空呢,哼,这块地,不好拿啊。人民大道和灾民安置房都耽误不得,必须立刻启动,而永和六坊这块地,暂时是不可能赚钱的,只能先从家具厂和大唐书斋挪用开支了,等后面再将亏空补上吧。”

    张俭说道:“少爷,如今外面都在盛传你是长安首富,需要需要将此事压一压?”

    “压?为何要压,不过是长安首富而已,将来,本少爷还要成为大唐首富,全球首富呢,区区长安首富而已,何足挂齿,只是此刻恐怕有人心中很郁闷吧。”杜荷哈哈一笑,说道。

    杜荷说的没错,此刻,司空府的后院中,就有两个人很郁闷。

    一个是长孙无忌,一个是长孙冲。

    这爷俩正守着一张桌子,喝闷酒呢。

    长孙冲无奈地说道:“爹啊,你说这杜荷是不是被神仙附体了,才半年不到的时间,他竟然成了长安首富,要知道,这名头以前是属于你的啊。就这样被杜荷夺了去,难道你甘心吗?”

    长孙无忌喝了一盅,郁闷地说道:“不甘心又如何?杜荷能一掷千金,八十万贯,就买了永和六坊那不到百亩的土地,哼哼,这小子只怕是疯了,那块地,十万贯不到,八十万贯,我到现在都不知道,这小子想做什么。”

    长孙冲鄙夷地说道:“爹,只怕杜荷是疯了也说不定,正常人都不会花八十万贯去买那块地的。除非那块地下面有宝藏还差不多。”

    “有个屁的宝藏,要是有宝藏,早就被陛下拿走了,那轮得上他杜荷。”

    两人一边喝酒一边咒骂着,最后,长孙无忌说道:“哼,如此也好,此前我长孙家是长安首富,处处小心谨慎,陛下也时时监视着咱们,现在好了,杜荷是长安首富,哼,照他这样发展下去,不出几年,便会富可敌国了吧,到那时,以陛下的脾气,他还坐得稳吗?拭目以待,爬得越高,摔得越惨呐!如今杜荷羽翼已成,也就只有陛下能收拾他了。”

    ……

    (四更奉上,)


………………………………

 第二百七十五章 为大唐工作五十年

    当然,有长孙无忌这样想法的人不在少数。

    经过几天的发酵,许多人都在笑话杜荷是个傻子,花了八十万贯买一块价值十万贯的土地,不是傻子是什么?

    杜荷对这些流言蜚语可没有心思去听,一脸几日,他一头扎进了国子监项目中,亲自带着陆远等人到现场检查施工进度,测量道路宽度,检查工程材料,指挥工人干活……

    现在是国子监打基础的阶段,也是最为重要的一环,所以杜荷亲自上前来盯着,不容许有任何的差错。

    杜荷吃住都与工人们一起,没有搞任何特殊,几日下来,也跟个包工头似的,却也取得了众人信任,灾民们每次看到杜荷,都鼓足干净干活,并纷纷与他打招呼。

    深夜。

    国子监项目不远处的一个工棚之中。

    与一般的工棚不同,这里干净整洁,几张桌子摆放得井井有条。

    马周带着七八个人,坐在桌签,凑在油灯下,认真地翻阅着账本。

    足足花了一个多时辰,大家才将账本翻阅完。

    马周问道:“诸位,可有发现什么遗漏之处?”

    众人都摇摇头。

    马周顿时就皱起了眉头。

    “杜荷此人,聪明无比,看来,他做的账本,已经将所有东西掩盖了,我们一时难以查到他的罪证啊。”马周有些难堪地说道。

    现在不过是一个御史的马周,早就继承了御史大夫魏徵的风格,办事认真,不畏权势,敢于说话,此次,他就坚信杜荷肯定有问题,于是亲自带着人驻扎在曲江池边,为的便是方便监察杜荷。

    一段时间下来,马周发现,杜荷吃住都和工人们在一起,从未欺压灾民,也很少发火,对待所有人都一视同仁……马周已经很努力了,却没有发现杜荷身上有任何的道德污点,于是他把目光放到了账目之上,寄希望于找到杜荷贪污修建国子监这笔钱的证据。

    哪知道,忙活了半晚上,还是一无所获。

    这时,旁边一个御史忍不住说道:“马大人,依我看,还是算了吧,邑县伯此前有大魔王的称号,还有长安第一纨绔的名号,我们下意识都以为他会是一个贪赃枉法之人,但现在看来,杜荷确实是一心一意为陛下在做事啊,别的不说,就这国子监重建,每一分钱都有账目,全部都用在了重建之上,而且杜荷手下有约莫三十人是从家具厂赶来的,这些人和灾民们一样,一分钱没拿,我打听过,他们每日的工钱,都是家具厂发给他们的,根本没有动用这三十万贯钱啊。”

    旁边有人站起来,连连点头说道:“是啊,马大人,就说这购买石料、木料等原料,杜荷竟然发明了一种招标方式,所有人大户都坐下来竞标,谁家的质量好,价格低,就用谁家的,据说为了这事,司空府还威胁过杜荷,可杜荷也不为所动,声称这以工代赈不是赚钱的生意,是为民谋福,这可真正是一分钱也没乱花啊。”

    “如此尽心尽力为国为民之人,我等在此怀疑他,实属不该啊!”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却都是夸赞杜荷。

    马周一下就懵了。

    半晌,他悠悠地说道:“难道说,这都是本官对杜荷的成见?是否真的如各位所说,还是等几日之后见分晓吧。”

    马周打发众人离开,自己又拿过账本翻阅一遍,依然一无所获。

    马周依然不死心,第二日开始,他便寸步不离杜荷,除了睡觉、如厕的时间,都跟在杜荷屁股后面,不管杜荷做什么,他都会上去观察一番。

    这一日清晨,杜荷带着陆远等人在工地上就新建的运动场事宜开展讨论。

    按照杜荷的打算,将要在曲江池边修建一个占地二十多亩的运动场。

    但不少工匠却是反对,大家认为这运动场没有任何的意义,一来占地二十多亩,占用土地不少,二是光这运动场就要花费几万贯钱,实属浪费,大家觉得,要么在修建一幢教学楼,要么干脆把这块地空出来什么都不要做。

    马周在旁边听了,顿时激动地跑上去,来到杜荷面前,大声问道:“杜荷,你要修建这什么运动场,是不是想中饱私囊,借机贪赃?”

    马周说完,才发现自己有些激动,没办法,他这几日一直在找杜荷的破绽,哪知道一直没找到,现如今好不容易发现点端倪,怎能不激动。

    然后,他才发现,周围的工匠们全都看傻子一样地看着他。

    陆远不满地说道:“马大人,你这话可就不对了,人人都知道,我们家少爷乃是长安首富,一掷千金,出八十万贯买下了永和六坊,而修建这运动场,不过万余贯钱而已,我们家少爷如何看得上这点小钱?”

    马周顿时有些慌乱起来:“那……这,杜荷,你给我一个解释,为何要修建运动场,这运动场又是做什么的?”

    杜荷看着马周瘦削的身材,突然笑道:“马大人,在回答你的问题之前,我有个请求,希望你能答应我。”

    “你说……”

    杜荷看了马周一眼,转身对陆远说道:“笙箫,你出来,与马大人来个跑步比赛,从此地跑到大门口,再跑回来,看谁快。”

    马周一脸懵逼。

    “开始!”

    却见陆远一马当先就跑了出去。

    马周看了,心想不能输给一个工匠啊,好歹他也是经常习武之人啊,于是赶紧追了上去。

    不多时间,陆远已经回到了原位置,脸不红心不跳,气定神闲的。

    半晌,才看见马周气喘吁吁地跑回来,上气不接下气的不说,整个人脸色苍白,终于跑到终点之后,连站都站不稳。

    杜荷等马周喘息几口,才说道:“马大人,这便是运动的意义,这运动场,便是给国子监的生员们每日锻炼身体的,作为国子监的生员,日后可是要入朝为官,为社稷尽忠的,若没有一副好身体,如何能将工作做好,如何能完成陛下交代之事,所以,我给国子监生员们定的目标,就是将来健健康康地为大唐工作五十年。”

    马周双手叉腰,一边喘气,一边心服口服地说道:“有理,有理,锻炼身体,却是应该,应该……”

    ……

    (感谢【总有刁民想害朕】兄弟的打赏,感谢支持!)


………………………………

 第二百七十六章 马周的选择 

    马周听了之后,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