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唐神级驸马-第2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泰笑道:“杜荷,这你可冤枉我了,我方从宫中出来,父皇无碍,只是伤了几名臣子,死了一名匠人,与炸药的成功比起来,这又算得了什么呢。”
杜荷心中一怔。
这李泰看上去憨态可掬,实则比李承乾狠多了。
李承乾柔弱,李泰狠毒。
这哥俩,可谓是两个极端。
从某种程度上说,李泰才是最像李二的那一个。
因此,哪怕太子是李承乾,但李二却最偏袒李泰。
小小年纪的李泰,便是十六州的刺史,更是扬州大都督,左武侯大将军,同时受封鄜州大都督,兼夏、胜、北抚、北宁、北开五都督,在朝中的威望,甚至一度超过了太子李承乾,追随者众。
杜荷闻言,便说道:“古往今来,都说成大事者不拘小节,这句话果然是为殿下量身打造。”
李泰看了看杜荷,微微一笑,问道:“杜荷,你不请本王到府上坐坐吗?”
“哦,”杜荷一拍脑袋,“瞧我这脑子,一激动便什么都忘了,殿下请,虞大人请。”
说着,便将李泰和虞世南请到了正厅之中,吩咐下人准备上好的茶水招待。
当然,这黑暗料理一般的茶,杜荷是不会喝的,反倒是李泰和虞世南喝的很开心。
随后,便听李泰说道:“杜荷,今日本王特意登门拜访,其实是有一样东西要送给你。”
说完,一拍手,虞世南便拿出了一个盒子。
那盒子却只有拳头大小,做工精美,看上去便价值不菲。
光是这个盒子,便可以称为宝贝。
虞世南急忙打开,杜荷顿时感觉闪瞎了自己的双眼。
因为那盒子中,却是一个玉雕的**。
那女子全是赤裸,身材丰饶,充满魅惑之感,每一个细节都清晰可见。
不得不说,雕刻这作品的人,可以堪称大师。
可是,李泰送这玩意儿是几个意思?
杜荷一时间有些迷茫了。
只听李泰介绍道:“此物乃是东瀛使臣不远万里献给本王的,世人都说你杜荷最懂女人,也最喜欢女色,所以本王便将此物赠与你。”
杜荷一头黑线。
什么叫最好女色?
乃是以前的杜荷好不好!
不过,此前的杜荷倒是对得起这个称号。
听到李泰的介绍,杜荷忍不住感慨道:“这几千年前的岛国人,就这么风骚吗,佩服佩服……”
杜荷笑着说道:“既然殿下一番好意,那我便收下了,哈哈,看这身材,应该是东瀛女子,不瞒殿下,我对东瀛女子,还是比较熟悉的!”
李泰闻言,好奇地问道:“哦?东瀛在东海的另一边,这长安城的东瀛女子,屈指可数,莫非你认识的东瀛女子,也是本王认识的?”
杜荷收起了玉雕**,便说道:“诸如苍空空,小泽玛米亚,之类的,我都比较熟的。”
李泰一脸茫然:“这些女子,我倒是从未听过,有机会可要好好认识一下才是。”
杜荷心中暗道,等你活上几千年再说吧。
眼看天色不早,杜荷却是陪着李泰吹牛,天南地北都能吹,李泰都有些坐不住了。
虞世南见状,便起身说道:“杜公子,其实殿下对你的文采,一向佩服之极,今日不如趁此机会,你作诗一首,也作为殿下赠你礼物的答谢,如何?”
杜荷想了想,说道:“灵感这东西,就像是憋尿,一旦来了,那就憋都憋不住,一旦没来,那就怎么憋也不可能憋不出来。现在,没灵感啊!”
李泰听了,顿时捧腹大笑。
他敲着桌子,说道:“好你个杜荷,你这比喻,当真粗俗,可是,十分有理,哈哈哈,你那灵感如尿崩的说法,本王之前便听过了。不过,以你之才,不可能没有灵感吧,莫非本王的礼物不够贵重?”
杜荷看李泰这样子,分明就是不达目的不罢休。
为了赶紧将李泰送走,他起身说道:“好吧,正好心中有些想法,便试试看吧,殿下到时候可不要笑话。”
李泰说道:“哪里哪里,杜荷你可不能谦虚。”
老傅立即吩咐下人准备好笔墨纸砚。
李泰亲自上前为杜荷研墨。
虞世南在一旁问道:“不知杜公子准备写些什么呢?”
杜荷想了想,嘿嘿一笑说道:“昔日汉王刘邦打下江山,写了一首《大风歌》,今日我苦于没有灵感,也来写一个大风歌吧。”
杜荷提笔便写下了标题:我也来写个大风歌。
李泰和虞世南都是面色大变。
这……这也太草率了吧。
第一句:炸药扔兮炸他娘。
李泰脸都变了。
第二句:威加海内兮望故乡。
虞世南急忙别过头去。
第三句:数英雄兮小杜郎。
李泰忍不住看了杜荷一眼。
这小杜郎分明就是说杜荷自己啊。
可是,古往今来,哪有夸自己是英雄的。
只见杜荷写下最后一句:上阵杀敌兮平四方。
虞世南都看不下去了。
这也太不要脸了。
只怕朝中的军神李靖将军都不敢这么大言不惭地说自己可以平定四方啊。
李泰嘴角抽了抽,说道:“果然好诗!炸药扔兮炸他娘,威加海内兮望故乡,数英雄兮小杜郎,上阵杀敌兮平四方。果然气势十足!”
杜荷放下毛笔,笑道:“殿下谬赞了,此作可以称为是尿急之作,当不得真,当不得真!”
说着,杜荷要将这首诗扔掉,却被李泰一把夺了过去。
“如此富有特色的诗作,怎能舍弃,便赠与本王吧。”
李泰竟然将其交给了虞世南。
虞世南也是很无语,一时间搞不清楚越王想干什么。
《大风歌》他倒是知道。
这是汉高祖刘邦的作品,只有短短三局。
大风起兮云飞扬!
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好嘛,被杜荷一改,直接变成了四句,只能用不伦不类来形容。
只是,二人都不知道,杜荷也是根据后世一个叫张宗昌的家伙的作品改的。
张宗昌是20世纪的一名抗日军日,原标题叫《俺也写个大风歌》。
内容则是:
大炮开兮轰他娘,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数英雄兮张宗昌,安得巨鲸兮吞扶桑。
……
(三更)
………………………………
第一百一十二章 普通人的幸福
等李泰和虞世南带着那首《我也来写个大风歌》离开莱国公府,上了马车。
虞世南嫌弃地看着那张纸,说道:“殿下,还是将这东西扔掉吧,你要是为了给杜荷面子,现在可以不必了,反正他也不知道。”
从心底里,虞世南是一百二十个嫌弃这首诗。
当然,能不能称为诗都还不好说。
在他心里,这就是一破烂玩意儿。
李泰笑道:“先生不必如此,此诗虽说古怪,却也有几分气势,不如留下吧,不管杜荷是有意还是无意,本王对此人,是越来越感兴趣了。”
“哦?”虞世南惊讶地看着李泰。
李泰淡淡地说道:“都说杜荷无比好色,可今日本王将那东瀛来的玉雕**送给他,他见到的第一眼,竟然没有任何反应,这还不能说明问题吗?传说有误啊,或者说,他好色,便是装出来的,这一点从他后来假装对玉雕**感兴趣便可以看出来,这杜荷,真是一个有意思的人。”
原来,李泰赠送杜荷玉雕**,并非是发神经,而是想试探一下杜荷。
结果却是让他十分满意。
虞世南想了想,问道:“那这首破诗,又如何解释?”
李泰笑道:“这还不简单吗,杜荷并不喜欢我,甚至,有些讨厌我,他想用这种方式拒绝我的好意,如果是我大哥,恐怕早就憎恨上他了,可惜,本王岂能因为这件小事就放弃这么个人才?”
虞世南看着李泰信心十足的样子,突然露出了笑容:“殿下,你终于成熟了。”
李泰扭头,看向虞世南,说道:“先生不也一直在试探我吗?”
二人相视一笑。
……
今日,王二牛只感觉心情从未这般愉悦。
他来大唐家具厂工作足足个月了,每日便在印刷间呆着,最忙的时候,甚至连吃饭时间都没有,有时还要忙到半夜才能休息。
但是,他和几个工匠都毫无怨言。
因为,加班是有工钱的。
正常的工钱是10文钱每天,但加班的话,有时候甚至能拿到30文,比白天做工划算多了。
一大早,就有人来告诉他,他的妻儿来家具厂探望。
王二牛跟管家老傅说一声,下午便请假休息,陪妻子周氏和一双儿女在家具厂中转悠起来。
还没到两个月的期限,他是不能离开家具厂的。
等到了房间中,王二牛看了看门口没人,便解开自己的裤子,从裤裆里拿出一个发黑的袋子。
周氏急忙问道:“二牛,你要做什么?”
王二牛将袋子放在桌上,嘿嘿笑道:“娘子,这是我这一个月的工钱,足足有五百文,嘿嘿,我怕被人偷了,连睡觉都带在身上,你全部带回去吧,给你和孩子们买新衣服穿,还有,想吃什么就买什么,从今以后,咱们家就有钱了。”
王二牛说着,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想想当初从西北逃难到长安,本以为能投靠亲属寻一条活路,哪知道世道变了,人心也变了,王二牛一家过上了寄人篱下的生活,王二牛虽然年富力强,却只会雕刻的手艺,在长安城只能混一个人温饱,要养活一家人,却是不可能。
而现在,他一个月能有五百文,不但可以让一家人吃饱穿暖,甚至还可以送两个孩子去私塾念书了。
王二牛便很满足了。
周氏抚摸着王二牛的脸,心疼地说道:“二牛,你瘦了。”
王二牛摇摇头:“没事,比以前在街上忍饥挨饿好多了,其实很多时间也不忙的,我还跟着打造旋转木椅的工匠学习,现在,我也学会好多木匠手艺了,将来就算没有了印刷的本领,也可以去做木工不是,嘿嘿……”
这时,杜荷走进来,看见这一幕,突然笑道:“哎哟,本少爷来的不是时候啊!”
周氏急忙放开手,别过头去,满脸羞涩。
王二牛急忙上前,热情地说道:“少爷,这便是我的娘子和一双儿女,娘子,快来见过少爷。要不是少爷,咱们一家现在还不知道活得怎么样呢。”
周氏急忙上前:“见过二少爷!”
王二牛又把子女叫过来,要和杜荷打招呼。
可是,两个小孩都有些害羞,只是瞪大眼睛盯着杜荷,不说话。
尤其是那小女孩,脸蛋圆圆的,还带着一些婴儿肥,看上去可爱极了。
小男孩虽然皮肤黝黑,却十分激灵,眼神中透着灵光。
杜荷说道:“二牛,你好福气啊,儿女双全,吃穿不愁。”
王二牛急忙说道:“拖少爷的福气,要不是少爷你让我到印刷间做工,我也没这么好的福气。”
说着,激动地搓搓手。
杜荷看着小女孩和小男孩,说道:“叫哥哥!”
小女娃犹豫了一下,突然开心地叫道:“哥哥!”
小男孩也不甘示弱,急忙喊道:“哥哥!”
杜荷心情大好,拿出一个沉甸甸的钱袋子,递到小女孩手中:“真乖,真是哥哥给你们的,拿去买点心吃吧。”
王二牛一看那鼓鼓的钱袋子,顿时大惊,说道:“少爷,使不得使不得,这钱太多了,不能要。”
那钱袋子,少说也有几百文。
说着就要去把钱袋子夺过来,杜荷抬手阻止道:“休要啰嗦,这钱,是我给孩子的,你可不能动,同时,本少爷建议你,现在条件宽裕了,就去找个私塾先生教教孩子吧,哪怕以后不念书做官,识文断字总是好的。”
王二牛感动地说道:“谢谢二少爷关心,我一定做牛做马,好好报答你的恩情。”
杜荷笑道:“拿钱做事,你可不欠我什么,这样吧,不打扰你了,等你忙完了,来印刷间一趟,我有事要吩咐。”
等杜荷离开,周氏走过来,好奇地问道:“这便是莱国公的二儿子杜荷吗?”
王二牛点点头。
周氏疑惑地问道:“别人都说杜荷少爷是长安一大害,无恶不作,可是今日见了,看起来还是个孩子啊,而且心底这么善良,二牛,你以后可要跟着少爷好好做事,千万别偷奸耍滑,否则我第一个饶不了你。”
王二牛急忙保证道:“娘子,你放心吧,我要跟着少爷赚大钱呢。”
……
(四更,感谢【思念也被风吹皱】兄弟的打赏,感谢兄弟们的推荐票,西周拜谢!)
………………………………
第一百一十三章 翠微楼
艳阳高照,鸟语花香。
翠微楼前。
杜荷慕名而来。
杜荷站在楼前,抬头看着翠微楼几个大字,还有面前这幢有些年代的小楼。
从大门看进去,只见院子里人头攒动,好不热闹。
隐约能听见里面传来阵阵叫好的声音。
这是他第一次来这个地方。
只见杜荷站在原地,右手拿着折扇,轻轻摇晃着,的确有几分吸引,就连那街上路过的妇女,都忍不住朝他投来眼神。
老傅站在一旁,俨然一个标准的狗腿子,指着翠微楼几个大字,介绍道:“少爷,这翠微楼据说是大隋朝一个王爷的宅子,后来便废置了下来,被一个江南的商人买了下来,做了茶楼,也添了不少房子,返修过几次,如今,就成了咱们长安城最大的茶楼……其实这翠微楼,还是长安城最有名的博君人所在,其中,就有博君人大家王正圣,这二人的说话,在长安城最有名。”
杜荷今日来这翠微楼,便是为博君人而来。
博君人,又称为说话人,其实就是后世的说书人。说话,也即是说书的意思。
说书这玩意儿,到宋代以后才流行,四大名著最初都是说书的话本。
但在这个时代,已经有说书的雏形了,只是刚发展,还未成形而已。
博君人的称号,便来源于博君一笑,意为这些人的职业便是为大家茶余饭后说一些鬼怪传奇,离奇故事,逗大家一乐。
作为大唐的都城,长安城可谓是非常繁华,这娱乐活动,自然也少不了,所以,听说话这一形式,在长安最为流行。
杜荷收起扇子:“走,进去看看!”
走到门口,便有两个看门的小厮迎上来,笑脸相迎:“这位工资,翠微楼的规矩,进门要先交钱。”
杜荷问道:“多少?”
小厮道:“一文钱,公子,只要一文钱,你就可以待半天。当然,你要是想喝茶或者吃点心,还需要到里面另点。”
杜荷点点头。
一文钱,并不贵,却也能让很多人舍不得进去。
若是一文钱不收,很多人估计进去也只为了听说话,根本不会点任何东西。
杜荷,老傅,吕布,三个人交了三文钱,便走进大门。
走进一看,只见院子里已经站满了人。
众人前方,有一个一人多高的台子,台上正站着一个穿着长袍的中年人在卖力地说着什么。
台子正下方,正有几张桌子随,几个身穿绫罗绸缎的人坐着,悠然自得地听着。
让杜荷吃惊的是,这些人屁股底下坐着的,正是家具厂生产的旋转木椅。
再看四周楼上,却都是旋转木椅,少说也有二十张。
杜荷好奇地问道:“这翠微楼的掌柜,是何许人也?竟然能从家具厂买到这么多旋转木椅?”
老傅笑道:“少爷,要说啊,这翠微楼的掌柜,只是一个小商人而已,还没资格到家具厂订购家具呢,只是,最近我们发现,有许多人家买了旋转木椅后,就高价卖出,五十文钱的旋转木椅,转手就能卖出一百文,甚至两百文,想来,这翠微楼的旋转木椅都是高价买来的吧。”
这是杜荷之前怎么也没想到的。
旋转木椅,竟然这么受欢迎?
看来需要加快生产才是啊!
说话的功夫,老傅已经点了一些点心和茶水,在一个小厮的引导下,杜荷三人便到了二楼坐下。
坐下之后,杜荷对茶水毫无兴趣。
反倒是老傅,喝起黑暗料理,竟然一副满足的样子。
这时,只见在台上说话的中年人已经走了下去,换上了一个身穿灰色长袍的青年。
这青年长得干瘦,二十多岁模样,颧骨奇高,看上去倒有几分英武之气。
青年一上台,台下的气氛一下就热烈起来。
杜荷仔细一看,方才还坐着打瞌睡的大姑娘小媳妇,一瞬间都坐直了身体,面色粉红地看着青年。
“啊,王正圣,王正圣终于出来了!”
“我好几天没看见他了,没想到今日是他来给我们说话!”
“我感觉王正圣好像瘦了一些!”
“王正圣好英俊啊!”
杜荷停着周围传来的阵阵议论声,心中那叫一个无语。
没想到大唐也有追星族啊。
而且一样的脑残得不可救药。
老傅指着青年,介绍道:“少爷,他便是王正圣,是长安城有名的说话大家。据说碧月楼重金邀请他去说话,可是被他拒绝了,传出去之后,大家都认为王正圣有骨气,好多待嫁闺中的女子,都会悄悄来听他讲故事呢。”
杜荷闻言,心道,没想到,这王正圣年纪轻轻,竟有这般本事,今日倒要好好听听才是。
只见王正圣走到台子上,也没有多余的寒暄,直接开口:“都道汉高祖刘邦一生喘气,今日咱们便来说说高祖斩白蛇起义的故事。”
好家伙,一开口,台下有人都开始尖叫了。
叫好声顿时连绵不断。
足以证明这家伙有多受欢迎!
在杜荷看来,这王正圣如此受欢迎,不免是有几分本事的。
首先人生的俊俏,尤其是那瘦削的身材,站在台上,好似随时要倒下去一般,不少豆蔻少女见了,只怕都心疼的要死。
其次这家伙一开口,字正腔圆,声音富有磁性,自然吸引人。
只不过,这高祖斩白蛇起义的故事,说的倒是一般了。
在这个时代受欢迎,但对五岁就开始读童话故事的杜荷来说,王正圣说的故事,太过平淡了,仿佛流水一般,平铺直叙,没有任何的悬念,没有多少起伏,与他以前读过的高祖斩白蛇起义故事相比,让人不会产生多少期待。
“看来,这大唐的说书水平,也不过如此嘛!”
“正好让本少爷试试水……”
杜荷笑眯眯地说道。
老傅拿出一本在家具厂印刷间印出的《隋唐演义》,突然瞪大眼睛,说道:“少爷,你不会是要把这本书给王正圣说吧?”
昨日傍晚,杜荷将这书交给老傅,让老傅今日一早带着书陪自己来一趟翠微楼。
哪知道,老傅不小心翻了几页,便一发不可收拾,点着油灯看到了半夜,今天早上还是杜荷让吕布去把他揪起来的,否者这老小子估计能睡到午后呢。
……
(五更,,,,龙套王正圣出场!)
………………………………
第一百一十四章 说书唱戏劝人方
老傅发誓,自己这辈子从未看过这么好看的书。
他也算读书识字的,从小便读四书五经,读圣人言,偶尔能读到一些奇异故事,却都是古文写的。
但这本《隋唐演义》彻底颠覆了他的认知,这书的语言,完全是就白话文,读起来跟有人在旁边聊天差不多。
每次读到“……究竟如何,且听下回分解!”,老傅都感觉抓心一般的难受,迫不及待地翻开下一页。
昨晚他到三更才恋恋不舍地睡觉,便是因为这原因。
一大早,带着《隋唐演义》来到翠微楼,老傅都还不明白杜荷想做什么,现在却是恍然大悟。
他是知道杜荷让王二牛等人印了几百本《隋唐演义》的,原本他还担心卖不出去,这批工人的工钱只能自家少爷贴本,现在看来,只需要找王正圣说上几段,何愁卖不出去呢?
或者直接卖给王正圣说也行啊。
杜荷看着台上说的正起劲的王正圣,问道:”此人什么来历?”
老傅立即去把跑堂的小子叫过来,问道:“我们家少爷对这王正圣很感兴趣,你知道他的来历吗?”
跑堂的小子面露犹豫之色。
老傅财大气粗地扔下十几个铜币在桌上:“你要知道,就老实告诉我们家少爷,这些赏钱便是你的。”
说完,老傅对杜荷说道:“少爷,这些钱,我来出。”
杜荷:“……”
小厮一见桌上的开元通宝,便瞪大了眼睛。
他急忙凑了过来,小声说道:“要说这王正圣的来历,很少有人知道,但我正好是知道的,王正圣据说以前家里很有钱的,是洛阳人氏,从小就很聪明,只是后来不知道什么原因,家道中落了,于是他前几年孤身一人到长安来参加科考,本想高中,混个一官半职的,哪知道在来的半路上,被人给骗了,钱财被骗一空,流落到长安,便做了这说话人,时间长了,也不想科考了,便在咱们这翠微楼长住下来,你别说,现在翠微楼生意这么好,我们掌柜说了,有王正圣一半的功劳!”
杜荷见这家伙说的有鼻子有眼的,也不知道真假,只是摆摆手。
小厮拿起铜币,心满意足地跑了。
杜荷这才摇摇头,说道:“此人想必性格高傲,清高,想要他说这《隋唐演义》,只怕有些困难啊,再说,在大唐,没人比我更了解《隋唐演义》,还是本少爷亲自上吧……去把掌柜的叫来,就说少爷我有事与他商量。”
老傅咂咂嘴。
啥意思,听这话,少爷要亲自上去说?
老傅也不敢多问。
只见他站起身来,正准备去找翠微楼的掌柜,却听下方突然哗然。
原本听得津津有味的人群,突然一片混乱。
杜荷和老傅举目看去,只见王正圣已经晕倒在地。
下方的人群立即发出惊讶的声音。
不等大家反应过来,便有翠微楼的小厮上前,将王正圣扶着离开。
众人大乱。
“王正圣没事吧?”
“真是可怜,肯定是好几日没休息好了!”
“只是他今日不能再说了,我等还是离开吧!”
“对,走吧,没有王正圣,也没意思!”
许多人都是冲着王正圣来的,见王正圣晕倒显然不能再继续说,大家也没了兴趣。
当即就有人起身准备离开。
这时,有不少人却发现,一个少年郎走上了台子。
少年走上台子中央,抱拳和大家打招呼,说道:“王正圣没休息好累倒了,接下来,由我给我大家说一段。”
大家一愣。
怎么从未见过此人?
尤其是翠微楼的许多老顾客,全都面面相觑,怎么出来一个十五六岁的少年?
哪怕说话大家王正圣倒下来,也应该派一个老到的人上来吧?
只是,翠微楼的小厮们也有些傻眼,都不知道这家伙从哪冒出来的。
突然,有人大喊道:“他是蓝田县子,杜荷!”
蓝田县子?
杜荷?
杜荷这个名字,一直就是长安城最受人议论的。
以前一提到杜荷,大家都会想到长安四害。
最近几天,却是满城都在流传,这杜荷不知道走了什么牛屎运,竟然得到了仙人传授的秘法,然后这家伙将秘法进献给陛下,便获得了蓝田县子的爵位。
公侯伯子男,这是大唐的爵位等级。
县子虽然是最低级,但也是贵族啊。
就连长安县令,都未必能获得县子的封号呢。
又有人说,根本没有什么秘法,杜荷能受封成为蓝田县子,完全是因为有个做宰相的爹。
反正众说风云,街头巷尾,都能听到杜荷的名字。
这下,那些要离开的人,反倒是重新坐了下来。
“我倒要看看,这赫赫有名的长安四害之一的杜荷,能做出何等事来!”
“竟然是杜荷,他可是县子啊,不好好在家呆着,竟然来给大家表演说话?”
“也不知这翠微楼的掌柜倒了什么霉,竟然把杜荷招来了。”
大家带着疑惑的心情,全都盯着杜荷。
如此一来,原本乱哄哄的现场,突然就安静下来,所有目光,都聚集在杜荷身上。
杜荷转身,到旁边搬来一张桌子。
左右四周看看,也没找到趁手的木块来当做醒目,于是便将自己的扇子拿出来。
啪。
他将扇子往桌上使劲一敲。
众人都被吓了一跳。
好家伙,这声音跟县衙中县令大人的惊堂木一般。
杜荷站直了身体,朗声说道:
“说书唱戏劝人方!”
“三条大路走中央!”
“善恶到头终有报!”
“人间正道……是沧桑!”
啪。
说完,又是一拍扇子。
众人都惊呆了。
好家伙,谁见过这个啊。
一惊一乍的,关键是杜荷说的无比有气势。
关键是这几句定场诗,并不是文绉绉的,反倒是跟大白话一般,只要仔细听,都能听懂。
“好!”
不知道谁叫了一声好,便有人跟着喊了起来。
杜荷抬手,往下压了压。
顿时,叫好声便停止了。
杜荷看了看四周,全都是一张张好奇的脸,他知道,自己从后世某个相声大师那里借来的这首定场诗,起作用了,效果出奇的好。
……
(一更!感谢【思念也被风吹皱】【残冬醉离殇】兄弟打赏,感谢!)
………………………………
第一百一十五章 说书大师
眼见着自己成了全场的焦点,杜荷却是不慌不忙,从身后拿出《隋唐演义》摆放在桌上。
然后慢条斯理地说道:“有道是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好!”
这首诗一出,又被人叫好。
在场有几个饱学之士这时候都坐不住了。
其中一人说道:“都说杜荷不学无术,如今看来,此言误人啊,就凭这几句,便可不辱才子之名啊。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