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明闲人-第32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杨慎表面上一副毫不在意的样子,实则心中简直怒发欲狂。几番夙夜惊起,咬牙切齿定要将这番羞辱讨回场子来。

    是的,在杨慎心中,这就是苏默给予他的羞辱!是苏默将本该属于他的荣耀,生生的从自己头上抢夺而去。

    杨慎甚至很多时候,走在街上或又在跟朋友相聚之时,都会有种莫名的感觉。那就是大伙儿都在暗暗的嘲笑他、讥讽他:看,这就是当初的神童、天才呢,可现在呢,人家真正的少年奇才一出,登时就将他打回原形了……

    纵观杨慎一生,在抛开其人的才华不谈,其实可以看出,他的性子本就有些偏狭。所谓性格决定命运,在当初他喊出那句“国家养士百五十年,仗义死节,正在今日”的话时,便已然注定了他在仕途上的失败。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当其时时,朝野内外,那么多人都反对嘉靖帝的册封亲父之举,但真正付诸于实际行动的有几人?

    结果,杨慎是真的虎,一下子便跳了出来。不但跳出来了,还弄出那么个煽动人心的口号,使得事态彻底失控。好吧,满山的猴子,就属你腚红啊,这尼玛不打压你打压谁啊?

    这个时代,跟皇帝顶牛,真心是活腻了,简直就是花样作死啊。好吧,这话扯远了。其实说这么多,就是证明一件事:杨慎从头到尾就是个心眼不大的。再说的文青点,那就是八个字:持才矜傲、气量偏狭。

    又好有一比,这位杨公子,很有些跟《三国演义》里被黑的周瑜周公瑾类似:才华绝世,看谁也不服!

    但偏偏碰上个如同妖孽般的诸葛亮,结果最终落个几番吐血,高呼着“既生瑜何生亮”的悲号,活活憋屈而死。

    杨慎此刻的心态,便是如此。特么什么狗屁的武清才子、燕市公子,不过区区一个连童生试都略次不过的乡下小子,竟然蹦跶到他杨神童的头上屙屎屙尿,简直是叔可忍婶不能忍啊。

    他杨慎是谁?书香世家、当代神童!昔日湖广提学佥事杨春之孙;当今翰林名流、太子侍读学士杨廷和之子;七岁学文、十一岁能诗,十二岁就闻名远扬的不世奇才啊!

    两人对比,无论从家世还是背景,杨慎都妥妥的碾压他苏默。既如此,你苏默何德何能,竟敢如此羞辱与他?胆大妄为到窜到他杨慎头上嚣张?

    必须弄死!还是那种先踩到烂泥里,彻底臭了名声后的弄死。

    可想归想,他总不能无缘无故的,忽然跑到苏默跟前儿,来一句:小子,我很不服你,咱们来战斗吧?

    那样的话,岂不是不打自招,等于先承认自己不如苏默了,所以这才有挑战苏默,找回荣誉的嫌疑?

    所以,一度以来,杨慎其实是很有些苦恼的。但是现在好了,眼下就有了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皇后娘娘后天将要举办的,为太康公主祈福的文会。

    这个文会,表面上是为了太康公主祈福,遍邀各藩王世子、京中才子,以及各家诰命内眷。但是实际上呢,但凡明眼人都知道,这是皇后为了答谢苏默救治了太康公主的恩情,给苏默站场子呢。

    不然的话,又何必非要邀请那些个什么藩王世子的?那些个二世祖,说他们是酒囊饭袋都是夸赞了。让他们参加文会,岂不是明摆着让他们出丑难堪?

    不过这些都没关系,跟杨慎半点关系也没有。杨慎在乎的是,这个文会给了他一个正大光明踩死苏默的机会!当着京中所有才子的面儿,还有一大票的世子王孙、千金贵妇的面儿,当场将苏默碾压成渣。到那时,可还有谁再敢小觑他杨慎?再觉得他杨慎不如苏默的?

    杨慎每每想到那个场景,就激动的不能自已。所以,他来了,来找自己的父亲。

    因为,要想参加后天的文会,他必须首先得到父亲的允准。他隐隐有种感觉,父亲似乎在谋划着些什么。虽然他不懂,也从没问过,但是他知道,自己最好在做什么事之前,尤其是有关于朝中之事的时候,先跟父亲沟通下。只有这样,才不会触怒父亲……

    可是,当他冲到后花园的时候,他忽然愕然的发觉,原该无数次出现的一幕并没出现。这里,一个人都没有……

    “不在这里?难道是在……”他疑惑的又再看看空无一人的亭子,微一琢磨,嘴里低声咕哝道。心中有那么一刹那,似乎是想到了些什么,但随即又被他忽视过去,脚下一转,转身往书房而去。

    书房,是杨廷和真正谈正事的地儿。杨慎虽想到了这点,但却仍然没太在意。他能感觉到,父亲很多事儿,并不曾刻意对他隐瞒,只不过因着他年纪尚幼,才没有跟他认真谈过。既如此,那他还有什么可忌讳的?

    “父亲大人,儿欲参加后日的宫内文会,还请父亲允……呃!”很快到了书房门前,他想也不想的便推门而入,同时迫不及待的宣示着自己的需求。

    但是当他目光所及之下,看到书房中仅有的两人中,坐于父亲对面那张极其陌生的面孔,以及父亲明显阴沉的脸色后,还是不由的当场怔住了。
………………………………

第860章:流言满京畿

    弘治十二年夏深的北京城闷热无雨,空气中似乎都带着一股喧燥,令人有种心浮气躁的感觉。

    而比这空气更躁动的,却是人心。先是蒙古公主入京,天子有意以皇家子弟择而配之,引得一大帮的龙子龙孙们蜂拥而来;

    随后却又传出,这蒙古公主其实早有心上人,那便是为大明很是大涨了一番脸面的武清才子、被人称为“燕市公子”的苏默苏讷言。于是,一个草根平民与皇亲国戚争风的段子,引得京中百姓八卦之火熊熊。

    而再往后,事态陡转之下,却道是那公主实则是来大明潜伏的奸细,欲要跟关外蒙元余孽里应外合,图谋大明的。而那位燕市公子苏讷言,实则更是一个大号的汉奸,因沉迷美色而出卖了国家利益……

    好吧,民众们有些懵了,开始分辨不出究竟哪一个消息是真,哪一个传闻是假。不过好在很快天子便做出最终判定,皇后娘娘接一场将要举行的文会,彻底让那些传闻苏默和蒙古公主叛国的言论,再没了半分立场;

    然而这事儿虽然平复了,但那日边关六百里加急传回来的军报,道是蒙古火筛进犯边关,却是至今还没个结果。这让京中百姓在纷杂的气氛之中,头顶总是压着一股挥之不去的阴云。

    眼看着这波未平,随即又是两条小道消息流传开来。一个是曾经号称大明第一神童的杨慎,正式对外表明,将参加皇后娘娘即将举办的宫廷文会。

    听到这个消息的所有人都是不由的精神一振,无数原本没打算参加的人,这会儿也想方设法的求了一张入场券。当然,都是打着送自家青年子侄参加的旗号。

    要知道,皇后娘娘可是说的明白,这是为了庆贺小公主痊愈的庆典,邀请的都是年轻人,老人们就敬谢不敏了。

    但所有人都心知肚明,这次文会的真实目的是什么,不过就是为了答谢苏默治愈小公主的恩情,帮他战场对抗那些龙子龙孙而已。可是如今有了杨慎的参与,那便又是不同了。

    杨慎与苏默,这两个都是一时瑜亮的少年碰上,尤其杨慎还是曾经号称第一神童的,他们的触碰将会迸发什么样的火花?真是好期待啊。这种百年不遇的事儿,岂能平白错过?

    而在更多心思深沉的人心中,则又看的更加深远一些。苏默自身只是平民没错,可其身后呢?那可是站着几位当今的国公,隐隐有代表国朝武勋集团的意味。

    而杨慎呢,则是清流名士领袖杨廷和之子,更是文官集团首脑李东阳的“小友”。毋庸讳言,杨慎的高调参与,摆明了是代表这两大集团的嘛。

    大明一朝,武勋与文官两大集团近些年来,越来越多的摩擦不断,已然渐渐有了升级的迹象。那么,如今这两个小年轻的对碰,谁敢说其中没有这两大集团博弈的影子?

    若如此,那此番的文会碰撞后,又将为国朝的政治格局,带来什么样的变化?更不要说,这其中还有皇家这个第三方的参与,就愈发使得局势扑朔迷离起来。一众大佬们,焉能不把眼睛擦亮,关注起来?

    但是,这个本就相当震撼的消息还不等开始发酵,另一个更离奇、更火爆的传闻,一出来就将这个消息彻底压了下去,勾动了无数人的各种心思。

    那个传闻是:京畿最近出土了一件可夺天地造化的异宝,持此异宝者,可摄他人气运以养自身,不但可延续自身寿数,更厉害的是,还能进而增加一家一族之气运,甚至最终,或能影响一国之气运,达到改朝换代的效果……

    好吧,最后这句据说完全是以讹传讹的结果,谁也不敢将其宣之于口。但是私下里,因此而勾动起多少野心家的心思,那就无人可知了。

    而且,就算最后这个说法实属无稽之谈,但单单只是前面那些传闻,就足以令所有人疯狂了。

    增加寿数、增加家族气运啊,这尼玛岂不是要逆天了?世上人,又有哪个不渴盼长生,又有谁个不希望自己的家族福延绵长的?至于说这个异宝的前置条件:摄取他人气运……嘁,管它摄取哪个他人的呢,只要能对自身有利,旁人管他去死!

    那么好了,最后一个问题,这个异宝究竟是什么样?现在又在什么地方?

    答案是,这方异宝是一块神奇的石头!至于具体在什么地方,目下唯一能确定的是,它肯定已经落入了某个人的手中。但具体是谁,却无人得知。

    不过谶言中倒是给出了一个提示: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是故虚胜实,不足胜有余……

    好吧,所有人都凌乱了。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这一句很多人都知道,其出自老子的《道德经》。但是后面那句如同狗尾续貂的话又是什么鬼?其出自何处,又是个什么意思呢?

    《道德经》原文是,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

    按照这个字面意思,似乎两下里颇有些呼应之意。到好似是某种对《道德经》原文的释义。可是谁也不敢确定,毕竟所谓谶言,很多都是似是而非,具备相当的迷惑性。若只是那么简单的字面释义,那便不是谶言,而是讲学了。

    尤其是,这个谶言指示的还是一个人的情况下。若此,那究竟是针对这个人的表面特征,还是针对其性格又或是其他什么的?完全不好把握啊。

    那么,这种情形下怎么办?很快,有聪明人首先想到了某个途径:《道德经》!

    别管究竟是不是释义,既然开头点出的句子是出自这本道家典籍,那就肯定就和其有着割舍不了的联系。既如此,弄本道经回来研究一番,或许便能有所得也说不定。

    由此,便又衍生出一个传闻,说是《道德经》一书,也是有着很多不同的版本的。谶言中所语,其实就是从其中某个古老的版本延伸而来的。但究竟是具体是哪个版本,很遗憾,那就需要自己去摸索了……

    于是乎,忽然一夜之间,京城中洛阳纸贵。原本并不怎么畅销的《道德经》,一下子成了抢手货。京城中各个书店书坊中,无论何种版本的《道德经》,瞬间被抢购一空。这使得原本只要一银的《道德经》,竟而被生生炒到了一个骇人听闻的高价,甚至最后就算有钱都买不到的地步。

    所有人似乎都魔怔了,没有人去考究这个谶言的来历和真假,从众,这个心理学上的名词,在这一刻体现的淋漓尽致。

    于是,书商们笑了,刻印商们也笑了。某个阴暗的角落里,某个无耻的人也笑了,笑的见牙不见眼的……

    “讷言,这样……行不行啊?一旦被人抓到,那……那……”英国公府上,后院苏默的书房中,武清县墨韵书坊的掌柜,张文墨满脸忐忑,紧张的一头的大汗,坐立不安的向苏默问道。

    一天,才不到一天的功夫,就因着单卖《道德经》这本书,他足足收获了两千多两大钱。这个疯狂的敛财速度,着实把张掌柜的吓着了。

    好吧,那个所谓的神石的谶言,就是苏默一手打造的。之所以能如此快的形成这种沛莫能御的洪流,得益于他早早在京城这边的布局。当然,最重要的是,其中还有那个最初的同盟,道门的全力配合。

    什么事情,一旦跟佛道两家牵扯上,在这个愚昧的时代而言,那便等于跟神秘事件有了联系。或者换一种通俗的说法,便是跟成仙得道扯上了关联。

    这个时代,真人啊、高僧啊什么的简直不要太多,而且还都有相当的市场。这从当年成化时,连宪宗皇帝都沉迷其中的事儿,便可见一斑了。

    有了道门的暗中奔走,传谣鼓动,这事儿真心是再简单不过了。对于张文墨的担忧,苏默表示毫无压力。眉花眼笑的数着刚到手的银子,嘴都快咧到腮帮子上去了。

    “怕个毛线!”举着一张广进钱庄的通兑银票看了又看,苏默头也不抬的随口撇嘴道。

    “大伙儿都在卖,又不是只咱们一家,所谓法不责众,便是如此了。再说了,真要抓,也得先去抓那些散播谶言的家伙吧,哪里轮的到你我。咱们啊,就是个平头老百姓,瞅准机会挣点小钱儿,没事儿。”

    好吧,这事儿张文墨也被瞒着,压根不知道始作俑者正是眼前这位。旁边侍立的胖子却是脸色古怪,一副便秘的表情。

    抓散播谶言的家伙?少爷啊,咱能有点节操不?人道是卸磨才杀驴呢,你老人家倒好,这驴还在磨上呢,您这就惦记着是红烧还是清蒸了,要不要这么没下限啊?

    还有,看这里,往这看,往这看,这还有个属于道门的家伙呢。您老这么当着我这道门的人,张口闭口的要打要杀的,你还真是不拿自个儿当外人啊。

    胖爷此刻,这叫个怨念深重啊。

    “可是……”听着苏默的回答,张文墨欲言又止,满脸纠结。他是不知道这事儿的始末,但尼玛头天晚上就被通知大批运来各种版本,几乎把墨韵书坊京城分部整个快塞满了的举动,张文墨要是再猜不到里面的猫腻,那他真可以去跳河了。

    “没有可是!文墨兄,你只管放胆去做。我,自有我的道理!”苏默抬手蛮横的打断他,淡淡的说道。脑中浮起昨晚的神秘相会,一双细长的眼中,有莫名的寒光,一闪而逝。
………………………………

第861章:文会开幕

    畅春园,这是皇城中的一处皇家御用花园。里面有四时不败之花、万年长青之树……咳咳,好吧,这不是花果山水帘洞,其实就是专供皇帝避暑的一处景园。

    时值盛夏,这一天,畅春园中往日的静谧被彻底打破,以景致最好的揽翠亭为中心,一圈圈向外,各个花间树荫之下,俱都摆上了一张张桌案。

    其间,往来各个宫女都是盛装打扮,穿花蝴蝶一般,不时的将各色果品点心,还有御用美酒传递呈上。

    桌案后面,并不是平日里的胡凳高椅,却是复古式的毡垫凉席。三五成群的文人士子们跪坐其上,或吟喔诗词,或涂墨纵笔,杯来盏往之际,个个满面兴奋,意气风发。

    只是似有意、似无意间,都偷偷将目光瞥向最中间,以黄幔轻纱垂下围拢的揽翠亭那边,眼中闪过一抹热切和期盼。

    没错,今日正是皇后娘娘为太康公主举办的祈福文会开始了。皇后带着公主,和一众女眷们,都在黄幔垂栊的揽翠亭中而坐。而邀请来的京中各方少年才俊,则都散在周围,如同众星拱月一般。

    此次文会,明里暗里虽各有含义,然则对于这些应邀而来的各家青年才俊而言,他们才不会去关心这些,最多也就是为各自身后家族当个探子,又或是来围观一下看个热闹罢了。

    可除此之外,若有哪个在文会上展露出不俗的才华,幸运的被娘娘或者那位贵女相中了,又何尝不是一个飞黄腾达的机会?

    若真如此,一朝飞上枝头,即刻便是母鸡变凤凰、鲤鱼跃龙门,迎娶白富美,走上人生巅峰啊。别的不说,至少少说也能少奋斗二十年的时光不是。至于各家长辈安排的任务,那则又是顺带手的次要之事了。

    所以,此时此刻,几乎每个人都在刻意而隐晦的展露着自己的才艺,如同开屏的孔雀也似,期望着能吸引到揽翠亭中的某道目光。

    亭子里,一身廻异这个时代的古怪装束的泰康小公主,被一大群名门贵女围着,不时的发出阵阵惊叹赞美之声,兴奋的小脸通红,两只大眼睛笑的都眯成一道缝儿了。

    那是一条典型的后世西方公主裙,以淡黄色的轻纱层层叠叠的编出裙摆,直到脚下鞋边处。束腰往下用竹篾从里做了暗撑,使得整个裙摆如伞盖般打开,如同盛开的花瓣儿也似;

    而上身,则采用紧身样式,偏在两肩处作成蓬松样,自上臂开始往下,则又是渐渐收拢下来,然后于手腕处以花边点缀一圈张开。

    整条裙子,除了在胸口正中额外缝制了一朵盛开的粉色小花,再无别的装饰,却愈发显得这裙子透出一份雅致简约的感觉。

    如此配上小公主那粉嘟嘟的小脸儿,白皙如瓷的肌肤,整个人便如同一个粉妆玉琢的瓷娃娃也似,简直要把人萌翻了的可爱。

    “哎呀,殿下这真是……可不是天上的仙童下凡了……。”

    “正是正是,适才我便奇怪,只道是自个儿眼花了,还以为是观世音大士身边的龙女显身了呢。这般美丽,真真不似人间气象呢……”

    “呵呵,都说登仕郎少年奇才,冠盖当世。别的且不说,单就这份机巧的心思,果然是名不虚传啊。”

    “对呢对呢,也不知那登仕郎脑子是怎生生的,竟如此了解咱们女儿家的长处。唉,倒是不知这裙子出自哪家巧匠之手,若是我也能得上这么一件,便是千金也是肯的。。。。。。”

    “哈,你这可不是发白日梦吗?这般奇物,世上能有一件已是不易,岂能人人都有?也便只有娘娘和小殿下这般人物,才能有这福缘。”

    “可不是这么说,怕是你我便有这福气,也穿不出这般好看来……”

    “什么呢,要我说呀,那本就是咱们小殿下自身生的美貌,便是那仙童龙女,也是比不上的……”

    众女子叽叽喳喳,各种谄媚赞叹如同不要钱般倾泻而出。她们都是各大家高门出身,自然早知道今日文会的来由。而在一早出门之时,也都得了家中长辈嘱咐,当然明白什么话能说,什么话该说。

    于是,言语中有直赞小公主的,顺带着也很是夸了苏大才子几句,这让也在张皇后身边团团而坐的王泌、程妹妹几人脸上颇有光彩,与有荣焉。

    倒是张皇后听着越说越过了,不由的含笑摆手道:“可不敢亵渎菩萨。要说这新衣好确是好的,然终是有些离经叛道,怕是落到那些朝臣们眼中,必要惹来非议的。倒是难为了讷言那孩子,便是宠着太康,难得了这一番心思。”

    说着,转头看向身边的王泌和程月仙二女,笑道:“讷言呢?可曾来了没,怎的也不见他来见本宫?”

    在外的名义上,行了正式的媒聘之礼,王泌和程月仙二女便是苏家大妇正房,皇后使她二人靠着自己坐了,问话自然也只是向她们发问。

    至于图鲁勒图,虽然顶着个蒙古公主的名头,但放在今日这个场合,却也只能再往后排。

    而这位蒙古公主倒也并不在乎,打从开宴伊始,便瞪圆了眼睛,好奇的看着一切。今日这般场景,却是大漠草原上压根不曾有过的奢华。母兔兔一颗心思,早被这些吸引了去,哪还顾得上什么排位座次的。

    更不要说,在她而言,只要能与爱郎在一起便已足够。至于说以什么名分,又或排在第几,却是从没有概念的。

    再有何二小姐和韩杏儿两个,则又是一番心思。她们二人说白了,身份地位本就不能与前面三女比肩。如今能同席而坐,一起来参加一国皇后举办的宴席,已然是从未想过的无上荣耀了,更哪里会去纠结什么位次之类的?

    尤其是韩杏儿,从踏入园子的那一刻起,便紧张的浑身冒汗。脚下如同时刻踩着云彩也似,轻飘飘的、晕乎乎的,完全不知身在何方了。

    此时此刻,便只能紧紧握着身边何二小姐的手,浑身紧绷着,大气儿都不敢出。可以说,若不是苏默一意鼓动,非要她来,她宁可自己单独躲在家里,花心思张罗着些苏默爱吃的吃食来的更惬意。

    这会儿听着皇后的问话,程妹妹和泌姐姐相互对望一眼,终是由程妹妹微微欠身回道:“回娘娘的话,奴姐妹几个自是一起来的,却并没与登仕郎同行呢。”

    她和王泌固然都是有了正式的媒聘之礼,然则一日没正式过门,那对苏默便不能以夫君称之。所以,在皇后面前,便也只能以官阶相称,却是正合适宜。

    张皇后眼中闪过一抹神采,暗暗点头。这程家女子应答得体,举止有度,果然不愧书香世家,倒也确实是苏默那孩子的良配,也不枉了自己一番心思,出手维护她们了。

    这般想着,面上愈发温和起来,笑道:“如此,便暂不去管他就是。那猴儿是个跳脱的,总不肯放着今日的热闹不来。倒是你们几个,也不要拘着,只管开心高乐就是,旁的都不须理会,一切自有本宫为你等做主。”

    这话已然等同于明言了,程月仙和王泌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欣喜之意,忙便一同欠身谢恩。

    “明国的皇后,你是个好人,跟图鲁勒图的额赫一样好。不过你能不能跟那些你们国家的台吉们说一下,不要再去骚扰我,图鲁勒图的心早已给了苏郎,再不会给别人了。”

    冷不丁,旁边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可不正是蒙古公主图鲁勒图是谁?草原女儿,爱恨分明,也从不假颜伪饰,一通直爽的宣言,登时使得整个亭中刹那间寂静下来。

    程月仙和王泌都是心中苦笑,无奈的以手抚额。她们早知图鲁勒图单纯直爽,却未料到竟尔直爽到这个程度。哪怕面对着母仪天下的一国皇后,也是有什么说什么,毫无半点避讳。一时间,都是心下惴惴,脑中急速的转动着,待要想法儿为这位姊妹缓颊。

    张皇后先是一怔,随即不由的莞尔。对于这个蒙古公主的直爽,她其实并没什么感觉。即说不上好感,也谈不上恶感,只不过爱屋及乌之下,又听她直言不讳对苏默忠贞,更把自己跟她的母亲做比,却是不由的生出了几分喜爱。

    “本宫一向听闻边塞儿女最是直爽,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至于说那些去骚扰你的人,你若不喜,无须理会就是。若谁胆敢纠缠无礼,你自来跟本宫说,当由本宫为你做主。可若只是守礼拜访,事涉两国邦交,那却非本宫可以置喙的了。”

    张皇后温和的淡然说着,及到最后,大有深意的看了她一眼。图鲁勒图微微蹙起眉头,感觉这话还没说透,待要再说,旁边程月仙连忙伸手拉住,先是对皇后欠身谢过,这才转头悄声在图鲁勒图耳边说了几句。

    图鲁勒图歪着脑袋想了想,这才勉强点点头,又再转头去看风景,不再纠缠这个话题。

    众人见她一副天真淳朴之态,不由的都是先一愣,随即忍不住的莞尔起来。便有那暗中鄙夷蛮女粗鄙的,在这种氛围下却也不好表露出来。

    由此,一时间,亭中再次热闹起来。围着外面不时递进来的各家才俊的诗词画作评头论足,很快便将这个小插曲抛诸脑后。

    正热闹着,忽听的外面传来一阵骚动。探首望去,早有女官进来在皇后耳边低语了几句。

    正偎在皇后怀里的太康耳朵尖,猛地跳起来拍手欢呼道:“哈,苏默哥哥来了。”
………………………………

第862章:狂酷叼霸拽的闪亮登场

    “苏默来了……”

    “苏默来了……”

    “苏默……”

    这个声音,如同在平静的水面投下一块石子荡起的波纹一般,迅速的漫延开来。

    伴随着这种漫延的同时,还有着无数的怒叱喝骂之声。由是,一下子整个畅春园似都喧燥了起来。

    亭子里,张皇后宠溺的拍拍小公主太康的脑袋,示意她稍安勿躁,暗中却以目光示意女官。苏默来便来了,怎的却如此吵闹?难不成那些家伙竟连她这皇后的面子都不卖,明知道苏默是自己招来的,还敢刻意针对他?

    张皇后想到这儿有些怒了。

    然而意料之外的是,女官儿出离的有些尴尬的样子,满面犹疑,嘴巴嗫嚅了几下,却是欲言又止。

    张皇后凤目微眯,脸上渐渐阴沉下来,待要喝叱,目光所及之处,却忽然猛的一怔,随即不由瞠目结舌起来。

    但见远处拱门之外,一杆大旗迎风飘扬,扑啦啦挥展之际,旗子面上飞金丝走银线,斗大的一行字绣于其上:京都名仕,不服来战!

    举旗的是个胖子,一身的簇新袍子,趾高气昂的大步前行,对于周边不时发出的惊怒喝骂至若惘然、目不斜视。

    大旗后面,一排四个身影一溜儿排开,就那么打着横儿并肩而进。四个人俱都是一身百花团袍,外罩明艳的锦绣大氅。脚踩簇新乌黑皂靴,头戴双翅冠帽,冠帽中间簪着一簇红缨,随着前行的步子颤巍巍轻轻抖着……

    真真好一副骚包拉轰的出场画面!

    偏偏四人还都是一副鼻孔朝天、满脸自恋的模样,满满的一副“我是纨绔”的既视感啊。

    场中众人面色各异,却都是一副见了鬼般的模样。这特么何曾见过这么赴宴的?还特么是在国母这个级别举办的宴会上?举着大旗这种怪异到了极点的事儿就不说了,特么这一溜儿排开的架势,跟只螃蟹似的是几个意思?

    还有那旗面上的字……郁闷个天的,这是来赴宴的啊,还是来砸场子的?

    亭子里,小公主太康满脸好奇,只觉得苏默哥哥果然与众不同,真是好有趣哦;

    蒙古公主图鲁勒图,则是美目异彩频频,满脸迷醉。望着走在四人中间最骚包的那个身影,心中暗道,不愧是我图鲁勒图的男人,便连出个场,都是这么威武霸气,男人味儿十足;

    而何二小姐和韩杏儿两人,却是一个撇嘴不屑,一个偷偷捂嘴偷笑。这两人却是最了解苏默的,此人若是肯安分的,那才真是有鬼了。倒是如眼下这般,才是那个她们认知中的苏大少。

    “恩娘妹妹,他……他这又是搞哪出儿?”泌姐姐也震惊了,红艳艳的小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