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齐信庭侯-第2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大齐和海川的两大将帅都一心置对方于死地,决战正式拉开帷幕,不过他二人不仅要专心搏杀,还需指挥全军作战,但都游刃有余,足见其才。

    随着青城对上泉信玄发起进攻,疾风站在将士们的前列高喊了一声“杀”,身后的一万精锐就随着他冲向了海川贼寇。海川那边,也在上泉信玄拔刀之后,由上泉兄弟带领着冲向了大齐军。

    双方短兵相接,岛上厮杀。青城并没有利用火炮的优势屠杀对方,算是对上泉信玄的敬意把。毕竟两人只是立场不同,所为的都是国事,而非私心,因此也不能片面的说,上泉信玄就是错的。

    然而也正是因为两人所为的都是国事,且立场不同,因此各自都全力一搏,争取赢得此战的胜利。

    青城抢先发起进攻,一枪刺向了上泉信玄的面门。后者竖起佩刀立于身前,以刀刃挡住了惊雷闪神枪的枪尖,紧接着脚一点地凌空跃起,双手握刀高举过头顶,运气提劲至十成功力,大喝一声后佩刀迅速落下,砍向青城的头顶。

    强横的刀气附着在上泉信玄的佩刀之上,平添了不少霸气。而地面上的青城感受着上泉信玄的功力波动,以及他这一招的威慑力,不禁暗想道:一出招就是顶峰功力,毫不留手。。。。。。上泉信玄果真是对我起了杀心。

    “接吾一招,新阴流。裂地斩!”

    面对上泉信玄强横的“裂地斩”,青城以攻代守,将惊雷闪的枪尾用力插在地面,然后同样运转了十成功力,双手紧紧的抓着惊雷闪,双脚一踏地面借力跃起,整个人重量都压在坚固无比的惊雷闪神枪上,双脚高高抬起,以金刚腿双重“金刚出山”踢在上泉信玄的手腕上,对上了他的攻势。

    新阴流。裂地斩硬拼金刚腿。金刚双出山!

    结果是二人斗了个不分高低,难舍难分,开始了功力的角逐。而因为两人功力之强,招式之猛,对拼之后产生的冲击力将周围的士兵都悉数震退。

    眼见周围士兵受到波及,青城不忍,急忙撤招落下。上泉信玄则抓住机会继续进攻,砍向青城,并振振有词的说道:“战争是残酷的,在战场上流露仁慈之心,就是软弱,以及对自己的放弃!”

    “哼,道不同不相为谋,我深信仁者无敌!”

    青城落地同时急忙拔出插在地面的惊雷闪,同时转动手腕,枪身随之转动;运劲聚电,枪身随之电流涌动。准备完毕后,电光石火间,青城将转动的惊雷闪扔向空中,同时右掌置于腰间聚劲,手腕翻转间一掌打出,打在惊雷闪的枪尾,推着神枪攻向上泉信玄!

    “这是。。。。。。他果然天资聪颖啊!”

    “惊雷闪枪法。雷鸣轰击!”

    此招是青城近期刚刚领悟出来,结合落雷峡的武道和惊雷闪融会贯通的枪法。而这一招,正是以枪法施展出的风雷掌。雷鸣轰击。

    风雷掌本就走的刚猛路数,加上惊雷闪更是坚固无比,锋芒无双,两两配合下,威力委实惊人!而首次对敌,就遇上了给他启发的上泉信玄。

    没错,正是和上泉信玄交手后,青城回忆着下山时恩师雷妄道长嘱托的话,这才苦思冥想,用心钻研,总算是有了点感悟。现下青城刚有所成,枪法就能有如此威力,可想而知,假以时日他必定也能成为一代枪法宗师。。。。。。

    “砰!”

    二人兵器相撞,刀气和枪锋对上,上泉信玄只感到青城那强横无匹的招式中,更具备一种微妙的破防力,思索片刻,心中暗暗分析起来。

    “枪身电流覆盖,更飞速转动,就是这股旋转力正在逐渐瓦解我的剑招。不消片刻,我就会被迫脱手弃剑。这还是在我用了神兵的前提下,若是换成寻常兵器,恐怕一交手就会被他打碎才是。这人的成长空间着实可怕,今日说什么也不能让他活着离去了!”

    这样想着,上泉信玄松开了左手,然后以手刀出招,砍在了飞速旋转中的惊雷闪枪头。枪身受力,有一刹那的减速,上泉信玄看准机会,变刀为爪,一把抓住了惊雷闪的枪头并借力往高处掷飞,身体顺势沿着惊雷闪的枪身落下,右臂朝外猛挥,砍向青城的脖子。

    一时间危机浮现,青城却镇定自若。他高举的右臂朝外一翻,顺势抓住了上泉信玄的手腕,左手则以手刀招式落雷闪砍向了上泉信玄的后脖颈。

    高手对决,战况瞬息万变,看的众人都暗自惊叹。而上泉信玄感受着脑后的杀机,身子急忙前倾,且运足了护身气劲,那标志性的气剑“天从云剑”浮现出来,竟是以护身气劲之强,硬接了青城这一招。

    与此同时,上泉信玄左脚向后一踢,踢在青城的腹部,两人互换一招,并借此拉开了距离。

    落地之后,青城轻唤了一声,身后的传令兵急忙跑来,并递上两面令旗。青城接过令旗,高举过头顶并交错,两面令旗呈现出一个“叉”字形,该是在发号施令了。

    而大齐军看着主帅发令,所有将士们即刻往外围退散,以海川军为圆心绕成了一个三层的圆圈状,中间一圈的士兵逆时针跑动,内外两圈的士兵则顺时针跑动,开始布阵。

    同样的,上泉信玄落地之后高喊了一声“其徐如林”,海川军立刻布阵,枪兵在前,步兵在后,弓箭手居于其中,每二十人为一排,排成一百列,列出一条长队,很是整齐肃立。

    青城和上泉信玄同样是两军主帅,除了个人搏杀,两军的拼杀也要顾及,因此一番交手过后,两人都开始排兵布阵,准备再从阵法上较量一番了。

    看着大军布阵完毕,青城双臂落下平伸,两面令旗竖握。大齐的将士们见状,都停下了脚步,且全体面向中心的海川军。其中里面一圈全是盾兵防御战列,中间一圈是部分步兵、枪兵和刀斧兵交替战列,最外围一圈则是剩下的步兵和弓箭手警惕战列。

    “喝!”“喝!”“喝!”

    大齐军列阵完毕,所有将士连续高喝三声,气势如虹。上泉信玄看着眼前威风凛凛,不同于之前临海城驻城军的敌众,眉头微微一挑,下令道:“四方对敌!”

    主帅令下,海川军开始变阵。只见一百列的海川士兵分成四个部分,最前列的二十五排原地不动,最后面的二十五排全体向后转,中间的五十排比较特殊,左侧的十列左转,右侧的十列右转。至此,海川军变阵成面向四方的阵型,明显的以守为攻类阵法。

    青城仔细观察了海川军变阵的整个过程,沉思片刻后眉头微皱,严肃的说道:“这上泉信玄果然远胜只会效仿的上泉信义,他并没有以八门阵法战我,而是以自己的兵法对阵。这样一来,不管此阵精妙与否,至少不用担心被我一眼看穿法门了。不过我刚才听他口中号令,似乎是《孙子兵法》中军争篇的‘风林火山’用兵之道。”

    听到青城的分析,雷影点头应和,接口说道:“没错,《孙子兵法》早就流入海川,海川军中大将必会精研,且有不少将领从中悟出用兵之道。少主既怀疑这上泉信玄是海川将领,那他自然也是读过的。不过,说到在兵法和布阵上的较量,面对青玉城段家,他始终是班门弄斧吧。”

    青城并没有因雷影的夸赞而自满,反倒是忧心忡忡,叹息道:“海川在各方各面都不断的研究着我们的文化和优势,这正是他们图谋天朝的最有利证明。可惜多数人只认为他们是敬畏天朝,因此学习,却不知这一族的人,野心岂止学习,更盼望的,是超越啊。”

    虽然心中感慨万千,青城还是用力地摇了摇头,暂时不去想那些事,专心对敌。

    而看着两军都已列阵完毕,站在海川军正中央的上泉信玄沉吟片刻后,高声喊道:“段将军!吾弟兵法拙劣,曾惨败于将军之手,今日,在下愿以这粗劣阵法向将军讨教一二。你我既是阵决,也定生死,在下祈望为我海川将领赢回一局,也请将军不要藏私,尽力施为,在下多谢了!”

    “上泉信玄!你曾伏击过我,今日我算还与你了!你我之间,没有私怨,只有国仇,我段青城敬重你的一身本事,也视你为大敌,自然与君尽力相搏。我看你所布之阵以守为主,那段某就不客气了。”

    “请将军赐教!”

    “好”,青城应了一声,双手令旗高举过头顶,同时高声喊道:“大齐的将士们!杀敌立功!”

    “杀!”“杀!”“杀!”
………………………………

第一卷:少年壮志,初露锋芒 第六十五章  青城先手,尽显将才

    青城令下,全军待命,众将士怒吼了三声以鼓舞士气。而看着海川那边也已经列阵完毕,青城不再耽搁,高声喊道:“上泉信玄!你们曾以我大齐的八门阵法连败镇海侯四月之久,狂妄至极。段某不才,今日同样以八门阵法讨教,你要当心了。”

    青城称自己所布战阵是八门阵法,上泉信义仔细观察后,眉头微皱,不解的说道:“这八门阵法我知道,应该是分八个方向和八种对敌之策交替变化才是,可这段青城布阵,一个圈套着一个圈的,哪里像八门阵法啊?”

    “大齐军队最出名就是阵法的诡异莫辨,你随略懂此阵,但远谈不上精熟,何况对面又是这等名将亲自布阵,你看不懂也是正常的。”

    随口回了胞弟一句,上泉信玄仔细打量着青城布下的阵法,沉吟片刻后嘴角微微一翘,面带三分微笑地说道:“八门对八卦,变化委实难测,看来,这段将军是动真格的了。也罢,此战事关重大,双方必定倾力而为,我也放手一搏,好好会他一会。信义,等下开战之后,你需仔细观察我与他的变阵法门,好好领悟,对你定有进益。”

    “放心吧兄长,我会的。倒是多年没见过你认真了,我也期盼着呢,呵呵。”

    青城见多识广,自然不难看出上泉信玄所布战阵是以守为攻,因此也不多做客套,缓缓地举起双手,准备发号施令。而眼见青城准备下令了,雷影和疾风都握紧了手中的兵器,蓄势待发。

    青城双手高举过头顶,双臂左右挥舞,两面令旗交错摇摆。众将士看到将令,开始变阵。只见三圈大齐将士全都跑动起来,依旧是中间一圈与另外两圈的将士方向相反,但不同的是,他们在跑动中,明显的不断靠近海川军,缩小着包围圈。

    上泉信玄见状,也急忙下令,喊道:“不动如山,十方拒敌!”

    海川军听到主帅的将令,也开始变阵行动。只见四个分队以上泉信玄为中心逐渐靠拢,每个分队的将士交替变换位置,最终所有的盾牌兵都移动到了最外侧,其后为枪兵,交替站列,枪头顺着盾牌之间的缝隙穿插出去对着大齐军,再往后是步兵,弓箭手则都退到了最内侧。

    包围圈逐渐缩小,青城再度变阵。他双臂停下动作,但依旧高举,先是在头顶摆出了一个“叉”字形,紧接着双臂快速落下,两面令旗指向前方。

    众将士得令,中间一圈的将士和最外侧的将士交换站列,弓箭手站到了中间一圈,并纷纷拉弓搭箭,紧接着就对海川军发起了一轮疯狂的攒射。

    海川军以守为攻,最外围的盾牌兵做好了防御工事,大齐的弓箭并没有射穿他们的防线,都被挡了下来。而盾牌兵身后的步兵似乎早有准备,在大齐军进攻的间隙,谨慎的收集着盾牌周围的弓箭。

    青城见状,眉头微微一挑,心中暗想道:防御工事做的不错,且步兵训练有素,配合无间,想破阵,靠弓箭手打开缺口是不现实的了。

    同样在仔细观察敌阵的雷影,看到眼前这一幕后,和青城说道:“少主,每个方位都防护有加,并无显眼的薄弱点,继续攒射下去似乎并无意义。”

    青城赞同雷影的观点,因此在一轮攒射结束之后,他双手再次高举过头顶,并继续左右挥舞。众将士见状,纷纷停止进攻,再次跑动起来,并且包围圈继续缩小着。

    “好机会!也该让我试探一下了。”

    上泉信玄见大齐军停止了进攻,看准时机发号施令道:“其疾如风,捕风捉影!”

    海川军收到将令,最内侧的弓箭手纷纷拉弓搭箭,中间的步兵也同时行动起来。只见他们取下腰间一个竹筒,将里面不知为何的液体洒在了弓箭手的箭头上,又在怀中取出打火石靠近箭头取火,刹那间,箭头被引燃,所有的弓箭都成了火箭。

    准备完毕后,所有的弓箭手向斜上方外侧放箭,火箭顺势攻向了大齐军的包围圈。

    “好家伙,竟然还准备了油。果如父亲所说,外族研究《兵法》,都喜欢采用火攻。哼,可惜我也早有准备了。”

    青城似乎早有预料,且已然嘱咐了众将士如何应对,因此在海川军发起火攻之后,大齐这边所有的盾兵都将盾牌高高举起,且朝身后放倒,外侧的将士顺势接住,内侧的将士居于其中,正好挡住了落下的火箭。

    虽偶尔也会有几支箭落到阵中,但多数都被内侧的将士急忙驱土浇灭了。少有几人确实伤到,但损失并不大。

    上泉信玄看不到中间一圈的将士行动,但后方的梁峰却看得仔细。所有的弓箭手都暗自拉弓搭箭,箭头朝下,靠着前排的盾兵身躯挡着。看着这一幕,梁峰心头一动,暗想道:果然是带兵有道,不辱没段家名声。

    “哼,阵门大开,岂不是给了我们机会?兄长果然厉害,只一手,就把主动权夺了回来,现下敌军自顾不暇,我们是否。。。。。。”

    上泉信义话未说完,上泉信玄已然会意。然而他却有些犹豫,迟迟没有下令,因为在他看来,青城不似这种货色,只一个回合就露出了破绽。

    然而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就算是自己算错了,也不会有什么损失。上泉信玄这样想着,犹豫再三还是高声下令道:“火龙入世!冲入阵中!”

    海川的将士得令,所有弓箭手放平弓箭,前排的盾兵将盾牌稍作转动,阵门打开,火箭直直的瞄准了大齐的包围圈。

    就在这时!青城眼疾口快,高声喊道:“反击!”

    没等海川军发动新一轮的进攻,突然,大齐军阵中所有的盾兵向后撤退,内侧的弓箭手面前再无蔽物,动作展现无疑。然后,就在上泉兄弟略显惊讶的目光中,大齐这边发动了反击,弓箭手攒射敌阵!

    “不好,这是诱敌之计,盾兵速速重铸防御工事!”

    虽然上泉信玄及时下了令,但依旧是慢了一步,数不清的弓箭自各个方向射入海川阵中,虽只有一刹那的时机,但造成的伤亡着实不小。

    而首轮相互的试探结束,青城趁着敌军略显慌乱的时候乘胜追击,再次下令。只见他双臂朝前平伸,于身前将两面令旗交错摆出一个“叉”字形,大齐军再次跑动起来。

    此时疾风和雷影已经加入阵中,所有将士跑动的同时,一部分步兵和枪兵突然冲向敌阵,仔细看去共有五个小队,分别从五个方向攻向敌军。

    “杀!”

    在雷影和疾风的带领下,这五支小队趁乱攻向敌军。枪兵在前,在冲到敌阵时,趁着海川阵中慌乱,将手中的长枪插入盾牌之间的缝隙,刺伤不少敌军。而其身后步兵,则借机将伤亡的海川盾兵手中盾牌抢走。

    一时间海川军阵乱成一团。此次冲锋疾风尤为勇猛,冲到敌阵后,他脚一点地微微跃起,高举手中巨刀砍在身前一面盾牌上方,接着凭借自己过人的臂力,落地的同时拉倒了盾牌,后带着他这一队的将士冲入阵中和敌军展开厮杀。

    “来啊!哪个不怕死的速来与我一战!”

    疾风带头冲锋,手下人士气高涨,加上他那一副杀神的样子,委实震慑了不少海川士兵。而看着敌军长驱直入,上泉信义紧握佩刀,杀向疾风。

    “我来战你!”

    疾风听着上泉信义的喊声,将手中的巨刀横向挥砍,后者以前滚翻躲开了他的攻击,并顺势刺向疾风的腹部。

    疾风迅速的转身,堪堪躲开了上泉信义的攻击,同时一脚踢出,反攻向上泉信义的面门。后者见状,将手的佩刀立于胸前,以刀刃挡住了疾风的攻势,同时左手以手刀施展出其兄长传授的新阴流。刺喉穿,刺向疾风的胸口。

    “好!就与你拼拳!”

    疾风看着上泉信义的攻势,右手握拳打向后者,两人稍作拼招,上泉信义的臂力不如疾风,剑招被破,却也变招及时。只见他变刀为掌,一掌打在疾风的胸口,将其击退数步。

    疾风没料到此人变招迅速,稍落下风心有不甘,眼看就要再次攻去。而这时,青城看着逐渐恢复秩序的海川军阵,心知时机已过,不能恋战,急忙变阵。

    他高举双臂,两面令旗交错挥舞,外围的将士迅速跑动起来,冲锋的五支小队看到,也都迅速撤离。疾风虽心有不甘,但深知将令为重,自己不能打乱青城的布局,只好同步撤离。

    冲锋小队撤退过程中,所有抢到盾牌的步兵居于最末,负责阻挡敌军弓箭手的追击。

    同时,大齐军阵中,除了那五个方位外,其他位置上的弓箭手都发起了射击,援护冲锋小队撤退。致使本想趁起撤离时反击的上泉信玄没有得逞。

    这一轮变阵冲锋,大齐军虽略有伤亡,但总的下来海川军阵中已伤亡过两千多人,算是青城略占上风。

    而上泉信玄指挥完将士重新列阵后,看着敌我双方的伤亡情况,沉吟片刻后,略显愁容。

    “果然是用兵有术啊。所有的变阵都于事前安排妥了一切,谁人得令冲锋,谁人负责援护,都不需要临战调拨。再看其冲锋的小队,枪兵打乱阵脚,步兵厮杀,竟还有负责抢夺盾牌以备撤退所需的人,真可谓算无遗策啊。”

    听着兄长的评价,上泉信义无奈的点了点头,接口说道:“说来惭愧,我也算是布过此阵,但到现在我都没看懂他是如何定义的八门方位和各小队进攻方式,这个段青城,的确是高明啊。”

    上泉信玄深有同感,然而他略作沉吟,重新换上那副略带傲气的表情,然后微笑着说道:“如此,以守为攻无异于成了他段将军的活靶子,看来,只能反守为攻了。”
………………………………

第一卷:少年壮志,初露锋芒 第六十六章  信玄反击,青城算计

    青玄决战,上泉信玄以守为攻布阵,青城则出动出击,取得了第一回合的胜利,充分展示出了大齐段家的用兵之道。而上泉信玄思量再三,决定放弃保守的打法,反守为攻,抢占先机。

    “其疾如风!四方长蛇!”

    上泉信玄高声下令,海川军将士得令后急忙变阵。只见四个分队逐渐合拢,并且东西南北方位最外侧的士兵开始跑动起来,每一排两侧的将士逐渐靠后退。

    他们最外侧只留下三个将士,往后逐渐增多,使得原本呈方形的四个列阵,渐渐地变成了四个三角形战阵,且所有的枪兵都调拨到了最外侧,步兵退到了最里层,盾兵居于其中,让四个方向的外围如同四把尖刀一样,让整个海川军变作十字战阵。有着显而易见的攻击性外观。

    大齐军这边,青城等人仔细观察着上泉信玄的变阵,待变阵完毕,青城点了点头,说道:“果然,第二回合他要以攻为守了。原本他们的兵力就在我军之上,固守不出,我们则有大把机会步步蚕食。但主动出击,兵力落后的我军就显得被动许多。”

    “没错,因此破阵关键,就在于如何夺回主动权。”

    雷影的分析青城表示赞同,但如何夺回主动权,就略显困难了。而青城仔细观察了海川的战阵之后,轻笑着说道:“战机总是要打出来的,等是等不到了。不过上泉信玄恐怕是要失望了,虽然他以攻为守,但我并不打算固守。主动出击,才是破敌上策。”

    打定主意后,青城发号施令,大齐军立刻跑动起来,准备变阵了。

    看着大齐的三层包围圈,面对攻击性的战阵脆弱的如同一张薄纸,上泉信义和藤原都等不及要去撕碎了,然而主帅上泉信玄却迟迟没有下令,反倒是在心中暗想道:如此薄弱的防线,主攻还则罢了,作为防御工事,岂非太随意了?总觉得,这段青城是另有打算呢。。。。。。

    “兄长,下令吧!我们都等不及要扳回一城了。”

    眼见上泉信玄迟迟不下令,其弟等不及发问到。而听着他的话,上泉信玄的思绪被打断,沉吟片刻后轻点了点头,下令道:“动如雷震!一点开花!”

    海川军得令,在上泉信义的带领下,向着正东方的大齐军包围圈发起了冲锋。而看着他们行动起来,青城并未急着变阵,反倒是一副任他来攻的样子。

    “雷影、疾风,你俩去吧。记住,没我将令不得反击,坚守即可。”

    “喏!”

    二将得令,迅速冲入阵中,于正东方和海川军相遇,带着大齐的将士们坚守防线。

    疾风最是勇猛,他看着冲在前面的海川枪兵,紧握着手中巨刀,脚一点地微微跃起,躲开了三人的枪击,并在落下的同时用力挥舞巨刀,一刀砍断了海川军最前列的三根长枪,其后的步兵迅速将没了兵器的海川将士拉入阵中,乱刀砍死。

    然而海川军虽死了三人,但第二排的五人又迅速补上,一心想要打开大齐战阵的缺口。

    “哼,有胆不怕死的就来吧!”

    疾风眼见敌将再度攻来,转身抬腿踩在身后盾兵的盾牌上,借力跃起,并顺势在空中转身,同时高举手中巨刀。等他面向敌军之后,巨刀砍下,两个海川枪兵鲜血横流,当场毙命。

    疾风右手挥刀,左手则抓住了另一人的长枪枪头,落地之后用力一拉,紧接着一脚踢在那人的面门,巨力袭来,那人口吐鲜血,应声倒地。

    剩下的两人一心想要为同伴报仇,面对着身前空门大开的疾风,他们奋力刺去。然而疾风不见有丝毫慌乱,反倒是冷笑着看向两人,但也不见有躲闪的打算,是否自持过高了呢?

    “噗!”

    就在两人即将刺到疾风时,突感心口巨力袭来,一阵刺痛,忍不住喷出一口血来,手中长枪再也握不住,倒在了地上。而仔细看去不难发现,两人的心口上竟插着两把短戟。

    正是雷影来援!原来疾风并非托大,而是两人多年的配合让他和雷影产生了极高的默契。方才疾风杀敌之时,雷影就在其身后默默注视敌军,眼见疾风顾不上最后两人的攻势,雷影忙掷出自己的兵器,配合疾风清理了第二排的敌军。

    两人皆是武艺出众之辈,兼且配合无间,一时间海川军竟不能进犯丝毫。而看着两人英勇非凡,上泉信义深知破阵只能是将对将,兵对兵,因此和藤原对视一眼后,两人分别选定了自己的目标,冲向雷影、疾风二将。

    “我来会你!”

    “休要逞凶!”

    上泉信义冲向疾风,藤原则挑上雷影,四人战作一团,一时间难分胜负。而看着二将被牵制住,海川军面对大齐军发起了新一轮的进攻。

    前排的枪兵痛击着大齐的盾兵,后排的步兵则蓄势与齐军肉搏。看着战况进行至此,青城心中暗想道:雷影的对手。。。。。。那人的路数像极了上泉信玄的新阴流,该是他的徒弟吧。不过雷影的戟法也是出众,应该不输于他。反倒是疾风那边,上泉信义武艺高强,疾风略有不敌。虽说眼下两人未分胜负,但疾风仗着的是自己过人的臂力,若持久战下去,难保不露出破绽。

    “青城,恕我多嘴,你为何还不变阵?”

    梁峰眼见青城并无下令的打算,沉不住气问了一句,因为在他看来,海川军主动出击,又有兵力优势,固守难保不失。而沉思中的青城听到梁峰问话,不禁笑道:“梁大哥,兵力上敌多我少,贸然出击恐有不妥啊。”

    “那,我们就这样干等着?”

    “当然不会”,青城不假思索的回了梁峰一句,随即说道:“我是在想,如何把海川的兵力分化,让上泉信玄的两万大军部分孤立,进而逐个歼灭。”

    梁峰思索着青城的话,沉吟片刻后点了点头,眉头微皱着说道:“如此的确为破敌上策。但,说起来轻巧,如何能分化他的兵力呢?”

    青城沉思片刻,仿佛是做出了一个决定,叹息道:“我军已渐有伤亡,的确也不好继续等下去了。好,就给他一个战机,且看这上泉信玄的临战变阵如何!”

    说罢,青城高举手中令旗,紧接着迅速落下平伸,令旗指向前方,然后收回令旗,翻转手腕,两面令旗的顶部相对,发号施令完毕。

    大齐军见主帅发令,急忙变阵,只见三层包围圈以正西方的将士为中心,迅速向两侧靠拢,逐渐形成了一个六圈的半圆防线,并且正南、正北的将士逐渐逼近海川军,枪兵在前,步兵紧随其后,随正东方的将士发动了反击。

    一时间,上泉信玄那“十”字形的战阵,三个分队都被大齐军包围反击,唯有正西方,也就是上泉信玄所在的位置露出了缺口。而看着青城的变阵,上泉信玄眉头一挑,心里暗自思索。

    “不愧是大齐名门,兵力弱于我,所以不宜采取固守的战略。但段将军,你这般不顾一切的反击,可是给了我战机啊。”

    心中这般想着,上泉信玄抓住机会发号施令,高声喊道:“侵略如火!后军出击!”

    上泉信玄喊完,起身后的传令官也都随之高喊传令。而收到将令的海川军开始了变阵,只见“十”字战阵的横向两个分队变攻为守,以盾兵在前固守齐军攻势,后方的分队趁着缺口大开的时机,自两侧绕向齐军的后方,打算以步兵冲锋,迅速歼灭齐军的后排弓箭手。

    “果然如我所料!好一个侵略如火,那我就以离卦阵门对你的‘火攻’!”

    青城看着海川军果然自那里冲出,大喜过望,双手高举令旗,右臂迅速落下,发号施令。

    大齐阵中后方的弓箭手看到了青城的将令,纷纷拉弓搭箭,转身蓄势待发。而等海川军绕到他们面前之后,所有的弓箭手攒射敌军,射倒一片。

    其身后的两排步兵也都转过身来,偶有躲过弓箭手射击的海川将士,则与之展开了肉搏。一时间战况焦灼,并没有像上泉信玄想象的那般轻易歼灭齐军后方。

    “好一个段青城!原来那缺口就是为我打开的。持久战下去,后方将士兵力不足,恐会被灭,反正这一轮进攻也杀伤齐军过千人,不必急在一时,还是先收回来吧。”

    上泉信玄也是将帅之才,一眼就看穿了青城的意图,急忙下令喊道:“不动如山!左右援护!其四回防!”

    海川将士得令,最外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