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宋改造计划-第9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大逆不道,一派胡言!”

    看着花白胡子乱颤指着自己爆喝出声的蔡京,薛明的脸上不由得浮现出了一抹讥笑。

    这老狐狸忍了这么大半天,终于还是忍不住的跳出来了开始亲自赤膊上阵了么?从蔡征被羞辱到现在,蔡京这老家伙就一直在暗中搅风搅雨的,丫的还真以为是已经胜券在握了么?

    不过,薛明环顾了下这勤政殿,还是不得不说蔡京确实无愧他那老油条之名,老谋深算之极,这出手……好吧,是出嘴的时机实在是把握的太好了。

    薛明这话一说,何执中、周度、袁成、王黼、郑居中等人无不是目瞪口呆,一脸惊骇的看着薛明。甚至于是赵佶,脸上也是第一次露出了明显的不悦之色。

    如果有的选择,薛明实在是不想在这个时候、这样的一种场合下生今天这样一场廷辨。

    买麸糠什么的其实都是虚的,不外乎是蔡京等人想要趁此逼迫一下他而已。可是,他用皇帝的钱去收买那些食君禄的官吏,并说出没银子这些本应该是“食君禄分君忧”的官吏都不会给皇帝卖命的话,却显然是很有些过甚至是大逆不道了。

    时机、场合、地点等等都不对,更不要说,这勤政殿内除了想维持平衡的赵佶、态度一直摇摆不定的何执中几人外,他实在是找不到一个可以为他说话的盟友。
………………………………

第419章 人善被人欺

    不是蔡京的党羽就是绍述一派,这两派虽说如今也是貌合神离,可是在对付张商英这保守一派的时候却从来都是组团的。恰恰保守派的几位重量级人物都不在,而偏偏的薛明如今却似乎是已经被打上了张商英那一系的标签。

    可是,薛明没有办法。

    如果他这个时候不说出来,那么他后面接下来一系列的计划也就无法展开。本来还是想着晚点把城外的灾民安置妥当之后,专门找赵佶单独说说这些事,却不曾想刚刚到这儿王黼就已经开始直接率先难了。

    而且,显然薛明之前轻视了这些老东西们收集消息的能力,一下让自己陷入被动。

    一句话,就让开始一直看着马前卒王黼难的蔡京终于直接出手了,而且一出手就是大招。

    所有人都看的出来,薛明刚刚这句话,已经让赵佶极度的不满了。这已经是在质疑皇帝的能力、质疑赵佶皇帝威信了。

    如果薛明接下来的话不能让赵佶满意的话,那么他的结果,似乎已经可以预料。

    “食君之禄为君分忧,薛明轩,你如此颠倒黑白、攻讦圣上是何居心?”

    王黼紧紧跟随蔡京,指着薛明疾声喝道,

    他的这个帽子扣的却是更大了。直接上升到了攻讦皇帝的头上,这是要将薛明直接往死里整了。

    “食君之禄为君分忧?哈哈!”

    薛明看着看似一脸愤怒,实则已是满眼得色的王黼笑道。

    “你笑什……”

    “李大人,竟然也知食君之禄为君分忧?那你现在是在做什么?为君分忧?”

    薛明陡然打断王黼的话,看着王黼复厉声道。

    “……你……”

    陡然被薛明如此喝斥,王黼爆退三步,老脸时青时白指着薛明哆哆嗦嗦的道。毕竟薛明曾经硬抗了五十廷杖的“辉煌”战绩听起来还是挺吓人的不是?

    不过这薛明应该不至于敢如此的对待自己吧?自己又怎么会被这样一个乳臭未干的黄口小儿给当着众多臣工的面给喝斥吓退了?

    这让自尊心向来强到没边的王黼怎么可能受的了。他何曾受过这样的羞辱?

    即便是张商英,也不敢这样喝斥于他不是。

    自打外放出去近一年的时间,这次回京之后,薛明给蔡京等人的印象就是或许是真的有才或许有时会放浪形骸或许有时候会爆一下,不过在大多数时候面对朝中大臣的时候却还是很本分的一个人。当然,本分这个词是褒义词,如果换一种说话,那就是夹着尾巴做人了。

    今天,薛明这陡然一爆,却是让所有人都不禁一愣。

    “薛明轩,圣人之学可是教你如何知道上下尊卑?”

    “薛明轩,此等德行岂能放纵?如今只是小小学士,日后若是封侯拜相,岂不是要连陛下都不放在眼里?陛下,此等居心叵测之人……”

    “够了!”

    赵佶怒喝出声,打断袁成和周度等人,随即看着薛明皱皱眉道:

    “明轩,你说。”

    他对薛明的称呼却是已经悄然换了。

    称呼的改变,本身就已经足够说明很多问题,所以袁成等人愤愤的瞪了薛明一眼,却是只好躬身应命。

    “是,圣上。”

    薛明知道,如果今天他不能给赵佶一个满意的答案的话,那么估计他不用走出这勤政殿,乌纱帽就要落地了。

    “敢问王大人,俸禄几何?”

    “与你何干?与今日之事何干?”

    王黼拂袖撇过身恨恨出声。

    “当然,王大人身为副相,想必是吃喝不愁的。每日里锦衣玉食怕是连五谷都不曾触碰过。可是开封府的那些官吏们俸禄几何?以如今京师之粮价,他们又能买多少粮食养家糊口?

    圣上,官字上下两个口,先要喂饱了上面一个口,方才能再去喂下面那个口啊。

    如今汴京城外流民汇聚,若是我开封府的官吏连他们自己的嘴都都填不饱,他们又怎么去为圣上赈灾,为圣上分忧?

    王大人,你愿意去给那些流民分粮食?”

    “食君之俸,为君分忧,本是那些官吏分内之事。”

    “呵呵,那王大人你去?当然,王大人位高权重,当朝副相怎能做这等小事?可是话又说回来,王大人是官,他们也是官,王大人拿的是圣上的俸禄,他们拿的也是圣上的俸禄,而且王大人的俸禄怕是一人就抵我开封府数百官吏之俸禄,那王大人又为何不能做这等小事?王大人不是更应该为圣上分忧么?”

    “……你,你这是在强词夺理!”

    王黼愣了一下,却是实在找不出什么有力度的反驳之词来。

    “那好,李大人既然说下官是中饱私囊,不去为陛下分忧的话,那么王大人不如先给下官个几百万两的银子来好让下官先去买粮赈灾,为陛下分忧就是。蔡公可是我大宋的太宰,太上丞相,李大人呢,也是副相,下官却只是个小小的知府。只不知两位大人,以为如何啊?”

    “咝!”

    听到薛明这话,蔡京等人都不由自主的倒吸一口凉气。如果可以骂,估计他们早就跳起来指着薛明的鼻子骂了。几百万两银子,也亏你敢说出口。

    “袁大人?周大人?郑大人?几百万两银子多了?那好,一百万两也可以。”

    薛明直接开了地图炮,将蔡京、王黼、袁成、周度、郑居中等一干人齐齐囊括到火力范围内。

    一直以来,他都本着你好我好大家好的心态,只要不惹他,好吧,就算惹了,只要不太过分,大家也都是可以过去的嘛。

    可是直到今天,薛明才现,老祖宗一句话说的实在是太对了。

    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

    这些老东西让薛明这一次是真的动了肝火。

    一个个玩阴谋诡计收拾自己人都是个顶个的好手,他是望尘莫及,可是一旦碰到大事,却是一个个跑的比兔子还快,把他扔出来顶缸也就算了,想想赵佶焦头烂额的处境,再想想外面那有可能出现的逾百万灾民,说实话薛明也就忍了。
………………………………

第420章 充军算是刑吗?

    赵佶等人不知道,薛明可还隐约记得。大宋朝到了后期不仅皇室血脉凋零,而且整个大宋朝那是大灾不断小灾连连。他犹自记得不久之前还曾经在系统里的一本文献之上看到过,汴京城曾经生过一次饥荒,数十万人活生生饿死在汴京城外,白骨累累。虽然不知道具体是哪一年,可是看如今这种状况,很可能就是他正在遭遇的这一年了。

    替他们顶缸,擦屁股也就是算了拿不出银子,也可以忍了关键的时候竟然还想着把自己直接弄下去?把自己弄下去他们就好过了?

    其实,薛明是想错了。蔡京的本意根本不是要把他开封府知府给弄下去,而是要借着这个机会把薛明的罪名坐实了,然后逼着赵佶不会在关键时候将薛明从开封府知府的位置上给摘走。

    说到底,就是要将薛明死死钉在开封府知府的位置上,至少是流民还存在的这段时间,要将薛明死死定在开封府知府的位置上。

    只有这样,一旦赈灾失利,才不会波及到他们这些人,然后等到灾情过后,再来摘桃子。

    至于那些流民的死活……大宋朝什么都不多,就是人多,谁又真的会在意呢?

    可以说,蔡京等人的算盘打的是挺好。可是他们没有想到,本以为是十拿九稳可以拿下薛明的事情,竟然会遭到薛明如此强烈的反弹。

    当真是机关算尽太聪明,反复了卿卿性命。

    “你明知国库空虚朝中无银,还将陛下用于赈灾之内库私募分给手下官吏还有殿前司兵卒,不是公器私用又是为何?”

    袁成不死心的道。

    “那银子,是陛下赏赐给为君分忧的官、兵的,可不是我擅自给他们的。”

    薛明对着赵佶眨眨眼、

    “……”

    所有人都知道,如果赵佶要知道这些银子要是给那些官吏还有殿前司兵卒的,赵佶要是愿意从内库中拿出这些银子才怪。

    可是,他们不敢说而在银子已经都没了的情况下,赵佶更不可能说,银子不是他赏出去的。

    “还有,此次赈灾都是由那扈大官人等急公好义一心为陛下分忧的几个巨商借贷给朝……给下官,为朝廷提供粮食,那些银子待到流民散去,下官还会原封不动的送交内库。”

    薛明原本是想说,是扈成借贷给朝廷的,不过想想还是算了,直接用个人名义似乎更好。毕竟,还是要维护赵佶的颜面才对。

    “不知道,这借贷……薛大人又收了多少好处?”

    王黼在一边终于抓到机会,阴恻恻的道。

    “王大人似乎对这道道很熟悉啊?莫非,曾经做过?下官求教。”

    “黄口小儿,竟敢血口喷人!”

    “不要激动不要激动,王大人,这个问题若是戳到了王大人的的话,王大人大可以不必回答,这个我们都懂得,是不是?”

    说着薛明不以为然的摆了摆手,显得很是大度的样子。只是他的这动作再加上他的这话,却是将王黼给气的差点硬生生吐出几十两的血。

    郑居中不知为何,看着薛明笑眯眯却眼神冰冷的样子心中不由得突然浮现出一抹寒意。

    “那敢问蔡公,如今我大宋朝是贪官多,还是清官多?”

    薛明看都不看王黼,对这个没半点水准只能做人走狗的老人,他实在是懒得跟他再说半点话。论政治手腕,也许每个人都能一根手指头就玩死他,可是论到实事,他们却是全成了酒囊饭袋。

    “……”

    蔡京听到薛明的话,怔了怔,一时间却是不知道该怎么回答。到底是清官多,还是贪官多,他其实要比谁都要清楚。可是他却不能在赵佶的面说出来。

    “呵呵,怎么蔡公不好说?那下官来替乔公说,不仅是我大宋如今,古往今来历朝历代都是有清官也有贪官,可是清官如凤毛麟角,贪官却如那黄河之沙。蔡公身为大宋宰相,官位是圣上给的,可是若不依靠那些贪官,又能依靠谁?没有那些贪官撑着,怕是也都什么不是吧?哎哎哎,不要动怒蔡公,不止蔡公,之前的诸任宰相不都是如此?下官说的对么?郑公?”

    郑居中很是干脆的扭过了头,不去看薛明。

    其余人虽然都是心中怒极,却是根本无从反驳、

    他是不是疯了?这样的事情,即便所有人都知道,你也不能直接说出来啊。而且还是点名道姓的当着皇帝的面说出来,这个疯子!

    “你想说什么?”

    蔡京一字一顿的看着薛明,眼中寒光四射。

    他知道今天他是栽了,而且他们所有人都栽了,栽在了薛明这个毛头小子的手中,颜面无存。好在的是在座的人都是朝中重臣,消息不会太过传扬出去。

    “蔡公好脾性。下官想说的是,贪不可怕。只要能为陛下分忧会做事,哪怕你贪点又如何?怕就怕,贪还不能为陛下分忧不会做事的人,那就该……杀!”

    薛明冷冷的吐出一个“杀”字,让偌大的勤政殿再次一片死寂。

    看着神色平静的薛明,没有人认为他是在开玩笑。要知道,前不久他可是还亲手将一个绿林巨盗的脑袋给砍了下来,这可是所有人都听说过的事情。

    这个疯子!

    “太祖有言,刑不上士大夫……”

    “充军算是用刑么?蔡公。”

    “……”

    蔡京等人面面相觑,薛明这明显又一次在强词夺理了。刑不上士大夫这话,显然是泛指,而不是说真的用刑具来鞭打士大夫或者砍头才叫刑好么?

    “圣上,以内库银子赏赐百官犒军,值此内忧外患之际,若是开封府、殿前司有人在此次赈灾之中行那那贪墨之事、于民争粮、于兵争利,请圣上允许微臣自行处置!”

    “不可啊圣……”

    “朕,允了!”

    王黼还没叫出声,这边赵佶已经是冷冷出声。

    刚刚所有的一切赵佶都看在眼里。他不傻,相反他看的很清楚,虽说薛明把事情都放在了明面上来说,让他这个皇帝有些难堪,可是相对于能够搞定这次已经到来的流民之患,赵佶并不认为这真的是个难堪。
………………………………

第421章 火山口

    恰恰正因为突然硬起来的薛明,让赵佶清楚,薛明做的要远比如今这些还在堂上想千方百计坑薛明的丞相、副相、大学士、国公们要强的太多太多。

    他们只会一个劲儿的给他抱怨库中无银,库中无粮,可是却没有说出任何哪怕一点儿的实际办法。

    “陛下圣明!”

    赵佶刚刚出声,薛明就立马应道。

    他知道赵佶肯定会答应,如果他不答应,他就要撂挑子了。更何况,他并没有真的打算现在就破掉太祖皇帝那刑不上是大夫的狗屁遗训。

    “告诉那为朝廷分忧的几个商贾,流民事毕,朕会亲自赐宴于他们,以彰其功绩。”

    “陛下圣明!”

    对赵佶做出这样的决定,薛明依然不感觉丝毫的意外。有钱就是爷啊,哪怕赵佶是皇帝。看着满脸阴云密布的赵佶,薛明张张嘴,最终还是将到嘴的话又缩了回去,只是躬身送上一记马屁。

    有些事情,现在还是不到时候啊!

    “蔡卿、郑卿,明日朕希望能看到相府能商量处解决赈灾粮款的办法。哼!”

    赵佶冷冷的瞅了一眼蔡京和郑居中两人,冷哼一声拂袖离去,留下脸色时青时白的蔡京等一干人。

    谁都知道,显然这一次赵佶是真的被蔡京等人激怒了,次直接用实际行动和言语来表示对蔡京这个大宋宰执的不满了。

    “下官还需出城安置流民,诸位大人若是弄到粮食和银子,随便一样陛下都是会很高兴的,为君分忧,能者多劳,下官告辞!”

    看了一眼如丧妣考的王黼一眼,薛明对着面色铁青的蔡京、袁成等人抱拳一礼,扔下一句话后就毫不停留的转身扬长而去。

    反正这一次显然是都已经彻底的撕破了脸皮了,他又何苦再装那无害的小绵羊?

    灾情的变化出乎所有人意料之外,却似乎又在意料之中。短短不过五天功夫,汴京城外的流民就已经突破了五十万人之多,而且还在以着更加迅猛的度增加着。无数的是灾民的或者不是灾民的,突然从四面八方出现,然后齐齐朝着汴京城蜂涌而来。

    灾民数目的快增加,让薛明手下本就不是很充裕的人手,更是变得捉襟见肘。好在,汴京城什么都不多,无所事事却又地位不是很高的官吏,那是一砖头砸下去,估计也能砸到几个的。再加上张商英和李纲两人打过招呼的旧部,薛明总算是不至于太过焦头烂额。

    相府在第三天却是送来了二十万石粮食到开封府库房中,对这些粮食的来路,薛明自然是懒得过问的。当然,相府的人肯定更不会主动、也没有义务告诉他的。

    不过从相府派出的来送粮食的官吏的脸上,薛明知道,这区区的二十万石粮食根本没有对蔡京造成任何的麻烦。

    经过勤政殿的事情,薛明知道,他跟蔡京、王黼、郑居中等人显然已经是没有任何调和的余地了。这二十万石粮食显然是蔡京为了平息赵佶怒气作出的“为君分忧”的证明。从这二十万石粮食之后,在张商英、李纲等人没有回来之前,他是不用想在朝中得到任何的支援了。

    即便是有,估计也是象征大于实际。

    “扈兄,若是没有你的帮忙,怕是这数十万的百姓如今已经是死尸遍地了。”

    汴京城城头,薛明看着下方一望无际却还算是有序的喧嚣人潮,对身边的扈成抱拳诚心诚意的道。

    他确实很感激扈成。如果没有扈成牵头拉线,薛明知道,如今这汴京城外怕是早就是一片地狱之景,而不可能会是像现在这样井然有序。

    如果不是扈家这一次的全力相助,他虽然说也会有办法解决粮食的问题,可是手段肯定要比现在激烈的多。

    而且赵佶、张商英等人的打算肯定也就无从说起了。等到饥荒一过,为了平息某些人的诘难,怕是他也只能丢掉乌纱回家种田了。哪还能像现在这般,让蔡京等人吃个大闷亏,有苦难言?

    “明轩兄,这些话我可是耳朵都听的要起茧了。”

    经过这些天的相处,两人的交情也是在飞的进步着,所以扈成跟薛明说话也是比之前随意的多。当然,这也仅限是在私下。

    听到扈成的话,两人不由同时相视一笑。

    薛明这开封府府尊的处境,很多人都是心知肚明。这也是为什么,京里还留有那么多的士子,最后只有周坦、方和两人来帮他的缘故。至于刁家兄弟,他们还有的选择么?

    国库空虚,要粮没粮,要钱没钱,无论谁做这开封府府尊的位置,都是坐在火山口上。弄不好,丢乌纱只是最好的结果,再严重一点儿,掉脑袋也不是没有可能。

    所以,即便很多人看好薛明,可是却没有人想将自己的前途放在薛明身上。如果可以选择,扈成其实也是不想趟这浑水的。

    可是话又说回来,扈家能够走到今天,离不开薛明的帮助。这一点不要说是扈家的扈老爷子,便是扈成也是看的很清楚的,毕竟竟然扈老爷子能够将扈家交给扈成,那么扈成自然也不会是个无能之辈。

    相反,扈成比大多数人看的都要更清楚。

    表面上,朝中除张商英和李纲、种师道等人之外,薛明那是招敌无数,可是大多数人都只看到蔡京等人的打压,却是没有看到薛明背后站着的赵佶。

    毕竟,这大宋朝说到底还是赵佶的大宋朝,即便蔡京等人抱团再紧,也还只是个臣子,更不要说,薛明也并不是没有盟友。

    张商英和薛明的外公李家、包括态度模棱两可的何执中,哪一个又岂是好相与的?

    帮助薛明也就得罪了蔡京等一帮人,还有开封府中那些想要趁机大捞一把的富商巨贾,所以从答应帮助薛明的时候扈成就做好了孤注一掷的准备,倾尽家财帮助薛明渡过这次难关。

    这何尝不是一种投资?虽然说风险有点大。
………………………………

第422章 个中利害

    毕竟,一旦薛明在这赈灾的事情上办砸了,那么先前赵佶答应的那些好处,怕是也只能是镜中花水中月。当然,最重要的是,扈成和他身后的扈家是在投资的是薛明这个人。

    只是这件事,扈家只有扈老爷子跟薛明两个人清楚罢了。当然,在他这次来京之前扈老爷子肯定也是跟扈成将个中利害好好剖析了一番的。

    好在,至少就目前来看,他们扈家的投资还没有看到要打水漂的迹象。

    当然,仅仅靠扈成一个人,是无法支撑起这数十万流民的消耗的,还有一些跟扈成交好的商贾,因为种种原因虽然选择了站在薛明这一边,可是他们却显然不想将所有的赌注都放在薛明身上,所以都不约而同的选择了让扈成当作代理人,自己藏身暗处,两方都不得罪,最大限度的减少损失。

    对这些人的选择,薛明并不觉得有何对错。更何况,能在这场争斗中保持中立,就已经是对他莫大的帮助了。更不要说,他们还给薛明提供了那么多的粮食、药材等等必需品。

    “听说钱家、李家、王家那些人也都派了人出城施粥了?”

    薛明看着城墙根下,一条条的长队,笑着道。

    钱家、王家、李家这三家是开封府乃至整个京师附近最大的三户粮商。开封府每年的粮食贸易有八成以上都是经过这三家粮商手下的店铺来交易的,当然,这一次的饥荒中,囤积粮食最多的也是这三家。

    不过,随着城外的流民被安置下来,秩序还算稳固。在蔡府、张府、李府、康国公府甚至还有吴王府这些朝中重臣勋贵家眷的带领下,汴京城内的富商大贾也都纷纷出城建起了粥棚施粥。城内的百姓,若是家中有余粮或者不穿的旧衣裳也都拿出来给流民,渐渐的也带起了汴京城的风气。

    据浩子说,杨媚儿带着小铃儿、春梅俩小丫头这两天在家里也一直都在准备出城施粥的事情。

    薛明神情微微有些恍惚。

    “明轩消息真是灵通,今儿一早,内人出城施州的时候就碰到了他们三家的人,似乎是由钱枫、王文、李愈三人亲自将粮食送到城外的,据说每家都有上千石粮食呢。这三家人,向来是同进退,明轩也不必太过意外。喏,那就是他们三家人施粥的粥棚。”

    扈成指着南城门左侧的一溜粥棚,不动声色的道。

    他扈家和白家合作酿的“秋露白”酒,随着规模做的越来越大,每年需要的粮食自然是很多的。结果不久前钱家、王家、李家这三家把持了京师这边近八成粮食的粮商想联手在粮价上要挟与他,结果自然是弄的不欢而散,梁子也是就此结下。

    更不要说,这些年,仗着手中控制端粮食,三家合伙也酿起了酒,听说今年还要跟他扈家争这皇商的名头,怎么能不让扈成恼火。

    不得不说,他能那么愉快的答应薛明帮他解决赈灾问题,钱、王、李三家未尝不是其中一个原因、毕竟,谁都知道,这三家人似乎跟朝中的绍述一派袁成等人素来交好。

    “据扈兄估计他们三家手中如今能有多少粮食?”

    顺着扈成的手看去,薛明道。

    “这个……三家库中五六十万石粮食怕是肯定有的。”

    扈成听到薛明的话,眼睛微亮,舔了舔嘴唇道。

    才五六十万石?薛明有些失望。

    “合起来怕是有两百万石粮食!”

    扈成喘了一下气,笑着又缓缓吐出一句话。

    “多少?”

    薛明听到扈成的话,眼睛一瞪,惊声道。就连跟在他身边一直没有出声的段誉这个时候也是一脸惊骇的看着扈成,似乎也在等他确认。

    “从去年开始,三家人就开始酿酒,据扈某所知,为了跟扈某争夺今年重阳贡酒皇商之名,三家仅仅为了酿酒每家就存了不下二十万石粮食。年后,不知道为何,三家一直在各地大肆购粮,因为扈家也在购粮,所以曾派人专门盯了三家一段时日,据扈某所知,这三月内三家从江浙等地都购进了不下五十万石粮食,细数之下,怕是两百万石粮食只是基本数字了。”

    扈成没有隐瞒,一五一十的解释道。

    看了眼一脸平静的扈成,薛明深吸一口气。

    虽然扈成说的很简单,但是丝毫不妨碍薛明从他这些话中提取一些很耐人寻味的东西。

    从年后,钱家、王家、李家就开始大肆储备粮食……短短一句话,似乎就已经道尽玄机。因为,据薛明所知,在年后,各地旱情已经有人报上来了,可是因为种种原因一直没有得到朝廷的重视。这其中究竟有什么样的故事隐藏,薛明用脚趾头想也知道了。

    断人财路,无异于挖人祖坟啊。

    那么,接下来被人攻讦,似乎也就没有想像的那么无缘无故了啊。

    两百万石粮食。

    嘿嘿!

    薛明冷笑两声,没有说话。

    恰在此时,城墙下方已经初具规模的一大片流民营地东北一角,陡然有些骚乱。然后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汇聚。似乎还有哭喊声传来。

    薛明眉头微皱。

    这些天,各种各样的纠纷出现了不少,总体来说都还是小事。

    “浩子,你跟着文星去看看生了什么事情……慢着!”

    话刚说了一半,薛明就看到了数队原本正在各个营地中央负责维持秩序的殿前司兵卒齐齐朝着骚乱生之地奔去,奔跑的途中,腰间的佩刀却是都已经抽了出来。

    “赵将军,那里,是什么营?”

    “回大人,那是女子营!”

    从第一天开始,薛明让开封府吏员们做的事情除了按户籍划分各地流民、组织流民搭建草屋房舍、选出主事者沟通管事外,最重要的是就是将流民中的男人和女人都分开安排居住。

    每一次灾祸,普通百姓都是受创最为严重的,可是在普通百姓中,除了老人小孩外,又是女人最容易受到伤害,这也是他专门要求将女人和男人分开的最主要的原因。
………………………………

第423章 女子营

    女子营?

    听到身后赵壹的话,薛明再次皱皱眉。

    赵壹已经不是之前的内殿直禁军的都头了,经过刘庆等人的事情后,薛明随口给赵佶提了下赵壹还不错,赵壹马上就被擢升为内殿直都指挥使,虽说只是个营指挥使,却是比都头要好的多了。

    这一次赈灾,神盾房的人薛明虽然带来了不少,但放到这诺大的京师数百万的人口中,却是捉襟见肘了。偏偏现在薛明身边又需要人手,赵佶就大手一挥又命赵壹领了一营五百人的内殿直禁军跟在薛明身边,除了明面上的保护他外,最重要的还是为了跑腿用的。

    毕竟,流民太多,而薛明如今每天大多数时间都是在城外,不是在府衙中。

    就在薛明沉吟的功夫,就看到从男子营中围拢出来的人似乎跟护卫在女子营附近的殿前司兵卒起了冲突。而且似乎殿前司兵卒已经在动手了,隐隐有惨呼传来。

    营地中的喧哗声也是越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