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宋改造计划-第8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当真是……当真是……把自己当成大头蒜了不是?

    “看来,薛状元是想要我等兄弟的性命啊!这可真就没什么好谈的了。俺老刘也只能抓紧这仅剩的光景好生去快活一番了。嘿嘿,不过也值了!”

    刘庆那本就黑的脸这会更是已经黑的跟锅底似得了,阴声道。

    不过,表面镇定的刘庆这个时候心中却是已经有些慌了,也有些后悔不该来惹到这薛明的头上的。

    原本的打算,拿了薛明的家小做人质,就是为了给他自己还有师妹、以及自己手下的兄弟们换上一条生路。只是让他没有想到的是,却是碰到了薛明这样一个人格上貌似是有些不健全的疯子。

    如花似玉的几个娘们至今都还是处子之身,要么就是这薛明那个不行,要么就是薛明根本就不想要那几个女人,或许这些个女人都是他家里给他找的,根本就没啥个感情?

    至于薛明的父亲、外公还有几个舅舅,他却是不敢下手的。毕竟这个在这个朝代男人和女人那份量可是不一样的,女人可以再找,但自己若是动了他的长辈的话,那可就真的是不死不休的结果了。况且要知道李府的一干人大多还都是有官身的,尤其是那薛明的外公李夔,虽说已经致仕了,但在这大宋朝的能量可是不小的。

    这若是真的动了他们的话,只怕到时候这整个的大宋朝,估计就彻底的没了他和他的兄弟们的容身之处了,难道还得要逃出这大宋的境内,做一个化外之人不成?况且即便是他们真的能够逃走了,他们的家人呢?

    要知道到时候不光是他们,只怕震怒的皇帝老儿还要牵连到他们家族之人的头上的。株连三族什么的,在这个朝代可不是什么没可能的事儿。而这才是他只敢提到薛明的几个女人,至于李府中的一干男的,甚至是提都不敢提的原因。反正到时候不管是哪一种,都已经将他的计划打乱了。

    没有任何顾忌的薛明根本不在乎,那他的手中已经没有任何可以谈判、可以换得一条生路的资本了。这是刘庆万万没有想到的。

    “呵呵,不要激动,先听我把话说完!难道你不想知道第二条路?”

    脸色安然的薛明目光炯炯的遥遥盯着刘庆,似乎根本没有听到刘庆和韩厌的话一般,语调依然没有任何的波动,依然是淡淡的道。

    脸上,似乎还依然带着那有些个羞涩的笑容。

    明灭不定的火把光芒闪耀,让人根本看不透他到底在想些什么,却有一股凉意不受控制的从脚板心升腾而起,传遍全身。

    即便隔着近四十余步,刘庆依然有种薛明的眼神似乎已经将自己浑身上下给看了个精光的感觉。甚至自己心里的想法,都逃不过他的那双眼睛。

    莫非,他真的已经看穿了自己的底牌不成?

    “第二条路:快点转身,进府狂欢、快活去吧!你、你们的时间不多了!”

    不等刘庆有任何的反应,薛明伸手遥遥点了点刘庆还有韩厌两人,突然的咧嘴一笑,露出了一口闪烁着寒光的大白牙。而包括刘庆和韩厌两人在内的所有人,听到了薛明的话,却是都不由自主的一愣。

    这货是不是被气傻了?竟然还催着别人去淫辱他的女人,去淫辱他外公府上的婢女?甚至还唯恐他们时间不够用一般!

    对众人的反应薛明似乎是没有任何一点儿的感觉一般,笑容一敛,语调幽幽的继续道:

    “李府说大不大说小不小,本官有把握最多半刻钟就可以攻进李府,不知你们信还是不信?不管你们信不信吧,这府中都是女人,黄花闺女也好,人老珠黄也罢,你们却是大可抓住这很是有限的光景尽情的快活的。至于之后嘛,之后你们就等着本官进去给你们收尸吧!”

    “当然,本官肯定不会让你们死的那样痛快的。即便,你和他们也许都已经变成了死尸。

    顿了顿,薛明又对着刘庆道:

    “对了,跟在你身边的那个女人,本官会尽量活捉的,然后放进殿前司的军营中,每日里让所有殿前司的兵卒轮流的侍候她。当然,她也可以死,不过,我可以保证,她死也不会是那样容易的。

    嗯,还有,也许她可以在本官活捉之前就自杀?不过不用担心,即便是她死了,本官也会找上整个汴京城的乞丐,来侍候她的。等那些个乞丐都玩腻了,本官还会扒光她的衣服,曝尸在汴京城的城头,享受无数人的瞻仰的!

    至于你们的家人嘛,当然,你们没有家人的话那就该庆幸了。不过,也不用太过担心,即便你们真的没有本官也会想尽办法找出来的,一代没有就找三代血亲,三代没有,本官就找九代血亲!
………………………………

第342章 后悔

    想来,总还是会找到的。网

    你应该不会怀疑本官的能力吧?不然,你今日也不会来这李府之中一游了不是?当然,你就算是怀疑本官也不会在乎的。本官自己相信自己一定可以做到就可以了。

    嗯,你们这些人的九代血亲,男人,本官会让他们享受万般酷刑。女人嘛,你也不用担心,本官也会让她们天天快活的。即便是死,也要看本官愿不愿意、想不想她们死。

    唔,想来,他们下了阴曹地府若是能够见到你,应该还会感激你、你们的。毕竟没有你和你们,他们不会享受不到这样一般人根本无法享受的快活不是?

    这样行事,老刘,你以为如何?可还满意否?”

    偌大的街面,突兀的死寂一片,一众人等似乎连呼吸都停止了。只有火把燃烧出的斑驳爆鸣之音,和薛明虽不大但是绝对清晰的话语在死寂的街面上幽幽回荡。

    和声细语,文质彬彬,再加上那有些苍白的脸上淡淡的羞涩笑容,这一刻的薛明给人的感觉真的很像是一个邻家的大男孩。

    不过,也仅只局限于很像罢了。

    前一秒还循循善诱似乎是生怕刘庆等人没有时间去快活的样子,然后下一刻就悠悠然的说出灭人九族,并将刘庆等人的亲属将要遭受的种种恶毒待遇一一道出的这样一种让所有听到的人都会禁不住从心中颤栗的话语。这中间的天地之别,当真是让人难受的几欲吐血。

    更重要的是,从他口中说出来的这些话就像是刘庆之前一直在求他做、并且还要对他感恩戴德一般,

    阴狠、强硬、乎寻常的霸道。

    给人的感觉就是,成为鱼肉的不是他薛明的家小,而是刘庆等人的家小一般。

    种师道在听到薛明的话之后,刚刚才开始黯淡的眼睛顿时再次迸射出璀璨万分的光芒。

    那是毫不掩饰的欣赏和激动之色。

    蔡京和宇文昌龄等人对视一眼,却也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异色。

    站在刘庆旁边的韩厌以及还跪在地上的几个壮汉,脸上的暴虐之色早就消失不见。虽说还没有表现出惊恐之色,但是那苍白的神色以及躲闪的眼神,却告诉所有人,他们,确实是怕了。

    至于刘庆,因为脸色太黑,却是实在是看不出什么。但是从他那不断蠕动的嘴唇以及几欲将薛明给生吞活剥了的眼神,让人暴露了他此刻内心中的虚弱。

    刘庆不是不想说话,只是他不知道自己该说些什么。

    此刻,刘庆心中只有浓浓的后悔,后悔当初为什么会如此自大的答应将师妹带来这汴京城!

    他可以不在乎自己的性命,自己的血亲,可是他不能不顾忌手下那些兄弟的家人。他更是不能不在乎的,却是他的师妹,那个苦命的女人!

    西夏地理处于四战之地,6续要应付后唐、回鹘、吐蕃、宋朝、辽朝、金朝与大蒙古国的威胁,所以外交是夏廷十分重视的环节。外交策略主要是联合或依附强者,并且攻击弱者、以战求和。这些策略使自己得以不断延续、展。然而依附国过于强大,最后难逃灭亡之命运。

    西夏早在夏州政权时期定难军就奉唐朝、五代诸国与北宋为宗主国,以维持自身势力。后来北宋并吞夏州政权,李继迁举兵再起。此时他采取事奉辽朝、连辽抗宋的策略,多次击退宋军,并且扩张势力。

    夏景宗时正式称帝建国,自称邦泥定国,称男不称臣,并且多次入侵宋朝边疆。宋仁宗不满西夏独立,派兵攻打之,至此宋夏战争爆。

    西夏虽然击败北宋,但惹来辽朝不满,双方生三次战争贺兰山之战,最后以西夏称臣作收。而后北宋的宋神宗为了击败西夏,趁西夏内乱之际动五路伐夏与永乐城之战,最后都以西夏战胜作收。然而西夏国力渐衰,横山地区又被北宋占领,此后有赖辽朝周旋方能稳定宋、辽、西夏三国鼎立的关系。

    神宗时,夏惠宗崇尚汉法,下令以汉礼藩仪,遭到梁太后为主的保守派极力反对。对此,夏惠宗想用大臣李清策的建议,将河南地区归还宋朝,以利用宋朝削弱外戚势力。不料机密泄漏,梁太后杀李清策,幽禁夏惠宗。梁太后此举引来皇党、仁多族的叛乱,连吐蕃禹藏花麻都向宋朝请求派兵攻打梁太后。此时宋朝正值宋神宗王安石变法而国力增强,并在1o71年由王韶于熙河之战占领熙河路,对西夏右厢地区造成威胁。1o年宋神宗听从种谔建议,趁西夏内乱之际,以李宪、种谔等五路大军动五路伐夏,目标兴庆府。梁太后采取坚壁清野策略,袭击粮道以粉碎五路宋军,宋军最后只夺下兰州。隔年宋军采取碉堡战术,派徐禧兴建永乐城,步步压缩西夏在横山的军事空间。梁太后趁永乐城新建之初,率3o万大军包围攻陷,宋军惨败,史称永乐城之战。

    而这里的李清策,便是李妃岚的爷爷!

    朝廷命令种师道统帅陕西、河东七路兵攻打臧底城时,规定十天必须攻克。宋军兵临城下后现敌人守备非常坚固,几天后官兵开始倦怠。有个列校偷懒,自己坐在胡床上休息,种师道立即将其斩于军门示众,下令说:“今日不攻下此城,你们都和他一样!”众人震动,鼓噪登城,城防于是崩溃,宋军八天就攻下了臧底城。宋徽宗得到捷报后欣喜不已,升种师道为侍卫亲军马军副都指挥使、应道军承宣使。

    偏巧的是,这臧底城的郡守一职却也是那李妃岚的父亲。臧底城失守,身为最高长官自然不能身免。而李妃岚的几位哥哥也是在此战中身亡,徒留下母女俩人终日以泪洗面。不久后李妃岚的母亲便因忧伤过度而撒手人寰,而李妃岚也因缘际会的流落到了宋朝,并在机缘巧合之下得异人传授武学,成为了这刘庆的师妹。
………………………………

第343章 收服

    之后便是这李妃岚得知了自己的师兄要来刺杀种师道的消息,李妃岚自然是要苦苦的哀求自己的师兄刘庆带着自己一块儿来了,谁料想,却碰上了薛明这么个意外呢?

    而对于此刻的刘庆来说,最为重要的却是,他几乎不敢想像李妃岚万一真的落到了薛明手中的后果。尤其是,薛明已经说下那般恶毒的话语。

    “你大可试试!”

    过了良久,刘庆方才接口说道。只是声音干涩,那话语中的虚弱,甚至就连刘庆自己都能够听出来。

    “呵呵。不用试。你其实心中已经有了答案,不是吗?”

    薛明听到刘庆的话,紧绷的心脏终于重重的落了下来。

    他知道,他赌对了。

    又是一阵久久的沉默。

    蔡京等人眼神复杂的看着薛明,心中却是百味杂陈。

    薛明的一直以来保持的倔强的淡定,此刻在蔡京等人看来,却是心中早是成竹在胸之举了。

    当真是英雄出少年啊!

    无端的,几人的心中不约而同的浮现这样一个念头。

    前一刻还咄咄逼人的刘庆此刻表现出来的虚弱,已经证明了事情的主动权从这刘庆的手中彻底的回到了薛明手中。唯一需要考虑的就是,薛明会如何的将这主动权化成最大的利益。

    不过,他们丝毫不担心。一切的一切都表明,薛明其实远比他们想像中的还要冷静和精明的多。如果再加上他有些狠辣的心性和厚厚的脸皮,有些事处理起来远比他们这些人要来的爽快的多。

    扪心自问,即便他们自己的家人落到跟薛明家人一般的境地,却是无论如何也是说不出刚刚薛明说的那番话的。

    虽然薛明的话看似粗暴、粗鄙而直接,可是不得不说,却是对付刘庆这样的人,最好的办法了。

    薛明撇了一眼还跪在地上此刻已经变得安静无比的几个壮汉一眼,却现那几个壮汉对上他的眼神同时如同触电般慌忙垂下头,不由得晒然一笑。

    恶魔和疯子的名声,怕是要被刻在身上了。

    摇摇头,薛明迈步朝着刘庆行去,最终在刘庆身前不到十步的距离停下。这个距离对于对方来讲应该算是最为安全的距离。当然,这话也只是对于刘庆来讲而已,对于薛明,却是不见得的。当然了,他也没有打算在此刻就动手,反正身后还有这赵壹在的,这刘庆即便是武功再高,也得要再三的思考一下再说。

    “两个条件,我可以给你第三条路。”

    薛明迎上刘庆冷冷的眼神,淡淡的道。声音不是很大,刚刚好够这刘庆、韩厌两人听到。当然,还有亦步亦趋的跟在他身后的赵壹。

    刘庆心中一动,不过却没有接话,依然冷冷的盯着薛明。

    “呵呵。”

    薛明轻笑一声。他能看到刘庆眼中刚刚一闪而逝的希翼之色,知道他不过是面子上过不去才会如此强撑罢了。

    “第一:从今以后不要再来刺杀种师道第二:臣服与我……”

    “做梦!”

    薛明话还没有说完,就被刘庆怒不可遏的给打断了。

    “不要激动,听我把话说完。”

    薛明不以为意的摆摆手继续道:

    “臣服与我,我不仅会保证你们所有人都能安全的离开这汴京城,而且还会给你们一笔足够的银子,让你回去能够安顿好你的兄弟。当然最重要的是,让你能有足够的银子给你安排那些跟你来汴京城刺杀种师道死掉的兄弟留下来的老小。这就是我给你的第三条路。”

    刘庆听到薛明的话,脸上神色一阵变幻,嘴巴张了几张,却是最终没有再次出言打断。

    “我还会给你银子让你招兵买马。”

    “呵呵,我们的状元大人这是想要做造反做皇帝吗?”

    刘庆看了一眼站在薛明身后的赵壹,不由得冷笑道。

    “这就不是你该操心的问题了。”

    薛明对于刘庆意有所指的话却是丝毫的不在意,

    “你可以招兵买马,这些兵马怎么用都是你的问题,你依然可以做你的绿林老大,魔教旗主,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但是,一旦我命人传令给你让你做事的时候,你必须无条件的听从我的命令。”

    刘庆没有说话,只是冷冷的看着薛明。眼中的意思很明显,我是白痴么?

    “不要急着拒绝。我可以答应你,如果我的命令让你觉得是让你的兄弟去送死,你大可拒绝。”

    “嘿嘿,状元大人就这般相信我这样一个绿林大盗?”

    “呵呵,我相信盗亦有道。你来刺杀种老将军自然是有你的道理,不过,如果你是个言而无信之人,想来也不会有这么多人明知道是必死还跟你来这汴京城。种老将军是什么人,想来你的兄弟们都很清楚的才是。

    当然,你真的言而无信,也只能说明我看错了人、你的兄弟看错了人而已。我的损失也不过是些身外之物,算不得什么。

    不过,从今而后,你我就是敌人了。一旦有机会本官就会不折手段的将你们这些人追杀到底。不要怀疑我的能力,我相信我可以做到。

    做敌人,还是做朋友。老刘,你看呢?”

    等到薛明赶到皇城的时候,已经是后半夜了。

    刘庆的选择,没有出乎薛明的意料之外。当然,在薛明击破他那层看似坚硬的外壳之后,刘庆其实就已经是没有选择的权利了。

    除非他真的想跟薛明来个鱼死网破。然而这种可能性是等于或者无限小于零的。

    跟着薛明一起到皇宫面圣的只有种师道一人。这是薛明要求的,毕竟,答应刘庆的一些条件,必须要让种师道这个最初的当事人清楚。蔡京和宇文昌龄俩人眼见得事情已经以皆大欢喜的方式完结了,都借口年纪太大、乏了,经不住折腾老早就跑了。

    至于高俅,更是在刘庆等人自己走出李府之后薛明就没再看到他的踪影,想来早就闪人了。他自己闪了那是最好,本来薛明也没打算跟他怎么寒暄。
………………………………

第344章 面圣

    刚刚高俅阴阳怪气的话背后的意思,薛明自然听的明白。

    坐在勤政殿的暖阁中,薛明才现不知道什么时候自己的整个衣衫居然都已经湿透了。

    刘庆接受了薛明的条件,带着李妃岚等人走出了李府。

    李府的花宝英几女以及薛父和外公李夔跟几个舅舅,薛明也只是匆忙见了一面,见她们除了受了一些惊吓外,并没有受到别的折磨却也放心了,没有多说什么。至于薛母和妹妹薛玲玲、李师师跟外婆以及李府的一干女眷,却是在何强等人在外阻挡刘庆这一干强人的时候被提前送到了李府的密室之中,倒是一时没有被刘庆等人现。当然了,若是时间久了的话可就不好说了。好在李文星赶到薛明这儿的及时,加上薛明也没有耽搁时间,倒是令得密室中的一干女眷没有受到什么太多的惊吓。

    在被外公李夔和薛父表扬了一番薛明这绝不向恶势力低头的行为之后,薛明换了身衣服就跟着种师道匆忙的赶来了皇城面圣。

    他答应刘庆的那些条件,还必须得要经过赵佶的肯才行。更何况,薛明即便是想瞒赵佶只怕也是没有办法瞒住的,当然,他也没打算瞒着赵佶收下刘庆等人不是?

    想来,刘庆其实从一开始也就没打算真的要动李府中的任何一个人的,他的所为也不过是为了李妃岚以及他手下的那些个兄弟求条生路罢了。

    至于已经接受了薛明条件投降的刘庆,则是被薛明命赵壹领着一营内殿直的禁军暂时的看守在开封府的府衙之中。没有上镣铐,自然是表明朝中或者说薛明没有将他们当作犯人了。

    赵佶还没有来,暖阁内只有种师道和薛明两人。说来这还是薛明第二次见到种师道呢!当然,在种师道来说,这却是俩人的第一次见面了。

    种师道并没有坐下,而是饶有兴致的看着一脸疲惫瘫在软凳上的薛明。

    “今日之事,明轩自作主张,还请种帅见谅!”

    感觉到种师道的目光,薛明方才猛然想起这暖阁中并不是只有自己一个人,还有种师道在呢。

    种师道做为此次刺杀事件的直接当事人,刘庆等人刺杀的主要对象,虽说赵佶已经下旨刘庆的事情由他自行决定,可是种师道毕竟不是一般人。他没有同种师道商量就直接自作主张的给了刘庆第三条路,而且还要将刘庆等人收到手下,难保种师道不会因此心中生出些许龃龉。

    “明轩,现在才想起本帅?是不是晚了?”

    种师道眼神玩味,狭长的眼睛微微挑起。

    薛明听到种师道的话先是一愣,随即看到眼中的促狭之色,无奈的苦笑道:

    “种帅,你就放过明轩吧。这样的活儿,还真不是人能干的。下次……额,一定不要有下次了!”

    “哈哈!”

    看到薛明愁眉苦恼的这个样子,种师道顿时忍不住的大笑出声。

    眼前的薛明比起刚刚面对刘庆等人时的那个狠辣而霸道的薛明,显然要容易让人接受的多。这样的薛明,才是年轻人应该有的样子才对嘛!毕竟,这样才显得种师道等人还没有老不是?

    “今夜,明轩做的很好!看到我大宋朝后继有人,本帅心中当真是又恨又喜啊!”

    笑过之后,种师道神色一肃,正声道。

    又恨又喜?

    “额,这个种帅,谬赞了!只是,又恨又喜……此话从何而来?

    “哼哼,看到你,本帅就是不想老,也不得不服老了。”

    种师道面色一青,冷哼道。

    “……”

    “圣上驾到!”

    “哈哈,师明轩,做的好,做的好啊!”

    李全德奸细的声音刚落,赵佶畅快的大笑声已经从勤政殿外传了进来。

    “臣等恭迎圣上!”

    种师道和薛明听到赵佶的话慌忙站定,躬身迎道。

    脚步声传来,赵佶已经是出现在勤政殿的门口了。

    “哈哈!两位爱卿平身!”

    “谢圣上!”

    “种卿,明轩今日自作主张收了那刘庆等人,还望爱卿不要往心里去才是。相信明轩也是无奈之举才是。”

    赵佶刚刚坐定,就看着种师道和颜悦色的道。

    显然,该知道的事情赵佶早就已经知道了,所以见到种师道就直接出声给薛明开脱了。

    “圣上,种帅心胸宽广,刚刚就已经跟微臣说过此事了。”

    薛明赶在种师道说话之前连忙接口道。

    “哦?哈哈种卿果然是朕的肱股之臣,朕好久没有如此高兴了!有种卿和明轩在,朕就可以放心了。”

    赵佶显然今天晚上很是高兴。

    “圣上,明轩才是有大智慧大才能之人,今夜之事微臣等人都未曾插手,完全是明轩一人为之,微臣只是做了应做之事,实是不敢居功。”

    种师道,看了薛明一眼后实事求是的道。

    赵佶瞅了一眼薛明,双眼带笑。今天的事情从头到尾的经过他在刘庆等人刚刚走出李府不久就已经知道了。说实话,结果既在他的意料之中,却又很是出乎他的意料之外。

    在他的意料之中,是因为作为他的师兄,既然能够被他那个神仙般的师父看上,显然的薛明不会是一般人,况且他还不知道在那个神秘的师父那儿学了多少的东西呢,能够顺利的解决此时当然是意料之中的,反倒是解决不了的话他才会感到奇怪呢!

    至于出乎他的意料之外,却是他根本就想不到薛明居然不是靠武力,而是完全不动用一兵一卒的就完美解决了此时,自然是大大的出乎了他的意料之外的。

    不过,虽然至今还不知道刘庆等人为什么要刺杀薛明,可是薛明跟刘庆达成的条件,却绝对是要远远的过赵佶在此之前心中已经思量好的结果了。

    除了一些银钱的损失,当然,因为之前几个皇帝的积攒,如今的大宋朝算得上是国库丰盈,想要拿出几十上百万两的银子还是很轻松的。而刘庆等人显然绝对是用不上这么多的银子的。用少许的银子,来换得刘庆等人还不知道能够得到什么回报的效忠,总体来说并不是不能接受的。
………………………………

第345章 脸面

    最为重要的是,大宋朝的脸面保住了啊!这,可就不是能够用银子来衡量的事情了。

    “明轩,你收下刘庆等人,甚至还要给他银子让他招兵买马,可是有别的用意?”

    赵佶不傻,刘庆等人都是南方地面上的绿林巨匪,还是那什么劳什子的魔教中人,薛明肯定不会无缘无故的提出这样一个条件。他已经想到了这背后可能的用意,不过依然想从薛明的口中知道他的想法。

    “圣上慧眼如炬,种帅久经阵仗。想必早就看出微臣所想了。”

    “明轩所想,给朕说上一说!”

    赵佶探身看着薛明道。

    西夏和大宋,在多年前就已经成盟友变成了死敌,这是大宋朝如今面临的最大威胁之一。另外北边还有大辽正在俯视眈眈的盯着大宋处心积虑的想要南侵,赵佶,又怎么可能睡的安稳。

    “微臣,今日就在种帅面前班门弄斧了。有说的不对的地方,还请圣上和种帅指正。”

    薛明躬身一礼,起身继续道:

    “西夏人咄咄逼人,同我大宋朝兵戎相见早已多时,而在我大宋朝步步蚕食的策略下,西夏想必已经是支撑不了多久了,虽说还没到倾国之力相搏的地步,但想必也为时不远了。而据臣所知,那江南一带却是颇有些不臣之心的逆贼,若是他们与西夏人甚至辽人互相勾结的话,臣生恐这些人届时会给我大宋朝带来隐患。

    刘庆这些人桀骜不驯,如今只是形势所迫被逼才答应,这样一个随时都可能变卦的钉子,并不可靠。到时能有何作用,微臣心中还真是没底。今日如此行事,也不过是权宜之计。具体如何行事,控制好刘庆等人,微臣实在是还没有思量好!”

    听了薛明的话,赵佶看着他的眼神更柔和了。

    其实薛明说的话,并没有多少实质性的意义,西夏和大宋的局势,基本上只要稍微有点常识的人都清楚。可是,最最重要的是,薛明有这份心就够了。毕竟他可是那个神秘师父的弟子,自己的大师兄,即便是他什么都不做,赵佶也不可能会亏待他的不是?

    如今薛明的所作所为,那纯粹都是为了他赵家的江山而着想的,赵佶怎么能够不感动呢!

    瞅了一眼种师道,赵佶不动声色的道:

    “朕拟把侦缉司……交给明轩统领,不知种卿以为如何?”

    将侦缉司交给贾似道统领?

    种师道听到这句话脸上的肌肉不由自主的一阵抽搐。

    看了一眼旁边一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的薛明,种师道方才意识到,这事儿在此之前赵佶肯定没有给薛明提前打过招呼的,最少是没有通过气。

    那就是临时起意了?

    侦缉司是做什么的,薛明可能不怎么清楚,他种师道还能不清楚吗?

    北宋初年,盐铁、度支、户部三司各置使局,不相统属。三司间常常生矛盾,需要皇帝裁定。于是1oo3年6月,大宋朝廷始并盐铁、度支、户部为一使,命刑部侍郎,权知开封府寇准为兵部侍郎,充三司使。又重设盐铁、度支、户部副使,以刑部员外郎卞衮为盐铁副使,工部员外郎查道为度支副使,礼部员外郎林特为户部副使。判使非奏事及有所更张,则止署按检,其他事都由本部副使、判官负责。三司副使从此开始预内朝。陈恕在三司,三司的条例多是他改创。寇准为三司使后,多遵循陈恕制定的三司条例。

    与之前的朝代不同的是,因为自身就是以军队起家的,宋太祖赵匡胤甚至军队的重要性。为了加强中央集权,避免出现“君弱臣强”的局面,决定削弱宰相的权利。具体的措施有:分割相权,宰相只管一般行政,军事分归枢密使,实行中书门下和枢密院共掌大权的“二府”制。又以三司使盐铁。度支、户部分取宰相的财权,又设审官院以分宰相任免中级朝官之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