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宋改造计划-第2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O碌木褪卿老履院@锏南低乘允境隼吹母髦直缚甲柿稀
平时薛明也不怎么出门,像是小舅舅李纬还有表哥李文山他们这些考生一般都会参加的一些诗会、诗社、集会等等能够出名头的活动薛明是一概没有参加,勉勉强强倒也算得上是闭关苦读书了。
除了中间偶尔跟小舅舅李纬、表哥李文山,还有表弟李文星也收拾旧伤痕陪着一起游览了下京城,还有会试的考试地点。京城礼部的贡院之类的地方倒是也去转了几圈。
其实薛明内心是暗想着他们会不会再带着自己去像是悦来楼这之类的地方的,无奈事实告诉薛明这纯粹是他自己想多了,人家压根就没有这个意思。搞得惆怅于世人的不理解的薛明都有哪天晚上自己一个人悄悄的溜去转转的打算了。
只是冷静下来想了想的薛明终究还是没有那么做。倒不是他不敢,只是作为一个肤浅的人,一个低级的人,一个已经在青楼里出过了名的人,薛明若是想要不被别人现的几率实在是太小了。
于是,苦逼的薛明只好天天的待在家里做个安静的美男子了。
受到了薛明的影响,李纬跟李文山俩人最近没少受薛明外公李夔的教训,搞得几人最近来找薛明的次数也越来越少。等纳闷的薛明问了前来探望他的外婆,才知道俩人已经被禁足了好几天了。
可怜的孩子们,薛明只能在心里为这几个平白遭受了自己的牵连的可怜人默默的道了声歉。并为外公明智的行为大声的点了个赞,丫的叫你们不带哥去逛窑子,这下子被禁足了吧,真是老天有眼哪,哈哈哈哈!
随着考期的日益临近,薛明除了看书练字似乎啥事都干不了了。几乎就连一日三餐都是外婆外公那边给送来的,都是李府精心搭配好的营养餐。吃的薛明不要不要的,倒是让段浩跟何强两个傻小子跟着沾了不少的口福。
不知不觉的,大半个月就过去了。
农历的二月九日,是由礼部举行的“春闺”开始的日子。同往年一样,此次会试的地点不变,仍然是在东京的礼部贡院。而此次考试的时间也仍将持续九天,分为三场,每场三天,分别是农历的二月九日、十二日和十五日。
只有在会试中选之后,才能有幸参与两个月后由皇帝亲自出题的殿试。当然,会试中选了之后,到了殿试上就几乎不会被黜落了。即使是殿试“杂犯”,也顶多给予降等的惩罚罢了。所谓“杂犯”,也就是殿试的答卷里出现了宋朝的皇帝名字、庙讳等,或是答卷上有韵律不符,文理不通的情况。
………………………………
第85章 来自大宋的冰桶挑战
这一日早早的,小舅舅李纬和表哥李文山俩人就联袂来找薛明了。却原来是来找一起前去衙门登记身份的,流程跟上次的差不多,也是先去登记身份。类似于现代的考试之前要报名。毕竟这次的考试不同于上次的只是一个州或是县,这次的可是全国范围的考试。
另外,据说此次会试的录取名额定在了八百人左右,较之上次却是一下子多了上百个人还要多的名额。原因是当今天子梦里受到了高人的点化,有感于边患将四起,特此加恩科于此次会试的名额。此事当时公布的时候,还在朝堂里掀起了一阵轩然大波呢。
参加考试的应试者们可不管当今的皇帝了什么疯还是真的受到了什么高人的点化,他们只知道提高了录取的名额,自己能够考上的几率就又增加了几分。对于这个年轻的皇帝自然是大拍马屁,交口称赞此乃英明之举,盛世之兆。只有薛明清楚,这小皇帝怕是受到了自己的影响,打算提前做些准备了。
这么说来,这些应试者应该感谢的不是那个年轻的小皇帝,而应该是同样身为应试者的自己才对,薛明有些沾沾自喜的想到。
此次会试的副主考官是礼部侍郎刘正夫。主考官赵佶没动,免得受到蔡京太大的反弹。
本来会试的副主考官应该和主考官尚书左丞何执中一样都是追随蔡京的党羽。只是赵佶受到了薛明的影响,对此时的蔡京已经不像之前那么信任了,所以才临时将副主考官替换成了和蔡京还没那么深的瓜葛的刘正夫。勉强算是往里面渗了一把沙子。
至于蔡京,自然是只能一脸懵逼的表示惶恐的接受了。
其实赵佶本是想直接换掉主考官的,甚至是直接罢掉蔡京的左仆射相位。只是或许是上次被罢后长了经验,此时的蔡京早已暗暗假托“绍述”的名义,以恢复前朝新法为由掌握了大权,钳制天子,用条例司故事,在尚书省设讲议司,自任提举。
并用他的党羽吴居厚、王汉之等十余人为僚属,重要的国事,如宗室、冗官、国用、商旅、盐泽、赋调、尹牧,每事由三人负责。所有决策,都出自讲议司。
又采用冯澥、钱谲的建议,废元祐皇后,罢去科举法,令州县都仿照太学三舍法考试选官,在汴京城南建辟雍,为太学的外学,用以安置各地学者。
还在天下推行方田法。国家对江、淮七路茶实行专卖。盐钞法被全部改变,凡是旧盐钞都不使用,富商大贾曾拥有数十万缗,一朝化为乌有,成为乞丐,更有甚者竟赴水或吊死。
经过了这几年的经营,估计蔡京即便是不干这个左仆射了,他的权利也不会有多少缩水。况且即便是没了这个相位,他还有个魏国公的爵位呢,还有个太师的官衔呢。虽说这个职衔是虚的,但一点也不妨碍他靠着太师的这个职位遥遥把控朝政。那这跟没罢相又有什么区别呢?
当然了,罢他的相那是一定要罢的,赵佶此时已经下定了决心。只是一时还没想好,罢掉了蔡京的话,让谁来接任这个宰相呢?
悲剧的赵佶,数了数满朝上下,竟没能现有哪几个能够资格对抗蔡京的。不由感叹了声国家无人啊。
也因此,赵佶对这次的会试尤为的看重。可不光是表面上的增加了上百个录取的名额那么简单。其实,他更像找自己那个神龙见不见尾的师父来当这个宰相的,奈何人家是高人,看不上。
至于师父嘴里说的那个师兄,赵佶就更无奈了。他这深处皇宫大内的,上哪儿去找去呀?总不能张榜全天下的去找这个人吧,那还不得把他这个未见面的师兄给吓跑咯。况且高人子弟,一向是不轻易与人前现身的。估计找了也是白找。看缘分吧!
或许缘分,早已经近在眼前了呢?
当然,薛明对于自己的这个便宜师弟所做的这一切都都是很不清楚的,他只知道,自己就要参加一场比前世的高考还要重要的考试了。高考还要上大学呢,这个会试考中了可是直接有的官做的!
顺着上次的流程,薛明又被拉着挨个的拜了城里的文昌帝君庙、拜孔庙、拜老天、拜
好不容易拜完了跟科考能搭上边的各路神仙,又去抽了几个上上签,最后大家又去了天下第一楼吃完了饭,然后薛明终于能够回去睡觉了。
连睡了好几天。然后,第三天薛明就又被外公外婆那边大半夜的给叫了起来,迷迷瞪瞪的揣上吃的用的,装好背在身上。
此时也不过才四更天,一家人就浩浩荡荡的出前往了考场。因为考试的人数太多,考场被安排在了比较宽敞的太学考。
来到太学考,看着熙熙攘攘黑压压一片被包裹的跟粽子似的人群,薛明才逐渐的赶跑了困意,慢慢的脑子也清醒了不少。吸了口冰凉的空气,合着现在还是正月里啊。这些日子里薛明都过的有些糊涂了。
话说这是谁想起来的安排在这个时候考试,这大冷的天又不是人人都像薛明这样有内功护体,这不是要考生的命吗?别考个试把小命都给搭进去了。
考场外一大群人就这么在寒冷的夜风中瑟瑟抖的直等到了五更鼓响,龙门放炮,才有考官举着个牌子出来叫考生排队。
跟李纬他们分开,排队、领号、再排队。这次薛明领到的牌子比上次靠后了些,看起来要多等一些时间了。
按理此时的薛明不大不小的也算是个名人了,理应有不少人认识他才对。为了怕麻烦,薛明刚才跟李纬他们分开前还拿了个帽子盖在头上。
可惜,事实证明薛明是想多了。这么冷的天,大家都裹的跟个粽子似的,谁有空去巴巴的来找人聊天了,都搁那儿哆嗦着呢。
好不容易等到了自己的顺序进入考场。验明正身后,一组人便被带到了左侧的院子中,露天搭起的棚子下面。考官面无表情的示意大家进去。
看着棚子前边的篮子,想起了上次的考试记忆的薛明都有些傻眼了。
这大冷天的是要给考生们来一场冰桶挑战对抗赛吗?
………………………………
第86章 送快递的
让薛明失望的是水不是冰的,而是烧开了的。
可惜了,要是大家都冻感冒了那该多好啊,这样自己就可以一下子少掉许多竞争对手了。
光着身子,薛明在那儿慢条斯理的秀着自己优越的抗冻能力。对于自己的九阳神功不能够在这里尽情的挥实力而感到耿耿于怀。
直到最后考官实在是看不下去了才把薛明提了出来。
进入考场,薛明先大概浏览了一下下来的试卷。考题的内容跟乡试差不多,无非是些诗赋论策,帖经墨义。
虽然很多题目心里都已经有了答案,薛明还是不放心的又进入了脑海里的系统中对照了一下,确保自己的答案没有什么疏漏。
等答案找的差不多了,天也已经快黑了。薛明才想起来自己还没有吃饭呢,忙匆匆的吃了些东西,然后爬在桌子上就睡着了。亏得有神功护体,不然大冷的天就这么爬在桌子上睡第二天起来保准感冒。
夜里,薛明正睡得香的时候,突然感到有些不对劲。耳朵微微动了动,不由运起内力,就听屋顶上传来了一阵衣炔飘动的声音。
真是见了鬼了,怎么每次考试夜里都会生些莫名其妙的事情?
按耐不住心里的好奇,薛明趁着没人注意,偷偷的趁着上厕所的机会翻上了房顶。
选了处视野比较开阔的地方,薛明就见到了这大宋朝考试的一幕奇景。
下边是考生们在安静的答题或是睡觉,上面是一个个黑色夜行衣的神秘人安静的纵横跳跃,飞檐走壁的各展身手。
这是个神马情况?看着这幕奇景,薛明不知怎么的,就想到了月圆之夜,紫禁之巅这八个大字。
话说这些黑衣人是不是都是外地来的,不认识路啊。皇宫不在这边啊?搁太学考这边瞎晃悠啥呢?
薛明忍不住悄悄跟在了一个身材瘦小的黑衣人后头。这家伙最是勤快,走路的样子活像腿上装了弹簧似的。行动迅捷非常,动作灵活,身子软若无骨。绕屋悬梁、穿墙越壁如履平地,谁都没有他出彩。正所谓枪打出头鸟,薛明当下就决定跟在他的身后了。
跟了一会,薛明就见这黑衣人选定了个考间,一个纵跃就跳了进去。落地无声,竟是连考间外面的兵士都没有觉。
随后他拍了拍考间内那考生的肩膀,在那考生惊叫之前捂住了他的嘴巴。另一手在嘴巴前面“嘘”了一下,见那那考生惊喜连连的眨眼点头示意明白,这黑衣人才放开了手。看来俩人似乎是认识的?
接着在薛明张口结舌的目光中,那黑衣人从怀里掏出了一摞厚厚的纸张,从中选出了几份,交给了那个考生。
难道这就是未来的送快递业务的原型?而且这考生订的貌似还不是一般的东西,好像是这次考试的答案啊!
薛明觉得自己惊讶的嘴巴都快要合不上了。
交易完成,那黑衣人又是一个纵身就跃出了考间。刚抬头就见自己面前出现了一双充满莫名意味的双眼。还来不及等他思索明白是怎么回事,这黑衣人就在薛明充满欣赏的目光中一个条件反射的后跃出了房檐,然后反手抓住了屋檐下的门框借势跃向了另一处屋顶。
好麻利的动作,被我碰上了还想跑?薛明这下真的来兴趣了,不光是对这些黑衣人所做的勾当,还是面前的这个家伙产生了兴趣。这家伙天生就是个当盗贼的料啊。
那黑衣人满以为自己应该已经逃的离薛明远远的了,这才转身看向了身后薛明之前所待的地方。却见那儿此时哪还有什么人?难道是自己夜路走多了,终于碰上了什么不干净的东西?
这黑衣人正疑惑间,冷不防自己的肩膀被什么人拍了一下,一个哆嗦就窜出去了十来丈远。然后心情还没平复,另一边的肩膀又是被不知什么人拍了一下。黑衣人再闪,复又被拍。再闪,再被拍
三五次后,黑衣人先崩溃了。索性站在原地不动,双手抱了抱拳,嘴里小声道:
“不知是哪位前辈在此,闲得无聊,前来消遣小的来着的吗?”
语气哀怨,搞得薛明觉得自己做了什么罪大恶极的事情似的。站在黑衣人的后边咳嗽了一声,示意他可以转过来了,然后薛明才对着他说道:
“你们是什么人,为何深夜在这科举之所纵横跳跃,行此不法之事?”
黑衣人倒也光棍,虽然对薛明年轻的面貌略有惊讶,但随即很快回过了神来,恭恭敬敬的回答了。
原来这些人都是些小偷蟊贼,惯能飞檐走壁的。各州各地的都有,汴京城本地的更多。他们有的是从各州各地赶来的,也有的是在本地被人雇佣的,任务就是帮这些考生把答卷运进来。
这些人互相之间平常也没有多少交集,唯一的共同点就是都是这一行的高手。身手越高,接的单子也就越多。像是薛明面前的这个家伙,更是这伙人中的佼佼者,通常一晚上都要忙到天蒙蒙亮的。
呃,薛明心里感到有些抱歉,自己这么一会儿的功夫,看来要得耽误面前的这家伙少赚不少的银子啊。
俗话说断人财路如杀人父母,薛明想着自己这么的耽误人家工作是不是不太好?
不过,这家伙的这种行为好像是违法的啊,是不地道的啊?话说自己是不是应该报官的啊?
那么,自己应该怎么做呢?直接抓着这家伙去主考官那?
然后主考官问自己怎么抓到的这家伙呢?
薛明难道就说自己这个正参加科考的家伙闲的没事,就偷偷的跳到房顶上面转了那么一圈?然后还一个不小心就现了这一群身穿黑衣,鬼鬼祟祟的家伙在房顶上蹦跶的正欢。于是自己秉承着做一个奉公守法的良好市民的信念,顺手就把他们全都给抓住,然后就送您这儿来了?
薛明估计自己说完后也不用再参加考试了,直接就跟着这群黑衣人一起,等着赶紧被押送到开封府衙门的大牢里头,和他们一块呆着才是正经的。
所以说,这良好市民不是不能做。问题是得看它是什么人去做。而以薛明现在的行为,好像怎么也扯不到良好市民头上去啊。
ps:虽然没多少票,但周末了,总要加更一章!
………………………………
第87章 六月里的债,还的快
不得已之下,薛明只好先暂不处理这些人了。总不能全部干掉了事,这也太残忍了。薛明自认为自己应当是个挺善良纯洁的人,下不了这个狠手。
再说了,人家就送个快递,至于吗?
看着薛明的脸色在那儿阴晴不定的变化着,他面前的黑衣人可是吓坏了。怎么的这是?碰上黑吃黑的了?
想到这个可能,黑衣人吓得浑身就是一哆嗦,颤颤道:
“若是公子无事的话,小的就先撤了?”
说罢,脚步悄悄的往后挪了挪,随时准备闪人。
这时薛明也从自己的思考中被叫的回过了神来,看着面前的黑衣人嘴里说道:
“等等,我还不知道你叫什么名字呢。话说你们除了三年一次的科举,平时也没什么正经生意吧。那不知你有没有兴趣来我府上做事啊?放心,三餐管饱,每月的例钱也不会短了你的。也省得天天做这些上不得台面的事情了。如何?”
黑衣人本来被薛明开始说的话吓得都要逃跑了。直到听到了后面说的,才稍微定下了神来。眼神惊疑不定的说道:
“公子此言当真?不敢诓骗公子,小的也没什么太大的本事,就会些偷鸡摸狗、钻墙打洞之类的上不得台面的技能。小的就怕公子收了小的以后会后悔的。”
真实诚!薛明心里暗赞了一句古人的淳朴。要的就是你偷鸡摸狗,钻墙打洞的本事,这些在现代可都是高级技术工种。一般人学不来的。话说,总不能以后碰到这种事情还要薛明自己亲自动手吧,这时候就体现出手下多才多艺的重要性了。
因此,薛明微微笑道:
“君子一言,快马一鞭。我们击掌为誓,以后你就是我的手下了。”
两人击过了掌,黑衣人才开始有些相信薛明所说的话了,有些激动道:
“小的包子夜,是高唐州人氏。因为从小就没了父母,加之耳目较之常人灵便些,逃跑起来比较快,便以偷坟盗墓为业,也接过一些偷盗的活。承蒙江湖上的兄弟抬爱,送了个外号叫顺风耳的。公子以后叫我小夜就行了,小的见过公子,小的谢过公子的收留之恩。”
薛明抽了抽嘴角,丫的还小夜呢,占我便宜啊。不过他也知道这是包子夜的无心之失。薛明想了想说道:
“那个,小夜啊,既然入了我薛府,以前的活计那是不能碰了。短了银钱什么的你就随时到管家那去支取便是,我会提前跟他打招呼的。”
说罢,薛明又想起了什么,问道:
“对了,你接的生意里有没有蔡术、刁文东、刁文德这三个人?”
薛明本事无心一问,没想到还真巧了,包子夜恰巧接了这三人的生意。这么好的机会若是不利用一下,薛明觉得自己睡觉都会睡不安的。
带着包子夜去了自己的考间。薛明将写有蔡术三人名字的答案要来,用毛笔在上面改改画画的整了半个多小时,顺便自己也将答案拷贝了一份,然后才又将这些经过了薛明更改的答案交回到包子夜的手上,面色郑重的说道:
“那个,包子啊,这三份答案你可一定要确保完好的送达啊!组织上可就把这份艰巨的任务交给你了,一定要确保万无一失知不知道?来,小声的告诉本公子一声,有没有信心?”
包子夜缩了缩脑袋,左右望了望没有人后,方才面色严肃的认真说道:
“有!请公子放心,小的保证一定会安全送到的!”
短短不到一刻钟的时间,包子夜就已经回来复命了。嗯,真是好孩子,薛明高兴的点了点头,脸上露出满意的神色。然后又告诉了包子夜自己府邸所在的位置,让他径自去薛府报道。
等四周无人了,薛明脸上才露出了窃喜的面容。丫的叫你们上次阴我,现在就让你们知道小爷的厉害。这就叫“六月里的债,还得快!”
随后,薛明就安心的进入了甜蜜的梦乡。嗯,这一觉睡得当真安稳。
白天继续答考卷。做了坏事,这薛明的心里特别踏实,写起答案来也特别有劲。行云流水般哗哗的就把答案抄完了。
随后的几天薛明就只好无聊的待在考间了。直到了八天之后,这连续三天一场,持续了整整九天的会试才终于算是结束了。
交卷的时间一到,薛明便迫不及待的走出了考场。深深的吸了口气。总算是结束了,但愿这是自己最后一次会试了,再也不要有第二次了。
整整九天啊,真踏马的不是人待的地方,薛明的考间离臭号吧还特别的近。若非是后来用了内呼吸,薛明怀疑自己真的会被憋死在那里。只是这饭,他是别想安稳的吃了。
也不知道附近的几个考间的考生是怎么熬过来的,薛明对他们抱以了深深的同情。
看着同样面色惨白的小舅舅李纬和李文山俩人,薛明的心里才安稳了些。毕竟不是自己一个人受苦,这心里总是好受了许多。没错,薛明就是这么内心狭隘的人。
跟外面的大部队汇合后,众人向着朱雀大街的方向走去。半路上,薛明就和众人分开了,和前来迎接自己的段浩、何强、戴宗还有新加入的包子夜四人向着薛府行去。
到了薛府,薛明也没胃口吃东西了。在臭号附近待了这么些天,现在他一看到吃的就想吐。尽管饿的身子都有些飘了,薛明还是坚持先睡上一觉再说。
匆匆的洗了个澡,薛明便往床上爬去。
与此同时,夜晚的整个开封城早已是漆黑一片。而就在薛明他们这些考生们在养精蓄锐的恢复之前考试消耗的体力、精力的时候,礼部贡院的阅卷处却是灯火通明。
此时考生们的试卷经过一番严密的糊名、誊录处理后,送到了内帘的阅卷之处,这是考官们分房评阅试卷的场所。
诸位阅卷官、副考官汇聚一堂,等着主考大人分考卷。
此时何执中的目光,先是久久的凝视着面前的考卷,过了好一会儿才抬起头,面色严肃的看着面前的众人说道:
“既然官家和蔡相任命我等知贡举,那便是对我等的信任。还望诸位能够群策群力,共同把这次的工作做好。老夫先把丑化说在前头,这阅卷若是在谁那儿出了纰漏,本官绝不轻饶!”
………………………………
第88章 吓得都坐地上了
这都是应有之事,诸考官们自然应命。
由于今年的会试录取名额比以往整整多了上百个之多,阅卷的工作自然相较往年要繁重许多。这也说明了皇帝对于今年的会试尤为看重,重压之下,众人自然也不敢有丝毫怠慢。
放榜公布会试结果的日子就在几天之后。时间紧迫之下,分完考卷之后,会试的考官们便全都废寝忘食的投入了会试的阅卷之中。
薛明的这一觉直睡到了第二天的晚上。几乎是饿了七八天,饿的眼睛都有些绿了的薛明才不得不起了床。
此时厨房早已备好了饭菜,薛明一个人整整吃了三个人的量,才堪堪算是勉强吃饱,这还是他有意的控制了一下的结果。而直到五天后,薛明才看到又活了过来的小舅舅李纬和李文山他们俩人安然的出现在自己的面前。
而此时的贡院之中:
“晋武平吴以独断而克,苻坚伐晋以独断而亡齐桓专任管仲而霸,燕哙专任子之而败,事同而功异,何也?”
这是策论中的一道题,翻译成现在的大白话,就是“试述专权的优劣”。
此时正是蔡京专权的时候,作为副主考官的刘正夫出这么一道题,自然是想引导考生对君相“独断”时局的注意与思考。
经过了几天的奋战,此时专门负责阅改这道题的这位考官已经阅卷阅的身心疲惫,头脑都有些不够清晰了。用力的揉了下苦涩的双眼,这位考官暗道:
“再阅完这一卷,老子一定要喝杯茶歇息,歇息。丫的真不是人干的事儿啊,有了好处我们这些阅卷的啥事儿没有,出了事就一个都跑不了。怪不得往年人人都不愿来阅卷呢。”
当然,这只是下面这些小官的想法,上头的主考官之类的可都是红人才能干的,跟他们却是不同。
强撑着疲惫不堪的精神,考官微眯着眼睛将目光落在了这份朱卷之上。
“臣闻公道在天地间,不可一日壅阏,所以昭苏而涤决之者,宰相责也。然扶公道者,宰相之责,而主公道者,天子之事。天子而侵宰相之权,则公道已矣。三省枢密,谓之朝廷,天子所与谋大政、出大令之地也。政令不出于中书,昔人谓之斜封墨敕,非盛世事盖宰相之权尊,则公道始有所依而立也。……”
此段策论的核心意思,是说,国家的执政权归于宰相,因为宰相由选举产生,代表着“公道”。而君主虽身份尊贵、地位崇高,却不可“侵宰相之权”。实际上,这也是宋人的共识:君主当垂拱而治,以执政权付宰相,以监察权付台谏。
而这份出类拔萃的卷子,自然是薛明所写的了。当然,说是抄也可以,毕竟天下文章一大抄嘛。
至于薛明选了这篇策文的原因,那还用说?自然是为了拍蔡京的马屁了。
拍个马屁而已,又不会少块肉,还能增加自己考中的几率,何乐而不为呢?要知道,这大宋的官场,不知道有多少人想要拍蔡京的马屁呢。
不然你叫薛明怎么写?难道选个抨击蔡京专权的文章吗,那样恐怕自己能不能考中都很难说。何必那么矫情呢,是不是?
薛明还不知道现在的小皇帝已经往这阅卷的考官中渗了个沙子。也幸好赵佶没把主考官也都给换掉,否则薛明的卷子能不能考过还真的很难说,差点就要聪明反被聪明误了。所以说这人啊,就不能太自作聪明了,岂不闻“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
看完了这份卷子,考官不由的在心里暗暗的道了一个“好”字。随即拿起桌上的卷子就冲着主考官开口说道:
“刘大人,属下要高荐此卷!”
高荐?这可是本次会试的头一份啊。帘子里的刘正夫跟何执中也来了点兴趣,在这狭窄的内帘里待了好几天,都要待得吐了有没有。难得有份出采的卷子,怎能不令人精神为之一振?作为主考官的何执中不由对着外面说道:
“写明理由,交由一旁书吏呈上来。”
“是。”
随即这考官洗了把脸,清醒了下有些昏沉的脑袋,又重新仔细的看了遍卷子,最后才认真的在手边的纸上写好了理由,交由一旁的书吏转交给上的副主考官刘正夫。
这就是宋朝科举阅卷的规矩,每份考生的卷子都要分别由同考官、副考官、主考官按照顺序交叉审阅,这也是为了防止单人阅卷时所出现的偏听偏信的情况。
何执中虽然身为主考官,却也不敢贸然打破这个规矩。因此尽管心有不耐,还是只能等着副主考官看完之后才能轮到自己。
眼巴巴的看着副主考官在那儿又是摇头晃脑又是点头又是深思的,就是不老老实实的赶紧阅卷。这要不是人太多,老何想把副主考官刘正夫给当场掐死的心都有了。
其实老刘心里也是有自己的小九九的。这卷子上的答案明显是偏向蔡京的,按理自己受了皇上的嘱托,理应驳斥这份卷子的。只是皇上啊,你不知道老夫仅仅是个副主考官吗?这阅卷厅里,可都是蔡京那老贼的走狗啊。这皇上你未免也太高看我老刘了吧!
而且,若是这卷子答的差也就罢了。偏偏说实在的,这卷子确实是答的极好的啊。
老何可不知道刘正夫心里转的小九九,还在心里暗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