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宋改造计划-第14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难道不是?”
“你收拾收拾吧,过几天我会命侦缉司的人秘密将你送到西夏后西夏军中……”
“啊……”
薛明话没有说完,就被李妃岚的一声低呼给打断。薛明的这句话太过让李妃岚意外,她很清楚,正是因为有她的存在,薛明当初才放心的放刘庆等人北上,甚至还能在汴京城中遥控刘庆等人。她曾经无数次的想过要离开,可是随着时间的流逝,她也渐渐放弃了这个奢望,她知道,有侦缉司的细作看守,只要刘庆等人没死完,薛明是无论如何也不会放她走的。
可是今天,薛明却偏偏就说出了放她离开开封的话,这怎么能不让她惊讶?
盯着薛明看了半响,见薛明脸上没有任何玩笑之色,李妃岚终于确信,薛明不是在开玩笑,而是真正的要放她离开了。
“你需要我回去之后做什么?”
李妃岚虽然落难,可是毕竟之前十几年还是在宫中长大,随后颠沛流离却是也帮助了她成长。她自然不会天真的以为薛明是因为两人之间的下棋品茗的那点儿交情就心软放她走了,如薛明这样的一个男人,又怎么会做出毫无意义的事情?
“什么都不用做,好好活着就好!”
出乎李妃岚预料之外的是,薛明却是轻笑着摇摇头,再次说出一句让她诧异的话。
看着一本正经的薛明,李妃岚不自觉的眼神有些躲闪,如玉的俏脸突然泛起些许晕红,心跳也是莫名的有些加快。
他在说什么呢?他不应该是可以被儿女情长累负的人啊!
好好活着就好!
在此情,此景,此种关系下,实在是一个意味很是难明的话啊!
看到李妃岚脸上的晕红,还有那突然有些躲闪起来的眼神,薛明微楞,随即脸上闪过一抹尴尬之色。他这个时候也现了,那句好好活着就好中带着的暧昧难明味道了。看着突然有些坐立不安的李妃岚,薛明一时间却也不知道该如何解释是好!
温暖如春的书房内,相对无言的两人,莫名的有些暧昧的气息在氤氲。
“公子,蔡国公来访!”
段浩的声音适时的响起,让薛明莫名的长舒一口气。
蔡京来的比薛明想象的要快了许多,显然,这位已经告老在家的蔡国公已经是迫不及待的想要来找薛明兴师问罪了。
薛明看了李妃岚一眼,心说蔡京来的倒也很是时候。不然,今天因为他口误的一句话,跟李妃岚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那点儿亦敌亦友的关系就要陷入另一个奇怪的氛围了。
“咳……妃岚姑娘回去收拾一番,若是有需要采买的物事,尽可列出清单交给服侍的家仆,他们都会给妃岚姑娘办妥。三日之后,薛某就会着人护送妃岚姑娘北上。”
薛明看着李妃岚,轻声道,说道这里薛明停顿了片刻,继续道:
“如今刘庆的后西夏军正面临李良度的西夏大军围攻,境况不是很好,而后西夏军中也因为妃岚姑娘久不露面,人心军心不稳,放姑娘北返,薛某也是存了些许私心的,毕竟姑娘乃是西夏国皇家贵胄,若是知道公主回归,想来后西夏军必然会士气大涨,后西夏军扰乱西夏所占之地,也能为我大宋多争取一些时间。
姑娘北上,薛某南下,呵呵,一南一北,远隔千山万水,薛某不知何时再有相见之期。薛某同公主也是不打不相识,当初强留公主,实在是不得已而为之,好在这些日子并没有怠慢公主。今日薛某就以一杯清茶带酒,给公主告一声罪,也预祝公主此去一路顺风,早日达成复国之志……多多保重!”
说到最后,薛明声音也是愈的飘渺和难以琢磨。看着眼前清丽如雪的李妃岚,心中莫名的勾起诸多昔日的回忆。
曾经,也曾经有过这样一个命运多舛的女孩子出现在他的生命里,一样的清丽,一样的外刚内柔,一样的坚韧……却是被他伤的体无完肤的洒泪而去……
隐藏在记忆深处的那莫名回忆,让薛明有些失神,却是丝毫没有想到,他这番话却是将本已经就心如鹿撞的李妃岚中,瞬间激荡起无数的涟漪,再也无法平静。
李妃岚能够清楚的感觉到薛明此刻的神思不属,能够清楚的从他眼中看到一抹隐藏极深的忧桑,这是她从来没有在这个男人身上看过的一种情状,若是没有薛明那句好好活着就好,也许李妃岚只会以为薛明这是惜别之语,可是有了之前那句意味难明的话,却是让李妃岚心中再也无法淡定了。
这一年来的种种,一幕幕的不自觉的在李妃岚眼前浮现。为质的生活平淡似水,若不是有他总是出现,或是指点江山阅尽天下大事,或是油嘴滑舌毁棋不断,或是激扬字即兴赋词两三……自己在汴京城中,会是何等模样?还能如这般开心么?
扪心自问后,李妃岚蓦然现,这本来是最为屈辱的一年幽禁生活却是她这十数年来过的最为轻松最为惬意的日子……
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
……
披上毛裘,薛明悄悄起身推开书房大门,闪身而出。茫然无主的李妃岚脸上乍喜乍忧的表情,让薛明知道自己这个时候最好还是先悄悄消失,刚刚有感而的一些话语,实在是有太多别样的意思在其中,若是等到李妃岚回过神来,两人当面,怕是剩下的唯有尴尬了。
有凤南仙在前,再有关系始终模糊却暧昧的梁静在后,薛明实在是不想再多一份桃花在这个身份异常敏感的前西夏公主身上了。
………………………………
第640章
更莫,刚刚他对李妃岚的那些话,各中真假其实他自己心中也是最为清楚。 对这样一个身世已经够坎坷的女人还用这样一种手段,薛明也是自觉无法坦然面对。
那么,最好的办法自然只能是离去罢了。
走出书房,料峭的寒风吹过,让薛明不自觉的裹紧了身上的毛裘,低声对着段浩叮嘱了两句,命他这两天就跟在李妃岚身边,对给李妃岚置办一些北归方便携带的物事和礼物,毕竟不管怎样,后西夏军如今是个模样,今后也只能是靠李妃岚自己来扛起了。
为了大宋,将如此沉重的一个担子强压在李妃岚这样一个女人的肩膀上,薛明心中若没有内疚,那自然是假的。
大宋朝如今的局面实在是算不得有多好。
也许是因为后西夏军太过活跃,也许是因为被逼的没有办法,李良度集中了黄河以南的绝大多数兵力拼命围攻后西夏军,侦缉司每天都有信报到开封,从那一封封的信报中,薛明能够想象出,秦风以北那几路如今打成一锅粥的混乱局面。
虽何强来信没有明刘庆有想要投降李良度的意思,可是薛明能够从木暖的字里行间看出,面对李良度数十万大军的围攻,被压在祁连山山脚下那不过数县之地的后西夏军,如今已经是人心思动了。
若是真是到了要丢性命的时候,怕是那个时候就由不得刘庆了。就算刘庆不想投降,下面那些个因为荣华富贵而聚拢起来的绿林大盗们,也会为了保住性命逼着刘庆走上那条路。
李良度既然选择兵行险着的在开封刺杀他,显然也已经是被逼的有些狗急跳墙了。当初在银夏城下,被逼无奈亮出的底牌实在是太多了些,自然是让李良度心中大生警惕。可以预料,一旦刘庆被解决,那么接下来,被自己摆了一道而且已经切实感受到来自大宋将来威胁的李良度必然会不惜一切代价的大举南下。
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这样浅显的道理,李良度怎么会不清楚更莫,西夏人之前之所以一味的西进,而只是时不时的劫掠下大宋,除了是想要靠着富足的大宋以战养战之外,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因为,西夏人根本没有将疲弱的大宋放在眼中。
可是若是绵阳变成狮子了,那情况自然是另有不同。西夏人绝对不会眼睁睁的看着大宋从绵羊变成能够突然咬掉西夏几口肉的狮子的。
希望这个冬天,不会太冷吧。裹紧了身上的毛裘,薛明大步朝着薛府大堂行去。蔡京,如他想的那般已经到了,正在大堂等他。
大堂内,燃着几盆巨大的炭火,厚厚的毛毡毯子将门窗都遮掩的很是严实,将温暖如春的大堂同门外料峭的寒意分割成两个不同的天地。
偌大的大堂内,只有蔡京一人在客座之上独自品茶,身边并没有薛府任何的丫鬟或者家仆侍候,不过虽如此,蔡京依然是悠然自得,除了偶尔沉思外,脸上却是没有半点之前从蔡府来薛府时的苦大仇深之状。
厚厚的毛毡掀起,一股寒气随着薛明一起涌进温暖如春的大堂,正在闭目沉思的蔡京心有所感适时的抬头,看到薛明裹着毛裘带着寒风从外面走进大堂,嘴角尽然带上了那么一丝莫名的笑意。
“蔡公大驾光临,明轩府上真正是蓬荜生辉啊!哈哈!”
薛明看到蔡京嘴角的那一丝笑意,心中微定,对着蔡京抱拳一礼,大笑着迎上前去。
让薛明意外的是,蔡京在见到他的时候却是罕见的起身同样对他抱拳还了一礼,虽仅仅只是一礼,可是这其中的意味却让薛明对今天接下来要生的一些事情更有兴趣了。
大宋朝在灭亡前的近半个世纪内,确实是没有出过能够治世的能臣,可是能够坐上宰执之位的人,哪一个人不是深谙权术之道?今天蔡京的表现,再一次刷新了薛明对朝堂上的这帮老狐狸的认识。
两人相似一笑,分宾主落座。
“今日,多谢明轩对老夫那不成器的儿手下留情。”
才刚刚落座,蔡京就直接开门见山的道。如此直白的开头,倒是让原本以为还要跟蔡京再打半天机锋的薛明有些吃惊了。
莫非,蔡京也是存了跟自己一般的心思不成?
“明轩鲁莽,蔡公莫要怪明轩多管闲事、下手太重就好,至于谢明轩是无论如何也当不起的。”
薛明抿了一口茶,关切的道:
“德生没有大碍啊?”
听到薛明的话,哪怕是蔡京早就想到薛明不是省油的灯,也不由得一滞,花白的胡子一阵颤抖,显然是被薛明带着几分轻佻和幸灾乐祸的关心给刺激的不轻。
“咳……明轩今日唱了这样一出大戏,让老夫登门,莫非仅仅是为了看老夫的笑话?还是,明轩本来就是为了看老夫丢脸才如此作为?那么,老夫可以告诉明轩,如今整个汴京城怕是都已经知道了今日和乐楼儿被明轩暴打之事,若是明轩仅仅是想看老夫丢脸,怕是已经做到了。”
蔡京今天似乎也没有耐心跟薛明打机锋,眼神微冷,看着薛明道。
听到蔡京的话,薛明默然半响,轻轻一笑。只是脸上已经没有了之前的那种随意之色。
“明轩冒昧的问一句话于蔡公?”
“请讲!”
“蔡公百年之后,偌大的家业偌大的蔡府不知道可曾想过到时应该交于何人之手?蔡公可曾想过,让何人来继承蔡公衣钵?是德生?亦或是其他人?”
“……你想什么?”
蔡京脸色有些青,语气极为不善的看着薛明道。他没有想到薛明竟然会如此不顾及任何情面的直接跟他谈起了他死后的事情,这不是在咒他已经快死了么?
“呵呵,都蔡公最为钟爱德生,若是去掉那些纨绔的习气,德生无论人品还是才识心性,却都是上佳之才。俗话的好,玉不琢不成器,蔡公可曾想过让德生出去历练一番?”
………………………………
第641章
薛明自然能够听出来蔡京话语中的浓浓怒意,想来如果不是蔡京心中还有些疑问没有解决,怕是此刻蔡京已经是拂袖而去了。
“让德生出去历练一番?跟着明轩南下广东么?”
蔡京脸上带着几分讥诮之色,心中却是对薛明很是有些看不起了。
“蔡公说笑了,明轩此去广东,就连明轩自己都不知道会在什么时候就狼狈的回开封了,又岂敢让德生的前程毁在明轩手中?更莫说,今日之事,德生怕是已经恨明轩入骨,又岂会跟着明轩南下?”
“明轩既然已经说了,想来心中已经有了决断?”
蔡京老眼微眯,看着薛明不急不缓的道。
“银夏如何??”
“哦?银夏?种师道处?”蔡京眉头一挑,第一次露出意外的神色,看着薛明疑声道。
“银夏确实是离西夏人有些近,可是有种帅在,想来蔡公也没什么好担心的。让德生看看汴京城外的百姓到底是如何生存的,对他对蔡公都是有些好处的。如今的大宋朝,银夏、秦风、河北等地,却也是有志男儿最好建功立业的地方。只要德生对明轩有仇视之心,想来定然不会让蔡公失望的。”
“听明轩的意思,明轩这是将自己当做了我儿的磨刀石了?”
蔡京看着薛明,似笑非笑。
“只要蔡公不嫌弃!”
“明轩为老夫那不成器的儿子如此牺牲,老夫实在是心中不安啊!”
蔡京摸了摸颌下的花白胡须,长叹一声慢条斯理的道。
薛明心中暗骂一声,这老狐狸明显是已经很心动了,却还妆模作样,无非是想要他将底牌都抖落出来而已。
“呵呵,明轩希望蔡公能够同明轩联手,将凤南仙身契之事就此揭过,教坊若是愿意,自然还是能有大把的理由将那身契再做一份出来。身契既然已经被薛某烧了,那就给那凤南仙自由身。”
“教坊中有凤南仙其人么?”
蔡京笑着反问了一句,
“都说明轩风流,如今看来果然不虚啊。呵呵。”
蔡京答应的如此痛快,却是在薛明意料之中,毕竟要是礼部或者教坊真的追究凤南仙身契的事情,那么不知道用了何种手段将凤南仙身契给拿出来的蔡术还有其他一些人,是绝对脱不了干系的。蔡京自然不会让蔡术身上背负这样一个污名,就算薛明不说,蔡京怕是也会将凤南仙身契的事情摆平,只是使用的手段或者说凤南仙的最终结果,也许就变成了另一种罢了。
话的末尾,蔡京却是莫名其妙的轻笑了两声,这两声轻笑让薛明心中再次暗骂一声。显然,蔡京很清楚,薛明费这么大功夫不可能真的只是为凤南仙的那个身契,要是薛明真是如此目光短浅之辈,他蔡京又何必主动登门?
“想必不日之后蔡公就会被圣上恩赐平章军国重事衔了吧?”
“咳……竟有此事?明轩从何处得知?为何老夫一点儿不知情?”
薛明突如其来的一句话,倒是让蔡京不自主的呛了一下,随后一脸讶然的道。
蔡京故作惊讶的话,换来的是薛明的两声轻笑。他很清楚,蔡京自己也知道,他跟理学一派还有赵世将那些宗室之人勾勾搭搭的事情根本不可能瞒过薛明等人,甚至连赵佶其实也是清楚的。蔡京之所以故作惊讶,无外乎是想在接下来的交易中,占据更多的主动而已。
因为两人都知道,接下来的那些个交易,才是今天两人能够坐在这里相敬如宾的根本。
平章军国重事衔,说白了就是可以插手管理大宋朝生的所有军国大事的权利,嗯,“重事”两个字已经很明确的限定了这个大宋朝只对一些对朝廷有着莫大功劳的朝臣在告老之后恩赐的最高荣誉,并不是万能的。不过任何事情自然都有其变通之法,有这个衔,跟没有这个衔,所代表的意义那是根本不同的。
当初蔡京被迫告老,为何在听到赵佶对他的告老封赏的时候会是一副如丧妣考的模样?不正是因为赵佶没有按照惯例对他加封平章军国重事衔么?
是时的大宋朝,无论是理学一派还是宗室那些人,如今唯一能够拿出手有资格担纲平章军国重事衔的人,也唯有蔡京而已。当然,除了蔡京,郑居中其实也是够资格的,只是郑居中跟蔡京不同,郑居中是引咎自辞。
至于朝中其他的一些人,如现任左丞相余深、两个参知政事王黼、杨时,虽说声资历也许是够了,只是在声望或者说人望上,毕竟还是差了那么点儿。
“蔡公以为西夏和我大宋今后会如何?”
让蔡京意外的是,薛明并没有继续按照他所想的那般,却是话锋一转问起了西夏和大宋之间如今错综复杂的关系。
“明轩还是以为大宋和西夏之间必有一战?”
“西夏和我大宋之间这些年可曾没有过厮杀?“
“话虽如此说,可是我大宋毕竟不是那些小国,以我大宋之富足,西夏人想要毫无伤的拿下我大宋怕是无异于痴人说梦。当年西夏人面对小小的苟延残喘之国尚且还需要同辽国结盟方能灭之,我大宋国力又岂是那蒙昧未开化之异人可媲美的?西夏人除非做好玉石俱焚之准备,可是西夏人敢吗?
西夏人嗜杀成性,横征暴敛,西夏、辽国等地,尚且有无数的各国遗族意欲复国,从未曾放弃对西夏、辽人的反抗,如今各地看似安稳,却只是因为双方势大,若是西夏人为了征伐我大宋而同我大宋厮杀个两败俱伤,想来后院就先要起火了,那个时候,我大宋和西夏、辽国,谁征伐谁,尚可未知也。”
蔡京抚弄了下颌下的三缕长须,慢条斯理的道。
不得不说,蔡京虽然不一定是个治世的能臣,可是对大宋和西夏这数十年的关系却是分析的极为到位。在原本的历史上,也确实是如此。
………………………………
第642章
半个世纪的杀戮,近乎两三代人,西夏人才最终将秦风以北彻底的控制住。 这也确实是大宋朝能够在后来的蒙古大军横扫整个欧洲的时候,依然能够抗衡蒙古铁骑的一个重要原因。
可是关键是,如今历史的轨迹显然跟原本的历史不一样了。有了薛明的出现,已经让西夏、辽国感觉到威胁的大宋,还能不能让西夏、辽人有那么多的耐心再跟原本的历史上等上近半个世纪,薛明心里实在是没有多少把握。所以,他不能赌。
若是将大宋乃至他还有他所关心的所有人的命运,都寄托在赌上,那到时候怕是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薛明又怎么可能将一国一家的命运寄托在那虚无缥缈的未知上?
不过,蔡京的话却是也是如今西夏和大宋之间的实情,同时也代表着朝堂之上把握着这个国家命运的绝大多数人心中的想法。
仅仅是靠薛明心中的那些个猜测和担忧,显然是不可能说服的了蔡京的。
“明轩跟蔡公赌一次如何?”
薛明知道自己不可能说服得了蔡京,退而求其次道。
“哦?赌一次?明轩想跟老夫赌什么?我大宋和西夏两国之间的战事?”
听到薛明的话,蔡京顿时来了兴致,笑着道。
“这就是明轩今日请蔡公过府的第二件事了。”
蔡京没有说话,一双老眼看着薛明,却是在等他下。
“明轩以为,只要李良度将刘庆的后西夏军剿灭,最多三五年后,西夏人就会大举南下征伐我大宋!而在这三五年内,西夏人怕是要比之前更要频繁的侵扰我大宋。”
“明轩之意是说……三五年之后,大宋和西夏之间就将生国运之战?”
蔡京虽然说的是反问,可是语调之中,更多的却是不信。显然,他对薛明这个肯定,是一点儿也不信的。他不知道薛明是从哪里来的这样一个论断。
“朝堂上,如今也唯有蔡公有资历和功绩、声望来领平章军国重事衔,有蔡公梳理朝内重事,想必圣上也是极为放心的了,当然,此事明轩也是乐见其成,若是蔡公需要,明轩对行那锦上添花之事也是乐意之至。”
听到薛明的话,蔡京突然笑了,却是没有接话。他恩赐平章军国重事衔,有他自己、理学一派还有宗室的那些宿老帮忙,基本上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薛明就算想拦,怕是到如今也是力有未逮了。
显然,薛明的这个筹码,在蔡京看来,却还是不足以让他心动的。
“三五年之后,若是西夏和大宋没有如明轩所言的必有一战,明轩将会亲自说服史公、郑公还有李相,联名向圣上上表,助蔡公更进一步,赐平章军国事衔!”
“什么?”
听到薛明的话,即便以蔡京的涵养也不由的惊疑出声,为之变色。
平章军国重事和平章军国事,两个都是赵佶恩赐给有功老臣的封衔。两个官衔表面上也就仅仅只是一字的差距而已。可是大宋朝朝堂上的每个人都很清楚,正是这小小的一字之差,却让这两个官衔所代表的权利乃至各中意义变得那是天壤之别。
平章军国重事,纵观华夏五千年的历史,也就是只在大宋朝一朝出现过,而且并不是常例特设的官衔,乃是因人而特授的官职。平章军国重事的职位尤在宰相之上,专门授以高德老臣,以示宠幸,五日或两日一朝,非朝日不至都堂(政事堂)。
当然,平章军国重事,并不是仅仅只有这一个名称,除此之外还有同平章军国重事衔以及平章军国事衔。同平章军国重事、平章军国重事、平章军国事,三个不是常设却是有皇帝恩封的荣衔都是一字之差,可是就是这一字之差,却是让三个荣衔各自代表的意义和权利却是大有不同。
平章军国重事,其实也就是字面上的意思,宋承唐制,唐有门下平章事,到了宋推陈出新就有了平章军国重事。通俗来说,也就是署理关系国家的“重”大事件、军国要事等等。
以此及彼,平章军国事,就是可以署理国家各类事务,而不仅仅是所谓的“重”事了;至于同平章军国重事,则是同宰相也就是政事堂商量署理国家的“重”大事件了。
所以,同平章军国重事算是三个衔称中权利最弱的一环,平章军国重事,却是又要比同平章军国重事高级也就是权利大那么一点儿,最顶级的自然就是可以在宰相之上管理国家的各类事务的平章军国事了。
其实在一开始赵佶继位的时候,平章军国重事这个荣衔也仅仅是荣誉而已,虽然是大宋朝对有功老臣的最高荣誉,不过却是没有实际的权利的,更不能参与大宋的军国大事。
直到这次的大宋朝与西夏之战后,确定了抵抗外敌的军事斗争等事务在很长时期内将会是大宋朝中央政府最为重要的核心事务之一。然后随着政治、军事形势的变化,这个曾经没有偶任何实际权利的荣誉职位也由荣誉职位逐渐演变为权倾朝野的中央政府最高实职。
事实上,在宋宁宗之前,是没有平章军国事一职的。宁宗朝的告老宰相韩侂胄在平章军国重事上开了个先河,去掉重字,改为平章军国事,韩侂胄之所以不用平章军国重事称号,是因为若加上“重”字则权力受限制,只能管理朝廷上比较重要的大事,即只能过问重事;若用“同”则权力不专,还需要受到宰相的掣肘。是时的韩侂胄,权倾朝野,“所预者广”,“所任者专”,独擅朝政。
韩侂胄最后被王安石和杨皇后设计诛杀,平章军国事这个大宋朝最高也是权力最大的荣衔,却是没有人敢再提及了。甚至连掌权十数年的王安石,为了避嫌也没有要求加封过平章军国重事的荣衔。
理学一派和宗室中的某些人,如今想要让蔡京重新披上平章军国重事的荣衔制衡姿态模糊的余深还有已经跟郑居中重归于好的张商英,其实也是无奈而为之。
………………………………
第643章
严格来,王安石其实也是推崇理学的,跟理学一派的真德秀等人其实也是有过一段蜜月期的,甚至在王安石当权的那段时期还大力推广过理学,只是因为王安石向金国乞和激怒了真德秀等理学一干人,才让双方最终分道扬镳,势如水火。
若是没有王安石,想来理学一派不会在大宋朝的后半个世纪内成为大宋朝的主流。
话一出口,蔡京就意识到自己的失态,不过他终究见惯了大风大浪,自然不会因为薛明这个看似很重实则没有任何实际意义的承诺而真的乱了方寸,很快就收拾了心情。
看了一眼眼神玩味的薛明,蔡京淡声道:
“平章军国重事,老夫敢担下,而平章军国事,老夫却是不敢有此奢望。”
不敢,却不是没有想过。
薛明自然知道,蔡京不可能因为他这句空口无凭的话就真的立马应下来,若真是那样的话,薛明倒还真要好生思量一番,蔡京这个人到底值不值得合作了。
蔡京心动了,薛明知道;蔡京不信,薛明同样也清楚。心动很好,平章军国事这样的权倾朝野的高衔,怕是大宋朝的官员们没有一个不心动的;不信,也很简单,如今的薛明确实已经堪堪能够跟朝中很多老人比肩了,不过也仅仅是堪堪而已。
若仅仅靠着赵佶的宠信,就能让赵佶心甘情愿的扶持一个将要分润他权力的人来,怕是远远不够分量的。就算加上福庆公主也是不行的;更何况蔡京根本不相信薛明能够服郑居中、张商英等人支持他这个宿敌爬到他们两人头上作威作福。
既然根本不可能,那薛明显然只是在给他画一个饼看看咯!不过,即便蔡京心中做如此之想,可是蔡京的言语中依然对薛明画出的一个饼抱有希望,若是他完全没有希望的话,那么就不会不敢有那个奢望,而是会直接了当的告诉薛明,这事儿他想都没有想过了。
“若是明轩不想去广东,汴京城内,除了圣上还没有人能够将明轩赶出汴京城!此事,蔡公过个两三年再下定论如何?”
该的都了,而蔡京显然不是个甘于寂寞的人,薛明知道这个时候再多了反而不美,轻笑着道。
“也好!”
虽然薛明高高提起却又轻轻放下的行为,让蔡京心中大为不满,不过他也不是初出茅庐的毛头子,自然不会让薛明牵着鼻子走,听到薛明的话,蔡京同样也是轻笑着应道。
“呵呵,蔡公若是不信,那就以两年为限如何?”
费了如此大的功夫,甚至还帮着蔡京擦擦蔡术的屁股,薛明自然不会就这样跟蔡京算了。更莫两人之间原本也没有多少交情可言。
“此话怎讲?”
“两年内,请蔡公还是要劝诫朝中某些人不要太过难为郑公和张相,静看西夏人到底是如何动作可好?而明轩呢,可以保证绝对不会插手朝中任何事情,明轩主动离开开封想来已经足够明很多问题了。呵呵,当然,广东同开封距离何止千里,蔡公也可以认为是明轩大言不惭,明轩也是无话可的。”
“两年后呢?”
蔡京眉头微挑,薛明的这话已经足够直白,显然是希望朝中能够少些争斗,同时言外之意却也是在告诉蔡京,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