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唐三司使-第5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杨游本想提出让李隆基废弃坊市制度,不过预想不可能通过!就没提,如果通不过,那样反倒影响自己在李隆基心目中的形象!

    李隆基一听,点点头:“朕也听说很多坊内酒肆通宵营业!彩缬铺、货郎众多!要禁止也不大可能!如今南衙彍骑也招了些市井之徒,让人担心!几位相公说说增加一个南市如何?”

    陈希烈道:“陛下!微臣以为可!我大唐之高祖以来,国运昌盛!特别是陛下治下这几十年来,大唐更是盛极空前!东西两市虽然各占地一千六百多亩,可是由于仅仅胡商都有上万家,每个市场各有四万多家商铺,导致两市早已经不堪重负!

    微臣也以为可以增加南市!不仅如此,华清宫也可以建市!毕竟圣上每年巡幸华清宫,来去数万之众!就是平日里,那里也有几万人,目前只有小市,买卖很是不便!”

    其他人见陈希烈都发言了,也找不出什么好反对的!

    其实,唐代严格的坊市制度,虽然有些限制了商业的自由发展。不过却催生了东市、西市两个天大的大市场!人们现在说的“买东西”一词,据说也来源于唐代的东西两市!

    如果当时市场是南北布置两个,没准现在就不叫“买东西”,而是叫“买南北”了!

    见众人没有反对,李隆基点点头:“那就依杨学士所奏,建立南市!请中书门下速速办理此事!”

    “微臣等遵旨!”

    这时杨游道:“陛下!臣还有一请!臣兼着和籴和市二使,本应该经常入市查看一番,不过由于朝廷有禁令,禁止五品以上官员进入市场!所以臣恳请陛下恩准微臣特例,可进入市场查看,了解市场百态!”

    这平日里也没多少地方可去!这逛市场,可是最大的乐趣!

    谁知李隆基听,笑道:“就是朕也想去逛一逛呢!既然杨爱卿身为翰林掌院学士,清贵已极,这市场好还是不要进了!让手下判官、巡官去也是一样的!

    对了,爱卿可不要忘记,那崇元馆大学士可是有事情的,还要抽时间到崇元馆去给那些学生讲讲道学经义!”

    杨游一听,此时人们都看不起商人,皇帝倒是死活不要自己进市场,也是可以理解!看样子,只有自己偷偷微服进市了,倒是千万不要让监察御史看见才好!

    于是他答道:“微臣多谢陛下体恤!陛下,陈相公也是崇元馆大学士,又是道学大家,微臣倒是不敢随意进长安崇元馆班门弄斧!”

    陈希烈却道:“哪里!杨学士千古奇才,非常人所及!鄙人找已经安排好,三日后就请杨学士到崇元馆,讲讲南华、道德之大义!”
………………………………

第二百二十八章 夫人病危(加更)

    杨游却不想跟那些什么道学生讲什么道德经、南华经!他自己也不太懂!不过想来既然陈希烈已经安排,要推脱也不太可能!南华经他是不懂的,至于老子的道德经,倒是可以给学生将几句!当然,这老师讲课,学生其实不太愿意听的。他们都愿意听一些课本以外的知识!

    第二天,杨游来到殿中监,元晟找已经等候在门外。

    他兼着若干使职的书籍,在宫内大部分地方自然去得。

    进屋。

    有人把早已经煮好的茶端上来。

    杨游觉得此人很熟,可是居然想不起来名字,便问道:“郎君姓甚?好像在哪里见过?”

    “回禀杨公!卑职雷元,原本是太府寺杂职,年初刚刚入流外九品。以前杨公担任太府寺出纳判官时,卑职见过杨公几面!”他道。

    杨游点点头:“怪不得面熟呢!对了,萧南和赵荃如今情况如何?”

    这二人也跟着自己跑了好几个月,可是回京以后,却一直未见着!

    “启禀杨公,萧南已经入流,散官,不过一直在在番上候选!前几日还见着他呢!至于赵荃,他已经在吏部当书令史!”

    “他也不找我!”杨游喃喃道。随后道:“你如果下次看见他,让他来找我!我倒有好几年没看见他了!你先出去吧!我与元书记谈点事儿!”

    “遵命!”他拱手而退!

    看见那雷元出去了,元晟靠近杨游,轻声道:“主公,这件事倒是有些棘手!军器监王公在征地修建火器坊与火药坊时,却是把张相公的土地给征用了!那块地正好在军器监甲坊署的作坊旁!听说张相公很生气!”

    “哦如此大事,为何军器监王公未曾禀报?”

    “主公!那王巡与张相公早年曾经在一个郡共事!当时张相公担任司功参军,王公却担任录事参军,职务倒要高一等!不知为何,二人产生了很大的嫌隙!

    后来又因为职务晋升,二人倒是越闹越僵!王公也不是怕事之人,因为他也是五姓望族,门第深厚!如今既然有主公的牒文,他却就趁机把张相公的几百亩土地给征用了!”

    杨游一听,怪不得原本与自己关系还算不错的张均,却一下就翻脸呢呢!这王巡,也他妈太扯淡!如此大事,居然也不商量!

    不过也怪自己当初却是讲过一句,不要管是谁的土地,都要征用这句话!当时没想到这张均居然在长安附近有地!

    不用说,肯定是继承他父亲宰相张说的田地无疑!否则这里如何还能分到地?

    唉!征用了就征用吧!就近征用土地也是惯例!

    “既然木已成舟,总不能把地退回去吧?你马上要通知苟钧,安排人注意张相公的动态,有何异动,立即禀报!”

    要是再退回去,让朝中人知道了,还得了?自己也不要再大唐混了!

    “是!主公,刘判官家老母下个月满六十,主公看送多少钱合适?”

    “就送五十贯吧!刘晏本是节俭之人,送多了反倒不好!到时候你代表我送礼就行!

    那邓三的家人,我已经让石云山日常照看,你倒不用担心!”送五十贯,已经很多了!**品官员的所有收入,也不过此数。

    “遵命!”

    “安排在安禄山身旁的人如何?”

    “听苟判官说,已经半个多月了!那几个人都是卢员外所推荐,必定靠得住!昨日他已得飞鸽传书,已知道一些安禄山的秘事!”

    杨游一想,自己这也是李林甫的套路!他就在安禄山和京城高官府里面都安插了密谈,以探听消息!

    虽然说此法为世人所不耻,不过自己是要改变历史的人,也是千年后来的人,为了千万百姓,倒是顾不得这许多了!

    “好!隔几日我老丈人要回京,你替我准备一下!老人家在华阴郡当司马,也算不错!”

    “遵命!”

    杨游已经卸任御史中丞,自然张巡的判官位置让出来!

    他把张巡找了来,道:“前几日,鄙人听说华原县令卢侃要升任侍御史,便向杨相公推荐了你!由于你的考核不太理想,暂时让你权摄华原县令,虽然话说是代理,不过这可是一个机会!”

    那卢侃是杨游离开御史台之前向中书门下禀报的,当然顺利通过。张巡担任这畿县华原县令,杨游已经废了很大功夫,因为他得罪了长官,考核结果太差。最后还是杨慎矜亲自出马才搞定!

    张巡一听,极为感动:“卑职肝脑涂地,难以报万一!”

    “只要你忠心为圣上效力,还怕没有出头之日?依我之见,这华原县令,也是要职!你要好好干,争取一年之后,再换位置!”

    “卑职谨遵杨公教诲!”他心想,要是再换,肯定就是郎官或者侍御史无疑了!心里倒是庆幸跟对了人,自己与杨游也是粗茶之交,也没有送礼!

    一晃又到十月。这天中午,杨游正在翰林学士院撰写回复藩各地节度使、观察使的奏表。

    一般这些东西,皇帝是不会、也没有时间看的,只是存档而已。如果不上表,就是违制,会被弹劾!

    那么这些皇帝没时间看的东西,一般就有翰林学士院的“秘书”回复!

    突然,有内侍省杂役进来禀报:“元书记求见!好像是杨公家里出了什么大事!”

    杨游瞬间脑袋一懵,马上道:“赶紧让其进来!”

    杨游也几步跨出门来,只见杂役快速跑出,顷刻间,只见元晟就跑了进来,神色很是慌张:“杨公!夫人小产,怕是有些危险”

    杨游一听,极度恐慌:四娘身孕才六个月!这元晟轻易不会如此慌张!一听听说危险,杨游倒是很担心!

    “请答大夫了吗?”

    “稳婆也看了,那稳婆说夫人流血不止,已经昏死过去!卑职还把洪真人也找了去,他”

    “他说什么?”

    “他让杨公准备准备后事!”元晟终于吞吞吐吐说出了实情!

    杨游一听,心一下沉到了底!知道了实情,他道没有先前不知道结果那样慌张了:“你稍等!待我告诉郑学士,让其替我送请假表!”

    杨游回到屋里,将请假表写了,递给郑天皓。郑天皓也心情沉重:“杨公先回去吧,希望夫人无事!”
………………………………

第二百二十九章 悠然南山

    “其妻仙归,特赠绢帛八百匹,粟一百二十石,钱五百贯!”顾邕把皇帝的赠礼制书宣读了!

    这赠礼实际已经远远超标了。

    “微臣谢主隆恩!”杨游叩头谢恩!

    四娘总归还是走了,走得那么突然!杨游甚至怀疑是不是次那什么兰花社的贼人害死的!不过据稳婆说,是小产引起的血崩,无药可治!

    其父卢圆也从华阴郡赶了回来!

    “岳丈、大郎、三郎!是鄙人没有照顾好四娘!”杨游心情很不好!

    “杨郎,这也不能怪你!只叫四娘没有福分!”卢圆道,本来他夫人要赶过来,可是被卢圆劝阻!

    “世事难料!四娘跟了我,一直在剑南、云南、安南等地吃苦,才回来一年,想不到竟然”说到动情处,杨游居然哭了出来,尽管他不是一个喜欢流内的人!

    那卢陵过来拍了拍肩头:“哎!谁也想不到的事儿,大郎别太难过!”

    那边,苟钧、元晟等一大堆幕僚二十几人,还有刘谦、桂炳德、颜真卿、苏隗等等若干亲信十几人都沉默不语。

    这是顾邕又道:“杨公,高将军和老奴还有一点薄礼,请收纳!哎!圣也颇为惋惜,还嘱咐老奴,让杨公不要太过悲伤!杨公申请去职休养一年的奏表,圣没有同意,只准了十日假!”

    “多谢圣体恤臣下!”杨游一听,这他妈也太不公平了,妻子给丈夫守孝三年,而丈夫给妻子,则只是准几天假而已!

    蓝田。

    杨游望着已经有了雏形的别墅,点点头道:“这进度太慢!王公,还是你的别墅好,买过来就住,住着也惬意!”

    王维摇摇头:“我那陋室,哪里能与杨公这枫林溪畔的别墅相比?你这房子怕是要一万贯吧!”

    “差不多!从安南回来时,圣给了些赏赐,加鄙人兼了几个使职,这杂钱颇多,倒是可以勉强把这房子修起来!”杨游笑道。

    “杨公一个月的杂钱,也赶鄙人七八年俸禄了!哪日还希望杨公在圣面前美言几句,把众官员的待遇提一提!”王维也认为官员待遇太低了!

    “鄙人正有此意!这盐铁使,今年应该可以增加将近二百贯。各地钱庄的盈利,除去原来的公廨费利息,应该多出一百一十万贯左右!增加百官的一点收入不在话下!不过此事要中书门下向皇帝申请才行!”杨游很有信心。

    “什么中书门下?过往哪有翰林学士加使职的?杨公现在是内相,在圣眼中的分量已经超过张相、陈相了!

    杨公,鄙人听说,那张相公似乎反对翰林学士加使职,还反对杨公兼任殿中监职事!说是并无先例!好像还准备联名表呢!”王维提醒道。

    “那样正好!鄙人还落得清闲!”杨游冷笑道。

    此事苟钧早已经派人密报与他,他已托顾邕暗地里探了皇帝的口风,所以冷笑不已!

    这张均为了几百亩土地,居然给自己杠了!尼玛!吃亏的看看是谁?

    “王公,走,看看鄙人的新庄子!”

    “好!”

    杨游带着元晟、萧炎、刘铭等人,与王维下到山脚,果然看见一座依山而建的庄子,快要完工了!

    这山脚材料运输方便,进度要快许多。按照杨游的设计,一共有五十间房!看着也不少!不过要与附近大唐首富白继道的庄子一比较,就是要饭的住的了!

    那庄子外边,却有一个四百平米巨大坝子,很是显眼,而且好像已经用过!

    “杨公,这院坝为何如此大?”王维问道。

    “这关中百姓,本来尚武之风盛行!这太平日久,人们倒是不太爱习武了!鄙人已经开始对租种本人土地的男丁进行一些武事练习!万一边关有事,他们也好应募从军!”

    “嗯!杨公考虑长远!不知杨公此处有多少男丁?”

    “目前一百五十八户,男丁二百六十人!”

    这时,有一位六十来岁的农民过来向几位官员行礼!

    “杨公好!”

    “老伯,这麦的收成如何?”杨游问道。他看到满一望无际的几乎全是冬小麦!

    “还不错,一亩产一石一斗左右!多谢杨公减了一斗租子!”

    “这种地也辛苦!按照五斗也差不多了!现在忙吗?”杨游笑了笑,问道!

    “这些年开始种植冬麦,倒是比以往忙多了!”

    “哦?以前不种吗?”杨游倒是不解!

    “以前是种植春麦,冬天倒是很闲!从四五十年前,才开始大量种冬麦。现今两年要种三季或者四季呢!幸亏杨公把习武训练的时间定得倒是合适,要不小人家大郎三郎都没有时间呢!”

    “那这种植冬麦对当府兵也有影响啰?”杨游一愣。

    “当然,冬小麦一种,明年四五月收割,这收割期很短,只有七八天,没有劳动力怎么行?所以我等只好都不当府兵,因为的确没有时间!”

    杨游一看,这府兵消亡,看来与土地集中没有关系,主要农业发展和军事发展的结果。

    这职业兵的战斗力,肯定比府兵半职业兵的战斗力要强!

    杨游等人与农民聊了一会儿,便与王维返回他的维摩精舍别墅。

    王维是信仰佛教的,所以这里随处可见香炉、佛像以及偈语。

    杨游在寺庙里面呆了许久,倒也很喜欢这里!

    晚间,那杜甫却也赶了过来陪杨游等人饮酒。他本身是在京城道观里面闭门读书,应几天以后的制科的!

    “不知道今科开考什么题目?万一不中,草民有只有等一年后的常科了!”

    “杜兄不必担心!自己要文章好,害怕杨公与李公不录取杜兄?”王维道。

    杨游摆摆手,忙道:“鄙人已经不是同知贡举,改作监考了!这是否录取,可是全要看李公的脸色!”

    那杜甫一听,有些变色,似乎担心杨游不同知贡举,就没有希望了!

    那王维却很知道其中的玄妙,端起酒杯道:“杜兄勿要担心!这得中与否,其实跟谁知贡举毫无关系,主要是文章要好!”

    “真的?那就好!”杜甫一听,也许有希望吧?

    旁边杨游却露出一丝不易觉察的微笑:“后世怕是看不到杜甫的千古文章了!”
………………………………

第二百三十章 乔直官

    杨游府邸。

    他把兰儿喊进书房,看见她已经不那么悲伤了!

    杨霄虽然先前吵着要见娘,可是现在早被人引诱到一边玩耍去了!

    兰儿看着那女乐队的两名歌姬在杨游身旁,一名崔灵儿,一名雯芊。二人神色很是得意!

    一旁还有青管事。

    这二人也是杨府女乐队十几名女子当中的翘楚,二十余岁,很是清丽乖巧!说千里挑一也不为过!

    “兰儿,今后这府中之事,你先代管一下!还有,今后你就升做媵吧!有什么事情,与青管事商量着办!”

    “这多谢郎君!”兰儿倒是没有想到,这杨游的媵,也是视同正八品,可穿官服的!。

    “你要照顾好杨霄,此儿颇为顽皮,爱惹是生非!”

    “大郎非常聪明,奴婢一定照看好他!”兰儿也很惋惜,自己跟了杨游这许多日,居然肚子一点反应都没有,也是奇怪!

    “这全府上下的零用钱标准也调整一下!以前四娘太省了也不太好!毕竟某如今身份不同了!你每月脂粉等零用钱,就由一贯钱,升到六贯!这可比六品官还高呢!

    青管事杂钱按照每月三贯钱标准!崔灵儿、雯芊按照每月两贯五百!其余人等在原来标准基础之上,各涨三成!”

    “是!”兰儿答道。

    兰儿想,这崔灵儿、雯芊二人肯定会当小妾无疑!不过娘子刚刚过世,主人应该不会放肆,那样会被弹劾的!

    “崔灵儿、雯芊,某若不在时,你二人今后有事,必须要相兰儿请示!你们随小儿,喊她兰姨即可!”

    “奴婢见过兰姨!”二人轻轻屈身行礼!

    “罢了!奴等俱是下人身份,不要如此!”兰儿倒也很是懂事!

    兴庆宫,早朝。

    李隆基一看,居然有三个清要官上奏,说翰林学士兼任使职、实职,并无先例,恐泄露内廷机密,请求李隆基收回任命

    只见李隆基微微一皱眉,然后道:“莫不是你等有串联?杨游十日前,其妻去世,他就上表,请求辞去所有职务,在家静养一年,以怀悼其妻!朕没有准!难道你等是看上他的使职吗?

    再说了!是否泄露内廷机密,乃是朕说了算,非外臣可以多舌!此事朕自有分晓,不可再议!杨相公,中书速下旨,任命杨游再兼任铸钱使,以便其更好管理钱庄!

    诸位不要仅仅看着他多兼了几个使职!他能一年为大唐多赚几百万贯,为我大唐消灭恐怖的天花,你们谁有这个能力?谁敢说有,朕马上就封他同平章事,晋爵国公!”

    朝廷上下一看,李隆基生气了,谁也不敢再放肆!

    那边国子监祭酒刘谦望着张均冷笑几声,没有说话!他心想,这张相公,也太小看杨游的实力了!自作孽!自己这国子监祭酒明年也到期,该换位置了,还得早作准备才行!

    殿中监。

    乔德被胥吏领进门,却看见杨游正在埋头画图!

    “杨公,乔师傅到了!”

    “哦!乔师傅请坐!快快煮茶!”

    杨游放下手中的活计,把那快画完的两张图拿给乔德!

    乔德一看,第一章图以及完成,上面确实一个罐子模样的东西,还有一个压柄!

    第二幅图,就更简单,一个菱形的机械而已!

    他不知道这东西是干什么用的!

    “乔师傅,前日,某在南山看那师傅挪那大石头很是辛苦!这里有两样东西,某把原理给你话说一下,你组织几个人研究一下,把东西做出来!”

    “杨公,这是什么东西?”

    “这两样东西,名叫千斤顶!别看它很却能顶起万斤、几十万斤的东西!”杨游表情很严肃!

    乔德一愣:“果真?”

    “那还有假?对了,告诉你一个事,某已经把你的情况禀报了圣上,鉴于你手艺精湛,吏部已经同意你释褐,即刻担任少府监从九品下阶的直官!”杨游道。

    直官:是只有特殊技能的人,经过考核,可以进入各司担任技术官员!各司名额有限少府监十四名,不算少!

    乔德一听,倒是做梦也没有料到:“这小人感谢杨公提拔之恩!”

    说完,激动的内流满面!

    古代手艺人地位不高,所谓“士农工商”,也就部商人地位稍高而已!这当了官,可是极其光宗耀祖之事,非几言可以说尽其荣耀!

    “来!某把这千斤顶与你详细讲一下”

    那乔德本就是十分聪颖之人,极有机械天赋!杨游不到半个时辰,就把他讲明白了!

    “这原理,小人已经搞懂了!多谢杨公!杨公真是天才!一般人哪里能想得出如此奇妙之物!”他对杨游敬佩如同天人!

    “这里还有一样东西,是要在圣上的车驾上面用的,你最好半个月搞出来,给圣上的车驾装上!到时候圣驾去华清宫好用!这东西是这样的”杨游有从怀里面摸出昨晚上话的图出来!

    “小人已经完全听懂了,不消半个月,少府监工匠、材料极多!小人料想,最多十日即可装好!”

    “那样最好,有任何问题,来找某就是!某已经交代下去,他们不会为难你!”

    “多谢杨公信任!”

    “给圣上做的小报时仪如何了?”

    “还需几日!”

    “要快一点!你禀告王丞,就说最好多做几个备用!给贵妃、高将军、几位相公、太子等也准备上!别到时候圣上要赏赐,还要临时准备!去华清宫前,最好要做出来!你快快去吏部领告身吧!”

    “遵命!小人告辞!”

    本来自己也管不着少府监,不过既然是自己建议作的,提醒一下那主管少府监的王丞,与他与己都有好处!

    杨游下午来到翰林院,见院使杜朝贵正在与郑天皓聊天!经过这些日子的了解,他总算明白了翰林学士院的关键!其实自己以前的担心倒是多余!

    这翰林学士院除了自己的掌院学士真正能参与机密,其他的学士几乎不可能,也就是按照皇帝的意见写制书而已!只有掌院的承旨学士,才能参与谋划!

    当然,其他的学士,依然是清贵之极的位置!升迁机会远远大于外臣同级别官员,而且几乎不会候选!

    “杨公!圣上有旨,请杨公议事!”杜朝贵急忙站起来!
………………………………

第二百三十一章 制举

    杨游听得李隆基有旨,心里一紧,不知何事。

    来到花萼楼。

    “杨爱卿,某临时决定要陪贵妃游园,无法亲自参加制举!特命杨爱卿临时担任今科制举特使,代朕宣慰考生,并监考!

    这制举当择特才为重,今科一共有一千二百三十五人参考,至于录取人数,就以十三人为限!有特别优秀者,可以增加二人,不超过十五人!”

    “多谢陛下后恩!臣一定尽力完成此事,与礼部侍郎李公一道,替陛下选择贤才!”

    杨游一看,这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人都是进士以及明经出身,如今这录取比例不过才百分之一!这制科考试也太难了!

    “朕相信爱卿一定能办好此事!爱卿,你娘子病逝一事可要放下!改日某让贵妃或者几位国夫人给你搭线,介绍几位郡主或者高门之女给爱卿做娘子!”

    “微臣多谢陛下!微臣娘子新逝,哪敢急着续弦?恐被世人耻笑!”

    “嗯!这倒也是!还有,朕决定给爱卿加铸钱使。朕想,这铸钱使最好不要与钱庄分离!今后各地铸钱监铸造之钱,先存放于各地钱庄,统一调拨使用!”

    “多谢陛下信任!陛下,这两京八大钱庄主事,管着数十万贯!微臣恳请各钱庄主事比照各司直官例,按照从九品上阶授予职事!”

    “嗯!此事某也想过!就依爱卿!不过,朕决定再增加一名判官,专门主管两京八大钱庄!爱卿可要仔细选择这判官!”

    “遵旨!陛下,臣听闻有人奏请免去微臣的职事!其实,那些人所奏也并非全无道理!微臣再次恳请辞去知殿中监事,另择贤人!”

    “哼!爱卿不计辛劳,为朝廷办事,为朕办事!有些人还流言蜚语,真是可恨!爱卿不要管他们!若再有人无事生非,朕定然不会轻饶!”

    “微臣多谢陛下信任”

    第三日。

    勤政楼,卯时七刻。

    一千二百多人已经坐定。杨游与礼部侍郎李严、中书舍人夏维、吏部郎中李筠等候在偏殿。

    那夏维、李筠二人是策试官,也就是要一同读判制科的制策文章!

    昨夜天气突变,刮了一夜的风,凌晨下起了小雨。天气大幅度降温,很有些冷。估计又是西伯利亚寒流来了!殿里面已经升起了炭火。

    杨游站起来看了看窗外萧索的庭院,细雨丝丝!

    唉!天气一下变得这么冷,这些举子也可怜!于是叫过殿中监丞道:

    “天气如此寒冷!快快也找几百个炉子过来,给这些举子把火烤上!我等要替圣上选择贤才,都冻坏了还写什么文章!另外,时辰已到,把八味点心、茶水等一并送上!”

    “遵命!”那丞恭敬而去。

    旁边那吏部郎中李筠起身道:“杨公体恤举子,真如父母!我等不如啊!”

    “哪里!这制科举子是天子门生,愚等自然不可小瞧!”

    要说待遇,这制科举子参加考试,早上还有早点提供,又给火炉,而且考场环境又是在宽松的大殿之上。

    这与常科的进士、明经在狭窄的考棚里面,又饥又寒相比,可是好得上天了!

    那礼部侍郎李严也道:“的确是!今日这点心也多了两道呢!杨公今为考使,倒是这些举子的福分!”

    杨游没时间听它们奉承,于是道:“哪里!我等也去用早点吧!”

    “好!”

    这几人来到一旁的侧室,只见殿中监尚食局已经将早点准备好了!满大桌案之上,怕是有二十几道点心!

    “杨公请!”

    却说杨游是挨着李严一起用早点的。

    他却三下五除二吃完,起身快步走到杨游身旁低声道:“杨公,有一件事,愚觉得不讲不好!”

    “哦!李公请讲!”杨游还没有吃完,可是也只得放下手中的筷子!

    “杨公!那陈相公有一个年侄,名叫方晋,是明经及第,前咸阳尉!他却非要参加今科制科!陈相公的意思,不用说,杨公也明白!陈相不好找杨公,倒是只给某打了招呼!”

    原来是要通关系的,而且还是当朝宰相!

    杨游道:“这录取率太低!还是先看看文章再说!圣上只录取十三人!这前几名总不能不让及第吧!待今日考过以后,再作定夺!”

    “杨公之言极是!”李严一听,杨游没把话说死,似乎有戏!

    杨游一看,这唐代的考试虽然也严格,但是远不如后来明清!

    比如虽然有封卷,不过因为没有誊写制度!很多人可以通过卷面作弊,看暗号和字迹就知道是谁的试卷!

    明清时期为了避免通过考卷传递信息的作弊手段,已经在考完后,有专门的誊写胥吏,将所有考生的考卷都重新抄写一遍!这样,就看不出是谁的考卷了!

    当然,作弊要买通主考、考官才行!尽管防作弊很严,但是明清仍然都有考试作弊而被皇帝处以极刑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