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宋第一皇帝-第1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过却是再一次被小太监给拦住了。

    “你什么意思!?”蔡京饶是掩饰的极好,这个时候依旧有些忍不住了,枯瘦的身材都跟着颤抖了起来。

    “蔡太师赎罪了,奴才能有什么意思,这些都是官家的意思。”小太监轻声说道。

    “少拿管家的身份压我,我告诉你,我伺候太上皇的时候,你还没有出生呢。”蔡京气呼呼的指着这个太监的脑门说道。

    小太监也不生气,见到蔡京不走了,他便退出小亭子,如果蔡京想走,他又会过来拦住蔡京,成了蔡京活动的牢房。

    “你……”一来二去,蔡京算是被彻底的弄没了脾气,老老实实的坐在这凉亭里面。

    蔡京坐在御花园的凉亭里面,没过一会,额头上就开始冒汗了,不知道是因为热的还是因为急的,现在已经到了初夏的时候,昼夜温差极大,蔡京早早的进宫,穿的自然是不少,这个时候再被太阳一烤,身体立刻有些吃不消了。

    蔡京足足在这里等了两个时辰,他的内心和身体都快要崩溃的时候,赵桓这才姗姗来迟的出现在了众人的眼中。

    蔡京见到赵桓,就像是见到了救星,赶忙迎了上去,施了一礼,对赵桓说道:“陛下,终于等到你了。”

    赵桓拍了拍自己的脑袋,有些歉意的对蔡京说道:“蔡宰恕罪,朕早朝事情有些多,结果耽搁了些时辰,所以来晚了,这下人也是,怎么就让蔡宰在这凉亭里面等着呢,真是不懂事!”顿了一下,却是突然说道:“不过在这里晒晒太阳也好,人上了年纪以后,就是应该多晒晒太阳,对身体好。”

    蔡京一开始听赵桓前面的话,还以为他想要训斥一下带自己过来的那个小太监呢,虽然蔡京心里面也明白,这小太监之所以这么做,那肯定是赵桓授意的,即使是这样,蔡京也想听这小太监被训斥一顿,最起码能让自己心里面舒坦一点。

    但是很显然,赵桓并没有打算让蔡京舒服,所以话题一转,倒成了蔡京占了不少便宜一般,这真是没处说理去。

    “陛下所言极是!”蔡京只能硬着头皮回答道。

    “蔡宰,走,咱们去朕的御书房里面说话。”赵桓说完,率先一步朝着御书房里面走去。

    这句话让蔡京气的差点吐血,既然是去御书房里说话,那你早干嘛去了,何必让我在这阳光下暴晒这么长时间,不过蔡京却也只敢在心里面腹诽几句,是万万不可反驳的,官家很明显的就是要收拾你,你又能怎样?

    到了御书房,蔡京吓了一跳,原本以为这御书房里面只有两个人呢,却是发现这屋子里面有满满的一大屋子人。

    蔡京进来以后,发现太学生陈东冷冷的盯了他一眼,这一下,让蔡京有一种不详的预感。

    赵桓来到自己的龙椅上坐好,众人施礼。

    “今天召集大家来,是因为下面发生了这样一件事,弄的汴京城中百姓民怨沸腾,你们都传阅着看一下。”赵桓说着,将最新的《大宋日报》交给了旁边的李纲。

    拐骗孩童的案子又有了最新的进展,原来这些被拐骗的孩童,有好多都是前线士兵的子女,有的是父亲战死,母亲改嫁,成了孤儿,然后被这些人掳来,成了被交易的对象。

    众人看完以后,无不义愤填膺,尤其是那些武将们,一个个气的跳脚,现在这个时候,众多的将领都在外面杀敌,后方却是发生了这样的事情,这不是在前线杀敌的士兵们寒心嘛。

    “陛下,此事为何人所为?”李纲作为兵部尚书,枢密院枢密使,算是主管军队之事,第一个发问道。
………………………………

第46章蔡京请辞

    “苏伟康,你来给大家解释一下这件事情吧。”赵桓点了京兆府尹苏伟康的名字。

    苏伟康一阵头大,在这么多大佬面前自己发言,那其实和被放在火上烤没啥区别,不过这烫手的山芋如果能处理的好,对于自己来说也是有好处的,毕竟现在可是在给皇上办差。

    苏伟康向前一步,对众人说道:“回官家的话,此事经京兆府尹查实,拐骗孩童的那群人是汴京城内位于西坊市的东江帮。”

    “东江帮?”李纲最里面给念叨着这个名字,很显然是比较陌生的,现在的他也算是位高权重,对于民间的事情,知之甚少。

    “陛下,请允许臣带兵去彻查东江帮,解救被拐骗的孩童。”李纲请命道。

    赵桓点了点头,说道:“准奏!”

    李纲心里面着急,准备马上就去,却是被赵桓给拦下了。

    “李大人不用着急,相信苏大人早已经把东江帮给控制住了,作为汴京城的地方官,出了这样的事情,苏大人你难辞其咎!”赵桓厉声说道。

    苏伟康面色一苦,心道都说这京官难做,京官难做,这句话当真是一点也不假,虽然自己是京兆府的府尹,可是这京城里面级别比他高的多了去了,他做事情都得小心翼翼的,生怕一不小心得罪了那个大爷,这东江帮身后可是蔡太师,他想管也管不了啊。

    不过这话苏伟康也就是在心里面想想,是万万不敢说出来的,他向前一步,恭声说道:“回管家的话,臣已经命捕快暗中盯住了东江帮,这次定然不会出什么差错。”

    “好,这件事如果你办的好,那就讲过赎罪,不然朕就撤了你的职!”赵桓淡淡的说道,声音虽然不大,但是却足够的有分量,看得出来,赵桓是真的重视这件事了,不然是断然不会生这么大的火气的。

    苏伟康悄悄地擦了擦自己额头上的汗珠,暗道幸亏自己多留了一个心眼,让人小心的盯着呢,如若不然,那就真的是把自己挖坑给埋了。

    “朕今天叫你们来,是想问问你们,为什么发生了这么大的事情,居然没有一个人向朕进言,别告诉我,你们这些人都不知道这些事?那朕还要你们这些言官,这些御史大夫们有什么用?”赵桓声音加大了几分,厉声质问道。

    “知道朕是怎么知道这件事的吗?”赵桓突然反问道。

    众臣见到赵桓生气,这个时候一个个跪倒在地上,头低垂着,没有一个人敢这个时候犯赵桓的忌讳。

    赵桓自问自答的说道:“是朕的两个御林军被人沉尸河底,那可是朕的御林军,居然有人敢这样对待,其罪当诛啊!”赵桓伸手指着面前的众臣说道:“给我查,给我彻彻底底的查,一定要把事情给我查的清清楚楚的,不管是牵扯到谁,都给我一查到底,绝不姑息,赵鼎、李纲、王术,朕名你们三人彻查此事,查清楚以后,向朕禀报。”

    兵部尚书李纲、刑部尚书赵鼎、大理寺丞王术,这三人赶忙接旨。

    蔡京在众人当中,此时的他,才终于明白赵桓叫自己来的目的,就是为了演戏给自己看的,这就是要对自己动手了,而且,动手之前还要告诉你,让你一点一点感受到这种惩罚到来的痛苦。

    本以为事情到了这里,众臣就可以离开了,不过赵桓却是还没有结束的意思,他坐在那里,没有说话,众臣不知道赵桓的意思,也都大气不敢喘。

    “这件事情,也让朕想到了一些事情,士兵在前线杀敌,为国捐躯,但是他们家人的安全和生活却是没有得到保证,就像是他们的孩子,是不是应该得到朝廷的照顾?还有一点,如果他们战死了咱们给他们每人发放了抚恤金,可是那些在战场上受伤的士兵呢?他们将来的生活要怎么得到保障?”赵桓问面前的众臣。

    宋朝一直都是重文轻武的,一直以来对于军人的重视程度就不够,赵桓提出来的这个问题,他们还真的没有考虑过。

    赵桓也是第一次想到这个问题,战士如果没有了后顾之忧,那么战斗力自然是成倍的提高,就像是后世那句“同志们给我冲啊”,还有那句“同志们跟我冲啊”产生的效果可是天壤之别的。

    “兵部和户部你们回去商讨一下,讨论一下这个事情怎么解决,然后呈报给朕。”赵桓命令道。

    李纲听到这个消息,自然是大为兴奋,但是户部尚书朱胜非却是面色一苦,要是朝廷出钱来养那些伤残兵,那肯定又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啊,这些可都是钱啊,而作为户部尚书,朱胜非总是觉的自己手中的钱不够花啊。

    等到众臣离开,赵桓却是将蔡京给留了下来。

    “让太师久等了,朕登基以来,实在是忙啊,一直都没有能够和太师好好的聊聊,今天才能抽出时间来,太师可是不要怪朕啊。”赵桓对蔡京说道:“当初父皇在位的时候,有太师处理朝政,哪像今天这般的辛苦啊!”

    蔡京听到赵桓说的话,心里面却是“咯噔”了一下,赵桓尽管话语中对于自己捧得厉害,但是蔡京听到心里面却是怕的要死,自古以来功高盖主着死,赵桓这是要捧杀他?

    蔡京是一个人老成精的人物,今天的种种事情,已经让他明白,赵桓已经容不下他,接下来要看的就是看他自己懂不懂事了。

    “那都是靠的官家的抬爱,陛下如此说,实在是折煞老臣了。”蔡京说完,跪在地上,恭敬的说道:“陛下,臣年事已高,老眼昏花,现如今开始愈发的思念家乡,特向陛下请辞,希望陛下可以准许老臣告老还乡啊。”

    其实蔡京当时在朝中已经并无实职,他这个时候这般说,更多的也就是表明一下自己的态度和立场,希望可以用这种方式,让赵桓绕自己一命。
………………………………

第47章后顾之忧

    对于蔡京的请辞,赵桓并没有什么意外,他点了点头,说道:“少小离家老大回,太师为朝廷奉献了大半辈子,也是时候回家安享晚年了。”

    蔡京闻言,身躯就是一阵,家乡虽好,却是少了这汴京城的繁华,不过新帝已经恩准了他的请辞,看来不走是不行的了。

    蔡京从宫里面出来以后,仿佛一下老了十岁,虽然早就已经料到了赵桓要对自己动手,却是没想到来的这么快。

    等到蔡京到家的时候,却是发现门口站了不少的御林军。

    见到蔡京回来,张宪从人群中出来,对蔡京施了一礼,说道:“蔡太师,官家口谕,让我等来协助蔡太师收拾东西。”

    蔡京闻言,吃惊的睁大了自己的双眼,看着面前的御林军,他知道,赵桓这次是铁了心要让他离开了,为了防止他走之前再生出什么幺蛾子,甚至连御林军都派来了。

    “多谢官家抬爱,诸位请在府外等候片刻,容我回家收拾一下细软,咱们再出发。”蔡京话语中透着无尽的悲凉。

    张宪倒是没有难为他,他收到的命令,就是让他看着蔡京离开,以防他暗中生乱,这个时候,是不允许他和任何人接触的。

    “蔡太师还是得抓点紧,现在大敌当前,兄弟们也不可能在这里等太长时间。”张宪对蔡京说道。

    “你们有事情完全可以去忙啊,又不是我让你在这里守着的。”蔡京心中腹诽,不过这种话,他是万万不敢说出来的,他知道御林军的意思,就是赵桓的意思。

    蔡京回到了府中,蔡府的管家蔡贵赶忙迎了上来,“老爷,不好了,这群御林军午时边来到了府外,不允府中人员出入,这可如何是好?”

    蔡京闻言,摆了摆手,对蔡贵说道:“收拾一下细软,咱们今晚就离开汴京,回家!”

    最后的回家两个字,蔡京是从自己的嘴里面挤出来,其中夹杂着多少的不甘与辛酸。

    蔡京家里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想要全部收拾着带走是不可能的,时间紧急,他只能带着府里面这么多年积攒下来的钱财上路,他的想法很是简单,只要是带着钱,他想要的东西就都可以买得到。

    可是蔡京的这个想法实在是有些天真,这也成了蔡京死亡的直接原因。

    到了傍晚时候,蔡京才算是收拾完,单是金银珠宝就足足装了有十大车之多。

    “张将军,家中的细软已经收拾完毕,随时可以出发了,只是我那不争气的六小子还没有回来,已经差人去叫了,等他到了,我们便离开。”蔡京对张宪说道。

    张宪对蔡京施了一礼,说道:“蔡太师,李纲大人已经带兵去了西坊市,将那边的东江帮众人全部缉拿归案,如果六公子牵扯到这件事情当中的话,那我劝太师还是不用等了,免得耽误了出城的时间,惹得了陛下的不痛快。”

    听到这个说法,蔡京吃惊的抬头看了一眼面前的张宪,说道:“我家那六小子可是也牵扯在其中?”

    听到蔡京说的话,张宪耸了耸肩膀,说道:“太师这话可是问错人了,牵扯不牵扯其中,太师应该比末将要清楚,张某就是一介武夫,朝中的大事,我不清楚。”

    蔡京听出来了张宪口中的讽刺意味,想反驳却是又说不出话来,蔡京得势的时候,曾公开声称武将不应过多关注朝中大事,没想到现在这句话被张宪给反过来送给他了。

    “张将军,可否容老拙前往李大人处,探听一下六小子的情况?”蔡京现在可以说当真是低声下气了,直接声称自己是老拙,虽然这六小子平常就最不听话,但是这个时候,作为一个老父亲,他还是希望救自己的儿子。

    “太师,末将奉劝你还是抓紧时间离开,六公子所犯的事情,相信你心里面也清楚,莫不要因此不得善终啊!”张宪说道。

    这句话,说的蔡京身体直接僵硬在那里。

    若是几年前,谁敢在蔡京面前这般说话,可是现在,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一个小小的督军,就敢这般当面诅咒蔡京。

    蔡京最终还是无奈的带人离开了,上了车辇以后,蔡京拉开帘子往外看,两行浊泪不仅从眼角滑落。

    张宪等人一直护送蔡京从南城离开,这才给赵桓复命。

    李纲、朱胜非正在赵桓的御书房里面,李纲向赵桓进言道:“陛下,此时让蔡京离开,正是两军交战的关键时刻,如果蔡京投敌,与我军大为不利。”

    赵桓摆了摆手,无所谓的说道:“无妨,蔡京已经到了耄耋之年,就算是朕不杀他,他也活不了几天,而且公道自在人心,蔡京这一路,能不能活着回家还不一定呢。”

    李纲闻言,暗道原来赵桓已经命人在蔡京回乡的路上将蔡京赐死,点了点头,不再多言。

    赵桓知道李纲两人理解错了他的意思,便说道:“蔡京执掌朝政十七载,惹得百姓怨声载道,此次蔡京回乡路途遥远,却是只带了这么多年来他搜刮的金银珠宝,能不能从沿途的百姓手里面买来食物还不一定呢。”

    都说有钱能使鬼推磨,对于赵桓说的话,朱胜非和李纲两人并没有放在心上,只认为赵桓是有心想要放蔡京一马,直到后来蔡京真的饿死在半路上的时候,两人才惊奇的发现赵桓居然未卜先知,心中对于赵桓的敬佩又增添了几分,当然这都是后话了。

    现在两个人来找赵桓,主要是为了商议赵桓上午提出的要解决伤残士兵以后生活的问题。

    “陛下,不是臣想要拖后腿,实在是近年来战事紧张,内外交困,户部当真是没有多余的银钱,来养活这些人了。”朱胜非面色苦闷的对赵桓说道。

    赵桓听完朱胜非的诉苦,心中也是明白朱胜非的难处,自己那个便宜老子当皇帝几十年,直接把国库里面的钱挥霍一空,现在自己是真的穷啊。
………………………………

第48章客死他乡

    “你们实际上把事情想的太过复杂了,朕的意思,并不是要朝廷来养这些人,而是咱们朝廷专门设立一个机构,来给这些伤兵、残兵提供一个赚钱养家的活动,这些人干不了重的农活,可以让他们养鸡、养猪嘛,这些都是可以做到的。”赵桓提议道。

    后世有好多的福利企业,国家会对这些企业给予相应的税收优惠政策,现在赵桓就是从这方面得到了相应的启发。

    听到赵桓的说法,两个人不由的眼前一亮,尤其是朱胜非,他更是高兴,现在,只要是不让他花钱,他就高兴。

    “陛下,臣以为此事可行,这样一来,一方面可以使前线的军人少了后顾之忧,另一方面还可以增加朝廷的财政收入,真是一举两得啊。”朱胜非赞成道。

    李纲更是没有什么意见,作为兵部尚书,能为自己的手下人谋得这样的福利,他自然是举双手赞成的。

    “好,具体的细节你们再讨论一下,朕刚才提的只是一个构想,你们可以继续细化一些,比如根据伤残的情况,让他们干不同的活,到时候你们写好折子,拿上来给朕看一下,如果没什么问题的话,就去找苏伟康批块地,然后开始筹划此事。”赵桓命令道。

    李纲和朱胜非两人领命而去。

    赵桓当了皇帝以后,才真正的体会到,在做一件事情的时候,如果领导重视的话,那效率真的是出奇的高,但是如果是下边的人想要推动一件事,那难度真的是出奇的大,不过现在正值乱世,赵桓虽然发现了宋朝的诸多弊端,比如机构冗杂、买官卖官问题严重,但是却一直都没有时间来解决,一切都要等到战争结束以后,再来一个秋后算账了。

    且说另一边的蔡京,从汴京城离开以后,心中不免有些感伤,不甘心的蔡京给宋徽宗赵佶写了一封奏书道:“八十一年往事,三千里外无家,孤身骨肉各天涯,遥望神州泪下。金殿五曾拜相,玉堂十度宣麻,追思往日谩繁华,到此翻成梦话。”

    蔡京希望可以通过这首词来求的赵佶的垂怜,只是可惜这首词最终也没能送到赵佶的手中。

    所谓人走茶凉,蔡京辞官回乡的消息不胫而走,很快在第二天早朝的时候,就开始有大量的言官御史大夫开始弹劾蔡京,侍御史孙觌等开始上书极力陈述蔡京的奸恶,太学生陈东直接上书,称蔡京为“六贼之首”。

    赵桓看着自己面前厚厚的一摞声讨蔡京的奏折,无奈的摇了摇头,这群人,还真的是势力的很呢,早干嘛去了,等到见人失势了再上书奏折,倒是真的会落井下石。

    “看看,这厚厚的一摞奏折,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赵桓指着自己面前半人高的奏折问众多的大臣。

    能站在这里的大臣一个个的都是人精,自然知道赵桓面前的奏折都是些什么,不过却是不明白赵桓这个时候这么发问的意思。

    侍御史孙觌站出来说道:“陛下,这是臣等上书弹劾蔡京罪状的奏折。”

    “哼,你也知道这是弹劾蔡京罪状的奏折?朕看了一下,最早的罪状都已经到了二十年前的事情了,都是二十年前的事情了,你们现在才上书来弹劾,二十年前你们这些言官都干什么去了?这二十年,你们算一算,给朝廷,给百姓带来了多大的损失?这个责任,你们付得起吗?”赵桓将一个奏折重重的扔了下去。

    众臣赶忙跪下认罪。

    “认罪认罪,你们确实有罪,朝廷养着你们这些言官,御史大夫,是干什么用的?是吃闲饭的?”赵桓厉声训斥道:“你们就是朕的眼睛、朕的耳朵,你们要把听到的、看到的,及时的向朕上奏,这才算是报效朝廷,不负国恩,而不像是这般,等到人走了,你们再来弹劾,你们说,是不是晚了?”

    众多的御史大夫都不敢出言反驳,其实他们心里面也苦啊,以前蔡京位极人臣,太上皇赵佶对于蔡京极其倚重,一开始也是有人上书弹劾蔡京的,但是最终也都不了了之,这人反而被蔡京给打击报复了,时间一长,这些人自然是不敢再动蔡京了。

    赵桓自然也知道这个道理,他现在之所以这么说,并不是要怪罪这些人什么,所谓上梁不正下梁歪,那种情况的出现,根本原因还是自己那个便宜老爹的原因,而赵桓现在这样则是为了标明,自己要这些御史大夫尽好自己监督百官的职责。

    蔡京一路来到潭州,却是再也没有办法走下去了。

    崇教寺内,蔡京早已经没有了往日的风采,八十一岁的蔡京瘦的已经只剩皮包骨头了。

    “蔡贵,还没有弄到吃的吗?”蔡京说话的声音都已经没有了力气。

    “老爷,老百姓听说是蔡家要买东西,都不卖,老爷,咱们最后的一点干粮已经用完了,现在可是如何是好?”蔡贵有些无奈的说道,相当年,蔡府显赫一时,什么时候受过这样的待遇,而现在,居然拉了十大车的银钱,却是连一点吃的都买不着。

    听到蔡贵说的话,蔡京忍不住笑了,笑着笑着,居然又嚎啕大哭起来,不由的感慨道:“京失人心,何至于此啊,何至于此啊!悲乎!悲乎!悲乎!”

    蔡京连喊三声“悲乎”,居然闭上眼睛,死了!

    一代奸相最终的下场居然是客死他乡,最终饿死在了潭州,也算是罪有应得了。

    随后,赵桓发檄文声讨蔡京为“六贼之首”,将蔡京家中所有金银珠宝系数充公,这一下,赵桓的腰袋子不仅又鼓了起来,便宜老爹时代的六个毒瘤,也已经被他除掉了三个。

    宋金之间的战争还是在胶着的状态,不过宋军已经隐隐从劣势变成了优势,尤其是真定取得的大捷之后,最起码在人数上,宋军已经和金军不相上下了。
………………………………

第49章事出反常

    王彦感觉自己都要疯了!

    而且还是被逼疯的,每天被外面的金军谩骂,但是种师道就是不允许他带兵出战,王彦本就是义军的头领,身上带有着不少的匪气,被人这样谩骂却是不出击这还是第一次,他不疯才怪呢。

    如果不是种师道是一个成名的老将军,是他一直以来便敬仰的名将,估计王彦早就擅自行动了。

    到了第四天的时候,王彦被种师道叫到了自己的营帐里面,到了种师道的营帐里面以后,王彦才发现来的并不是只有自己,还有不少的宋军的将领。

    等到王彦来了以后,种师道清了清嗓子,对众人说道:“好了,现在众人都已经到齐了,咱们开始讨论一下明天的作战计划。”

    王彦对于种师道说的话并没有放在心上,这作战计划,无非就是明天继续防守,没有什么新意。

    “明天,咱们要主动出击!”不过接下来种师道说的第一句话,就差点让王彦把刚刚喝进去的一口水给喷出去。

    “大将军?我没有听错吧,你说的意思,是明天咱们不用忍着了,而是要主动出击?”王彦不敢相信,再一次确认道。

    种师道点了点头,对王彦说道:“对,你没有听错,我的命令是,明天你率领全军出击,给我狠狠的打。”

    种师道这般说,王彦反倒是更加的不放心了,他对种师道说道:“大将军,我军才不过七万余人,敌军却是有十万之众,首先在人数上我军便不占优势,大将军你不会是认为我军的战斗力要比金军还要强大吧?”

    种师道点了点头,对王彦说道:“这一点你无需担心,而且明天的这一场仗,你只需输,不需赢!当然,也不要输的太假,相应的抵抗一下,再撤回到城里面。”

    王彦翻了翻白眼,他倒是想要赢呢,那也得要赢得了才行啊。

    王彦不明白种师道这葫芦里卖的究竟是什么药,想要问清楚,种师道却是让他只需按照军令行事,这让王彦颇为不爽,如果不是种师道德高望重,他真的想要撂挑子不干了。

    于是,在第二天的时候,金军再一次在阵前叫阵,耶律元宜现在已经把这种叫阵当成了一种形式,在他看来宋军肯定是会龟缩在真定城内,不会出战的。

    不过出奇的,这一次宋军居然出城了,为首的一人头上刻有八个字“赤心报国,誓杀金贼”格外的显眼。

    “你就是八字军的统领王彦?”耶律元宜喝问道,王彦的名号,在金军那里,还是很响亮的。

    “正是你王爷爷,今天我就送你归西!”王彦说打就打,也不做什么寒暄,催马上前,带领着众多的士兵冲杀了过去。

    王彦功夫着实不错,不过耶律元宜作为前辽国大将,手上的本领自然也是不错,两个人战在一起,倒是难分伯仲,一时之间谁也不能战胜对方。

    站在后方观战的完颜昌眉头紧紧的皱了起来,宋军今天的打法着实有些奇怪,并不像是前几天那般畏畏缩缩,三万轻骑出城以后,步兵居然也跟着从真定城内攻了出来。

    “这种师道,莫不是想要全军出动,一举歼灭我大金铁骑?”完颜昌对旁边的完颜希尹说道。

    完颜元春听到完颜昌说的话,有些傲慢的说道:“宋军也就是这点能耐,不敢在正面战场上决战,只敢龟缩在城池里面,就算是真的出来了,还想以多胜少,哼,胜之不武。”顿了一下,晚宴元春对完颜昌请命道:“将军,请准许我带领三万步兵出战,全歼宋军。”

    完颜昌总感觉事情有些奇怪,不过却也没有将这些事情放在心上,毕竟在绝对的实力面前,任何阴谋诡计都是花拳绣腿,完颜昌对完颜元春说道:“完颜元春,名你率领五万精锐士兵,务必要全歼宋军,今晚,我要在真定城和诸位将军饮酒庆贺!”

    完颜元春是最早一批跟着完颜昌征战的将军,见识过宋军的羸弱,本就是从新眼里面瞧不起宋军,觉的只需要三万人马就可以将宋军全歼,而现在完颜昌居然派出来了五万大军,完颜元春感觉完全没有必要,甚至都没有什么战术安排,只是一句话,全歼宋军。

    种师道战在城楼上,远远的就看到了完颜昌派出了大军前来,他没有任何的犹豫,命令传令兵,鸣金收兵!

    于是乎,呼啸而来的金军和宋军刚一接触,宋军就立刻“溃败”了下去,宋军派出来的三万步兵,出来的速度慢慢吞吞,但是退回去的速度却是快的出奇,转眼之间已经全都撤了回去。

    完颜元春气急败坏的回到了完颜昌的大营里,骂骂咧咧的说道:“宋军都是一群软蛋,打仗不行,但是逃跑的速度倒是挺快,见到我带领着大军压了上去,一个个逃跑的比兔子还快。”

    “种师道今天这战法实在是有些诡异啊!”耶律元宜低声说道。

    “诡异什么啊,宋军也就是这点水平,难道你们忘了,当初的燕云十六州,宋军攻打了三天三夜,愣是没有攻打下来,我大金的铁骑到了以后,他们立刻就开城投降了。”完颜元春讽刺道。

    “不过宋军既然明知道打不过,为何还要派出这么多的人出来,难道就是为了丢人现眼?”耶律元宜疑惑道。

    “难道是种师道已经压不住下面的士兵了,只能出此下策?”另外的一个金将说道。

    “如果是宋军内部乱了的话,那倒是我军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