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宋纺织工-第9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罗明成心道:“铁做的小推车算啥,我还见过铁做大船呢。”
施正涛见罗明成好像在想什么,问:“罗大人,您在想什么?”
罗明成道:“没什么,我只在想,宫里工地上的小推车正好坏了一辆,明天咱们正好一人推着一辆小推车把这几坛子茶叶送到宫里去。顺便把小推车留在那里就行了。”
施正涛道:“那自然好,我正好去看看宫里是个什么样儿。”
罗明成道:“你是不能进去的。”
施正涛道:“为什么?”
罗明成笑道:“你实在想进去的话也行,你去了势,变成内侍,就能进去了。”
施正涛护了护自己的裆部,道:“还是省省吧,要不,我在宫门口等你得了。”
两人正在交谈,那边含玉叫道:“你们在那里谈什么?快送咱娘回去。”
罗明成听了,帮施正涛把茶坛子搬上小推车,两人一起送老夫人回家。
回到家中,含玉与秀儿正在沐浴,罗明成也要进去洗一下,平儿拉着他,道:“官人,过会儿,我们一起进去吧,要知道,你今晚在夫人的房中,不能陪我了。”
罗明成笑着点点头。
过了一会儿,含玉与秀儿沐浴完毕后,平儿与罗明成一起进了浴室,两人洗得差不多后,平儿开始为罗明成搓背,搓着搓着,变成了罗明成给平儿搓背,然后,平儿的身子就被某人牢牢地抓住,欲行非礼之事。
平儿道:“不行的,官人。”
罗明成道:“怎么不行,你要跟我一起沐浴,不就想伺侯我吗?”。
平儿听了,两手乖乖地扶着浴池,回头道:“那你只能xx一两下,不能泄在我身子里。”
罗明成道:“为什么?”
平儿用一种略带幽怨的眼光看着罗明成,道:“那还用说,今晚你是夫人的,我怎么敢跟夫人抢啊。”
罗明成听了,呵呵一笑,抓住平儿两只如玉的手腕,,像推小车一样,开始享受起来。
果然,不出平儿所料,过了一会儿,秀儿来了,敲了敲门,道:“姑爷,平儿姐,还没洗完么?”
平儿赶紧将正站在自己身后做某种运动的罗明成推开,道:“官人,快起来,要被夫人发现了。”
罗明成又贴了上去,道:“那有啥?”
平儿道:“对于你来说,都一样,可是我明天怎么去面对夫人啊,官人,你快饶了平儿吧。”
秀儿又敲了敲门。
罗明成只好放了过了平儿,让她给自己擦干了身子,跟着秀儿上了楼。
含玉的房间中,罗明成跟秀儿进了房后,秀儿跟含玉耳语了几句。
罗明成道:“秀儿,你在嘀咕些啥?”
含玉道:“平儿那丫头,真是越来越大胆了。”
罗明成过来扶着含玉的肩膀,道:“你怎么了,夫人,平儿又怎么惹你了?”
含玉有点生气,道:“是怎么回事,你自己心里清楚。”然后对秀儿道:“以后你姑爷的沐浴都由你来伺侯,不能让平儿去伺侯了。”
秀儿屈膝道:“是,夫人。”
第二百四十二节小推车
………………………………
第二百四十三节 贡茶
第二百四十三节贡茶
含玉有点生气,道:“是怎么回事,你自己心里清楚。”然后对秀儿道:“以后你姑爷的沐浴都由你来伺侯,不能让平儿去伺侯了。”
秀儿屈膝道:“是,夫人。”'搜索最新更新尽在'
罗明成将含玉按倒在床上,一面,一面道:“含玉,你生什么气啊。”
含玉道:“官人,别逞能了,你都跟那个**那样一次了。”
罗明成道:“没有啊。不信你试试。”
两人试了一下
过了一会儿,含玉被罗明成弄得欲仙欲死,她美美地搂着罗明成脖子,甜声道:“官人,平儿真的没有跟你那样?”
罗明成用手指刮了一下含玉的琼鼻,道:“那样了,不过,我都给你留着呢。平儿,她一个丫头,算得了什么啊。”
含玉娇道:“讨厌”然后对秀儿道:“熄灯,睡觉”
七月二十五日,早晨,罗明成与施正涛两人每人推着两坛子新茶向宫里走去。到了宫门口,施正涛将小推车停在那里,罗明成先进去,将那个小推车,连同那两坛子茶交给冷千云,让她推到小蛮的晨华宫里,而自己又出来,推着施正涛的那个小推车,准备进宫去交给谭总管。
龙德宫与皇城是通过一个夹城相连的,凭罗明成身上的腰牌,可以在龙德宫的外围(那些住着女眷的院子他自然不能进去)自由出入,进入别的宫就不行,但是谭稹的总管府正好位于夹城之中,在那里是不须要什么腰牌的,所以罗明成顺利地找到了他。
谭稹见罗明成给他送两坛子东西,以为是什么好酒,道:“罗待制,你无缘无故给我送什么酒啊。”
罗明成道:“谭总管,这可不是酒,是茶,是我的商行从泉州运来的呢。”
谭稹道:“哦,福建茶?好啊,煮点尝尝。”
罗明成打开封泥,从坛子里拿出一包,交给谭稹身边的一个小内侍。
谭稹见了,也不怎么在意。
罗明成叫过小内侍,让他去煮点热水送过来就行了,此茶不须用锅煎饮。
谭稹听了,有点好奇起来了。
过了一会儿,小内侍煮好了沸水,罗明成要过一个水壶开始亲自冲泡茶(宋代虽没有明式的专门泡茶的茶壶,但也有类似的作用的壶)。
还没泡好,茶香就从壶中漂了出来,谭稹闻到了,赞了一声:“好香。”
将茶水倒入青花瓷杯中,茶香四溢,茶叶也在沸水的冲泡下全部舒展开来了,谭稹见了,好奇地端到眼前看,道:“竟是完整的茶叶?”
罗明成点点头,作出了个请品尝的手势。
谭稹吹了吹热气,轻轻地啜了一口,回味良久,赞道:“好茶”然后问罗明成:“如此好茶,你何不作为贡品献给万岁?”
罗明成道:“我正有此意,已送了两坛到裴娘娘那儿了,这两坛送来,就是让您品尝一下,看看符不符合贡品的标准。”
谭稹听了,道:“符合,当然符合,这茶比龙凤团茶还好喝,自然是符合贡茶的标准。不知你还有多少坛这样的茶?”
罗明成道:“昨晚好像来了那么几船。”
谭稹听了,馋得流了一口口水,道:“罗待制,那你可要发财了,龙凤团茶都价比黄金,你这个茶得卖多少钱啊。不过,这财要想发,得首先得让万岁满意。”他站起来走了几步,接着说:“如此好茶,万岁品尝过后肯定喜欢,你快回去快快准备一下,先送到宫里一些,让万岁喝,剩下的才能卖。”
罗明成道:“那您说送来多少合适?”
谭稹问:“这次来了几船?大约多少斤?”
这事昨晚罗明成根本没问平儿,不过,碰上这种事,自然是往少了说好,于是他说:“只来了三船,船上由于还装着别的货物,一共只有八十坛的样子。”
谭稹道:“别哄人了,多大的坛子,三船才八十坛,一船就八十坛还差不多。”
罗明成道:“大总管,我没骗你,主要是这样,这只是第一批货,不知道从泉州拉到京城是不是能保鲜,只是试验品,自然不能大批装货,等我发回去信,说这事能成,茶叶到京城还能保鲜,那边的人才能大批地发货,谭总管,你说是不是这么个理儿?”
谭稹听了,点点头,道:“有点道理,不过如果只有八十坛的话,那就太少了,还不够宫里的人喝的,这样吧,你回去把其中的六十坛送来,其余的那些你爱卖给谁就卖给谁。”
罗明成道:“行,我能有什么好处?”
谭稹听了,道:“历来地方的贡品贡上来后就没有什么好处,但考虑到这是你商行的货品,不属于地方上贡,我会在万岁面前给你美言几句的。”
罗明成只好说:“那就谢谢谭总管了。”
告别的谭稹,罗明成出了宫就雇了马车就去自家店铺去找平儿,问了自家有多少存货,得知确实是来了三船货,但每船都装有一百坛后,松了一口气。
平儿问了罗明成进宫后的情况,得知罗明成在宫里胡说八道,笑着说他犯了“欺君之罪”。
罗明成嘱咐平儿要她准备六十坛子茶作为贡品,其余那些坛子茶不能一下子拿出太多,要慢慢卖,然后又雇了马车往龙德宫的工地赶去,今天那边还没看一眼呢。到了龙德宫门口,下了马车,发现施正涛还等在那里,就问:“刚才你去哪儿啦?”
施正涛道:“我刚才去买了几个甜瓜吃,一回头,就发现您搭了马车就急急呼呼地走了,也没追上您,您这么急出去是不是有什么急事?”
罗明成道:“我一时之间把你给忘了,只顾得上快去问平儿了,以后这样的事,你代劳也行啊。”
施正涛道:“您刚才去找平夫人了?”
罗明成点点头,道:“我是去问她一件事。”
施正涛道:“这个时侯平夫人应当不在家吧,今天就算是您让我去问,我也不知道平夫人在哪儿啊。”
第二百四十三节贡茶
………………………………
第二百四十四节 罐头
第二百四十四节罐头
罗明成道:“也是,我下午带你去各处熟熟路,以后这样的鸡毛蒜皮的小事就不用我亲自跑趟了。”
施正涛道:“是啊。”
罗明成进宫去看了一下游泳池的施工情况,“指导”了一番,然后就带着施正涛去熟悉他京城的各处产业,把他介绍给各处的负责人认识。''
京城的各处产业大体还在原来的位置,不过,大多数产业都打算在房租到期之后搬到河西村去。
中午,罗明成带着施正涛来到河西村,在石秀的新家一起吃了饭,喝了点老酒,介绍了施正涛与石秀认识。
如今的河西村,一片繁忙,来自京西的难民一批批地来到这里,多数乘船南下,也有一些留在这里给罗明成建房子,建作坊、给宋时轮造船。也有一些,只是租房住在这里,自己去找活干,比如做搬运工、挖河沙之类。
看着现在河西村那复杂而有序的样子,罗明成夸了石秀几句。石秀听了,连说这是他应做的。
下午,罗明成带着施正涛来到了乐器局,熟悉了那边的人和事。施正涛得知那两名工匠正在试图用两种方法做一种“台琴”很感兴趣。两人一起看了一会儿,发现两名工匠各自一个房间,都正在埋头苦干,为了使“台琴”键盘有弹性,两人用了差不多的手段――都是利用了钢片的弹性。
两名工匠跟罗明成谈了一会儿,纷纷要求给他配备一个木匠,因为他们两个都擅于做精巧复杂的机关,对于木匠活儿,都认为是“粗活”不值得他们浪费时间。
罗明成答应了他们,然后为此事去找了乐器局的负责人――那个叫做司马乐的家伙。
司马乐抱怨说经费短缺,而乐器局中的人又各有司职,实在是抽不出一个木匠来。
罗明成只好自己出钱去市场上找了两个木匠,给两名来自军器监的能工巧匠各自配了一个,并允诺,每过五天就视情况给他们些奖赏。
两人正在乐器局中察看那两名工匠制造的机关,一个小内侍急急呼呼地找了过来,罗明成一看,正在谭稹身边的那个,就问:“小公公,你怎么来了?”
那小内侍道:“谭总管让你准备的六十坛的鲜茶准备好么?宫里急着要呢。”
罗明成道:“这么急?”
那小内侍道:“我也不知道,我只是个跑腿的,谭总管让我快点儿来,我就快点来了。”
罗明成道:“那好,我这去看看,如果准备好了话,我就立刻派人送去,小公公,你先回去吧。”
那小内侍道:“罗待制,谭总管让我陪你一起去,还要我陪你一起送到宫里去。”
罗明成道:“不就是几十坛子茶么?用得着这么重视么?”
小内侍笑道:“谭总管这么说的,小的自然得照办。”
施正涛留在乐器局代替罗明成“监工”,罗明成与那小内侍一起出了乐器局,雇了马车向位于御街罗明成的店铺行去。到了那儿,平儿正好从城外仓库中拉来了五马车新茶,刚刚卸完两车,另外三车正好也不用卸车了,清点数目,发现三车共是四十八坛茶,又从店铺的抱出来十二坛子茶,凑够六十坛,雇了马车,向宫里送去。
由于龙德宫入口路途较远,这次进宫走的是宣德门(自然只是走的侧门,正门是不可能的),进宫之后,拐了几个弯,直奔位于夹城“总管府”而去。
谭稹正等在那里,这不奇怪,奇怪的是同周围还有一些宫女内侍在等着。
两人清点完坛子茶的数目,那些坛子茶立刻就被周围的宫女内侍给分了,有的立即用小推车推走,有的立气大的内侍直接抱着就走,还有的分到坛子茶后站在坛子茶边等在那里。
罗明成没想到宫里的人竟如此嗜茶成瘾。
谭稹本人自然也分到了一坛子茶,他让小内侍将茶一包一包拿出来清点一下数目,没想到在里面还放着一块石灰,此时的罗明成已经就要走了,却被谭稹叫住,问为什么坛子里会有一块石灰。
罗明成拿过石灰来看了一下,发现上面吸了不少的水份,就说:“谭总管,您最好将这石灰再放进去,你看,它上面吸了这么多水份,估计它的作用就是让这茶保持干燥,你也知道,这茶必须保持干燥,不能碰水的,如果见水,它就会很快地发霉变质,而空气中也有水份,我这石灰的主要作用就是将坛子里空气的水份吸干,这样以来,坛子里的空气才能是真正干燥的,也只有这样,这茶才能从泉州运到东京,还能保持如此新鲜。”
谭稹听了,道:“罗特制真乃奇才也,如此周密细致的布置,也只有你才能想得出来吧。”
罗明成道:“谭总管过奖了,其实,我也是才刚刚知道里面居然还放了石灰的,我想这应是泉州那边的人发货时突然想到的吧。再则,这用密封之法运茶到东京来的也不是我,而是裴娘娘。”
谭稹听了,道:“竟是裴娘娘?”
罗明成笑着点了一下头,然后说:“是啊,正是裴娘娘。谭总管,如今时间有些晚了,我正好到龙德宫去看一下施工的情况,顺便带他们出宫。”
谭稹看着罗明成,拱手道:“罗特制请慢走。”
罗明成拱手而去,出了夹城,沿着铺着青砖的小路向工地走去。
路上,罗明成回想起刚才对谭稹说的话,突然想起一样东西――罐头,罐头不就是利用密封隔绝空气来阻止食物**的吗?而自己在泉州有玻璃作坊,正好生产玻璃瓶子,到时侯将产自南方比如香蕉,桔子之类的水果装在里面,再倒上白糖水,想办法封好,那样的话,不就是后世中常见的罐头了吗?想像一下,如果产自南方、不可能在东京出现的水果居然出现在东京的市场上,那样的话,得卖上多高的价格?
罗明成越想越兴奋,他狠不得立刻把这个想法告诉平儿,让她立刻发信鸽去泉州,让那边的人生产罐头。他记得后世中罐头大多是用铁皮封的,这对于现在的技术条件来说颇有难度,但是可以用其它的办法解决,比如可以把瓶口造得深一点儿,然后用木头封,再在外面再封上一层腊。
到了工地了,罗明成继续想着,他想到可以在北方也弄一个玻璃厂,那样的话,就可以把北方比如苹果、梨之类的水果做成罐头卖到南方去了,但在东京建那厂子是不可能的了,一来东京的地太贵,最重要是这东京用不几年就将成为战场,到时侯好容易建成的厂子被打烂了,那多可惜啊。
为了方便运输,那新建的玻璃厂最好是靠近汴河,为避免战乱,那地点又应在东京以南,如此以来,那最佳的地点就呼之欲出了。那就是大宋的南方陪都――应天府(今河南商丘)。
李天来见罗明成走来走去,好像在想什么心事,就没去打扰他。
罗明成想得差不多了,见李天来正在附近望着他,就问:“李天来,什么事儿?”
李天来道:“上次您说要建个喷泉,不知你要建在那里,我想还是最好先预留一下位置。”
罗明成道:“哦,你说得对,喷泉么,自然还是建在中间为好,你在中间先埋上两道陶管做准备吧,记住,陶管之间一定要用水泥封好,不能漏水。”
李天来道:“两道?为什么得埋两道?另一道是备用的么?”
罗明成道:“不是,是准备一个喷热水,一个喷冷水。”
李天来道:“原来如此。”
晚上,回到家中,罗明成把做罐头的想法跟平儿说了,要她明天发信鸽给泉州的徐芹,让她组织人手生产罐头。
平儿虽然对于罗明成所说的那种叫做“罐头”的东西心存疑问,但罗明成做出的奇怪物事太多,而且事实证明,用密封之法保鲜茶叶是可行的,再加上她本人的身心早被罗明成给征服了,也就没有多问,上楼去写信去了。
看着平儿听话地上楼写信,罗明成高兴地找了个太师椅坐下,叫过了声:“秀儿你在哪儿?快过来”
秀儿慢慢地从门外走了过来,道:“姑爷,什么事儿?”
罗明成看着她那越长越漂亮地脸蛋,高兴将她拉过来,摸了几把,然后将她整个地抱在怀中,扯出她的小手,把玩起来。
秀儿却略微有些不高兴的样子。
罗明成道:“怎么了?秀儿?”
秀儿道:“姑爷,你不疼我了。”
罗明成道:“怎么了,秀儿,我什么时侯不疼你了?”
秀儿撅着小嘴,回头看着罗明成,道:“你昨晚跟平儿姐那样了,又跟夫人那样了,唯独对我不理不睬的,所以说,姑爷,你不疼我了。”
罗明成听了,呵呵一笑,没有回答她,而是将大手伸入秀儿衣内,,笑道:“呵呵,秀儿你这里是越长越大了啊。”
第二百四十四节罐头'(m)'
………………………………
第二百四十五节 预谋
第二百四十五节预谋
冷千云道:“你不知道,万岁很喜欢这种新茶,如果这种茶只有裴娘娘宫里有的话,那么万岁在裴娘娘宫的时间就会长得多,所以”
罗明成道:“原来是这样,不过,这事儿已经这样了,我看到谭总管已经将茶分了呢。”'搜索最新更新尽在'
冷千云叹了口气,道:“唉我真没用”
罗明成道:“没事,那茶我家里还有,如果裴娘娘要的话,我再给她送来些。”
冷千云听了,点点头,走了。
罗明成见冷千云走了,开始让李天来在宫门口内侍的监督下清点人数,准备正式带那些士兵出宫。
出了宫,回到家中,罗明成把做罐头的想法跟平儿说了,要她明天发信鸽给泉州的徐芹,让她组织人手生产罐头。
平儿虽然对于罗明成所说的那种叫做“罐头”的东西心存疑问,但罗明成做出的奇怪物事太多,而且事实证明,用密封之法保鲜茶叶是可行的,再加上她本人的身心早被罗明成给征服了,也就没有多问,上楼去写信去了。
看着平儿听话地上楼写信,罗明成高兴地找了个太师椅坐下,叫过了声:“秀儿你在哪儿?快过来”
秀儿慢慢地从门外走了过来,道:“姑爷,什么事儿?”
罗明成看着她那越长越漂亮地脸蛋,高兴将她拉过来,摸了几把,然后将她整个地抱在怀中,扯出她的小手,把玩起来。
秀儿却略微有些不高兴的样子。
罗明成道:“怎么了?秀儿?”
秀儿道:“姑爷,你不疼我了。”
罗明成道:“怎么了,秀儿,我什么时侯不疼你了?”
秀儿撅着小嘴,回头看着罗明成,道:“你昨晚跟平儿姐那样了,又跟夫人那样了,唯独对我不理不睬的,所以说,姑爷,你不疼我了。”
罗明成听了,呵呵一笑,没有回答她,而是将大手伸入秀儿衣内,,笑道:“呵呵,秀儿你这里是越长越大了啊。”
秀儿道:“那又怎么样,平儿姐与夫人的更大。”
罗明成亲了秀儿那干净而可爱的耳珠一口,道:“什么时侯我的秀儿也学会争风吃醋了?”
秀儿歪了歪头,不让罗明成亲她的耳珠,低声娇道:“本来就是嘛。”
含玉抱着小梦竹走了过来,把秀儿叫起来,把小梦竹交给了坐在椅上的罗明成,道:“天天抱着秀儿,像抱着个布娃娃似的,也不抱抱你亲闺女。”
罗明成尴尬一笑,只好又抱着小梦竹。
秀儿低头出去了。
含玉坐在对面的椅上跟罗明成拉着家常,说含烟年纪也不小了,也该许人了,问罗明成还反不反对她嫁给东京城中的人家。
形势没有罗明成本来估计的那么严峻,虽然罗明成在台湾形成了自己的势力,但看起来赵佶却并没有对付他的意思,也许是根本不在乎在他的治下出现一小股半割据的势力,也许是对台湾那样的“化外小岛”根本看不上眼,也许满足于罗明成的臣服姿态。于是罗明成说:“这个,我就不反对了,不过,我只是她姐夫,我反对好像也顶不了什么用吧。”
含玉道:“你不知道,因为你做成的事儿多,含烟有点崇拜你,很尊重你的意见呢。”
罗明成笑道:“我怎么没看出来?”
正在这时,小梦竹开始乱动起来,含玉道:“小梦竹要放水呢,快给她放水”。
罗明成不知所措,结果被小梦竹毫不客气地尿了一身尿。
含玉笑着抱回了小梦竹,道:“呵呵,咱闺女对你很有意见呢让你天天抱着秀儿,不抱着她。”
罗明成尴尬一笑,只好上楼去换衣服去了。
到了楼上,他自己找不着新衣服在哪里,正好平儿正在书房,就把平儿叫过来给他找衣服。
平儿问了当时的情况,说小梦竹对罗明成算是客气的了,没将屎拉在罗明成的身上。
罗明成原来想调戏一下平儿,听她这么说,放弃了调戏她的想法,正色道:“我打算在应天成立一个造玻璃的工厂,你看谁去办这事比较好?”
平儿一面给罗明成找衣服,一面道:“为什么不在东京,在东京的话,也好方便管理,比如就设在城外的那个河西村就行了。”
对此罗明成没法解释,难道他能说用不了几年东京将会成为战场,于是他用命令的口吻说:“平儿,照我的话做就是了,不但玻璃厂要设在应天,等河西村五年的租期一到,那边的所有产业也要全部搬到应天去。”
平儿找到了衣服,将衣服拿给罗明成,道:“这么做,总得有个理由吧。”
罗明成只好说:“我感觉五年之后将会有很大的变故,那个变故很大,如果你们留在东京的话,将会倒霉,而我不可能一直呆在东京保护你们,所以,你们最好是离开东京,但东京的市场实在太大,如果放弃了,我们将会失去很大一块财源,所以又只好让你们留在距东京不远的地方,如此以来,应天是最好的选择。”
平儿道:“可是这天下不都是他赵家的吗?在应天与在东京难道有什么区别吗?除非你让我们全撤往海外,比如你说的那个台湾岛。”
罗明成道:“没有必要撤那么远,你们在应天缓冲一下,估计到时侯我就能反应过来了。到时侯我会去救你们的。”
平儿听了点点头,看着罗明成民,轻声道:“官人,你真地打算谋反么?”
罗明成扶着平儿的肩膀,道:“没有你想的那么坏,如果要是谋反的话,你们在东京与在应天一个样儿,不是谋反,而只是一场斗争。你要知道,任何事情,都是要通斗争才能得到,天下没有白吃的馅饼,不是么?”
平儿点点头,道:“我答应帮你照顾好这边的事,但是你得答应我,如果以后我变得老了,不像现在这么好看了,你也得对我好。”
罗明成笑道:“我的傻平儿,等你变老了,我不也就变老了么?”
平儿听了,笑了笑。
正在这时,秀儿过楼下叫道:“姑爷,平儿姐,快下楼来吃饭,就等你们两个了。”
吃完饭,罗明成带含玉出去逛街,把对平儿的话又对含玉说了一遍,然后想到赵有奕跟蓝云也在应天府,就跟含玉说要他们两个也留在应天府,千万不要到东京来。
含玉听了,道:“怎么?你是准备万一有事儿,让他们做挡箭牌啊。”
罗明成突然想到一下可能,那就是靖康之变皇族全部被俘之后,是不是可以立赵有奕为皇帝,那样的话,就可以“挟天子以令诸侯”了,对自己的好处无疑是巨大的,不过,那样的话,赵有奕得是皇族近支才行,于是他问:“你表哥赵有奕的封号是和义郡王,是吧。”
含玉点点头。
罗明成道:“我知道他是申王之子,那么申王跟当今万岁是什么关系?”
含玉道:“这个你还不清楚么?申王跟万岁及哲宗皇帝者是亲兄弟,都神宗帝的子嗣。而且当时哲宗皇帝驾崩之时,申王最年长,是最有资格做皇帝的,只是由于身有目疾,才失去了机会。”
罗明在听了,感觉这赵有奕大有利用的价值,就道:“含玉,你一定要劝你表哥与蓝云以后常住在应天,轻易不要到东京来。”
含玉道:“可是,那似乎不太可能。”
罗明成道:“为什么?”
含玉道:“应天府虽也有大批的皇族,但那边全是太祖与魏王(赵匡胤的四弟赵光美)的子嗣,他们在那边基本没有什么俸禄,就靠朝庭给的地产过活,与大地主无异,而我表哥不同,他是皇族中最近的分支之一,不但有封号,有俸禄,每个月都还有额外的钱粮,如果不在东京,俸禄还好说,那些额外的粮食就领不到了。”
罗明成道:“我想我们可以补偿他。”
含玉道:“以我们现在的财力,的确能够补偿他,不过,那得以什么样的名义?你知道,我表哥身为皇族,嘴上虽没说什么,但骨子里是很傲气的。”
罗明成想了一下,道:“我们不是准备在应天弄个玻璃厂么,我想不如此事就由你表哥来监管,我想如此生钱的生意,能比不过朝庭发的那点钱粮?”
含玉道:“那是不可能的,他身为皇族,怎么可以为我们做事?”
罗明成道:“那就直接将厂子设在他的名下,由我们出钱、出人、出力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