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宋纺织工-第13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罗明成道:“世上竟有这个姓?”

    瘦脸士兵道:“有的,据传说,我们都是春秋老子之后。”

    罗明成道:“不是吧,我记得那个老子可是姓李的。”

    老仁道:“这个我也不太清楚,据家族中有学问的人讲,古时‘老’与‘李’同音。”

    罗明成道:“有可能,不过时间太过久远了,此事无从考证。”

    老仁道:“是啊,听说,先前之时,‘老’也是大姓,但后来人越来越少了。”

    罗明成笑道:“那你就多生几个娃,让你的家族发扬光大。”

    老仁再次拱手,道:“多谢大人吉言。”

    罗明成又笑了笑,吩咐王成道:“你去把兵器作坊的汤隆叫到水军衙门里去,我跟老仁先行一步。”

    王成领命而去,罗明成与老仁边走边谈,慢慢向水军衙门走去。*

    路上,罗明成从老仁口中听到许多关于小姓氏的趣闻,不但有许多复姓人丁稀少,据说还有姓“死”的、姓“难”的…………

    过了一会儿,两人来到了水军衙门,找人打听何大为的老家是哪儿,有谁知道怎么走,经过几个文书的努力,终于知道何大为的老家是惠安县崇武乡人的,距石湖说远不远。说近也不近,来回至少到一天的工夫,于是他放弃了今日去何大为老家的打算。

    打听完何大为老家的事儿,岳十三就过来找罗明成。原来,徐宁不乐意把部队中来自中原的士兵给挑出来,因为出征在即,临时调动的话怕是会耽误时间。岳十三在徐宁那儿碰了钉子,于是过来寻求罗明成的支持。

    罗明成支持岳十三的想法,两人一起去兵营的操场找到了正在整训士兵的徐宁,说明了他的立场,如此以来。徐宁只好发了一道命令,把中原籍的士兵从即将出征的部队中挑了出来。

    岳十三立刻开始了罗明成亲兵队的组建工作,并且又单独要求一处营地。

    罗明成正好觉得他的宅子附近空荡荡的,就给他写了条子。让他去徐芹那边支钱,在他的新宅前面建造新营。

    罗慧达也在衙门里,听闻此事,主动把建造新营的事儿揽了过来,并且说想顺便建个后花园。*他虽为经略,实际上除了经略的大印在他儿,他一名士兵也指挥不动,可以说是无所事事。有了建造新营与后花园的事儿,也算是能解解闷。

    商议完了这些事。罗明成发现汤隆不知什么时侯已经来了,罗明成把他叫过来。让岳十三拿给他一支夺自犹太人的火绳枪,让他仿制。

    众人皆不知火绳枪为何物,岳十三当众演示。

    演示之后,大家都惊为奇巧威厉之物,纷纷要求汤隆尽快仿制。

    汤隆保证用最快的速度仿制,然后就拿着火绳枪的样品就走了。

    徐宁向罗明成报告说部队明天就出发,泉州附近海船众多,集起能运载一千五百名士兵的船只是很容易的事儿。

    看了一会儿操场上士兵的整训,罗明成就带了王成与老仁出了营房,去了海边的码头。码头上,罗明成发现从海外各岛向泉州这边运的大多为木材与矿石,而从泉州向海外

    各岛运输的则为各种各样的制成品及汉人新移民。

    在码头上逛了一会儿,罗明成发现不远处的海滩上有一艘正在修理的大船,还没走近,就知道那根本不是中国船,而是来西洋的商船,之所以能一眼看出,是因为两者的船体不同,中国船采用是“隔仓法”建造,船体较宽,而西亚船采用“肋骨法”制造,船体较为狭长。

    近了,修船的水手多为高鼻深目的西亚人,正是犹太的商船。

    也有石农村的穆斯林帮助犹太人修船,由于宗教的关系,那些穆斯林大多能能听懂一两句阿拉伯语,能跟同样会阿拉伯语的犹太人进行交流。

    罗明成看了看犹太人的商船,发现它的船底似乎要比中国船的船底要科学些,前半部分是平的,而后半部分是尖的,而且船桅与风帆的形制也与中国船有很大的区别,这其中肯定大为门道,但罗明成这样的半拉子肯定是看不明白,于是他叫过王成:“你去把陆航找来,让他看看这西洋船,取长补短,造出更好形制的船。”

    王成问了陆航是何许人,大体住在哪里,然后领命而去,而罗明成带着老仁继续前行,来到了附近的一个造船场。

    造船场中的工人正在忙碌,有的锯木、有的丈量,有的钻孔,有的搬运,分工明确,各司基职。

    罗明成目测了一下,船坞挺大,足有五十步的样子,但所造的这船大约只有三十步,就问其中一个正在制作船板的造船工匠:“师傅,你们这场地挺大,怎么不造大一点儿船?”

    那造船工匠一面干活一面道:“这船还小?能载二三百人呢,那台湾的巨木,都是这样的船运来的。”

    罗明成点了点头,道:“台湾那边也能有造这么大的船吗?”

    造船工匠瞄了一眼罗明成,道:“台湾那边?以前他们造不了这么大的船的,不过,现在说不定也能造了。怎么?客官,莫非你也想买船出海?那你可找对方地方了,石湖正在大批造船,价钱公道,而且买了石湖的船,出海之后可以挂黑旗,无论到了哪里,没有海盗敢欺负。”

    罗明成“呵呵”一笑,道:“来买船的人多吗?”

    造船工匠道:“多,天天都有,不过他们大都买那种一二十步的海船,像这种三十步的大海船几乎没有人能买得起。”

    罗明成道:“这种三十步的大海船得多少钱?”

    造船工芹道:“具体多少钱我也不知道,有人买过二十步海船,花了十八万贯,我这想,这种三十步的大海船,怎么着也得三十万贯吧。”
………………………………

第四百零三节 大货场

    罗明成道:“哦,多谢师傅解答。

    路上,罗明成了解到那监工姓林,武荣人,但罗明成却自称姓池,没有告诉他真名,之所以如此,他是想看看林监工口中在石湖商行能作主的是谁,是如何卖船的。

    过了一会儿,三人来到了石湖村靠近海边的一个大货场。*。。**里面有数排木架大棚,每个大棚中都码放着满满的货物,分为几个大部分,第一部分是木器区。主要为附近木工作坊制造的硬木家具,也是部分精美的漆器;第二部分为瓷器区,既有输往南洋的普通白瓷,也有运往北方的精致青花瓷;第三部分铁器区,主要为农具、铁锅之类,但里面也可以找到各种朝庭充许民间流通的短柄刀具;第四部分是杂货区,主要为茶叶、肥皂、镜子之类的货品。

    四个部分中间,是一座方形的二层小楼。小楼大门朝南,四面开窗,有数名穿着厢军制服的士兵在门口守卫,林监工让罗明成在门口等着。自己先进去通报。

    罗明成在附近看了一下,各个部分都有工人来回搬运货物,有的用小推车,也有的用驴车、牛车,不断有商人拿着批条到小楼进行结算。整个货场一片繁忙的景象。

    看着这个井井有条的大货场,罗明成十分满意,看来,在自己不在石湖的日子里。徐芹给自己打理得还行。

    小楼之上,不断传来数名女子的说笑之声。似乎里面就徐芹的声音。

    过了一会儿,林监工出来对罗明成道:“大掌柜的说此事可以进去面谈。”

    罗明成点点头。跟着林监工进了小楼。

    小楼之内,有数名工作人员正在与商人进行现钞的结算,但只听见商人说话,那几名工作人员都不说话,只是比划,原来竟是数名聋哑之人。

    进到里面一个较小的隔间,罗明成见到了大掌柜,出人意料的是,那是一名罗明成以前没见过的中午文士。

    罗明成向大掌柜行了一礼,然后不客气地坐下,问:“大掌柜,您贵姓?”

    大掌柜道:“我姓郑,听说您是从京城来的池公子?”

    罗明成道:“正是。”

    郑掌柜道:“我听林监工说你要买船,而且要买五十步长的大海船?”

    罗明成道:“正是,不知得花费多少钱啊。”

    郑掌柜道:“池公子,我劝你不要买大么大的船,而是买几艘二十步长的海船,那样的话,不但不少运货,而且风险小,付款也方便。”

    罗明成明白他说的意思,道:“你说的我明白,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么,可是我的情况特珠,我就是想要一艘五十步的大船。”

    郑掌柜认为自己碰到了京城的某个喜欢攀比的阔少,非要一艘大船来摆阔,就道:“那样的话,也行,不过由于以前没有造过那么大的船,所以得先扩建船坞,再加上船体较大,所以工期会比一般的海船长上许多,我还是劝池公子要二十步的海船比较好,那样的海船有现船,可以随时开走。”

    罗明成道:“我知道,别的你就不用说了,你就直说那五十步的大船造价是多少吧。”

    郑掌柜没有直接回答,先问了一句:“池公子自京城而来,可与我家东家相识?”

    罗明成笑着摇了摇头。

    郑掌柜道:“这样啊,我说个数,你先别害怕,整条船的造价至少得一百二十万贯。”

    罗明成道:“不会吧,那么贵!我问了,一条二十步商船才十八万贯,你五十步的船,怎么可以一下子涨到了一百多万贯?”

    郑掌柜道:“池公子,这你就不懂了,船身一长,那宽、那高都跟着长,所以一艘五十步的大船运的货物不是二十步大船的二倍半,也不是三倍,而十五倍,所以,照这么算来,一百二十万贯实际上并不贵。”

    罗明成道:“十五倍?你没算错吧?”

    郑掌柜道:“没算错,来,林监工,你给这位池公子算算看看。”

    林监工拿来一张纸,用鹅毛笔给罗明成算了一下,五十步海船的容积竟真是二十步商船的十五倍,原因是因为这是个立方问题,不是平方问题,更不是加减问题。

    罗明成弄明白之后,接着问:“那如此大的海船能载多少人?”

    林监工道:“单纯运人的话,至少千人。不过,人在船上总是要水喝,要地方住的,所以,运载五百人比较合适。”

    罗明成道:“好,就要这种船,你们给我造吧。”

    林监工道:“池公子,你可以想清楚,像这么大的船,一旦开始建造,所用的木料,所耗的人工都是极为巨大的,所以,你必须先付一半的定金,就是六十万贯。”

    罗明成道:“哦,生意还行,给我张纸,我签个字吧。”

    林监工一听,以为自己听错了,又问了一遍。

    永久地址:
………………………………

第四百零四节 春秋一梦

    罗明成道:“还是那句话,把纸拿来,我要签字造船。**。。**”

    郑掌柜见罗明成只口不提定金的事,道:“池公子,莫不是拿我们开玩笑?这么大的生意,怎么可能只画个押就让我们给你造船?你是什么来路?”

    罗明成道:“忘了告诉你们,其实我就是你们东家,就是罗明成。”

    郑掌柜一听,以为来了个疯子,道:“你就是罗明成?你也不撒泡尿自己照照。你才多大?还不到二十岁吧,你也不看看这是哪儿,罗明成,罗待制的名号岂是能随便冒充的?在别的地方冒充一下也就罢了,在这儿在冒充罗待制。真是可笑啊可笑,哈哈。”说完,有点放肆地笑了起来。

    罗明成道:“我本来就是啊,用得着冒充吗?外面是我的卫兵,他可以证明。”

    林监工道:“竟是一伙骗子,我看你黑不溜湫的,怕是哪个土财主的儿子,大掌柜,这样的人应当将他扭送衙门,免得再欺骗别人。”

    郑掌柜听了,一面笑,一面打开窗子,道:“外面过来几个兵丁。”

    罗明成站起来道:“你们干嘛?我可是你们东家。”

    林监工道:“还东家,怕是谁家没长大的野孩子吧。”

    正说着,外面进来了几个兵丁,老仁自然也在其中,郑掌柜要兵丁们将罗明成拿下,老仁自然不肯,几人推推搡搡,场面有些混乱。

    有两名兵丁面色不善地从两边包抄罗明成。一人一边,毫不客气地将罗明成的胳膊给拧在了后背上。

    罗明成胳膊被拧得吃痛,他感到有些荒谬,明明自己是他们的东家。现在却要被他们扭送衙门,不过想想也理所当然:自已确实如郑掌柜所说的,只是一个晒得微黑的普通少年,那么,这巨大的产业,难不成真不是自己的,以前的那些事,莫不是春秋一梦?而自己或许真如那个监工所说。真的只是一个乡下土财主的儿子?

    正在这时,从楼上下来了一个小腹鼓起的年轻贵妇,站在楼梯上道:“吵什么?吵什么!把一盘下得好好的水陆棋给搅了。”

    郑掌柜指着被己被兵丁押起来的罗明成,道:“徐夫人。不知从哪里来了一个野小子竟来冒充罗待制,我们正要扭他去官府讯问。”

    那名小腹鼓起的贵妇正是徐芹,他向楼下一望,看到两名青年已被兵丁给押起来,一个是老仁。另一个竟赫然是自己的官人,她大吃一惊,叫道:“大胆,你们怎么敢对罗待制动手?”

    郑掌柜一听。道:“徐夫人,他是冒充的。”

    徐芹狠狠地瞪了他一眼。道:“混帐,我的官人。我还能认错了?郑三观,你是不是不想干了?不想干的话就快滚,有许多人想当这个掌柜还捞不着呢!”

    郑掌柜被发生一切惊得有些慌神了,一时之间,脑中什么主意也没有。

    徐芹对那些士兵们道:“你们还不快把罗待制放开?”

    兵丁们听了,立刻放了罗明成与老仁。

    郑三观回过神来,道:“夫人,我真不知他就是东家,要是知道,我能做出这样的事儿吗?”

    徐芹也觉得这话说得有点重了,因为这郑三观是刘小云的后爹,算起来还算自己的长辈,尤其是刘小云本人也在楼上。

    正在这时,刘小云也走了下来,扶着徐芹的胳膊,道:“徐姐,怎么了,老郑又算错帐了?”

    徐芹道:“不是,你看看,他让人把咱官人给押起来,刚刚才放开。”

    刘小云一看,果真如此,吃了一惊,“噔噔噔”走下楼来,来到罗明成面前,道:“官人,这是怎么回事?”

    罗明成道:“没什么,他这么一搞,我连自己到底是谁都搞不清了,好在你跟小芹还认得我,我现在确实是叫罗明成,是罗待制吧。”

    刘小云道:“怎么了?官人,你怎么说起了胡话?你不是罗待制,谁是?”

    罗明成道:“原来我真是,刚才我还真以为自己只是一个乡下土财主的儿子呢。”

    徐芹一听,指着郑三观,道:“你看你,郑三观,明天立刻走人,都把我官人吓成什么样了!”

    郑三观一脸悲苦,这徐芹按说与刘小云都只是罗明成的一个妾室,地位一样,但罗明成将财权交给了她,于是自然地成了当家的夫人,她这一发话,自己这掌柜之位怕是要保不住了。

    罗明成摆了摆手,道:“别,小芹,这郑掌柜看起来挺精明的一个人,不过是不认识我而已,并无大过,还是让他留下吧。”

    刘小云也道:“是啊,不看僧面看佛面,你让老郑走了,他回去怎么跟我娘交待啊。”

    罗明成问:“这老郑跟你娘还有什么关系?”

    刘小云道:“是这样,我娘前两个月时后婚,再嫁给了老郑,我看老郑能识文断字的,就推荐过来做了掌柜。”

    罗明成道:“原来是这样。那就更不能撵人家走了。”

    徐芹走到罗明成跟前,关切地问:“可是,你刚才是怎么回事?”

    罗明成道:“其实也怪我,我进来时没说明白我是谁,只说是京城来的池公子,是来谈生意的,我只是想看看,你们是如何跟别人做生意的。”

    徐芹道:“不是这个,您刚才不是说你忘了你自己是谁了吗?要不要找人看看?”

    罗明成道:“刚才确实有那种感觉,不过只要你们认我,我就是罗明成了。呵呵,所以,现在没事了,自然也不用找人看了。”

    徐芹道:“你说什么呀,我们都是给你生儿育女的人了,能不认你吗?你就是真的忘了自己是谁,我们也认你。”

    刘小云也点了点头。

    罗明成笑了笑,心情舒畅了许多,不过想想自己刚才的遭遇心中还是觉得有股闷气,于是拉过一名刚才拧自己胳膊的兵丁,也把他的胳膊也用力地拧在背后,道:“让你敢拧我胳膊,我要让你试试,被人拧胳膊的滋味!”

    永久地址:
………………………………

第四百零五节 再遇王雨欣

    那兵丁老老实实地任由罗明成拧他,丝毫不敢反抗。*)

    罗明成把那兵丁给拧得呲牙咧嘴,然后将他一脚踢开,道:“爽!”

    另一个拧罗明成胳膊的兵丁也被罗明成如法炮制,那个兵丁似乎更加配合,不但叫得极惨,而且在罗明成踢他时还主动摔了个大马趴,引得众人纷纷哄笑。

    罗明成也被逗得失笑,道:“好了,我感觉好多了,你们都出去吧!”

    士兵们纷纷退出,老仁请示了一下后,也跟着出去了。

    徐芹道:“刚才冒犯你的两个兵丁就这么完了?”

    罗明成道:“什么完了?”

    徐芹道:“就是,那两个兵丁,不作其它的处罚了?”

    罗明成道:“还作什么其它的处罚,刚才我不是罚过了吗?”

    徐芹道:“你可真大方。”

    郑三观一听,心中七上八下,心想:莫非自己东家喜欢打人出气?打过了之后就不记恨了?那自己这把老骨头是否经得起他的三拳两脚?是否该拿出自己的书生气节来?这可如何是好?

    罗明成见郑三观愁眉苦脸,一副战战兢兢的样子,道:“你我就不进行处罚了,总得来说,跟你谈生意感觉还行,尚能胜任大掌柜之职,不过,你竟然要把我扭送衙门,如此以来,让我很不爽,这样的话,先记你一过,如果以后没犯什么过错的话,就留任大掌柜。如果犯了什么过错,比如说贪墨之罪,一经查实,那么新帐旧帐一起算。{}”

    郑三观原本只是个穷苦的乡村教书先生。得到这个待遇丰厚的职位不容易,他立刻说:“东家说的是,东家说的是。”

    罗明成点点头,道:“好了,现在办正事,你立刻派人将附近各个造船工场的监工找来,我要造大船,造五十步的大船。”

    郑三观这次很麻利。二说不说,立刻分派兵丁分头通知。

    刘小云见事情解决了,道:“官人,咱们到楼上喝口茶吧。下面的事儿,让老郑处理好了。”

    罗明成点点头,道:“好,上去看看。”然后就上向楼上走去。

    楼梯是上好的硬木做成的,扶手都上都雕着简单的花饰。

    上了楼。罗明成略微吃了一惊,因为楼上还有两个他认识的女子,一个是杨大鹏的夫人慧云,另一个竟是李青的夫人王雨欣。

    两女分别向罗明成道了万福。*

    罗明成道:“你们两个怎么会在这里?”

    慧云道:“我为什么不能在这里?货场里的茶叶大部分是我的呢。”

    罗明成又看了看王雨欣。

    王雨欣道:“我也是来谈生意的。我想把我的帆布也运到这里来卖,这里场子大。人多,容易卖掉。如果是放在我家里。怕是得很长时间才能卖掉。”

    罗明成看着徐芹,道:“原来货场里不是全部是我们的货啊。”

    徐芹道:“大部分是我们的,其它人的货如果放我们场子里买,也得从这里过帐,有些小门小户的,量少,我们不伺侯,来的都是大户。”

    罗明成道:“慧云的茶叶生意很大,这我知道,那么雨欣也是大户了?”

    王雨欣道:“我不是,跟你们相比,我只是小户,徐夫人还没同意我运帆布过来呢。”

    罗明成问徐芹道:“怎么了,雨欣的帆布不能在这么买吗?”

    徐芹道:“不是,这个货场由于距海近,容易受潮,所以根本没有设布市,布市设在了石农村,主要是龚惠在那边主持。”

    罗明成道:“原来是这样,那么雨欣,你只好到石农村了。”

    王雨欣道:“不是这样,那边的布市只是普通的麻布与棉布的市场,帆布跟那些布是不一样的,只有海船上才用,所以,我就想运到这边来卖。”

    罗明成道:“雨欣说得有道理,那么,小芹,你就让雨欣把帆布运到这边来吧。”

    徐芹道:“既然你这么说,那就只好如此了。”

    王雨欣听了,高兴地向罗明成道了谢,然后说:“罗大人,我那儿还有好些织机,能不能一起运过来买啊。”

    罗明成一听,这王雨欣有点太分了点,她这么做不是跟自己抢生意么,难道自己木工作坊现在不做织机了?

    慧云笑道:“那自然是可以的,罗待制一口一口一个‘雨欣’的,叫得多亲热啊,这么点事儿还不是小菜一碟?”

    徐芹略嗔地看着罗明成,见他不说话,替他对王雨欣道:“那可不行,不说这儿潮气大,不适合卖织机,就是适合卖,我们自家的织机还没运进来呢。”

    王雨欣道:“徐夫人说得是,我的要求是有点过份了。”

    罗明成道:“没什么,以后常来坐坐,不谈生意,过来玩玩也是好的。”

    慧云道:“是啊,刚才我们正在下棋来着。都被你在下面乱闹给搅了。”

    王雨欣道:“刚才,下面是怎么回事。那郑掌柜怎么要拿你见官?”

    罗明成说了一下刚才的情况,几女纷纷怪郑掌柜不识抬举,不过慧云却道:“要我说,这事儿要怪就怪罗待制恶作剧,没事儿,隐藏自己身份干嘛?”

    徐芹微嗔道:“还不是不信任我?”

    罗明成道:“哪里,我能不信任你吗?我只是想想看看你是如何做生意的而已。”

    徐芹道:“这下你看到了,我既没有抛头露面,又能给你掌控全局,你满不满意?”

    罗明成道:“很好,这样很好,不过,下面的大掌柜换成女人就更好了。”

    刘小云笑道:“官人啊,你总是疑心太重,老郑没什么的,徐姐更不会有二心。”

    罗明成道:“那就好。”说完,四处看了看,发现这小楼的二层之上空间宽敞,阳光充足,中间两张大办公桌,办公桌旁散落着几把椅子,四面都开着窗,窗子有的关着,有的闭着,而且都是玻璃窗,由于技术原因,那些玻璃都不是一整块玻璃,而是被窗格子分为许多小块,窗格子都经过了工匠的精心雕花处理,显得极有艺术性。

    永久地址:
………………………………

第四百零六节 建造大船

    房间的某个角落里有一个小小的隔间,罗明成推门一看,是一个厕所,里面用的是最新式的抽水马桶……

    从厕所里出来,罗明成道:“小芹,你怎么把厕所也搬到楼上来了?”

    徐芹道:“货场里就我们几个女人,其它的都是男人,不把厕所设在这里设在哪里啊,再说,你弄的这种抽水马桶也没有什么异味。…《  》…(     。)”

    罗明成道:“这抽水马桶与玻璃应都是极为赚钱的生意吧,我的下面怎么没看到?”

    徐芹道:“这些东西属于贵重物品,都装在木箱里呢,你自然看不到。”

    罗明成道:“原来是这样,小芹,你真能干。”

    …………

    几人正说着,王成来了,罗明成下楼去见他,得知陆航竟然不在石湖,而是驾船出海去了,不知什么时侯才能回来,如此以来,建造大船的事儿,只好从各个造船场的监工中选人主持了。

    罗明成又上楼上跟诸女聊了一会儿,说些在外航海所遇奇异之事,比如小如大羊的侏儒牛,大似小山似海中巨鲸之类,把诸女听得津津有味,纷纷说罗明成是一名少有的少年英雄。

    过了一会儿,来了十几个造船场的监工,罗明成见人也不少了,就带他们到海边去参观犹太人的商船,想要他们建造能结合东西方商船优点的新型海船。

    犹太商船附近,造船场的监工们一个个地赶来了。罗明成数了一下,竟有六十多人。(     。_…《  》…)

    时近中午,罗明成带着监工们到石湖村里的最大的一家酒楼里一起吃了饭,商议了建造五十步大海船的具体地点。最后决定,将蚶江寨附近的某一个船坞扩建成能建五十步大海船的船坞,原因有三:一,那边的主要为沙土地,扩建容易;二,那个造船场的监工造船经验比较丰富,建的几艘大船没有出现过什么质量问题;三,那个造船场正好前两天刚刚建好一艘大海船。此时正处于闲置状态之中。

    商议完了造船之事,不相干的监工纷纷离去,罗明成将那名准备建造五十步大海船的胡姓监工留下,说明这艘海船最好是建成两层。每层都要留数个炮口以备安放火炮,并让他尽快画一张设计图给他送去。

    从酒楼出来,天色有些晚了,罗明成又去了水军衙门,落实了明天随他一起去何大为老家的人选。

    兵营就在水军衙门附近。罗明成顺便去了趟兵营,想看看岳十三给他弄了个有多少人的亲兵队,到了那边一看,准备跟着徐宁出发的一千余名士兵正在排队领盔甲。而一旁正在训练的岳十三新兵队只有二十几人而已。

    罗明成来到岳十三给他训练亲兵队的地方,道:“怎么就这么几个人?”

    岳十三道:“中原是天下最富庶安宁的地方。出来逃荒的人自然比其它地方少得多。”

    罗明成点点头,道:“那就补充些浙江士兵吧。”

    岳十三道:“浙江人说话我们听不明白。混在一起训练很不方便的,要不这样,你让这些士兵回老家再招些人,中原虽富庶,但什么地方也有穷人,那边吃不饭,娶不上媳妇的人也大有人在。”

    罗明成道:“也行,那就给你们每人发上半年的饷钱,你们也不用训练,就回老家给我招人,还是按以前的规矩,招来十人为组长,招来百人为队长。”

    岳十三道:“那我也回去招人吧,我们那儿也有好多穷光蛋的。”

    罗明成想了一下,道:“也行,你情况特殊,就按大队长的标准先领一年的饷钱吧。”

    岳十三听了,喜道:“有您这句话,我一定给您招来一营的人马。”

    罗明成道:“好的,不过半年之后无论招到多少人都要来这儿报道,我可不会一直等你们,只要招的人数差不多,我就想法设法给十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