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宋纺织工-第10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罗明成起床后就到附近找了木匠让他做个正好能塞进“铁葫芦”的木柄。

    过了一会儿,合适的木柄做出来了,宋玉青也来了,罗明成跟与他一起到了城外的“超级客栈”那儿去组装手榴弹。

    到了那儿,一会儿工夫,中国第一枚手榴弹就组装好了,但这么“威力强大”的玩意儿自然不敢在人多的地方试验,好在宋玉青在附近认识一个张姓的大富户,那富户在不远的地方有个规模不小的竹园,那地方位置偏僻。人少林密,是个试验的好地方。

    宋玉青、罗明成、池明远三人一起乘车来到那个大竹园。

    在嘱咐了守门的老头儿可能会有巨响,不要害怕后,三人带着那铁疙瘩到了竹林的最深处。

    试验开始了,罗明成用燃香点燃引线。将鼓捣了一上午时间才鼓捣出来那个铁疙瘩扔了出去。

    为了安全,罗明成将引钱做得比较长,足足等了十几秒那玩意儿才炸。

    “轰”地一声,犹如平地起了一声惊雷,那铁疙瘩终于炸了,罗明成带着两人过去看了看,发现那铁疙瘩没有炸成碎片,而是只炸作了三片而己。倒是那木柄飞得老远,飞得都找不见影儿了。

    罗明成对试验结果不太满意。但同行宋玉青与池明远却对它的威力十分惊喜,并给了起了个威风的名字:“震天雷”。

    找小说素材就到

    那看门老头儿闻讯而来,对于突然一声巨响到是早有准备,没有多说什么,但是炸倒了一片竹子,有点不乐意,说回去后向他家主人不好交待。

    宋玉青从身上拿了些铜钱给了老光棍。跟他说,这是赏给他个人的,只要他不将今天的事儿告诉别人就行。

    老光棍收了钱后,走了。彼此心照不宣。

    出了竹林,三人乘车向回赶去,池明远路上下车回“超级客栈”组织人手配制火药,而宋玉青则准备出钱雇人大量打造“铁葫芦”,为了加快速度,他打算将打造每个“铁葫芦”的价钱定在五百文的高价上,以吸引更多的铁匠来打造。

    中午,众人给池明杰饯行。下午他就要带着分给他的河船运货回东京了。

    送走了池明杰的船队,罗明成想想如果只是打造“铁葫芦”的话有些不妥。一方面时间紧,只有三两天时间。估计打造不出多少个,另外那玩意儿上午试验时只炸作了三片,看起来威力并是不很大,所以似乎还需要些干葫芦来补充一下。

    下午,罗明成到市场上去买了些干葫芦,结果发现那玩意儿虽然有卖的,但数量也不是很多,而且合适大小的葫芦并不多,大部分个儿都大了一些,但经过努力,他还是收集到了几十个大小合适的葫芦,并且同商家约定明天还来买,让他们多备货。

    罗明成带了好大一麻袋小葫芦到了“超级客栈”,在那里,他故技重施,把火药装进了一个葫芦里----

    在装火药过程中,罗明成发现把葫芦分为两半比较好,一方面好装药,另一方便,分为两半的话,只是个圆形,拿也好拿,扔起来也好扔,估计准头能更准一些。

    把干葫芦装好火药了,罗明成再次来到那个老头儿看守的大竹园进行试验,这次的结果是震歪了好一片竹子,却没有震倒一棵,看来这个家伙主要是气浪比较猛,而用铁做的那个则弹片比较厉害。

    这次试验算是得到了比较满意的结果,当然看门老光棍又得到了一些赏钱。

    回到超级客栈,罗明成告诉池明远、池明湘的试验结果,两人都很兴奋,池明远接着去配制火药去了,而池明湘则去训练士兵去了。

    罗明成先跟着池明远去看了他配制火药的情况,告诉他:白天加紧干,但晚上不能干,因为晚上干的话必然点灯,而这些东西对火十分敏感,万一失火的话,在这儿配制火药人都将炸成碎片,死无全尸。

    池明远听了额头冒汗,说一定听罗明成的,让这儿不能一点儿火星子,另外,为了加快配火药的进程,须要再加些人手。

    罗明成同意池明远加人手,但尽量用那些比较老实的,如果太过精明的人还是不要让他过来鼓捣这些玩意儿为好。

    从池明远那儿出来,罗明成又到了附近的空地上,在那儿池明湘与几名当过兵的家伙正在带着一群乌合之众进行军事性队列训练,罗明成点了一下,虽说这次跟罗明成出京的有近三百人,但除去女人、老幼,及配火药的人,在这儿训练的尚有近二百之众。

    近二百人分为四队训练,队长分别池明湘、贺上达、路虎、卜越。

    罗明成将四个小队集合起来训话,告诉他们:自己已制成“秘密武器”,正在加工之中,过两天人手三五个,到时侯见到敌人,只要扔到敌人脚下,就能降下天雷把敌人炸死。

    众人听了都面面相觑,纷纷笑了起来。

    永久地址:
………………………………

第二百七十八节 金瓜?

    池明湘大喊一声:“笑什么笑!”

    众人竟笑得声音更大了。《《》》()

    池明湘毫不客气将笑得声音最大的那个拽出来,一脚踢翻在地。

    那家伙被一脚踢翻,愣了,爬起来后就动手同池明湘打了起来。

    池明湘从小吃得就好,营养丰富,身高比一般人高了一头,再加上为了争水之事殴死过人,身上自然有点功夫,而那家伙自京西而来,京西与西夏接壤,战事不断,民风彪悍,也会两下子,两人打得倒是有模有样,看样子都是练家子。

    罗明成本想阻止,但看来两人在对打中池明湘还占些优势,就想这是他立威的好机会,就没有命令他们停止殴斗,而是给了池明湘一个鼓劲的眼神。

    但众人还是来自京西的多,见池明湘压着那家伙打,竟是喝倒彩的多。

    双方你来我住,招招要害,拳拳生风,不像是江湖人士的那种花架子比武,而是实打实地打在一起。

    这种场面可真少见。

    那来自京西的汉人子见池明湘比他个高力大,虽说如果两人死拼的话,不定谁胜谁负,但在些场景只为争一口气,没必要拼命就卖了个破绽跳出战圈,拱手认输。

    罗明成见状,顺势宣布池明湘为这四个小队的大队长,称“提辖”,至于那个被打倒在地的家伙,同池明湘对战这么长时间而不落下风,也算有几分本事,就任命他为某个小队的代理小队长。并称明天如果那个小队中有人将他打败的话,就可以代替他成为小队长。说完之后,大家反应并不怎么强烈,感觉似乎还漏了什么,就接眘宣布了众人的饷钱。士兵每人每月五贯钱,小队长十贯钱,大队长十五贯钱,每月初一按时结算。

    晚上,罗明成把几个队长召集在一起吃饭,得知那被池明湘打倒在地的家伙名叫杨春,京西秦州人,当过兵。在征西之役中立有战功,却被当官的给了点小钱打发了。一气之下离开军营回到家乡,结果却发现家乡由于连年战争的缘故(当地的青壮都运粮‘支前’去了,家里只剩下妇女,而当地的妇女大多缠着小脚,没法干农活)荒了农田,正在闹饥荒,只好到外地弄口饭吃。听说罗明成招人去台湾垦荒,就带了老娘来了。

    罗明成听了杨春的遭遇,知道这是个有用之人,又得知他一路走了都带着老娘。敬佩他是个孝子,就敬了他一杯酒,然后让他老娘过来一起吃肉(普通士兵桌上没有肉,只有肉汤)。

    杨春推托了一番,说他老娘估计已经吃饱了,不能过来了。

    罗明成有点遗憾,让杨春明天带老娘一起过来吃,不用客气。

    晚上。回到家中,罗明成跟宋玉青商量着:最好是把那竹园买了下来。因为如果出战的话,那二百名士兵起码得每人投掷“震天雷”两次三次的。以便让士兵们熟悉一下,免得到时侯突然一声巨响吓着自己。

    宋玉青告诉罗明成,今天下午从南边来了两条海船,但船上的值钱货物少了大半,据船员们讲,他们被强制征收了“过海钱”,由于对方要的数额太大,船上没那么多钱,于是就用值钱之物抵了“过海钱”。

    罗明成听了十分生气,决心把那伙海盗铲除。八月二十五日,宋玉青按昨晚商定的去买竹园去了,而罗明成则去了“超级客栈”去训练他那些新兵。

    按罗明成的要求这些新兵的队列训练远没有达到要求,但时间紧迫,只好将就着,在走了一会儿队列后,分发了神臂弩,开始进行射击训练。

    当时禁军的编制中,弩兵占了百分之七十左右,所以以前当兵的那几人都懂得神臂弩的射击方法,正好由他们教新兵们进行射击。

    罗明成本人找了几个木匠开始制造床弩,在攻打麻逸时他的部下使用过床弩,无论是射程而准确性都不是投郑能比得了的。

    做床弩的事罗明成本想在扬州的兵器作里找几个做此事的工匠做,结果得知,宋玉青的岳丈白大人换到别处做官了,所以不能找官府的人帮忙,罗明成只好自己找木匠做了,如此以来,他只好亲自动手了。

    中午,罗明成让人杀了一腔羊,犒赏大家(一只羊似乎不够大家吃的,主要是煮汤)。

    下午,又从北方来了一批难民,人数有二百左右,罗明成让池明湘从中挑选了一百名青壮编成两个小队,进行军事训练。

    傍晚时分,罗明成想要的那种床弩终于做好了一架。

    晚饭,罗明成是在“超级客栈”跟大家一起喝羊汤吃大饼,。

    晚上,回到宋玉青家中,得知他已买下了那竹园。

    八月二十六日,罗明成让雇来的几个木匠照着昨日做好的床弩的样式接着做。然后去池明远那里领了些做好的“震天雷”,带着一个小队的士兵去竹林让他们每人投掷一个试一下。

    一个小队的士兵投掷完毕,竹林被炸平了好大一块儿,好在现在这竹林算是自己的了,不用再给那看门的老头了赏钱了。

    下午,罗明成又带了另一个小队去进行投掷“震天雷”的训练。

    八月二十七日,继续进行训练,同时对士兵们进行了重新分队,六个小队分为两个“投掷队”,三个“弩兵队”一个“床弩队”。

    吩咐完了这些事,罗明成亲自到市场上采购了一批朴刀(宋代只禁长兵器与强弓硬弩,而朴刀属于短兵器,民间可以有,所以能买得到)。

    下午,有三艘去倭国贸易的大海船回到扬州,他们除了带回了大批的金银外,还带了满满的一船干鱼。

    八月二十八日,各队继续训练。

    同一天,从昌国县有信鸽传书,说那边的县尉装糊涂,不想管这事儿。

    看来这事儿是不能善了了。

    -----

    九月二日,上午,阳光强烈,苍茫的大海上,一艘足以载五百人的大海船(当时最大的海船据说能载一千人)挂着满帆航行着,一个普通渔民的小舢板靠了过来,问那大海船需不需要鲜鱼与淡水,如果要的话,附近有个小渔村,可以满足他们的要求。

    那大海船正是罗明成用来做诱饵的海船,上面有三百名他新训练的士兵及他们的全部武器。据说这片海域正是以前那些海船遇到海盗的海域,在此时遇到这么个渔民的小舢板实在是让人有点喜出望外,因为这片海域岛屿众多,罗明成根本不知道海盗在什么地方,正好叫过那人问问。

    罗明成问了那个渔民。

    那个渔民竟说这附近没有海盗,一面说着一面却放飞了一只信鸽,罗明成问他为什么放信鸽,他却只说是报个平安,这很让人怀疑这个渔民本身就是海盗中的一员。

    罗明成将计就计,随那渔民的小舢板一起去了他说的那个能提供淡水与鲜鱼的小渔村。

    还没到那小渔村,周围就有数艘中型的海船围了上来,罗明成见其中有些船船的样式显然跟扬州造船厂的样式一模一样,但故意视而不见,继续随那小舢板前行。

    到了那小渔村,罗明成却不下船,只让当地的村民给他们补充些淡水就要走人。

    此时罗明成的大船已被十几艘中小型海船围了起来,那些家伙见罗明成不下船就要走,纷纷拿出了他们五花八门的兵器,露出了真面目,承认他们就是海盗,要走可以,留下“过海钱”。

    罗明成见了,又惊又喜,惊的是海盗中手持弓弩的不和,看来自己那运送弓弩的船也被他们劫下过,喜的是这么多海盗,看起来足有五六百人,正好一网打尽不用到处找了。

    虽然有些吃惊,但对种情况罗明成早有预案,他对那些海盗说:“我早就听说这边有收‘过海钱’的,这次从这儿过,早有准备,钱早就准备好了,但是我想请你们头领亲自来取,以便交个朋友。”

    众海盗听了,纷纷大笑,一个黑脸大汉道:“今天算是碰上了个识相的,不过,大头领不在,你还是下来做两天客吧,明天大头领就回来了。”

    罗明成道:“大头领不在,二头领来领也行啊。”

    那黑脸大汉道:“看你识相,我就过去一趟,不过,我可不会上你船的,你的船大,我的船小,你在你船上扔给我就行了,不过,我得看看钱够不够,不够的话,你还得下来让我的搜搜船。”

    罗明成道:“我知道,是个大金瓜呢,一定够了。”

    黑脸大汉一听是个大金瓜,大喜,带着亲信,提了兵器,驾船过来了。

    等两船近了后,罗明成点燃了一个最大的“葫芦”扔了过去。

    那黑脸大汉见了,气道:“敢戏耍本爷,这哪是个金瓜,只是个葫芦!”

    罗明成道:“你仔细看下,那确实是个金瓜!”

    黑脸大汉满脸疑问地走近看了一下,道:“咦,这葫芦怎么还冒烟?---”话没说完,“轰”得一声,黑脸大汉连同他周围的亲信被一起炸飞!

    不但人飞了,而且那中型海船上的桅杆也被炸断了。(未完待续。。)
………………………………

第二百七十九节 北界村

    所有人都惊呆了,即使是罗明成也是头一次使用这么大个儿“震天雷”。

    找小说素材就到

    罗明成这方面毕竟早有心理准备,见对方头目已死,纷纷从舷下拿出兵器,向众海盗喊道:“只惩首恶,协从不问!”

    海盗那边的人也反应过来了,仗着人多势众,有小头目用神臂弩胡乱射了一箭,叫了一声:“妖人受死!”然后带人挥舞着兵器乘着小舢板杀了过来,竟是要强行登船。

    如果要是军队,那么人家肯定要用火船来攻,但这些人只是海盗而已,此时竟挥刀来攻,虽然也有海盗胡乱射箭配合攻击,但稀稀落落的,毫无章法可言。

    也许是由于紧张,罗明成的新兵们还没有命令就纷纷向近处的海船投出了手中的“震天雷”。

    这一次投出的有六七十枚之多,虽然大部分都哑了火,但只要扔到了海盗的船上,那些海盗全部都被炸到了海里喂了鱼,而有些小舢板则直接炸翻。

    罗明成的第二批兵适时地从船舱中钻了出来,这一批兵都穿着标准的禁军的军服,而且都是手持神臂弩。

    船上的床弩也适时地露出了它狰狞的面目。

    海盗们一看,以为朝庭出兵围剿他们,斗志顿失,投降的投降,逃跑的逃跑。

    找小说素材就到

    床弩射出了它特制的弩箭,对试图逃跑的海盗进行了追杀。

    弩箭凌空炸响,虽没炸死几人,但震住了大部海盗。只有少数海盗中的中坚分子依然坚持逃跑。

    罗明成让士兵继续喊着:“只惩首恶,协从不问!”

    决定投降的那些海盗有的如木鸡一样呆在各自的船上,有的竟相互扭打起来。

    罗明成命令那些降服的海盗上岸,把兵器扔在沙滩上。

    海盗们有的听令靠岸,有的跳船逃走。无疑那些跳船试图逃跑的又遭到了弩箭的追杀。

    罗明成的大船一面用床弩追杀那些试图跳水逃跑的海盗,一面靠上了这个小渔村的简易码头。

    众人上岸之后,海盗们按照命令将兵器都扔在了岸边的草地上,罗明成派人收走了投降的海盗们的兵器,然后让他们举报出海盗的中坚分子。

    海盗的中坚分子被举报出来了,只有十几个人,罗明成把他们用绳子绑起来,严加看管。并宣布他们将被送到海外的麻逸岛进行“垦荒”。

    找小说素材就到

    那十几人原本以为自己的小命要没了,恐惧不已。没想到只是送到麻逸“垦荒”,安静了不少。

    清点战果,自己只有几人被乱箭射伤,但海盗炸死、射死了近三十人。

    在某个投降的海盗的指引下,罗胆成到了村子的后山,在某一个山洞中得到了海盗的大批的金银,然后在某一个隐蔽的小港湾中得到了海盗抢的几艘海船。据说其中某艘还是“官船”。

    回到渔村,罗明成发现有近五十名年轻的妇女也成了他的战利品。

    这些女的大多脸被海边的阳光晒得黑黑的,罗明成不感兴趣,但他不感兴趣并不代表着别人不感兴感。其中那个指引罗明成到后山取金银就提出他想要其中某一个。

    这点小小的要求罗明成立刻满足了他,于是那家伙就从中挑了一下,带走了。

    人群中一阵骚动,如何分配这些女战俘似乎很让人头痛,因为“僧多粥少”啊。

    罗明成先让人把这些女战俘严加看管,然后放了几只信鸽,通知扬州方面;海盗已扫清,可以放心南下了。

    放完信鸽之后罗明成叫过一个看起来面善的老渔民。问了他这个渔村的情况,得知这个村子叫做北界村。本是个只有二百来人的小渔村,自从苏杭应奉局来了后。渔村的人一再增加,本来这村子的‘大保长’是个正经的渔民,后来,一个叫做张有顺的大盗在陆上被官府追杀,逃到了这个小渔村,在村子里无法无天,逼原本的“大保长”把位子让他,然后又从陆上招来了大批的小盗贼把这里变成了海盗的大本营。

    海盗们刚开始时只是“强买强卖”给过路的海船淡水、鲜鱼。后来发现强抢比强卖更来钱更快,于是就干起了无本的生意。

    罗明成问了那老渔民前些天是不是这些海盗抢过一艘运弓弩的海船。

    老渔民神色有些紧张,告诉罗明成:前段日子是有那么几艘运弓弩的“官船”从过儿过,海盗们开始不敢抢,但后来大胆抢了其中一艘比较小的,抢得了一百把神臂弩,二百只强弓,神臂弩分发了海盗,但强弓会用的人不多,就被藏了起来,但具体藏在那儿,他不知道。

    罗明成将那些海盗的中坚分子叫来,问了那些海盗:强弓被藏到哪里去了?

    有的说藏到某一海岛上去了,有的说被大头领卖了。

    罗明成又问了他们的大头领到哪儿去了。

    有个比较黄瘦些的海盗告诉罗明成,他们的大头领这几天在岛上感觉闷得慌,就去城里找相好去了。

    罗明成问道:“城里?哪个城?”

    那个黄瘦的海盗道:“应该是昌国县吧,听说大头领在那边有个细皮嫩肉的相好,不舍得将她弄得这边来吹海风,单独在城里给她安排了个小院养着。”

    罗明成道:“竟有这种事?那县城的县尉不管吗?”

    黄瘦海盗道:“这个小的就不知道了。不过,这年头,当官的只认钱不认人,估计老大送了礼了吧,否则他也不敢在县城养那个相好。”

    罗明成道:“那你知道你们老大的在县城的那相好住在哪里吗?”

    黄瘦海盗道:“我去过一次,估计还能找到。”

    罗明成道:“好,那你带我去吧,记住,这是你立功赎罪的机会。”

    黄瘦海盗道:“小的明白,不过,事成之后,能不能将小娘们赏我?”

    罗明成道:“那要看事情情顺不顺利了,如果顺利,赏你也无妨。”

    黄瘦海盗道:“那我们得快点儿,有些家伙跑了,说不定去给张有顺报信去了。”

    永久地址:
………………………………

第二百八十节 昌国县

    罗明成道:“事不宜迟,我们这就出发。*”然后亲自给那黄瘦海盗松了绑,想想有些不妥:万一这家伙骗我怎么办?就接着问了句:“谁还想将功赎罪,我可是朝庭命官,赎罪之后可以给我当兵,也可以成为良民,随便选,如果这时还不积极的话,就只能发配麻逸了!”

    又有几个海盗叫着也要去,但也有部分不动声色。

    罗明成挑了两个面相实在的,松了绑,让他们三个带路带着大部分人乘着一大一小两艘海船杀往昌国县,留下一个小队看守战果。

    路上,经过一个相当大的岛,据那个黄瘦的海盗讲:那个岛叫做蓬莱岛,是著名的蓬莱乡的驻地,上面有七八个渔村,那些渔村与北界村不一样,北界村是个纯粹的渔村,只是打渔,而那蓬莱岛上的渔村除了打渔还种地,所以也出产粮食、蔬菜之类,相当富裕。罗明成听说之后,心想有机会一定把蓬莱乡的保正换成自己人,这样才能名正言顺的控制这片海域。

    又经过了几个郁郁葱葱的大岛,天黑之时,竟然还没到,只好在某个大岛上的渔村将就着歇了一夜。

    星光灿烂,罗明成喝了过多的茶,他睡不着觉,想了好多。

    九月三日,天高云淡,上午,罗明成带了二百五十名士兵来到了昌国县城,相对于陆上的城市,昌国县城显得有点小,只有四个城门,而且没有护城河。

    找小说素材就到尽管如此,城门口也有两名手持长枪的士兵的站岗。

    那两名守城士兵见忽然来了这么一在群人,而且其中有些还穿着正规的禁军的军服,知道是来了不平凡的人物,其中一个迎了上去。没敢摆什么架子,小心地问了句:“你们是谁,来干什么的?”

    由于天热,罗明成没有穿那身过于繁琐的官服,只穿着短衣,他走了上去,从腰间拿出鱼袋亮了亮,道:“我是保和殿待制、求仙副使罗明成。路经贵县,遇到海盗。听说海盗头目藏在你们县城之中,特来搜查。”

    那名士兵见罗明成这么一副短衣打扮,本来心存怀疑,但见他周围尽是全副武装的禁军士兵,没敢多问什么,道:“这个,小的不敢做主。得先去禀报县里的两位大人。”

    罗明成道:“我现在就要进去。”

    那名士兵一面让后面那名士兵跑到县衙禀报,一面对罗明成道:“这个怕是不行,小的做不了主,犹其是您身后还有这么多军爷。

    找小说素材就到”

    罗明成道:“事不宜迟。我怕如果去得晚了,那海盗头目就跑了。”

    那名士兵也是个脑筋灵活之人,他说:“要不这样,你身后这些穿军衣的军爷先留在这儿,没穿军衣的,可以先进去,您本人也留在这里,如何?”

    罗明成道:“也好。”就回头命令穿军衣的留下。其它人进城去找那海盗头目张有顺。

    昌国县城就那么一点儿,过了一小会儿。昌国县的县今与县尉都穿着官服来了,罗明成见了也命人拿来官服穿上。

    昌国县的县令见了罗明成官服。知道罗明成的品级比他们高得多,就过来拱手相见,馋笑道:“大人在本县遇到了盗贼,真是受惊了---”

    罗明成打断他们的话,道:“费话少说,快放我的人进城搜贼。”

    县尉虽然不情愿,但还是命令守城门的士兵让开道路。

    罗明成带众人进城,路上,县令与县尉知道了眼前的这个年轻的官员就是“著名的弄臣”罗明成。

    昌国县城内就那么几条街,不一会儿,罗明成就来到了海盗头目张有顺在县城的藏娇之处,却是发现已经人去宅空。

    罗明成见此情景,回头看了看昌国县的县令与县尉,对他俩说:“本官奉万岁之命,前往南极大陆求取仙药,刚刚出了海就在你们县遇到了海盗,幸好本官神通广大,用‘仙雷’将海盗打败,得知那海盗头目藏在你们县城,赶来抓捕,没想到他竟正好跑了。现在看来,这县城就这么大,那家伙就住在你们眼皮底下,你们是不是与那海盗头目有什么关系啊,否则怎么可能任由他住在城里,而且本官刚要来抓他,他就跑了?”

    那县尉是个面皮白净的年轻后生,看样子比罗明成大不了几岁,可能是见罗明成比他年纪小就做了比他大的官心中不平,而且后台够硬,而且是在自己的地盘上,竟道:“大人口口声声说张有顺是海盗,可有什么人证、物证?”

    罗明成一听,扫视了那年轻县尉一遍,道:“难不成你与那张有顺还有什么交情?”

    那年轻的县尉面不改色,对罗明成道:“大人不要乱说,我跟那张有顺没什么交情,只是他据我所知,他只是个普通商人,不是什么海盗。”

    罗明成道:“哦,还有这种事,那么,你既然说他是个商人,他是做什么生意的?”

    县令年纪比较大,用胳膊肘儿碰了年轻的县尉一下。

    县尉不为所动,道:“这好像不是你的职责范围之内吧!”

    罗明成听了,道:“好啊,看来你是跟张有顺是一伙的吧,来人啊,把他给我抓起来!”

    县尉正色道:“不管你是哪儿来的,你无权这么做!”

    县令把县尉拉得后退一步,对罗明成道:“韩县尉初次为官,不懂得官场的规矩,请罗大人见凉。”

    罗明成道:“你们县里竟公然出现了海盗,抢劫过往的商船的无数,我本来还奇怪为什么有人会如此胆大妄为,原来是竟是官匪一气,今天我要好好地查一查这件事。来人!先把这个什么韩县尉绑起来!”

    这里虽是昌国县城,但周围没有几个本县的兵,反倒是罗明成的兵多,池明湘带头,上来几个兵把那县尉绑了起来。

    韩县尉一面被绑一面叫道:“你无权这么做,我是朝庭命官,你这么做会受到弹劾的。”

    永久地址:
………………………………

第二百八十一节 强抢民女

    罗明成道:“谁弹劾我?你身边的这位县令吗?”说完,狠狠地瞪了那县令一眼。

    那县令是个文人,没见过这种事,见了罗明成那恶狠的眼色,连道:“不敢,不敢。”

    罗明成道:“那就好。算你识相,我可是万岁面前的红人,这事儿你得好好配合我,否则你的乌纱帽就不用戴了!”

    那县令看了看罗明成身后那成群的士兵,把罗明成拉到一边,道:“是,罗大人。不过,这韩县尉可是京城韩家的人,韩家家大势大,希望罗大人能放他一马。”

    罗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