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宋纺织工-第10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试验喷泉能不能喷水是件奇事,虽然赵佶没来,但郑皇后来了,还带着她几个宝贝女儿。

    在山的的水池放满水了,罗明成亲自把那山上水池向下泄水的堵头打开了。水流从陶管内哗哗地流下来了,罗明成一面跟着水流往下山下跑,一面查看是否有漏水之处。

    一路下来,还算顺利。陶管的质量还行,除了有几处渗水的地方,没有出现明显漏水的现象。

    走到了一半了,罗明成听到山下的众人发出杂乱而兴奋的声音,原来喷泉在经过最初不稳定喷发之后正式开始喷水了,四周的四个蟾蜍向池中喷水,中间的一个蟾蜍向空中向空中喷水,都喷得高高的、远远的。

    众人都是第一次见此奇景。都十分兴奋。有些女孩还故意去用手挡住了喷嘴,把喷泉喷水的方向弄乱。

    罗明成见了,想到可以把四周的四个蟾蜍的喷嘴堵起来,只留中间一个。那样的话不但可以喷得时间长些,说不定还能喷得更高一些。

    说干就干,罗明成向谭总管说了他的想法,谭总管问他想怎么堵,众人七嘴八舌地议论了一番。*最后得出结论:用布堵比较好。

    宫里不缺布,四周那个喷水的蟾蜍的喷嘴很快就堵上了,只剩中间一个喷水了,那水喷得更高了。到了高天之下,化作水珠。化作雾气,随风扬扬洒洒地漂下来了。

    阳光照射之下。竟是形成了七色彩虹!

    谭稹见了大喜,此乃大大的吉兆!竟是自己屁颠屁颠地跑去给赵佶报喜去了。

    雾中的花是最美的,彩虹下的宫女、嫔妃、帝姬更是无比美艳。

    很快就消失了,因为没水了。

    郑皇后大怒,责问罗明成为什么没了彩虹。

    罗明成说:“尊敬的皇后,彩虹是靠雾气形的,如今不喷水了,没了雾气,自然没了彩虹,要想再出现彩虹,只要再派人把山上的水池放满水,然后放水下来就行。”

    郑皇后听了,亲自下令内侍运水上山,连宫女也不能幸免,两人一组,抬水上山,务必要在赵佶到来之前把山上的水池放满水。

    过了一会儿,赵佶来了,郑皇后远远地看见,就让人把山上水池的水放下来,在他到来之前喷泉再次喷起水来。

    阳光似乎也很给赵佶面子,再次映出了彩虹。

    赵佶见了,相当高兴,自我吹嘘了一番,然后问罗明成想要什么奖赏。

    罗明成想了一下,道:“小臣此次南去‘南极大陆’路途太过遥远,海上风高浪大不说,还要经过不少昆仑奴占据的岛屿,所以我希望万岁能让臣多带些兵士,因为那昆仑奴都还尚未开化,有吃人肉的习俗。”

    赵佶没有立刻答应,他问:“罗待制,你是怎么知道去‘南极大陆’的路线的?”

    罗明成道:“说实话,小臣也不知道去‘南极大陆’的具体路线,只知道大体的方位。”

    赵佶看着那七色的彩虹,道:“这么说,你真是天上的蟾蜍转世了?”

    罗明成点了点头,不敢多说话,生怕说错了什么露出什么纰漏。

    赵佶接着说:“此事我也问过小蛮了,她说南边确实有个‘南极大陆’,上面还有种叫做‘企鹅’的动物,十分可爱,不过,却十分怕热,是不是这样?”

    罗明成不敢多说话,道:“裴娘娘记得明白,小臣只记得大体方位,其它的都记不清了。”

    赵佶听了,大概觉得自己能将“仙女”转世的小蛮据为己有任意玩弄是件特美的事情,就得意地哈哈大笑起来,道:“看来元妙先生没有骗我,呵呵,小罗,你打算何时出发?”

    罗明成巴不得快走,离这个昏君远远的,道:“时间越早越好,因为从京城到泉州最快也得一个月的时间,而一个月后就是深秋了,那时正好是起北风的时侯,我估计去‘南极大陆’乘船最少也得二个月的时间,再加上还得在‘南极大陆’寻找‘南极仙翁’,所以,越早出发越好。如果时间紧些的话,说不定能趁来年起南风的时间回来,如果拖得时间久了,过了来年起南风的季节,就那就只能再等一个年份了”

    赵佶听了点点头,道:“你明天就带黄金一百两出发南下泉州先做准备,筀等神霄宫建成之后,我立刻让元妙先生也出发,至于随同的军士嘛,我己命令沿海的各个州府每个州府出一艘大海船,一队精兵相助。你身为‘求仙副使’自然也得亲兵相随,就允你带一都兵士怎么样?你想从沿海招募也行,想从京城调拨也行,如何?”

    永久地址:
………………………………

第二百七十一节 北场村

    罗明成道:“如果招募的话时间有些来不及了,小臣请求从京城调拨,这样的话,还能省点时间。*”

    赵佶道:“也好,那么,你随我来吧,我这就给你写旨。”

    罗明成道:“谢万岁。”然后就跟着赵佶去领旨去。

    路上,赵佶问了监工制造“台琴”的事:罗明成走了后,谁来继续监工合适?

    罗明成告诉赵佶:以前他主要是在宫里监工游泳池的施工的,“台琴”那边主要是他的一个姓施的家仆在代他监工,那家仆经过这么天的监工已相当熟悉“台琴”的制造了,希望能继继用他监工。

    赵佶表示这事儿他不管,小蛮说行就行,因为那“台琴”主要是小蛮使用,只有她觉得合适就行。

    罗明成虽然有点奇怪,但并没有多问什么。

    从宫中出来,罗明成拿了圣旨去了太尉府,要求给他调拨两都士兵作为南下的亲随。

    到了那边,由于手中有圣旨,底气足,就没找高管家,直接找了高太尉,高太尉还比较好说话,看了圣旨,直接批了一个都的禁军士兵,不过到高总管那儿却来了麻烦,高总管告诉他,这一个都的士兵名堂可比较大,如果随便从禁军中找一个都的士兵跟着,不说那士兵港满不满员,就是满员,到了扬州之后也肯定跑了大半,指不定会剩下几人跟着罗明成“寻仙”。

    找小说素材就到

    听了高管家的话,罗明成知道他的意思:要想得到既满员。又中用的士兵,那就得给他的好处。

    罗明成经过思考,答应给高管家一千贯钱。

    高管家听了不太满意,说这个价钱只能保证临出发前齐装满员。士兵强壮,至于到了扬州跑不跑掉他就不管了。

    罗明成心道:每个士兵出价十贯是我的底线,再多的话,还不如自己去募人训练。他对那些习惯于做役工而不是打仗的“禁军士兵”的战力实在是没什么信心。

    从太尉府出来,他又向北场村赶去,他得去看看北场村到底是什么模样,无论无何,那是他“出生”的地方。临行之前不过去看看说不过去。

    罗明成并不知道北场村的位置,但车夫知道。

    下了马车,罗明成看到了一个贫富分化极为明显的小村子,村前几户是红砖琉瓦。村后却是一片贫民窟。

    村子那长着乱草的、不规则的胡同里,鸡、狗、猪、猫乱窜。

    罗明成在乱七八糟的贫民窟中找到了他出生的地方,那只是一个简单的篱笆院子,院子里有三间破败的茅草房子,门是破的。窗子是烂的,房中除了几块木板,根本没家具,真是家徒四壁。

    池家的人见罗明成来了。赶紧回屋换上了好衣裳,然后大嫂开始生火烧水。池岳氏出去借了包茶叶煮给罗明成喝。

    池明远去叫临村中四丫了,四丫就嫁到南场村的周姓人家。两个小村只隔着一条小溪,鸡犬相闻。

    池明杰杀了一只鸡来款待罗明成。

    过了一会儿,四丫跟周默来了,也正好到了吃中饭的时间了。

    午饭是鸡汤、米粥、外加几个小菜,不过,由于米粥不太多,饭桌上还摆着几个窝头。

    大家一起喝着米汤、鸡汤,吃着窝头,共同决定了池家今后的动向:老大池明杰由罗明成帮助给他十几条船在汴河上干运输生意,老二池明远随罗明成南下,四丫池明玉跟女婿周默也随同罗明成南下,不过这事儿得周默得下午回南场村跟家人商量一下。

    罗明成表示:他在南边占了两三个大岛,每个都有两三个州府大小,不过上面人烟稀少,很须要人去开拓,这次南下,随他去的人越多越好。另外,他虽保证池明远最少能做个副知寨,但在那边的知寨跟中原的知寨完全不同,因为周围还有好些蛮人,所以,去作知寨并不是去作威作福就行了,得带人跟周围的蛮人打仗,当然也是有些好处的,就是如果收伏了周围那些蛮人之后,可以把他们变作自己的奴隶。

    池岳氏担心地问了那些蛮人厉不厉害。

    罗明成说:“蛮人空有一身蛮力,但是没有铁器,赤手空拳我们汉人也许不是对手,你只要手持一把大刀去,他们就只有跑得份儿。”

    池岳氏听了放心了不少。

    池明远道:“娘,你不要担心,明成怎么会害我呢,再说叫我去做那些除了拉屎什么正事也不干的狗官我不乐意做,还是做点实事的好,你没听说吗,抓住了蛮人可以把他们变成奴隶的,到时侯,我带人抓得多,说不定我也能仆妇成群了呢,到时侯盖个大宅子让您搬进去住。”

    池岳氏听了,道:“那敢情好,不过,我觉得还是京城好,乡下再怎么好,也是乡下。”

    罗明成无语,这老太婆这么穷,竟还对“乡下”的成见这么深。

    吃完饭,本村的“大保长”来拜访罗明成,没想到那家伙也姓池,看样子红光满面的,一看就知道营养丰富,不知吃了多少民脂民膏,罗明成心里不喜欢这样的人,不过,老娘估计还得很长时间生活在这里,不得不客客气气地跟他谈着话儿。

    池姓大保长称罗明成跟他“死去的老爹”长最最像,罗明成只是笑而不答,这样的事儿谁说得准呢,果然,池姓大保长说完了这个后,跟罗明成攀起同宗来,要他的孩子名字的中间也带个‘明’字,另外他听说跟着罗明成去南方可以当官,他正好也个“不成器”的儿子,好“舞刀弄枪”成天希望‘建一番功业’希望罗明成去南方能提携一下他。

    罗明成答应了池姓大保长的要求,然后见了他的那个“不成器”的儿子,发现那家伙脸上竟然刺着字,问了一下,竟是犯了事儿,被刺配远州,自己倫倫地跑回来的。

    那脸上刺字的家伙名叫池湘,现在中间加了一个‘明’字,全名:池明湘,看样子长得高高大大,是个能干架的料,不过罗明成还是不放心,问了他到底是为什么被“刺配充军”的,如果是因为调戏妇女、倫窃抢劫之类的原因的话那么他得重新考虑一下。

    永久地址:
………………………………

第二百七十二节 “免役钱”

    池姓大保长告诉他:池湘是为跟临村争水浇地互殴时打死了临村一人而被“充军”的,此次回来,天天躲在家中,天天担心被人告发,正好罗明成招人,自己跟罗明成是“同宗”,于是托他带他出去,一方面有个前程,另一方面也免得被仇家告发而全家遭秧。

    罗明成正好缺个贴身侍卫,这个池明湘看起来条件不错,就答应池姓大保长将池明湘带在身边,给安排个好职事。

    众人又问罗明成什么时侯出发。罗明成考虑了一下,虽说越快越好,但怎么着也得给人家个准备的时间,于是决定后天出发,明天大家都准备一下。

    从北场村出来,罗明成到了河西村,在那边,罗明成要求石秀明天准备一下河船,越多越好,至少得准备三十条船。

    石秀说今天刚刚出发了一个小船队,不过好在刚过中秋节,京城集中的河船比较多,估计三五十条河船一天内给找到,不过,估计船钱得涨价不少,因为经过这么长时间的大规模调度船只,再加上两淮方向也大量用船,运力确实紧张不少,各个船家都涨了船钱。

    罗明成知道石秀是向自己要多点钱,他毫不怀疑石秀会骗他就带了他去城里取钱,想到赵佶答应给他的一百两黄金还没取,就没去钱铺,而是去内库。

    从内库出来,顺利拿到金子。罗明成分给他十两黄金作为他的活动经费,然后与石秀一起去把剩余的黄金存到了钱铺之中,换了些钱引。

    从钱铺出来,罗明成拿了一千贯的钱引去太尉府送给高总管。同时嘱咐石秀要他把花的每一笔钱都记得明明白白的,到时侯给平儿报帐,还有就是让他监视住在他前院中的施正涛,如果那小子有什么越轨的行动就把他去势,送进宫里做太监。

    sp;

    石秀点头称是,然后趁着时间还不是太晚去联系河船去了。

    罗明成去给高总管送钱。

    高总管钱收得很麻利,收完钱后告诉他,明天到班直军营领人就行了。这次给的都是正经正经地禁军士兵,没有用老百姓充数。

    晚上,回到家中,吃饭的时侯。罗明成说了他的一点疑惑:他跟赵佶提到让施正涛继续监工制造“台琴”的事儿,赵佶竟然说“这事儿小蛮说行就行”。

    众女七嘴八舌地给他解释一番,原来:小蛮跟罗明成合伙做生意,每个月都会有百分之十的利润分成,所以在宫中“数小蛮最富”。别的嫔妃的花销都主要靠每月的“例钱”,而小蛮不是,她不太需要“例钱”反而用她那源源不断地“私房钱”给跟着她的宫女、内侍发钱。后来这事儿引起了其它嫔妃的嫉妒,“迫于压力”或是“由于贪心”赵佶将小蛮的“私房钱”收归内库。不过,在从内库支钱时。小蛮仍享有很大比例的优先权,再加上那“台琴”是小蛮指使人做的。所以这由谁监工之事,确实小蛮说了话能中用,再则,万岁成天“日理万机”,哪会理会这点芝麻蒜皮的小事?

    冷千云还说:在宫里,小蛮虽然只是个“淑容”但吃穿用度却与贵妃相似,只比皇后差点儿,赵佶也宠小蛮宠得多些,一方面是小蛮确实是有才有貌,但有才有貌的嫔妃有的是,有些并不比小蛮差,但每月以小蛮名义送入内库的金钱、贵重物品,是谁也比不了的,所以赵佶“最宠裴娘娘”。

    罗明成听了,放心了不少,看来这施正涛还能把那“监工台琴制造”的事儿继续做下去。

    放下心事,一身轻松,罗明成带众女沐浴,这次又多了个冷千云,所以,那小小的浴室,显得过于拥挤了些。

    找小说素材就到

    沐浴之后,众女商量了一下,最后这两天都由留在京城的平儿跟秀儿陪罗明成睡觉。

    **之后,罗明成感到有点意外,秀儿竟也学着平儿怀孕时的样子,把自己的小屁股垫得高高的,两腿向上---

    罗明成见了,吻了可爱的秀儿一口,感觉这才是真正的占有。

    八月十七日,罗明成带着施正涛到班直军营领人,到了那边,果然看到一堆禁军士兵,他们中差别很大,有的白白胖胖,有的黑黑瘦瘦,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议论纷纷,没有一点军人的样子。见罗明成来了,不但不欢迎,反而一个个哭丧着脸,像见了丧门星似的。

    突然,一个老妇人竟过来央求罗明成放过他的儿子,说她一把年纪了,就这么一个儿子,还指望他养老送终呢,不能让他跟着罗明成去那个什么“南极大陆”。

    罗明成毫不犹豫地拒绝了,心想这些士兵可是每个花了十贯的价钱从高总管那儿买来的,哪能因为一个妇人的哀求而放了他们,自己不是什么大善人。

    没想到那老妇人竟哭诉起来,说了她家的可怜的情况:虽说挂了个禁军的名,但几乎没有领过饷,只是过节,点阅时去充充数,领点赏钱,现在倒好,要去什么‘南极大陆’了竟找到了他的儿子,可怜他的儿子,才刚刚娶上媳妇,就要远离家乡了;她的儿媳妇刚刚怀孕两个月,他这一走,指不定她那儿媳妇会怎么样,说着说着竟嚎啕大哭起来。

    罗明成没法,只好告诉她:自己可是花了不少钱才得到这些士兵的,如果不去,也行,你得陪偿我的损失。

    老妇人表示愿意出钱,问罗明成要多少钱。

    罗明成心不算不太黑,只要了二十贯钱。

    老妇人大喜,回家拿钱去了。

    众士兵见老妇人回家拿钱了,一个个像是看到希望,纷纷表示乐意出钱“免役”。

    甚至那连那都头也表示乐意出钱,竟带着“他的士兵”一起请命“免役”起来

    罗明成众意难违,只好点头应允。

    众士兵皆大喜而去。一会儿工夫,原本一百多号人竟跑得干干净净,只剩下三两个大兵。

    罗明成看了看那三两个大兵,道:“你们怎么不回去拿钱?”

    一个士兵道:“我家中只有我一个,去哪儿都一样。”

    另一个士兵道:“我家穷,没钱,我朋友少,也借不到钱,所以我还是留下吧。”

    还有一个士兵道:“京城是我伤心的地方,我只是想离开,只要离开,到哪儿都一个,所以我不回去拿钱。”

    罗明成分别问了那三名士兵的名字,那三人的名字分别是:贺上达、路虎、卜越。

    很快就有士兵过来交钱了,看来有些士兵住得距这军营相当近。

    罗明成手中拿着花名册,交了钱的士兵就把他的名字在花名册上划去,同时让他回去转告其它士兵:他身边的施正涛将留在京城,如果有人既不来交钱,又不按时来报道随他南下,将会被告成“逃兵”到时侯不但会“刺配充军”而且还要被罚钱。

    那个都头也来了交免役钱了,他还算识相,多交了十贯的“免役钱”。

    时间一点一点过去,罗明成收的钱越来越多,让他感觉他这是在做生意,而不点阅士兵。

    中午,秀儿来叫罗明成到班楼吃饭,说是宋家的人要为罗明成“饯行”,罗明成收拾完帐册带着施正涛就走,走了一半,想到随自己南下的禁军士兵也就三个,就让他们三个也跟着去了。

    到了班楼,宋家的老老少少都到了,对罗明成与含玉说了好多祝愿顺利的话,并问了罗明成去“南极大陆”的把握有多少。

    罗明成跟他们说去“南极大陆”至少有六七成把握,既使是到了不“南极大陆”也保证能活着回来,因为他“舍不得含玉她们。就是为含玉也得活着回来。”

    宋时楼还是暗中嘱咐罗明成不要去什么南极大陆,到了南边,在大海中找个海岛寻些方物糊弄一下万岁,然后就回泉州要求“开府”。

    罗明成答应认真考虑宋时楼的建议,但他估计现在“开府”的话,实力有些不够,再过一年,估计台湾、麻逸那边的还多些,对本地土人的统治也巩固些,到时侯再正式要求“开府”。

    宋时楼知道罗明成的想法后,表示支持,并要求不要含玉带得太远,最好到了扬州就送回来,因为海上毕竟不比陆上,再怎么说也要比陆上危险。

    罗明成点头称是,不过他心里却想把含玉的肚子搞大再放她回来,毕竟自己这一趟去“南极大陆”估计得一年的时间,含玉的肚子闲着也是闲着,正好让她给自己再生个孩子。

    吃得差不多了,罗明成来到了隔壁房间,他想看看石秀是不是也来了,估计他如果来的话,会跟施正涛他们一桌。

    永久地址:
………………………………

第二百七十三节 咬人

    第二百七十三节咬人

    罗明成告诉他,最好是去九十七人,因为那个一百人的都,有九十七人交了免役钱,只有眼前这三人愿意跟着他南下。

    石秀问罗大人,我听说,那都头也交了‘免役钱’,这么多人,到了那边,谁做头领?”

    罗明成想了一下,道最好是让们推举,如果他们推举的人你不满意,你就选一个,首先是得我们信得过的人,然后,最后是大家都信服的人。”

    石秀道我了。”

    交待完了这些事,罗明成决定带冷千云去金明池玩,以满足她的好奇心。

    秀儿也笑嘻嘻地跟了上来。

    罗明成走了几步,回头看了看秀儿,道你也跟着去?”

    秀儿点点头,道我虽去过,可那是在三月,荷花还没开呢,现在正在荷花开放时侯,我也想进那满池荷花盛开的样子呢。”

    罗明成道那好吧。”

    秀儿高兴地跳了一下,道姑爷真好。”

    罗明成笑了笑,跟含玉、平儿她们说明了去向,然后拉着冷千云与秀儿的手走了。

    去那么远的地方,自然是得乘着马车去。

    金明池由于现在不是开放的,到那儿游玩需验明“官身”所以罗明成先带了两女回家拿了他的“鱼袋”。

    路上,交谈中,罗明成得知秀儿与冷千云的年龄正好相差一轮,秀儿似乎叫冷千云“阿姨”都可以了。

    拿了“鱼袋”,从家中出来,再次上了马车,坐好之后,罗明成地将两女同时搂入怀中,看着她们那或温柔或纯情的眼睛,脑中突然迸出一个奇怪的想法,道秀儿,你比千云小十二岁是吧。”

    秀儿点点头。

    罗明成道那你以后叫千云阿姨吧。”

    秀儿道那能行,我和千云都是你的,我能叫她阿姨,那不是乱了辈份吗?”无错不跳字。

    冷千云悄悄地、轻轻地捏了罗明成一下,趴在罗明成耳边,小声道想呢,明成。”

    罗明成这个想法只是一时兴起,并没认真的意思,他呵呵一笑,转头吻住了冷千云的红唇。

    冷千云那温柔而明亮的眼睛跟罗明成近距离地对视一眼,然后迅速地闭上了,任由罗明成品尝她的红唇。

    吻着吻着,罗明成将被吻得迷迷糊糊的冷千云推开,然后又搂着秀儿亲吻起来。

    秀儿身上用了些香水,再加上她那少女的体香,很迷人。

    罗明成与秀儿两人吻得都吻得有些迷醉。当罗明成正打算对可人的秀儿采取进一步行动时,冷千云从的后面抱住了罗明成,吻着罗明成的脖子。

    三人就那么搂着一起,这有点太荒唐了。

    好在这马车是一辆高级马车,密封性很好,三人所处的是一个完整的车厢,而不是那种前面只跟车夫隔着一层布帘的那种,如果是那种,车夫见到他的乘客竟在车厢内楼在一起做这样的事情不知会做何感想。

    也许车夫会的,因为两女都发出了轻微喘息声。

    罗明成把秀儿肩上的衣服扯掉,露出她那浑圆白嫩的肩头,十五岁小姑娘的那娇嫩的肩头似乎有一种特殊的魅力,再加上她那迷醉的眼神,动人的身子,罗明成有点受不了,也不管是在场合,竟趴在小姑娘的肩头上亲吻起来。

    冷千云将车厢的窗帘拉好,然后用身子挡住了车门。

    秀儿呻吟着---

    正当这时,马车颠了一下,罗明成猝不及防,竟把秀儿的肩头给咬了一下。

    秀儿尖叫一声。

    马车停下了,车夫喊道了,客官?”

    罗明成回道没,接着赶车,以后注意点儿,别让马车乱颠。”

    车夫道好咧”然后接着挥鞭赶车。

    马车再次动了,不过,罗明成却变得老实了。

    秀儿道姑爷你坏你咬我?”

    罗明成道我不故意的。”

    秀儿撇着小嘴道不行我得咬”

    罗明成以为秀儿是说笑,把胳膊上的衣服捋起来,伸给了秀儿,道你咬吧”

    秀儿竟真的咬了罗明成一口。

    罗明成又叫了一声,不过叫的声音并不大,车夫似乎也没有注意,马车继续前行。

    冷千云见了,竟说不行,明成,你对我不公平”

    罗明成奇道了?”

    冷千云道你也得让我咬你一口才行”

    罗明成看了看被秀儿咬过了地方,竟出现了一排红红的牙印,嘘了嘘,道还不要了吧,很痛的。”

    冷千云道不行,秀儿是通房丫头,我也是,为她能咬你,我不能?”

    罗明成道那好吧,不过,你轻点啊。”

    冷千云拿过罗明成的另一只胳膊,捋起他的衣袖,道放心吧,不会比秀儿狠的。”说完张开她的两排整齐的玉齿“狠狠”地咬了一口。

    罗明成有苦说不出,痛也不敢叫,真是做茧自缚,天天占人家便宜,今天报应终于来了。

    冷千云看了看罗明成胳膊上的牙印——虽不像秀儿咬得那样带着血红色,倒也是清晰可见,满意地笑了笑。

    罗明成除了“嘘嘘”没有心情做任何事情。

    马车到金明池,三人下车,罗明成走在前面,验明了“官身”交了“进门钱”然后带着两女进了金明池。

    青石铺成的小路上,长长棵棵的绿草。

    路边的树荫中,散布着许多石碑,石碑上刻着许多文人墨客咏金明池的诗词,其中以僧挥(此人与苏轼同时代)的那首《金明池》最好:

    天阔云高,溪横水远,晚日寒生轻晕。

    闲阶静、杨花渐少,朱门掩、莺声犹嫩。

    悔匆匆、过却清明,旋占得、馀芳已成幽恨。

    却几日阴沉,连宵慷困,起来韶华都尽。

    怨人双眉闲斗损,乍品得情怀,看承全近。

    深深态、无非自许,厌厌意,终羞人问。

    争、梦里蓬莱,待忘了馀香,时传音信。

    纵留得莺花,东风不住,也侧眼前愁闷。

    看完这些诗词,三人沿着池边柳荫下的小路,听着莺声的鸣叫,看着一池的绿波,慢慢地走着。

    八月的金明池,荷花依旧盛开着,放眼望去,水面上都是田田的叶子,像亭亭地舞女的裙,层层旳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像袅娜地开着旳,有羞涩地打着朵儿旳;正如一粒粒旳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池子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脉脉的绿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风把云催了,天上的云彩渐渐多了起来,时不时遮住了阳光。

    三人又走了一会儿,过了一个别致的小宫殿,渐渐地走近那如虹的“仙桥”了,三人正要上去,却那边有侍卫看着,不准人上去游玩的。

    秀儿问了那守桥的侍卫为不进,得知原因是桥的那边是万岁的“寝宫”。

    仙桥的那边就是湖心岛,湖心岛上的宫殿在阳光变幻下,一会儿金壁辉煌,一会儿庄严神圣。

    仙桥的这是五殿相连的宝津楼。

    宝津楼也关着门,不让人进去玩,不过,楼下的柳树好多,三人走得都些累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