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带着超级战舰回清末-第3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是司令,卑职保证完成任务,为大军开道。”特务连连长没有丝毫的犹豫,马上回答。

    随后,众军直指云南府城的英军军营,这是李仲举定下的目标,李仲举明白这个时间短,就应该去进攻敌军的大营。

    英军在云南府城估计有上万大军,只要能够吃下一部分,那对于李仲举和镇南大军来说,无疑是最为完美的。

    为此李仲举已经偷偷的用战舰系统兑换了数十个一次性燃烧爆炸弹。到时候李仲举会直接使用战舰系统的功能,让战舰系统射出燃烧爆炸弹,肯定会对敌军造成视觉上和心灵上的摧残。

    李仲举不是圣人书贤,不需要估计那么多,再说对于侵略者,就不能心慈手软,否则他们会不知天高地厚。

    街道上不时的传来微弱的惨叫声,为什么说是微弱呢?

    这是因为特务连的士兵或者其他强大的士兵,把英军的巡逻兵杀死的瞬间,捂住他们的嘴巴,不让他们大声叫出来,之后把那些英军巡逻兵扔到街道的旁边。继续前进,慢慢的向着英军大营挺进。

    李仲举等人没有多少表情,此时他们内心都充满着一种渴望,一种想要彻底毁灭英军的渴望,一种想要证明自己民族的渴望。

    信念是力量的源泉,只要拥有信念,我们做任何事情,都会事倍功半。镇南军是一支拥有强大信念的军队。

    他们每个人都怀有一种极其强烈的爱国之心,他们渴望自己的民族强大,能够站到世界的巅峰。

    众人想着想着,他们距离英军的大营,却是越来越近,这次他们到底想要看看英军用什么和他们准备万全来抗衡。

    此时英军的军营,静悄悄的,没有丝毫的杂音和响动,执勤人员都已经偷懒睡觉去了。

    是想谁愿意半夜三更起来,四处巡查。再者他们也认为这完全没有必要,毕竟城中所有地方都在他们的掌控之内,也不会有人闲来无事,跑到军营中闹事。

    退一万步讲,即便真有人到军营闹事,那又能怎么样,能把他们这上万大军怎么样?

    这连着很多天了,军营中也没有见到出什么事情,因此英军毫不担心,他们认为军营永远是安全的。

    恐怕他们不会想到,危险已经距离他们不远了,死神马上就要降临。

    ps:星空第一部小说,正式上架,谢谢大家支持。(未完待续。)
………………………………

第一百三十二章 深夜突袭(二)两更求订阅

    李仲举率领大军已经摸到英军的大营外面,李仲举发现大营根本没有士兵值守。李仲举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立刻启动战舰系统进行探查,李仲举发现和自己观察的一样。

    同时李仲举发现了,左面一里半处,是英军的一个薄弱点,那里是英军的粮草,同时今晚的风向完全可以帮忙。只要点燃那堆粮草,大火瞬间蔓延,完全可以席卷整座大营。

    李仲举为自己的想法感到不错,说干就干,李仲举马上吩咐众人脚步放轻,比较快速的向着那里前进。

    一会儿功夫,众军就来到这里。

    众军发现,这里也没有几个人值守,李仲举亲自出手,利用精湛的飞刀技巧,解决掉几个守卫。

    李仲举立刻下令大军开始行动,点燃粮草,从各个方位一起行动,数百人一起行动,仅仅不到两分钟,就全部点燃粮草,接下来就是等待火势壮大,扑向大营。

    李仲举让众人潜藏到一个地方,静静的等待着英军前来救火。因为这里除了英军的粮草外,还有军队视为生命的弹药。

    果然睡梦中英军被各自的长官叫醒,马上开始准备救火。但是一切都已经迟了,火是那么好救的吗?

    这怎么可能,火要是真的好救的话,历史上就会少去很多经典战役。

    五分钟过去了,现场已经来了不下千名英军,但是他们全都无可奈何,凡是从李仲举大军潜藏地方经过的英国士兵,毫无疑问只有死亡,已经没有人注意这些了,他们都被大火吸引去了注意力。

    李仲举看着时机差不多成熟了,立刻下令早已经换上英军军服的三百镇南军士兵立刻加入到英军中,让他们到军营四处放火,志在一定要制造混乱,必须要让大营更加混乱起来。

    同时李仲举让他们在十分钟后,一定要返回这里。

    李仲举等人在等时间的流逝,三百镇南军士兵加入后,他们当然不会选择救火,他们开始四处疯狂的放火烧营。

    很快英军就发现,粮草这里的大火,竟然顺着风向开始向着其他地方蔓延,这都不奇怪,奇怪的是其他地方竟然也莫名其妙的开始失火。

    这让人无法理解,更是无法想象,但是他们已经无法阻止了,他们已经显得手忙脚乱,很多英军这会儿根本就没有携带武器,因为他们为了救火,携带武器显然不利于救火,还会拖延速度。

    这就是李仲举想要看到的结果,英军大营中,烈火是越来越大,李仲举吩咐众人把自己身上浇湿,准备行动,这个时候,那三百放火士兵已然归来。

    是时候出击了。

    随着李仲举一声令下,镇南军充出来,立马向着敌军射击,同时李仲举利用战舰系统把燃烧爆炸弹扔向敌营。

    英军瞬间就蒙圈了,感觉不可思议,全都目瞪口呆。自己竟然都没有发现,已经有大批支那军潜入城中,并且来到军营中。

    这怎么可能,英军无法理解,一股无力感在他们心头升起,他们这会只能四处逃窜,可又逃不了多远,就被子弹打死。

    英军开始慌张了,他们恐惧了,当然这只是很少的一部分,虽然只是很少的一部分,但是也差不多有两千多人。

    随后李仲举下令大军一路压境,必须要给敌军造成心里上的阴影,决不能让他们有丝毫的放松,这可是黑夜,镇武军是不会怕的。

    很多英军都被李仲举的燃烧爆炸弹给炸蒙了,怎么会有这种炮弹,落地以后,就四散开来,马上开始疯狂的燃烧。

    很多英军都已经中弹了,他们身上全都冒着火焰,根本就来不及熄灭,火势就迅速扩大。士兵们更是难受无比,想要脱掉衣服,也是不可能,因为衣服已经紧紧的贴在身上了,这是什么样的东西。现在英军也搞不明白,他们都处于迷茫当中。

    英军士兵迷茫,不知所措,但是镇南军可是一点都不含糊,该怎么做就怎么做,手下不会留情。

    巡抚衙门中的格林在听到属下说,他看到军营处着火,格林虽然有些不悦,倒也不至于生气或者紧张,在他看来不就是一些粮草而已,没有了,再抢一些就是。

    但是当他听到燃烧爆炸弹的爆炸声音和密集的枪声,他立刻想起在香港,李仲举就是通过一场振奋人心的夜袭才赢得那场胜利的。

    难道这又是李仲举弄出来的,一想到自己,格林瞬间心跳加速,他可是知道李仲举的大军夜晚突袭能力是非常强的。

    想到这里,格林根本就坐不住了,马上下令巡抚衙门内的数百卫士马上陪同他赶向军营。

    兵贵神速,对于十数里地来说,格林的速度再快又有何用,恐怕格林赶到之际时,战争已经差不多定型了。

    再者军营中,根本就没有一个像样的指挥官,一将无能,累死三军,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莱特此时也在一座将军府中,他听到枪声后,马上率领麾下将士向着军营赶去,但是这又有什么用,毕竟莱特距离军营的距离远过格林距离军营的距离。

    虽然心急如焚,但是速度却是无法提升到最大,只能这样前行。

    李仲举的大军此时却是无比的强烈,所有士兵几乎就是放开杀敌,不知疲惫。

    今晚英军的状态确实无比的差,也许真是因为他们被打击到了,他们没有遇到过这种情况,因此根本就不会处理。

    这也正是华夏民族和印度民族的差距,印度民族已经屈服于英国,但是华夏民族却是绝不可能屈服于外国列强。

    华夏民族是一个伟大的民族,他们一定会用实际行动证明,自己是一个非常强大的民族。

    大火还在迅猛的燃烧,并且火势越来越大,有一种势不可挡的气势,这种气势一旦真正蔓延开来,对于英军来说,就是最大的灾难。

    镇南军在火势的掩护下,进攻却是更加的猛烈,英军根本就无法应对,他们此时彻底恐慌了,所有人都很迷茫。(未完待续。)
………………………………

第一百三十三章 格林恐慌(三更求订阅)

    英军已经乱了节奏,他们都忘记了自己是世界强军的一员,此时的他们犹如没有水的鱼儿,没有翅膀的鸟儿,真正感觉到什么是真正的绝望。

    此时的英军已经全然把希望寄托于格林将军,他们迫切的希望格林将军能够马上到来,指挥他们同支那人战争。

    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英军的士气也随之下降,一旦那个零界点过后,英军就会彻底奔溃,无力再战。

    相比英军的颓废,镇南军的表现,可是让人兴奋不已,他们的士气全都无比的高昂。

    镇南军是越战越勇,勇往直前,把英军逼的无路可逃,只能退,再退,继续退。

    战争中一直后退的一方,是没有多少战斗力的,再者这些英军他们很多人在慌乱中,都没有找到武器,怎么能够和镇南军对抗。

    李仲举喜上眉头,心情很不错,他指挥着镇南军一直攻向敌军,毫不手软。真是血流成河,尸骨满天飞。虽然有些夸张,倒也差不了多少。

    一个英国士兵,此时满头大汗,无比的慌张,手中拿着半截木棍,衣服早已经被大火烧的不成样子,他跟在人群中乱跑,没有方向,能往哪里跑,就往那里跑。

    这个士兵今夜之前,还是一个非常勇敢的士兵,愿意为大英帝国奉献一切的优秀士兵,但是现在他却是什么都不顾了,只知道逃跑,逃跑,因为他不知道自己该怎么做。

    很多英军现在就是这种情况,他们不知所措,没有目的性,他们除了盲目的跟着逃跑外,没有其他好的选择。

    …………………………

    终于格林将军来到了军营前,看着眼前已经快要被大火吞噬的军营,格林无比的生气,这一刻的格林无法用语言来形容。

    他气的心肝都快要炸了,整个人更是开始抽搐起来,完了,难道真的要完了。

    不!!

    格林嘶声裂肺的呐喊道,“大英帝国的勇士们,大家必须站起来,打败敌军,打败敌军。”

    随后格林带来的这些士兵加入到战斗中,局势对于英军来说,稍微好些了,但是却对大局来说,无法逆转。

    但是英军此时还是认为他们有机会的,毕竟他们的将军格林已经赶来的,他们只要稳住局面,还是有机会搬回局势的。

    一个将军的能力和威力对于一支军队来说,却是无比的重要。但是那也要看这支军队的状态和心情。

    此时的英军已经奔溃了,任何人都无力回天,更不用一个不太厉害的格林而已。

    虽然格林带来的着几百人,加入战场对于镇南军的进攻势头,产生了一定的阻拦,让镇南军的推进没有刚才那么迅速。

    但是这几百人在数千镇南军面前,根本就不够看,短短不到五分钟,这数百士兵就已经和其他英军一样溃败。

    等待英军的将会是什么,任何人都知道,他们此时只能撤离云南府城了,而且必须要快,各种重武器装备也必须抛弃,否则一切都就来不及了。

    同样也就是这个时间,格林恐慌了,他也不知道怎么做,在一个部下的提醒下,他才下了撤退的命令。他第一个带领军队逃跑。

    当莱特赶来这里的时候,整个人几乎被点击一般,目瞪口呆,用手把自己的眼睛揉了又揉,擦了又擦,最终莱特接受了这个事实,他也不敢继续待着,也选择了撤退。

    李仲举静静的看着这一切,自己时不时的也会动手,射杀敌军,看着一个个镇南军英勇拼搏的样子,李仲举心中确是无比的自豪和骄傲。

    镇南军今晚的表现,其实也在李仲举的意料之中,因为李仲举对于镇南军很了解,同时对于英军的表现,也都在计算之内。

    这就是作为一个帅才必备的条件,必须要对己方和对手有足够的了解。其实英军被李仲举上次误导了。

    由于上次的广西府城前之战,让英军觉得镇南不如他们,只不过凭借着人数多而已,才取得胜利。

    但是这次他们却没有丝毫的准备,因此他们输的很冤,不过这又怪的谁,只能怨他们自己。

    莱特准将已经追上格林将军,陆陆续续的还有英军追上来,他们全都显得无比狼狈,衣服都破了很多。

    莱特有些不敢置信的看着格林将军道,“将军,支那人一场大火,我们就损失了数千士卒,这简直是太气人了,卑职不服。”

    格林叹了一口气,“我们还是低谷了李仲举,我们明知道李仲举的厉害,却还是没有用心防范,才导致如此打败。连着两次,我都被李仲举偷袭而财。”

    莱特也低下头,他知道自己也有错他,起先他心中看不起李仲举和镇南军,但是结果呢?自己的军队被李仲举完败。

    格林有些颓废的道,“我现在都不知道怎么向总督大人交代。这次我们的损失很大,恐怕在云南我们又是待不下去了。”

    莱特叹了一口气,“将军这也不能全怪您,毕竟我们任何人也没有想到李仲举竟然突破了三道防线。”

    莱特继续道,“我们的侦查兵没有查到李仲举大军,守城军竟然没有发现也没有预警,大营巡逻军也没有起到作用。这?我们大英帝国的军队怎么会这样?”

    格林默默的道,“不能全怪他们,毕竟是李仲举太阴险了,简直可比华人历史上的诸葛亮、姜子牙之流,不是我们可比。”

    莱特也是叹了一口气,虽然自己崇尚正面战争,但是这次他们英军的损失也是太大了些。这次对他来说可是一个很大的教训。

    半个小时过去了,英军前前后后也就一共回来两千多人而已,这让的格林和莱特两人的心,又是沉重了一些。

    一万两千多人,只回来了两千人左右,一万人就这么没了,可想而知,格林和莱特的心情能好到那里去。

    李仲举看着燃烧的大火,没有在意,虽然这次有很多粮食连着一起被烧毁,但是相比起英军死亡上万人来说,这是值得庆祝的。(未完待续。)
………………………………

第一百三十四章 南下(求订阅)

    李中举看着众人全部都是兴高采烈的样子,心中也是十分的开心,作为一方之主,李仲举无论手段和才智绝对是最为顶尖的。

    李仲举看看一个个士兵热泪盈眶,激动的拥抱在一起,李中举觉得自己是一个非常成功的统帅。刘江看着镇南军这么好的表现,心中也是无比的高兴,毕竟这其中有他的心血。

    云南的天气说变就变,刚才还是清空万里,马上就下起来倾盆大雨,熊熊烈火在这场大雨中,根本没有持续多长时间,就被雨水浇灭。

    李中举早已经让大军找个可以躲避雨水的地方休息,等待天亮再说其他。毕竟大军连着好几个小时都没有休息,他们也需要休息。

    李中举带领数十卫士来到巡抚衙门中,李中举大概看了一遍格林待过的地方,李中举淡淡的笑了笑,这个英国人还真是会享受啊。就是这种享受葬送了上万大军。

    李仲举睡梦中,梦见自己成为华国第一大帝,带领华夏民族欲血奋战十数载,终于带领华国和华夏民族成为世界第一强国和民族。

    第二天早晨,李仲举从梦中惊醒,回忆着昨晚的梦,李仲举可以肯定的说,那不是梦。这个梦一定会实现的。

    李仲举静静的看着天空,心却已经飞到很远的地方,李仲举回过神来,马上给黄飞鸿发报,让务必要注意英国将军格林的动向。

    同时李仲举发报给广西府的大军,让他们尽快赶到云南府城,这次将要进行一场大的行动,必须用最快的速度把英军赶出云南。

    李仲举给众军放假一天,同时赏赐他们一些钱财,让他们玩玩,放松放松,李仲举可是懂得劳逸结合。

    李仲举听到侍卫汇报说,巡抚衙门外,聚集了很多老百姓,足有上万人,他们都是来感谢镇南军。

    李仲举知道自己必须出去看看,也要安抚这些人的心,因为他们是镇南军需要保护的人。

    一群人看见李仲举出来了,人群中有人认出李仲举,所有全都跪下来,高呼,“草民叩见王爷,谢王爷解救我们云南府”

    李仲举走向一个满头银发的老者,握住老人那颤抖的双手,笑着对老人道,“老人家,你这么大的岁数了,带着乡亲们,来到巡抚衙门来看我们镇南军,我代表镇南军全体官兵,衷心的感谢你们。”

    “大家快起来,全都起来。”李仲举连着扶起几个老人。

    众人全都站起来,用衣角擦着眼泪,这当然是高兴的泪,他们很多人的粮食和值钱的东西,都被英军抢走了。

    因此老百姓对于英军可是无比仇视的,今天李仲举赶走英军,对他们来说简直就是天大的好事。

    他们都觉得这是李仲举和镇南军的功劳,他们想要感激镇南军,想要感激李仲举。

    最后李仲举用了一个多小时,向着这些老百姓解释了一些事情,同时也向他们保证,这样的事情不会再发生。

    一天时间很快就过去了,镇南军的其余人马,也全部赶到云南府城,镇南军瞬间在云南府城就集齐上万大军。

    李仲举看着这些士兵,没有参加前晚突袭的士兵,明显有些后悔,他们没有感受到那种振奋人心的直观感觉。

    李仲举利用战舰系统兑换的超级喇叭,大声吼道,“弟兄们,就在前晚,我们的大军在这座城池中大败英国侵略者,把英国侵略者赶出了云南府。下一个目标,我们要把他们赶出云南全境,还天下人一个公道。”

    李仲举继续道,“我们华夏民族将会屹立于世界不倒,华夏无敌!!”

    “华夏无敌,华夏无敌。”

    “华夏无敌,华夏无敌。”

    “华夏无敌,华夏无敌。”

    所有士兵都扯着嗓子大声喊着。

    李仲举和刘江等人对于镇南军的气势,全都感到很是震撼。这还是几人第一见到自己的军队,有如此气势。

    这也许是被前天的大战刺激了吧,毕竟那场战争确实是一场完美无瑕的战斗。

    随后李仲举下令大军南下。

    此时,镇南军从西征已经转变为南征,因为李仲举相信只要镇南军拿下云南府南方的几个府,那么,其余的府基本上,就已经在镇南军的掌握之中了。

    众军马上开始向南运动,李仲举已经决定用最快的速度解决云南省的英军,那么李仲举就会选择最为可靠的方法。

    这次大军南行,携带的武器装备都比较轻便,火炮更是只带了最为实用和最小的一种。李仲举觉得这已经够用了。

    英军已经被镇南军打得丧胆了,还能指望他们同镇南军作战时,保持正常心,这根本就是不可能的。

    这对于镇南军来说无疑是最好的消息。

    黄飞鸿收到李仲举的电报后,心中很是震惊,他没想到司令竟然如此强大,竟然打败了英军的主力,让的英军无路可逃,而今英军只能向南后退。

    黄飞鸿明白这时候,只要自己和司令前后夹击,英军根本就无路可逃。黄飞鸿收到信息后,无比的兴奋。

    黄飞鸿马上把这个振奋人心的消息,告诉虎牙突击队的所有人,“弟兄们,司令在昨晚于云南府成功歼敌上万,打败英军主力。而今英国格林将军向南逃窜,我们务必要把他留下。”

    “太好了,司令真厉害。”

    “是啊,本来司令就是非常强的。”

    “格林这个列强的头领,我们一定要抓住他,把他碎尸万段。”

    黄飞鸿看着众人心情高涨,心中着实高兴,在他看来,只要自己的队伍处于一种精神状态不错的情况下,那是一定可以打胜仗的。

    黄飞鸿心中很是放心,同时黄飞鸿继续道,“当然目前也不能确定格林就会立马向南一直逃窜,也说不准格林会聚集其他地方的英军,再和我们打仗。但是,无论怎么说,我们一定要做好随时打仗的准备。”

    是的,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只要虎牙突击队准备妥当,一定可以给格林、甚至英军的大批军队,造成毁灭性的打击。未完待续。
………………………………

第一百三十五章 格林西进

    三天后,李仲举率领大军进入沅江府,也就是黄飞鸿在此府劫得金车的一个狭长的府。

    大军一路南下,受到各个地方老百姓的热烈欢迎和爱戴。李仲举和众军看着这些纯朴的老百姓,心中甚是感激,他们都觉得自己一定要保护好这些老百姓,让他们过上幸福愉快的生活。

    其中,最让李仲举和众人记忆犹新的是,一个中年妇女抱着一个三岁大小的小男孩。小男孩当时看着一个士兵威武雄壮的样子,叫了一声“叔叔。”

    虽然这看起来是一件很平常的事情,但是李仲举和众人却是记忆深刻,看着那个小男孩有些羡慕的表情,立志以后要成为一名军人。

    李仲举和众人都很欣慰,同时看着很多青壮年,想要加入到镇南军中来,李仲举也是很高兴的。李仲举已经明白,云南府和广西府、广南府一样,民心已经归付于镇南军。

    李仲举对着刘江和周铁柱道,“刘江、铁柱,这个世界上,民心是不可欺的,也许一次没事,两次没事,但是次数一旦多起来,百姓就会越来越不信任我们,最终我们会成为孤家寡人。”

    刘江就是从贫苦人,一步步在李仲举的带领下,走到今天的位置,但是他从没有忘记曾经的自己。

    周铁柱从小就是一个孤儿,他知道苦日子真的不好过,他也知道下层劳动人民的辛苦和汗水。他永远记着自己的使命和信念。

    可以准确的说,李仲举麾下的正规军绝大多数军官和士兵,都在李仲举的领导下,对未来充满希望,对生活充满信心,同时他们又有奉献精神。

    李仲举的镇武军是一支非常值得认可的军队,是一支一般军队不可战胜的队伍。

    大军继续向南前进,众军士气高昂,心情全都非常不错。

    两天的时间,格林已经聚集了四千多士兵,这已经是格林这一段时间的极限了,当然随着时间的推移,格林这边聚起来的士兵也会越来越多。

    格林看着这些士兵,心中忽然觉得很有安全感,这种感觉格林以前没有过,难道自己真的被支那人已经打败了吗?

    没有,就凭那些野蛮人,怎么可以打败我们西方的文明国度?哼,我只是一时大意而已,凭我们大英帝国超越东方数十年的发展,东方国家怎么可能是我们的对手。

    格林看着已经靠在一棵树上的莱特,喊到,“莱特,你过来一下。”

    莱特很不情愿走到格林将军身旁,“将军,什么事情?”

    格林叹了一口气,“莱特,你带着十几个亲兵,化妆一下返回印度吧,我留下继续和支那人作战。只要你能顺利回到印度,以后还是有机会为我们大英帝国贡献力量的。我相信你比我强多了。”

    莱特马上振作起来,不可思议的道,“将军你的意思……”

    格林马上打断道,“莱特啊,我已经考虑清楚了,这次我留下一定要给李仲举一个血一样的教训。但是我的把握不大,你的能力强,回去吧,不用管我。大英帝国需要你这样的人才。”

    莱特大声道,“不!将军,卑职要陪着你一起挫败支那人。……”

    格林似乎生气了,“莱特这是军令,你必须执行。否则你对得起大英帝国吗?你对得起,那些被支那人杀死的士兵吗?”

    莱特低下头,他明白军人是以服从命令为天职,他不能拒绝执行命令,不管出于什么样的原因,拒绝军令,就不是一个好的军官,不是帝国的勇士。

    因此莱特不能拒绝,也不允许他拒绝,最终莱特在格林将军的厉声中,带着十几个亲兵化妆成普通人离开军营。

    莱特在心中默默的发誓,这次李仲举给自己和英**队带来的巨大损失,日后他一定会加倍奉还。

    格林看着莱特渐渐走远,心中着实高兴起来,同时也松了一口气,他知道莱特一定会安全返回印度的。

    格林马上下令大军向西而行,进入普洱府,这是云南省一个比较富裕的府,同时这个府中,民族种类比较多,有不少得到英军实惠的土司和民族,格林相信,自己一定可以利用他们对抗李仲举。

    格林这个想法是非常不错,至于能不能凭借着华夏的民族真正对抗李仲举大军,恐怕只有天知道。

    李仲举率领大军一路向南,并没有改变路线,当然也派出数百精锐斥候,在前方探路,查看敌情。

    李仲举当然知道情报的重要性,因此曾经李仲举花费一些时间专门培训过斥候,教会他们各种技巧,因此镇南军中的斥候能力可是非常强的。

    同时大军每经过一个地方,李仲举都会把这个地方纳入到自己的势力范围内,或者说统治范围内。

    其实很多县令虽然心里不太愿意,但是他们也知道,他们只能同意,只能适应李仲举的这一套,否则他们不可能继续当县令。

    因为目前的云南经过英军的大肆掠夺,官府已经失去权威,他们也只能凭借着镇南王李仲举来提升官府的威信,建立信用度。

    沅江府柳茶县,是一个不错的地方,人杰地灵,风水更是怡人的地方,可惜这里却是被英军掠夺的很惨的地方之一,很多居民的粮食和畜牲都被英军抢光。

    李仲举来到这里时,发现这是自己进入云南省,第一次碰到竟然有吃树皮草根的老百姓。李仲举当然看不下去。

    当下李仲举偷偷的利用战舰系统兑换了数千石粮食,利用一定的技巧,送到老百姓的手中,李仲举相信有了这些救济粮,他们一定能够坚持到粮食成熟。毕竟这里三四个月粮食就可以成熟一次。

    李仲举看着被感动的不知怎么表达自己感情的老百姓,心中很是满意,因为李仲举明白,这些老百姓一定会记住自己和军队的恩情,以后对自己绝对是百分之百的支持。

    天下人中,老百姓是最懂得感恩的,他们滴水之恩比当涌泉相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