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嫡妃不乖,王爷滚过来-第1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照着惯例徽瑜先去跟二夫人汇合,没想到却在二夫人的院子里见到了清姨娘,可真是位稀客。

    清姨娘容貌自然是及不上二夫人明艳,但是却也有小家碧玉的温柔妩媚,此时看到徽瑜走进来,忙墩身行礼,“婢妾见过二姑娘,姑娘安。”

    徽瑜特别不喜欢姨娘这种生物,不过还是点点头,“真是稀客,清姨娘怎么会一大清早的来请安了?”

    清姨娘似乎没听出来徽瑜话里带刺,姿态放得低低的,低声说道:“婢妾不敢怠慢夫人,心甘情愿日日来给夫人请安服侍。”

    徽瑜听着清姨娘的话,心里嗤笑一声,这话说得不过是告诉她她不来请安,不过是二夫人不愿意见到她可不是她不守规矩。清姨娘也不是个简单的,只是因为董二夫人十分厌恶她,因此寻常从不见她,大多时候她都是在悟竹居服侍董二老爷的。

    徽瑜没有理会清姨娘,看着董二夫人说道:“娘,该去给太夫人问安了。”

    董二夫人站起身来徐徐往外走,清姨娘面色就有些着急,忍不住前行一步,看着董二夫人的背影喊了一声,“夫人……”

    董二夫人却是脚都没停一下,径自走出去了,清姨娘的面庞慢慢的垂了下来,嘴角抿得紧紧的。送走了董二夫人,清姨娘一路低着头回了悟竹居,回去的时候正好董二老爷刚起*,瞧着她进来就问道:“一大早的做什么去了?”说完看着清姨娘的眼眶红红的,狐疑的问道:“怎么了这是?”

    清姨娘掩饰的笑了笑,“没什么,不过是被风迷了眼睛,婢妾伺候老爷起*。”

    董二老爷一把握住清姨娘要服侍她的手,斥道:“在我跟前还有什么不能说的,你去给她请安又给你脸色瞧了?”

    “没有没有,夫人一向和善,从不为难婢妾。”清姨娘忙说道,“婢妾是想去求夫人让四少爷入学堂读书,如今大少爷三少爷都进了书堂,只有四少爷还在家里,婢妾实在是不忍因为婢妾出身卑贱耽搁了四少爷的前程。”

    董二老爷闻言拧起了眉头,“这种事情她这个做嫡母的还用你去说,早就该早早的准备起来才是。”

    “夫人平日忙得很,想来是一时没想起来吧。”清姨娘扶着董二老爷起来,伺候他穿衣,“婢妾知道自己惹得夫人厌恶,寻常都不愿意见到婢妾,就连婢妾想要去日日请安服侍都不能如愿,如今眼看着四少爷一日日长大,婢妾也是……心里着急。”

    “哼,妒妇!”董二老爷怒骂一声,“这事你不用管了,我自去跟她说。”

    “这……这么好劳动老爷,婢妾再去求求夫人,夫人仁善总会答应的。”

    “仁善?”董二老爷讥讽一笑,甩开袖子大步走了出去。

    等到董二老爷没了踪影,清姨娘这才缓口气坐下,一张脸面无表情的瞧着窗外。她没有大房梁姨娘的福气,也没有她的手段能把大老爷哄得为她设想周到。就算是大夫人那般厉害的人,大老爷还不是把三少爷养的跟大少爷一样,就连三姑娘也是风光的,哪里像她连自己的儿子都不能为他好好地筹谋。二夫人那样的性子,她是不敢跟她直接对上的,那就是个活阎王,一个不高兴说恼就恼起来,她只能这样在二老爷面前博可怜为儿子谋条出路了。

    董徽瑜跟董二夫人在双福院欣赏了一出表姑娘孝顺记,又顺便赏了赏董婉乌龟功,这才心满意足的回来了。瞧着董婉这般隐忍的样子还真是大快人心。呵呵,刷孝顺的遇上比她还能装的,真是热闹。

    她没有跟董二夫人回去,而是直接回了自己的琉璃馆,谁知道屁股还没坐热,雪莹就急匆匆的跑来对着她说道:“姑娘,不好了,老爷跟夫人又闹上了,您快去看看吧。”

    董徽瑜一愣,首先想到的就是早上在董二夫人那里见到的清姨娘,唇角微抿,站起身来就往外走,“知道是为了什么事情吗?”

    “奴婢抓着云葫姐姐问了一句,说是为了四少爷念书的事情,别的就不知道了。”主子们闹起来,哪个不要命的奴才敢在旁边看着的。

    董徽瑜到的时候,就听到董二夫人尖锐的笑声夹着讥讽说道:“……嫡母?呵呵,这会儿知道我是个嫡母了?你妄想,要去做你自己去做,我只有一子一女,别人的儿子跟我无关。”

    “你……你这个妒妇,你这是犯了七出之条。”

    “是吗?那就和离好了,巴不得呢。”

    董二老爷的声音再也没有传来,徽瑜原本想要进去的身影顿了下来,想了想还是转身走了出去。虽然她不知道为什么董二夫人面对丈夫的时候这般的强势,但是董二老爷对着董二夫人的心虚也是显而易见的。既然董二夫人能压得住,她这个做女儿的还是不要掺和的好。

    事情果然跟清姨娘还有她那个自从穿来后就没见过的弟弟有关系,不过现在她不想想这些。回到了琉璃馆,正好在门*到了薛茹娘。

    徽瑜记得原文中这个薛茹娘对原主可不怎么好,不过还是笑着上前,“表姐怎么来了,可是找我来玩的?”

    薛茹娘带着几分怯怯的笑容,萌萌的大眼睛忽闪忽闪的散着圣母的光环,点点头,“就怕扰了妹妹的清静。”

    “哪里哪里,快进来,我正一个人觉得无聊呢。”徽瑜笑米米的引着薛茹娘进了门,直接带着她进了她平日起居的内室,“我这里乱糟糟的,表姐可不要笑话才是。我是随性惯了,屋子里的东西被我随手乱放,又不喜欢人乱动,便看着乱七八糟的。

    薛茹娘没有想到徽瑜直接带着她进了内室,心里还是有些惊喜的。打量着屋子里的布置,看着一整面墙的多宝阁上放置着金银玉器,件件精美,而且大多出自名家之手,心中羡慕不已。榆州薛家早就不胜当年的风光,所以即便她是长房嫡出的姑娘也没这样的派头。又看着临窗的大榻上随意铺着的垫子也是上好的驼绒做成的绒毯,一水的软枕靠背全是南方出名的苏绣做成,窗台上随意扔着一把小铜镜,巴掌大小的铜镜周边镶嵌着一溜的各色宝石,精美雅致。

    薛茹娘面上的笑容就僵了僵,她并不是先来的徽瑜这里,而是先去大姑娘董婉那里,即便是董婉那边布置的也没有这里的一半奢华。难怪她的丫头打听到国公府里最不能得罪的就是这位二姑娘,早上见到了二夫人,真是让她气都喘不过来,那样美丽的夫人,就像是天上的仙子一般。

    “我在家的时候做了些小物件,也不怕妹妹笑话,给妹妹做个见面礼吧。”薛茹娘坐下后虽然觉得自己的礼物实在是拿不出手,但是还是咬着牙说了。

    “真的啊?”徽瑜很惊喜的看着薛茹娘,“我就是女红啊什么的最不好了,我的手笨就算是想要做什么,也觉得自己做不好。所以我就看着我家三妹妹真是厉害,针线厉害的我都觉得顶好顶好的。”说着就伸手拿过薛茹娘递过来的一个荷包一块帕子,低头一打量,满眼的惊艳,“我瞧着表姐的针线比我家三妹妹还厉害呢。祖母说了女儿家针线好是顶重要的事情,哎,可惜我心有余而力不足,每每因为这个惹得祖母生气,可我有什么法子呢,不是我不认真学,而是那针啊线啊不肯听我的,不往布上使劲非得跟我的手指过不去,我也委屈得紧呢。”

    薛茹娘跟她的两个丫头原本还有些紧张的,不过瞧着徽瑜说话十分的有意思,慢慢的就放松下来。看着徽瑜就说道:“表妹原本就是富贵堆中的大小姐,又哪里需要跟穷困人家的孩子一样,学了针线将来也能补贴生计。所以学这个不过是个雅趣,实在是学不来也不要紧,将来请上三五个绣娘就什么都解决了。”

    “还是表姐了解我,我也正这么想,可惜啊祖母跟我娘可不这么想,原来表姐才是我的贴心人呢。”徽瑜拉着薛茹娘的手一副知音难觅的亲热,女孩家说来说去的除了这些寻常学的东西,最爱谈的就是衣裳首饰。徽瑜让雪琪把她寻常不用的首饰盒拿来,又把库里的好衣料各色的都取了几匹出来,一一给薛茹娘介绍京里最新流行的花样,最后送薛茹娘出门的时候,把这些东西一股脑的都送给她了。

    “这可怎么使得,不行不行,好似我来了一趟跟个抢劫的似的了。”薛茹娘哪想到徽瑜居然这么大方,这么多的好东西说送她就送一点也不心疼。不过这些真的是好东西,她从家里带来的首饰也就只有几样能拿出来见人,样式还不是京都最新样的,心里难免有些压抑。

    “这是表姐跟我投缘,若是旁个人我是一丁点都舍不得了。”徽瑜拉着薛茹娘的摇啊摇,又道:“表姐,这些首饰我还没带过呢,才从宝瑞楼新定的。我倒是有几身新做好的衣裳都是今年的新样子,只可惜我没表姐个子高这衣裳不合身,不然一起给了姐姐。要说起来姐姐来了京都,祖母是要跟姐姐办个宴会请些咱们家寻常来往的姑娘给你认识,到时候表姐可要好好的让大家瞧瞧你的气派。”

    薛茹娘本来要推辞,但是听到这些话又有些犹豫起来,若是真的这样的话,俗话说人靠衣装,她不想被人瞧不起。可是就这样拿着徽瑜的东西走,又觉得没有那么厚的脸皮,便踌躇起来。

    徽瑜瞧着她的样子就知道她在想什么,似是随意的说道:“表姐才来京都,很多事情都不熟悉,你就算是现拿出金子宝石打制首饰,拿出衣料现裁衣服时间上可也有些急促。我这里认识一手艺极好的绣娘,回头我把她的名号给你,到时候那这料子直接去找她,报上我的名字,一准先给你做。等到这一出过去了,表姐可要好好的谢谢我。”

    听着徽瑜话里话外没有丝毫看不起自己的意思,薛茹娘这才松了口气,“如此我先谢谢表妹解我燃眉之急了,回头我亲手绣一幅炕屏给你做谢礼。”

    “哎哟,那不是我赚了,表姐针线这么好,可真是便宜我了。”徽瑜开心的直笑,似是真的占了便宜一样。

    薛茹娘带着两个丫头,抱着一大摞的东西回了太夫人的双福院。这一路上不少的下人都瞧见了这一幕,瞧着表姑娘是从琉璃馆的方向传来,一时间下人们议论纷纷,都道新来的表姑娘投了二姑娘的缘,二姑娘送了好些值钱的东西给表姑娘,还有好大的一个首饰盒子呢。

    薛茹娘先去给太夫人问安,就把徽瑜送的东西摆了出来给她看,“二表妹真是个热心肠的人,我都觉得怪不好意思的。”

    太夫人看着首饰匣子里那一盒子的珠光璀璨,还有那桌子上满满一桌子今年的信布,神色有几分复杂,听着薛茹娘有几分不安,这才说道:“给你的你就收下,你这个妹妹除了性子不好些,其实心还不错。难得跟你投缘,你们好好处着吧。”

    太夫人原以为徽瑜便是瞧着她不喜欢她的面子上,大约也不会对茹娘亲热,倒是没想到这个二丫头心宽的很,居然一点没有放在心上。若是真的是个心宽的,倒是跟她娘有些不同,若是耍心机……这么小的年岁可也不像是她能做的出来的事情。

    薛茹娘告退之后回到了自己屋子里,看着满屋子的东西,还有两个丫头欢喜的样子,心里就叹了口气。

    “姑娘,二姑娘真是大方,这么多好东西眼睛都不眨一下就送给姑娘了。”绣巧喜滋滋的把东西都收进箱笼里,这一下子的新首饰可比她们从老家带来的都多了,这以后姑娘见人可不就不觉得寒酸了,二姑娘真是个好人。比起来大姑娘只送了一副头面可就太小家子气了,还是长房嫡女呢。

    薛茹娘看着连个丫头商量着下午就去琉璃馆问一下那绣娘的住处,赶紧的把衣服先赶出来,又商量着是不是要把自己带来的首饰重新融一遍换成京都的新样子。可自己带来的首饰虽然也有几件是赤金的,但是大多是空心的,融了只怕连一件像样的首饰都打不出来了,这样拿出去反而更丢人,一时间跟国公府的姑娘们比起来,只觉得心酸的很。

    董徽瑜送自己一匣子首饰都不心疼,那只能说明她的好东西多了去了根本不在乎这一点,可自己呢?他爹爹为了些金钱居然要把她许给商人为妻,她的命怎么就这么苦。

    下午不等绣巧去问,徽瑜身边的雪莹带这个小丫头就来了,不仅把绣娘的地方说了,生怕她们人生地不熟还带了个小丫头给她们指路,绣巧跟绣缘更是对徽瑜印象好得不得了,满口都是二姑娘好的话。

    到了傍晚的时候,太夫人让崔妈妈也给薛茹娘送来好些首饰,件件都是珍品,瞧着都是极好的物件。只可惜这些东西太贵重,薛茹娘这般年纪根本就压不住,贵重些样式肯定也就不那么新奇。再看看董婉送的那一副头面,虽然瞧着也是极好的,若是没有董徽瑜的比着也是好东西,但是被董徽瑜的一衬,两个丫头都瞧出高低来。董绯菱既没有漫过董婉,也没有想跟徽瑜打擂台,送来的不是首饰也不是衣料,而是京都现在流行的荷包、络子的花样子,还有她亲手做的几件成品,也是诚意十足。

    很快的就传来了大老爷回府的消息,昨儿个圣驾就进京了,董大老爷的车队也进了京,但是今儿个才回到府里来,可见是因为随驾的人数太多,就算是加快速度分派,也今儿个才能回家。

    董大老爷回家自然是高兴的事情,两房人聚在太夫人的双福院里吃了顿团圆饭,连在书院读书的几个都回来了,薛茹娘第一次见到世家大族这般热闹的场面,瞧着一众丫头婆子的行事越发的口不敢多言,只用眼睛多多观察。第一次跟董大老爷、二老爷见面,也是紧张得不得了,幸好他们待她很和气,又有徽瑜在一旁帮衬,这才松了口气。

    董婉一晚上看着徽瑜的眼神都有些冷飕飕的,徽瑜自然是知道为了什么,不过假装不知道。不怕薛茹娘是个有心机的人,就怕这个有心机的成了自己的敌人,她不想去主动害人,唯一的办法就是让薛茹娘保持中立就好,只要她不在太夫人面前搬弄是非,徽瑜就很满足了。

    梁姨娘也被破例恩准参加这个欢庆的场面,一来梁姨娘生了一子一女且都养大成人,也算是有功。而且这次随行伺候大老爷也是尽心尽力,在二少爷跟三姑娘面前,太夫人还是愿意给她这个脸面的。就是大夫人的神色不怎么好看,不过也硬撑着没露出来。

    圣驾回京之后,京都里再度热闹起来,之前因为刑玉郎的事情很是有些不平,如今随着这件事情的尘埃落定邢家恩*如昔,皇上圣驾又回朝,京都慢慢恢复了往日的喧哗。

    十月初,太夫人设宴请了各家的姑娘来定国公府,郑重将薛茹娘介绍给大家,从此薛茹娘在京都算是立住了脚。

    十一月,边关传来大喜事,大将军邢玉郎病愈之后率兵击退前来进犯的赤勒部族,并成功收回了被赤勒部族强占二十余年的南宣口。帝,大悦,下旨褒奖边关一众将士,封大将军邢玉郎为北安侯,一时间邢家炙手可热。

    徽瑜作为新出炉的北安侯的嫡亲外孙女,因为董家二老爷实在是块烂泥,她也就本来不怎么显眼,当然除了性子比较出名。但是随着北安侯因为想念外孙女,命人送来满满三大车的礼物之后,徽瑜一时间成为众人瞩目所在。

    徽瑜看着院子里几乎占了半院子的箱笼,一时间目瞠口呆。其实外祖父之前送来的信中已经说了给她准备了点礼物,但是没想到他口中的‘点’是这么大的“一点”!

    董二夫人很吃醋,对老爹眼里只有外孙女没有亲女儿的行为表示十分的不满。对于不满地表示,就是写了一封十分悲痛的信给了她爹。

    徽瑜把她外祖父送来的边关的特产特意分了几份,从太夫人到大夫人那边,董婉、董绯菱都送了个遍。给薛茹娘的那一份特别的亲厚,额外送了边关新出产的上好的皮毛一箱。

    “奴婢正想着年看着要冷了,姑娘也该做几件大衣裳了,只是咱们这里虽然带了些皮货,可是却不够好。这下好了不用愁了,二姑娘真是个好人,我听说别人那里除了太夫人是有的,别人都没给呢。”绣巧高兴极了,满口不停地夸徽瑜良善心思周到。

    薛茹娘看着手里已经绣了一半的屏风,浅浅一笑,“二妹妹的确是个好的,明儿个我亲自去谢她。”

    这边太夫人也听说了这件事情,崔妈妈正叹着气,“到底是二姑娘想得周到,知道表姑娘那里缺什么,送人的方式也让人暖心,不会令人觉得难堪是被接济的。先是给您送了最好的皮子,然后又给表姑娘送了。可见是二姑娘怕您把自己的贴补了表姑娘委屈了,就另出了一份。在外人看来是瞧在您的面子上给的礼厚了,这样表姑娘也不用觉得难做人了。二姑娘真是长大了,太夫人以后可能省些心了。”

    徽瑜私底下还给崔妈妈送了几张皮子,虽然及不上给太夫人还有薛茹娘的好,不过却也是难得上等货,崔妈妈一到冬天腰腿疼得厉害,有了好皮子做件夹袄穿在里面,也不用怕雨雪天难过了。所以抓到机会,崔妈妈自然是说些徽瑜的好处给太夫人听。

    太夫人的神色缓了缓,看着崔妈妈说道:“翻过年也有十岁了,只要不跟她娘似的,我这一颗心也能安生些,盼着她是个明事理的。”

    “有您教导着,府里的哥姐自然都是好的。听说三少爷这次跟着北安侯也立了些功劳,将来说不定咱们家也能出个大将军,到时候您会比现在更尊贵。”

    太夫人重重的叹口气,“女儿儿子都是好的,你说老二家的什么时候才能服个软?她要是能明白过来,我才真是安了心。”

    崔妈妈这话却不好结了,想了想还是说道:“二夫人跟二老爷的事情奴婢不敢多嘴,不过老奴想着二夫人就是看在哥儿姐儿的份上也不会再折腾了。”

    “但愿吧。”

    这是徽瑜来到这里过的第一个年,年前又出了一件事,当今圣上下令整肃朝会礼仪,斥责都察院风闻奏事,都察院自左都御史之下当庭被斥,左右副都御使全被撸了抽丝剥茧还牵出许多朝臣,一时间风声鹤唳,人人自危。

    徽瑜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正懒洋洋的躺在软榻上,旁边小丫头捶着腿,一个丫头伺候着她吃着冬日里极难得的水果,切的一小块一小块,银签子插着吃,端的是享受啊。

    徽瑜挥挥手让两个小丫头退下去,站起身来在桌前就写了一封信给邢玉郎,将信封好递给雪莹,“以最快的速度送出去。”

    “是。”雪莹接过信立刻就出去了。

    徽瑜看着窗外有雪花打着转飘落下来,若不是这一出她差点忘记了,这次朝堂动、乱表面上因为督察院出了岔子,但是实际上却是皇上察觉了皇子结党,这才肃清朝堂。

    然后男主姬夫晏借着这次机会,在很多要务上都安插了许多他自己的亲信。只是他十分的聪明,安排的都是不是正职而是副职,一点都不打眼。可是等到正职被拿下的时候,到时候这些要职上可都是他的人了。

    姬夫晏成为男主,这份深谋远虑的本事,也的确是不容小看。

    徽瑜的信送进了驿站,姬亓玉就得到消息了,看着章敞说道:“一个月来这是第四封信了吧?”

    “是,北安侯跟他的外孙女还真是祖孙情深,有说不完的话呢。”

    “把信劫了,将内容抄下来,然后原样送回,不许被驿站的人察觉。”

    “是。”

    章敞下去后,姬亓玉把玩着书桌上的白玉镇纸,一双眸子丝毫不见涟漪。

    今日更新完毕,三万一千字哦,多写一千字感谢大家的支持,挨个吻个,明日继续·(*^__^*)嘻嘻……


………………………………

第四十五章:怎么能给忘记了!

    钩獡庥za徽瑜最近总觉得眼皮跳个不停,就算是用白纸贴上也不管用,这种心烦意燥在得到自己的信被动过的消息之后,心情才慢慢的平复下来。

    挥挥手让丫头退下去,徽瑜躺在软榻上,抬眼看着窗外入目满是碧色的风景,可是心里却是压了一块大石般,几乎令她喘不过气来。

    谁动了她的信?

    若不是她跟外祖父的信中都会夹着暗记,只怕是外祖父也不会发现信被动过了。有立刻把这个消息给自己传过来,这次却没有走驿站,而是派了心腹偷偷送来的。

    可见外祖父如今也没能查出这个任人是谁。

    徽瑜想不到自己在什么地方让人起了疑心,居然会想到截信这一招。

    此时,姬亓玉已经是第三次再看董徽瑜写给刑玉郎的信,信是很平常的问安信,从心里根本就看不出他所怀疑的,凝眉良久,难道是自己太过于疑心了么?

    然则不管如何,他总觉得董徽瑜这个小丫头不太简单,这种不安如骨附蚁一般。

    章敞匆匆赶来四皇子的居所,没想到在大门前居然遇上了郭令仪。两人同时停下脚步,含笑打量着对方。

    章敞,首辅章含龄的长子。

    郭令华,大学士郭士铮的次子。

    两人都是嫡出,且都跟四皇子来往甚密,只是这份来往大多是不显于人前,只是两人心中都知道对方跟四皇子走得颇近。

    “章兄。”

    “郭兄,别来无恙。”

    两人对视一眼,呵呵一笑,谁也不说自己来这里是做什么,相携一起入内,路上两人机锋不断试图探听些许,奈何两人皆是口风严谨之辈,竟是丝毫探听不得。

    蒋青匆匆迎了出来,瞧这二人忙躬身行礼,“见过两位公子,今儿个倒是巧,两位竟是一起来了。”两人皆没有取得功名入仕,自然是口称公子。

    “烦蒋公公通禀声,恒臣有要事跟殿下回禀。”章敞上前一步首先说道,眉宇间还带了几分急色。

    蒋青立刻说道:“两位公子请稍候,奴才这就去。”

    郭令华对于章敞这般的行径没有丝毫的生气,只是对着蒋青点点头,径自在厅里的圈椅上坐下等待。

    章敞瞧着郭令华不急不躁倒是显得自己有几分轻浮了,皱皱眉也跟着坐了下来,只是两人之间再也没交谈一句话。两人的父亲在朝堂上说不上是敌手,但是也算不上是朋友,所以两家的子女除了女眷来往略显亲密些,其余皆是泛泛之交。

    更何况,两人都是效忠于四皇子,但是究竟谁能成为四皇子的心腹,他们两人也是较着真的。

    很快的蒋青就出来了,对着章敞说道:“殿下请公子进去,郭公子还请稍等。”

    “是。”郭令华丝毫没觉得自己被薄待,一本正经的继续等着。

    蒋青带着章敞往里走,拐弯时又看了郭令华一眼,心里想到倒是个沉得住的性子。

    章敞见了姬亓玉废话也没说,直接说道:“恒臣听家父无意中吐露一句,似是二皇子借着夏家在朝中隐隐有所作为。”

    姬亓玉坐在书案后,听到此言抬头看着章敞,“依恒臣之见,该当如何?”

    章敞一时语塞,但是很快的又说道:“二皇子一党羽翼渐丰,若是借着这次机会在朝中要职安上自己人,以后怕是于殿下不妙,还请殿下早作筹谋。”

    姬亓玉不语,他当然想要早做筹谋,奈何母族势微,无力可借。皇上防他们几个儿子甚严,私自结交大臣,这样的罪名谁当得起?二皇兄有母家可依靠,不用他自己出手,夏家就能为他神不知鬼不觉的安排好了,可是自己有什么?况且父皇多疑,此次谁能保证父皇雷霆手段之下,不是试探他们?他不敢赌,也赌不起。别人赌输了,总还有母妃护着求情,可他什么都没有,只有落井下石的一众兄弟。

    想到这里也有几分心烦意乱,看着章敞说道:“父皇春秋正盛,恒臣,你太浮躁了。”说到这一顿,又看着他说道:“年后春闱,你需加把劲才是。”

    章敞面带愧色,又有几分心惊,垂手说道:“是恒臣太心急了。”他还没有功名,虽然今科已取得进士,但是明年春闱才是最要紧的。

    姬亓玉点点头,又看着他说道:“以后董家的信你不用管了,用心读书,不指着能一举拿个状元郎回来,至少也要取得进士前二十的佳绩,到时候才好趁势而为。”

    “是,恒臣定会努力。”章敞也知道名次的高低,将会直接决定他所受官职大小,是留京还是外放。

    挥挥手让章敞退下,姬亓玉背对着蒋青,重重的叹口气,好一会才说道:“让郭令华进来。”

    “是。”蒋青大气也不敢出的赶紧出去传唤了。

    郭令华站起身来,步子不急不缓的跟着蒋青往外走,方才章敞出来的时候,尽管在自己面前尽量掩饰,但是还是瞧出了他的神色有些不对,可见殿下心情正不好,他还需要打起精神来。

    他是郭家次子,上有聪明绝顶家族看中的一母同胞的嫡亲大哥,他可不想一辈子被大哥死死的压一头。大哥寻常与二皇子一党来往颇密,他思来想去还靠上了从不张扬的四皇子。四皇子也许不是诸位皇子中最有权势的,也不是最有靠山的,但是却是最能忍的,与他一样。

    “肃之,你来可是有要事?”姬亓玉已经方才波涌的心态压下,郭令华素来无要事不登门。

    郭令华俯首一躬,这才道:“回殿下,确有要事。肃之听闻最近朝中颇有风波,木秀于林,风必催之,殿下,慎思。”

    姬亓玉深深地看了郭令华一眼,原来是是怕自己轻举妄动,这才赶着来给自己灭火的。郭令华跟章敞两人意见相左,章敞所言固然浮躁,不过下手为强也不无道理。郭令华以稳为上,步步为营,可是太过安稳难免脚步踌躇患得患失了。

    “肃之所言有几分道理。”姬亓玉温和的说道,又加了一句,“固步自封,难免错失佳机,偶尔冒进也有意外之喜。”

    郭令华听着这话心中思量一番,一时间也摸不清楚四皇子究竟意欲何为,只得说道:“肃之领教。”

    等到郭令华也离开之后,姬亓玉的眼神又落在了徽瑜的那封信上。

    “外祖,最近我常不觉开怀,临近年关风雪渐密,不能外出玩耍,实属无聊。若是能陪着外祖在边关骑马打猎才是自在,奈何我娘亲怕我性子养野了,竟不许我去,呜呼哀哉!我乃胸有乾坤之人,怎么会这般的玩物丧志,不能自已……”

    心中多是董徽瑜对着邢玉郎控诉董二夫人眼里约束她的事情,信中也提到了几点董家不开心的事情,不过都不是大事,不过后院纷争本就是女子的天下,姬亓玉看过也就没放在心上。眼睛一直落在那几句话上,他总觉得董徽瑜那句临近年关风雪渐密那几句意有所指。他想了想今年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