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村花的北宋市井生活-第6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徐东临一得了妙儿的鼓励,立时“唰唰唰”的连甩了几镖、很快就把手里剩下的九只飞镖都扔完了,可惜的是没一支扔中那可以把一篮子葡萄带走的狮子……

    徐东临虽然十镖都没打中,但却也不再掏钱买飞镖,只笑着对妙儿说道:“你要不要玩几把试试?”

    妙儿见徐东临扔了十镖都扔不中、心想她定是更加扔不中,于是下意识的连连摆手:“不了,我的准头可是比你还差!我看你瞄得还有几分准,不如你再花个十文钱扔十把,兴许这回你就能打中狮子!只要你后十把能有一把打中狮子,那我们拿二十文钱买了一篮子葡萄,算起来倒是一点都没亏!”

    徐东临却是一脸坚决的摇了摇头,随后拉着妙儿往后退了几步,才指着那八卦盘小声说道:“那些卖家可是个个都是人精!我即便是花上个几百文、甩了几百飞镖,那八卦盘上的畜牲都让我给打了个遍,也很难打到那狮子!”

    妙儿闻言十分不解,问道:“为何打不中?”

    “因为那钉了狮子的格子比其他格子要小上许多,很是不好瞄准!”徐东临说出这丢飞镖扑卖物事的奥秘所在后,便笑着说道:“所以这丢飞镖就是图个新鲜好玩,花几文钱玩上几把就够了,玩多了可就是白白给卖家送钱咯!”

    徐东临话才说完,就真有个买家一口气扔了掏了一百多文钱、仍了一百多支飞镖都没打中狮子,把他气得最终只好不甘心的瞪一眼卖主、然后甩袖子走人。

    那少年郎见了也不见怪,笑嘻嘻的把钱袖了后,便扯开嗓子继续大声的吆喝招揽买家……显然这卖葡萄压根儿就不是他的主要目的,赢买主的钱才是他的主要目的。

    妙儿还是第一次在北宋见到这种赌博性质的游戏,于是她马上拉着徐东临再去了另外一个摊子前,打算瞧瞧别的扑卖法子———这回的摊主是个四十出头的汉子,他的面前同样摆着一张矮桌,桌上零散的堆放着七、八枚铜板子儿;除此之外,那汉子身边还有着一篮子用来扑卖的鸡蛋。

    徐东临指着那篮子鸡蛋对妙儿介绍道:“瞧,这是扑卖鸡蛋的小贩,这鸡蛋扑卖一次大约十文钱上下,扑中了就能以十文钱拿走十个鸡蛋。我瞧这卖家桌上摆了七、八文铜钱,应是用掷铜钱的法子扑卖鸡蛋……”

    妙儿一听便觉得这“掷铜钱”的法子肯定比扔飞镖来的容易,于是马上好奇的追问道:“掷铜钱?你且说说怎么个掷法!”

    徐东临早汴京呆了多年,对这些自是耳熟能详,于是他马上仔细的介绍道:“所谓‘掷铜钱’,就是拿一枚或几枚铜钱往地上扔,看铜钱哪面朝上;如果事先买卖双方约定带字儿的一面朝上为赢,那如若买家扔的铜钱字面朝下,那买家就必须得按照约定如数把钱付给卖主……但买家虽然付了钱,可却买不到任何物事、或只能买到比市价贵上许多的物事。”

    就在徐东临向妙儿介绍“掷铜钱”这个扑卖法子时,正巧有个跃跃欲试的青衣汉子摩擦着双掌上前问了卖家一句:“你这鸡蛋多少钱扑一次?怎么个扑法?”

    发表评论

    标题:

    验证码:

    新版目前只针付费用户开放,请充值后使用该功能。


………………………………

第三十九章     全民皆扑卖(二)

    纵横注册用户请直接登录

    用户名:

    验证码:

    没有纵横账号?

    保存设置

    村花的北宋市井生活

    卷四汴京篇第三十九章

    全民皆扑卖(二)

    卖家一见有生意上门、马上十分殷勤的答道:“扑一次十文钱,‘六叉四快’算你赢,‘六快四叉’算我赢,‘五叉五快’则算我们打了平手;你若扑赢了便能拿走我十个鸡蛋,若是输了你拿出来的十文钱便归我,货真价实、童叟无欺。”

    这鸡蛋平常一个至少也得卖五、六文钱,十个就得五、六十文钱,因此青衣汉子觉得这卖家开的价钱还算是便宜,于是他很快就取出十枚铜钱、当成赌注压在桌上。

    压了赌注后,买家先是取了一枚卖家放在矮桌上的头钱,放在嘴边呵了口气,随后一手按住铜钱,另外一手把拇指和食指扣在一起、瞧准了后轻轻的弹了下那枚铜钱,并大喝了声:“走起来!”

    那枚被弹过的铜钱马上飞快的在小矮桌上转了起来,围观的众人也下意识的屏住呼吸观察那枚飞速旋转的铜钱,那枚铜钱越转越慢、最终终于转得有些摇摇欲坠,很快就在众人期盼的目光下倒在了矮桌上……

    那铜钱一“啪”的一声平倒在矮桌上,众人便争先恐后的拉长脖子去瞧那最终结果,一见是写着“宋元通宝”的那一面朝上、马上发出了阵阵喝彩声,尤其是那青衣汉子更是一脸喜色,马上喜滋滋的开始转第二枚铜钱。

    妙儿不懂众人为何喝彩,于是扯了徐东临的衣袖问道:“他们为什么都拍手喝彩?‘六叉四快’、‘六快四黑’又是什么意思?那少年郎说得那般快,我都还没弄明白、那青衣汉子就开始转铜板儿了!”

    徐东临闻言马上指着桌上那几枚铜板儿解释道:“他们说的是赌行里的黑话———带字那面朝上他们都叫做‘叉’,也有人称为‘字面’;没字那面朝上他们则叫做‘快’,也有人称之为‘黑面’……”

    “‘六叉四快’的意思是指,若是买家转的铜钱有六次都是字面朝上,那就算是买家赢了;‘六快四黑’则是指,若是买家转的铜钱有六次都是黑面朝上、那就是卖家赢了;若如买家转的铜钱分别是五次字面、五次黑面,那就算是平局、这一局便不作数。”

    这些规则不算太难,妙儿弄清楚一些北宋才有的特定名词后,马上就明白了徐东临的话,并紧接着指着卖家放在桌上的七、八文钱问道:“那他们为何管卖家放桌上的几枚铜板子儿叫‘头钱’?”

    “这也是扑卖的规定,一般用来掷或转的铜钱,都被称作头钱……”

    原来宋朝人扑卖或是赌博,用来掷的铜钱都叫“头钱”。这“头钱”有时只用一枚,有时则三枚同掷,有时四枚、六枚甚至八枚同掷。其中三枚同掷叫“三星”,四枚同掷叫“四摊”,六枚同掷叫“六成”,八枚同掷叫“八七”。

    妙儿听了徐东临的解释后,再细细的一琢磨扑卖鸡蛋的卖家先前说的规则,再抬眼看了下正在进行的扑卖,很快就隐隐约约有些明白这扑卖是怎么玩了,于是她马上对徐东临说道:“我明白了!这个买家没有玩三枚以上同掷对吧?他选择了一枚一枚掷的保守法子……”

    妙儿说着顿了顿,才接着往下说道:“那十个鸡蛋本就远远不止十文钱,所以买家要是以十文钱扑到、那他就算是赚到了!可他若是运气不好没扑到,卖家不但不用给橘子、还白白赚了十文钱!怪不得你先前说扑卖得靠运气,谁都有可能走运得到好处!”

    妙儿把这扑卖的游戏规则弄清楚、再听了徐东临的介绍后,才知道这“扑卖”也被称作“博卖”或“卖扑”,简单来说就是商贩以赌博招揽生意。扑卖的主要方式有三种———分别是“掷铜钱”、“摇签”和“丢飞镖”。

    而其中的“摇签”最为简单,不似掷铜钱和扔飞镖那般复杂———卖家一般会在签筒里搁一把小竹棍,上面刻上不同的数字,从零到九;买家扑卖时连摇三根竹棍出来,如果这三根竹棍上面的数字加起来大于十五,那就算买家赢,反之则算买家输。

    不过虽然扑卖的方式有三种,但小贩最常用的还是掷钱或转钱,毕竟这个既简单又不容易被赢走物事……

    而扑卖这种“赢者得物、输者失钱”,带着一丝赌博色彩的买卖方式,在北宋是一种全民都十分热衷的博彩行为,甚至可以说是无时无处无物不能扑卖,扑卖更是成了宋朝都市居民的一种生活方式……

    小到衣物玩偶、冠梳领抹、头面衣着、珠宝首饰;大到铜铁器皿、衣箱瓷器、车马船舫、宅院土地;奇巧器皿、百色物件,这些大小物事出售时都会采用“扑卖”这种方式,以这样的方式让百姓们争相竞买。

    妙儿得知扑卖这一娱乐在北宋竟如此盛行后,顿时觉得实在是有些太不可思议了———扑卖点水果、衣物或玩偶等物事倒也无伤大雅,但大到车马、宅院甚至土地和人都玩“扑卖”,让扑卖成了一种大家都无比热衷的生活方式,似乎还是太疯狂了一点……

    而就在妙儿和徐东临讨论扑卖的时候,那个青衣汉子已转到最后一枚铜板子儿了,因先前他转的九枚分别是五快、四叉,因此这最后一枚尤为关键———若是这一枚为字面,那便五五打平、没有胜负,若是这最后一枚依旧是黑面,那青衣汉子掏出来当赌注的十文钱,可就得落入那卖家囊中了!

    如此刺激、胜平难分的局面让围观的人都跟着激动兴奋起来,甚至还有那好事者想替那青衣汉子转这最后一枚铜板子儿,并信誓旦旦的保证一定会替他转成平局!

    这玩扑卖图的就是个刺激兴奋,因此这青衣汉子自是不会把决定输或平局的最后一把交给别人来玩,只见他深吸了一口气后,很快就用手指重重的弹了下最后一枚铜板子儿,让它飞快的在小矮桌上旋转起来……

    那最后一枚铜钱转了许久,才在众人期待的目光下跌跌撞撞的倒在了桌面上,那枚铜钱一跌稳了、那青衣汉子离开瞪大眼睛上前仔细瞧看,看完马上垂头丧气的低声骂了句:“真是晦气!就差这一枚了,竟给老子来了个黑面!不玩了、不玩了!”

    那青衣汉子边说边把手边那十文钱扔给了卖家,众人这才发现青衣汉子最后还是扑输了,于是围观的人马上你一言、我一语的议论开来,这个说那青衣汉子手气实在是太不好了,那个说就差一枚就能打成平局、就这样输了真真是可惜等等!

    妙儿先是目睹了徐东临扔了飞镖、博葡萄,后又目睹了那青衣汉子转铜钱、博鸡蛋,于是一时被勾得心痒痒的、也想跟着玩一回!于是妙儿马上拉着徐东临四下找寻想要扑卖的物事,并很快就被一个带着一篓子肥蟹、做渔民打扮的小贩吸引了注意力……

    发表评论

    标题:

    验证码:

    新版目前只针付费用户开放,请充值后使用该功能。


………………………………

第四十章     扑卖螃蟹

    纵横注册用户请直接登录

    用户名:

    验证码:

    没有纵横账号?

    保存设置

    村花的北宋市井生活

    卷四汴京篇第四十章

    扑卖螃蟹

    妙儿一拉着徐东临凑到那渔民面前,就发现他身前那一篓子的螃蟹个个都鲜肥无比,让妙儿馋得下意识的咽了咽口水,心里更是闪过了各式各样的螃蟹做法———清蒸螃蟹、红烧螃蟹、香葱煎蟹、面拖花蟹、油炸螃蟹,每一种都叫妙儿馋得直流口水!

    而就在妙儿把那渔民身前那篓子螃蟹转换成各种美味时,那渔民已亲切的招呼了句:“小官人、小娘子,可要博一搏这螃蟹?这螃蟹是我今儿才从湖里捞起来的,可新鲜喽!”

    那渔民的话让妙儿立时有了跃跃欲试的冲动,并很快就学着别人的样子、故作老道的问道:“你这螃蟹怎么个博法?”

    那渔民一见妙儿对扑卖螃蟹感兴趣,马上殷勤的介绍道:“往铜盆里掷铜钱、且铜钱须得都落在铜盆里,输赢按照扑卖的老规矩———落入铜盆里的铜钱‘六叉四快’就算你赢!博一把只要一百文钱,赢了小娘子就能用一百文钱买走我这一篓子的大螃蟹;若是不巧输了、小娘子也不过是失了一百文钱而已……小娘子要不要博上一把试一试运气?”

    那一篓子螃蟹少说也值二两银子,若是妙儿运气好只用一百文钱便买下,那可算是拣了个大便宜……不过这个掷铜钱的法子却和妙儿先前见过的有些不同,似乎增加了必须把铜钱掷进铜盆里这个难度。

    不过这一百文钱也不算是什么大钱,输了也就当是图个乐子,于是妙儿很快便点了点头,道:“你这螃蟹看上去的确是不错,我便博一把试试!”

    妙儿话音才落,徐东临就主动掏了一百文钱递到那渔民手里,那渔民接了钱后马上拿了十枚头钱递给妙儿:“小娘子你且把这十枚头钱一枚枚的往铜盆里掷,逐一掷完后我们便知道输赢如何了!”

    妙儿点了点头,随后用右手掂了掂那枚铜钱,瞄准了渔民身边放着的小铜盆后、一甩手就把铜钱扔了进去,那枚铜钱在铜盆里打转了一会儿后、便歪歪斜斜的倒了下去,妙儿见了马上紧张的拉长脖子往铜盆里瞅,见那印着“宋元通宝”的一面朝上,马上欢呼道:“是字面、是字面!”

    徐东临也跟着高兴的说道:“不错、不错,头一回就博了个好彩头,有戏!”

    倒是那位渔民十分淡定,只见他笑眯眯的高声喊到:“字面一回,请小娘子接着掷第二枚铜钱……”

    妙儿闻言马上有些紧张的把手里那枚铜钱给扔了出去,铜钱稳稳当当的落在了铜盆里,并且最终还是字面朝上,把妙儿喜得信心倍增、当下就一鼓作气的把手里的头钱全都扔了出去,并期盼能一鼓作气的扔出六枚字面来……

    没想到最后的结果却有些让人出乎意料———妙儿扔进去铜盆的头钱里头,九枚当中有六枚是字面,可惜偏偏有一枚铜钱妙儿一时手歪没能扔进铜盆里、落到了铜盆外,于是这局便算是妙儿输了,不但螃蟹没能博到还白白失了一百文钱。

    这样的结果让妙儿既失望又有些不甘心,那扑卖螃蟹的渔民也是个人精儿,他一边飞快的把赢来的铜钱袖了、一边瞅准了妙儿脸上的不甘,大声的冲徐东临说道:“这位小官人看起来是那不差钱的主儿,何不索性把人情做到底、再花一百文钱让这小娘子再博上一回呢?”

    那渔民说着意义深长的看了徐东临一眼,意有所指的说道:“花区区一百文钱买小娘子一个高兴,这笔买卖划算得很哩!”

    那渔民的话让徐东临心思一动、很快就明白这渔民是在教他哄小娘子,虽然这渔民也是存了想再赚一笔的心思,但徐东临还是任宰任剐的一口气数了两百文钱递给他,然后一脸鼓励的对妙儿说道:“四娘,你若是觉得先前那次只差那么一点太可惜了,那你再玩两把便是、不用替我省钱。”

    妙儿听了忍不住拿徐东临先前说的话来反问他:“你不是说小赌怡情,这扑卖玩个一次就够了,玩多了就是白白给人送钱吗?”

    妙儿的反问让徐东临脸上的笑容立时凝固住,语气也变得有些不自在:“我……我这不是看你头一回玩,想让你玩得尽兴些吗?再说了,这头一次玩扑卖的人都忍不住一次玩个三、四把,我当年也是这样!只要你尝过鲜后,今后不常惦记着玩这个就无妨!”

    徐东临语气僵硬的找了一大堆借口,企图用这些借口来掩饰他想让妙儿开心的本意,更是有些担心妙儿会看穿他心里藏着的那点小心思……

    所幸的是妙儿眼下的心思全都放在扑卖螃蟹上头,因此她也没继续再揪着这个话题不放,而是一脸认真的握着拳头说道:“这回我一定要把铜钱全都准确无误的扔到铜盆里,绝不会再大意犯下先前的错误!”

    守在一旁的渔民一听这话、马上动作利索的把铜盆里的头钱拣了起来,然后十分殷勤的递给妙儿、并不忘说了一箩筐的好话:“我瞧着小娘子的运气一点都不差哩!先前也不过这手抖了一下才会失了准头,这回慢慢的扔、准能博个好彩头把我这一篓子螃蟹抱回去!”

    妙儿也不和那渔民多说这些没用的话,而是马上屏住呼吸、小心翼翼的用手里的铜钱瞄准铜盆,瞄得差不多了便猛的把铜钱扔了出去,那渔民一听到清脆的响声、马上上前查看结果,并大声的唱道:“字面一回!”

    妙儿闻言并没有感到开心,而是一连再扔了七枚铜钱,而这七枚铜钱里头有四枚也扔出了字面———也就是说加上先前扔的那枚,妙儿扔的铜钱里头已经有五枚是字面了!如此一来,妙儿手上剩下的那两枚铜钱必须得有一枚还是扔出字面,这样妙儿才能赢得这一局!

    于是这随后两枚铜钱妙儿是小心翼翼的瞄了又瞄,一直到她觉得瞄得十分准确了,她才用不轻不重的力道把铜钱扔了出去,那第九枚铜钱依旧是稳稳当当的落入了铜盆里,可它转了一圈后却是“啪”的一声、字面朝下的倒了下去!

    这第九枚铜钱没能扔出字面来,让妙儿脸上有了一抹失望的神色,徐东临见了马上开口安慰道:“别着急,你手上不是还有一枚铜钱吗?这枚一定会扔出字面来!”

    “但愿如此。”

    妙儿说着重新打起精神,小心谨慎的把最后一枚铜钱朝铜盆扔去,那最后一枚铜钱落入铜盆后竟一直旋转不倒,把妙儿急得双手紧握成拳、一脸紧张的盯着那在盆子旋转的铜钱,更是下意识的祈祷说道:“字面!字面!一定要字面!”

    在妙儿的祈祷下,那最后一枚铜钱终于“哐当”一声倒在了铜盆里,并且如妙儿所愿是字面朝上,把妙儿兴奋得不顾一切的捉住徐东临的手,语气激动的说道:“我赢了、我赢了!我真的赢了!六叉四快,我们晚上有螃蟹吃了!”

    妙儿说完马上笑嘻嘻的冲那渔民摊开手,那渔民见胜负已分、只能垂头丧气的把那一篓子螃蟹递给妙儿。妙儿接过螃蟹后却把另外一只手也伸了出来,照样摊开伸到那渔民面前,一副讨要物事的模样……

    那渔民见了故意装傻,道:“螃蟹我已经给了,小娘子你还想要什么?”

    妙儿闻言笑眯眯的伸手指了指那渔民的袖袋,不紧不慢的说道:“小哥你得退还我们一白文钱才是!先前我们可是付了你两百文钱、打算扑卖两次,没想到我运气这般好、一次就博中了,那你自然要剩下那一次的钱退还给我们了!”

    发表评论

    标题:

    验证码:

    新版目前只针付费用户开放,请充值后使用该功能。


………………………………

第四十一章     多出来的首饰

    纵横注册用户请直接登录

    用户名:

    验证码:

    没有纵横账号?

    保存设置

    村花的北宋市井生活

    卷四汴京篇第四十一章

    多出来的首饰

    那渔民本来还指望妙儿和徐东临一高兴、就把这茬给忘了,让他多得个一百钱弥补损失,没想到妙儿却是把帐算得一清二楚并记得牢牢的,于是他只能不情不愿的从袖口里掏了一百文钱出来,怏怏的递还给妙儿。

    妙儿接过那小串钱后直接丢给了徐东临,并且一脸高兴的对他说道:“走!我们不逛了,这就回家去蒸螃蟹吃!”

    见妙儿高兴、徐东临也下意识的跟着高兴,道:“好啊,我还没尝过你做螃蟹的手艺,今儿正好尝上一尝!”

    妙儿笑嘻嘻的说道:“那你今儿可就有口福了!我会做的花样可多了———清蒸螃蟹、红烧螃蟹、香葱煎蟹、面拖花蟹、油炸螃蟹,你想吃哪种我就做哪种,包你吃得回味无穷、意犹未尽!”

    “清蒸和红烧我都喜欢吃,爆炒也不错……”

    两人就这样你一言、我一语的闲聊着下山,下了山后只奔州桥、很快就拎着螃蟹回到了家,并兴冲冲的跑到前厅、第一时间向苏二娘和巧娘展示胜利果实!

    妙儿绘声绘色的和苏二娘她们说了扑卖的过程后,便拎着那一篓子螃蟹去了厨房,准备亲自把这一篓子螃蟹给做了……

    只见妙儿一边往身上系围裙,一边请苏二娘使个丫鬟去把张大郎和张三郎夫妇请回来,而巧娘则被妙儿打发去接张四郎下学,徐东临也没闲着、被妙儿打发去酒肆打几坛子好酒回来……总之妙儿打算一家人都到齐了,才热热闹闹的吃全蟹宴!

    被妙儿派了差事的人很快就各自出门去了,倒是巧娘磨磨蹭蹭了半天还呆在厨房不肯走,一直到一连被妙儿催了好几次、她才扭扭捏捏的说道:“妙儿,既然我们请了徐四少爷在家里吃全蟹宴,那不请徐五少爷似乎有些说不过去吧?”

    巧娘的那点心思妙儿可是心知肚明,但她却偏偏不直接顺了巧娘的意思,而是故意不解的问道:“这徐四少爷可是陪着我逛了一整天,不但带我去了京城有名的瓦肆、还带我去逛了相国寺,人家作陪了一整天、我请他吃顿饭也是应该的!可徐五少爷又没带我出去逛街,我无端端的请他吃饭做什么?”

    妙儿说得句句在理、让巧娘一时找不出话来反驳,只能含含糊糊的嘀咕了句:“把徐五少爷一并请过来也就多双碗筷而已,我不过是想着他平日里和我们走得也算亲近,才想着叫他一起过来热闹、热闹!”

    妙儿听了这话故意长长的“哦”了一声,一脸揶揄道:“原来是巧娘你想徐五少爷了、所以才想请他过来……既然你想他了、那就把他请过来呗,我又不会死命的拦着破坏人家的好事!”

    “谁想他了?妙儿你再胡说八道我就不理你了!”

    巧娘说完重重的跺了跺脚,然后气鼓鼓的走了……可惜当她接张四郎回家时,身后还是跟了徐东汉那个话痨,显然她虽然被妙儿打趣得有些不好意思,但到底还是没能忍住、偷偷的让徐东临的小厮去把徐东汉叫了过来。

    于是妙儿一家人和徐东临兄弟很快就围成一桌,待热腾腾的螃蟹都端上桌后,大家伙儿便开了一坛子上好的女儿红,一人一碗的喝了起来!并且徐东汉一听说是到张家来吃螃蟹,还特意从家里的暖房搬了几盆开得正盛的菊花过来,让一群人得以边喝酒吃蟹、边赏菊……大家伙儿一直热热闹闹的聚到辰时,徐东临兄弟才酒足饭饱的告辞离去。

    带大家伙儿都散了后,妙儿才把巧娘拉到她住的屋子,把今儿出去逛市集买回来的物事一溜的排开,并指了那些小娘子用的物事说道:“这领抹和绢花是我特特买回来送给你和嫂子们的,你且先把中意的挑了。”

    巧娘和妙儿感情可是比亲姐妹还亲,因此她也不和妙儿说那些虚伪的客套话,很快就挑了一条领抹和一朵淡紫色的绢花,并笑着说道:“这花平日里戴有些太过招摇了,等乞巧节到了、我们出去看花灯时我再戴!”

    妙儿一边整理给张大郎他们的物事,一边随口答了句:“随你,你喜欢就好!”

    巧娘把挑中的物事收好后,便开始好奇的翻看妙儿买回来的其他物事,很快就一脸兴奋的大声说道:“妙儿,你怎么一口气买了这么多首饰?哇,这只金步摇金灿灿的真好看!”

    妙儿这才想起徐东临送了她一只金步摇,于是马上据实说道:“那支金步摇是徐四少爷送给我的生辰礼物,说实话我还真没料到他会送生辰礼物给我,因此他拿出那支金步摇的时候,我一时还没反应过来、以为是别人落下的物事……”

    “这徐四少爷也算是有心,”巧娘说到徐东临便忍不住顺道损了徐东汉一句:“你看那徐五少爷来咱家吃蟹也不晓得给你送件礼物,他可是早早就晓得你今儿过生辰!真是个小气鬼!”

    妙儿见巧娘习惯性的喜欢损徐东汉,有些无奈的摇了摇头,道:“徐五少爷不是搬了几盆菊花到我们家来了吗?他也算是有心了。”

    “那几盆菊花算什么礼物啊?反正他就是个小气鬼!”巧娘边说边继续翻妙儿带回来的物事,很快就兴奋的举着一个银手镯对妙儿说道:“妙儿,这只银手镯真漂亮!上头还缀了精巧的铃铛,戴了后一甩手就会有清脆的铃铛声,真真是有趣!”

    妙儿听了这话、马上下意识的抬头看了巧娘手中的银手镯一眼,然后一脸惊讶的“咦”了句,道:“这手镯我在相国寺时的确是相中过,不过我后来却舍了它、买了那对翡翠耳环啊!这手镯不该出现在这里才对,难道那卖首饰的道姑包错了物事、错把这个银手镯当成耳环包给我了?”

    妙儿话音才落、巧娘就从一堆物事里拿出一对翡翠耳环,高举着说道:“你说的那对翡翠耳环是这对吧?”

    妙儿接过耳环细细的看了看,道:“没错,当时我除了看中了这对漂亮的翡翠耳环,还看中了一只绿汪汪的玉镯、和你手上拿着的那只银手镯,不过我想着一下子买三件首饰有些太过奢侈了、且也没太多机会戴,于是最终只买了那对翡翠耳环……”

    妙儿说着一脸疑惑的看着巧娘手中那只银手镯,随后目光下意识的扫视桌上那一堆物事,很快就把里头的一个看着眼生的锦盒拿了出来,打开后一眼便认出装在锦盒里的正是她先前看中的那只玉镯!

    妙儿看中的三件首饰都被妙儿莫名其妙的带了回来,这让妙儿一脸迷茫的说道:“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我明明只买了一对翡翠耳环,这么另外两件我看上的首饰也会在我手上?到底是谁把这两样物事偷偷塞到我装物事的包袱里的?”

    巧娘这个局外人仔细的想了想后,马上猛一拍手说道:“一定是徐四少爷!陪着你一起逛街的人只有他,一定是他偷偷的买了你喜欢的首饰,然后再偷偷的塞到你的包袱里,最后我们才会在这一堆物事里头看到这两件首饰!”

    妙儿闻言十分迟钝的问了句:“好端端的他偷偷送我这么多首饰做什么?这生辰礼物他已经送过了啊!再说了,我当时并没有见他掏钱把我中意的首饰买下……”

    “傻妙儿,他送你首饰自是想讨你欢心了!他若是有心想买首饰讨你欢心,准能找到借口偷偷的去买!你仔细想想定能想起来……”

    发表评论

    标题:

    验证码:

    新版目前只针付费用户开放,请充值后使用该功能。


………………………………

第四十二章     婉拒

    全文閱讀()

    縱橫用戶登錄

    用戶名:

    密碼:

    驗證碼:

    新版全文閱讀目前只針付費用戶開放,請充值后使用該功能。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保存設置

    恢復默認

    村花的北宋市井生活

    卷四汴京篇第四十二章

    '更新時間'2011113021:02:34'字數'3060

    巧娘說到這兒突然想起了那把、一直被妙兒遺忘在抽屜里的桃木梳,於是特意拉了抽屜把那把桃木梳取了出來,說道:“瞧,他先前不也無緣無故的送了你一把桃木梳嗎?現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