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秦从献仙药开始-第6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众人一听,大松了口气,于是纷纷扔掉武器。
大当户打马来到阵前,对冒顿道:“冒顿单于,我等降……”
话还未说完,大当户却愣住了。
眉头紧锁,眺望着前方,就好似看到什么十分令他惊讶的东西似的。
很快,一万多东胡的残兵,也纷纷望向了前方,一脸的不可思议。
是的,因为他们看见前方的不远处,正有一群黑压压的铁骑,正朝这边狂奔而来。
再仔细一看,黑旗黑甲,来者不就是秦军么?
秦军铁骑奔袭到东胡来了……
这能不叫大当户及东胡士兵感到震惊么?
在这一刻,冒顿也意识到了异常,因为此时脚下的大地,都能感觉到在微微颤动了。
加上东胡人,无不是一脸诧异地望向自己的身后方向,冒顿本能的预感到,身后一定是来了大军。
心中疑惑,此时的东胡左右庭的大营者攻破了,东胡按理来说应当没有大军了才是呀?
于是赶紧回头往身后方向一看。
顿时,眼睛都瞪大了。
漫天的黑旗黑甲,正朝自己所部的后方袭卷而来……
“是……秦军!”
当看清楚后方来的军队,冒顿真的吓得心都窜到了嗓子眼,大骇!
“迎敌!快……快迎敌!”
冒顿大吼!
顿时,匈奴大军,也如之前的东胡大军一样,一时之间,惊慌失措,阵脚大乱!
………………………………
第二百二十六章 大败匈奴
秦军的出现,着实是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
谁会想到,秦军这个时候竟会出现在这东胡的领地上啊?
要知道,秦国要变法,行新政,据说内忧不堪。而且,近些年来,秦国与东胡并无争端,这个时候秦国竟然出兵来到了东胡?
这怎么可能!
可是,眼前的一幕,那些漫天的黑旗,不是秦军,还能是谁?
在这一刻,不管是东胡人,还是匈奴人,所有人都露出了一脸的骇然和惊愕,因为这实在是太意外了,意外得甚至令人感到有些匪夷所思的地步。
每个人看到黑压压的秦军时,眼神都像是见到了鬼一样的表情。
有些人甚至还怀疑是不是自己的眼睛看错了,使劲的揉了揉眼睛,生怕自己看错。
是的,它的出现实在是神出鬼没。
东胡人还好,毕竟东胡已经完蛋了,此时秦军来了,后果也不会再恶劣到哪里去。
可是对于冒顿和匈奴人来说,这可是令他们感到惊恐和绝望的事情。
要知道,匈奴历来与秦国为敌,如今秦军突然从后方袭来,大家岂能不惊?
特别是冒顿,一见到黑旗,差点就一头从马背上摔下来。
因为此时正值东胡投降之时,灭东胡的胜利已经就在眼前了,只要收降这些东胡的残兵,然后,东胡的草原、人口、畜产,就将通通都是匈奴的战利品。
可是……
这个时候秦军却莫名其妙出现了,那征战东胡的这个胜利果实,还能是自己的吗?
想到这里,冒顿险些一口老血就喷出来。他做梦都没有想到,就在这胜利在望的时候,竟然会出现这样的变故!
他是又惊慌,又担忧。
这一次征战东胡,可是关乎着自己今后在匈奴的地位,同时更是关乎着匈奴未来的兴衰。
“快,快,前队变后队,准备迎敌!”
冒顿一边命令着大军应敌,一边打马从后队冲到了前头。
这时,他也大概看出来了,秦军大约有三万余人,人数倒是与自己的匈奴大军相差无几,这倒是让他略微得到了一丝安慰。
见到匈奴大军阵脚大乱的样子,他赶紧道:“不要慌,不要慌!秦军只有三万人,咱们是草原上的武士,论骑射,我们定能战胜他们!”
经他这么一喊,骚乱的匈奴大军确实镇定了不少。
冒顿说的确实没错,虽然近些年来,秦军三十万大军,打得匈奴连连退切。但是,那并不是匈奴比秦军更弱,而是因为秦军人多,三十万对十万,匈奴不得不退却到阴山以北。
而此时,眼前的秦军,人数相等,又皆是骑兵。不论是骑术,还是骑射,可以说,秦军皆处于劣势,所以,此战只要不出意外,并不至于落败,甚至还能大胜。
虽然嘴上这般说着,但其实,冒顿心里却是极为的担忧。
因为秦军历来出征,都是数十万大军,而眼前来的只有不过区区三万骑兵,这就很不正常了。
如果秦军还有大军在后面,那今天自己就真的要完蛋了。
而且,冒顿还有一个担忧,那就是此时匈奴大军调头迎战秦军,而身后却有一万多的东胡残军。如果两军交战之时,东胡一万多人突然从后方杀来,前后夹击,那后果简直是不堪设想!
不过,此时的情形,担忧已是无用。
他只能安慰自己,一切都不会是最糟糕的。
如此,一切都还尚有可为的希望。
此时,秦军已近在眼前,冒顿一声大吼:“匈奴的勇士们,为了我们的胜利,为了匈奴的未来,杀啊!”
顿时,三万骑兵扬鞭朝漫天黑旗的秦军铁骑冲了上去……
与此同时,秦军队伍。
李阳看清冲过来的是匈奴军队时,心中大喜。
情报果然没错,匈奴的大军真的在东胡!
看来,今天是要捡一个大便宜了!
“哇哈哈……”
李阳大笑几声,然后立刻对韩信下令:“给我冲击!”
“喏!”
韩信领命,然后秦剑一拔,大吼一声:“冲击!”
顿时,三万秦军铁骑,冲势立刻猛然加快,迎着匈奴骑兵冲了过去……
李阳知道,对付匈奴骑兵,就该直接冲击,因为比骑射,秦军是比不过这些游牧民族的。
历史上,同样是抗击匈奴,为何李广全军覆没,而卫青霍去病则大获全胜?
根源实际上就是战术问题,李广这种世代生长在北方边郡、熟悉畜牧生活的人,用的战术也是骑射。但当时的汉军却无法在骑射方面与匈奴人比肩,所以汉武帝第一次派大规模骑兵部队出击匈奴,以惨败收场,四路共四万汉军损失近半,说明传统骑兵战术难以对抗匈奴。
在后来的出击中,卫青迅速摸索出了新骑兵战术原则,不与匈奴人较量远距离骑射,而是把中原步兵惯用的正面冲锋战术移植过来,用肉搏战抵消掉匈奴人的骑射优势,这才取得了大的胜利。
同样,蒙恬对付匈奴骑兵的战术,也是肉搏冲击。长城大营三十万大军,骑兵只有十万,其余二十万全是步兵,所以当初收复河套地区时,骑兵只是做为机动策应的非主力部队。
做为一个穿越者,李阳自然不会蠢到用自己的短处,去对付敌人的长处。
何况,如今自己的三万铁骑,全部装备了马镫、马鞍,更加的利于冲击战术,骑兵在马背上稳定性强,同时还解放了双手,可以使出极大的力量用于砍杀。
可以毫无怀疑的说,只要秦军的铁骑冲进匈奴骑兵的军阵中,简直就是碾压性的。
韩信带着三万铁骑冲杀过去,李由的五千羽林,则留在原地,保护着李阳。
其实,李由也很想杀敌建功,可是他知道,院长这家伙怕死的很,肯定不会同意羽林军也参与到冲杀当中去的,不由心里一阵郁闷。
广阔的草原上,两方骑兵加起来共六万大军,在草原上狂奔。
那声势,简直可以用地动山摇来形容,大地都能感觉到在马蹄下踏得微微颤动。
五百米!
四百米!
三百米!
“放!”韩信一声喝令!
顿时,“咻”的一声,秦弩齐放,漫天箭矢形成的密密麻麻的黑点,对着匈奴的骑兵扎了下来……
刹时间,匈奴冲到最前面的骑兵纷纷栽落下马,倒了一片。
马嘶声,惨叫声,不绝于耳。
冒顿也险些被秦弩射中,吓得脸色苍白。
更重要的是,自己的军队一箭未射,已是死伤上千,不由心中大骇。
不过,他倒算得上是一位了不起的领袖,心中吃惊,但还是镇定的发号施令:“全军分散,骑射杀敌!”
话落,三万匈奴骑兵,瞬间左右散开,准备对秦军展开骑射战术。
只不过,让冒顿感到意外的是,秦军三万铁骑,却是冲势不减,而且还将秦弩一扔,纷纷抄起了长戟和短剑,朝己方的队伍碾压而来……
可怜的匈奴骑兵,搭弓拉箭才射出去一波,接着就看到黑压压的秦军铁骑撞了过来。
一根根长戟直接穿胸而透,然后顺着冲势,直接被长戟捅落下马。
更有的匈奴骑兵,只来得及看到黑影一闪,接着就是一阵天旋地转,一颗头颅飞上了天空……
更加可悲的是,一些匈奴骑兵见到秦军冲过来了,于是也弃弓,拿起刀剑对搏。
可是,他们却惊恐的发现,这些冲过来的秦军,居然突然从奔跑当中的马背上站了起来,直立着身体,双手握剑,盛气凌人的劈砍下来。
匈奴骑兵一只手握住缰绳,稳住身体,只能一只手忙拿武器格挡,结果显而易见。
双脚站在马镫上,整个身体直立而起,双手握着武器,居高凌下的斩杀下去,匈奴骑兵岂能挡得了这种力量。
无数匈奴骑兵,只是一个短兵交接,立刻被秦军巨大的力量给劈落下马!
这是……什么情况?
看到这一幕,冒顿整个人都惊呆了!
秦军怎么可以从奔跑当中的马背上直立起来?
他们怎么可以双手握剑,进行斩杀?
冒顿一脸惊恐和骇然,满脸的不敢置信。
因为他简直想不明白,秦军究竟是怎么做到的!
只见此时的秦军骑兵,一个个在马背上直立身体,双手高高举起秦剑,那模样,就像是一群从地狱里冲出来的魔鬼一般,在匈奴的队伍中收割着人命……
不仅冒顿惊得瞪大了眼睛,所有匈奴将领们全都是满脸的不可思议和震惊。
身为游牧民族,他们自然懂得要在马背上直立起身体,和双手握住武器斩杀,这是有多么不切实际的事情。
而这一切,秦军居然能做到?
就在这短暂的愣神中,一名匈奴将领惊叫道:“看!他们的马上装了东西,他们可以站在那个脚蹬上!”
冒顿一看,果然如此。
只见秦军的马背上有能坐的垫子,马肚旁边还有脚蹬。
这一刻,冒顿终于明白是怎么一回事了。
也就是看明白秦军骑兵装备了这种马镫马鞍的这一刻,冒顿的心都凉了。
完了,这下败局已定了!
秦军装了这种神器,直接将骑兵变得如此神勇,那他妈这场仗还打个毛线啊!继续下去,那不得落个全军覆没?
想到这里,冒顿一阵心塞,几近吐血。
此时,三万大军,才经过一刻钟的拼杀,一下子就少了一万人。
“撤!快撤!”
看到转瞬功夫,匈奴骑兵就已经死伤近半,冒顿绝望的急忙大叫了起来,然后赶紧催马后撤逃窜。
“主帅,敌军逃窜,是否追击!”
传令校尉问道。
李阳道:“令韩信,领两万铁骑追击!”
“喏!”
传令校尉立刻打马冲向阵中的韩信,传令过去。
很快,韩信就分兵两万,朝大败而逃的匈奴残部追了上去……
………………………………
第二百二十七章 收东胡
匈奴残军一去,空旷的草原上,就只剩下一万余秦军,及不远处的一万余东胡残军。
此时的东胡残军,已是惊愕一片!
秦军与匈奴的对战,简直是让他们大开眼界,震憾不已。
一刻钟不到的功夫,原本气势凶凶的匈奴骑兵便大败而逃,这落败的速度,着实是让人大跌眼镜。
更重要的是,那些秦军骑兵的战力,更是让所有东胡残兵感到心惊。
这样的战斗力,莫说三万匈奴骑兵,就是七万匈奴骑兵,估计也得败下阵来不可啊。
可以这么说,此时的东胡残军,已经是完全被秦军铁骑的战斗力给震慑在了当场,一个个面面相觑。
当然,他们心里也有一个疑惑,那就是秦军怎么会出现在这里的?
而就在东胡人心中疑惑不解之时,李阳也已经集结了剩下的秦军,然后朝东胡残军这边赶过来了……
对于李阳来说,这可是胜利果实啊,自然得采摘到手里来。
很快,李阳就带着近万铁骑,及五千羽林军,浩浩荡荡的来到了东胡残军的阵列前。
此时的东胡残军,一见到清一色黑旗黑甲,肃杀一片的秦军队伍逼近阵前,立刻就惊慌了起来。毕竟,李阳所率领的可是精锐,而且那五千羽林军,更是精锐当中的精锐,玄黑的盔甲,及头盔上面,还有一支长长的羽毛,看上去就好像是五千将军阵伍一样,威风凛凛,极为的有冲击感。
“你们可是东胡军队?”
李阳打马走出阵列,大声喝问道。
见秦军没有冲杀过来,东胡残军倒是略微镇定了一些。
这时,大当户也立刻走出军阵,来到前头,深深一揖,道:“在下东胡大当户,谢秦军相援!敢问将军姓名?”
李阳道:“我乃大秦国政院院长李阳。”
“国政院院长李阳?”
一听这话,东胡人纷纷惊讶,这么一个年轻人,竟然是大秦国政院的院长,掌领朝政的人?
许多人都感到暗自惊讶。
而大当户也是暗自心惊,原来传说中具有通天之智,治世奇才的那位大秦国政院院长,居然这么年轻?
大秦国政院院长李阳的大名,他可是听说过的。
献仙药,封丞相,改秦律,倒赵高,解饥荒,造纸术,变新法,入朝短短一年不足,功绩却盖过朝中所有百官,乃是大秦皇帝身边最爱宠信的红人,同时,也被称为是大秦百年不遇之能臣。
大当户有点意外,没想到眼前的这个年轻人,居然就会是传说中的那个大秦能臣李阳。
当然,更让大当户诧异的是,大秦国政院院长李阳,乃是秦国的文臣,在朝中主导新政,他怎么会率军跑到东胡来了?
大当户赶紧一揖,道:“在下代表东胡,见过大秦院长。”
李阳点点头,问道:“东胡王可在?”
大当户回道:“回大秦院长,匈奴突袭,我东胡王庭被破,我王已经阵亡矣!这是我东胡的小王子。”
小王子立刻见礼:“见过大秦院长救命之恩。”
东胡王死了?
李阳一听,心中大喜,这就更好了。
劝东胡王归顺大秦,还有点难度,毕竟人家是一个东胡王,而要让一个国破的小王子归顺,则是容易许多的事情。
想到这里,李阳立即对小王子道:“我大秦此来,一为救援,二为有意想让东胡投诚归顺我大秦。小王子,你可愿意投诚归顺我大秦乎?”
小王子和大当户都是一怔,显然没有想到,大秦居然会要他们东胡归顺。
不等小王子表态,李阳就接着道:“当然,我大秦绝不是匈奴,大秦行新政,轻徭役,均分田,不管是河套地区还是南边的百越之民,我大秦都一视同仁。所以,东胡归顺我大秦,我大秦绝不会视为奴隶,而是一视东胡百姓为我大秦之百姓,草原还是你们的草原,小王子本院也可以请旨皇帝,封侯爵,一世衣食无忧,享尊贵荣华,而东胡的将士,则为我大秦之将士,享我大秦同等地位和待遇,此等条件,本院可保大秦全部做到。”
小王子一听,双眼一亮,明显动心了。
因为此时的他,因匈奴突袭,王庭被破,大军死伤歹尽,父王身死,所以整个人就犹如一条丧家之犬。前一刻还在担心自己会死在匈奴人的手里,如今大秦却给出这种高规格的待遇,岂能不高兴?
当即,小王子就开心的道:“好,如果大秦真的能保证说到做到,我当然愿意。”
说到这里,小王子赶紧转头看向大当户,问道:“大当户,你说呢?”
大当户苦笑不迭,还以为大秦打败了匈奴大军,东胡终于得救了,以后要以再慢慢壮大,可是……
自己想的还是太天真了啊,人家大秦率军跑到东胡的领地上来了,怎么可能平白无故的来帮你呢?
原来,人家也和匈奴人一样,是想要灭了东胡的。
只不过,大当户心里也知道,东胡已经完蛋了,大秦就算不来,东胡也得被匈奴吞并。而如今听大秦的国政院院长李阳所言,倒是归顺大秦,比被匈奴吞并结果会好上很多。毕竟,他也是知道河套和百越,在大秦的眼里,都是一视同仁,均视作大秦子民。
这一点,眼前这个大秦国政院院长,倒是没有说谎。
就在大当户沉吟之时,李阳又道:“本院此次还有一个身份,那便是北征主帅,统领长城大营,北征匈奴,誓要灭了匈奴。只要东胡归顺了我大秦,日后大秦可保东胡百姓从此不再受匈奴欺凌,永保太平。”
李阳这么说,也是有原因的,就是告诉对方,此次大秦北征,三十万大军,匈奴要灭,而你东胡归顺则好,不归顺投诚,那就一块灭了。
很显然,这话起了作用。
大当户微微一怔,这时方才明白,原来大秦铁骑会到东胡,并非偶然,而是冲着北方这块草原来的,不仅是匈奴,还有东胡。
想到这里,大当户苦笑了一下,于是道:“东胡王庭已破,如若东胡百姓能得大秦庇护,与大秦百姓一视同仁,我等愿意投诚归顺。”
这时,其身后的一万余残军,没有人有反对的意见。
很显然,大家都清楚的知道,东胡亡了,而在小王子身上更是看不到对未来的任何希望,所以大家都没有选择的余地,归顺大秦,且结果听上去并不太坏。
李阳大喜,笑道:“好!我代表大秦接受东胡的投诚归顺,从此以后,东胡百姓,即大秦百姓,东胡疆域,即大秦之土,东胡与中原,即为一家!”
………………………………
第二百二十八章 我太苦了
李阳真的太高兴了。
谁会想到,此次北征,匈奴会给自己准备这么多惊喜呀?
冒顿带着匈奴的大军全跑来打东胡,这不仅使得匈奴本土空虚,让秦军有机可乘,扫荡整个匈奴草原的畜产,不用担心有任何抵抗力量。而且,还能让自己上演了一局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好戏,轻松摘取匈奴大军的战争果实,不费力气统一东胡,这简直就是天上掉下来的大馅饼!
更重要的是,匈奴与东胡之战,虽说是突袭,但是却也使匈奴死伤近半。最后更是被秦军大败,七万大军,逃窜而去的残军两万不足。
所以,匈奴经此一战,已然是元气大伤了。就算冒顿回去,重整大军,那也不可能短期组织出一支数万的军队了。
加上王离他们趁此机会,如果扫荡匈奴的畜产行动成功了的话,那匈奴便真正的不足为惧了。
一个没有强大军队,又没有畜产过冬的匈奴,对于统领长城大营三十万大军的李阳来说,已经可以轻松解决了。
想到这里,李阳心情大悦,接着拉着大当户和小王子,了解起东胡的现状。
原来,东胡的贵族构成,其实很简单,就是百多个部族的族长,因为东胡就是由上百个小部族而构成的一个政体。
也就是说,只要掌控住这百余个部族,就等于掌控了东胡。
而眼前的大当户,则就是东胡势力比较强大的部族族长。
除了他,东胡较大的部族,就是小王子的王族,还有大都尉、及左右都尉的部族,都是东胡较为强大的部族。
只不过,王族守护王庭,已经元气大伤。而左都尉执掌东胡左庭,也已经战死,目前几个最大的部族首领,眼下就属大当户和右都尉二人。
有了这一了解,李阳当下就把那位右都尉叫了过来,然后道:“本院决定,将东胡分设两郡,置若干县,大当户和右都尉,为两郡之郡守,如何?”
“谢院长厚恩!”
大当户和右都尉一听,顿时感激涕零,赶紧谢恩。
对于投降之人,却还能得到如此重用,这可是二人有些没想到的。
当然,李阳之所以将东胡分成两郡,且任命二人为郡守,这也是有原因的。
一来,李阳要重整东胡,能让这两个在东胡最有势力的部族首领帮忙,肯定事半功倍。二来,这两个最有势力的部族首领,都是郡守,各自地位平等,谁也不会听令于谁,如此东胡就不会再有东胡王。
加上两郡下面,设若干县,县令由秦人来担任,截断这两个郡守统领东胡人的权力通道。另外,再将东胡上百个部族通通拆散,再分化成无数个小族落,组建乡、亭。将来按乡、亭划分草场,取代以往的按部族划分草场,加上每个乡亭互不干拢,如此一来,整个东胡就不再有部族,只有乡、亭。
毕竟,以往之所以会形成部族,是因为部族越强大,草场就越大,所以为了土地资源,他们必须形成强大的部族,听令于部族首领的号令。
而一但按乡、亭划分草场,部族的存在就没意义了。
何况,东胡这么大,置设的乡亭,何止上千个?
由当初百余部族,分化成了数千近万个乡、亭,谁他妈还能有这个本事,能再次号令聚成部族?显然是不可能的了。
而且,这些乡、亭,是由秦人担任的县令来管辖。可以说,利用郡县制,东胡因各大部族构成的不稳定因素,便彻底的分化、解决了。
得到了高官恩赏的大当户和右都尉,心里也明白,李阳给予郡守之位,自己肯定要出力的,所以二人立即表忠心道:“院长但有吩咐,我等必将尽力遵从。”
“好!”李阳大笑一声,十分满意,道:“本院将立即让朝廷派人前来,实施郡县制,届时就得靠二位出力配合了。”
“喏!”二人立即领命。
…………
与此同时,韩信则一路追击,直接将冒顿追出了东胡,这才停了下来。
用李阳的话来说,就是这次不能让冒顿从东胡带走任何战利品,要让他们兵败、血亏。
其实,逃窜回匈奴领地的冒顿,此时哪里是血亏呀,分明是气到吐血。
看着自己带出去的七万大军,如今能回来的只剩下不足两万人,冒顿就有一种像是在做梦的感觉,一点也不真实。
是的,哪怕到了此时,冒顿都还不愿接受这样一个惨败的事实。
此次攻打东胡,无论从哪方面来看,都是大胜的牌面。
因为东胡的几次三番欺凌,匈奴全军上下,憋足了怒意,可以说军心战意十足。加上此次进攻东胡,又属突袭,可以杀东胡一个措手不及,战术上也全是赢的牌面。
而实际上,攻打东胡的这场战事,也确实是如同他心里预想的一样,匈奴大军的突袭,势如破竹,灭左庭,破王庭,败右庭,东胡王亦死于乱军之中。可以说,这场战事,东胡完全被自己给灭了。
可是,最后的结果却是,自己落了一个惨败的结局。
怎么会这样?
怎么老天要跟本单于开这样的玩笑?
冒顿想到那支突然不知道从哪里杀出来的秦军,就有一种想死的感觉。
他实在是想不明白,秦军怎么会出现在东胡的右庭。
这完全就是不可思议的事情!
而且,秦军还出现的那么巧,偏偏是在自己打败了东胡,准备收降东胡残部的时候,它就突然出现了……
如果是打不过东胡,所以兵败,那也就算了。
可是,想到明明已经打败了东胡,可是结果却是替秦军做了嫁衣,自己反倒落了一个惨败而归的下场,冒顿实在是接受不了。
那可是匈奴七万大军,用死伤近半的代价,才打下来的果实啊。
结果……就这么被秦军给截胡了?
想到这里,冒顿那是一阵胸闷,两眼发眼,险些一头从马背上栽下去。
是的,那是一种伤心到心脏绞痛,恨到捶胸顿足,又愤怒到想要抓狂,却又无可奈何的憋屈感。
他吃了一个亏,一个天大的亏。
这个大亏,不仅输掉了到手的东胡,更是输掉了匈奴的未来。
七万大军啊,如今回来的只剩下不到两万人了,折损五万,匈奴元气大伤矣!
而且更重要的是,自己原本想借助这次出征东胡,达到稳固单于之位的目的。而这次惨败而归,显然是更加的令匈奴各部失望。
说实话,此时的冒顿,对于今后是否还能控制住匈奴各部,都有些担忧了。
毕竟,在出征之前,有三个大臣曾说过,如果匈奴出征东胡,就会给大秦可乘之机。而自己没有听,不仅没有听,还杀了这三个大臣,最后的结果竟真的给秦军做了嫁衣……
想到这一切,冒顿心塞无比。
心里……实在是太苦了!
缓缓将头仰天,看着这个作弄自己的老天,冒顿双眼合上,两行泪水,顺着脸颊滑落……
我……太难了!
顶点
………………………………
第二百二十九章 章邯的妙计
可怜的冒顿,因为此次惨败,他已是感到悲不自胜,黯然神伤,似有摧心剖肝之痛,生不如死。如果,此时的他,要是知道自己的大本营,正在遭受着灭顶之灾,不知道会不会直接一口老血喷出来。
在阴山以北,头曼城。
因为冒顿集结所有匈奴大军,出征东胡,所以匈奴王庭所在的政治权力中心……头曼城,此时守备兵力只有两千余人。
此时的章邯,率着两万铁骑,早已冲进了头曼城,将冒顿的王庭扫荡一空。
畜产总计,马匹一万余,牛羊七万头,还有各种肉干无数,及一些武器。
总之,凡是能让匈奴过冬的物资,尽皆扫荡之。
因为头曼城是冒顿的王庭所在,是匈奴的政治中心,所以物资实在是非常的富足。
而章邯只有两万骑兵,这不计其数的畜产物质怎么运回去呢?
章邯灵机一动,直接把头曼城的两万匈奴百姓也给掳掠了。干脆让这两万匈奴百姓,帮忙运送畜产物资。
在章邯看来,院长说过,这次北征不是为了剿灭匈奴,而是为了统一匈奴。也就是说,此次此征,要对付的不是这些匈奴百姓,而是匈奴的政权。
而眼下,头曼城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