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秦从献仙药开始-第6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依旧毫无反应。
    李阳又道:“只要你醒过来,我保证,一定成立一所科学院,任你为院长,专门负责研究数学、科学。让你成为科学之父,数学之父。”
    依旧没有反应。
    看到这般,御医叹了口气,苦笑摇头的叹了口气,显然是不对此抱有希望的。
    不过,李阳可不想放弃,又道:“张苍,本院命令你赶紧醒过来,如今已是开春了,义务教育必须推广,你这般昏醒,我大秦的数学基础教育,怎么办?”
    此话一落,突然,张苍的眉头微微一跳,手指也微微动了一下。
    这一幕,也被御医正好给瞧见了,不由整个人都惊讶的窜了过来,一脸激动的叫道:“动……动了,他……他刚刚有反应了!”
    李阳也心情激动,赶紧喊道:“张苍,你听见我说话吗,你快点醒来,义务教育马上要推行了,就在等你呢!”
    张苍的眼皮子,再次微微一跳。
    “张苍,张苍,快睁开眼,努力睁开眼看看!”
    李阳近乎都要吼出来了,因为他有一种预感,张苍其实很想醒过来,只是就差那么一丝一毫了。
    “张苍,用力睁开眼,开春了,义务教育要推广了,你编著的数学教材就要发往大秦天下了!”
    这一次,话音一落,张苍的眼皮快速的跳动着,然后眼皮一挑,终于睁开来了……
    “张苍!”
    李阳大喜。
    张苍睁开眼后,又眯回去了,不过很快再次睁开,然后眼皮上下眨动了一下,最终看向了李阳。
    “大……大人。”
    张苍动了动嘴皮,细若蚊声的喊了一声。
    在这一刻,李阳和御医都激动的快要跳起来。
    “张苍,你可终于醒了,我……我真替你担心。”李阳笑着笑着,眼睛都湿润了。
    也不知道是因为高兴,还是因为感动。
    他真的没有想到,自己能唤醒张苍,而且还是用义务教育的事情唤醒他的。这同时也说明着,张苍对义务教育的事情,是多么的在乎。
    张苍微微一笑,道:“大人,属……属下无能,淅……淅川……出……出事了……”
    李阳泪花闪闪,握住张握的手,笑道:“此事我已经知晓,而且打伤你的白芒,以及王平等一干闹事的主谋,皆已被我斩杀,替你报了仇。”
    张苍听到这话,笑了笑,感激道:“谢……谢大人。”
    李阳赶紧道:“不用多说话了,好好休养。”
    张苍道:“是不是开春了,义务教育的推广怎么办?”
    李阳一笑:“还早着呢,你只不过才昏迷了三天罢了。”
    张苍:“…………”
    接下来,李阳关怀了几句,同时安排人手,好心照料,这才离开了张苍的府邸。
    走出张府,此时已是夜深。
    想到张苍已无大碍,李阳也是大为欣喜。
    明日,终于可以毫无挂念的出征匈奴了!
    顶点
………………………………
第二百一十三章 北征
    次日。
    这一天,可是大秦非常重要的日子,自蒙恬出征匈奴之后,大秦再一次准备对匈奴出征。
    而且,这一次针对匈奴的出征,并非是征战,而是为了统一整个匈奴部落,意义重大!
    自秦统一六国后,南征百越,北征匈奴,尽得河套之地,如今的秦国版图已经是前所未有的了,可以说,秦始皇自称功绩盖过三皇五帝,确实也是有理有言。
    而此次,若是能将北方草原统统归于大秦版图,那将使秦国的疆域,更加达到一个从所未有的地步。
    届时,南至海岸,北至极寒,尽皆秦境。
    也正是因为如此,今日出征,嬴政亲率文武百官,于咸阳宫门前相送。
    咸阳宫前,五千黑旗黑甲的羽林铁骑,身姿挺拔,一片肃杀!
    在五千羽铁骑的阵列之前,则是骑着一骑白马的李阳,而在李阳的身后,则是三员大将,韩信、李由和章邯。
    嬴政登上校阅台上,扫视众人,端起一碗酒,对五千羽林道:“此次北征,若能统一匈奴,乃是我大秦千秋之功绩!望,诸位将士,扬我大秦军威,筑不世之功!朕,祝诸位将士,早日凯旋归来!”
    李阳大喝一声:“赳赳大秦,共赴国难,不统匈奴,誓不还家!”
    五千将士,顿时齐呼!
    “赳赳大秦,共赴国难,不统匈奴,誓不还家!”
    “赳赳大秦,共赴国难,不统匈奴,誓不还家!”
    “…………”
    声势浩大,响彻云宵!
    咸阳宫外,街道两边的百姓,听到这震耳欲聋的齐呼声,无不热血沸腾,激情澎湃。
    一名五六岁的孩童,亦是被这一幕所感染,奶声奶气的对父亲道:“爹爹,爹爹,长大后我也要当兵打仗!”
    父亲一笑,抚摸了一下孩童的脑袋,道:“好,等儿长大了,也当兵,当我大秦最精锐的战士,羽林军,到时拿俸禄,养家、为国,建功立业!”
    …………
    嬴政也深重感染,热血沸腾,心情激动,端起手中的酒碗,对众人中气十足的大声喊道:“好!好一个赳赳大秦,共赴国难,好一个不统匈奴,誓不还家!朕,敬诸位将士!”
    嬴政端起酒碗,一饮而尽,然后将碗往地上一摔。
    五千将士,亦是一饮而尽,乓乓声不绝于耳。
    接着,嬴政走下校阅台,来到了李阳的面前,一脸期许的欣赏了一眼李阳,然后笑道:“李阳,此次你若能统一匈奴,为我在秦建立这不世之功,待你还朝之时,朕定封你为君!”
    此话一出,嬴政身后的一众文武百官,无不吃惊。
    冯去疾等人,更是面面相觑。
    什么叫君?
    战国时期,封君制里,爵位最高的一种。
    正所谓,君,至尊也。天子、诸侯,皆可曰君。
    在秦国统一六国之前,天子逐渐失去权威,各诸侯纷纷自封为君、王,在天子之下,除了称王,分封的最高等级的爵位就是君。
    换句话说,封君之后,往前一步,就是王。由此可见,封号“君”这个爵位,是多么的至尊。
    更重要的是,秦国统一六国后,便取消了分封制,改为郡县制,所以爵位最高等级,也只有侯爵。
    而如今,皇帝承诺李阳,只要他统一了匈奴,就封他为君,那意义就更加的特别了。
    所谓君,以其有地则有臣,故也。
    什么意思,就是指封君号必须具备两个两件,一是据有土地,二是属有臣子。
    这个据有土地,可不是说封地食邑,比如现在李阳的东阳侯,虽然在东阳郡有两县的封地,但是只是土地收租,并没有两县的治理权。
    而封君则不同,代表他有封地的治理权,有自己土地上的属臣。
    难道……陛下打算让李阳,凌驾于郡县制之上?
    想到这里,众人无不震惊!
    李阳也是微微一怔,一脸愕然的看着嬴政,怀疑是不是自己的耳朵听错了。
    封君?这可是有悖郡县制啊。
    “陛下,为了大秦千秋大业,臣必全力以赴,只不过这封君……臣却不敢奢求,还望陛下收回这个许诺。”
    笑话,封君,就等于是划地为王。
    如果真这样的话,等嬴政挂了,秦二世还不得视自己为眼中钉,肉中刺,欲除去而后快?
    纵观中国两千多年的历史,哪个封君封王的有好下场的?李阳可不想落得一个悲惨的下场。
    嬴政笑道:“朕说出的话,岂可收回,你放手去干,待你凯旋归来,朕必为你进爵!”
    李阳:“…………”
    他都有些看不懂嬴政心里是怎么想的了,明明自己废了分封制,现在竟然还提封君,这不是自己打自己脸吗?
    不过,嬴政既然坚持,李阳也不好多说,反正眼下也还没统一匈奴,真的到了那一天,凯旋归来之日,再好好的跟他谈一谈不迟。
    想到这里,李阳对嬴政深深一揖,道:“臣,谢陛下恩宠。此次出征匈奴,为大秦,为华夏,臣定尽全力。”
    嬴政点点头,他自然懂得李阳为什么会说此次出征,是为了华夏,因为他听李阳讲过匈奴带给华夏民族的沉重灾难。
    当下,嬴政也拱手道:“为大秦,为华夏,朕,在咸阳等你凯旋!”
    李阳抬头,与嬴政相视一笑,然后转身骑上白马,对着身后五千羽林将士,大喝一声:“出征!”
    顿时,号声长鸣。
    文武百官,一起拱手一揖,齐呼:“赳赳大秦,共赴国难,统一匈奴,静待凯旋!”
    李阳骑在马上,拱手对文武百官回了一礼,然后马鞭一挥,一声“驾”,率着五千将士,朝城外方向开拔……
    咸阳城主街道,咸阳百姓夹道恭送。
    也不知道是谁喊了一嗓子“赳赳大秦,共赴国难,统一匈奴,静待凯旋!”,然后,整条街道相送的百姓,纷纷齐呼了起来……
    “赳赳大秦,共赴国难,统一匈奴,静待凯旋!”
    “赳赳大秦,共赴国难,统一匈奴,静待凯旋!”
    “…………”
    喊声震天,声声不绝。
    咸阳城中,上至皇帝,下至将士、臣民,无为慷慨激昂,热血沸腾!
………………………………
第二百一十四章 看看你
    相送的队伍,从咸阳宫门前,一直延续到了咸阳城的城门口。
    当李阳率领着五千羽林,行进到城门口时,一驾华丽的马车,特别的引人注意。
    这驾马车,极为华丽,车框青铜包角,车窗装着锦帘,更重要的是,这驾马车乃是用四匹白马拉着,就更显气派了,一看就非寻常之人所乘。
    秦国有制,天子御驾六,诸侯驾五,卿驾四,大夫驾三,士驾二,庶人一。而这驾马车,虽说只驾四,但是所御的这四匹马确是纯色的白马,这就非同寻常了。
    要知道,在秦国,但凡白马,都是要进献给皇帝的。比如李阳的这匹白马,就是皇帝赐给他的,要不然他根本不可能骑白马。
    而这驾马车,一来就四匹纯色白马,这着实可见其地位非凡。
    也正是因为如此,李阳也不由对那驾气派的马车侧目看去,心想这车驾难道是宫里的人?
    就在这时,马车的锦帘轻轻掀起,一道靓影自锦帘之中现出。
    两眼相对,锦帘慌忙合下,李阳甚至都还来不及看清车驾中女子的长相。
    “院长,那好像是阴嫚公主的车驾。”
    这时,李由打马上前,在李阳的耳边说道。
    “阴嫚公主?阳滋?”李阳一愣。
    李由点点头:“正是。”
    李阳想了想,道:“你们先行,我稍后便至!”
    话落,李由打马来到了车驾的旁边,这可是自己的未婚妻啊,是美是丑,总得去看看清楚吧?
    车驾旁站着一位侍女,李阳问道:“请问,车驾中可是阳滋?”
    阳滋,是阴嫚公主的小名,一般人可不敢直呼公主名讳。
    不过,李阳是谁啊,他可是皇帝赐婚,马上就要迎娶阴嫚公主的人。所以,那位侍女倒没有丝毫发作之意,而是微屈膝,施了一礼,点点头回道:“回院长,正是阴嫚公主车驾。”
    一听真是阳滋,李阳便立即下马,拱手对车内唤道:“阳滋,在下李阳,我可以……进来么?”
    “大庭广众之下,这……这怎么可行。”车驾内传来一声轻柔,且略带羞意的声音。
    李阳一听,老子马上都要娶你过门了,还有什么可行不可行的,当下就一步跃上马车,侍女本想阻拦,可是李阳已是车帘一掀,钻了进去……
    “啊~你要干什么!”
    车驾内,女子一声娇呼。
    阳滋是真的吓了一跳,做梦都没有想到,李阳竟然会这么大胆,居然不经允许的情况下,就直接钻进自己的车驾内来。
    一时之间,阳滋是又惊又羞。
    而李阳,此时则看呆了……
    只见,车驾中的女子,长得甚是好看。
    最多二十岁,身材窈窕,容颜绝色,当真如传言当中所说的那样,阳滋长得是天姿国色。
    怎么形容呢,做为一个穿越者,这位阳滋公主,乍一看去,有点《大话西游》里紫霞仙子和佟丽娅的影子。
    为什么这么说呢?
    车驾内的这位女子,因为年纪轻,看上去带点俏皮可爱,特别是她的一双灵动的眼睛,灵气十足。一身白色长裙,那是妥妥的少女气息,一蹙一颦,都是那么的特别,可以说是完美地诠释了美丽和纯天然。
    而且,再仔细一看,她还有两个小酒窝,特别的迷人,简直是美极了。
    “这就是阳滋?这么美的吗?”
    在这一刻,李阳眼睛都有些发直了。
    他早就听李由说过,阴嫚公主天姿国色,可是却也没有想到美到这个地步。
    看到这个美女,就是自己将来的妻子,李阳心中倒是颇有惊艳之喜,见其眉头微蹙,赶紧回道:“我……我不干嘛,就是看看你。”
    阳滋脸颊菲红,道:“这……大庭广众之下……”
    “怕什么,陛下已经将你赐婚给我了。”李阳一笑,车驾内弯着腰,甚是不便,于是干脆一屁股坐到了阳滋的身边,顿时一股香风扑面而来,十分的好闻。
    阳滋一慌,羞意更浓。
    从小到大,她还没从见过这么造次、大胆的人。
    嗯,用色胆包天来形容李阳,或许更为恰当。
    注意到李阳的眼睛,一直在盯着自己的身体看,阳滋浑身害臊。
    毕竟,长这么大,还从没有过被一个男子这般眼神看过。
    阳滋都有些无语了,这个人怎么可以这么轻佻浮薄,这和之前的了解完全不一样啊!
    在此之前,阳滋可是派黑冰台,收集了很多关于李阳的信息、情报,平时更是听扶苏时常谈起李阳这个人。
    对于李阳,不管是人品、性格、爱好,不敢说了如指掌,但基本上是了解的比较全面了。
    不管是黑冰台收集到的信息,还是扶苏口中的描述,李阳虽然有时会带着天才独有的骄傲和轻狂,但人品方面还是一个堂堂的正人君子的形象啊。
    可是……
    眼前这个言行轻佻,举指轻薄的人,他怎么看都跟正人君子不搭边,反倒像极了好色之徒。
    “你……为何双眼一直这般看我?”
    阳滋有些生气的道。
    李阳不以为意的道:“我刚才说了,就是进来看你的,毕竟你是我不久就要娶的妻子,我当然得好好看看。”
    李阳倒是不藏着捏着,大说实话。
    阳滋本想斥上一句,可是一想,李阳说的又颇有道理,自己不也是特意在此来看他的吗?
    想到这里,阳滋问道:“那……那你看完了吗?”
    李阳点点头:“看完了,你很美,我很满意。”
    阳滋:“…………”
    “那我……先走了,待我统一匈奴,回朝之后,便来娶你。”李阳起身,当即就准备转身出去。
    “等等!”
    就在这时,阳滋却突然叫住了他。
    李阳问道:“你还有事吗?”
    说实话,阳滋对这个人很无语,跑进车驾里来,还真就是看自己的,看完之后,转身就要走。
    阳滋道:“据闻,冯相的人欲对新政出手,准备让各郡县欺瞒发改署。”
    李阳一愣,没想到对方竟会跟自己说这种事情,不由笑了笑:“没事,一切尽在我的掌控之中。”
    阳滋眉头微微一皱,很是诧异,对方都要对新政出手了,这个人竟然一点也不担心。
    不过,心中虽然不解,但见他胸有成竹的样了,也就不再多言了。
    看着眼前这个自己将来的夫君,现在马上就要出征匈奴,要说没有一丝牵挂和担心,那是假的。所以,阳滋见他准备离去时,赶紧轻声叮嘱了一句:“此次出征,你……多加小心。”
    李阳没想到阳滋会关心自己,心中一暖,一笑:“谢谢,你也保重。”
    阳滋点点头,微微一笑,两个小酒窝,份外迷人。
    李阳最后又看了她一眼,这才走出车驾,上马离去。
    在他身后,一双含情脉脉的眼睛,一直目送他出了城,直至再也看不见他的身影……
    (本章完)
………………………………
第二百一十五章 不会再有奇迹
    李阳此次出征,按计划先是到上郡,与王离部会合,接手长城三十万边军之兵权,然后才继续北上,出使匈奴。
    咸阳至上郡,正常行军,数日可至。
    所以,接下来的几日时间里,李阳都是在忙着行军赶路,一路上倒了无生趣。
    而与之相反的是,李阳出征后,一些公卿大臣却是心中大乱!
    不因为别的,就因为临出征前,皇帝那句统一匈奴,凯旋之日,封君号。
    这可是让不少人,为之哗然的事情。
    如果李阳真的封君,那可是大秦自废分封制,改郡县制以来的封君第一人啊。这种恩宠,这种尊贵地位,可是再无人可比了。
    也正是因为如此,一些反对新政的老氏族们,只差没气到吐血。
    原本大家举荐他出使匈奴,是为了让其远离朝堂,致使新政失败,可是谁会想到,这个李阳,竟然会这般的无视新政成败,不仅接受出使匈奴的任务,而且他居然还主动将统一匈奴的大事也一股脑全盘接下了。
    现在可好,这个家伙不仅兵权在握,更是大有将要封君的可能。
    这可真是冯去疾一党,做梦都没有料想到的,这简直大大的偏离了他们的初衷啊!
    说实话,他们都有些后悔那日连名举荐李阳去出使什么匈奴了,这哪里是坑他呀,分明就像是赠送给李阳一份天大的功劳。
    要知道,对匈奴用兵,一直以来都是蒙恬分管的事情。
    而李阳,虽然身为国政院的院长,但真正负责的还是新政改革这块。
    而且,按照之前李阳自己的想法,也确实是打算让蒙恬出使匈奴的。结果……
    现在倒好,被自己等人连名举荐,却是把统一匈奴这个天大的立功机会赠给他了,更要命的是,顺带着似乎还把蒙恬给得罪了。
    越想越气愤,越想越觉得不值。
    这不,这天晚上,白正这几位老氏族,就再次跑到了冯去疾的府中,一吐心中的忧虑了。
    “冯相,我们真是亏大了,早知李阳如此不在乎新政成败,我等真不该举荐他出使匈奴。现在好了,他倒真的离开朝堂了,但是……马上他就要封君了!唉,我们忙了大半天,结果竟是在忙着为他立功进爵啊!”白正被冯劫带到议事厅,见到冯去疾后,便气得叹息不矣。
    不,更确切的来讲,应该是气得肝疼。
    另外一人也道:“是啊,这个李阳,真搞不懂他怎么就这么的放的开手,竟然敢一个冬季留在北边主持大局,这次……我等可真是失策了!”
    其他人不为担忧的点头道:“皇帝对他的恩宠,实在是叫人嫉妒到生恨啊!竟然愿给他封君,这……这次如果他真的凯旋而归,一但封君,要想再对付他,可就真的难上加难了。”
    说到这里,众人都像是吃了苍蝇一样,一脸欲哭无泪的感觉。
    说实话,冯去疾也很后悔,这回确实是失算了。
    这个李阳,鬼知道他是怎么想的,竟然可以毫不顾忌新政的成败。
    想到这家伙不按常理出牌的路数,冯去疾也是很蛋疼的。
    这完全就是不按套路出牌嘛,太坑爹了!
    抬头看了一眼众人,发现他们一脸死了爹的表情,冯去疾叹了口气,然后道:“这次虽说失策,不过……他若想封君,却是不太可能。”
    “哦?”
    众人一听,顿时来了兴趣,赶紧问道:“冯相快讲,为何他难以封君?”
    冯去疾轻笑一声,道:“李阳要想真的封君,那得先把匈奴给统一了,如果只是打了几个胜仗的话,这君可就封不了了,要不然……蒙恬他们也该封君,所以这以理也说不过去,实为不公!”
    众人点点头,确实,如果只是打了几个胜仗,皇帝确实不可以给以封君,毕竟当初蒙恬可是把匈奴从河套一直赶到了阴山以北,如果要封君,蒙恬就是第一个不服。
    只不过……
    想到这里,众人道:“可是……万一他真的统一了匈奴呢?”
    “统一匈奴?呵,谈何容易,你当是下一盘棋局那般容易办到的事情么?”
    冯去疾冷笑一声:“想当年,匈奴的主力大部在阴山地区和贺兰山地区,南下河南地的力量相对比较薄弱。而且,秦国作了多年战争准备,蒙恬率三十万大军,足足用了一年的时间,方才攻占了河南地区。”PS:(此处河南地,指今内蒙古乌加河以南及伊克昭盟地,非后世河南省。)
    “要知道,当时我大秦亦是忽然发力,匈奴人没有什么准备,且在河南地的匈奴兵又多为分散的部落,所以才纷纷溃败,蒙恬这才取了河南地。而后,蒙恬又用了一年时间,才将匈奴赶至阴山以北。如此,足足两年时间,才算是完全将河南地收归大秦。”
    说到这里,冯去疾抬头扫视众人,道:“蒙恬用了两年时间,尚且只将匈奴赶出河南地,试问,李阳此次打算用一个冬季的时间,他能统一匈奴?”
    这一下,众人都愣住了。
    是啊,蒙恬用两年时间,都只是把匈奴赶出河南地,而李阳,他怎么可能用一个冬季,就统一匈奴?
    要知道,匈奴可人人上马皆为可战之兵,一个冬季,莫说统一匈奴,甚至可能扫荡匈奴畜产的计划都难以达成。
    毕竟,你派大军去扫荡人家的畜产,人家肯定会组织主力,与你反抗的。
    一个冬季,能和匈奴打个一场大的战役就算不错了。
    想扫荡整个匈奴草原,略尽匈奴畜产,逼其无法度过寒冬,说句难听的话,这简直就异想天开。
    “这么说来,他李阳此次北征,几乎毫无胜算了?”
    想到这里,众人大喜。
    冯去疾若有所思的道:“想统一匈奴,那是绝无半点可能的,但是率我大秦三十万大军挺入草原,要想打几场胜仗,却是不难,所以这战功却是少不了的。”
    众人听到这里,纷纷点头。
    白正道:“这么说来,李阳应该就是看准了这一点,只要去了,就一定可以立战功,如此,他在军中的地位也将得到大大的提升,可谓是只有好处,绝无坏处啊。”
    “想必正是如此了。”
    冯去疾点点头,然后笑道:“你们可记得出征之时,皇帝对李阳说,待他统一匈奴,就封他为君,李阳却无半分激动,为什么?若本相没猜错的话,他李阳其实也心中自知,一个冬季是不可能统一匈奴的,所以听到皇帝的许诺,他才会心平如水,毫无波澜。”
    众人恍然大悟的点点头,赞道:“还是冯相看事透彻啊。”
    冯去疾笑道:“我朝臣子要想封君,何其之难,若匈奴这般容易统一,那这封‘君’,也就得来的太容易了。”
    这时,其中一人略有担忧的道:“可是,这个李阳不能以常理来看待啊,半年前,他就凭五百兵,只用了三日,便是连收沛县、下相两城,简直就是一个奇迹。这次,万一他再弄出一个奇迹来了,岂不……”
    “你想多了!”
    冯去疾轻笑一声,道:“半年前的平乱,李阳的足智多谋,确实创造了一个奇迹,三天之内,连收两城。可是,匈奴之战,岂是乱民可比?这等奇迹,是绝不可能发生第二次的。”
    说到这里,冯去疾一脸肯定的道:“要想统一匈奴,没有五年以上,那是绝无半点可能!莫说统一匈奴,就算是南征百越,屠睢率领五十多万大军分五路南下,那也是历时足足五年时间方才统一的啊。”
    众人再次连连点头,觉得冯去疾这话说的极有道理。
    百越,最起码他们有城有寨,要想征战百越,尚还能一城一寨的攻打。
    可是匈奴,乃是游牧民族,机动性极强。他们往往有可乘之机时,便攻,无胜算时,便逃,让你毫无办法。
    若要想与匈奴决战,就得用重多的兵力,先做到围其退路,方才能逼其部队决战,否则根本连个正劲的战役都难以实现。
    也正是因为如此,蒙恬当年也只是将匈奴赶出阴山以北,而无法像百越那样,做到歼灭匈奴军队。
    同时,这也是为什么,秦始皇宁愿花五年时间,派屠睢率领五十多万大军分五路南下,统一百越,而北征匈奴的蒙恬,只收复河套,便结束了征战,改而以举国之力,修筑长城抵御匈奴,原因也正是如此。
    总结起来就是一句话,匈奴可驱,不可灭!
    他李阳,想在一个冬季统一匈奴,纯粹做梦。就算他是神仙,那也是不可能做到的。
    见众人放下了心中这些不必要的忧虑,冯去疾道:“只要我等能让新政失败,就算李阳在匈奴打了几场胜仗,那又有什么关系呢?毕竟,新政才是我们与他的角斗场啊!”
    众人点头,心中再无忧虑。
    相反,他们已经隐隐地能想到将来的结局了。
    李阳与匈奴大战,小有军功。
    可是,回到朝堂,新政已名存实亡,这时开春在即,新政再不可为,最终新政土改失败,老氏族和士族、新贵,群起而攻,为了大秦社稷,陛下必然拿李阳问罪!
    李阳倒,朝政再入冯相之手,大局定!
    想到这些,白正等人,顿时信心满满,离开冯相府后,就准备开始对新政展开行动……
    顶点
………………………………
第二百一十六章 长城大营
    经过数日的行军赶路,李阳终于是进入了上郡的境内。放眼望去,一条巍峨、逶迤的长城,已隐隐映入眼帘。(上郡,辖地约今陕西省中北部级毗邻内蒙古部分,秦设21县。)
    秦灭六国后,在此设置郡县,蒙恬率三十万军,镇守于此,修筑长城,卫戍北方。
    所以,在那段巍峨的长城关隘之处,有一大片建筑,建有守台、戍卒营房,看上去犹如一座城池,里面驻有三十万边军,这就是大秦的长城大营。
    这座关隘边军镇营,据险临下,控南北之咽喉,如巨锁扼边关要隘,为北方长城沿线最大的要塞之一,是长城以北的重要军事重地。
    与此同时,长城大营,幕府。秦时,凡将军以上皆设有作战指挥机构,称为幕府,幕府中设有各种指挥机关和参谋人员,达数十人之多。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