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秦从献仙药开始-第5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巴适也一脸的懵逼,完全不懂李阳骂这话的意思。
李阳见把大家骂愣住了,于是接着骂道:“亏你们还是商人,目光如此短浅,本院一心为了尔等商人的将来谋福利,尔等竟然向我哭诉,怪本院不该行土改新政,你们……你们简直要气死本院矣!”
这一下,大家更加蒙圈了。
大家本来是来向他诉说委屈来的,是想来说他没良心的,怎么现在反倒被他骂成自己等人没良心了?
这……是不是搞错了?
大家都望向了巴适,想让他开口。因为巴适至今还没说一句话呢。
这时,巴适也被这批头盖脸的一顿痛骂,骂得有些莫明其妙,见众人的目光望向自己,于是只好开口问道:“院长,你这是……我等有些糊涂了。”
李阳叹了口气,收回之前恼怒的表情,对巴适道:“巴兄,你我的关系,我就不多说了,早已视你为自己人。实不相瞒,土地改革,举国实行,不可能偏袒任何人的。我不允许底下的任何官员偏袒,更不可能自己偏袒。这个……巴兄能理解吗?”
巴适点点头,其实他知道土地改革,是不太可能让李阳对他们手下留情的,只是想到自家的那些土地,即将被朝廷说没收就没收了,心里还是很着急,很绝望的,所以才会跑到李阳这里来,毕竟期盼着能有一线希望。
如今,听到李阳这话,他也就知道,土地是没办法留得住了。
不过,心里虽然明白了李阳不会破坏土改政策,但是他很好奇,你骂我们大家没良心又是什么意思?
正想询问此事,就听见李阳接着道:“土地改革,势不可挡,别说是你们商人,就是王公贵族,他也不可能阻止。而且,我还可以向你们透露一点,朝廷收归土地后,将实许承包制,按户均分土地,实行承包,天下人只有使用权,没有所有权。这样一来,你们可曾想过,你们就算拿着土地,土地又不可买卖,靠种田,它能发财吗?”
“这……”
一时之间,巴适和其余四位商人,被李阳问蒙了。
是啊,土地都归朝廷所有了,就代表你就算占着土地,也只是承包着他种田,而卖粮,确实很难发财。
见自己把大家问懵了,李阳心中也略松了口气,然后道:“你们这次承接的工程,一年干下来,恐怕利润将是种田卖粮的无数倍吧?”
众人点点头,虽然工程投标的价格压缩的极低,但利润还是有的。
而这利润,自然比卖粮大了无数倍。
李阳又道:“将来百姓都有自耕田,解决了温饱问题,接下来大秦会是什么一个前景?”
众人再次一脸懵逼,面面相嘘。
一位商人问道:“还望院长明示。”
李阳得意的笑了笑,道:“商业社会!”
“商业社会?”
众人一听这四个字,顿时就惊呼而起,不由瞪大了眼睛。
李阳点点头:“没错,温饱问题解决了,将来本院长要做的便是发展商业,皇帝也是决心打造一个兴盛强大的秦国。而一个国家若想兴盛,需要靠什么?无非两个字:商业!”
这一下,大家都激动了。
巴适也面色绯红,道:“院长的意思是说……将来我大秦会是一个以商业为主的国家?”
众人也纷纷紧张的看着李阳。
李阳微微颔首,一副指点江山的样子,笑道:“解决了温饱,百姓就有了钱,有了粮,便有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虽说是一种精神上的满足,但精神上的满足其实又是通过物质层面的满足来获取的。所以,衣、食、住、行,皆有需求。你们是商人,应该懂得,有需求,就有市场这个道理,将来必会造就一个商业社会。”
大家都是商人,还是顶级商人,所以自然一听就明白李阳说的意思。
当人解决了温饱,有余粮,就会想着吃好一点,穿好一点,住好一点,什么都用好一点。这样一来,巴家的酒楼生意是不是好了?酒是不是需求大了?布匹生意是不是好了……
可以说,是各方面都一下子活起来了,而能满足大家这种物质需求的人是谁?不就是自己这些商人吗?
想到这里,几个人眼睛都亮了。
这时,李阳也知道他们领会到了,于是总结道:“生产货物,便能赚尽天下百姓之钱粮,试问,那区区几块属于朝廷,根本不会属于你们自己的土地,又怎能值得你们惦记呢?何况,介时你们真要土地,还可以向朝廷承包的。”
众人若有所思的点点头,因为如果真像李阳所描绘的前景那般,种田确实不如行商。
李阳似乎又想起一事,道:“最重要的一点,你们难道不想提高身份地位吗?”
这一下,五个人都更加激动了,他们商人,最想要的就是身份和地位,这是他们可望而不可及的东西。此时听到李阳这话,岂能有不激动的道理?于是纷纷急道:“院长愿提高我们商人的身份地位?”
李阳摇了摇头:“本院是无法帮你们提高地位,但你们自己可以提高地位。”
“哦?我们自己?”
顿时,五个人再次懵逼,完全听不懂李阳的意思。
“还望院长赐教!”众人拱手一揖。
李阳轻笑一声,这才道:“你们商人,自商鞅变法开始,便极受打压,商业,更被世人视为贱业。为何?”
巴适苦笑道:“自商鞅起,重农抑商,世人视我等商人不事生产,只做倒卖营生,以此谋利,视为奸,而遭世人鄙视,所以……哎!”
说到这里,巴适极为无奈和委屈的叹了口气。
其他几名商人,也是低下了脑袋,一脸不愤。
李阳笑了笑:“世人说的倒没错,不事生产,谁能看得起你们。”
巴适等人:“…………”
院长,您怎么也这么说我们?
几人傻了。
这时,李阳道:“为何不事生产,因为没有需求,天下百姓,只须要粮食,其它的盐铁马匹,皆是国家之需求,尔等商人贩运倒卖,从中谋利,世人能尊敬尔等?”
“这……”
众人语塞,因为李阳说的还真没错。
李阳冷哼一声,接着道:“你们试想一下,当百姓衣食住行皆有需求,你们靠倒卖的日子便到了头,将来行商要靠什么?靠生产,生产衣食住行相关之货物,介时你们将不再是不事生产之人,一国之兴盛,皆靠尔等商人之手,商人的身份地位又岂能不涨?”
一听这话,众人恍然大悟。
大家双眼透亮,立即拱手一礼:“今闻院长一席话,真是叫人云开雾散,拨云见日,让我等醍醐灌顶,茅塞顿开啊。”
李阳摆了摆手:“吹捧的话就不用说了,总之,今日之土改,是为了打造将来之商业社会,未来做主的是你们这些商人,所以尔等眼光须放长眼。快则五年,慢则十年,十年之内,你们便会相信本院今日所说的话了。”
众人纷纷点头如捣蒜一般,道:“那是那是,我等岂会不相信院长之言。”
李阳满意的点点头,挥挥手道:“行了,知道了就好,回去吧!”
众人赶紧又施一礼:“谢院长,我等这就回去劝说同行。”
就这样,这群家伙,一脸怨言委屈的跑过来,却被李阳臭骂一顿,结果最后千恩万谢的离开了……
不过,在巴适也准备离开时,李阳叫住了他。
“巴兄,宓儿她……真的回巴蜀了?”李阳问道。
巴适点点头,叹了口气。
李阳一时心情沉重。
良久,抬头对巴适道:“我答应过会娶她,一定会做到的,待我解决了眼下之事,必会去寻她。”
巴适其实也很想让李阳去找自己的妹妹,听到这话,心中不由一暖,道:“公子若真能迎娶宓儿了,我愿给公子地址。”
李阳点点头:“谢谢巴兄。”
说到这里,李阳接着道:“对了巴兄,土改之事,无法照顾,但今日所言,无一假话,只要我李阳尚在朝堂,定会打造一个商业社会,将来的巴氏,必可成为一商业帝国。”
巴适听到这里,激动地点点头:“我巴家从未怀疑过公子。”
李阳一笑,满是温和,似是家人一般……
………………………………
第一百九十二章 聚众闹事
“院长,大事不好了!”
李阳刚把商人打发走,李由就急匆匆地赶到了中丞相府,似有大事发生。
如今,三位丞相虽然官拜院长之职,但丞相之尊位却并没有取消,所以李阳的府,依旧名为中丞相府。
因为李斯和冯去疾,官拜国政院副院长,但是称院长,则有官职不明之嫌。所以,在整个朝堂上,冯去疾和李斯,众人依旧称呼为冯相、李相,唯独李阳,大家喊他为院长,以示其掌执国政院,总领朝纲之尊位。
“怎么了,出何事了?”
李阳很少见到李由这么着急匆忙,很显然是出什么事了。
果然,李由朝咸阳宫方向一指,道:“好多老秦人,聚集在咸阳宫外,要请谏陛下,废新政,说院长您是误国,动摇秦国根基,还嚷着要杀院长您以安天下呢。”
“哦?”
一听这话,李阳恍然大悟,怪不得李由会这么着急,原来竟是出了这等事情。
说实话,李阳虽然知道土改新政会被老秦人抵触,怨恨,但是却没想到他们竟然敢聚众堵到咸阳宫的外头。
沉吟了一下,李阳问道:“他们一共有多少人?”
李由想了想,回道:“只怕得有近千人,都是关中的,也有一部分还是从商於之地赶过来的。”
“关中?关中的地,不都是一些老氏族和皇室宗亲们的封地么?”李阳眉头一皱,因为老氏族和皇室宗亲们基本上都身在朝廷,之前就曾答应过,可以保留原有封地,只收归兼并的土地,他们怎么还闹上了?
关中,是指陕西省秦岭北麓渭河冲积平原(渭河流域一带),其实就是今陕西省中部,咸阳京畿之地的周边。
关中南倚秦岭山脉,渭河从中穿过,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四面都有天然地形屏障,易守难攻,从战国时起就有“四塞之国”的说法,张仪向秦惠王陈说“连横”之计,就称颂关中“田肥美,民殷富,战车万乘,奋击百贸,沃野千里,蓄积多饶”。
也正是因为如此,关中的这片肥美之地,皆是秦国的老氏族和嬴氏宗族子孙的封地。
氏族,和士族不同,氏族是先秦时期一起开创基业的异姓部族,比如陪秦穆公成就霸业的三个名将:孟明视、西乞术、白乙丙。他们三人的后裔,就是秦国最大的三大部族,称之为孟西白三族。
这时,李由就道:“几家老氏族和嬴氏宗亲们,倒是没人带头闹,来的只是这些老氏族和嬴氏宗亲下面的族中子弟,因为关内以外,周边郡县的土地大多数都被他们这些人给兼并了。”
“原来如此!”
听到这里,李阳恍然大悟。
也就是说,关中的封地,其实只是他们的小头,就算保留这些封地,他们也没有多少,真正的大头,是周边郡县兼并而来的土地。
如今,土改新政,等于是把他们的大头给夺了。他们自然就不高兴了,自然就得闹了,加上他们仗着自己背靠老氏族、嬴氏宗族,所以才会嚷着要见皇帝。
李阳想了想,又问道:“商於之地,不是商鞅的封地么?”
李由点点头:“秦孝公时期,商於之地确实封给了商鞅。不过商鞅被老氏族们打倒后,那里就成了老秦人的封地了。对了,现今商於之地,最多封地的人是王家。”
“前任丞相王绾?”
李阳问道。
“正是,当初陛下将商於之地大半封给了王家。”李由点点头,然后担忧道:“院长,现在该怎么办?”
“莫急。”
李阳倒是没有丝毫的慌乱,想了想,问道:“陛下可曾召见那些闹事的老秦人?”
李由摇摇头:“陛下没有见,他说由你全权处理土改推行,你想怎么做,就怎么做。”
李阳点点头,接着便道:“这样吧,你把这事告知扶苏,让他出面将聚众于咸阳宫外的老秦人打发走。”
“院长不打算亲自出面?就由着他们这般闹下去吗?”
李由有些不愤的道。
李阳冷笑一声:“本院若出面,如果不杀人,他们更会变本加利。可一但杀人,事情就又严重了,让扶苏去最好。”
“喏!”
李由想了想,觉得李阳说的也不错,于是立即领命前往扶苏府……
…………
不多久,咸阳宫门外。
扶苏带着李由,来到了咸阳宫门口,见到了聚众于此嚷着要进谏皇帝的老秦人。
只见那些老秦人,早已不再是十数年前的质朴老秦人了,而是一个个华衣丽服,成为了秦国新的贵族。
他们一个个义愤填膺,冲着宫门口大声喊着:“我们要见皇帝!我们要见皇帝!陛下啊,李阳误国啊,李阳狼子之心,他欲要大秦失去根基呀……”
“尔等聚集于宫门之外,这是欲要逼宫呢,还是欲图造反乎?”
扶苏来到众人的面前,大声斥喝!
众人一看,来人是长公子扶苏,于是之前叫嚣着的人群,立刻安静了下来,纷纷拱手一揖,唤了一声:“长公子!”
一名领头的四十多岁的老秦人,出列拱手,道:“长公子,我等万死亦不敢逼宫。只是老秦人都要被那李阳给逼死了,我们不得已,这才来宫门外求见皇帝啊。”
扶苏道:“父皇是不会见你们的,你们还是回吧,不要聚在此处了。”
听到这话,人群再次炸锅,转而纷纷求扶苏做主。
那名领头的道:“长公子,这皆是那个李阳,他包藏祸心,意在要搞乱我大秦的人心啊!”
“对对对,白芒说的是,他如此针对我老秦人,就是为了要让大秦亡,此子不杀,大秦有危!”众人纷纷咐和,义愤填膺,要是李阳在这里的话,他们大有要将李阳给活撕了的架势。
扶苏不悦地打量了那领头的人一眼,诧异道:“你叫白芒,白氏部族的?”
白芒点点头:“回长公子的话,在下确实是郿县白氏子弟。”
商鞅变法之后,废除隶农井田,举国民众皆成“国人”,孟西白三族的骑士特权与优先论功特权一朝消失,便成了与国人同等耕战的老秦人。如今,孟族与西乞族因不善农耕而渐渐衰落,白氏部族农战皆精,便渐渐地成了郿县第一大族。
如今的白氏部族有多大呢?
这么说吧,郿县第一大族,白氏部族,是秦国最大的兵源地。自商鞅变法后,百多年下来,族中后裔竟渐渐占据了大半个郿县。族中子弟都是勤耕善战的人,历来是贵族布衣之乡,秦国骑士的渊薮。
这也正是为什么白氏部族的子弟,所以今天大家才会认他做领头的。
顶点
………………………………
第一百九十三章 白氏部族
扶苏上下打量了白芒一眼,道:“白正可知道你今日在此带头聚众闹事?”
白正,是白氏部族的族长,任朝中九卿之位的郞中令。
郎中令,官职可不小,掌殿中议论、宾赞、受奏事、宫廷宿卫之事。那些议郎,议大夫什么的,都是郎中令的下属。在秦朝,郞,就有数百人(待选任用的官员,参议朝政见习)。
以前,郞中令是淳于越,后来淳于越被杀了,改任赵高兼任,赵高被杀后,则是白正任职。
只不过,现在因为改制,取消了九卿之位的郞中令,改为了吏部,白正任吏部尚书之职,主掌天下官员的任免、考课、升降、勋封、调动等事务。
白芒摇了摇头。
扶苏点点头,如果白正知道此事的话,那这事就大有文章了。
沉吟了一下,扶苏便道:“土改,乃是我大秦的国策,皇帝已经颁布了诏书,举国同行,不管你们是谁,以前立过多大的功劳,都不得抗命,否则便是抗法,到时候可是难逃国法的治裁。”
白芒道:“长公子,李阳此举,实乃是乱我老秦人之心啊。老秦人都离心异德了,大秦岂不完了?我等皆不是为了抗法,而是为了大秦江山社稷,不得不前来死谏之!”
“是,我等皆为大秦江山计,土改乃离心异德之事,万不可听信李阳之策啊!”众人纷纷一副大公无私,为了大秦,冒死上谏,就算被治罪也不怕的架势。
扶苏也是没见过这么厚颜无耻的人!
明明是担心土改影响自己利益,居然还一副大公无私的样子,口口声声喊着是为了大秦社稷……
我社稷你妹啊!
“住口!”
扶苏大斥一声,道:“土改乃是一心为了大秦计,何来的离心异德,天下百姓土地尽失,大秦岂不生乱乎。”
“长公子,有我等老秦人在,六国百姓,岂敢造反!”白芒振臂一呼。
众人闻听,纷纷叫道:“对,没错,只要我们老秦人还在,六国百姓敢乱,老秦人就再杀他一遍!”
“卧槽你妈的,要打是吧,来啊……”
顿时,周围看热闹的六国的百姓就炸了,纷纷义愤填膺,撸起袖子,大有要跟这些老秦人大干一架的架势。
不过还好,李由带着一批禁军在,加上一些恼火的六国百姓,被身边人给劝住,这才没有闹出乱子来。
而这时,白芒还不觉得自己刚才的话才是给大秦离心离德了,接着还摆出一副衔冤负屈之色,道:“我等这些老秦人,一心为了大秦一统,抛头颅洒热血,奋战杀敌,好不容易用性命打下了这大秦江山,李阳竟要将老秦人打下来的江山,拱手与六国百姓平分,这何尝能叫老秦人不伤心,何尝对得起当初浴血奋战的老秦人?他李阳,就是我等老秦人的仇人!”
“放肆!尔等立过功劳,朝廷并不是不认,或身在朝廷任职,皆保留以往封地,或是以年俸替代,土改新政,有哪里没有念尔等当初之功劳了?”
扶苏真的听得恼火,当下横指向白芒,斥道:“尔若不立即带着众人散去,本公子现在便叫白正过来,定不饶尔!”
“长公子……哎!”
白芒一声悲喊,似愤怨难平,无处诉说。
扶苏立即喝道:“李由,去把白正叫来!”
“喏!”李由立刻领命。
“慢!”
白芒一听,知道扶苏是来真的了,脸色一变,如果白正真的叫过来了,肯定自己不死也难逃族中重罚,于是赶紧道:“长公子不愿听我等忠言,我等便只好日后再向长公子进言了。不劳白族长来了,我等这就散去。”
说完,白芒转身对大家无力的挥了挥手:“散了吧,先散了吧,我等再另行它法,向皇帝进言吧……”
半刻钟后,那些老秦人这才一脸怨愤的离开了宫门口。
看着他们离开后,扶苏气得大骂:“岂有此理,岂有此理,竟然聚众公然反对土改,这些老秦人,我看他们是忘本了!”
李由也愤愤不平的道:“殿下,那个白芒,居然敢当着您的面顶撞,刚才何不命我一刀把他斩了?”
扶苏冷哼一声,然后无奈道:“他我认得,是白尚书的族弟,而且……他们这只是打着进言的旗号,加上土改新政并非我在推行,本公子也不好直接就为此杀人啊。”
李由听到这话,也只好无奈的叹了口气,沉吟了一下,然后眼中闪过一丝杀意,道:“若是官员上报,说他抗命新法,不交土地,院长必杀他!”
扶苏点点头,如果白芒真的敢抵制土改,抗命不遵,就真是死有于辜。
想了想,扶苏道:“你去看知太傅,这里的事暂时解决了,我这就去告诉白尚书,让他好好管管他族中的人。”
“喏!”李由领命。
…………
不多久,中丞相府。
“白氏部族的人?”
听到李由的回报,李阳紧锁起眉头。
虽然李阳非秦朝的人,但却也知道白氏部族的势力有多大,所以心中不敢大意。
万一,这件事背后搞鬼的人,是白正,那这事就比较棘手了。
要知道,白氏势大,军政两边都有不少的人。
之前,白正就是郞中令,管着近千的郞,所以很多官员,都是他的根系,加上他还掌朝中议论之事,手底下一大波议大夫,言论都在他手。
另外,现在他主掌吏部,更是所有官员的任免、考课、升降、调动都归他管,所以可以说位高权重啊。加上他又是秦国的老氏族,就更是不可用官职而视其能量了,所以李阳不得不担心。
李由道:“白尚书应当不知道此事。”
“哦,为何?”李阳好奇道。
李由分析道:“如果白尚书是背后的推手,他不会让自己的族弟领头聚众抗命。”
李阳一听,觉得李由说的倒是颇有道理,不由笑道:“没想到啊,你日见长进了嘛。”
李由嘿嘿一笑:“都是院长您的栽培。”
…………
与此同时,白芒等人离开宫门口后,便带着一群人,朝议大夫,王平的府中赶去了……
大家新年快乐!
(本章完)
………………………………
第一百九十四章 预谋大事
议大夫,王平的府中。
白芒带着十数人,径直来到了王平的府里,他们这些人,皆是在商於之地兼并了大批土地的人。而商於之地,因为主要是王家的封地,所以自然是要以王家马首是瞻。
“白芒,你们不是在宫门口的吗,怎么跑回来了?”
看到白芒等人,王平有些诧异。
白芒气愤难平的道:“别提了,闹了半天功夫,皇帝影儿都没见着,反倒是长公子扶苏跑来把我们给赶了。”
“长公子叫你们散去,你们就听他话散去了?”王平有些鄙视白芒这伙人了,还以为他们能闹成什么样,感情就这点本事?
白芒看出了王夫的轻视,不由道:“王大夫,你可别这么看着我,扶苏他好像认识我,居然说要去把白族长给叫过来,你说我能不散去么。他妈的,老子今天算是看出来了,这皇帝一家子已经决定过河拆桥,不管咱们这些当初替他打天下的老秦人了。”
“对,实在太欺负人了!我们家祖辈几代,为了帮大秦争霸天下,可是代代皆有人亡。不说祖辈,就说我那两个兄长,那也是在灭楚之时战死沙场的。如今倒好,这才享了几年清福,皇帝只因为听了李阳一席话,就要把老子的土地收回去,还要分给六国百姓,我*他妈的,老子真的不服!”一名老秦人愤慨的一拍案台,恼羞成怒。
另一名老秦人也道:“我家还不是一样,兄弟五个,就剩下我一个了。当初抛头颅洒热血,浴血奋战为了什么,不就是为了立军功,赏田地吗。这下他们不仅要将我等用钱粮买来的田地全部收回去,竟然还要将我等当初立功封赏的土地也收回朝廷。妈的,老子家上下几代的人,白死了,操!”
“对,没错,最他妈无耻的是那群朝堂上的人,他们倒是好,身上朝堂之上,一可以保留封地,二还能每年拿年俸,他妈的连一句话都不帮咱们这些老秦人说,一个个全他妈自私自利,我呸!”
一名义愤填膺的老秦人,一口唾沫喷了出来。
不过,很快他又反应了过来,赶紧对王平道:“王大夫,我这骂的可不是您。”
白芒也点点头,咐和道:“说的没错,白族长就是这样,他自己有大把的封地,还位高权重,当然不在乎那点兼并的土地,他为了稳保自己的权位,居然前些日子颁布族规,叫部族里的人都他妈要遵守土改新政,别给他惹事,我他妈听着就来火。”
说到这里,白芒转头对王平道:“王大夫,这朝中如今就你和几位少数的大臣敢反对李阳了,其他的人啊,全他妈怕死,不敢吭声了。”
王平鄙视,道:“那些身在高位的,为了自己的地位,自然是不可能在此时出声了,就连冯相都选择了观望。而下边的臣子,人微言轻,公然反对,又怕皇帝拿他们杀鸡儆猴,就更不敢吭声。所以啊,如今这朝堂上啊,大家都选择了沉默啊。”
白芒一听这话,急了,道:“王大夫,他们不说话,您可不能也退让啊,他们身在高位,要权有权,要封地有封地的,您王家可不同。王相已故,当初丞相的封地,这回可是没办法保留的,您虽说官居大夫,但您入仕之时,已经六国统一了,所以您自己的封地那是少之又少。现在,按照土改新政的办法来弄,您家可是几乎连一点土地都要没有了。”
王平也是因为此事,所以心中积满了怨恨,因为他父亲王绾已经去世了,所以当年王绾当丞相时的封地就要收归朝廷,这样一来,商於之地就等于不再是王家的封地了。
商於之地啊,那是多么肥的一块地方啊?完全可比肩关中之地。
现在,马上就要被朝廷一句话就收回去了,王平想到这事就不甘心。
当下,王平冷喝一声:“哼!别人怕李阳,我王平可不怕。”
白芒担忧道:“王大夫,我等听闻,明日官府就要开始丈量了商於那边的土地了,这……我等可怎么办啊,您说句话,我们都听您的。”
王平冷笑了一声,道:“你们别慌,这事我算看明白了,朝堂上的人,是不敢反对,而且就算反对,也没有用,只会被皇帝给拿来祭旗。但是,恰恰相反,不在朝堂上的老秦人反对,皇帝就不敢拿大家怎么样了。”
“哦?”
众人一听,纷纷惊疑了起来。
“王大夫是说……我等这些老秦人抗土改新政,朝廷不敢治我等的罪?”众人好奇道。
王平点点头:“没错,只要人多势众,别说李阳,就算是皇帝也不敢真的将老秦人给逼反了,毕竟陛下也得考虑考虑后果不是。”
“万一呢?万一皇帝真的让李阳治我等的罪,怎么办?抗法,可是会杀头的。”白芒有些担心。
众人也点点头:“是啊,我可听说皇帝把穆公剑授给了李阳。别说我们这些没有官职的人,就连皇室宗亲,那穆公剑也是说砍就砍的呀。”
“放心吧!”
王平罢罢手,笑道:“你们今天堵在宫门口,聚众闹了半天,这难道不是公然反抗土改新政吗?可是……最后皇帝不是也没有拿你们怎么样吗?”
“这倒也是。”众人点点头。
王平道:“知道为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