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秦从献仙药开始-第3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一是,先前韩信一直嚣张的叫骂着,要刘季这狗贼出城受死,人家敢出来吗?
二是,历史上的刘季,是真的非常听萧何的话。
其实,刘季这个人并无任何的军事才能,凡事必问萧何。
甚至打天下,有一大半靠的是韩信。
如果没有萧何、韩信、张良,他刘季估计在楚汉相争时,早就被项羽给收拾干净几回了。
刘季的本事,就是善交游,素有大志,有领导才能,为了自己的利益能够达到,他能做到的度量可能不是一般人能去想象和理解的。
也就是说,只要你有才能,在他那里可以尽施胸中抱负。
所以,战争无才能这一点的缺陷,在张良,有韩信,萧何等人的帮助下,把他的缺点完美的填补了。
不过,刘季这个人虽然有领导才能,看似大度、容人,但其实之所以能够做到大度、容人,都是为了自己的利益能够达到。
也正是因为这样,当完成统一大业后,同样为了自己利益,这种人又可以变得绝情,冷酷。
杀功臣,杀近亲,例如在被项羽追杀时,能在须臾之间考虑清楚利益比重,把自己的两个孩子一脚踢下马车,毫不眨眼,毫不在乎,绝情到了极点。
而且,后来统一山河了,就算是一路帮助他成长,建立汉朝的两个功臣,韩信和萧何也被他毫不在意的除掉了,唯一留下的张良,是因为张良自有一套计谋,刘邦没有办法,不然可能张良也会被他除掉。
总之,在李阳眼里,刘季这种人眼里只有自己的利益,为了利益心狠又绝情,反正李阳是不欣赏的。相反,李阳倒是更喜欢项羽,最起码他没那么深的心机,还讲点义气。
而在刘季的身上,可真是没有半点义气可言,他就像是一条毒蛇。
不过,李阳只要知道一点,刘季没有军事才能,凡事必听萧何的,这就够了。
更重要的是,萧何是一个聪明人,李阳就喜欢跟聪明人打交道,一点就明,不用大费口舌。
“大人,他出来了!”
就在李阳想着心思,怎么既能招降这群反贼,又能除去刘季这个坏家伙,拿人头去立功的时候,李由出声提醒道。
李阳抬头一看,果然,此时城门打开,一个四十多岁的男子走了出来。
此人长得白白净净的,面相看上去倒极为的儒雅。
很快,萧何就来到了阵前。
见到羽林阵中央的李阳,不由暗自心惊,这位中丞相……真是太年轻了!
当即,拱手一揖:“沛县功曹萧何,参见中丞相。”
李阳冷笑:“你已是反贼,怎还能自诩是我秦朝官吏?”
萧何一愣,笑道:“丞相容禀,下官沦为反贼伍中,乃是被他们强行所绑,并非下官自愿为之啊。”
刘季他们是败定了,萧何可不想跟他们陪葬。
而且,他确实从没有想过造反的,要不是刘季打下了沛县,加上以前又是故交,刘季要他留下帮忙出策,他也不至于混到这条绝路上。
李阳倒是顺势接话道:“本相可不管你是不是自愿的,既然你已经和反贼为伍,便是反贼。不过嘛……本相可以给你一个将功赎罪的机会。”
“谢丞相,下官定是竭尽全力,戴罪立功。”萧何心中大喜,看来自己猜测的没错了。对方只有骑兵,根本无力攻城。
李阳道:“如今饥荒之乱已平,眼下的大势,就连妇人亦是能看得清楚,造反,乃死路一条也。本相知你是聪明人,这个大势你定是也能看得清楚,故而本相想问你一句话,你能否做到让城中反贼受降?”
李阳这话中之意,如果你有本事让城中反贼投降,你就可以戴罪立功,要是做不到的话,你就没啥用处了。
萧何自然知道,这是他唯一的机会,立即道:“城中头目名叫刘季,对下官的话亦是听信,下官这就回城,定能说动他们出城受降。只是……”
说到这里,萧何似乎还有后话。
李阳哪里会不知道啊,这是要谈条件啊。
“有什么话,就说吧!”
“是!”萧何点点头,赶紧道:“只是,此时城中反贼得知中丞相所率的乃是铁骑,无力攻城,他们已做好了固城坚守之准备,所以若不许诺条件,下官亦恐难以劝服众反贼啊。”
李阳怒了,回头喝斥韩信:“本相不是让尔等给我隐秘行军么,为何还是把三万铁骑的消息给暴露了?”
韩信立即一脸委屈状:“末将已经命大军日伏夜行了,这……末将也不知敌兵是如何打探到我方军情的。”
李阳气的一鞭子就抽在了韩信这逼的身上,骂道:“怪不得他们不出城迎战,纰漏竟是出自于此!”
韩信低着头,不敢吭声了。
这时,李阳十分生气的冷哼一声,这才转头对萧何道:“只要你能劝降他们,本相可收编他们为羽林军中,按功论赏,封官!”
萧何一怔,疑惑道:“按功论赏?这……这功从何而来?”
李阳道:“本相总不可能来到此地,就是收降尔等的吧,如此这般,本相回朝如何交差。是故,尔等若想立功,自然是要帮本相夺回下相县。”
“啊?夺回下相县!”
萧何真的吃了一惊,下相县可是项家攻占着的地方,据说有三万大军,自己就一万点人,怎么可能夺得下下相县啊?
这不是去送死么?
这时,一旁的李由却不爽了:“丞相,我等带着数万大军而来,为何不自己荡平反贼,反而让这些贼子去立功,这……末将不服。”
李阳冷喝一声:“你懂什么,能兵不血刃,夺回城池,何需自己动手乎。”
一旁的萧何却有口难言,像吃了苍蝇一样,为难道:“丞相,城中只有一万多兵,如何能夺下下相县?这恐是做不到啊。”
“放心,我有三万铁骑会配合尔等,下相县定入我手。”李阳自信满满的讲道,然后转头对韩信道:“韩信,把你的计谋告知萧何吧。”
“喏!”
韩信接着便对萧何道:“你先劝降沛县城中反贼,然后让城中的刘季,带着城中一万兵逃出城去,直奔下相县,投奔项氏军中。介时,我等会到下相县城外叫阵,待他们出城迎战,尔等便在城中反水,如此里应外合,定是杀他一个人仰马翻。”
“…………”萧何直接惊呆了!
惊讶无比的看着眼前的这位小将,惊的连话都说不出来了。
这个叫韩信的小将,年纪估计也就二十岁,可是竟能想出如此计策……
萧何心惊不已,这个小将,简直就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军事天才啊。
不过,幸好萧何不知道李阳他们只有五百兵,要不然,他更是会惊得一头栽到地上去。
“韩将军此计甚妙,萧某今日见教了。不过……”萧何由心的赞叹了一句,接着沉吟了一下,道:“不过……万一下相县的项梁亦知道丞相今领三万铁骑而来,也定是不会出城迎战的,如果他们固城坚守,韩将军此计便行不通了。”
这时,李阳道:“这个你大可放心,我会想办法让下相县的敌贼相信我们只有五百人。”
“哦?”
萧何一怔,倒是一时想不出李阳,会用何办法,让项梁相信李阳只有五百人,要知道他可是丞相啊,丞相出征平乱,只带五百人,这可不容易让人相信。
不过,既然李阳如此信誓旦旦的这么说,萧何也不好多问,当下便道:“行,那下官这就回去依计行事。”
李阳点点头,道:“本相只给你们一下午时间,若太阳落山之前,城中还有贼兵,本相便派人从东阳郡调攻城器械,定是攻破此城,全数杀之!”
萧何点点头:“丞相放心,日落之前,我定是让刘季带兵‘逃’出城去,‘投奔’下相县’。”
………………………………
第一百一十五章 信你个鬼啊
一切都如预期的一样,萧何回去后不久,果然沛县另一边的城门大开,刘季带着一万多人从城中狂奔而出,落慌而逃。
李阳带着五百羽林还追杀了过去,把这群反贼吓得是丢盔弃甲,直往下相县方向拼命逃窜。
这个画面有点滑稽,一万多人被五百人赶着落慌而逃,就像是牧民赶着一群羊似的。
前面一万多反贼在跑,后面五百羽林在追,虽然五百羽林骑着战马,却是一直追不上前面两条腿跑路的反贼。
反贼队伍中,也不乏有个别胆大的,对刘季建议道:“大哥,对方就五百人,咱们还跑什么呀,直接跟他们干得了!”
听到自己军中竟然有人能说出如此豪言壮语,刘季心中澎湃,于是……反手就是一个大嘴巴子扇过去:“干你妹啊干!明明五百骑兵只是为了缠住咱们,后边树林里的三万铁骑马上就该杀上来了。”
萧何也道:“是啊,快逃吧,逃晚了就没命了!”
“…………”
一旁的樊哙、夏侯婴、周勃等人,看到刘季和萧何这戏演的,也是无言以对了。
李阳这一追,就追出去了十多里,见到他们确实是朝着下相县方向逃去,这才停了下来。
此时,众人的嘴都笑歪了。
谁会想到,这仗还可以这样打呀?
李由原本对韩信这个人,心中是颇有微词的,一个从没带过兵打过仗的书生罢了,中丞相却如此看重于他,不仅特意派一位郡守去将此人请到了咸阳,而且还自信的认为,韩信能靠五百兵平乱。
所以,其实自从韩信掌执相府的护法督尉以来,李由对韩信此人,都是不怎么待见的。
然而……
今日他是真的开眼了。
靠着五百兵,外加一个疑兵阵,居然就这么把一万多人的沛县贼军给赶跑了?
而且,不仅这一万多贼军自动让出了沛县,而且竟是还要去下相县,帮忙打那边的反贼……
这一切,要不是李由亲眼所见,他都不敢相信这会是真的。
身在军旅这么多年了,他还是第一次见过能这样灵活用兵的人,这简直就是一个军事天才啊!
可以想见,不日下相县,有刘季这帮反贼在城中反水,里应外合之下,要夺回下相县亦不再是难事了。
在这一刻,李由对韩信是真的佩服到五体投地了。
反正,如果李阳给他五百羽林军,他是没办法平乱的,别说平乱,就这沛县他都是会束手无策,一脸懵逼。
想及于此,李由得意的笑道:“韩将军用兵如神,直逼孙膑之才,真该让朝中那群冷嘲热讽的大臣们来看看,我们是如何用五百兵收回沛县的。哈哈……”
李阳亦是笑道:“韩信之才,岂是那些朝中俗人可以识得的。”
众人纷纷点头,无不赞叹李阳的识人之明。
韩信大笑道:“这也多亏了此行有中丞相领兵,要不然……贼寇也不可能笃定我们会有三万铁骑。哈哈!”
李阳此时也终于明白,为何出征前,韩信会说,如果他来的话,会有十成把握,而他不来,就只有七成把握,原因就是在于此了。
堂堂一国丞相领兵出征,只带五百人,这事谁他妈会信呀?
刘季不会信,就算智谋出众的萧何也打死都想不到会只有五百人。
“走,进沛县!”
不费一兵一卒,轻而易举的夺回了沛县,李阳也是豪情万丈,手一挥,催马调头,当先朝沛县赶去……
此时的沛县已是没有一个反贼,李阳他们顺利的进入了沛县。
城中原本的士绅土豪们,因为被刘季他们掠夺过,此时见到了秦军入城,自然是喜极而泣,带领着城中百姓纷纷来迎,场面好不热闹。
为了安抚城中百姓,李阳当既表示,会立即安排商人过来征用大家务工,以解眼下饥荒之忧。
百姓早就知道旁边郡县的饥民,都去长城和骊山务工了,而且家中老弱妇嬬们还得到了预付的钱粮。
所以,听闻李阳的这句话,自然是不疑有它,纷纷拜谢,齐呼:“始皇帝万年,大秦万年,中丞相万年……”
听着那震耳欲聋的呼声,还有他们那喜极而泣的一张张受尽苦难,却依旧善良的面孔,李阳亦是百感交集。
看,这就是华夏百姓。
无论承受着多么沉重的苦难,无论多么严重的灾难,只要给他们一丝丝能活下去的希望,他们都不会想着造反,他们一直想要的,只不过是能好好活下去,盼望着安居乐业,天下太平……
然而,历史上的当政者,却总是连他们这样简单的一个要求都做不到,每每逼得他们不得不反。
不过,让李阳些许值得安慰的是,因为自己的努力,原来的历史似乎得到了改变。
按照原本的历史,今年夏季七月,陈胜、吴广起义,项羽、刘邦亦纷纷响应,于是天下大乱,上演了轰轰烈烈持续数年的抗秦、灭秦战争。
从陈胜、吴广起义,到刘邦统一天下,历时十余年,从秦国两千六百万人口,直接变成了一千万人口,整个华夏民族,人口减半,全死于这场战争当中。
而如今,因为自己的努力,废连坐、轻徭役,让百姓的田中都有待熟的栗谷,让他们能看到不久将到来的希望。
同时,工程招标,也解决了眼下的饥荒问题,直接使得公元前209年这场全国性的灭秦起义,变成了小范围的“暴乱”。
更不可能发生后面的楚汉相争,如此便避免了华夏儿女持续十余年的内战。
说实话,在这一刻,李阳是真的替自己感到骄傲。
因为通过的一系统改革和政略,自己不仅力挽狂澜,救了将倒的秦国,更救了千万百姓于水火。
做为一名穿越者,这不就是自己一开始就想要实现的人生理想和价值吗?
今天,自己做到了!
这就是自己努力改革的意义所在!
李阳感动的对城中百姓摆了摆手,道:“各位父老,都请回,回去等消息,本相承诺,最多三日,三日内必给各位一条出路!”
说完,李阳便转身回了县衙,同时对李由吩咐道:“王又贤他们的任务完成了,让他们也进城吧!”
“喏!”
李由领命,立刻飞骑出了城。
不多久,王又贤带着三千地方兵从小树林里走了出来。
一出树林,他整个人就震惊了!
抬头一看,只见前方的沛县城墙上竟然插满了大秦的黑旗!
这是……什么情况啊?
王又贤整个人都懵了!
李阳命他们在树林中故弄玄虚,说是要吓唬一下城中的反贼。
这……怎么沛县的城墙上连旗都变了?
“李将军,这……难道城被攻……攻下来了?”王又贤吃惊的指着前方的城墙问道。
李由点点头:“没错,沛县已入我手!”
“啊?这……”得到了肯定的答案,王又贤不由砸舌,道:“没想到啊,三万铁骑,能这么快攻破城池,就算是三万步兵带上攻城器械也难啊。”
李由翻了个白眼。
王又贤:“怎么,难道下官有说错话吗?”
李由道:“什么三万铁骑,中丞相压根就没有兵,就是五百护法羽林卫队。”
王又贤一愣,笑道:“嘿嘿,李将军真会开玩笑。”
李由:“…………”
开你妹的玩笑啊,本将军看上去像是在开玩笑吗?
不过,看到王又贤那压根不相信的样子,李由也理解。
五百人攻下一座城池……
这话恐怕是个正常人都不敢相信。
就连自己这时候都还像跟做梦似的,王又贤能相信才怪呢,于是道:“随你信不信吧,反正进了城你便知道了。”
看到李由那翻白眼的样子,王又贤心里也翻起了白眼。
五百兵攻下城池?
老子信你个鬼啊,你个臭小子坏得很,真当老王我是傻子啊!
………………………………
第一百一十六章 友军来投
卧槽,卧槽哦!
待到王又贤进了城,发现城中真的只有五百羽林军,根本不见什么三万铁骑,顿时惊得是满嘴全是卧槽了。
看来,喷脏话的传统,自人类懂得用语言交流开始,就是普遍存在的现象了。
真的只用五百人,就攻下了沛县!
我的天啊,这是怎么做到的?
王又贤惊得是目瞪口呆了,这完全超出了他对战事的认知。
一旁的李由轻笑一声:“别卧槽个不停了,怎么样,现在相信本将军没有跟你开玩笑了吧?”
王又贤心中惊涛骇浪,赶紧问道:“中丞相是用了何等妙计,仅用五百人就攻破了此城啊?城中不是据说有一万贼兵吗?”
李由道:“确切的说,夺回此城之妙计,并非完全是中丞相想出来的,而是你找回来的那位韩信想出来的。”
“什么?是他!”
王又贤一怔,不由赞道:“中丞相真是有识人之明,知人善用啊。说实话,当初第一次见到韩信时,本官真的不相信此人会有军事才能。看来,论识才,我差中丞相,甚远!”
李由点点头,深有同感。
其实,关于韩信的身世,他也听说过。
早年就亡了父母,自己又不事耕作,所以十分的落魄,常常依靠别人糊口度日,许多人都讨厌他。
之前曾有位亭长见韩信非凡夫俗子,曾邀韩信到家中吃饭,接连吃了数月闲饭,亭长的妻子嫌恶他,把饭食倒给了狗吃。韩信也明白他们的用意,一怒之下,最终离去。
再后来,韩信便靠着一位老大娘漂洗丝棉,接济他一口吃食……
就这样一个只知吃闲饭的人,别说王又贤不相信他无才,就是李由都不敢相信。
这要是当初换成他李由去寻找此人,估计见到恶汉欺负韩信,李由甚至还会在一旁拍手叫彩!
这种“贱人”,活在世上纯粹浪费粮食。
不过……
谁他娘的会想到,这人用起兵来会这么牛逼呀?
换你,你能想到?
…………
不多久,王又贤来到了县衙。
李阳见他到了,便道:“王郡守,此次夺回沛县,你也是立了大功,介时本相定会向陛下为你请功。”
王又贤大喜,自己基本上什么都没干,就是让手底下的三千兵在林子里跑一跑,这军功得来的也太他娘的容易了。
喜笑颜开的王又贤,笑得合不拢嘴,赶紧拱手谢道:“谢中丞相。”
李阳笑了笑,道:“不过,眼下有一事还须有劳你派人跑一趟,回东阳郡找巴氏商行,让他们立即派人带齐物资钱粮,到沛县征用灾民送往骊山!”
“喏!”
王又贤立即领命,下去吩咐……
…………
当日傍晚,下相县。
项梁坐于下相县的县堂正中,项伯与项羽侧立左右。
三人都是眉头微皱,忧心忡忡,似遇到了什么困境之事。
“大哥,如果是半月前,三万大军,我等尚还能坚守,如今……恐怕不容乐观啊。”
项伯一脸胆忧的对项梁说道。
项梁也是紧锁眉头,微微点头。
两个时辰前探子来报,李阳亲率三万大军前来平乱。
原本,他们是可以不惧的,因为之前他们有四万多兵力。
可是,自从那李阳搞了一个什么工程招标的新政,结果……
这才半个月,四万大军就跑得只剩下两万不到了。
哪怕就是派亲兵守在城墙上,但凡有人逃出城,就乱箭射死,但每日还是有数百人不要命的往外逃。
说实话,项梁这些日子,气得都吐了好几回老血了。
这种情形,还打个什么仗啊,用不了多久,这人马就全得跑光喽。
如今,又听闻李阳亲率三万大军来伐,你说项梁能不担忧嘛。
“报!”
就在这时,外边传来一声探报,接着一名小将小跑冲了进来,禀道:“报!末将已探到了新的情报!”
项梁立即问道:“你可打探清楚了,确实是来了三万大军?”
探子道:“回项将军,末将经过多方求证,探知那李阳确实亲率了三万大军而来,不过……他率的是三万铁骑。”
“哦?铁骑!”
一听这话,项梁一愣,接着大松了口气,转头对项伯道:“好,既然是骑兵,那就不用惧他了!”
项伯也轻松了下来,点头笑道:“是啊,虽说我们只有两万不到的兵力,但是只要坚守城墙,就算他有三万人马,亦是奈我不何,哈哈!”
项梁点头,然后对探子道:“如今秦军到了何处?”
探子回道:“据闻秦军直接杀向了沛县,我已命属下去了沛县打探,若有最新军情,会立即来报的。”
项梁满意的点点头。
项伯道:“既然秦军去了沛县,沛县那边得知秦军全是骑兵,只要做到固城坚守,估计秦军一时半会儿是来不了这边了。”
项梁亦是点头赞同项伯的分析,道:“既是三万骑军,必带不了攻城器械,想来月余之内,我等都是无忧的。”
项羽建议道:“叔伯,如此我们可以趁此修固城池,以待将来秦军来犯!”
项梁赞赏的点点头:“羽儿说的不错啊,有月余时间,用来加固城墙,就算秦军来袭,我等也是必胜之。”
说完,贡梁转头对探子道“再探,一有新的军情,立即回报!”
“喏!”
小将领命,正准备转身出县衙。
这时,就听见门外又传来一声:“报!”
接着,另一名探子冲了进来,道:“禀项将军,城外有一万友军,说要入城!”
“一万友军?”
项梁三叔侄都怔住了。
探子道:“是的,他们自称是沛县刘季,投奔项将军而来。”
嘎!
项梁险些一头栽到了地上去。
三人直接惊掉了下巴!
沛县这么快就……完蛋了?
项梁叔侄三人,简直就不敢相信。
据闻,沛县最少也有上万人马,秦军就三万骑兵,怎么可能一天时间就被打得弃城逃跑了?
不是应该能坚守一个月的吗?
此时,项梁叔侄三人都懵了!
这他妈的到底是什么情况啊?
………………………………
第一百一十七章 合兵抗秦
不多久,项梁等人来到了城墙上,见到城下的一万多逃奔而来的刘季部“友军”,不由面面相嘘。
原来……城下来人,真的是沛县的刘季。
项梁叔侄,鼻子都惊歪了。
“项将军,我是刘季啊,还望打开城门,让我等进城啊。”
刘季在城下喊话道,整个人看上去十分的秃废。
项梁立即朝城下回道:“刘季,听说秦军只有三万铁骑,你部为何连一日都尚无法坚守,这就败下阵来了?”
刘季道:“秦军三万大军来犯,我部只有一万人马,且人心涣散,我部就算固城坚守,亦是迟早必败,故而干脆弃城来投奔项将军,如此两军合一,才尚有胜算可言啊。”
“什么?你们直接弃城了!”
城墙上的众人,直接傻了。
他们还是第一回听说过,仗都还没打的,就把城池给弃了逃跑的。
刘季点点头:“是啊,不弃城,以后想走都走不了了,难不成留在那儿等死吗?”
“…………”项梁等人,一脸黑线。
刘季这逼弃城而逃不算,竟然还振振有词,这逼要是自己的手下,项梁绝对现在就直接把这孬逼给斩了。
不过,仔细想想的话,这刘季说的又十分有道理。
如果他不弃城的话,沛县守是守不住的,破城也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所以,他们如今弃城投奔自己这里,虽然孬是孬了点,但确实是最聪明的做法。
毕竟两军合一,兵力上就多于秦军了,而且还是固城坚守,秦军三万铁骑倒是奈何不了了。
想及于此,项梁对刘季这不要脸的理由,也是无法反驳。
于是转头问向身边的众人:“你们看,该不该放他们入城?”
项伯道:“既是友军,当放他们入城,毕竟我们兵力亦是有限,如今他们来了,兵力加一块便有三万人,守城便是无忧了。”
龙且和项羽亦是点头赞同。
不过,龙且不忘提醒了一句:“刘季部有万余人,与我方人马相较不相上下,今日放他入城,日后项将军还必须得防着他。”
项梁点点头,道:“龙将军说的是,不过眼下秦军来伐,倒是不必担忧他有反心。”
项伯亦是赞同道:“是啊,眼下正是壮大我方势力之时,刘季部来投,最起码眼下于我利大于弊。”
众人皆是点头。
项梁见众人无异意,于是便对手下吩咐道:“开城门,放他们入城!”
很快,下相县的城门便打了开来。
项梁道:“刘将军有合兵抗秦之意,我项梁自然是拱手欢迎,请刘将军进城吧!”
然而……
刘季看了一眼洞开的城门,却是没有立即进城,而是笑着道:“项将军,我刘季之日投奔项将军,只是为了合兵抗秦,待秦军击退之后,我便领兵回我的沛县,你意如何?”
项梁脸上的笑意一凝,不高兴了。
一旁的龙且道:“将军可先应允他,待击退了秦军,可想办法收编刘季部,到时他能不能把人带走,就由不得他了。”
众人相视一笑。
项梁也笑着点点头,于是对城下喊道:“刘将军放心,一切以抗秦大计为重,只要是齐心抗秦,你我既是友军。”
“那谢过项将军了!”刘季听到此话,似乎这才放心了不少,于是挥手,带着部下进了城。
…………
“刘将军,沛县那边究竟是何情况?”
待到刘季等人进了城,项梁便直接了当的询问了起来。
刘季倒也如实回道:“今日我部探知,大秦中丞相李阳亲率三万铁骑,直奔我沛县而来。此人好个狡滑,带着五百羽林军,在我城下叫骂,想引我等出城,幸亏我部下发现城外树林中有惊鸟飞起,猜出三万铁骑埋伏于城外,故而没有出城。不然,估计我这一万多人,全得丢在城下不可了。”
“哦?此人虽说是一文臣,用兵倒是知晓骑兵之长啊。”项梁感叹一句。
刘季点点头,道:“原本我也想固城坚守,不过……项将军有所不知啊,我部人心涣散,这半月以来,每日都有数百人逃出城去,如今秦军兵临城下,更是人心慌慌,我刘季只剩下这一万余人了,担心坚守下去,人都要逃光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