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地道战之一代功枭-第8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现在,集小村为大村,好些个宗族聚在一个村子里,大家可以相互制衡,客观上就把农村宗族势力盘踞的危害稀释了。

    还有,既然是公司,就不会把盈利都发下去,会留下一部分做发展基金。这样,一个市,或者一个省,把这些发展基金集中到一起,开农村银行。

    资本家或者地主对农村最大的一个损害就是高利贷,这不知让多少人家破人亡,如果农民有自己的银行,可以用股份红利抵押贷款。

    而且,通过农村银行,又可以把范围内的村子组织在一起,这样,农民就有了更加强大的力量和话语权。

    农民历来是为国家做的贡献最大,却又是最弱势的阶层,如果一切顺利,那么,即便地方政府不公不义,但想要动农民的利益也难。

    农民稳,国家就稳,虽然历史已经改变,但至少五十年,这一直都将是中国的现实。

    对商,韩立洪主张建立各行各业的商会,并赋予商会真正的权力,使之可以在国家律法允许的范围内抗衡官员,甚或政府滥用权力的行为,保证他们只要正当经营,就不会受到干扰。

    在赋予商会权力的同时,商会也要承担责任,比如对国计民生影响极大的囤积居奇的行为,就要由各行各业的商会负责管理。

    当然,如果它们管不好,随之就是政府的雷霆手段,而且,后果要由商会相应承担。

    谈到商,总理问道:“立洪,你对苏联的国有化怎么看?”

    韩立洪道:“苏联的国有化是计划经济,美国的私有化是市场经济。抛开意识形态不论,这两种经济制度各有优缺点。”

    总理听的很仔细。

    “一种经济制度的好坏,实质上,就是整合匹配国家资源的效率问题。哪种制度整合匹配国家资源的效率高,那种制度就好,就是优越的。”

    “计划经济是行政指令决定一切,市场经济是供求关系自动调节整合匹配国家资源。计划经济全国一盘棋,组织力是市场经济国家比不了的,这是一个巨大的优势,如果决定正确,其效力要远远强于市场经济。但是,如果政策制定失误,也会得到执行,危害同样是市场经济国家比不了的。”

    这时,总理问道:“立洪,你更看好哪一种?”

    韩立洪道:“先生,实际上,区分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还不是组织模式,而是需求模式。市场经济是真实的需求推动的,而计划经济往往是自己给自己创造需求,很难反应真实的需求。”

    显然,韩立洪不看好计划经济。思索片刻,总理道:“事情都是人做的,立洪,可不可能把两种经济制度的优点结合起来呢?”

    总理就是总理,韩立洪道:“先生,计划经济的缺点主要体现在民生上面,所以,这方面可以用市场经济来搞,而其他方面,比如事关***的战略产业要抓在国家手里,再比如涉及民众整体福祉的东西,如教育、医疗也要以国家的力量来做,不能放任给社会。”

    顿了顿,韩立洪又道:“先生,意识形态是手段,而不是目的,我们要做的是让国家强盛,让百姓安家乐业。当意识形态对此有促进作用时,我们就要意识形态,但不需要时,就要避免让意识形态影响到正确的决策。***讲究公平,但公平永远是相对的,如果追求公平会影响到国家的富强,那么,就要适当放弃一些这方面的追求。”

    点了点头,总理又问道:“立洪,吏农工商,你为什么把工人阶级给漏掉了?”

    这真是个难题。

    工人是永远也干不过资本家的。

    美国的工会很强大,各种福利一直高涨,福特汽车公司破产就是让工会给逼的,但没多久,工会就没什么脾气了。

    你再闹,我得罪不起,但我可以走,当美国经济走下坡路的时候,工会的力量便迅速开始没落。

    虽说中国的工人更通情达理,容易满足,但人是会变的,而在***的手底下搞工会,那还不是一飞冲天,很容易搞过头。

    所以,韩立洪对这件事很谨慎,他想的不仅是现在,更是将来。

    韩立洪道:“先生,由工人自己跟资本家争取权力,我认为还不如政府替工人出头更好,这可以避免双方的矛盾激化,又有效率。”

    总理问道:“政府怎么管?”

    韩立洪道:“可以通过商会来协调,也可以在某些方面做强制性的规定,比如制定各种劳动法规。”

    这种做法更符合中国人做事的习惯,而实际上,在已经发生的历史上,之所以有那么多的问题,根子不在有没有工会,而在地方政府,是地方政府一屁股坐在了资本家的炕头上,不仅不严格执行相应法规,还帮着资本家打压工人。

    最后,谈到了干部问题,韩立洪提出要进行大规模干部交流,也就是黑神军的人去***里干,***的干部到黑神军这边来做事儿。

    这种交流的好处不言而喻,总理很是欣慰。

    五月一日,开国大典结束。

    五月二日,总理签署了内阁第一号令,废除一切不平等条约,废除外国在华的一切特权,废除所有各种形式的债务。

    中央政府是虚位政府,内阁出台的政策虽然必须要得到议事局的多数赞同,但出台之后,对地方自治各省没有约束力,执行中央政府的政策与否,各省自己决定。

    对这个内阁第一号令,所有的自治省都是欢迎的,尤其是那些极有干系的省份,因为这让他们凭空有了和洋人讨价还价的机会。

    华北方面,没什么好说的,洋人的特权这之前就已经被清除干净。

    其他方面,广东、福建、上海等地都没什么动静,香港、澳门和上海的租界也都没什么变化,闹腾得最厉害的就要数湖北了。

    湖北之所以闹的这么凶,主要是因为争权的关系,这既有湖北与蒋介石之争,也有湖北内部之争。

    中华联邦成立,对蒋介石的打击可谓沉重之极,贵州、湖南、湖北、广东、陕西这些刚刚被蒋介石收拢不久的省份,自治风潮风起云涌,已成不可遏止之势。

    统治这些地方,蒋介石靠三点,一是他有大义的名分,二是是中央军,三是分化之功。

    现在,蒋介石已经失去了大义的名分,各省内部在驱蒋自治这件事上,意见绝对高度统一,分化已经没有丝毫可能,而只靠中央军想要继续控制各省,可能性极小。

    武汉闹的这么凶,也有韩立洪的黑手,是他暗中指使把废除租界、废除外国特权最先当作口号喊出来的。

    这就是政治正确,没有人可以阻挡,谁阻挡,谁就得被淘汰。

    谁都不傻,人人跟风,于是,尽管很多人非常想跟列强来个暗中交易,但是,谁都没有办法,绝对执行中央政府的政策便成不可逆转之势。

    新时代开启,黑神军控制的山东、河南、河北、宁夏、甘肃、青海、***和***控制的察哈尔、热河、内蒙自然领风气之先。

    其他各省,涉及到老百姓的变化,即便有,也非常微小,但变化的因子也已在慢慢孕育。

    相比于黑神军控制的地域,***控制的要少得多,但黑神军用了大量***的干部,而且极大一部分都是重要的关键岗位。

    虽然黑神军的人也去***那边干,但一来人数严重不对等,而且,更没谁愿意去。

    韩立洪这么做,黑神军内部自然会有不满,但不满也没辙,这些人根本没有说话的空间。

    仅仅从自身利益而言,韩立洪不仅是农民誓死拥护的,也是广大基层官兵誓死拥护的。

    农民有农民的智慧,他们很清楚,是韩立洪给了他们的这一切,所以,他们只相信韩立洪,别人说的再天花乱坠也没用。

    对黑神军的广大基层官兵而言,他们的这种感情比农民要更深,更强烈。这一是因为韩立洪给他们的利益要超过给农民的,更是因为军人对韩立洪难以言说的崇拜。

    所以,韩立洪在黑神军的地位稳如泰山,没有能够撼动,实际上,也没有人敢去这么做。

    对于士兵的优厚待遇,韩立洪不是从自身的利益角度这么做的,而只是因为想这么做。

    魏巍写过一篇文章《谁是最可爱的人》,确实如此,魏巍赞颂的不仅仅是志愿军,也不仅仅是解放军,魏巍赞颂的是所有为了国家民族救亡图存而英勇战斗的中***人。

    士兵,不论是阵亡的,还是活着的,他们的家人在村子里的地位要高一等。

    在新建的大村子里,分给每户村民的宅基地是一定的,而家里有当兵的,宅基地要比普通村民的大一半,有牺牲的烈属,他们的宅基地比普通村民大一倍。

    不仅如此,烈属,国家免费给他们盖砖房;军属,国家提供无息贷款盖砖房。所以,在新建的村子里,盖砖房的几乎都是军烈属。

    不过,农民对韩立洪也不是事事都满意,他们最不满意的就是政府留出了一大块土地没有全分给他们。

    没有分下去的土地约占总土地面积的三分之一。
………………………………

三〇〇章 桂系归心

    三〇〇章 桂系归心

    整个华北大地,当然,山西除外,只有四个字能够形容,那就是“热火朝天”。

    实际上,从日本屈服的那一刻开始,整个华北大地就是开始动了。

    现在,老百姓正是满怀希望的时候,有无尽的热情和气力,只要一声令下,老百姓让干什么就干什么,满腔热情,无怨无悔,还自带干粮。

    但是,毫无疑问,当好生活到来,生活安定下来之后,这种热情和气力必然要逐渐消退。

    现在是百废待兴,什么都缺,又要争分夺秒的时候,韩立洪自然不会错过机会。

    把老百姓大规模组织起来干活,主要是做两件事:兴建水利设施和建公路。

    农业要稳定,现在能做的就是修建完备的水利设施,至于修路的重要性那更是不言而喻。

    韩立洪想要的水利设施和公路,都是高等级、全局性的,而且要在短时间内完成,所以,不可能有那么多的水泥、石子和砖等建筑材料。

    不过,他们有无穷无尽、不需要花钱的人力资源,这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弥补其他各种资源的不足。

    不论是修路,还是建水利设施,韩立洪采取的都是秦始皇修秦直道的法子,纯粹用人力。

    秦直道,陕北俗称“皇上路”、“圣人条”,是秦始皇于公元前二一二至公元前二一〇年命大将蒙恬监修的一条重要军事要道。

    秦直道南起京都咸阳军事要地云阳林光宫,北至九原郡,穿越十四县,全长七百多公里,路面最宽处约六十米,一般亦有二十来米。

    秦直道是可以媲美万里长城的伟大建筑工程,是那个时代的高速公路,一直到明代都是一条通途。

    实际上,即便到了今天,秦直道在有些地方依然在用。

    一条绵延千里的土路竟然使用了两千多年,这绝对是不可思议的奇迹,但其实,这个奇迹一点也不奇,只不过是因为秦人认真罢了。

    当年秦始皇能做到,今天,他更能做到。

    没有任何高深繁复的技术,只有无尽的热情和气力,号子响彻整个天地,土层被一层层夯实,华北大地在一天天发生巨变。

    北京城,皇城根,气象一日一新,但就在这蒸蒸日上的大好时刻,却有很多人郁闷的想要自杀。

    这些位郁闷的想要自杀的主儿,没别的原因,都是后悔悔的。

    北京城已经成了全中国的梦幻之地,骚人墨客、富商巨贾、学者大能……无不云集而来。

    跟北京比,曾经最繁华的上海变成了一个屁。

    实际上,论繁华,北京还远远比不了上海,但北京是希望之地,而上海,则是堕落之地,是中国人的耻辱之地。

    所以,北京城的地价是一日三涨,那真是天天涨,日日涨,根本看不到尽头。

    日本人打来那会儿,好多人都把房子地白菜价都买了,而仅仅一年后,就翻了三十倍不止。

    而且,这还噌噌地涨着呢……

    没人知道,这番大变,赚翻了的只有一个人,那就是韩立洪。

    战争会破坏经济,但也是获得暴利的最好机会。

    韩立洪对此早有准备,战事一起,卢文昭就在北京、天津、上海、杭州、苏州等地大肆买房,只要有卖的,那就接手,就是不想卖,也设法鼓动人家把房卖了。

    缺了大德了。

    实际上,卢文昭不仅买房子,还买地,他在上海、杭州、苏州一带的城郊买了不下五六十万公顷的土地。

    其中,很大一部分是白菜价买进的。

    局势明朗之后,很多人,尤其是卢文昭的家人,发现卢文钊脑门子冒紫光,整个人一天到晚神神叨叨的。

    七月流火,广西,桂林。

    白崇禧走进院子的时候,李宗仁正闭着眼睛,半躺在一把紫竹椅上。

    微风袭来,青竹叶沙沙作响。

    看上去,李宗仁好不逍遥,但别人不清楚,白崇禧清楚,李宗仁的心情并不好。

    实际上,又何止是李宗仁的心情不好,他自己的也一样,他们是同命相怜。

    白崇禧刚在一旁的椅子上坐下,李宗仁睁开了眼睛,白崇禧问道:“德公,出了什么事儿?”

    李宗仁刚刚让人打电话让他过来一趟,但没说什么事儿。

    沉了沉,李宗仁道:“健生,龙云刚刚来了封电报,说是卢汉明天过来,有事儿相商。”

    白崇禧的眉头皱了起来。

    广西和云南虽然是邻居,但接壤的地区都是崇山峻岭,双方间的联系实际上极少,彼此根本就没什么来往。

    卢汉是龙云的表弟,是云南的二号人物,他来广西干什么?

    白崇禧眯缝着眼睛想着,片刻之后,他道:“德公,在北京时,韩立洪拜访了龙云,卢汉来见我们是不是跟这事儿有关?”

    李宗仁道:“健生,我也是这么想的。”

    抬手轻轻挠了挠头皮,白崇禧道:“当时这事儿就有点奇怪,北京那么多人,韩立洪为什么就单单去见了龙云?”

    说到这儿,白崇禧的腰板挺直了些,有些兴奋地道:“现在卢汉又突如其来地要见我们,德公,黑神军是不是想打越南的主意了?”

    也只有这个才能把云南和广西联系起来,李宗仁点了点头,道:“健生,很可能是为此,但我觉得韩立洪真要动了这个念头,那他的胃口就绝不是一个越南。”

    白崇禧的眼睛更亮了,他兴奋地站起身来,在院子里来回度起步来。

    白崇禧兴奋,李宗仁也兴奋,但他又怕不是这么回事儿。

    桂系自然是军阀,但桂系不是哪个人的,而是很多人的,桂系是集体领导制。

    白崇禧和李宗仁搭档多年,他对李宗仁自然是了解的不能再了解了,他清楚此刻李宗仁的心情。

    白崇禧回到椅子上坐下,道:“德公,你知道我向来不服人,但对韩立洪,我真是不能不服。”

    李宗仁道:“健生,你就这么有底气,一定是这么回事儿?”

    “十有八九。”白崇禧很肯定地说道,然后,顿了顿,又道:“德公,现在这个形势,实际上,我们自己也可以向越南伸手。”

    李宗仁闭上了眼睛。

    原本,联合政府成立,广西面对老蒋咄咄逼人的压力就一天云彩全散了,但是,很快,他们就乐不出来了。

    不论是李宗仁,还是白崇禧,他们都是有大志的人,一个广西如何能满足他们?

    当初,桂系势力曾占领了大半个中国,只是在蒋桂大战中败给了老蒋,这才不得不龟缩到广西一隅。

    现在,广西是没事了,但他们也没事了,如果没有大变,广西就是他们今后唯一的天地,想跨出广西一步都不太可能了。

    第二天,白崇禧亲自去机场迎接卢汉。

    九点三十分,专机徐徐降落。

    机舱门一开,里面的人一下来,白崇禧就愣住了。从机舱里走下来的人不是卢汉,而是韩立洪和龙云。

    稍微楞了一下,白崇禧转头吩咐了副官一句,然后快步迎了过去。

    白崇禧走到旋梯旁,韩立洪和龙云也刚好脚落地,白崇禧热情地道:“没想到是大当家和龙主席莅临广西,欢迎,欢迎!”

    韩立洪依旧是没有任何职位,但因为对韩立洪功勋的尊崇,这个大当家的名头是叫出去了。

    韩立洪抱拳拱手,道:“白先生,失礼之处,还望您和德公海涵一二。”

    白崇禧笑着摆了摆手,然后伸手让道:“大当家、龙主席,请!”

    这时,整个机场已经戒备森严。

    韩立洪亲来,那他们的猜测就是板上钉钉的事儿,李宗仁和白崇禧都极为兴奋。他们兴奋,不仅仅是因为有了施展的天地,还因为这会给广西带来巨大的好处。

    广西是边陲之地,一旦国家太平,那广西的地位就得直线下降。而且,在联合政府的体制下,广西不能从中央政府得到一点帮助,那广西的前景绝对是暗淡的。

    现在,韩立洪有志于东南亚,那就既给了他们舞台,又对整个广西也有极大的好处。

    当然,最最重要的根本是广西永远不会被遗忘了。

    酒宴摆下,李宗仁、白崇禧陪着韩立洪、龙云,四人围坐。

    先谈了几句,韩立洪便进入正题,他道:“德公、白将军,我此来的目的二位必定已经猜到了。”

    知道韩立洪的性情,土匪的坯子,直来直去,白崇禧道:“不瞒大当家的,我昨个儿一夜都没怎么睡好。”

    四人都笑了,而后,韩立洪沉了沉,神情凝重地道:“我华夏沉沦百年,国力与西方列强相距已远,但现今欧战将起,而我们基本实现了国家的统一,至少不会有内战,所以,这将是我华夏千载难逢之机。”

    李宗仁三人默默听着。

    韩立洪继续道:“西方列强虽对我极尽欺压侮辱,但我华夏一旦复兴有望,他们又会是最恐惧的,所以,很可能有一天,我们一国得独自抗衡所有的东西方列强,包括苏俄。”

    “为此,我们现在就要做最坏的打算,趁着欧战这千载难逢之机,不管用什么手段,什么名义,都要把东南亚牢牢地掌握在我们手里。”

    眉头微微皱起,白崇禧问道:“大当家,欧战总有结束的一天,东南亚是英法美等列强的殖民地,我们的实力短期内不可能比得上列强,一旦动了,我们能挺住吗?”

    韩立洪道:“白将军,我们的实力不行,在这种情况下,造势不易,最好是顺势而为。对越南,我们可以逼迫法国人先把北越吐出来;对东南亚其他国家,我们先布局,把势力一点一点渗透进去,然后等待时机。”

    韩立洪这么一说,李宗仁和白崇禧都放心了。

    尽管韩立洪声名赫赫,但毕竟年轻,何况,就是不年轻,创下如此功业,头脑热点那也是很正常的。

    韩立洪如此深谋远虑,行事如此之稳健,这是他们没有想到的。

    昨晚,他们商议了一夜,最后觉得韩立洪要是激进,那将是很危险的,所以,他们最后商议的都是怎么给韩立洪降降温。

    现在,没必要了。

    这顿酒喝的高兴!

    随后,韩立洪给龙云、李宗仁和白崇禧画大饼,描绘将来的美好前景。

    这个饼要是别人画的,这三位的眼睛一定是斜的,但饼是韩立洪画的,那就不一样了。

    越喝越高兴,顾忌也就越少,白崇禧换了个话题,问道:“大当家,东北您是怎么打算的?”

    韩立洪没有隐瞒,道:“日本已经不是伊藤博文时代的日本,他们的脑壳都已经被烧坏了。欧战一起,日本不是进攻苏俄,就是与美英开战,甚至可能同时向两方挑起战火。”

    龙云、李宗仁和白崇禧都愣住了。

    半晌,李宗仁道:“大当家,日本向苏俄开战,或者说向美英开战,这我都可以理解,但同时向双方开战,日本会这么疯狂吗?”

    沉吟片刻,韩立洪道:“德公,日本的根本利益应该在海上,他们也有这方面的优势,他们的海上力量要远远强于陆军,但日本人的大陆情结太深了,而他们现在又没有伊藤博文那样的智者,所以,我估计日本应该首先进攻苏俄。”

    顿了顿,韩立洪继续道:“德国国力鼎盛,气焰嚣张之极,我研究过希特勒其人,一旦横扫欧陆,德国兵锋所向,必然指向苏俄,而到了这个时候,美国人的态度就极其关键了。”

    李宗仁三人都是一代天骄,但对韩立洪说的,他们都似懂非懂。

    李宗仁问道:“大当家,这是为什么?”

    韩立洪也不客气,接着道:“美国人目光深远,今日之欧战,实际上就是美国人布的局。”

    李宗仁、白崇禧和龙云不管多厉害,但限于客观条件,他们对世界局势的了解都不多,所以韩立洪说的这些,对他们无异于是天方夜谭。

    跟着,韩立洪解释了美国人在一战时借钱给英国人,英国人又借钱给法国人,等到战争胜利了,美国人开始讨债,结果,就是英国人、法国人一起压榨德国,索要更多的战争赔款。

    德国人让战争赔款压的直不起腰来,自然就想要挣脱枷锁,而这个时候,美国人又转而扶持德国,使得德国的国力迅速强大起来。

    顺带着,韩立洪又讲了日俄战争时,日本之所以能战胜俄国,就是美国人先是借钱给日本,然后又设法调停。

    如果不是这样,以日本的国力,是不可能打败俄国的。

    韩立洪道:“对世界而言,美洲大陆的地位就像是广西之于全国,广西要想主导全国,核心地带就必须战乱不断,而世界的核心地带就是欧亚大陆。”

    李宗仁默然无语,对此,他自是深有感触,这时,白崇禧道:“所以,美国人必定要到处挑事儿。”

    韩立洪道:“如今大势已成,美国人不会看不到,现在是美国取代英国,成为新的世界强权的绝好机会,他们绝不会放过。”

    龙云道:“大当家,你是说这次美国不会向上次欧战那样置身事外,而是会亲自上阵?”

    点了点头,韩立洪道:“美国现在孤立主义极其严重,他们要想参战不是那么容易的。”

    李宗仁、白崇禧和龙云都冥思苦想,接下来韩立洪会怎么说,但最后,他们不得不放弃,根本毫无头绪。

    韩立洪接着道:“美国要想参战,就必须有一个绝对过硬的借口,而这个借口就是逼迫日本主动攻击美国。”

    这会儿,三位都不想了,李宗仁问道:“大当家,美国怎么才能逼迫日本主动攻击他们?”

    韩立洪道:“很简单,切断物资供应。”

    韩立洪话一出口,白崇禧一拍大腿,道:“是啊!”

    日本本土和掌控的朝鲜、东三省、台湾都不产油,也不产橡胶,一旦美国人断了供应,日本这仗就没法打了,而且,更严重的是,这会让日本人产生极其深重的危机感。

    李宗仁没有激动,他思索片刻,道:“大当家,你说的都很有道理,但日本和美国的国力差距太大,日本人真的会这么疯狂吗?”

    韩立洪道:“德公,您说的‘疯狂’二字将会决定日本人的命运,如果真如我所言,日本同时向美苏开战,那日本的好日子就彻底到头了。”

    日本的好日到头了,这自然就意味着中国人的好日子来了。

    突然,白崇禧身子一震,他直盯盯地看着韩立洪,问道:“大当家,您是不是也把远东考虑到了?”

    沉默半晌,韩立洪点了点头。

    夜深了,月华如水,韩立洪仰面躺在床上。

    今天,他之所以在李宗仁和白崇禧面前大展雄才,就是为了开阔他们的心胸。

    李宗仁和白崇禧都是有大抱负的人,他们绝不会甘心蛰伏于广西一地,而且,更重要的是他们不会甘心他们的后人走不出广西。

    今后,广西就将是他楔在东南的一颗钉子,为了全国实质的统一,李宗仁和白崇禧都会不遗余力。
………………………………

三〇一章 东西方之辩

    三〇一章 东西方之辩

    八月十七日,一个由五百多人组成的观礼团从北京出发;上午九点一过,观礼团到了怀柔县的王家集。

    王家集是个大村子,人口超过两万,它是韩立洪树立的新农村建设的样板村。

    王家集原本不该这么大,这是因为总理把韩立洪的《建国方略》提交中央***处讨论之时,太祖认为韩立洪的设想很好,不过,新农村的规模小了些。

    太祖建议,新农村在原先一百平方公里的基础上扩大一倍,以二百平方公里的面积建一村。

    太祖认为,在新农村的基础上,完全可以把市一级的建制取消,改为大县制,由省政府直接管理县一级政府。

    这么做,不仅使得行政效率更高,而且也节约了大量的行政资源。

    总理把中央***处的意见反馈回来,韩立洪深以为然,他比任何人都清楚,上一世的行政机构是如何的臃肿、庞大。

    现在,如果按照这个方案实施,并严格执行,到了二十一世纪,全国行政机构的规模就是再怎么扩张,最多也不会超过原来的十分之一。

    而这,还是考虑到不能在全国都这么做的情况下;如果全国都能这么做,那降到二十分之一,甚至是三十分之一都是可能的。

    观礼团豪华之极,有太祖、总理、朱老总等***高层,有议事局的议员和中央政府的高层,以及黑神军的高层和社会各界贤达冯玉祥、宋庆龄、何香凝、黄炎培等人。

    此外,还有好多记着随行。

    进了王家集,人人眼前一亮,太规整了。

    每家的院子宽不一样,但长度是统一的,都是二十七米,而且,每一条大街的长度都是一样的,所以,一条条大街从远处看那是极其规整。

    每一条街道至少五米宽,夯的极为平实,下雨天都不会泥泞。

    农村家家户户都会养猪,以前,大都是把猪粪就堆在墙外的道上,但现在,街道上一个粪蛋都不许见,必须堆在自家的院子里。

    村子中央是一个大广场,面积超过五千平方米,地面同样夯的平平整整。

    大广场四周载满了树木,村公所、村政府和学校等等公共机构也都建在了大广场四周。

    王家集的行政机构有两套,一个是村公所,一个是村政府。村公所是村民自治机构,村政府是政府派驻机构。

    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