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地道战之一代功枭-第8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日本等级森严,军中,尤其是陆军,尤甚,原本松井石根可以决定一切的,但这一仗,他实在是心里没底。

    原本,别说二十万大军,就是一个师团,在支那都得横着走,但现在,包括松井石根在内,人人都觉得二十万人太少了。

    在这种阵地里,即便没有青纱帐,他们的优势,不论是武器,还是单兵素质,也都被大大稀释掉了。

    显然,没什么好怀疑的,凡是他们可能攻击的地儿,一定全都是这种阵地。

    这种阵地纵深有二十里,根本不怕突袭,他们攻击开始,支那军队从十里外开过来都赶趟。所以,在他们要攻击的阵地里,支那军队只需派很少的人守着,起到一些迟延的作用就够了。

    这样一来,炮火起到的杀伤作用自然就很有限了。

    他们攻入阵地之后,必须得下壕沟,不下壕沟那就是活靶子,而在这么复杂的壕沟里,只要支那人的抵抗意志够坚决,那么,就是拿把菜刀的老百姓都可能给他们造成杀伤。

    而这,也就是这些帝国将军们觉得人少的原因,因为相比他们,支那有无穷无尽的兵源。

    还有,以往在支那横行的战车联队也没用了。

    火箭筒。

    这三个字令这些不可一世的帝国将军们每每都欲仙欲死,因为火箭筒,坦克和装甲车全都成了百无一用的垃圾。

    如果不是这些火箭筒,坦克和装甲车就能用得上,那这些阵地的威力就会下降到普通的水平了,他们完全可以继续在支那的土地上横扫一切如卷席。

    青纱帐、壕沟、火箭筒,这三个组合在一起,那绝对是让人欲仙欲死啊!

    研究来,研究去,这些位帝国精英全都是一筹莫展,除了拼命,没别的法子。

    最后,大家在心照不宣之下取得了共识。

    青纱帐是有时效性的,而黑神军的阵地没有时效性。

    阵地上的青纱帐可以用炮火清除大半。

    保定处在河北的心脏地带,不论要做什么,这里都是绕不过去的,必须攻克。

    此战必定极为艰苦,而且极可能需要很长时间,所以,就不用对大本营的命令阳奉阴违了,必须全力攻击。

    有什么话,拿下保定再说。

    清晨,薄薄的晨曦中,万炮齐鸣,宁静的大地瞬间被无尽的硝烟笼罩。

    第十一师团长山室宗武看着远方弥漫的硝烟,脸色阴沉的像是能滴得出几滴重水来。

    以往每一次这种万炮齐鸣的场面,山室宗武感到的都是难言的骄傲,感受到的是帝国的强大,无比的强大。但这一次,则不然,这一次的万炮齐鸣炸的不是人,也不是阵地,而是高粱和玉米。

    这本应是笑话,但却是发生在眼前的事实。

    炮火覆盖的地域是保定西南的小李庄一带,宽度大约十余华里。

    无数的炮弹落地,把原本一望无际的青纱帐撕扯的支离破碎,然后,炮火逐渐延伸前移,于是,步兵攻击开始了。

    现在的攻击主要不是为了占领阵地,而是为了继续扫清残留的青纱帐。

    青纱帐虽然被炸的支离破碎,但在大规模进攻的时候,这些残留的青纱帐如果不被清除掉,还是会对进攻的士兵造成一定的伤害。

    所以,进攻的鬼子兵这次很多人的手里多了件武器,一把寒光闪闪的大镰刀,他们的任务是铲平一切,把凡是看着有一堆的青纱帐必须全部割倒。

    因为,如果不全部割倒,那毫无疑问,只要他们一退下来,支那人就得把壕沟挖过去,挖到没倒的青纱帐那儿去。

    战斗开始了,杯具也就开始了,每一个鬼子都把黑神军骂翻了。当然,这有个前提,指的是那些还活着的鬼子。

    除了那些负责割地的鬼子外,负责进攻的鬼子都得下到壕沟里,因为不下不行,壕沟太多,不下那你就是活靶子,前后左右,说不定哪儿就飞来一颗枪子,跨越壕沟的时候更容被打黑枪。

    何况,就是跳远练得非常牛逼的鬼子,很多地儿也是跳不过去的。这倒不是壕沟有多宽,而是起跳不易,落地也难。所以,要是不下壕沟,还想过去,那就得绕远,找好跳的地儿去跳。

    显然,在这里,没有任何一个鬼子有这个时间。

    下到壕沟里的鬼子无不胆战心惊,因为黑神军他妈太缺德,壕沟曲了怪弯,一条壕沟又会分出很多条,到了岔路多的地方,眼睛根本不够使,往往连有几条岔道都没看明白的时候,小命就没了。

    不过,总的来说,效果还算不错,虽然死伤不少,但第一天就向前推进了一千七百多米,这大大出乎山室宗武的意料之外。

    看着这一天的成果,前面空空荡荡的大地,山室宗武感觉心里敞亮多了。

    夜深了,大地又重归宁静。

    大地宁静了,但山室宗武并未宁静。

    白天,负责攻击的是第十旅团的第二十二联队;现在,在阵地里据守的是第十旅团的第十二联队。

    所有的士兵都枕戈待旦,不敢有丝毫放松。

    这注定是难熬的一夜。

    在隐蔽的炮兵阵地里,山炮兵第十一联队的联队长山内章大佐站在指挥台上,一动不动地观察着对面黑黝黝的旷野。

    只要对面的支那人敢开炮,那他就有绝对把握瞬间摧毁支那人的炮兵阵地

    “我告诉你们,待会儿都给我利索点,你们死球了没什么,可要是把老子的炮让小鬼子给炸了,老子可饶不了你们!”一个黑大个在阵地里边走边吵吵。

    黑大个是迫击炮一大队三中队的中队长刘晓强,有名的神炮手,今年只有二十三岁,但看上去,却没有一点的稚嫩之色。

    刘晓强是辽宁抚顺人,十六岁就参加了东北军,是名副其实的老兵了。他原本不是炮兵,但黑神军中讲究人尽其才,给任何人机会。三年前,刘晓强突然对大炮来了兴趣,就提出要参加炮兵。

    一考试,这小子果然在这方面很有天分,于是就成了炮兵,并迅速蹿升,一年前升任迫击炮大队的中队长。

    刘晓强不仅炮打的好,也很会带兵,要不也成不了中队长,他现在这顿骂不是真骂,而是要给手下放松精神。

    果然,大家嘻嘻哈哈一闹,就不那么紧张了。

    十点一刻,刘晓强的脸色沉了下来,命令道:“准备。”

    十点半,开炮!

    不多,每门炮最多只打三发炮弹,有的甚至只打一发炮弹,然后赶紧撒丫子,把炮拽进掩体里。

    一开始修筑掩体的时候,就考虑到了这一点,把炮从掩体里拉出来要费点劲,但拉进去,那就利索多了。

    指挥台上,山内章有点发懵,千想万想,他也没想到眼前的这一幕。

    支那人真是太狡猾了,都出圈了。

    支那人的炮兵阵地根本就不是他以为的炮兵阵地,每一门炮前后左右的间隔至少都在百米开外,而这还只是迫击炮一类的轻型炮。

    那些七十五毫米口径的山炮野炮,间距更在三百米以上。

    这还不是最缺德的,最缺德的是这些炮不是一块放,而是指不定就从那儿打出来一炮。

    山内章是专家,他自然想得到,支那人的炮火为什么不连续发射,一定是打完了立刻就藏进掩体里去了。

    要不,不会这样。

    果然,事实很快就验证了山内章的判断完全正确,那些被轰炸过的阵地,抽冷子依旧打炮。

    山内章的脸早就青了,炮弹带起的锐利的呼啸声就好像是支那人肆无忌惮嘲笑他们的笑声。

    不多,不到两个小时,一向冷静的帝国最优秀的军人楷模山内章大佐就有了要发疯的迹象。

    对支那人袭扰性的炮击,他们的炮火压制屁用没有。

    这一刻,要发疯的不仅仅是军人楷模山内章大佐,还有第十二联队的联队长永津左比重大佐。

    支那人的炮弹好像是长着眼睛,哪儿人多就往那儿飞。

    永津左比重虽然不是炮兵出身,但常识他还是懂的,显然,支那人早就设定好了射击诸元,炮弹落点的误差一定非常小。

    而且,更显然,他们的大炮对支那人的炮火没有丝毫的压制作用,支那人完全就是在戏耍他们,是在肆意嘲弄大日本帝国的军威。

    是可忍,孰不可忍?

    但是,不忍也得忍,这个时候发动攻击,绝对是找死。

    一个小时,两个小时,三个小时……永津左比重知道危险,支那人随时可能发动攻击。

    不过,好在,他们一直在破坏壕沟,把很多壕沟都截断了,支那人想偷偷摸进来也就不那么容易了。

    而且,更重要的是,这儿已经不是支那军队熟悉的壕沟了。

    这一点非常重要。

    在如此复杂的阵地里,熟不熟悉太重要了,而这也是这个阵地如此可怕的原因之一。

    终于,当东方的地平线下吐出了第一缕晨光,永津左比重这才松了口气。黑神军没在夜晚发动攻击,天亮了,就更无可能。

    但是,当伤亡数字统计出来后,永津左比重刚刚轻松一点的心情就被难言的沉重取代了。

    死三百二十一人,轻重伤六百三十七人。

    只一个晚上,支那人跟玩似的,他的一个大队就报销了。

    伤亡之所以如此惨重,是因为支那人的炮弹落点太准确了。毫无疑问,支那人不仅事先精确设定了射击诸元,也能大致知道他们的布防情况。所以,最后,原因还得落在这该死的壕沟上。因为这该死的壕沟,夜晚,就是支那人的天下,可以近距离观察他们。

    永津左比重的心情沉重,师团长山室宗武的心情没有最沉重,他只有更沉重。

    白天攻击的伤亡也在千人上下,晚上防守又损失了一个大队,而这还是在支那人没有真跟他们打的情况下的损失。

    如果,如果接下来还能像头一天这样推进,那损失还承受的起,但这可能吗?

    晨光中,炮击又开始了,而且,随着更多的大炮运到,炮火也随之愈发地猛烈起来。

    半个小时后,炮火开始向远处延伸,地面攻击开始了。

    和昨天一样,很顺利就突进了支那人防守的阵地,但是,和昨天不一样的是,小鬼子一进去,很快就发现他们彻底杯具了。

    这里的壕沟和昨天占领的壕沟不一样,很不一样。论缺德的程度,昨天的和这儿的根本没法比。

    壕沟里,很多地方深有三米多。

    在这些地方,除了同样曲里拐弯和岔路多之外,还忽宽忽窄,有的地儿仅容一个人侧着身子挤过去。

    不仅如此,有的地儿还不是壕沟,而是坑道,要过去你就得爬。

    挖这些壕沟,黑神军充分演绎了没有最缺德,只有更缺德的无敌精神:那些坑道也不是直的,而且还不知通哪儿。

    可想而知,没一个鬼子有胆子敢爬过去,所以,就得另找路,而更想而知,你永远也找不到没有坑道的路。

    这些,还不是让这些鬼子最恐惧的,最恐惧的是壕沟里随处可见的老鼠洞:没人知道这些老鼠洞里藏没藏着人。

    下到这样的壕沟里,可想而知,那会是何等恐怖。

    等到指挥官发现不对的时候,一个大队的鬼子已经躺在了壕沟里。

    攻击停止。

    山室宗武彻底是要疯了,他这边下令停止进攻,就见支那人的阵地里,泥土飞扬,一锹锹土被扔到了地面上。

    支那人在修复被炸坏的壕沟。

    松井石根闻报,沉思半晌,下令,调独立野战重炮兵第十五联队、野战重炮兵第十联队以及从其他各师团抽调七十五毫米口径以及七十五毫米口径以上的山炮野炮一百门和第五第六高炮队到前线。

    独立野战重炮兵第十五联队有一百五十毫米口径的榴弹炮三十六门,野战重炮兵第十联队有一百五十毫米口径榴弹炮二十四门,加在一起就是五十门。

    第十一师团自己有七十五毫米口径以上的山炮十六门、野炮三十六门,加上从其他师团抽调来的一百门,加在一起就是一百五十二门。

    如此的炮火是很惊人的,但如此惊人的炮火现在却不得不用来轰炸支那农民用简单的工具挖出来的阵地。

    松井石根心头滴血,他毫不怀疑,轰炸对支那军队的杀伤是极其有限的,因为以黑神军的诡诈,阵地里的守军少到什么程度他都不会惊讶。

    但是,不管有什么想法,他现在唯一能做的就是用无尽的炮火轰炸支那人的阵地。

    这等于是用炮弹炸大地,这么干,就是炮弹再多也是不够用的。

    松井石根越来越不看好这场战争,支那的人力资源是无限的,只要被组织起来,挖这种形式的阵地几乎没有尽头。

    现在,没有别的办法,只能先把保定攻下来再说了。

    今夜,守,还是撤?这真是个问题。

    山室宗武又有了要发疯的感觉。

    如果继续坚守,那守阵地的人多了,伤亡大;人少了,又怕架不住支那人偷袭。

    如果放弃,支那人很快就会把阵地修复如初。

    琢磨了半天,山室宗武决心还是继续坚守,因为死伤个千八人,他固然心疼,但没有责任,可要是把阵地放弃了,那一旦出现什么意外,他的责任就大了。

    同松井石根一样,对云山雾罩的黑神军下一步会怎么做,山室宗武心里一点底也没有。

    “轰!……”

    山室宗武正琢磨呢,炮响了。

    “八嘎!”这才下午三点不到,黑神军就开始玩了,山室宗武刚刚下去点的疯劲又汹涌而来。

    夜色又笼罩了大地,这会儿,山室宗武基本没什么脾气了,他变得很安静。

    事实证明,黑神军修建的炮兵掩体非常坚固,至少一百五十毫米口径的榴弹炮奈何不了黑神军的炮兵掩体,被一百五十毫米口径榴弹炮密集轰炸过的地方,依然抽风似的,时不时就扔过来一炮。

    这一夜,黑神军依旧没有发动攻击,夺回阵地。

    清晨,一切准备就绪,一发发重型炮弹落下,大地震颤。

    正面战场宽十余华里,炮火全面覆盖显然不现实,所以,攻击的方式是切割,炮火覆盖数条各宽三四百余米的纵深带和数条稍窄一些的横切带,把整个阵地切割成一个个方块区,然后实施围剿。

    战场上,人,不再有生命的意义,只是一件件完成目的的工具。

    随着炮火的延伸,日军像潮水一样涌了上来。

    绞肉机,启动。

    被炮火犁过的大地,壕沟阵地变成了坑坑洼洼、高低不平的喧土,走在上面虽然很费劲,但比之支那人地狱般的阵地,这无疑是天堂。

    阵地虽然被切割成了一个个方块,但实际上,每一个方块依然足够大,足够危险,每一个方块都是一台绞肉机。

    绞杀自己,更绞杀敌人。

    杀!

    日军从上到下都疯了,他们从四面八方不顾一切地冲进了青纱帐,冲进了地狱般的壕沟。
………………………………

二九〇章 给蒋委员长挖个小坑

    二九〇章 给蒋委员长挖个小坑

    没那么多的炮弹,人海战术就是破解壕沟战的唯一方法。

    当然,还有毒气弹,但和战车联队一样,黑神军早有准备。华北派遣军已经用过了,没什么效果。很显然,支那军队受过毒气战的训练。

    毒气弹这玩意,只要不慌不乱,有准备,知道怎么应对,作用不大。

    所以,没别的法子,只有拿命去换。

    冲进青纱帐里的鬼子,都第一时间跳进了壕沟里。

    他们必须得跳,这是命令。

    令谷寿夫师团全军覆灭的山海关之战已经成了经典战例,其中的机枪暗堡更是经典中的经典。

    在这些被切割成块的青纱帐里,只需一个重机枪暗堡就足够了。

    到处都是爆炸声。

    大前方是铺天盖地的炮火,而被切割成一块一块的青纱帐里,也同样是炸成了一锅粥。

    小鬼子是手雷开路,见到洞口,就往洞口里扔,感觉哪儿不对,也往哪儿扔,总之,甜瓜手雷是满天飞。

    但饶是如此,这里还是日本人的地狱。

    壕沟里有地雷,而且,似乎那哪儿都埋着地雷。

    这里的地雷威力不大,威力半径不超过一米,显然是为壕沟战量身定做的。

    这些地雷给了进攻的日军搂头一闷棍。

    此外,小鬼子在武器上也吃了大亏,长枪在壕沟里不得使,而黑神军除了藏在暗堡里的机枪手,不是二十响的盒子枪,就是仿制的冲锋枪。

    壕沟壁上,有不少大大小小的洞口。洞口大的,直径有一米,小些的不超过半米。

    这些洞口大都是死的,也有少量活的。死洞是迷惑小鬼子用的,最深的也不超过一米三。活洞里面都有横壁,小鬼子就是瞎猫碰上死耗子,把手雷扔进活洞也造不成什么伤害,至多是把这个活洞炸废。

    刘大力和李铁生头靠着洞口,仰面躺在一块木板上。在他们脚下,分别站着刘虎和张一成。

    木板底下有扣手,刘虎和张一成的活儿就是把刘大力和李铁生推出去,然后再拉回来。

    刘大力躺的洞口高些,李铁生躺的洞口低些,相差五十公分左右。他们相距一米,土层中间有一个碗口粗的小圆洞相通。

    洞口是封闭的,在外面看来,就是坑坑洼洼的。在这种情况下,小鬼子根本发现不了有什么不对。

    他们没闲着,头上都悬着一个很小的潜望镜,潜望镜从洞口的缝隙探出去,能观察到壕沟里的情况。

    潜望镜同样被伪装的很好,不仔细看,就是一块土疙瘩。而且,还不怎么动,大多时候是固定的。

    两人有明确的分工,刘大力管右面,李铁生管左面。

    军曹林三五郎领着领着十几个鬼子兵,猫着腰,端着大枪,在曲里拐弯的壕沟里搜索前进。

    真他妈是太别扭了!

    一开始,他们往洞口里扔手雷扔的还挺起劲,但没一会儿,就没人扔了,即便是时不时,被从洞口里扔出的手榴弹炸的鼻青脸肿,他们也不随便扔了,因为没那么多手雷。

    最后,发昏当不了该死,干脆不管那些洞口了,只有确实看到有手榴弹扔出来的洞口,他们才会把手雷扔进去。

    刘大力和李铁生都一个姿势。

    潜望镜悬在上方,睁开眼睛就能看到,他们都是一手握着放在胸口上的冲锋枪,一手伸过头顶,扣住遮蔽洞口的暗门的把手。

    忽然,李铁生低声念道:“一、二、三!”

    “三”字出口,刘大力和李铁生同时把暗门上推,他们同时也被推出去了小半个身子。

    “啪!啪!啪!……”刘大力和李铁生的身子刚一探出洞口,他们都侧着身子,刘大力朝右,李铁生向左,手中的冲锋枪猛射。

    他们正好插入了这十几个鬼子的中间,只一瞬间,突袭就结束了,十几个鬼子全都被击毙。

    随着刘大力和李铁生的臭脚丫子紧摆,他们又被猛地拽回了洞口。

    刘大力和李铁生一缩回洞口内,他们都抬起手,伸到洞顶,往下一拉,洞口就又被遮住了。

    他们这一套动作刚做完,至少有十枚手雷在壕沟里爆炸了。

    小鬼子真不是盖的,反应超快,只要慢一点,那就得玩完。

    洞口被盖住之后,啤酒瓶盖大小的潜望镜又从缝隙间伸了出去。

    一大群鬼子涌了过来,他们往洞口里混乱扔手雷。

    壕沟曲里拐弯,刘大力和李铁生守株待兔的这一段有十五六米是直的。最后一个鬼子拐过去之后,他们又把洞口打开。

    这一次,刘大力和李铁生的任务是掩护。

    与此同时,在他们对面,也有一个洞口打开,王大民从洞口里爬了出来。

    下到壕沟里,王大民从洞口里拎出来一捆手榴弹。

    他们这一组,王大民是投弹高手。王大民投弹,不仅投的远,更准,那手头,没说的。五十米的范围内,王大民绝对不会把手榴弹投到壕沟外面去。

    手榴弹的弦都拉出来了,王大民把手榴弹一顺排摆好,然后,开始轻描淡写地把手榴弹一枚接一枚地甩出去。

    王大民投弹的速度极快,但那姿势,怎叫一个优雅了得。

    一捆手榴弹八枚,都投完了,有百分之九十九的把握不吃小鬼子的甜瓜手雷。

    这都是经过精确计算的,轻易不会出错。

    整个保定防区分为三块:外围区、城防区和保定城。

    城防区是保定城周边二十里的区域,又细分为子区、丑区、寅区、卯区、申区、酉区六块,其中,松井石根划定的攻击区就在卯区的范围内。

    负责防守卯区的是黑神军第二军第四师第十一旅,旅长是何友国。

    随着实力日渐膨胀,韩立洪的构想也随之发生变化。

    论战略地位,保定不是河北的心脏,却是华北的心脏,如果志在整个华北,保定就是必取之地。

    一开始,实力不行的时候,对保定城,韩立洪打的主意就是些小偷小摸一类的,但随着实力急剧膨胀,他对保定的想法一变在变,而每一次变化,他对保定城的投入就会暴增一次。

    最近这一次的变化是因为对中国未来发展的构想改变而变化的,也就是这次变化,韩立洪对保定的投入达到了不计一切的程度。

    他要把保定变成日本人的噩梦,至少短期内,彻底绝了日本发动侵华战争的念想。

    要是真能做到这一步,无论付出怎样的代价,那都是千万倍值得的。为此,以保定城为核心,韩立洪下令建造了庞大的地下工事。

    城防区的子、丑、寅、卯、申、酉六区,每个区的地底下都有一座地下工事。

    在每一座地下工事里,既有指挥部,也有小型战地医院,这是为那些需要立刻做手术的伤员准备的。

    此外,地下工事还是藏兵洞,在鬼子大规模轰炸的时候,全旅三千多名官兵大都要躲在地下工事里。

    因为如此大规模的建设,水泥和钢筋都大大不足,所以不得不因陋就简,只把中心地下工事打造的坚不可摧,其他的大都是土洞了。

    整个地下工事就是一座大迷宫,小鬼子别说攻破地下工事,就是发现地下十米的地下工事,其可能性也是无限趋进于零。

    之所以修建的这么复杂,水泥和钢筋的缺乏是最主要的主因,因为要防止通道被震塌,所以通向各个阵地的通道就要多修几条。

    而后,又从这个思路引发开来,为了保证每个阵地里的士兵都能够安全地撤到核心地下工事里去,是不是更要多修一些通道?

    这条路不通了,还有那条路;那条路不通了,还有别的路……

    反正人力从来不是需要考虑的问题,为此,一来二去的,整个地下工事就比蜘蛛网还蜘蛛网了,而且这个蜘蛛网还是立体的。

    作战室里,很忙碌,但气氛却是相当的轻松。

    十一旅没有硬性的任务,非要守住哪儿不可,他们的任务就是杀小鬼子,而且,杀小鬼子都是以猎杀袭击为主,伤亡小的不可思议。

    东南西三面墙都是大黑板,全用白、红、蓝、粉各色粉笔画得满满的。

    这是阵地简图。

    参谋们往来穿梭,更新上面的数据。

    此外,在北墙靠门的地方也有一块黑板,但比较小,上面是一行行的数目字。

    数目字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确定杀死敌人的数量,一部分估计杀死敌人的数量。

    所谓可以确定的数字就是用枪杀的,“估计”是甩手榴弹炸的。

    每隔十几分钟,有负责的参谋把数字更新一次。

    旅长何友国浑身轻松,那股劲从骨头缝里滋滋地往外冒。

    再好的东西不经过实践,心里也是不会真正有底的,尤其是成千上万人厮杀的战场,就更是如此。现在,经过这大半天的战斗已经清楚地表明,战斗过程基本跟事前的预想相符,没有什么大的错失。

    这仗,都不需要他亲自指挥,实际上,不要说是他这个旅长,就是团长营长的用处都不大,基层的那些小连长基本都给包办了。

    也是,鬼子投个两三万人下来,看上去不老少,但一洒下去,就跟往大锅里洒胡椒面似的。

    他们一个猎杀小组实际上只有三个人是十一旅的士兵,其他的都是辅助人员,而三个士兵组成的猎杀小组,就这几个小时的功夫,杀死的小鬼子基本都上了两位数。

    过瘾!

    “老吴,这次你可是立了大功了!”何友国对参谋长吴强笑道。

    这种模式的战争基调是韩立洪确立的,但具体内容则是众人拾柴火焰高,是群众智慧的结晶。

    吴强参军之前是山里的猎人,现在这种猎杀的模式就是他提出来的。

    死多少人就不说了,就是连阵亡士兵的尸体也大都没能运回来。

    至此,松井石根彻底清楚了一个事实:黑神军的阵地用步兵是根本没有可能攻克的。

    黑神军用机枪暗堡把进攻的步兵压制进壕沟,而进到壕沟的步兵连敌人都找不到,又如何杀死敌人?在那种地形之下,只有被敌人屠杀的份儿。

    炮火,只有炮火,才是致胜的唯一之法。

    松井石根致电大本营,请求帝国以举国之力往他这儿空运炮弹。

    松井石根的报告震惊了整个日本。

    九一八之后,日本一直是一个高烧不退的社会,虽然这几年被黑神军浇了几次井拔凉水,但刚退下去点,紧跟着就又会来一次强力反弹。

    但这一次,松井石根的报告清热退烧的效果好极了,堪称立竿见影。

    这些帝国栋梁别的或许脑筋不怎么清楚,但家底怎样,这种简单的事实还是清楚的。

    列强之中,日本的整体工业实力是最弱的,炮弹这么个用法,无论如何也是承受不起的。

    大本营很快就达成了共识。

    共识有两点,第一,保定必须攻克,必须实施南北对进,必须把被围困的第五师团和第一〇九师团解救出来,所以,要满足松井石根的请求。

    第二,战争的消耗远远超过了原本的设想,按照这种规模,本土生产是无论如何也满足不了的,所以,必须加快把产业向满洲转移的速度,必须把满洲的人力资源和物产资源最大限度地利用起来。

    距离沧州一百多公里外的渤海湾聚集了帝国所有的航空母舰,但这也只有四百多架飞机而已,而且大部分是战斗机和轰炸机,运输机很少。

    所以,运送弹药的运输机只能从长城外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