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地道战之一代功枭-第10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东条英机眼里是淡淡的不屑,蒋方程笑了;蒋方程一笑,东条英机眼里的不屑就消失了。

    是啊,不屑什么呢?

    东条英机是那种长于行动、短于思考的粗人,才智有限,因而被***第一兵家、参谋总长石原莞尔称作是上等兵东条。

    东条英机依旧死撑,为了掩饰尴尬,他以傲慢的语调问道:“支那人,你想干什么?”

    这种人怎会成为一个国家的领导者?蒋方程很是不屑,他道:“救你的命。”

    “救我的命?”东条英机笑了,讥讽道:“现在美国人才是主人,你们支那人不过是打杂的。”

    没理会东条英机的讥讽,蒋方程道:“东条先生,你是不是觉得你不会死?”

    东条英机道:“当然,美国人占领***是为了将来对付你们,称霸亚洲,所以,美国人是需要我们这些人的。”

    蒋方程又笑了,道:“东条先生,很不好意思,我们和美国人有协定,包括你在内,一些***人是必须死的。”

    东条英机眼中闪过一抹恐惧,虽然一闪即逝,但没有逃过蒋方程的眼睛。

    “我不相信。”随即,东条英机感觉到了,这个回答不妥,好像他怕死似的,又跟着道:“何况,我为天皇效忠,是求仁得仁,死又如何?”

    这老鬼子可真够无耻的,蒋方程又不由笑了笑,他站起身来,最后道:“东条先生,战犯审批马上就要开始了,留给你的时间不多了,如果时间拖延长了,到时我们就是想救你怕也无能为力了。”

    说完,蒋方程就转身离开了审讯室。

    三天后,蒋方程和东条英机又在审讯室见面了。

    经过三天的酝酿,蒋方程看得出来,这老鬼子求生的欲望明显增强。

    现在这老鬼子虽然还心存侥幸,但是,任何能够让他活下去的保险,那都是多多益善,轻易不会放过。

    又毫无营养地强硬了一会儿,老鬼子问道:“你们为什么要救我?”

    “自然是因为你有用。”顿了顿,蒋方程继续道:“我们要从你这儿知道你们把财宝藏在哪儿了。”

    “你们这是做梦!”东条英机一听,立刻神经质地叫了一声。

    冷笑一声,蒋方程道:“我们黑神军的信誉你应该清楚,现在我告诉你,不管你知不知道这事儿,我们既然找上了你,如果不能从你这儿找到藏宝地,那不仅你死,你的子孙同样都得死。”

    东条英机脸色登时惨白,他知道这个支那人绝不是恐吓他。

    蒋方程又道:“或许你不相信我说的,你还以为美国人会放过你,那我现在告诉你,要死的不仅是你,还有你们的天皇。”

    “什么!”东条英机目瞪口呆。

    “不要不相信。”蒋方程道:“我们原本是要公开审判你们的天皇的,但最后我们让了一步,就让你们的天皇自杀好了。”

    这一刻,东条英机知道这个支那人没说假话。

    “不要说出去,你就是把消失传出去,也不过是死更多的人罢了,什么也改变不了。”

    蒋方程说完这句话,转身就走了。

    第一独立师,师部。

    票儿一身戎装,那叫一个精神!

    其他人,也都是一身戎装,他们看着票儿的眼神全都一个样:羡慕,无比的羡慕。

    就是韩立涛也一样。

    票儿手中握着一把刀。

    刀很普通,又很神奇,这把刀是票儿的马刀,一共饮过一百八十七个人的血,这其中,小鬼子有一百三十一个。

    像是抚摸最美丽的情人,票儿轻轻地抚摸着刀身。

    在***的土地上用这把刀,这就是票儿来***的目的。

    这是无上的荣耀!

    下午三点十五分,票儿坐上了吉普车。

    车上,票儿正襟危坐,马刀横放在膝上,双手握住刀身。

    裕仁天皇的临时皇宫在东郊外,此时,已经完全被美国大兵控制起来,普拉达中将坐在一辆停在皇宫外院的吉普车里。

    票儿到了。

    独立第一师和美军的关系一直不好,双方绝对是井水不犯河水,除了沃尔上校那类的,一切都是公事公办。

    票儿和普拉达中将相互敬了礼,然后两人都是一句话不说,径直向内院走去。

    他们走进了一个小院子。

    裕仁天皇坐在院子中央的小桌旁,脸色煞白。

    美方已经告知了裕仁天皇将要发生什么事儿。

    看着这个伪君子,票儿握刀的手不由自主用力,手背上条条青筋暴起。

    最恶心人的就是这种伪君子。

    票儿对***的了解已经极深,随着了解的越深,票儿对***,不,不准确,应该是对***男人的憎恶就越深。

    ***男人的恶心变态就不说了,最他妈邪恶的是以国家的形式组织输出妓女来赚钱。

    票儿这些天在***,他对***女人的印象越牢越好,而他对***女人的感觉越好,就对***男人越是憎恨,恨不得一个不剩都给宰了阉了才痛快。

    票儿对***男人的憎恶,这一刻,都集中在了裕仁天皇这个本就让人极度恶心的伪君子身上了。

    见到票儿和普拉达进来,裕仁天皇不由自主地站起身来。

    本来票儿还想说道两句,但真见到了这个伪君子,半个字票儿都懒得说了。在裕仁天皇惊恐的目光里,票儿大踏步走过来,同时,抽刀、挥刀、劈落。

    刀锋劈在了裕仁天皇的脖子上,就跟切豆腐似的,最后,刀锋从裕仁天皇的腰胯间滑了出来。

    一劈两半。

    普拉达的脸也白了。

    普拉达久经沙场,自然见惯生死,但还真没见过这样的。

    这一刻,最心惊肉跳的不是普拉达,而是跟在票儿身后的摄影师,他的脸比普拉达白多了。

    摄影师吓坏了,更急坏了,他的任务是把整个过程都拍下来,但谁曾想这位票儿大爷进来一句话没说就把人给劈了。

    幸好,他手脚够快,够麻利。

    拍完了,摄影师直起腰来,抬手抹了一把额头。

    好家伙,这一脑袋白毛汗给吓的。

    相片没拍好,摄影师不是怕责罚,而是怕全国人民骂,更是怕自己后悔的要自杀。

    这是历史,是无比重要的瞬间,而他,就是历史的记录者。

    把刀身在裕仁天皇身上蹭了蹭,然后“当”的一声,宝刀入鞘,票儿转过身来,对普拉达将军道:“普拉达将军,有劳了。”

    麻痹的,看了一眼票儿,又看了一眼被劈成两半的裕仁天皇,普拉达心里一个劲地咒骂。

    中国人把人给劈了,一转身拍拍屁股走人了,这个烂摊子却要他来收拾。

    美***方对中国人的恨又多了一桩。

    “天皇陛下昨晚七点三十一分切腹……”收音机里,播音员泣不成声,报道者裕仁天皇自杀的消息。

    巢鸭监狱里哭声震天,东条英机木然地坐着。

    ***的天塌了。

    战败投降,国家被敌国占领,***的天没踏,但裕仁天皇切腹自杀,***的天塌了。

    盟军总司令部里,麦克阿瑟和马歇尔一人手里拿着一个酒杯,他们边喝边谈着。

    马歇尔神态轻松,麦克阿瑟的神色则很是遗憾。

    “马歇尔将军,多好的机会啊,可惜了!”麦克阿瑟遗憾地道。

    这个时候要是把裕仁天皇之死的真相泄露出去,***人会发疯的,但是,黑神军很快就要走的,而蒋介石的部队要长时间留在***的。

    马歇尔笑了,他看了看挂在墙上的时钟,道:“麦克阿瑟将军,该你了。”

    微微耸了耸肩,麦克阿瑟和马歇尔走进了一间会议室。

    记者会上,麦克阿瑟热情洋溢又无比沉痛地缅怀了裕仁天皇一翻,最后,他宣布,盟军不会改变天皇体制。

    麦克阿瑟这话一说出去,***的天立刻又被支了起来。

    当初,***不愿投降,就是因为盟军在天皇体制上语焉不详,不愿做出明确的承诺。

    现在好了,不知有多少***人如释重负。

    麦克阿瑟很兴奋。

    麦克阿瑟是极有表演欲望的将军,刚才在记者会上,他的表演欲望得到了极大的满足,以致和马歇尔回到屋子里,依旧兴奋的很。

    两人坐下后,马歇尔问道:“中国人调查的怎么样了?”

    麦克阿瑟道:“没有进展,我看他们没什么希望。”

    马歇尔摸了摸下巴。

    ***的宝藏他们也是极为眼馋的,但是,他们想要永远控制***的,所以有些事儿是不方便做的。

    不过,要是中国人找到了,那腾挪的空间就大了,而且不管闹的多大,都可以推在中国人身上,和他们美国人没关系。

    马歇尔道:“麦克阿瑟将军,不要大意了,中国人很狡猾的。”

    笑了笑,麦克阿瑟道:“这是在我们的地头,中国人要是真找到了,我不相信他们真的能瞒天过海。”

    马歇尔道:“小心无大错。”

    麦克阿瑟的眉头微微皱了起来。

    一九四六年一月十九日,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对***战犯的审判在东京开庭。

    法庭由中国、苏联、美国、英国、法国、荷兰、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印度、菲律宾各一名法官组成,共十一名。

    十一国又各派检察官一人,澳大利亚法官 w。 f。 韦布任庭长,美国律师j。基南任检察长。

    提审东条英机的时候,这老鬼子成了哑巴,一句话不说;成了佛陀,连眼睛都不睁开,就跟木偶似的,让怎么地就怎么地,但就是不说话,不爱睁眼。

    实际上,从知道裕仁天皇死的那一天开始,东条英机就不说话,所以,人们都以为东条英机是受了刺激才这样的。

    一开始,东条英机最引人注目,但时间长了,人们渐渐也就习惯了。

    密室里,票儿和东条英机面对面坐着。

    “我要两百万美元,一栋上海的别墅,还有,你们要保证我的安全。”东条英机干巴巴地说道。

    东条英机这老鬼子在关东军干过很长时间,欠下了中国人累累血债。看着东条英机,票儿心里平静的很,似乎把裕仁天皇劈了之后,把怒火都给宣泄出去了。

    如果不是这样,尽管知道“黑神军守诺”的价值,他也不会对东条英机如何,但心里绝对不会像现在这么平静。

    “可以。”

    “我不知道具体地点,我只能提供一些线索。”

    “如果你提供的线索真实可靠,那即便最后没有找到,我们也会信守承诺。”

    票儿说完,东条英机松了一口气。

    票儿和韩立涛静静地等着。

    柳铁、蒋方程等人正在看东条英机提供的情报。

    韩立涛掌管的事情太多,一些具体的细节和行动他一般不介入,所以,东条英机提供的情报价值如何,他和票儿都判断不出来。

    “小鬼子这事儿干的真绝。”过了一会儿,柳铁道:“如果我们不是早就做了大量的工作,否则,东条英机提供的情报基本没多大用。”

    票儿和韩立涛都笑了,票儿问道:“有多大把握?”

    看了其他几人一眼,柳铁道:“有七成把握。”

    韩立涛道:“好,那就干吧”

    “沃尔上校,中国人干的怎么样了?”坐在大办公桌后,麦克阿瑟看着沃尔上校问道。

    “将军,中国人最近的活动很频繁,我看中国人是急了。”沃尔上校恭恭敬敬地答道。

    按照协议,中国人只能停留十八个月,现在一半快过去了。

    中国人急,麦克阿瑟很高兴,但中国人没有找到***人的财宝,又很遗憾。

    听完沃尔上校的汇报,麦克阿瑟道:“要继续监视,千万不能松懈。”

    “是,将军。”

    敬了礼,沃尔上校转过身,向办公室外走去。

    沃尔上校的心情很好,好极了,他的这个活简直太俏了。

    他给中国人方便,中国人给了他做梦也没梦想过的报酬,而最妙的是,他给中国人方便还是按照麦克阿瑟的命令行事。

    就在沃尔上校向麦克阿瑟汇报的时候,没有人知道,在独立第一师的营地内,正在热火朝天地挖地道。

    独立第一师的一万五千名官兵中,其中有五千人是挖地道的专业人士。

    外面,该怎么查还在怎么查,而在内里,正日夜不停地挖地道。

    这条地道,深入地下十五米,直线距离就有三十公里。

    “先生,找到了。”柳铁的声音依旧不紧不慢。

    “全都检查过了吗?”票儿问道。

    “没有问题。”柳铁答道。

    “走,看看去。”票儿手一挥,兴奋地站起身来。

    是得看看去,韩立涛和票儿进了地道。

    在地道里只能徒步前进,不过好在够高,可以站直腰走,也就不那么累。

    地库在地下三十米,地库的外层是厚达三米的钢筋混凝土,地库的入口是从钢筋混凝土的厚壁上生生扒开的。

    地库大极了,整整齐齐摆满了一口口封闭的严严实实的大箱子,不知道有多少。

    箱子里装的啥不知道,但光看那一排排架子上的金块,就知道这次是发大发了。

    看韩立涛和票儿都盯着黄金,柳铁道:“已经大致估算过了,这些黄金的价值至少超过二十亿美元。”

    韩立涛和票儿都倒吸了一口凉气。

    “全部运走。”韩立涛下达了命令。

    总理又回到了沈阳,也依旧是满面春风,压抑不住的兴奋。

    这次寻宝行动,***出力也很大,有些***人本就是中国***员,所以太祖他们知道寻宝行动。

    有些太过机密的东西,能不用电报一般就不用,寻宝行动就是。

    进到屋子里,任弼时问道:“***那边成功了?”

    点了点头,总理兴奋地道:“成功了!”

    太祖笑道:“看样子收获还不小!”

    总理道:“是不小,光黄金就价值二十三亿美元。”

    太祖愣了,朱老总、刘少奇和任弼时也都愣了。

    “哈哈哈……”这时,总理忍不住大笑起来,道:“主席,***人把他们所有的技术资料都完整地整理了一份,收藏在了地库里。”

    “哈哈哈……”太祖、朱老总、刘少奇、任弼时一听,也都不由自主地大笑起来
………………………………

三三〇章 丘吉尔当了杜鲁门的枪

    三三〇章 丘吉尔当了杜鲁门的枪

    美国,密苏里州,富尔顿城,科斯特庄园。

    丘吉尔站在二楼的阳台上,凝望着连绵无尽的田野,天尽头,覆盖着迷茫的苍苍绿意。

    初春,本应是生机勃勃的,但在丘吉尔眼中,整个天地都在风雨飘摇之中,一片晦暗。

    英国,应该走向何处?又能走向何处?

    战时内阁结束,选举随之开始,丘吉尔信心满满,原以为挟着无与伦比的威望会百分之百当选,但没想到,却遭到了惨败。

    “对他们的伟大人物忘恩负义,是伟大民族的标志。”

    这是古希腊作家普鲁塔克的话,败选后,丘吉尔引用这句话来说他的败选。

    话是丘吉尔说的,但这并不是他的心里话,实际上,他对他的国家,对他的人民,极为失望。

    工党领袖克莱门特?艾德礼就是一个小丑,他根本不知道英国面临的问题有多严重,他更不知道如何带领英国走出危机,但是,小丑仅仅凭着美妙的言辞却战胜了伟大的英雄。

    福利社会,这就是艾德礼那个小丑战胜他的原因。

    不能吃苦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这样的民族有个屁的伟大,但是,这毕竟是他的民族,他没有选择。

    回到书桌前,坐下,丘吉尔拿起了笔。

    一个个字母落在洁白的纸上,每一个字母都有千斤重。

    终于写完了,丘吉尔靠在椅背上,似乎全身的力气都消耗尽了,他看着自己写的演讲稿,眼里有愤怒,有不甘,更多的是无可奈何。

    他当杜鲁门的枪,英国当美国人的枪,这很屈辱,但,没有办法。

    苏联人不仅在东欧咄咄逼人,在中东也不放手,太贪婪了。

    伊朗,是英国最重要的殖民地,有着极其庞大的利益,但苏联公然违反两国在一九四三年签订的《英…俄…伊朗协定》,拒不从伊朗北部撤出。

    在《英…俄…伊朗协定》中有明确规定,苏联军队必须在战后六个月内从伊朗北部撤出,但现在,苏联非但不从伊朗北部撤出,还要继续向前推进。

    英国已经没有力量单独阻挡苏联,必须得把美国人推出来,但美国人对此虽然求之不得,可美国人是世上最无耻的婊子,不会只满足这些的。

    第二天,三月二十三日,上午十点,威斯敏斯特学院,丘吉尔站在了演讲台前。

    “女士们、先生们,美国此刻正高踞于世界权力的顶峰。对美国民主来说,这是一个庄严的时刻。拥有最大的力量,也就是对未来 负有令人敬畏的责任。放眼四顾,你不但觉得已经尽了应尽的责任,也感到忧虑,恐怕以后的成就未必能达到这样高的水平。对你我两国来说,现在都有一个机会在这里,一个明确的、光彩夺目的机会。如果拒绝、忽视、或糟蹋这个机会,我们将受到后世长期的责备。”

    “从波罗的海的斯德丁到亚得里亚海边的的里雅斯特,一幅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降落下来。在这条线的后面,坐落着中欧和东欧古国的都城。华沙、柏林、布拉格、维也纳、布达佩斯、贝尔格莱德、布加勒斯特和索菲亚——所有这些名城及其居民无一不处在苏联的势力范围之内,不仅以这种或那种形式屈服于苏联的势力影响,而且还受到莫斯科日益增强的高压控制。只有雅典,放射着它不朽的光辉,在英、美、法三国现场观察下,自由地决定它的前途。”

    “请不要把不列颠帝国和联邦的坚持的能力加以低估。……如果在美国的人口之外,再加上英语联邦的人口,再加上这种合作关系所涉及的在空中、海上、科学和工业各方面的合作,那就不会出现不稳定的、靠不住的力量均衡,致使野心家和冒险家情不自禁。……倘若英国所有道义上、物质上的力量和信念,都同你们的力量和信念兄弟般的联合在一起,那么,就将不仅为我们、为我们的时代,而且也将为所有的人,为未来的世纪,带来一个广阔的前程,这是明确无疑的。”

    一旁,陪同丘吉尔参访的杜鲁门心花怒放,丘吉尔屈服了,也就意味着大英帝国屈服了。

    当然,不论是丘吉尔,还是大英帝国,都不会甘心屈服的,不过不要紧,这是一条不归路,既然走出了第一步、第二步,那就别想回头了。

    美国现在是很强大,但如果不采取有效的措施,美国的强大只是暂时的,一旦欧洲缓过来,重新强大起来,美国就会边缘化,就会重新被欧洲超越。

    美国要想不被边缘化,不被欧洲超越,那最好最稳妥的法子就是把欧洲控制在他们手里,但要把欧洲控制在美国人手里,只靠美国大兵是远远不够的。

    苏联,是帮助他们控制欧洲最好的帮手。

    以苏联为敌,既可以把整个欧洲分裂成资本主义欧洲和共产主义欧洲两大块,又可以让他们很容易地把资本主义欧洲牢牢控制在他们的手里。

    这次邀请丘吉尔访问美国,目的就是借丘吉尔的嘴说出美国政府不方便说出的话。

    有远见的总是少数人,别说是普通老百姓,就是政界的领导人也有不少理想主义者,反对同苏联决裂的。

    舆论,先要造起来,这就是丘吉尔演讲的作用。

    看着激情洋溢的丘吉尔,杜鲁门觉得,丘吉尔确实是一个干才,英国的总理还是应该给丘吉尔干合适。

    韩园。

    仔仔细细看过伟大的丘吉尔同志这篇著名的铁幕演说,韩立洪感觉舒坦极了,大势就是大势,没有因为他的横空出世而改变。

    没改变就好,只要冷战一起,他就有机会在一旁当缩头乌龟,否则,他就是想当缩头乌龟都没这个可能。

    为了对付中国,尽管有冷战,美苏两国还是可以达成共识的,但这不要紧,只要它们的主要力量都用在了双方对掐,那就是达成再多的共识也不要紧。

    随着丘吉尔铁幕演说的发表,美国随之开始了大论战。

    白宫,办公室里,杜鲁门呲牙咧嘴。

    杜鲁门头疼,他头疼的不是老百姓,而是其他有分量的人物,他没想到反对同苏联决裂的竟然会有那么多人。

    一句话,尽管美国没有遭受战火的波及,但发生其他世界各地的惨状把很多人都吓住了,尤其是原子弹的出现。

    没有人怀疑,苏联很快就可以制造出原子弹。

    忽然,门开了,国务卿杜勒斯兴冲冲地走了进来。

    到了杜鲁门面前,杜勒斯把一份电报递了过来。

    接过电报,杜鲁门吓了一跳,他还没有见过这么长的电报,看上去能有七八千字。

    电报是美国驻莫斯科代办乔治?凯南发过来的。

    电报太长了,但杜鲁门一下子就沉了进去,不仅不觉得长,反而感到太短了,读完了,还有意犹未尽的感觉。

    天才啊,天才!

    及时雨啊,及时雨!

    凯南在电报中声称,苏联不相信在共产主义世界和资本主义世界之间有和平共处的可能,他认为,在克里姆林宫对国际事务的神经质观点的深处是一种带有马克思主义教条且本能的俄罗斯不安全感,这使得苏联扩张主义变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危险、更狡诈。

    凯南分析报告的含义是令人震惊的:如果苏联的对外政策不是对外部世界所发生事件作出的回应,而仅仅是苏联内部各种条件相互作用的结果,那么,无论美国采取什么行动,都不会消除苏联对西方的敌视。

    于是,凯南所建议的政策可以归纳为一个词,这就是“遏制”。

    凯南是人才,绝对是人才,而人才就得重用

    没有耽误,杜鲁门立刻命令把凯南的电报复印,送给每一个需要看的人手里。

    没有任何人能想到,凯南的这份长文电报的影响力,效果几乎是立竿见影,美国朝野的舆论风向发生了逆转。

    薄薄的晨曦中,一个士兵以严整的步伐跑进了操场,跑上了水泥台。

    在水泥台中央,士兵蓦然顿住,转身,面向晨曦初升的地平线,然后,右手取下挂在腰间的军号,按在了嘴唇上。

    年轻的士兵容颜如铁,眼如寒星,腮帮微微鼓起,跟着,如金戈铁马的军号声响彻了寂静的天地。

    随着嘹亮的军号声响彻天地,一道道身影从房门里流淌出来,流向了操场。

    三分钟,四十名士兵,三十名男兵,十名女兵,水泥台前森严列立。

    晨曦中,每一张脸都是那么年轻,但每一张脸又都是那么坚定,没有丝毫晨起的倦怠之色。

    当最后一个水滴定住,嘹亮的军号声还在天地间萦绕,军号手也已经化成了水滴,融进了那一股肃杀的水流里。

    不知何时,一名军官伫立在水泥台旁。

    军官走上了水泥台。

    军官年纪不大,只有二十七八的样子,容颜更是如铜浇铁铸。

    “你们是什么人?!”凝望着四十名士兵,军官突然怒声喝问。

    “中国人!!!”士兵们齐声呐喊,声浪直冲霄汉,这是另一类的金戈铁马,但传达的都是同样的一种精神。

    “升旗!”军官厉声断喝。

    在军官的断喝声中,鲜艳的五星红旗在晨光中徐徐升起,激昂的《义勇军进行曲》撼动着苍穹大地。

    新的一天,紧张的学习和训练开始了。

    今天是周六,训练提前结束。

    四点,张云泽一分不差地出现在了训练营的大门口。

    四点十分,李长海开着吉普车出来了,他在大门外停下,让张云泽上了车。

    李长海是张云泽的教官,也是张云泽和妹妹张云岚的救命恩人。

    张云泽、张云岚兄妹是缅甸掸邦人,父亲是掸邦土司,管着五个小村子,五年前,张云泽十三岁,父母家人被仇人所杀,只有张云泽和妹妹张云岚侥幸逃脱。

    为了逃避追杀,张云泽带着妹妹逃进了云南,成了两个小乞丐。

    张云泽年纪虽小,但性子极野,像狼一样保护更年幼的妹妹,为了吃饱肚子,偷抢打架,无所不为。

    李长海是韩立涛系统的人,隶属云南局,他当时正在云南,任务就是找人,找那些适合培养的人。

    李长海偶然遇到了张云泽,就把兄妹俩带了回来,及至得到了张云泽的信任,知道这兄妹俩的身世之后,他们就成了重点培养对象。

    三年前,李长海奉命把张云泽、张云岚带回了北京,进了这个专门的训练营。

    李长海是张云泽兄妹的救命恩人,李长海让张云泽兄妹的命运发生了根本的转变,而张云泽兄妹对李长海而言也是贵人,因为张云泽兄妹,李长海本人和全家的境遇也发生了极大的改变。

    李长海是清苑县人,他能编入韩立涛的系统,自然也不是平常人,但在系统内,李长海就很普通了。

    因为张云泽兄妹,李长海不再普通,他的职位虽然变化不算太大,始终是张云泽的主管教官,但是待遇却稳步提升。

    李长海获得的最大的好处是一家人从清苑搬到了北京近郊,分得了三十亩的田地。

    在整个黑神军的体系内,最大的奖赏和荣耀就是这个。

    在北京城外方圆几十里的特区内,除了那些有权有势有名望的人之外,普通的农户几乎都是军属,最多的是那些战死将士的家人。

    这里就是天堂,几乎可以不为任何事而操心。

    六月初的天气,尤其是黄昏的时候,不凉不热,坐在吉普车里,带起了一缕缕清风,真是舒服到了极点。

    景色美极了。

    到处是五颜六色的鲜花,是各种各样的果树,是绿草,是闪亮的溪水……还有,人。

    这里的人,不论是老人,还是孩子,不论是男人,还是女人,每个人脸上的神情都是那么安舒、愉悦。

    人,才是这里最美的风景。

    整个大北京城就是一座世界上独一无二、最大的园林,既野趣横生,又井然有序。

    方圆数十里的郊外不种庄家,种的全是瓜果蔬菜。

    这里产的东西或许不是是全世界最好的,但一定是全世界最贵的。

    张云泽不爱说话,他一直凝望着车外的景色,他似乎永远也看不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